华严经中的智慧:远离诸相 证入法界

一切诸如来 远离于众相

法界大小及成坏 若有若无心不动
过去未来今现在 谛念思惟恒决定
一切诸法皆无相 无体无性空无实
如幻如梦离分别 常乐听闻如是义

—《华严经 十住品第十五》

梦幻泡影的大乘空性观

《华严经》精辟地表达了大乘空观思想。经文指出,只要体证到过现未三际的空性,则万法无从安立,不执假有,不溺顽空,即可见性成佛:

过去已灭。未来未至。
现在空寂。无作业者。
无受报者。……
了知境界。如幻如梦。
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若诸菩萨。
能与如是观行相应。
于诸法中。不生二解。
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华严经 梵行品》

《华严经》以丰富的象征,表达了对空的体证。其中最为常用的譬喻有:

其一、梦幻光影。
梦幻光影,当体即空。菩萨观察诸法,如梦幻光影,便不会执着痴迷,不会心逐境转,而保持心灵的空明与自由。

其二、音声谷响。
音声谷响,当体即空。以此心境观照尘寰万象,便可闹中取静,喧中得寂,自在洒脱,无牵无著。

其三、阳焰泡沫。
阳焰泡沫等本是众缘合成,系幻觉所生,痴迷众生执幻成真,求之不得,徒增渴爱。菩萨洞知其幻,欲想自灭。

其四、画图彩色。
心灵是一个技法娴熟的绘画大师,世间的种种形色都是它的绘画,没有一件东西不是由它所生。心佛及众生之所以无差别,在于它们都是世间现象,因此都虚妄不实。

《华严经》充斥着精彩绝伦的比喻,表达了对空的直观体证。经文所描绘的一切诸法,均虚幻不实,为华严的性空缘起奠定了基础。

消除分别的不二法门

《华严经》强调要对一切法“离分别”,提倡不二法门:

若于佛法中,其心随平等,
入不二法门,彼人难思议。

“二”指相对的观念,又叫“边想”、“二边”。相对的观念产生于分别心,而分别心是痛苦的根源。

《华严经》通过对十二因缘的深邃感悟,形象地描绘了由于分别而产生的生死轮回因果链。为了斩断轮回之链,经文反复强调要不生分别心,离绝相对念。这种不二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离绝一多之类的世俗常情的相对观念:如经文偈句:

寂然不动离边想,
是名善入如来智。

普见于诸法,二边皆舍离。
不动离二边,此是如来智。
……
不生分别心,是念佛菩提。
……
无有一与多,是名随佛教。

一多之类的相对观念是世俗常情,修行的第一步就要将之断绝。

其次,要离绝解缚之类的学佛初阶的相对观念。如经文偈句: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
生死及涅槃,一俱不可得。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
此人不如实,不知圣妙道。

臻于学佛初阶者,离绝世俗分别念,追求涅槃圣境。殊不知轮回生死固然未悟,执着涅槃同样沉迷。如经文偈句:

离诸分别心不动,善了如来之境界。
……
能所分别二俱离,杂染清净无所取。
若缚若解智悉忘,但愿普与众生乐。

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

离诸分别的心灵如同虚空,绝能所,超染净,忘解缚,泯有无。如果高推圣境,就会坠入解脱深坑,陷于新的执着。

复次,要离绝不二之类的学佛进阶的相对观念。如经文偈句:

诸法寂灭非寂灭,远离此二分别心。
知诸分别是世见,入于正位分别尽。

通过对世俗之智的扬弃,不执着于一多之类的世智层次的不二,便由第一层面上升到第二层面,进入了学佛初阶的不二法门,此时对能所、有无之类的相对观念也悉行弃捐,是深邃通脱澄明高远的甚深般若智慧。

