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情感#20.“对你的喜欢就像这日子只增不减”

21.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2.我只是想,跟你讲些平淡话,做些凡夫俗子念着的事,过些细水长流的日子。

23.和你聊天的感觉,像一湾水遇见了大海,也许是心灵荒芜了很久,碰到一个谈得来的人便不由的开心。很想和你成为朋友。

24.是那种很想变得小小只躲在你的上衣口袋,然后被你带着到处跑,有时候爬到你的肩膀上偷偷亲你一下的那种喜欢噢。

25.怀揣着对盛夏的敬意,噗通一声沉入湖底,化开层层涟漪,每一道波纹都是一句我喜欢你。

26.“本来想把对你的喜欢兜着藏着,谁知道看见你太紧张咣当全撒大街上了。”

27.“你那么暖,一定偷走了很多人的春天。”

28.“这个世界的美景我们一辈子都看不完,但只要你能在我眼中,就够了。”

29.“你才不是什么迎春娇桃,更不是什么梨花胜雪。我只知,你一展眉,便占了我心上半城春色。”

30.“你是字里行间的隐喻,藏在开头,躲在结尾,断句里有笑意,韵脚里有深情,句句无你,却句句是你。”

每个人都有睡不着的时候,不是不想睡,有太多的放不下。不是不累,有太多的负累。不要在一件事上纠缠太久。
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事,看透了伤神;人,看穿了伤心。究人过,不如念人恩;念人错,不如想人好。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很多人,都不被我们认同;很多事,都不由我们做主。看轻,才能快乐;看淡,才会幸福。只要奋斗,永远就有希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ostfrequencies# Back at it again ! 6 shows in the next 5 days : 巡演之路又开始啦!1. E
  • 昔日的妹妹成了我的学姐[泪]怪尴尬的,今天见面不知道怎么办哇,会不会很尴尬这道题我没懂!季星宇那货可能在上课没回我捏吗又想到之前马玲说我,作为副班长啊不愿意讲话
  • 全网都对国家应对台海问题的态度很失望,还是理性对待吧。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和社会时,就像在照镜子,发言人表达的态度、传递的情绪是怎样的,媒体与社会的反馈也会是怎样
  • 薯片香肠卷食材:饺子皮、薯片一包、香肠、鸡蛋做法:火腿肠对半切开,用饺子皮卷起来,边边都抱紧,收口处抹点清水包紧用擀面杖把薯片砸碎备用,鸡蛋打散,倒入包好的香肠
  •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外界无常才是恒长,唯有内心圆融安定,才能境随心转,无得无失。活成自己,我心由我,心若美好,便自成一统,心若自由,一切皆是如来……愿行到最后
  • 】#少年时代,多幸运遇见你# 班小松,是开心时的哈哈大笑,是生气时的气鼓鼓,是热血的棒球少年,是灿烂的小太阳,是我心里永远的冠军。】#少年时代,多幸运遇见你#
  • 然而,这款V6发动机在这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突破:它的集气箱位于气缸盖的一侧,并与节流阀的支架整合在一起。 这种架构在燃烧顺序方面也非常理想,并且有利于将集气
  • 在张北交错遇见潍坊车牌,很亲切,遇见真正的玩家,老夫妻带孩子带两个小孙子。是潍坊奎文区,带了小孩在异乡相遇也保持一点距离,没加联系。
  • 开始的时候,镇平仲景实业有限公司也像其他企业一样,生产艾柱、艾条、艾绒等产品,后来,经过市场开发与用户需求调研,田华敏深入分析艾草制品市场后,决定融入新科技、新
  • 别和我说什么改了影响剧情,第一个孩子你说已经生了都那么多剧情了改不了那算了,我不和你们争了。2⃣️空降男友(现在是前男友了)粉丝群三次,玩“猜猜我是谁”又是什么
  • 回想2017年最后一次徒步去了杭州西湖龙井村,风光just so so,但在九溪十八涧路边停车场悟到了一点人生哲理:一辆宝马x1,努力想从两边都是车的窄道里开出
  • 兵哥兴奋的跟我说:刚刚给你手机下载了一下正宗的汽车音乐APP,一会儿上车了你就听这个。#温州市清朗网络宣讲团#首先我不是钕铜‍♀️但忍不住沦陷于金智秀小姐其次我
  • 国际新闻传福特拟削减8000个工作职位当地时间7月21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汽车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削减多达8000个工作岗位,以降低成本,并将更多资源用于电动汽
  • 西虢东迁时, 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 史称小虢, 小虢于前687 年为秦所灭, 这些虢国的后裔, 均以郭为姓。周平王东迁时, 郑武公先后灭郐和东虢, 建立郑国,
  • !!
  • 4、肾精亏虚睡觉容易做梦,并且睡觉之前会有耳鸣,睡醒之后腰会发酸。4、肾精亏虚睡觉容易做梦,并且睡觉之前会有耳鸣,睡醒之后腰会发酸。
  • 地铁管理员(是个女孩子)过来了,她对那家人说,孩子不能在地铁上尿尿,不文明,上面也有摄像头。附近居民何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小块闲置空地,如今被装点成了小巧
  • 正畸中我注重美学与功能的平衡,在确保牙齿稳定健康的前提下,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打造个性化笑容[心]分享日常:图一今天要走个活动闭环流程,走了三遍要领导签了三次字我
  • 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一整天吃了两顿火锅,接下来大概一个月都不会想吃火锅了吧[允悲]谁能想到叫鲸落的酒里的鲸是循环利用的,用100的门票进去听了一出戏,四舍五入也是
  • 今日婚纱照妆发花絮~现在出外景一天、去掉半条命[笑cry]化妆找三亚化妆师西米给你定制的技术➕一流服务三亚活动化妆、新娘化妆、婚礼跟妆 找西米[亲亲]欢迎预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