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实力再“出圈” 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高新区备受瞩目

9月16日上午,以“硬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业界相关领域专家、硬科技企业负责人、知名投资人等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围绕硬科技创新生态,分享硬科技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项目和成果,共同为“硬科技西安样板”赋能。
而作为西安市、陕西省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旗帜,正在全力创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的西安高新区无疑是此次大会的焦点,其发布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硬科技人才政策等创新性成果和举措,更吸引了与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的目光,备受业界瞩目。

多项核心成果上榜“西安硬科技十大突破”

经过连续多届精心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已成为释放硬科技政策、集聚硬科技资源、展示硬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的“西安硬科技十大突破”,让人深切感受到近年来西安硬科技创新创业的巨大活力。其中,西安高新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硬科技成果及其应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上榜,以量质双高独占鳌头,引发广泛关注。
这些“高新系”的硬科技成果,涉及芯片级晶圆制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控制技术、个性化定制式医疗器械设备、3D打印设备及植入物技术、超精密制造装备技术等多个领域,包括奕斯伟芯片晶元、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启明920AI加速芯片、眼得乐全新一代可折叠人工晶体、特变电工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技术、铂力特3D打印技术、中科微精飞秒激光超精细微圆孔制造装备研发及应用等,进一步展现出西安高新区强大的硬科技创新实力。
5个重磅项目签约落地筑牢产业“硬支撑”

在开幕式重大科创项目及产业项目签约环节,全场目光再一次汇聚到西安高新区。现场签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7个,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西安)国中合伙企业投资及引进西安落地项目、西安科学园高能级创新平台系列项目、芯派科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西北院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系列项目、华秦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化扩能及氢能装备制造中心项目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
这些涵盖“一院一所”及高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金融合作三大范畴的重磅项目,将进一步释放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喜人
在大会主论坛暨创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主题活动上,西安高新区发布的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串串重磅数据让人惊艳,彰显了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的良好成效。

据介绍,2020年6月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以来,西安高新区始终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硬科技发展,搭建了一批硬科技平台,催生了一批硬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硬科技企业,引育了一批硬科技人才,推进动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以硬科技项目为例,西安高新区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硬科技示范区建设,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续建项目276个、新开工项目92个,年度总投资1800亿元,高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均超30%。
同时,在硬科技企业培育方面,西安高新区着力实施科创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培工程,构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在硬科技机制方面,创新构建了“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技术经理人的“1+3”服务体系,累计培育技术经理人298人。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513.55亿元,同比增长10.2%,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均超30%,硬科技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驱动地位愈加突出。
系列政策服务亮相推动硬科技再发力
除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发布外,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人才政策、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场景、硬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硬科技仲裁院等创新性政策服务的接连亮相,也让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见证了西安高新区过硬的科技实力和活跃的创新生态,感受到硬科技“策源地”、“集聚地”的无限潜力和广阔未来。

根据此次发布的《硬科技创新人才政策》,西安高新区将围绕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力度;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针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等不同群体,精准制定支持政策;实施“青年英才计划”,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扶持一批青年人才项目,大力引进硕博人才,并持续升级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在企业积分制应用场景方面,西安高新区发布的内容同样颇具含金量。自2020年底正式成为全国首批、西北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以来,西安高新区积极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工作,建立起企业积分制数据库。此次发布的六大应用场景包括金融应用场景、政策应用场景、孵化应用场景、企业应用场景、区域应用场景、改革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落地落实,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积分评价企业加速集聚。