而般若的特性在于随说随扫,不断地否定,甚至对它自己也毫不容情地予以扫除。

由于不二法门是超越言语分别的对佛境的直观体证,如果将“不二”作为一种观念,就沦于增语、戏论,仍然是“二”。

因此,对这种情形下的“不二”也要予以扬弃,这样才能上升到第三层面的“不二”:

菩萨心净不作二,亦复不作不二法。
舍离二法不二法,觉悟众生语言道。

只有到了连不二的意念也彻底脱落时,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第一层面的不二法门是世智的不二法门,第二层面的不二法门是教内的不二法门,只有第三层面的不二法门,才是禅意的不二法门:

有无元不二,有二翻成病。
若存不二心,暗却本来镜。

绝言离相的禅定智慧

大乘空观诸相皆空,不二法门远离分别,由此生发了绝言离相的《华严经》式的禅定智慧。对形相的破除和对言语的扬弃,成为《华严经》的重点。

基于大乘空观和不二法门,《华严经》提出了无生无灭的思想:如经文偈句:

诸法无生亦无灭,亦复无来无有去。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
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诸法从本来,无生亦无起。
无相无有成,亦无去来义。

无生无灭,即是涅槃,是般若智慧观照下的世界本相以及观照这本相的澄明襟怀。经文从本体无生的角度,提出了不可执相的理由,批评了凡夫着相的痴迷,并指出分别取相是轮回的根源:

凡夫见诸法,但随于相转。
不了法无相,以是不见佛。

诸法无真实,妄取真实相。
是故诸凡夫,轮回生死狱。

经文还进一步指出,不但对世俗的幻相不可执着,对佛的相状也同样不可执着:

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
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
……
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

因此,获得了佛智的人,就要远离幻相:

一切诸如来,远离于众相。

既然着相的根源是由于分别,而分别会导致清净眼的丧失,因此就应当远离分别,离言绝相,才能见到如来。

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想。
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

言语说诸法,不能显实相。

按照《华严经》的观点,言语是幻法,作为幻法的言语不能表征真如实相。并且,言语与分别总是联系在一起,“一切言语,皆从觉观而生,才有觉观,便形纹彩,发萌芽于境上,起兆朕于心中。心境对治,便为质碍。”

要想体证真如,必须离绝言语。但是,离绝言语并不等于不使用言语,超越形相不等于不使用形相:

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于不二。
于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

扬弃言语、形相的深层意蕴乃是扬弃言语、形相的分别性指向,而要摆脱言语、形相的分别性指向,往往又必须使用带有分别性指向的言语、形相:

非言何以知乎无言,非相何能显乎无相?

《华严经》偈云:

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
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
……

又偈云:
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
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皆以相显无相也,则无言不碍言,无相不碍相。故知无言即言,曾无别体。相即无相,岂有异形?

由此可见,“言”即“无言”,何妨言满世间;“诸相”非“相”,不碍万象纷纭。

《华严经》大乘空性观的指导意义

华严经的入法界品,特指入普贤法界。在《华严经》中,诸多大乘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即把证空性与入法界结合起来。将证空性的解脱道寓于入法界的菩萨大行中,通过入法界的大行把自己的自性妄执、主宰执给彻底磨掉,既证了毕竟空实现了自身的解脱,也入了圆满普贤法界,圆成佛果。

我们在凡夫地时,即可规划好设置好你的成佛之路,不要等到证了阿罗汉辟支佛再来回小向大,那样你会付出更的努力与功夫,才能入法界。当然,二乘圣人回小向大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往生其他有缘的佛净土。

华严经中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入法界的,入法界才会入大乘,才会成佛。我们学修《华严经》,要从入法界的宏大视野来理解成佛,而不仅仅是在菩提树下成佛,这只是示现,他的本地风光是普贤法界,普门示现。

