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奋进十年路##解码十年# 【十年砺剑绘宏图 勇立潮头再扬帆——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年成就回眸】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赋予兰州新区重大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使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极、地、台、区”)。

勇当标杆,敢为闯将!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敢为人先,系统改革破坚冰;激发动能,产业集聚壮实体;先行先试,创新开放建高地……

在困难障碍和风险挑战面前,兰州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等各领域改革,一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发展蓝图,已化作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改革势如破竹 发展蓄力腾飞

工地塔吊林立,建设如火如荼;车间全速生产,马不停蹄;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中川北站物流园,货运班列和各类货车车水马龙,一派繁忙……

这是兰州新区普通的一天,也是新区开放发展十年来的生动截图。

回首建设之初,荒滩之地,百业待兴,发展何处落笔?改革如何“破题”?

新区向“新”,兰州新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突破条条框框,打破桎梏藩篱,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在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商事制度、国资国企、绿色金融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有效激活了发展动能。

2014年11月,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启。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目前,兰州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61%,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兰州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电子证照跨区域核验等。
2017年3月23日兰州新区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将原国有控股、参股的61户企业整合重组为市政投资、城市发展、金融投资、农业发展、商贸物流、科技文旅6家集团公司,新组建石化、水务2家集团公司。2022年新成立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临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国有集团公司,引导十家企业发挥国企投资牵引、筑巢引凤、优化生态功能,商投集团入列中国“500强”,开发建设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2017年6月,全面启动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彻底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扫除干部身份障碍,面向全国各条战线精准选招干部,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兰州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蓝图管控+容缺受理+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审批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实施“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改革举措,项目投资、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审批时限全国最短。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营业执照办理从改革前的7到9个工作日到现今即时即办、立等可取,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在全国率先打造365天24小时不打烊的商事登记模式。

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普惠金融示范区落地新区,绿色金融改革成绩全省领先。

十年过去,播撒下的改革“良种”,结出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兰州新区不断创造着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十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倍,常住人口增长5倍、城镇化率超过70%,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成为全省乃至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2022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岗拓岗等重点工作,实现GDP增长13%,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聚力集群强链 产业全面“开花”

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

快速落地的项目、不断增长的数字、率先实现的突破……在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发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兰州新区始终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数据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商贸物流、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现代农业、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集群。十年来,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0%、40%以上,实体经济主战场地位凸显。

走进位于兰州新区的兰石集团,一排排生产装备高效运转,“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工人们在各自岗位认真装配、调试、喷漆……全力以赴确保加氢反应器、脱硫反应器、核电机组等一批重点产品按时完工。

2012年,通过“出城入园”,兰石集团实现了由单一石化装备向高端能源装备、高端通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迅速实现营业收入由40亿向60亿的大幅跨越。

兰州新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形成石化重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核能配套、新能源装备及电工电器等产业体系,一路不懈接力,重振“兰州制造”辉煌。

2022年6月14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标志着项目建设不到半年时间实现投产出箔,创造了新的“新区速度”。

近年来,兰州新区快速布局发展新材料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能源、光电、建筑等新材料产业,引进落地宝武、海亮、道氏、宏宇、德福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世界最大的高性能铜箔产业园将在这里诞生,“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储能之谷”。

围绕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定位,兰州新区先后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起“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倍数增长,对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凸显。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各项产业展现蓬勃发展之势。
绿色化工园区内,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先后落地,近百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新冠防治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45个,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兰州新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名单,标志着西北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落户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等加快建设。佛慈、和盛堂等生物医药产业高质快速增长,“西部药谷”建设加速推进。全域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种养加、产供销、游购娱产业链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智治善治 新城宜居宜业

今年7月3日,第三届“集聚英才·汇智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双选会在兰州新区举办,吸引3.5万余名求职者到场参加。
城市的核心是人。兰州新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目前,兰州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7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9.5%,现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领军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100余人,博士30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超过5万人。