随后的活动中,西安高新区还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长安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共建硬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合作协议,并举行硬科技仲裁院揭牌启动仪式。
硬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旨在通过加快打造政、银、企深度合作的创新示范,真正实现通过科技服务金融,通过科技创新金融,为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金融赋能;硬科技仲裁院则将为原始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促进硬科技领域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据了解,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证券交易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西安市金融工作局承办。本届大会除举办开幕式、主论坛之外,还将举办“科创板三周年成长之路暨硬科技企业上市峰会”高端平行论坛,秦创原系列专题论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发展系列活动、硬科技产业博览会等10余场活动。
(高新融媒记者 杨皓 于秋瑾)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新华社《瞭望》 | 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https://t.cn/A6SxIfL8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瞭望丨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热烈祝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s://t.cn/A6Stm7X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出租房空气质量问题,条例草案要求,住房租赁企业对出租住房进行室内装修装饰,须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或者房屋主管部门责
  • 雖然坐的是樂友捐獻截短腿兒的小矮凳,走路可愛得像個小企鵝,但絕不影響他在我心目中絕對大師的地位!大師中的大師!
  • 夜半樂.浦江之夜#知识精华#浦江夜半遊場,登輪参睹,两岸茫茫去,弄風流勝地,萬輪光俱,異音共長,無邊空色,飽覽半江熒火,一片奇趣,高閣樓巍巍彩寶玉,招醉賞人翩翩
  • 男主出国~ 五年后再见,女主过得很惨,男主放不下她但是又特别恨她~ 最后明白了她的苦衷后俩人和好~男主很好!后面总觉得女主人设有点崩了,我总想着男主付出那么多,
  • 直接拿往期节目凑时长,4.3分新低回升无望为了给《奔跑吧》留出档期,也为了弥补前段时间停播的影响,《王牌》在五一期间是选择了连播来推进节目进度。直接拿往期节目凑
  • 天清澈,水轻痕,老城满是岁月,一缕风过去,一场雨霁晴,草木无心,妆成一城的好景,清风有意,留下处处的温情。旧事入画,万千悲喜作墨一笔,行旅成诗,月落乌啼拈得一句
  • 我们也会继续支持你,跳到80岁,我们跟着你去跳广场舞krump[酷][酷][酷] 多谢你如此精彩耀眼,做我平淡岁⽉⾥星⾠,如果这世界复杂虚假喧哗,那我⽤尽我的⼀
  • 4、混搭风格,这种风格被大多数想要打造网红餐厅的老板所倾向,采用2种或两种以上的风格巧妙地把它们完美地穿梭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烘托主题。6、现代简约,简约不等
  • 不想再委曲求全,每次错的也不是我。 ​​​#陈医生说##早安#我从来都不感谢靠伤害我来我长大的人,我只感谢不死的自己。
  • #吴磊[超话]# 看到@吴磊放映厅·营业中 今天考古到《盛夏未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别人的采访里看到的,“怕吵”的@吴磊LEO 喜欢的电子音乐「当记者提及与吴
  • 2022.8.18 早餐:玉米煎饼+西红柿鸡蛋汤 午餐:米酒小汤圆 晚餐:家庭火锅! 麻麻买的口罩,好喜欢 给妹妹做的葱油拌面,果然不管多难吃妹妹都超级
  • 查看活动详情 ↓ 【#海南25日新增本土确诊111例无症状285例#】据央视新闻消息,2022年8月25日0—24时,海南省新增感染者357例(确诊111例,
  • “让一起打拼的弟兄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带头大哥的责任。几经周折在临沂遇到贵人走进宝健,今天我们和家人拥有健康的同时,每年还可以两次国外旅游。
  • 遂盥沐新衣,礼佛竟,谓照曰,既行,不可无偈,为我书之。遂盥沐新衣,礼佛竟,谓照曰,既行,不可无偈,为我书之。
  •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人带着儿子看医生也好,出去玩也好,我心里有很多抱怨,觉得为什么生孩子是我一个人,带出来耍是我一个人,带孩子看医生是我一个人,遇到事情着急也是
  • 款最火小众包,我非常喜欢他家新出的这个圆扣,是这种贝母或者花纹的,呼应包身的颜色,我最喜欢图3这款,这种小众包就要买跳一点的颜色才更与众不同,10%返利戳:#奢
  • #电视剧沉香重华[超话]##成毅唐周#记录我的饭搭子勇敢的拔了智齿之后我俩的晚餐 1我 2他 在他的灼灼目光之下我吃光了这些炸串➕麻辣烫同时拜他所赐我蒸出了有史
  • 行程卡为什么会显示带*近日,网友“慢慢来”向本报公众号反映说:“我前几天在舞阳县侯集镇办事,可能离许昌市襄县比较近,但实际并没有出过漯河,我手机上的行程卡显示带
  • 毫不夸张地说,古力娜扎搭档徐开骋是正确的选择,成功组成一个观众值得磕的CP,相见恨晚的“意难平”他们应该早一点合作影视剧。直呼成年人的恋爱就应该这样,既有成
  • 今天中午我们又首次尝试了土豆泥米粉,葫芦吃的还挺香,担心你消化不好,就没有给吃完,好在后半天没有什么不舒适。每天乐此不疲的就是在逗你开心,你一笑整个世界都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