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現起空色境界,是漸次進修有功用之大樂道;

而此法門則是斷絕一切思慮,自然現證諸法實性,故與六加行不同。

又此道修智身虹身與隴部亦不相同,

因其非先化粗分三業為微細淨身,

而由究竟 “ 盡法性光明 ” 將粗細三業完全銷化于身智中。

大圓滿之體相用,即體性本淨,自性任運,大悲周遍。

說無始真理本來不生之空為 “ 體性本淨 ”,

此名 “ 了空無別 ”。

具有功力能現起淨不淨境為 “ 大悲周遍 ”,

此名 “ 現空無別 ”。

若將現前明空無取之無垢自心 “ 了 ” 性,

不加拘束 ( 不執著 ) 任其散緩,

無論起任何分別境相,均不去辨別好惡破立,

真修 “ 了空 ”,即是大圓滿心要。

以上就教相而言,總歸為 “ 大圓滿見 ”。

若就事相而言,則大圓滿本身不存在獨特功法,各種功法最後都通向大圓滿。

但是在最後階段有口授部
( 俗稱口訣 )。

梵語稱口訣為陀羅尼,意為總持法門。

大陀羅尼即大總持法門,乃總口訣。

諾那派對大圓滿事相有總口訣,

即祖祖相傳之大陀羅尼,

名曰《 “ 吽 ” 字無上秘密大圓滿心要 》,

有功法,亦有次第與口訣。

鄧老已總結成文。

故余按鄧師《圖座》手示並法本,奉誦再三,歡喜無量,法樂充滿。

蓋余既承緣師東密傳授印信,又得鄧師藏密祖傳口訣,傳法之任倍重,利生之願益堅,行願之境更高,敢不精進擔當乎?

此亦大圓滿之圓融密,圓融之密大圓滿也。

接法本之次日,聖園在家上首,傅梅根長者之玄孫告余,其十一月十二日遍行

“ 彼見餘盤坐入定,忽聞餘體內 ‘ 吽 ’ 的一聲。

彼驚喜曰:
‘ 吳伯!您得道了 ’,

餘未語,起而徑圍牆走雲,穿牆而過,出入無礙。

隨後餘將右手中食兩指指點牆上,身體平臥空中,後轉成倒立狀,落地後,

余欣喜曰:‘ 我得道了!我得道了!’

此時彼見餘頭頂上有一道琉璃光環,面色紅潤,向眾說法。

彼見地上有一本書,書為彼舅公

( 即顧淨緣師 ) 所寫。

且見一小兒在書本上畫,彼走進拾起書,遂寤。”

瑜伽現前,感應明顯,甚感緣師加持慈威,鄧師傳本之恩德。

憶及緣師嶽麓山五輪塔及諾祖廬山舍利塔,均未修復,出世法不淨,世法何能清淨,死者未安,生者又何以安?

正躊躇中,適逢傅梅老之孫婿劉光環將軍由台返鄉探親掃墓,余陪同祭掃甯鄉傅梅老之墓及嶽麓山緣師之五輪塔。

掃塔之前三晚,傅梅老玄孫又得遍行:

“ 五輪塔在修葺中,工繁役重,彼往返搬運原塔遺石等物,忽見遺石堆中有一匾,取出觀之,

正面書 ‘ 長久久遠 ’,
背面書 ‘ 已利利己 ’。

彼叔父見而讀之:
‘ 長久久遠,
已利利己 ’ 遂醒 ”。

同時,余妻顧新月
( 即緣師之女 ) 亦得遍行:

“ 伊見傅梅老玄孫挖地,地現五圓圈,每圈上顯兩手,右手均於胸前仰掌,左手則依次於胸前豎指以示一、二、三、四、五。

後天空出現群星,有五大星,光亮透明,中間一大星亦顯兩手,右手仰掌,左手握拳雲 ” 又 “ 伊見亡女菊生持一對金色叫雞而來,大呼 ‘ 好事成雙 ’ ”。

凡此遍行相通,一時感就集中,如影如響,誠不可思議矣。

欣慰奮發之餘,夜不成寐,遂步鄧老原韻和奉一詩雲:

指指點明假中空,
心心相印契參同。
天地造端於男女,
乾坤後繼乃屯蒙。
陽秘陰平色心一,
脈通音吽物我融。
願證蓮福圓滿果,
生死了在生活中。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農曆

戊辰十月十三日信如草記

草記至深夜二時許,始入睡,餘自得遍行:

“ 長江大河,
橫隔兩岸;
月明星稀,
清風徐來。

諾那夫婦在彼岸遠眺,極目山水。

餘仗劍至此,岸邊欲渡,為一大漢攔阻,

只聽諾祖夫人大呼:
“ 殺了他!
殺了他!”

余突大力騰空,挾此大漢躍至彼岸,

只聽諾祖大叫:
“ 過來了!
過來了!”

抵岸後,諾祖夫婦曰:
“ 考中了!
考中了!

殺之則輪回,劫波不了;

渡之則慈悲,不了而了!”

欣喜而寤。

空明覺了,不覺東方既白。

唯恐忘卻,急起而再記之。

頂禮龍天,
回向法界,
感歸清淨,
皆大歡喜。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家曆戊辰十月十四日信如續記

鄧老及其弟子朗一多傑見此《傳承記》,

認為《圖座》寫了最佳序言,欲刊出公眾,以廣流傳。

余無意序,只是神來興起,直抒胸臆,不假修飾,率爾成文,亦不自知如何寫出。

今諦審之,將《傳承記》與《圖座》合印成冊,不曰珠聯璧合,天衣無縫,亦可謂梯環同圓,優化組合,此正體現余與鄧老大圓滿之因緣也。

藏密法要,
不外身密修金剛身
( 文殊身 ),

口密誦 “ 吽 ” 字音
(蓮花語),

意密觀圓滿見
( 真實意 )。

諸凡天身、龍身、鬼身、神身、禽身、獸身、

一切人佛有情之身,

皆法界體性普賢等流之金剛身。

諸凡天籟地籟、
人籟物籟、
地聲水聲、
火聲風聲、
梵音潮音、
樂音噪音,
皆圓成實性,
眾生共同之 “ 吽 ” 字音。

諸凡夫見、二乘見、外道見、唯識見、中觀見、皆真如本性方便具足之圓滿見。

業流百川,終歸性海。

曰波曰濤、曰浪曰潮,緣異體同,皆一水也。

是餘不序《圖座》而為《圖座》序,

亦正鄧老加被,使余轉教付財耳。

是為甚深淨境傳承耶?

抑為法爾流通耳?

雞生蛋耶?

蛋生雞耶?

其何以圓融之諍而大圓滿之?

請下轉語。

末後一句,鄧老大叫:
“ 且吃咱三十棒。”

余示圓相,鄧老印可。

相識只在一笑中。

故再賦一首,奉詠鄧老,以志緣起:

體性本淨無生空,
自性任運有異同。
大悲周遍依他起,
空明覺了緣自蒙。
氣通脈通光一化,
智身虹身體雙融。
圓滿圖座傳心要,
於無聲處聽音吽。

【每日小知识】柴松岩对经闭病的治疗体会(理论篇)

经闭为妇科常见病,女子年逾十八岁尚无月经来潮者,称原发经闭;月经周期已经建立,而停经三个月以上者,称继发经闭。临症以后者为多见。

1

《景岳全书》中说“经本阴血,何脏无之”,即是说,月经本来也是血,哪个脏腑没有血呢?