所以,作为凡夫的我们,一开始,就要将证空性与入法界结合起来修,这是成佛之路最好的规划。这样,你菩萨的种性、佛的种性就可建立。有佛的种性,才能成佛。

~那烂陀寺

天台宗

来源:登封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0-12-09 11:28:00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史略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后慧思传智顗,智顗再发挥,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智顗一本师传的宗旨,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义北禅的佛教学风。著作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很有发挥。灌顶以后,四传到湛然,以中兴天台宗为已任,对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实注解,发挥三谛圆融的义理。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刚錍》、《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虽不免门户之见,但对天台宗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经过会昌禁佛和五代之乱,典籍湮没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主张妄心观与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有些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这次争论记载在《四明十义书》中。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多种,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晚近有谛闲著《大乘止观述记》等十余种。经典与判教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智顗判佛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酪譬第二鹿苑时,说“阿含经”;生酥喻第三方等时,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时,说《般若经》;醍醐喻第五法华涅槃时,说《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五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又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到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互融通,谓之“通义五时”。从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为化仪四教,从其内容方面判为化法四教,合称八教。化仪四教为顿、秘密、不定。配合五时,佛陀对具有高深教理知识的众生说《华严经》,令其顿悟究竟教理,为顿;佛陀对教理知识较差的众生渐次说《阿含经》(鹿苑时)、《大方等大集经》、《大般若经》,使其由浅入深,转小向大,渐次深悟教理,为渐;在顿、渐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与不定只是显与隐的区别,同席听讲,各自悟解的教理浅深不同,或顿或渐,隐而互不相知的为秘密教;显而互知的为不定教;到了讲《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时,听众已经成熟,佛陀演教超出于方式之外,称之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与五时所说诸经相配,《华严经》就是圆教,并兼别教。鹿苑时“阿含经”是藏教,小乘奉为圭臬。《大方等大集经》没有一定,四教比较对说,看其所对而异,是别教。《般若经》中诸部般若,是阐明通、别、圆三教的,称为通教。最后《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专显圆理,是纯圆教。理论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实相渊源于南岳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的诸法实相说。智顗用以与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三种世间(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依报国土世间)等相配,构成“一念三千”的理论。认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一一互具成百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种世间,成三十种世间。依此推算,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这三千种世间,都不过是具在介尔(微细)一念心中,谓之“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三千诸法为介尔现前一念心的所观之境,进而联系慧文的“一心三观”来考察,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实,称为三谛。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无障无碍,是为三谛圆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谛圆融,见空为一切智,见假为道种智,见中为一切种智。所以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通过圆修三谛,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此即天台宗的中心理论。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两层实相说作为观法修行,即观三千、三谛诸法具于现前介尔阴妄一念之心,心即诸法,诸法即心,心法一体,无待绝待,谓之“观不思议境”,此中能观之智对所观之境为第一重能所,能观智境对所观阴妄一念为第二重能所,这是总观。另有九种助观,即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法爱等。合称十乘观法。是为天台宗的圆顿止观(禅法)。止观是融为一体的。止是定,观是慧,摄(散)心入止为定,静明观照为慧,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明静”,即含止观并运、定慧力等之意。影响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廷续至今不绝。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代(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https://t.cn/ROPJ7v2

禅悟,看见生命的真相!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若觅所安,当下即是!

——题记

钱钟书先生曾经在一本书里写道:“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心无碍,自然天地辽阔;身清净,肯定时日安然!远离尘俗,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不入是非;看破世事,更不是心灰意冷,而是更自在明了的生活下去!

很多时候,挂碍太多,忧思过重,身心就会不堪其负!所以凡事要看淡一点,看开一点,这并不是对生活的冷漠,反而是为了更有温度地活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皆随缘而起,随缘而灭,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面对无常,保持淡定理智的心态,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得失随缘,正所谓心不为境所转,要懂得无常变化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风雪过后,花还会再开;苦难过去,生活还是要继续!现实的泥泞,更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跋涉,走出困顿,迎接新生……毕竟,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些,也是对爱你的人最大的安慰!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努力,即便不能再挽回什么,但努力了,这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面对生命,努力是生命唯一的态度,只有努力,我们才能尽力去触及生命的真相,因为:只要活着,真相,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