人才住房、职称晋升、子女入学、就医、“零门槛”落户等优惠政策同步落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拴心留才”一流环境加速形成。

2021年8月起,兰州新区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1批次1700户6851人,完成了搬迁群众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保障工作,推动灾后易地安置和生态移民安置工作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虹吸效应不断增强,背后是“智治+善治”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会思考,让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2022年3月18日,兰州新区“数字政府”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与全省数字政府系统同步运行,5500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达98.74%;重点打造“一云、二网、三平台+N个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加快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十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职教园区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千余场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加速释放西北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游乐新城的品牌效应。兰州新区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

如今,兰州新区核心区3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十载奋进,九万里风鹏正举;昂首阔步,再迎下一个十年。

兰州新区锚定了新的目标: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2035年建成经济繁荣、生态秀美、和谐宜居、具有强大引领示范效应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正全力践行国家“极、地、台、区”战略定位,在全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中先发力、带好头,全力打造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新甘肃·甘肃日报)
https://t.cn/A6SGT5j0

【#济宁# 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济宁畅通便民“高速路”】 
5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

  “无证明之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山东省各级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各领域“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打造。山东16市结合实际,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济宁市上榜第一批重点领域和试点名单。

山东第一批“无证明之省”典型社会化场景应用试点名单

  今年以来,济宁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不仅代表着办事程序的简化,也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打通服务末梢

济宁助残“一件事”惠及群众2000余人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填表后到指定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申请人直接去定点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残疾鉴定时跑一次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济宁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7月2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全面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拓展全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广度和深度,聚焦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用证事项清单,实现近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378项县级事项和509项市级事项电子证照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全速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工作。同步加强济宁市电子证照库和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所有颁发证照全闭环制发、上传。根据前期梳理的市县用证事项清单,济宁全面落实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工作,逐步推广至金融、教育、医疗、水电气暖、人才招聘、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亮点工程。

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下载

济宁市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重点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140余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梳理全市用证事项1164项,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同步推动市县应用,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

  截至8月2日,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可提供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和下载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机构开展试用,打造了教师资格认证不见面审批、“企业码”一码通办等应用场景。“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

  夯实数据底座

  采集电子证照数据是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电子证照才能用的好、用的广。截至7月底,全市电子证照库累计制发电子证照615种,数据量2322万条。上传省电子证照库330种,数据量1017万余条。确定了第一批市县同步制发电子证照清单173种,持续维护更新数据140种。其中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市级10种同步制发电子证照中,济宁市已全部完成历史数据采集更新,8种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更新,为各级各部门打造“无证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面梳理用证服务事项

  明确事项清单

  “无证明城市”建设关键在“用证”,摸清用证底数,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共用服务等事项所需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彻底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对确需保留的证明,逐项列明证明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作为实施“无证明办事”的依据。自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梳理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1164项,其中市级事项609项,市县两级办理事项146项,县级事项409项,为对照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加快无证明办事系统部署

  落地证照应用

  济宁市把“全程网办”“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研发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已于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实现办事事项与所需证明的点对点关联,以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打通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和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省大数据局公布的第一批50项8种市级证照、第二批省直部门发证清单131种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实现了不动产查询证明、婚姻登记证明等线上实时开具,已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多个事项对外提供服务。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实施统筹调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以及主要政务服务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指导“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中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定期会商,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协同,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顺畅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

  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并逐步向区县、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的延伸,努力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广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济宁市作为全省交通运输、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地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动态更新清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济宁市第一批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将争取在8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两批实施。同时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也将对用证事项进行动态梳理更新,根据新公布的可用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清单,不断扩充用证事项清单。

  济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跟数字时代脉搏,通过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爽爱 综合)

【#专家谈#丨郭秦川:环境改善 投资扩大 恢复趋好】上半年来,陕西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冲击和影响,深入贯彻国家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向好恢复。围绕补短板调结构,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强化项目跟进服务,有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服务质量,多措并举扩大投资和落地实施,扎实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有效加快推进投资并呈现恢复性向好态势。