人从生命之开始,即有阴血的活动,如胚胎的发育及出生后的成长,都离不开血的滋养,但是并没有月经的表现,月经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冲脉盛为月经之本

冲脉起于胞中,接受五脏六腑有余之血,得以充实,是藏血最多的经脉,故又称为“血海”。女子月经,要建立在太冲脉盛,溢泻后有继的基础之上,方能按时来潮。

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因此说,肾气逐渐充盛,方能有天癸的产生,从而促使月经来潮。

肾气盛则又是条件,是产生月经的前提。

二、肾气盛,地道通

此节之肾气盛,是指肾的特征和嗣育功能,地道是指人体下部的脉道,就是说在充盛的肾气作用之下,地道才能通畅,方有月经、妊娠、生产以及性征等现象。

但是,在人的一生各个发展阶段中,肾气的充盛程度并不一致,本文分三个阶段来叙述,也就是肾的“三最”的特点。

肾生最先:

肾为先天之本,为生精化气之源。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如《灵枢·经脉篇》中云“人始生,先成精”。

肾足最迟:

由于肾精所化之气是逐渐成熟的,故人的性征和生殖功能也是逐渐表现出来的。

《女科辑要》中云“女子二七,男子二人肾气始盛,而肾水乃足,盖人身五脏属五行,惟肾生最先,肾足最迟……故孩提能悲、能喜、能怒、能思而绝无欲念。”可见肾气未盛,癸水未足,则不生欲念。

即或已经充实的太冲脉,没有肾气的成熟,则也无月经来潮,此点与“二七而天癸至”一节所指是一致的。

肾衰最早: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从维持性征活动的肾气之充实情况看,女子在四十九岁左右,即已趋于衰退和竭尽,从而月经现象和生殖能力也随之消退,人的形体上也出现老年的状态。

但是,肾气的其它功能,却一直在维持着生命的活动。

依据肾气的“三最”特点,用以指导临症治疗,对同样患有经闭病而年岁不同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在治疗除外生殖器官有缺陷的原发经闭患者时,应着重给予补肾扶肾的方药,以辅助肾气的成熟。

对肾气已充的青壮年患有继发经闭者,宜着重养血调经;对接近绝经期的妇女,则应采取养血益肾的治疗方法,以维持和延长这个阶段的生理期。

三、各脏腑的气血充实

经血为水谷之精气所化,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血由心所主,循行于脉中,藏于肝,统于脾,施泻于肾,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故宣在于肺,在各脏腑功能旺盛的情况之下,亦能将有余之血下注血海,而得以充实。

此节充分说明中医学的整体观点。

2

病 机

本病之病机,不外阴阳的偏盛、偏衰和气血失调,其中又分为虚证的血枯和实证的血膈两种病变。

一、血枯经闭(包括血亏经闭)

枯者,为冲脉内竭,阴血极虚之证,其病变又有阴虚血枯和阳虚血枯之别。

阴虚血枯经闭:

由于各种原因的失血、月经过多、密产、多产以及延长哺乳期、入房过度、高热、多汗、偏食辛辣、长期便秘(致肠胃浊热积滞,热灼阴液)等因,都能引起体内阴血不足,无充裕之血以注血海,放在血海溢泻后无继,乃发经闭。

阳虚血枯经闭:

此常脾肾合病,由于饮食不节、过度劳役、入房太甚,感受寒冷等因,都能引起脾肾虚损,而不能正常地生血和产生气化功能,乃致血海乏源,溢泻乏力,从而出现经闭。

二、血膈经闭

此证为实性疾患,由于感受寒邪,或情志不舒,惊恐恼怒以及积聚等因,乃是有余之实邪,阻滞胞脉,气血失畅而发生经闭,非是血海无血所致。

3

治疗原则

由于经闭的病因、病机不同,则治疗的方法也就相应而异,应以不足以补之,实盛以泻之为本。

膈者发于暂,通之则愈,而枯者其来也渐,补养乃充。

也就是说,若因血海亏损,仍然采用通经降泻之法治之,即或有经行,但对于阴血亏虚的血海来讲,则枯者愈枯矣,恢复起来就更费力,故应避免出现“竭泽而渔”之弊。此点是值得重视的。

#月经不调##闭经##中医妇科##中医#
本文选摘自《名老中医经验全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94年8月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地点]#

【夏圭 南宋 《溪山清远图》】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纸本,长卷,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

