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田”较量 享域锐·混动 VS 雷凌双擎 谁更能打?

2022年,混动车市场开启爆发模式。

居高不下的油价,让“加满”二字变得有些沉重,对于很多车主来说,“爱在心头口难开”。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但纯电车型售价上调、补贴退坡、以及难以解开的里程焦虑和配套缺失,也让不少粉丝望而却步。进退两难间,无里程焦虑,无充电烦恼的混动车型,成为越来越多车主心目中的“最优解”。

同时,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也明确指出:2025年,混合动力新车要占传统能源车的50%以上,2030年达到75%以上,2035年传统能源车要实现全面混动化。市场与政策双重导向之下,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快马加鞭的研制混动车型。

而在混动汽车的江湖中,口碑和销量都不错的“双田”品牌,早已在混动领域建立了自身的阵地。作为最早进入混动市场的两大品牌,混动技术成熟、稳定且高效,比如广汽丰田的雷凌双擎和东风本田的享域锐·混动,就是圈粉度颇高的两款混动车型。

但鬼斗车的后台上,常有粉丝们面对“双田”混动产品举棋不定,不知该如何选择。这次,小编就这两款车型来个对比,看看谁的价值含量更高?

空间对比 享域锐·混动越级表现更胜一筹
消费升级之下,粉丝们越来越关注用车体验。他们希望在一款车型上体验到更舒适的用车生活。对于新时代消费者来说,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成为移动的生活空间。

在一款车型上,跟舒适息息相关的首要元素是空间。雷凌双擎和享域锐·混动,在空间上有着不同的表现。雷凌双擎的长宽高分别为4640/1780/1455mm,轴距为2700mm。典型紧凑级家用轿车的尺寸。

与之不同的是,享域锐·混动在车身尺寸上进行了再次升级,长宽高分别为4772/1804/1509mm,轴距长达2730mm。相比之下,享域锐·混动比雷凌双擎的尺寸大了一圈,轴距也比雷凌双擎长30mm。相比之下,空间表现上更胜一筹。

不仅如此,相比雷凌,享域锐·混动在内部空间设置上也很有料。毕竟,本田是圈内出了名的空间规划专家,一直把车内布局得魔幻又合理。享域锐·混动上,东风本田也发挥了这一优势。

深度洞察消费者用车痛点后,东风本田在后排空间布局上下了不少功夫。享域锐·混动后排配备同级少有的航空头枕,车宽达到1804mm,后排座椅增加35°角度调节功能。同时,后排还配有双USB充电接口,空调出风口、中央扶手及一体式多功能桌板等,让坐在后排的家人们也可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舒适感,比雷凌的后排空间更有优势。

当然,静谧性才是汽车舒适度更高级别的体现。之前,不少粉丝吐槽家轿车型静谧性差,有些汽车品牌都不愿意在这个级别车型投入太多。但享域锐·混动在看不到的细节上依然做得足够匠心。据悉,新享域锐·混动引擎盖隔音棉增厚20%、前轮拱衬里隔音棉增重12%,隔音网增厚13%,能更好地隔绝路噪和底盘杂音,打造高品质的静谧空间。

操控对比 同为混动车型 驾控感受大不同
尽管,“双田”的混动名号流传于汽车市场已久。但实际上,本田和丰田,这两大品牌混动技术的理念并不相同,也给粉丝们带来不同的驾控感受。

从技术的角度讲,丰田和本田最大的区别点在于他们的驱动逻辑。丰田的混动是一套THS系统,主要是内燃机发电,电机驱动,再通过行星齿轮对动力进行分配,使电机和发动机的动力相匹配。

而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直接绕开了行星齿轮,使用电驱技术,搭载两个电机,一个电机负责驱动车轮,一个小电机负责发电,装在E-CVT内部。

不同的驱动逻辑使得两套混动系统有着不同的驾驶体验。雷凌双擎开起来平顺,但动力一般。车型配备1.8L发动机+电动机,系统综合功率为90千瓦,还是够用的标准,没有额外的动力惊喜,这是雷凌车主们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享域锐·混动搭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配备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113kW,百公里综合油耗为4.71L。不同于雷凌双擎车型, 享域锐·混动遗传了本田品牌的运动基因,这套混动系统的驾控特点不光在节油方面,它可以通过E-CVT变速箱实现三种驱动模式的无缝切换,动力线性又强劲。

