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念旧的人总是最容易受伤,喜欢拿余生来等别来无恙。当困苦姗姗而来之时,超越它们会更有余味。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千万别让那帮想看你笑话的混蛋得逞。
爱情是盲目的,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问题。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还会理性的思考吗?如果是,那只能说明这不是爱情!——张爱玲

无论有多困难,都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从现在开始,不留余力地努力吧,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当困苦姗姗而来之时,超越它们会更有余味。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努力的意义,就是,以后的日子里,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我想人生中最难过的事情,不是遇不见,而是遇见了,得到了,又被拿走。我永恒的灵魂,
关注着你的心,
纵然黑夜孤寂
白昼如焚。 ——兰波
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枣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当的话,它却能将一块普通的石头琢刻成宏伟的雕像。——张爱玲

没有风浪,便没有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不管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念这六个字,是最方便、最妙的法门!

宣化上人

1975年8月19日星期二下午

念佛这个法门,是最容易修的一个法门。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三根就是上根、中根、钝根。

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钝根就是很愚痴的人。这个法门也是老少兼收,利钝兼收。利,就是聪明有智慧的人;钝,就是愚痴的人。

有智慧的人,修念佛的法门,也是很容易相应的;愚痴的人修念佛的法门也很容易相应。

所以这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费钱,是最方便的法门。不但是方便,是方便中的方便,捷径中的捷径,就是近路;近路中的近路,这种法门是最妙的法门了。

你不要以为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又有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可就多了,有说不完那么多的妙处,说不完那么多的好处。

在佛住世的时候,叫正法时代,就是有佛说法,有证果的阿罗汉,有大菩萨,有一切的圣人在世间,这叫正法时代。

等佛入涅槃后,这叫像法时代。像法时代,修道的人比较少了,尽着相的人多了;执着造佛像,造种种的佛像,修行人就少了。

过了像法时代就是末法时代。这正法是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共两千年。末法是一万年。

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什么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梢上,就是佛法就要没有了;佛法没有,就是没有人信佛了,所以末法时代众生信佛的心就不坚固。

在佛住世的时候,人信佛的信心——甚至于他信佛,你想用刀杀了他,说:“你不要信佛了;你信佛,我就要用刀杀了你。”他就宁可你用刀杀了他,他也信佛。这是正法时代,人的信心就有这么坚固。

那末法时代呢,不要你说杀他;你说:“你不要信佛了。”他说:“Okay!可以。”不要说杀他,你叫他不信,他就不信;你叫他信呢?那很困难的。

你们算一算,在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这全人类里头,能有多少人信佛?这信佛的人你天天跟他讲经说法,他也将信将疑的。你要叫他去看看电影,好不好?他即刻就去了。

你叫他去听经呢,“喔!坐那两个钟头很苦的,听得也没什么味道,没有看电影那样好看。”所以这是叫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你不要说杀他,叫他不信佛;你就不杀他,你说你信佛了,我给你叩三个头,那你可以先信了吧?“你给我叩头干什么?”这个人哪,末法时代他就不容易信佛。

信信,他也就向后转。信了两天半,没有到三天呢!他就向后转了。他说:“I am very tired.”tried, tired(累了),你看!这是末法人的根性,就这样子。

你耳提面命说:“Not too much talking.(别讲太多话了!)? Too much talking.(讲话太多了!)你叫他不要做什么,他一定要做;你叫他要做什么,他一定不要做,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是这样。

那么末法,这个法,会灭的,会没有了。先什么灭呢?这个《楞严经》最先没有了。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都应该先研究《楞严经》。

有人懂《楞严经》,这佛法就不会灭;有人会念(楞严咒),这个世界所有的魔王、天魔外道,就不敢来作怪,来兴风作浪。所以(楞严咒)是帮助世界人的最妙的一个咒;《楞严经》是护持正法的一部最好的经。

楞严经先灭了,没有了,楞严咒更没有人会念了,因为太长了。我们这儿有人好像都有一年多了,(楞严咒)还念不出来。本来这(楞严咒)叫愣半年,那么在西方就有愣一年,愣两年,愣三年都没有楞完的。

那么(楞严咒)、《楞严经》先灭了,以后就到最后灭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也没有了。世界上就剩“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在世界上再存在一百年。

在这一百年,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度无量众生。等到一百年之后,六字洪名又减去两个字,就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了,就剩四个字。四个字,又等了一百年,这四个字也没有了。

那时候世界的人最苦了,一点福报也没有了,所吃的东西就和现在的马粪一样的,没有营养了,吃的东西一点营养都没有了,你天然的也没有营养了。无论是什么吃的东西,比现在那个马出的那个粪,都难吃的。