万物欣然,是生命的本性!风霜雨雪过后,草长莺飞,万物都能自由生长,和谐共生……欢喜也是人生的本来面目,当除去烦恼的羁绊、痛苦的纠缠,生命就会恢复自然,平静的流露出自在安然的状态!人间花落,无关悲喜;陌路相逢,尽为前缘!生活总要继续,一切也都是最好的安排!别让那些放不下的事,毁了自己的生活!已经发生的,要欣然接受;注定要来的,得坦然面对!埋怨和忧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只会成为心头沉重的包袱!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对,全然的接受!面对自己的所有情绪,接受此刻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唯有当人们真正完全接受自我时,才会明白一切的好与坏都只是自己的分别!对无常外物的依赖、对纷扰尘世的执迷,是人生所有烦恼的根源!我们需要尽量减少物欲依赖,才能逐渐得到回归内在世界,亨受到生命本然的清静澄明!

人生处处皆道场,修行何必在深山!世事皆般若,烦恼即菩提!生命中遇到的一切悲喜沉浮,都是在考验我们、成就我们!所以,无论悲喜,我们都要守住内心这些平和;无论起落,我们都要修好自己这份心境!尘世间,他人即是地狱;但在修行中,要把他人当作镜子!看到别人的优秀,不应该是心生嫉恨,而要见贤思齐,做更好的自己!看到别人的过失,更不可妄自菲薄,一味指责,而是要反观自身,自律自疚,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禅修,不是天天想着去修正别人,而是首先要逐渐修正自己!正人先正己,修人先修心!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突破执著,突破自己的局限,执著就是一种性格的局限,执著造就对立,此是彼非、此善彼恶!而烦恼正是从种种对立的情绪当中产生的!如果不能突破这种心理障碍,不能突破对立的观点,不能以平等心态看待一切,生命中的烦恼也就无法转化!禅修,永远都不是逃避!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只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通过禅修获得生命的信心,就是直面问题的信心!只有直面担当,再通过修行获得的智慧,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才能解脱烦恼!生活处处有禅机,那么这禅是什么?如果说生活是纠缠,那么禅就是解脱!超越生活的困顿,放下内心的羁绊,禅,就是解脱烦恼后的自在清净!不是无为,是通透的人生,是更大的有为!