【作者简介】 夏圭,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

【文物详情】《溪山清远图》描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清远秀丽景色。画面从雾景开始,近处的巨崖大石清晰可见。一片茂盛的松林在阳光下生机勃发,密林深处的楼阁院落若隐若现,院前有小桥流水和往来行人。作者非常重视墨色的浓淡对比,近景用墨较浓重,远景墨色清淡。从局部看,画树点叶用墨较浓,而山石用墨相对较淡较干,石上苔点用墨较重,这样在黑白对比中,显示出山石的明洁、清润。后人称夏圭为“夏半边”,而《溪山清远图》显然是全景,原图无款印,也许受了“半边”概念的制约,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题称“溪山”。

《溪山清远图》为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二十五公分外,后九段均大约九十六公分左右。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迭迭的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里,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著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淋漓畅快的感觉。

《溪山清远图》描绘江南晴日湖山景色,图中群峰、山石、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山石用秃笔中锋勾廓,凝重而爽利,顺势以侧锋皴以大、小斧劈皴,间以刮铁皴、钉头鼠尾皴等,再加点,笔虽简而变化多端。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在惯用的层层加皴、加染的“积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笔尖蘸浓墨,依次画去,墨色由浓到淡,由湿渐枯,变化无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空旷的构图,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营造了一个清净旷远的意境。

《溪山清远图》图中大刀阔斧的皴法和细小的短斫交替使用,浓淡干湿的灵活处理,使画中山石坚挺,树木润秀。全图生动活泼,意境深远隽永。中国画。宋代夏圭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上山势起伏绵亘,危峰如削;平丘如砥,岩树茂密,溪流回旋,草庐竹林边有高士徜徉;江上则烟波浩渺,渔艇轻泛。笔墨苍润,极尽山水淡远微茫之趣。

《溪山清远图》构图疏密相间,剪裁巧妙,笔法坚挺峭秀。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浓淡,遐迩分明。因为运用更多的水分(同马远相比),所以更具有“墨汁淋漓”的效果。其皴法为“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是先用水笔,再用墨笔渲染。

松林之后是一片浩荡的江水,江岸有几艘泊停的渔舟,远处山色迷蒙,依稀可见江对岸的绿树村舍。一座大山的一角有绿竹、草亭,几个文人在其间悠闲漫步,茫茫江水中帆影浮动。一段山坡过后,江天一色,显得幽远清旷,一座亭台式的竹桥,通向水边的农家茅舍。河边渔人撑渡,深山集市隐现。全卷最后一段以茂林村舍之景结束。综观全卷,可见作者布置景物经过周密思考。高远与平远、深山与阔水紧密相接,气脉通连。三丈长卷,并无堆砌拼凑之感,反而让人觉得空灵疏秀。

作者以其熟悉的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画面景界显得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全图疏密关系处理,真正达到了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使画面产生一种轻松强烈的节奏感。悬崖直插江边,起伏险峻的远山,显得非常深邃雄伟。全卷用笔刚劲,沉稳,山坡用一笔长线画过,线条简洁、疏松,但由于作者在线条中加入了充沛的力感,所以画中并无轻薄之感。巨石山崖运用了斧劈皴,笔法沉着、纯熟,如匠人砍木一般,留下了一片片斧凿的痕迹,山岩坚硬凝重的质感顿时显露出来。