一、投资环境与条件有效改善

上半年,随着陕西疫情防控工作向好面的不断扩大,防控成效积极趋稳,为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提供了有利发展环境和条件,为加快复工复产复能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有效恢复加固了基础,稳定了陕西宏观经济加快恢复态势。上半年陕西实现GDP 15252.34亿元,占全国GDP比重2.7%,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上半年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4位,增速位居第11位,较去年有恢复性加快趋势。其中,第二季度实现GDP7986.93亿元,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当季2.9个百分点,当季增速位于全国第三位。数据反映了主要经济指标在疫情防控不确定不稳定中恢复向好趋势明显,为投资向好恢复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条件。

二、陕西投资趋势向好

上半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高于全国当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0位。从二季度观察,增速呈线性回升态势。其中4月、5月、6月分别增长9.5%、8.9%、9.4%。

(一)投资恢复趋稳

陕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趋势向好平稳,投资结构有效优化。从产业结构观察,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长8.1%,第三产业增长10.3%。受疫情、季节和基数影响,投资惯性和政策刺激逐步消化,向常态化趋势发展。产业间投资增速趋于同向运行状态。

(二)国有控股带动明显

从投资主体观察,上半年陕西国有控股投资增速22.2%,占总投资额比重52.1%;民间投资增长2.6%,占总投资额比重47.6%。数据显示,国有控股投资增速较快,带动性较为明显。

(三)工业领域结构性恢复

上半年,陕西工业领域呈现结构性恢复。一是采掘业投资增长18.3%,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等恢复较快。二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3,较上月回升4.9个百分点,主要支撑来源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增速回升,凸显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长2.6%,较上月转正并回升5.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出现结构性带动恢复,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和服饰等恢复迅猛,有效支撑了制造业转正回升。同时,能源工业增速加快,上半年增长15.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9.5%。

(四)社会领域恢复差异明显

受上半年疫情影响,陕西服务业投资受到一定冲击,此后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预期信心回升中,呈现内部要素差别性逐步恢复态势。其中,恢复较快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增速较上月回升4.1个百分点,反映了此类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金融业增长85.9%,增速较上月回升130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58.9%(其中卫生增长74.9%),增速较上月增长0.1个百分点;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长35.4%,增速较上月回升16.6个百分点。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社会面恢复相对缓慢。

(五)项目投资进度平稳

上半年来,陕西新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扩建项目增速回落收窄,增长-23.5%,增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改建和技改项目增长6.8%,增幅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六)房地产开发平稳运行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6%,增幅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运行相对平稳。其中,国有控股增长62.2%。

(七)区域投资恢复加快

从上半年陕西三大区域投资观察,陕南增速较快,增长18%,关中地区增长7.6%,陕北地区增长7.7%,反映了地区间投资发展基础和速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三、投资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投资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和基础,需要在重视投资规模、增速同时管控好结构和节奏,更要依据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现实发展需要,做好“对标对表”,以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理念的发展诉求。全面客观科学推进投资结构和格局的优化,需要在推进与逐步优化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当前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投资重点趋向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而信息传输业上半年下降2.1%,较上月-11.7%,加快收窄。主要受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下降4.9%,较上月-16.5%收窄影响明显。同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下降3.4%。数据反映了基建投资偏好性和资金挤兑性,需要做好结构性调整。

(二)化工工业投资增速下降

陕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重视能源工业发展同时,需要积极关注化工工业的推进。上半年化工工业投资增速下降15.7%,较上月-14%持续回落。

(三)高技术产业投资下滑

高技术产业是陕西发展的方向和转化经济发展动能的着力点和支撑,在产业布局和投资进度上需科学调整和指导。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下降9.1%,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对该产业增长影响较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下降29.7%,且这一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大。同时,高新技术服务业增速放缓,增长2.6%,增幅较上月回落7.3个百分点。