而且,东风本田的工程师们还对新款享域锐·混动底盘以及EPS软件重新调教,调整弹簧特性并优化减震器阻尼,能更好过滤掉来自路面的振动感,减轻驾驶疲劳,让享域锐·混动开起来更有行驶质感和驾控乐趣,能穿梭于都市,也能在郊外的高速公路上火力全开,满足生活全场景需求。

智能对比 Honda CONNECT 3.0功能更强大
如今,智能不仅改变生活,也影响着汽车生活。现在,科技装备已成为消费者选车时考虑的必要元素。在智能方面,享域锐·混动和雷凌双擎差别很大。

在享域锐·混动上,东风本田毫不吝啬地融入大量智能科技。首先,在车机上,享域锐·混动装备了本田最新的Honda CONNECT 3.0 智导互联系统。这套系统可谓功能强大,在导航、娱乐、语音操控等方面都进行了功能深化,比如,在导航方面,系统除了精准智能导航外,还能在线导航,自车位置信息能在地图上显示,视觉效果更直观、清晰。

不仅如此,在操控和安全方面,享域锐·混动配备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这套系统堪称“黑科技全家桶”,涵盖了带LSF低速跟随功能的ACC、FCW预碰撞警示系统等十余项主流汽车安全辅助功能,能够帮助车主轻松搞定各种复杂路况。

新近上市的雷凌双擎在智能上也提升不少,全系车型100%搭载智能系统,入门版车型上也支持语音控制。部分车型还新增CarPlay和HiCar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车辆与手机互联,且全系标配远程启动空调功能。不过,雷凌双擎的智能概念跟享域锐·混动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雷凌双擎的智能风格侧重于提升功能,而享域锐·混动努力给粉丝们带去智能用车生活。

鬼斗车观点:从产品力的角度讲,两款车型都是的混动市场中的明星车型,性能稳定且拥有超高的口碑。但相比之下,享域锐·混动在越级理念指导下,在空间、智能、动力等方面进行全维度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一款能满足用户全场景需求的车型。新消费时代,东风本田一方面加速新能源车型的布局,一方面在产品个性化和价值上全面进阶,使得旗下产品具备高价值的同时又能提供给用户更好的用车生活。

【新能源车频频涨价为哪般?原来竟然是因为这个妖“镍”?】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家分别代表国内和国外最优秀的新能源车企,在同一天涨价了。

3月15日,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车型售价从35.79万元和39.79万元分别上涨至37.59万元和41.79万元,上涨幅度分别为1.8万元和2万元。其中,后轮驱动板的Model
Y售价维持不变。

时隔不到一周,这已经是特斯拉中国对旗下产品进行的第二次价格上调,上一次Model Y的高性能版车型涨价幅度为1万元。也就是说,仅仅不足半个月的时间,特斯拉Model Y的部分车型最高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3万元,这是Model Y自国产以来涨幅最高的一次。

无独有偶,比亚迪官方也在3月15日晚上宣布,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比亚迪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元~6000元不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比亚迪本轮涨价涉及10款车型,共39款配置。其中,涨幅3000元的车型主要为DM-i车型,涨幅6000元的则主要是纯电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高端的比亚迪汉系列,则不会涉及此次调价。

之后的这段时间,涨价的消息纷至沓来,3月20日,威马汽车也宣布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26,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将于3月28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已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一定知道,自从2022年1月起,新能源车企涨价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尽管年初有部分车企是以补贴退坡为理由进行涨价,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涨价的次要原因。真正的核心,还是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锅”。

据了解,目前锂、铝、钴等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涨幅凶猛,尤其是三元锂电池中的镍材料,价格涨幅更是惊人。

3月8日,有全球金属交易风向标之称的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出现历史高点,这也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临时决定镍期货临时停牌。在停牌前,镍期货的价格为每吨8万美元,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初始价上涨了近200%。

与此同时,这些金属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影响到了国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尽管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长远角度看不会影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销,但短期内确实会给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汽车主机厂带来一些生产成本的压力。

那么,镍材料的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阵涨价风波还会持续多久呢?我们首先还是得把目光放在谁都不愿意提及的俄乌局势上。

●俄乌冲突升级,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猛涨

如果放眼全球,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是都镍材料的生产大国。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两国不少的工厂都纷纷停工停产,导致镍材料的产能大幅降低,供需关系的平衡被打破,这就间接使得镍材料的价格猛涨。

而且随着战争规模的持续升级,欧洲各国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贸易方面的制裁让镍材料的出口受阻,市场供需关系的天秤进一步向一边倾斜。

