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新华社《瞭望》 | 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https://t.cn/A6SxIfL8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瞭望丨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热烈祝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s://t.cn/A6Stm7XM

【#专家谈#丨陕西省果品贮藏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果业是陕西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2020年陕西省园林水果面积为115.45万公顷,产量1808.03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为62万公顷,产量1185.21万吨,苹果产量占我国的四分之一、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但从果业全产业链建设来看,果品贮藏发展滞后,贮能与产能不匹配,已成为制约陕西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和果农增收的主要短板之一。

根据陕西省果业发展现状,对比发达国家和山东等省份,果品贮藏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陕西力争“十四五”果品贮能增加 200万吨,总贮能达到720万吨,消除贮藏短板,将陕西果业的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由果业生产大省向强省转变。

一、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发展现状

陕西省果品贮藏设施主要有土窑洞、通风库等无机械制冷设备的简易贮藏设施以及机械冷库和气调库等几种类型。全省果品贮藏能力总量增长,规模扩张,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在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贮藏能力快速增加,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陕西省果品贮藏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以地窖、改良窑洞、通风库为主体,设施水平低,贮藏期短,目前的大部分简易设施是此阶段发展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推动营销流通大户开始建设小规模的机械冷库;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全面活跃阶段,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果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型流通企业逐渐成为贮藏主体,大规模高标准机械冷库和气调库快速兴起,全省果品贮藏能力显著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全省土窑洞、通风库等简易贮藏设施库容稳定,机械冷库和气调贮藏能力从2010年开始每年平均以38万吨的速度增长。据调查,截至2020年底,陕西省共有果品贮藏库18252个,其中简易库10228个,机械冷库7578个,气调库446个;果品贮藏能力达到521.68万吨,比2017年增加了23.61%。其中机械冷库贮藏能力373.37万吨,气调贮藏能力131.27万吨,分别比2017年增加了10.31%和57.08%,气调库增速明显。

2、依托优势产区,区域性集散中心逐步形成

近年来,陕西省果业主产市县(区)立足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业,表中显示了2021年陕西省果品贮藏库的发展现状。

由表知,延安市贮藏能力居全省之首,约147.30万吨,占全省总贮藏能力的28.24%;其次是咸阳市,约136.94万吨,占26.25%;第三为渭南市,约100.96万吨,占19.35%。经过多年发展,以果业大县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一些区域性贮藏集散地,如洛川、白水、礼泉、周至、蒲城、眉县、扶风等主产县,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贮藏设施,贮藏能力分别达到55、42、35、31、27、27、26万吨,在果品产后保鲜、物流、销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建设主体多元化,企业优势明显

目前陕西省果品贮藏库的建设主体有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但以企业为主,企业平均建库规模较大;而农户和合作社建库数量多,平均建库规模小。

表中显示了各类建设主体的果品贮藏库数量及贮藏能力。从建设主体来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和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据统计,从事果品贮藏的企业1362家,贮藏能力346.51万吨,平均每家2544吨;合作社4438家,贮藏能力149.85万吨,平均每家仅338吨;家庭农场178家,贮藏能力8.28万吨,平均每家465吨。在贮藏能力上,企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以 22.78%的数量拥有68.66%的贮藏能力;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多,占77.22%,但贮藏能力小,仅占31.34%。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冷库主要是在前期省农业农村厅连续3年实施的百库建设项目推动下建成的。

4、果品贮藏经营方式多样,以代贮为主

目前,全省的果品贮藏经营形式主要有自贮自销、代贮、自贮+代贮三种。大多数贮藏库以果商租赁为主要形式,自贮自销占比较少。除华圣、美域高、顶端等企业资金实力较强,销售市场稳定,采用自收、自贮、自销方式外,大部分贮藏库经营以小微企业为主,因收购资金有限、规避市场风险等因素多采用代贮、自贮+代贮的经营方式,收取部分代贮费用,如白水宏达、延刚果业等企业约33%自贮,67%用于代贮。代贮经营风险较低,对流动资金需求少,利润空间有限。

二、陕西省果品贮藏业存在的问题

2020年,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21.68万吨,占水果总产量的28.85%。从贮藏库类型来看,简易贮藏设施贮藏能力17.04万吨,机械冷库373.37万吨,气调库131.27万吨,分别占水果总产量的0.94%、20.65%和7.26%。从地域分布来看,苹果主产区贮藏能力434.95万吨,占主产区苹果总产量的44.21%。全省果品贮藏能力略低于全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较山东省还有一定的差距,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贮藏能力小、设施水平较低等问题。