(四)文化产业投资回落

文化产业是陕西优势传统产业,彰显陕西软实力和服务业竞争力的切入点和支撑点。上半年这一产业投资增长下降10.8%,增幅较上月回落7.2个百分点。增速影响较大行业主要反映在文化装备生产、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

四、深化与优化并举,持续扩大投资规模

面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加之疫情防控压力叠加,稳投资压力持续加大。下阶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抓住经济恢复期重要时间节点,有效统筹国家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以及陕西配套政策对接,突出政策兑现实效,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确保夯实“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有效扩大投资规模,深化与优化投资并举,加快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实现预期目标。

(一)建设平衡有度

要统筹协调战略规划推进力度、进度、程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调性和平衡性。重点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和陕西十四五规划目标,加快实施推进。在贯彻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等规划中、加强战略规划“合成”效应和“几何”效应发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立项实施进度与落地。同时,严防项目资金、数量、方向、空间等挤兑,或顾此失彼。统筹“铁公机”投资与软实力培育投资协调性。要加强项目所涉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区域利益、区位利益等利益各方统筹与平衡,有效推进各级各层各类项目建设投资进度。

(二)优化投资结构

一是持续推进和深化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加强能源化工工业深化与优化投资并举,坚持“双碳”目标不放松,精准推进能源化工转型升级与过渡。重点持续推进能源化工工业绿色化建设与发展投资,在强链、拓链、延链投资上做功课要效益。

二是有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化投融资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要着眼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技术链的直接性、间接性、逻辑性投资,统筹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协调投资,更不能因投资失重造成断链和成本、财务、效益下滑等风险增加。

三是在稳定疫情防控形势与严防猴痘入境及突发应急事件前提下,加快有序恢复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涉及消费和生产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投资有序引导和提升,克服思想顾忌,激活社会活动活力,推进投资对这些行业的青睐和加大。

(三)持续深化监测

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机改等重大项目或核心项目,加强舆情监测,深化和优化监测点、面、时、财、产、信等评估评价,客观科学研判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等进度。有效解决投资项目监督督导中出现的问题,如涉及社会面的难点、焦点、节点、困难等,以及项目建设者难处、苦处、头痛处等知晓度和协调度,特别是在涉及土地、能耗、资金、环资、财金、审计、水电、气暖、消防等与项目密切相关问题,客观评估定性,科学研判干预,推进和实施现场协调机制高效运转,问题解决当面。事后督导通报,过程公开透明,以有利有力的措施、方法和手段确保开工见效。

(四)统筹市场与规划

搞好市场投资与规划项目的有效结合,推进市场需求与政府规划诉求的协调性、平衡性、融合性,以规划服务市场为落脚点,从提高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更大产能、激活和带动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竞相拼发为目标,让投资市场化与政府指导化相互促进,互为功能,不断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五)强化有效激励

依法合规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等工作,强化有激励、不搞一刀切。在鼓励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的财金激励同时,加大对中小微潜力企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单位的支持力度。持续引导商业银行有序、有量、有效地提供配套融资,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要及时投放,同时加强投放水平评价和督导,适时公开通报进度。