世人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当生命纠结困惑于努力是否一定会有回报时,先扪心自问,努力就一定要回报吗?世间之事,各有因缘,自己的努力,是内因;而种种客观因素,是外缘!很多时候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却无法左右身外之缘,从而也就无法决定事情的结果和走向!可是,一切的外缘也是由自己心念所感招、业缘所聚集!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修为真正够了,自然也会有好结果,反而言之,修为够了,又有什么结果不是好结果呢!遇见,就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观揽君曰:我们无须逃避眼前的世俗生活,但需要懂得觉悟自己的心性;我们也无须刻意的远离尘嚣,片面的去追求表面的宁静,但必须懂得调整自己内心,拥有平和从容的性情!生活的快乐与否,都是来源个人内心的感觉,你可能在整个春天里找不到一朵花,你也可能在一朵花上发现你从未见过的春天!生命之旅,你若留意,时时能见花开;你若用心,日日皆是好日!生活过得将就、还是讲究,很多时候不一定非得全是物质,用心去待一支花,翻一本书,或者只是简单的做一次吸纳!放平了心态,以包容之心,慈悲的胸怀来看待生命,则生命之美处处皆是!心静如水,则生命安然!努力超脱,则生命丰盈!潮起潮落,尽在一念之间!悲喜有度,方为生命真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企业要配备口罩、手套、体温探测仪器、消毒液、酒精等防护和消杀用品;设置企业临时隔离观察区,安排单人单间、相对独立房间作为疫区返岗人员或在岗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干
  • 各人有各人的美丽,各人有各人的特点;风有风的语言,雨有雨的心声。各人有各人的美丽,各人有各人的特点;风有风的语言,雨有雨的心声。
  •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造全省首个县区级“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7月21日,烟庄街道东范庄村种粮大户王华川通过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向润昌农商行提交了贷款申
  • 47岁“潘金莲”近照流出,早已失去当年的韵味,手和脖子成亮点而王思懿就属于这么一位因饰演古装剧而成名的演员。47岁“潘金莲”近照流出,早已失去当年的韵味,手和脖
  • 生活是积累和沉淀,若等待是一场禅意的修行,我愿意在细碎的光阴里,一路捡拾,在最冷的日子里,把字写到暖,只想给你最妥帖的意念,安然前行。伊控海藻我向往的冬天是素简
  • 情绪的感染,抑制不住的想要结束一切一切一切,没有挂碍,没有留恋,仿佛从来就是一颗飘忽的种子,没有根没有芽,想要自己扼杀在土里,永远永远的消失……可一次次努力的告
  • 上爱优牙小呈序爱优牙汇集了海内外近2w正畸医生你可以根据筛选:擅长舌侧 找舌侧医生或者在资质页找到:舌侧讲师 来筛选筛选出来之后挑选心仪的医生进入主页,还可查看
  • ”……[打call]视频编辑器更新助力秀华服,戳评论区传送门即刻获取↓↓↓转关抽【3000通宝】[爱你]秋去冬来,喜添新衣,#剑网3缘起# 露月征集令现已开启,
  • ”朗誉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任志勇回忆说,“看到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也预测随着智慧工厂、智能物流的普及,重载AGV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动心了,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 大概这辈子修炼的应该是无情道吧[并不简单]另外一张图是有感于『当代农村现况』#万里归途# 看电影《万里归途》就想到每天中午12点看的国际新闻欧洲能源危机、美联
  • 元气作家@万特特_ 全新作品《你并非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和未拆的快递》 解读我们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24个原因。里里外外查看,满意,改变了对这类民营机构的
  • #迪玛希# 没有人能真的完全了解,在渐渐缺乏喜怒哀乐的我的世界,遇见迪玛希的真实勤勉与善良,是多么令人感动。[心]他将生命的水准、鲜活、乐趣、激情、阳光,完完全
  • 【wei商爆款】藏天益藏红花泡脚丸12颗券后【19.9元】包邮秒杀【药店同款在售99元一盒】藏天益藏红花暴汗三排丸,甄选艾叶、益母草、蛇床子、苦参等中草药的精华
  • 想要做到股票卖在最高点,坦白来讲是很不现实的,通过日内分时图可以基本判断相对的高点与低点,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就是相对的高点,不但守住了已有的利润,也避免了利润回
  • 没错,这次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来自“konomad”策划的,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的来自日本国内外艺术家们限定联名的作品展——“汇集自个体时代起的才能 konom
  • 数日胃不适,吃什么都难受,不进厨房的日子觉得曾经用心对待食材的感觉是很别致的。“半解禁”即每户每天可出入一人实行几天后,今天终于拿着我们家的出入证出去采购啦!
  • 感谢周深没放弃任何一个舞台,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你@卡布叻_周深 。《Beyond:海阔天空》BEYOND不仅仅是一支乐队也不止是一首首经
  • #舍不得恰似故人归#一直期待大结局,可真的结局了心里又空落落的,好舍不得我们与君和恰似,舍不得云禾,舍不得大尾巴鱼,舍不得剧里的所有人……有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
  • Momentt 挂钟 Momentt 挂钟的设计屡获大奖,钟的表面时间仿佛渐渐模糊几近消失,这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意图突破时间限制的想法,从想法到用诗意的设计表
  • 早上好,今天是9月7日,农历七月十七,星期四 【清晨语录】女人,即使老公养的起,即使不缺钱,也要经营一份自己的小事业[玫瑰]那样你会长期拥有自信,你的视野也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