#书画新浪潮##中国画[超话]##水墨山水画##国画山水[超话]##山水国画##画家趣闻##国画热[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之前有一段时间,闫妮突如其来的暴瘦,让她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效果堪比整容刀,因为她瘦下来以后真的太美了,也让她更有气质了。当年闫妮因为《武林外传》中“佟湘玉”一
  • 谢邀,我没有正主。骂我正主如何如何,可惜了我不追星[doge]非要扯正主追星,我对苍云忠心耿耿,我永远喜欢苍爹,永远喜欢薛直。
  • 车间顶岗小结,这次去的是:PD9部硒鼓装配车间,学会了:1.出粉口吹粉,贴双面胶(第二难,双面胶要压紧,不可褶皱,不可翘起);2.包黑纸,缠黄带(最难,最累,黑
  • 赵丽颖的剧我几乎都看过,她的cp我也几乎都磕过[喵喵],她的演技从陆贞的时候就让我无法自拔,当然她,她的剧也真的有太多坎坷,这一路啊,也不是我一个路人可以评判,
  • ♡ ᶫᵒᵛᵉᵧₒᵤ ☪︎✨ 肖战 ☀️初秋里一抹温柔的光温暖今夜的梦遇见你是最幸的事我们都将奔赴美好未来[微風]肖战顺顺利利,肖战平安喜乐[微風]X玖少年团肖战
  • 有时候感觉南北交就像一座桥除了所谓的“前世今生”也连接着低阶和高阶两个状态即能互通,又是因果南交白羊,北交天秤你曾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可一个人的战斗终究是孤独的
  •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是一部能够引发年轻人情感共鸣的电影,特别是离开家乡,走到大城市打拼的人,更容易看到自己。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都会自己的见解,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 #口心##口是心非# (哈哈哈哈哈还未完,圈地自萌,口心了) 《小狼狗和他的小白毛》 1 遇到小白毛的那天,刘启记得很清楚,是在六月末,一个懒懒的夏日
  • 2021年最后一天: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新生 时间的慈悲之处就在于,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等下去,总会迎来黎明的曙光。 2021年最后一天,睡前原谅一切,醒来
  • 俞敏洪发布了2022年的第一篇“闲话”他开篇写道:从2022年1月开始,我会把我的一些日常记录和思考在这里发表出来。俞敏洪发布了2022年的第一篇“闲话”他开篇
  • 五道tapas分别是:1⃣️ Skagen röra 瑞典经典混合大虾、莳萝、柠檬和蛋黄酱、烤夏巴塔2⃣️ 烤鱿鱼,佐香菜和腰果香蒜酱3⃣️ Tataki三分熟
  • 啊对了今天的staff姐姐超温柔还会和大家笑着说谢谢你来看他们,感觉真的有把他们当小孩一样在照顾,希望下次见面可以看到大家的成长[开学季]灯丝视角他是聚光灯下的
  • #重庆姐弟坠亡案两被告人聊天记录曝光#【观念摄影 | 肢体情绪】人类肢体是很奇妙的,有时候不用语言,我们的身体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传递自己想要表述的情绪。这一个多月
  • 我其实是个内心贫瘠的人,只是向往温暖的自由,没什么怀念不怀念,大家都是铁了心的幸福,与其说孤独我更愿意将自己比作被丢弃的小猫,害怕突如其来的幸福,也害怕某一天的
  • ·#全案设计##大平层设计##家居装修##装修设计##家居##室内设计[超话]# 示觉设计 | 327㎡ 静安寺旁“藏书之家”轻法侘寂下的自然平和空间本案,坐落
  • 后记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这就是中国,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也造就了一座座文化孤岛(福建方言真的是完全听不懂)天堂我尚未去过……
  • 因此治理严重的车内异味迫在眉睫,可是非常多的车主对车内异味的危害了解的比较少,通常片面的认为,车内异味以甲醛污染,开窗通风暴晒就可以解决,但却忽略了甲醛超标对身
  • 人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人品高贵;品德高尚,金钱不能衡量任何的本质;而人品,品德可以定量一个人的优质保证。美丽的莲花#著名制片人李学政质疑中演协惩罚劣迹艺人程序
  • 也算是一个大进步了!年度总结202121 Jan.尝试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造型,毕竟可爱久了也有点腻21 Feb.春节月 拼命拍照囤图哈哈哈哈哈21 Mar.复工快
  • 从我发现小村的美好时,也许故乡与城市的区别是,当你发现故乡四下漆黑时,打开手电筒,眼前、脚下都是望不到头的路,心中、手上都是满满的温暖;而城市,就算我把心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