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传统文化#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坚持一心向道。

翻翻祖师传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命数禀赋

《抱朴子·塞难篇》云:“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

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

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西方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

是故《玉枢经》也说:

“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

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

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

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

《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宿有善缘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

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听闻正法。《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经文中这样告诉我们:

“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

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

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能有机缘修道更是难得的福报。

三、生具仙骨

《神仙传》中,葛洪祖师举了很多例子:

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

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从狗窦中过耳。”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

再如:严青者,会稽人也。

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右常有十数人侍之。

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

这个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仙人教授严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刘根自叙遇到神人的经历:“余乃流涕自抟重请,神人曰:坐,吾将告汝,汝有仙骨”。

可见得道成仙,有时仅仅需要有成仙的命,究其根源,也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四、神仙谪降

神仙下凡的人,是一定会修道的。

李白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贬谪人间,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南五祖宝诰云:“九皇降迹于天台。”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谪降人间。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重返仙班。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迷失了本性,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其诗云:“家在神霄九炁天,天中楼殿贮群仙,偶然来到人间世,料想神霄未一年。”

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云:叶法善“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

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

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言讫而去。”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善缘会好一点,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传授秘笈。完成任务之后,又回天庭去了。

五、道缘浅的人如何修行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我有没有修道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没有,是不是只能放弃?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有:“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八年秋,迁居洛城东北云溪洞门人为凿洞室,忽得石井,众方骇异,师笑曰:不远数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炼处。凿之果然。”

刘长生祖师得道成仙的事迹提到,修道不是一世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积到这一世,终于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那么,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来的!

当下没有仙缘,更要开始修行,为以后成仙得道积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缘,就算你不信修行,也会冥冥中指引你走上这条路。

白玉蟾祖师说:“修真之士,诚心以立其志,苦节以行其事,精思以彻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对于在世俗间修道的道徒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则就会与道疏离。

无论多么险恶的环境和心魔,都是必经的磨炼,也是对救赎之路的寻求与实践。

你们是什么时候喜欢的刘亦菲了[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
刘亦菲的小龙女,惊艳了很多人的童年,对我来说不是同年[允悲]当年一身轻纱般的白衣从天而降,气质清冷,及腰的长发,向不是人间烟火的仙女, 鹅蛋脸面,气质清冷藏华贵。驼峰翘鼻,冰肌玉骨透灵气,虽然我前面看了两个版本小龙女,但是我还是喜欢刘亦菲的小龙女[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

【#历史冷知识# 素食主义在宋代的昌盛】
“殷殷故煮菜,知我林下风”,既将食之美与隐者高洁精神相联系,也将蔬食与自然界灵魂相协调,食素之风与士大夫志洁行高之风自然契合。

汉族是个传统农耕民族,农耕文明也决定了其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材为主。动物性食品即肉食资源相对稀缺,所以肉食历来是权贵特权,上了年纪的老人的殊遇。孟子曾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争取让老年人衣帛食肉,可见老百姓平时是与肉食无缘的,左传里说到,“食肉者鄙,未能远谋”以食肉者代指那些谋国治国的贵族阶级,可见肉食不是一般人日常生活常用食物。

因为稀缺,故以为美。“美”,原初的意义,就是羊之肥大为美。一直到唐代,饮食之美,崇尚的都是大鱼大肉的豪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杜甫《观打鱼歌》),“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杜甫诗)。

此前的饮食更是遑论了:“周八珍”中没有蔬菜;楚辞里,汉代典籍里津津乐道的美食,少有论述蔬菜;至三国时代,也是以肉食为美:“置酒高殿上,亲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曹植《箜篌引》)。至于“舂谷持做饭,采葵持做羹”,那是直接将“井葵”作为凄苦的形象描写。

当然,早从梁代起,佛门就开始茹素了。佛门茹素,原初教义里是没有的,是由中国教派从大乘教义中引申发挥而来,形成制度,乃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倡导。公元511年,梁武帝亲自颁布了《断酒肉文》,从此劝诫佛教徒要严格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凭借皇权对饮酒食肉的僧侣加以处罚。从此,食素成为佛门生活常态,对素食在世俗社会发展,特别是在贵族、士大夫阶层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宋代是一个变化相当剧烈的时代,社会形态和经济状况都较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士大夫数量剧增,士大夫意识转变,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变化,一是饮食理论的兴盛,一是素食主义的昌盛。

宋士大夫已经没有唐代士大夫发扬踔厉的外向精神,更多的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协调,更多的关注生活的享受,专注于生活末节。饮食生活也变成了士大夫的热门话题,大宋第一才子苏东坡就自封为好吃的老饕,自然为自己的好吃张目。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也十分重视饮食,并将当时士大夫对于饮食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系统化,写成《士大夫食时五观》,饮食生活的下里巴人,变成了与道德等量齐观的“文章”。

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推崇和赞美素食。

窃以为,素食得到赞美和推崇,与大宋的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应该是有密切关系的。此前肉食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生产力低下。农耕文明里畜牧与种植业的不甚发达,导致肉类食品的稀缺与昂贵;至宋代,农业、养殖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肉类逐渐不那么难得,甚至于有“黄州好猪肉,价格贱如土”的情况。所以肉食的珍贵性与美食价值有所下降,这是素食观念昌盛的物质基础。

宋代士大夫大都赞美素食。苏轼、黄庭坚、陈师道、洪适、韩驹、朱熹、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无不如此。