1、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的差距较大

发达国家的果品贮藏能力约占商品量的70%至80%,而陕西省果品贮藏能力仅占水果总产量的28.8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气调贮藏,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了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如美国气调贮藏果品高达75%,法国约占40%,英国约占 30%,特别是意大利,鲜食水果在采摘后95%以上采用气调保鲜库贮藏,而陕西省气调贮藏能力仅占水果总量的7.26%,差距较大。

与国内先进省份如山东省相比,陕西省的贮藏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贮藏技术装备水平上,山东省贮藏库大多是由销售企业建设的大规模机械冷库或气调库,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基础优势明显。而陕西省则为机械冷库占大多数,目前使用氨制冷、架板式的小型简易机械冷库仍占到总贮藏能力的13%,装备条件远不及山东,这也是陕西与山东在果品贮藏上最大的差距。

2、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1)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

对比山东省及美国、意大利等国家,陕西省果品贮藏能力与产业发展规模不匹配,贮藏能力还不能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贮藏库区域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延安、咸阳、渭南三个市的果品贮藏能力为385.20万吨,占到全省果品贮藏能力的73.84%,超过其他市果品贮藏能力的总和。宝鸡、延安市的贮藏能力分别占水果总产量的50.45%和48.78%,而榆林仅为4%。另外,据统计,洛川、白水、扶风等县贮藏能力大,不仅可以满足本县苹果贮藏的需求,而且还可以贮藏本县之外的苹果。淳化、彬州、长武苹果产量分别是 61、38、34万吨,而贮藏能力分别只有5.8、8、14万吨,只能在礼泉等周边县区贮藏。

(2)小型机械库多,大型气调库少

据调查,全省共有机械冷库和气调库8024个,其中贮藏能力1000吨(不含1000吨)以下6862个,1000~5000吨(不含5 000吨)886个,5000吨以上276个;分别占贮藏库总数的85.52%、11.04%和3.44%。按冷库类型看,机械冷库7578个,占贮藏库总数的94.44%,气调库只有446个,仅占5.56%。部分建设使用10年以上贮藏库,设备老化,耗能高,亟需改造更新。

(3)配套设施不完善,预冷和冷链成为瓶颈

全省果品贮藏企业普遍不重视预冷,田间地头没有预冷库,绝大部分中小型库无贮藏前预冷设施,不能及时降低水果采摘后的田间热,加快了后熟速度,缩短了果品贮藏期,降低了贮藏品质。冷链系统不完整,贮藏库主要分布在产地,销地很少。冷链运输短缺,主要采用常温运输,没有形成“果园—冷藏库(产地)—保温运输—冷藏库(销地)—消费市场”的完整冷链系统,削弱了陕西水果的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贮藏库没有配备清洗分级设备,果品采后精细化、商品化加工处理程度不高,不能适应消费市场升级的需求。

(4)贮藏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全省果品贮藏技术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加之操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冷库管理水平较低,贮藏果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苹果的周年供应,个别年份还出现病害多发。特别是气调库管理不到位,许多气调库被当成机械冷库使用,气调库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陕西省是猕猴桃的主产省,但市场上销售的猕猴桃多为硬果,没有进行上市销售前的催熟处理,消费者购买后需经软化才能食用,影响了猕猴桃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猕猴桃“即食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但猕猴桃即食技术应用还在初期,只有零星企业使用这项技术,且技术掌握还不到位,催熟质量还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普及力度。

三、陕西省发展果品贮藏业的作用

果品贮藏业是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果品贮藏业在增加陕西省果业效益、提升果品贮藏品质、调节市场供应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显著改善果品产业效益

可避免陕西省水果集中大量上市带来市场失衡、价格过低而导致收益受损;可显著降低产后损失,气调贮藏损失率1%,机械冷藏低于3%,而简易库贮藏腐烂损失在10%以上,失重在5%以上;可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果品销售价格与贮藏期呈正相关。据调查,红富士苹果正常年份贮藏后每1千克苹果综合平均价格增加1元,按全省贮藏能力计算,每年通过贮藏可增值50多亿元,显著提升产业效益。

2、提升果品贮藏品质

果品贮藏能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水分蒸发,保持果品良好的外观和风味,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对鲜果品质指标的要求,使生产环节的品质优势通过贮藏得到保持和强化,有利于突破高端市场技术壁垒,拓展出口和国内高端市场,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调节果品市场供应