事实上,俄罗斯并不是镍矿最多的储存国,全球的镍材料主要分布在印尼、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它们的存储量总计可以达到60%以上。然而在镍的加工上,俄罗斯却是位居世界首位。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镍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从往年生产以及出口数据来看,俄罗斯的镍产量占到了约全球总产量的10%,出口量则维持在每年13万吨左右。但随着欧洲各国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明显。电动车市场的成本上涨,最终也分摊到了全球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上。

再进一步说,抛开镍材料的价格上涨不谈,国际油价的飞涨也和俄乌冲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92号汽油的已经突破了8块钱,燃油车的出行几乎达到了每公里1块钱。如果再加上市区拥堵,那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是显著提升的。

原本在这种情况下,这是新能源车市场反超燃油车市场的一个契机。但由于镍材料的价格也开始猛增,所以汽车市场整体都出现了成本增高的现象。市场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提升的只是每一个消费者的用车和购车成本。

另外,镍材料的价格脱离控制,还与青山控股被嘉能可集团逼仓有关。

作为我国最大的镍生产企业和世界500强公司,青山控股一直被誉为是“中国镍王”。它最早的主业是不锈钢,这也是镍的早期用途之一。在2017年左右,青山控股开始涉足新能源车产业链,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芯、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了解,目前青山控股持有20万吨镍的空单,由于俄罗斯镍业被踢出了交易所无法交割,青山集团很可能无法交货。按照没涨价之前的2万~2.5万美元的镍价推算,20万吨的空单很可能会让青山控股浮亏70亿~80亿美元之间。

而且在俄罗斯镍业被踢出欧洲的交易所之后,欧洲有不少公司都把目光放在了中国的镍市场,比如同为世界500强的嘉能可在伦镍上逼仓镍矿巨头青山控股,要其在印尼镍矿的60%股权。尽管目前谁胜谁负还很难说,但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下,最难受的还是下游的汽车产业链。

●镍对于电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方向分为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种。其中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是使用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这也就是三元锂电池名称的由来。三元,指的就是三种金属元素。

从技术的发展阶段来看,三元锂电池的镍钴锰比例从最初的111,一路进化到了433、532、622、811。根据技术的方向我们也能发现,镍元素在汽车动力电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截至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正极材料中最重要的金属元素。

为什么动力电池企业会持续降低钴和锰的比例呢?根本原因是,钴和锰属于贵金属,它们的成本在此前相较于镍都会更高,因此降低钴和锰的比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链经常出现钴和锰等材料“卡脖子”的情况,它们的产能和价格就像摆在面前的两座大山,始终无法逾越。久而久之,消费者对于这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但在这之前,镍元素始终是不温不火,它几乎很少会出现“缺货”的现象,一直都有相对稳定的供应。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镍资源的储量在之前其实相当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0年数据显示,全球镍资源储量约8900万吨,其中约60%是红土镍矿,约40%是硫化镍矿。而且镍在地球中的含量约为3%,仅次于铁、氧、硅、镁位居第五位。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俄乌的冲突升级和青山控股的断货是镍材料涨价的核心原因。如果单从资源储量来看,镍材料几乎不太可能面临“缺货”的问题。

●磷酸铁锂会弯道超车吗?

由于电池的特性不同,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中不需要镍和钴,所以它也顺利躲过了这一劫。目前,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等车型均没有涨价的现象。那么,磷酸铁锂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三元锂的弯道超车吗?

目前看来,这个难度还是不小的。

首先,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只有中国企业在开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而除了中国企业之外的日韩企业,它们都是以三元锂电池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

而且数据显示,2021年初,磷酸铁锂的价格仅为5万元/吨,但到了2021年底,已经上涨到了27万元/吨。而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最新报价已超过42万元/吨。所以不难看出,即便选择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三元锂电池的替代品,依然要面对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

另外,从电池本身的特性上来看,尽管磷酸铁锂技术被中国车企所追捧,拥有成本低、抗自燃、可塑性强的优点,但在核心的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抗低温、比功率等方面,比三元锂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从现阶段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定位上,我们也能够发现,绝大部分高端电动车都不会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三元锂电池有着磷酸铁锂电池无法替代的优势。

况且,镍的价格飞涨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事件。等到印尼的镍产量提升之后,价格应该也会逐渐回落。磷酸铁锂电池想要在短时间内研发出革命性的新技术,几乎没有太大可能。

因此,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这两种形式的电池还将会面临很长时间的竞争。在一方因某种原因导致价格上涨时,另一方也不太可能立刻就实现弯道超车。