苏轼喜食肉,但蔬食也受到他的极度推崇,有《菜羹赋》为证。苏轼还有一句诗,至今还是文艺青年们的口头禅:人间有味是清欢。也是苏东坡崇尚素食理念的写照。(苏轼词《浣溪沙》:雪沫乳花浮午盏,寥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黄庭坚有《食笋十韵》、《次韵子瞻舂菜》,朱熹有《次刘秀野蔬食十三韵》,包括咏新笋、子姜、茭笋、菜、木耳、萝卜、笋脯、豆腐、南芥,表达了诗人对蔬食生活的喜爱,并且将其提升至修身与从政的高度。黄庭坚的题蔬菜画词云:“可使士大夫知其味,不使吾民有此色。”朱熹进一步发挥说:“吃菜根诸事可作。”这是宋人的理学趣味使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饮一食,皆可与道德政治联系起来,所谓近取诸身,推知可以治天下。

相比东坡的荤素兼爱,另一位几乎与之齐名的业余厨艺爱好者、爱国诗人陆游,则是一个坚定的素食主义者,特别是到了晚年,陆游几乎绝荤,其诗集中,咏素食的诗歌达几十首之多。

诗人韩驹,则说出了宋代士大夫崇尚素食的一点精神理由:“殷殷故煮菜,知我林下风”,既将食之美与隐者高洁精神相联系,也将蔬食与自然界灵魂相协调,食素之风与士大夫志洁行高之风自然契合。

在推崇素食、重视食蔬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饮馔的著作,如林洪的《山家清供》就是其中代表,书中以素食为中心,介绍了许多与文人相关的极富情趣的肴馔。林洪还有《茹草记述》,同样是记蔬食之作。还有陈达传《本心斋蔬食谱》,赞美了日常的二十种蔬食。另外还有赞宁的《笋谱》,陈仁玉的《菌谱》,记述了宋人的食素崇素之风,为中华饮食文化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那些文章基本上都是东拼西凑别人的劳动果实!还有,请大家记住那些假大师的特点:1.喜欢抄袭别人的文章,然后吹嘘自己有多厉害,因为他们没有命学功底,写不出来真
  • 你的歌声那么明亮,带着一丝故事的沙哑,是时间和阅历的雕琢塑造了那么完美你的~@MD_摩登兄弟 #十分喜欢[音乐]# #刘宇宁[超话]#[心]#刘宇宁你怎么又懂了
  • ╭─┈❤❤❤━━━━━━┈┈┈┈ 摩登兄弟 ☆.mdxd。.:*刘宇宁°☆.。.lyn:*・ ┊  ╭╮╮❥.. ❤❤❤    有没有一束光, 能穿透心灵的迷
  • 据台湾《联合报》2日报道,台"国安局长"邱国正2日再声称,这是有根据的,至于哪一个地区"邦交国"会"断&quo
  • 银行的资金被房企借去盖房子,老百姓高价买房子,钱再回到房企和银行手上,资金利用率太差,赚的都是自己人的钱,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呢?银行的资金被房企借去盖房子,老百
  • 与举世闻名的哈尔滨万达城步行十分钟,体验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东北风情的万达主题乐园,一年四季都是最佳的旅游时段。【桂花荣耀.✨晋升篇】八月桂花香,金风送喜来
  • 努力给自己一个最美好的心情,平衡住自己的气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急于成功之事,就算摔了再大的跤,也一样能成为明天的更好。努力给自己一个最美好的心情,平衡住自己
  • 手相算命,人生很多理想是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比如环游世界、豪车自驾游等,如果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普通人努力一辈子也未必能实现。手相算命,人生很多理想是
  • 桑乔却一开始就对秦大奶奶感到不快。那天,他视察他的校园,来到这片艾地,见到那个低矮的小屋,从心底里觉得别扭。加上听了老师们所说的那些关于秦大奶奶的支离破碎的话,
  • 石挺丰指出,麻山镇具有独特的养生养老环境,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有机会与湘东区形成合作,打造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产业发展的后花园。 养老居住观念
  • “爷,只是有一桩难处,念云的来历,外人都知道爷一向不好女sè,现在突然纳妾,这个人#江诗丹顿手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多人都会因为受不了父母的催促而结婚,因为
  •   翻阅历史,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当时的路多为土路,城市建设和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资都要用汽车运送,比较困难,所以就修建了银新铁路,自老火车站起向东横穿,将原银川糖
  • 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
  • 光虽有修山志之愿,若非大士冥加,俾目力明了,断不能从事。光虽有修山志之愿,若非大士冥加,俾目力明了,断不能从事。
  • 每次刚刚开馆的时候人才是最稀少最能静下心的时候,也很有幸在青铜厅遇见了一位川大考古系的老师娓娓道来了许多文物没有流传起的小故事。【四川博物馆】每次刷馆其实是
  • 身在加拿大,心系大阅兵! 祝福伟大的祖国母亲更加繁荣强大! 从温哥华一路西行,向着班夫方向,美得没有悬念的一路蓝天碧水,秋高气爽!有些地方已经有了积雪,温度比想
  •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成都演唱会# #刘宇宁同温层#摩登兄弟[给你小心心]mdxd[给你小心心]刘宇宁[给你小心心]lyn ✨期待你每一场的演唱会
  • 追剧yang一旦熬夜就要通宵再睡到大中午还得睡午觉开伟修正后的程序还得慢慢改奈何小车没电了,看着图片盲写,希望能用,太细节了,但是也好相信开伟甚至相信自己高人吉
  • #王源易烊千玺为王俊凯庆生#小凯在中餐厅呆了十几天,走时能哭成那样,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人,TFBOYS在一起相处了六年多,一起从全网黑走到现在,感情多深众所周知
  • 放假学校人好少啊,凄凉的感jio,人少也好我喜欢[思考] 胡思乱想的我,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也神经兮兮 微博记录生活(其实就是个发牢骚的地方)2019-10-03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