可化解陕西省果品生产的产销矛盾,缓解鲜果当季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增强果品周年均衡供应能力,规避市场风险。与期货结合,提高市场抗风险水平。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贮藏能发挥对果品产业上下游的传导带动效应,在生产环节,有利于调动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加快果园技术改造,生产优质有机果品,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在营销环节,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营销模式,实现分散生产经营向集约经营、规模销售转变。果业贮藏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带动包装、运输、装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四、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陕西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和果品贮藏业发展现状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为契机,以增值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扩贮能、补预冷,强支持、优服务,提质量、增效益,在全省形成产能与贮能匹配适当、大中小型规模层次清晰、高端与适用有机互补、产区与集散地布局合理、产地与销地高效对接,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果品贮藏格局。https://t.cn/A6a3mSF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应该去爱这山、这水、这世间万物,以及鲜花与你自己。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把宇宙的星辰和月光,都摘下来放进你的口袋里做自己的太阳,与山川湖海为伴,热爱生活,自信
  • 不知不觉认识你一年了,这一年来,经历了万千酸甜苦咸,但在你的陪伴下,每一天都是无比的充满阳光与希望。生活,真的不容易,可我们只有将人生的各种滋味尝个遍,才能知道
  • 让我们一起轻掬季风,淡挽流云,抚一弦清音,让幸福在平凡、平淡中盛开如兰,让善良之歌在红尘的原野里辗转悠长。#每日一善[超话]#[可爱]#阳光信用# [抱一抱]#
  • 伞伞快看看我们的 叭[苦涩]/要播满120或180mins[并不简单]日增量不够,伞伞快快来❗️今日增量:16.41w距离:349.71w▫️优先播放,自用
  • 另外,里昂研报指,由于供应链受干扰、需求疲弱加上天气不佳,预期今年5月内地水泥销量将按年下跌12%。从4月份开始,LED照明出口行业开始逐渐回暖,海关数据显示,
  • 当他们避免失误的时候,是一支基本盘极其稳定的球队,毕竟你是阵地战防守最强之队(上一场23失误,今天半场3个)。这场比赛几乎从首节结束就失去悬念,主场作战的凯尔特
  • ”​ ​我没有跟你说,其实世界熄屏的那天​我恍若瞥见一片白色的海洋​沙滩松软到我陷进去​留下一排排文字​我向你​又表达了一朵云的情愫。​我才知道花与爱是相通的物
  • 所以就在心底默默告訴自己,這已經是最好的他們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修行要去修好。又到期末了 这个清明假期 实属过得很快乐了 见了明明在一个城市确很久没见的朋友们
  • #刘哲尔[超话]# #刘哲尔0627生日快乐# 『刘哲尔生日应援 ❷生日头像及版头』街道旁的无名花店里玫瑰盛开的热烈橱窗上日落的余晖留下了爱的痕迹用琉璃罐装
  • @白鹿my 慢漫长 我们一定在 茸与共 战为剑 退为盾 陪你一直走下去,愿安好 长在 永不落幕。@白鹿my 慢漫长 我们一定在 茸与共 战为剑 退为盾 陪你
  • 丹道学中所指先天之“炁”是潜藏的内气,而后天之“气”则着重指形于呼吸之气(外呼吸)故《入药镜》注:“藏则为惹,形则为气”。2、元气论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与天地自
  • 截止2月11日,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大豆库存317.5万,较前一周增加59.3万吨。2月11日,华南及海南地区菜粕库存较前一周减少0.4万至3.7万吨,去年同期4.
  • 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惟乔介绍,2020年下半年,新区在全国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从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住宿、美容、美发、洗浴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入手
  • 生活的常态就是,有些事你尽100%的努力,也可能不完美。已发生的事情,体验了,收获了,就是这件事的意义,无需反复纠结,最好是放下,持续前进 。
  • #高顿考研##高顿教育##王俊凯[超话]##王俊凯庄文杰# #王俊凯重生之门# #王俊凯2022敢拼一定寅# #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王俊凯高姿全球
  • #蓝蓝占星[超话]# #星座创作营#能够驯服处女座的三大星座NO.1 金牛座或许是同处于土象星座的缘故吧,金牛座对众人眼中诸多责难的处女座却没有那么顾虑,在金牛
  • 宝贝马上面临高考,老妈也得了解了解国内外各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专长优势。人们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它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从
  • 另外也在想是不是因为结尾画面助理的衣服上带了店名被认为是软广了,毕竟我之前快递驿站的视频在D音根本不让发,直接判定为广告。值得记录的是,这是我第一次从头到尾用达
  • 3、如果你有关系的好的老师,其实你可以饭后私下里请教他,自己在酒桌上有没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通常来说,没人会和年轻人计较的。7、而每当一道菜传上来的时候,一定要
  • ✈️青海大环线六日游路线#青甘大环线# 青海旅游攻略大全丨青海旅行攻略分享丨青甘大环线丨西北大环线丨自由行丨包车游攻略丨拼车攻略丨 D❶:西宁—日月山—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