●市场方面,消费者对于车价上涨大体能接受

好消息是,尽管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从年初开始就逐渐上涨,但新能源车市场的销售情况还算比较乐观。从2022年1月和2月的销量来看,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150%左右的水平。如果不是因为涨价的因素,新能源车的市场发展很可能好过预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涨价等因素对于新能源车销量不会带来明显影响,目前消费者对于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体还能接受。而且新能源车原材料涨价属于周期性现象,不具有持续性,目前车价上调是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体现。

总的来说,今年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状况良好,未来虽然还会有宣布涨价的车企,但随着原材料产业端供应环境恢复,这股涨价风波最终也还是会过去。

●写在最后

之前我们总抱怨特斯拉频繁降价,那这次涨价估计应该能抚慰不少老车主脆弱的心灵。巧合的是,就在特斯拉宣布涨价之前的头一天,我曾犹豫过到底要不要下单一台Model Y,结果犹豫就会败北,第二天Model Y就涨了1万,几天之后又涨了2万...

如果您不是急迫的需要一辆新能源车,那么我个人建议可以再持币观望一下。应该庆幸的是,此次涨价是由原材料短缺所致,而不是政策原因或市场因素。这至少表明了,新能源车的价格理论上还会再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等到市场的环境稳定下来,在做决策也不迟。

【新能源车频频涨价为哪般?原来竟然是因为这个妖“镍”?】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家分别代表国内和国外最优秀的新能源车企,在同一天涨价了。

3月15日,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车型售价从35.79万元和39.79万元分别上涨至37.59万元和41.79万元,上涨幅度分别为1.8万元和2万元。其中,后轮驱动板的Model
Y售价维持不变。

时隔不到一周,这已经是特斯拉中国对旗下产品进行的第二次价格上调,上一次Model Y的高性能版车型涨价幅度为1万元。也就是说,仅仅不足半个月的时间,特斯拉Model Y的部分车型最高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3万元,这是Model Y自国产以来涨幅最高的一次。

无独有偶,比亚迪官方也在3月15日晚上宣布,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比亚迪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元~6000元不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比亚迪本轮涨价涉及10款车型,共39款配置。其中,涨幅3000元的车型主要为DM-i车型,涨幅6000元的则主要是纯电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高端的比亚迪汉系列,则不会涉及此次调价。

之后的这段时间,涨价的消息纷至沓来,3月20日,威马汽车也宣布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26,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将于3月28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已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一定知道,自从2022年1月起,新能源车企涨价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尽管年初有部分车企是以补贴退坡为理由进行涨价,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涨价的次要原因。真正的核心,还是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锅”。

据了解,目前锂、铝、钴等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涨幅凶猛,尤其是三元锂电池中的镍材料,价格涨幅更是惊人。

3月8日,有全球金属交易风向标之称的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出现历史高点,这也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临时决定镍期货临时停牌。在停牌前,镍期货的价格为每吨8万美元,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初始价上涨了近200%。

与此同时,这些金属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影响到了国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尽管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长远角度看不会影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销,但短期内确实会给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汽车主机厂带来一些生产成本的压力。

那么,镍材料的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阵涨价风波还会持续多久呢?我们首先还是得把目光放在谁都不愿意提及的俄乌局势上。

●俄乌冲突升级,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猛涨

如果放眼全球,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是都镍材料的生产大国。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两国不少的工厂都纷纷停工停产,导致镍材料的产能大幅降低,供需关系的平衡被打破,这就间接使得镍材料的价格猛涨。

而且随着战争规模的持续升级,欧洲各国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贸易方面的制裁让镍材料的出口受阻,市场供需关系的天秤进一步向一边倾斜。

事实上,俄罗斯并不是镍矿最多的储存国,全球的镍材料主要分布在印尼、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它们的存储量总计可以达到60%以上。然而在镍的加工上,俄罗斯却是位居世界首位。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镍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从往年生产以及出口数据来看,俄罗斯的镍产量占到了约全球总产量的10%,出口量则维持在每年13万吨左右。但随着欧洲各国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明显。电动车市场的成本上涨,最终也分摊到了全球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上。

再进一步说,抛开镍材料的价格上涨不谈,国际油价的飞涨也和俄乌冲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92号汽油的已经突破了8块钱,燃油车的出行几乎达到了每公里1块钱。如果再加上市区拥堵,那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是显著提升的。