(作者系陕西统计科学研究所二级调研员、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委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冬之校园#【小手变变变】“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一只右,变成小鱼游游游,变成小鸟飞飞飞……”这一阵阵稚嫩的童声来自板桥镇五四幼儿园。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已的手做道
  • H(海外网)#福岛第二核电站废炉拆除工作正式启动# 【福岛第二核电站废炉拆除工作正式启动,拆完需44年】​据日本福岛电视台消息,东京电力公司于23日下午正式启动
  • 编辑:朱银梅 -专属跟妆团队-当幼态减龄妆遇到慵懒氛围感造型,关于美的一切,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只有不断地研发出减龄高级感的妆发才能让每
  • 看图说话p1 接外公外婆来家里吃饭,越长大越重视家庭聚餐和希望家人健康快乐[心]p2 听说这个叫荔枝草,路边有很多,我们带着小工具挖回来晒干泡茶,是父母眼中的
  • 10.我们总喜好拿天真烂漫来搪塞人生门路上的波折崎岖,却很少供认,真实的天真烂漫,实际上是竭尽所能以后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不作为。9.诉苦不只办理不了题目,还会
  • ②老鹰把加里纳利和3个首轮+1个互换换来了马刺全明星后卫默里,此举马刺正式走向重建之路,而老鹰毫无疑问加强了自己的后场能力,默里+特雷杨的组合能够为队友创造出更
  • 以下的問題是,在「在遇車神-2」的文章內,曾提及一名女士被法庭判處監禁,刑期是:A: 7 天B: 30天C: 3個月D: 6個月答案在1800 時(即今天下午六
  • a30【河北省文化艺术网】 艺术家——苏钰 苏小梅,笔名苏钰,1970年生,河北正定人;从事基础教学20年,擅长水彩画,现在主攻花鸟画,擅画荷花。~~四大名玉之
  • 今天退休有退休金可以领,古代“致仕”有退休金吗?在唐朝之前,官员是没有退休金制度的,但这个制度有个问题,就是引起了官员在位期间大捞钱财,就是希望能安度晚年,所以
  • [心])快评论里分享你手机里拍的最美的花[鲜花]毕竟生活如此多娇,而你就是那个发现美的人。开心的时候,喜欢听你的《要说什么》;心情差的时候,喜欢听你的《灵魂伴侣
  • 四川自贡沿滩经侦警察渣男再次出轨女同事,为婚外情,伙同警察小三闯学校闹家里嚣张跋扈逼离,害得即将高考的孩子学不能上家不敢回夜夜噩梦惊叫…害妻子严重抑郁胎死腹中血
  • 原因二、个人的喜好有些人玩文玩是因为真的喜欢文玩,喜欢文玩在自己手上变化的感觉,从入手到包浆,他们在我们的手里、身上,陪我们走过喜怒哀乐,我们的喜怒哀乐改变了他
  • 凤埔乡团委连日来,凤埔乡团委“汛”速行动,组织团员、青年干部对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在隐患点设置警戒线,提醒群众注意安全。【古田青年闻“汛”而动战风雨,
  • 栞子始终坚信这一信条,第一集栞子登场时,看见同好会活动时,认为这是个实现梦想的场所,在栞子心底,仍然向往学院偶像的,这是能够获得幸福的地方,无论是偶像自身还是粉
  • 可怜的小宝贝以为自己终于可以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却因为在爸爸妈妈对医生请求下用“吸引器”活生生的撕碎了他们的身体。堕胎后,您的命运1、身体疾病多,时常感觉烦
  • 4、项目范围内的设计、采购或者施工中,有任一项属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且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单位;划重点:应招尽招。6、提供发
  • #原创诗词#律诗、排律十二首 网络浩瀚无边惊海阔如云胜友每相逢谈经论道视屏上播雅弘文民众中学士儒风飘万掌心灵甘露洒千丛精神引领吾常敬效法还差键底功 网 友 群
  • 2,全职兼职教练(瑜伽,操课,舞蹈,私人教练)20名,要求:男女不限,有经验或从事体育行业者优先,月薪:底薪+奖金+提成2500一30000以上.3,前台接待1
  • 这还不算什么,然后就在刚才我又刷到了我心里一直喜欢的一个人,有女朋友了,我失恋了心中的南京梦破灭了,我也不想去听你的现场了我也不想去你的鞋店了……喜新恋旧——
  • 【plus提供独家优惠】这一季,设计师兼创始人Chitose Abe将她的标志性设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在店铺里展出的都是可以搭配成各种LOOKS的时尚单品。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