那时候,为什么那样子呢?就因为人没有福报了。因为在佛住世的时候,喝的这个水,都比现在喝的这个牛奶,都有营养。为什么现在的水没有那么有营养呢?就因为人没有那样大的福报了。

那时候人就像狗那么高,没有现在这么高了。等到那时苦到极点了,那么又该增劫了。现在是减劫。

什么叫减劫?减劫就是每一百年,人的寿命减去一岁,高度减去一寸,等减到人寿十岁,身上的高度就像现在狗那么高。那时候人一生出来就有淫欲心,人一生出来就会杀人,就那么坏的。

但是到那个时候又该增了,也是一百年增加一岁,高度增加一寸。那么增到八万四千岁,那真是 long life(长命)了。

然后再减,减到八万岁那时候,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出世了。谁愿意生在那时候,见到弥勒尊佛,现在就要好好用功。

那么现在打佛七,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不是容易遇着的。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 ”,你看这念佛是很容易的;但是能遇着这念佛的法门,是很不容易的。

顶礼宣化上人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論·發菩提心

中國因陀羅網那蘭陀佛法大學
 
在《大乘無量壽經》
菩提是覺,
是無上的覺。

從發心做佛到支持你發心的能,

或者說為推動力本來就是佛力,

不僅僅如此,
能支持你的行動、思想、造業的推動力,

都是佛力的加持,
沒有這個能的推動,

個體、以及個體所依之背境都是無法存在的。

再比如我們在看經、聽講,

這個做佛的心本來就是佛的心,

尤其是在寫筆記的過程,

促使你寫的是心意意識的層層轉化。

這個心最為廣大,
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通三際無有盡頭,

沒有開始無有結束,
超時間超空間又遍在一切時空,
菩提心究竟徹底,等若虛空,

究竟的究字,
究極真寂,
窮盡法源,

《大智度論》卷七二 
菩提心等若虛空,
又包含一切的顯現,

是明極真藏、
永離生滅,

如同阿彌陀佛的
無量壽、
無量光,

極明極真極圓,
具足一切功德,

遍在一切情計,
不受一切情計,

離開二乘的所知障,
二乘的所知障是什麼?

於諸法實相懵無所知,
不曉一切法界之實相,
障礙一切種智之成就,

令人不得成佛,
故名為障。

此謂菩薩於法界實相一切種智所知不具足,

是故成障,
不能成佛。

解深密經卷二 】

這是不共二乘聲聞種性、
阿羅漢所要斷的所知障,

“ 若蒙諸佛等覺悟時 ”

也可以視為聲聞乘發起成佛之心,

乘佛威力的加持,
開啟佛智,

到成佛時方能斷盡,
那所知障的內涵又是是什麼呢
 
在解深密經卷四 
觀世自在 

…… 於如來地中,有二愚癡,

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

二者極微細礙愚癡。】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

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

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所知障的核心,
是執我為所依,
依我為第一因,

甚至到如來地還有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

直至到我執盡,
翻轉到一心方為究竟轉依。

比如世間的我,
到境界的大我,

大梵天王對於大我可能更執。

之前說到阿羅漢出定有三種,

看到世間和他同時生起,

以為世間為他所造。

《轉識論》
裡面明確是為:

識變眾生與法,
個體與境界皆是一心的背境所變現,

其中無有少分是六識所作,

二重變現的本質即指向能相為所相的所依,

法能相的背境是法相能相,

法相能相是依一心為終極,

是故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顯現,

在此顯現的法相無有一法一毫是所相所作。

《心經》講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眼界、
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同樣說明顯現無關個體的根識,

在菩薩唯識來說,
顯現當下即是幻化,
無有少分的真實可得。

個體的感知只是落在顛倒境中的覺,

執根識的覺為自我感覺,

唯識今學在現象界的緣起說為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即說明心是顯現法相的根源;

細察自我的感覺是藉整體背境的緣起,

古學所說的識變眾生與法,
施設緣起阿賴耶識為果識,

是依淨識阿摩羅識即顯現的背境而說。

當然從一心看都是識變的體驗,
說為趣。

故說有你不成,
沒你也不成。

有你只能落在所相,
沒你是指放下個體的見依背境而覺,

因為背境的你與境中的你是一體的,

推動五蘊的所行是背境的你,

你是依背境的推動轉化而顯現。

如《薄伽梵歌》中封面插畫,

支持木偶的動是在牽著木偶線的表演的手上,

即能相的導引。

在解深密經中,
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薩,

所要對治的所知障,
也就是無始無明,

所知障是指局限在自我的認知裡,

破所知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入佛智,

以佛眼觀世間,
即不落法相的執著。

為什麼佛在
《楞嚴經》
五十陰魔中還罵阿羅漢是魔?