原本在这种情况下,这是新能源车市场反超燃油车市场的一个契机。但由于镍材料的价格也开始猛增,所以汽车市场整体都出现了成本增高的现象。市场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提升的只是每一个消费者的用车和购车成本。

另外,镍材料的价格脱离控制,还与青山控股被嘉能可集团逼仓有关。

作为我国最大的镍生产企业和世界500强公司,青山控股一直被誉为是“中国镍王”。它最早的主业是不锈钢,这也是镍的早期用途之一。在2017年左右,青山控股开始涉足新能源车产业链,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芯、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了解,目前青山控股持有20万吨镍的空单,由于俄罗斯镍业被踢出了交易所无法交割,青山集团很可能无法交货。按照没涨价之前的2万~2.5万美元的镍价推算,20万吨的空单很可能会让青山控股浮亏70亿~80亿美元之间。

而且在俄罗斯镍业被踢出欧洲的交易所之后,欧洲有不少公司都把目光放在了中国的镍市场,比如同为世界500强的嘉能可在伦镍上逼仓镍矿巨头青山控股,要其在印尼镍矿的60%股权。尽管目前谁胜谁负还很难说,但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下,最难受的还是下游的汽车产业链。

●镍对于电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方向分为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两种。其中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是使用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这也就是三元锂电池名称的由来。三元,指的就是三种金属元素。

从技术的发展阶段来看,三元锂电池的镍钴锰比例从最初的111,一路进化到了433、532、622、811。根据技术的方向我们也能发现,镍元素在汽车动力电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截至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正极材料中最重要的金属元素。

为什么动力电池企业会持续降低钴和锰的比例呢?根本原因是,钴和锰属于贵金属,它们的成本在此前相较于镍都会更高,因此降低钴和锰的比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链经常出现钴和锰等材料“卡脖子”的情况,它们的产能和价格就像摆在面前的两座大山,始终无法逾越。久而久之,消费者对于这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但在这之前,镍元素始终是不温不火,它几乎很少会出现“缺货”的现象,一直都有相对稳定的供应。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镍资源的储量在之前其实相当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0年数据显示,全球镍资源储量约8900万吨,其中约60%是红土镍矿,约40%是硫化镍矿。而且镍在地球中的含量约为3%,仅次于铁、氧、硅、镁位居第五位。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俄乌的冲突升级和青山控股的断货是镍材料涨价的核心原因。如果单从资源储量来看,镍材料几乎不太可能面临“缺货”的问题。

●磷酸铁锂会弯道超车吗?

由于电池的特性不同,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中不需要镍和钴,所以它也顺利躲过了这一劫。目前,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等车型均没有涨价的现象。那么,磷酸铁锂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三元锂的弯道超车吗?

目前看来,这个难度还是不小的。

首先,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只有中国企业在开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而除了中国企业之外的日韩企业,它们都是以三元锂电池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

而且数据显示,2021年初,磷酸铁锂的价格仅为5万元/吨,但到了2021年底,已经上涨到了27万元/吨。而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最新报价已超过42万元/吨。所以不难看出,即便选择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三元锂电池的替代品,依然要面对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

另外,从电池本身的特性上来看,尽管磷酸铁锂技术被中国车企所追捧,拥有成本低、抗自燃、可塑性强的优点,但在核心的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抗低温、比功率等方面,比三元锂电池还是要差一些。

从现阶段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定位上,我们也能够发现,绝大部分高端电动车都不会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三元锂电池有着磷酸铁锂电池无法替代的优势。

况且,镍的价格飞涨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事件。等到印尼的镍产量提升之后,价格应该也会逐渐回落。磷酸铁锂电池想要在短时间内研发出革命性的新技术,几乎没有太大可能。

因此,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这两种形式的电池还将会面临很长时间的竞争。在一方因某种原因导致价格上涨时,另一方也不太可能立刻就实现弯道超车。

●市场方面,消费者对于车价上涨大体能接受

好消息是,尽管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从年初开始就逐渐上涨,但新能源车市场的销售情况还算比较乐观。从2022年1月和2月的销量来看,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150%左右的水平。如果不是因为涨价的因素,新能源车的市场发展很可能好过预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涨价等因素对于新能源车销量不会带来明显影响,目前消费者对于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体还能接受。而且新能源车原材料涨价属于周期性现象,不具有持续性,目前车价上调是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体现。

总的来说,今年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状况良好,未来虽然还会有宣布涨价的车企,但随着原材料产业端供应环境恢复,这股涨价风波最终也还是会过去。

●写在最后

之前我们总抱怨特斯拉频繁降价,那这次涨价估计应该能抚慰不少老车主脆弱的心灵。巧合的是,就在特斯拉宣布涨价之前的头一天,我曾犹豫过到底要不要下单一台Model Y,结果犹豫就会败北,第二天Model Y就涨了1万,几天之后又涨了2万...