這是指阿羅漢還沒有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所以學佛得有大丈夫的志氣,

不但到天界是墮落,
連同聲聞、緣覺都是墮落。

古德云若人發此菩提心即窮盡無始生滅有輪,為什麼?

至此是為出離一切生死海,
為究竟安心處。

且道:
一句疑情鎖話頭,
直破三界緣起天;

達摩祖師說為
“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

感而遂通,
寂靜照鑑。

密宗的菩提心論,
說明密法的根源即是菩提心,
提醒行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常人也經常這麼說。

通常菩提心有
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所謂的六般若密,
也有世俗與勝義之別,

僅僅依現象界的慈悲心所行之六般若密,
是世俗般若密;

而至少在菩薩層面的發心是為勝義菩提心,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

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

包括一切三界的顯現,

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
顯現為千手千眼救渡一切有緣眾生。

勝義菩提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說為法界體性智,
大悲是在菩提心中的同體,

不是依個體的境界而說同體,

整體不異個體,
個體不異整體。

《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

即指發此勝義菩提心,
發菩提心即是歸本,

歸本即歸於一心,
歸於密嚴國土,

始本不離是因為始本本來都來自一,

落在變現的末梢是為離心背道。

法身菩提的性德為真如、實相、

第一諦空,
自性清淨,
本體無染,
六祖說為:
何其自性,
本自清靜;
何其自性,
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
能生萬法。

法身本有的性德,
說人人都有性德,
為什麼沒有顯現呢?

必須是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所以要修六度萬行。

怎麼的修德是為有功?

在《仁王般若經》中,
菩薩要修
“ 百法明門 ”
“ 千法明門 ”

甚至於修
“ 百萬億法明門 ”,

是為什麼呢?

真實都是為了明了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功德,

佛、菩薩、凡夫都只是一心的通道,

一心藉你的功德而顯現,
顯現的同時也是一心,

比如做夢者與夢中的你是無法分開的,

是一個整體。

功德莊嚴,
得報身菩提,

報身即圓明具德,
通達無礙。

因你的悲心無盡,
從報身隨機化現,

隨對方的機緣而化現種種相,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相即是隨機化現,

使得救渡的對象得到利益,
圓通自在,
得真實之力,
這是化身菩提。

無明本寂,
十二緣起亦無所得,
為什麼?

二重覺照,
顯現是為幻化,

是為不壞世間而說空。

依此功德常安住寂滅光,
得大涅槃。

再說無明也是一心的投影,

落在投影中那有什麼是投影能做主的?

以此所作都是一心,
無有絲毫是你的所作。

沒有二重的見地,
你一定是在六道輪轉,

這也就有了與你的世界觀相應的輪迴顯現。

這與你相對應的心識,

也是由一心八識的無作藉七識的審和六識的分別而顯現,

故而無論你的明或者無明,

實相的機理一直伴著你的心而顯現,

只是你依在不同層面的看有不同的視角而已。

所以說為密在汝邊。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頂禮歷代祖師及一切善知識

頂禮上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足 | 战巴林继续考察!里皮:若亚洲杯没踢好,那这两年很失败
  • 哈登29+7 火箭轻取灰熊稳坐西部第一
  • 墨尔本底下埋了个火山,随时要爆发?!真相居然是……
  • 力挺陈列平!发起网诺贝尔奖,每人出6.99!
  • 足协发三张罚单:张呈栋被禁赛5场,名帅因打电话被罚4万
  • 美国务卿7日将访朝会晤金正恩 8日访问中国
  • 陕西丹霞地貌再被刻字 :600年也恢复不了!
  • 注意!今天起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等站部分时段将封站
  • 这里突降大雪!前往旅游的女子被困5小时:以为要被埋...
  • 《我爱你中国》浙江安吉快闪 感人!
  • 学生刷课陷校园贷 天津警方介入
  • 成都夜店偶遇王思聪 身边网红林姗姗
  • 佘诗曼回应出柜!再次验证了那句老话,人红是非多!
  • 赵薇舒淇退回片酬:要退回人民币4000万给湖南卫视
  • 四川理工学院回应“学校社团逞官威”:已着手调查
  • 陈致佃车祸身亡,年仅23岁,真是可惜了!
  • 印尼海啸已致420人遇难
  • 近千景区门票降价,看看门票都是多少钱?
  • 全文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推荐】与你有关!条条重要!一批新规10月份正式实施,get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