如果您不是急迫的需要一辆新能源车,那么我个人建议可以再持币观望一下。应该庆幸的是,此次涨价是由原材料短缺所致,而不是政策原因或市场因素。这至少表明了,新能源车的价格理论上还会再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等到市场的环境稳定下来,在做决策也不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Why is it that we cannot speak anymore ? That our freedoms are taken away and th
  • 达利欧在书里里说,人生的首要原则,是独立思考,与此同时保证头脑极度开放。在这个角度而言,自我可能不是天生的,不是什么隐藏着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而可能是一种在与其
  • 法新社3日称,布林肯当天在会见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后对记者表示,“以色列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保卫自己……以确保10月7日的事件不再发生。法新社3日称,在布林肯抵达
  • #宋亚轩周边中转站[超话]# [并不简单]看看18号18号103T1 L3离主舞台非常非常近,想换到112的大号,113的小号18号 107L排小号换到 104
  • 因为客人年龄较大,第一次促排结果不理想,只取得三枚L泡,养囊后全没有过检,第二次促排共取得4枚L泡,培养后进行基因检测、染色体筛查,仅有一枚过检,客人回国调理内
  • 以后只对两种人好,一种是对我好的人,一种是懂得我的好的人。一个人的温暖也是有限的啊,一点也不能浪费。
  • 专家解答:若仅从技术方面而言,怀孕流产后是可以进行亲子鉴定的。5. 鉴定的复杂程度:鉴定的复杂程度也会影响价格,如要求同时鉴定父母和孩子、多代亲属关系等,价格也
  • 有些时候我会纠结这个问题,但最后还是觉得合适最重要,我选择我老公的原因就是他真诚,比如我们见面的第一天,他就告诉我他家庭情况,没有一丝隐瞒,也没夸耀自己的个人能
  • 2023年跨年文案:\r\n\r\n1.万事万胜|²⁰²³\r\n2. ► 再见 2̶0̶2̶2̶\r\n3. ²⁰²³ ✨ 新年快乐\r\n4. ²²再见
  • 5、好未来: 项目作为十大产业项目,主要围绕汽配定位,从五金配件到部件整装,企业 足不出园便可实现供给自由,打造出一座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站式汽配王国。 2、好区
  • 他家其实条件并不好,公婆都没社保,公公失去劳动力,婆婆六十多了还在茶楼上班,但他自己也挺有担当的,一直承担着他作为儿子的责任,这也是我和他在一起的一个点吧,现在
  • 22、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想你,也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对话时总是三言两语就是对你没兴趣;说一大串走心的话却没有实际行动的就是把你当备胎。跟缺德搭子一起看的第三
  • 笔丰墨健的技法将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和对恩师的敬仰。 纸艺 | 花朵:松果菊,花与车的相遇✨阿南纸艺擅于用自然世界的语言讲述
  • 就连彪马CEO古尔登也不得不为此作出道歉:“我们对球迷们的愤怒感到遗憾,并且想向他们道歉,球迷们的批评与这样一个事实有关,即多特蒙德标识颜色融入进了球衣底色,俱
  • 当你关注一个女演员的时候,她眼睛里的光,她的情绪和她的爱,都会被镜头完全不撒谎地呈现出来,没一点假可以掺。今天早上去赶农贸菜市场路过一家服装店时看上了一款羊绒短
  • 微博这边的主要功能是:1)发布 2023/11 之后更新的部分能以图片形式存档的内容;2)发布各类公告,包括但不限于:B站视频更新通知、阿里云盘更新通知;3)随
  • 吃完早餐,刘先生在广场上散步,然后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了中午做饭需要的肉和蔬菜,又到隔壁的水果店买了孙子爱吃的西瓜和芒果,去洗鞋店取了儿子前几天送洗的鞋……“社区
  • #风景[超话]# 丝滑解锁甜蜜的爱情|重庆电影感婚纱照-客片分享|拍摄地点|重庆拍摄风格|山顶/自然/室内/电影获取报价|1⃣更多风格|请移步主页~-在暮色之下
  • 10月29日上午,年会举行了闭幕式,发布了《生态文明·济南宣言》并为202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承办地银川授旗。2023年10月28日上午,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
  •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类化身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