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诸佛菩萨真如的妙用,所谓的法身、智身,第一种人是「依」止「分别事识」,这个「分别事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依止我们的名言妄想所产生遍计所执的一个心识,叫分别心识,有各式各样的取着叫「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包括谁呢?包括「凡夫」、包括「二乘」,凡夫是依止有相的取着,二乘依止无相的取着,「见」到的都是「应」化「身」。就是我们是依止现在的内心状态,假设我们生长在佛陀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佛陀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老比丘相,这叫应化身。我们因为「不知」道我们所见到佛的身相,是我们自己第六意「识」的取相分别,所以我们「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我们看到佛是由心外而来的,所以产生一种「取色分齐」,有一种自他的分别,佛跟我是有差别的,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的「尽知」诸佛如来法身、智身的种种妙用。

  这个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佛身,我们心中取着的心强,我们看到的佛陀会有衰老、会有病痛、会有死亡,其实这个是我们心中有所取着,所以我们看到佛陀会有老病死,这叫应化身。

  辰二、明报身

  这个是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面是依止分别事识,是凡夫跟二乘人有所得的心所建立的;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业识」,「业识」是第八识,第八识当然是依他起性,没有第六意识的遍计执。这个「菩萨」是「初发意」菩萨,这个地方的初发意菩萨是初住,发心住以上的,包括三贤位,也包括十地,「初发意」是讲发心住,「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的是佛的功德「报身」。这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把报身的内涵说出来。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先说明报身正报的庄严。「身有无量色」,有各式各样美妙的颜色;每一个颜「色有无量」的「相」,不只是我们前面说的三十二相,他有无量的相;每一个「相有无量好」,不是只有八十种好: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正报庄严。他的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他所住的国土,我们看到佛陀住的茅蓬也是由泥土所做;但初发意以上的菩萨,看到佛陀是住在实报庄严土,七宝庄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讲到依正庄严;以下讲到这个庄严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先讲空间:「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我们看到诸佛菩萨报身的依正庄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他没有自他的分离。在时间上:「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他没有老病死的问题,他是无量寿。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们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时候我们是拜佛陀那一期的个体生命,佛陀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于说法度众生。当然应化身还是很重要,因为没有应化身说法,我们就不能听闻到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拜佛说「南无常住十方三宝」,就是没有老病死的那个佛,这个是报身佛,因为他这种佛是「常能住持,不毁不失」。第三段作一个总结: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这种「功德」报身,它的成就有二种力量:第一种是外缘的力量,就是种种「波罗蜜」利他的因缘所成就的福德资粮;第二个是本觉内熏,我们依止我们内心的三空自调、正念真如、念念的随顺真如,一种本觉的内熏所成就的、悲智所「成就」的。这种报身有「无量」无边的安「乐」解脱之「相」,「故说为报身」。在《维摩诘经》上说:我们见到佛陀,如果你是见到应化身,你不一定会得到利益。你看外道他见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有时候也当面的诃责佛陀,造了罪业,所以应化身是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显现出来的。但是你要见到报身,你一定会得到利益,一定会灭恶生善,绝不空过。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慧远大师曾经念佛的时候见到佛的报身,那是遍虚空界,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当然你能够见报身,那绝对是会灭恶生善的。就是说佛陀的功德法身、智身就像镜子一样,你用什么心态,你是一个各式各样的相貌在镜子上,你就见到自己的反射,见到自己相应的法身、智身,是这样子的。

  寅二、约机所见以判粗细

  前面是讲到二身,这个地方是讲到「粗细」,它不用二身来判断,以粗跟细。这当中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这个是最粗的,「凡夫所见」到的「粗」略的法身、智身,他是「随」顺「于」我们「六道」遍计执的心,「各见不同。种种异类」。就是说假设我们今天是一个三恶道的众生,比如说你现在是一只狗,或者是一条蛇,你看到的佛陀是一个黑象的脚,一个长长的黑色的柱子,没有光明相、没有庄严相。但你要是天人,你看到的佛身就像一个天神相,光明美妙。比如佛陀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诸天、有人、有饿鬼道、阿修罗,每一个人所见各式各样不同,当然时间相也各式各样不同。总之,凡夫所见的这个「粗色」,简单的说就是「非受乐相」,它不是一个清净解脱之相,就是你看到了佛身,你看到的佛陀也生病了、也老了,他的色身也衰老了,身体出现了皱纹了,最后死掉了。这都是「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这是我们看到最粗略的颜色。再看第二个: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这个地方讲到三贤位的菩萨,「初发意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种位次的菩萨,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深信真如法故」。就是说他内心在断恶修善的过程当中,他能够生起观照,说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少分而见」,相似少分而见,所以他有真如的气氛。他见到的佛身,是「无来无去,离于分齐」,他看到的这个佛身,没有这个时间、空间的这种障碍,而且没有自他的「分齐」,知道这是一心真如所显现,而「不离」开「真如」。但是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微细的自他「分别」,没有完全契「入法身」的阶「位」。他虽然随顺真如,但是他有所得的心还存在。他所见到的佛身,比前面凡夫所见的更加殊胜。看第三: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这个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心,初心就是欢喜地初地的菩萨,他「见」到佛的法身、智身是依正庄严、是不可思议的「微妙」。他的作「用」,佛陀对这个菩萨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是地地「转胜」,说是「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佛陀教化十地菩萨,是先从他受用的报身,这样的报身对那个菩萨的加持就不可思议了,「地地转胜」,这个是讲到十地菩萨他在受用佛身时候的情况。我们最后会想:那佛跟佛接触的时候,会是怎么回事呢?看第四: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如果说一个人已经完全「离」开有所得的妄动「业识」,「则无见相」,因为「诸佛」如来「法身」,没有「彼此」对立的「相」貌可得。这个「则无见相」的意思就是说,假设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见面,他们二个是怎么回事?在《成唯识论》上说:佛跟佛之间的相见,他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因为这个相分是有差别的。我今天看到这个瓶子的相分,跟昨天看到的相分会有所差别。所以他这种是能见、所见「唯是一心」,没有对立相,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不可思议,就是有见分,但是没有相分。

  这个是讲到有四种的众生:凡夫、三贤、十地跟佛,

  在受用法身、智身的时候一个粗细的差别。看最后一段:

  子三、结示真如妙用

  这些种种的差别,其实都是诸佛如来从真如所显现的妙用。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这个「法身」是「离于色相」,那为什么「能」够「现色相」呢?看回答: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个地方把前面佛陀所现的应身报身、粗色细色,会归到其实都没有离开真如,我们看它的回答。这个「法身是色体故」,是色的依止处,所以「能」够显「现色」。其实从因缘所生法,「色心」是不能分开的。就说十法界的众生一定有一个心,一个明了的心,这个心一定有个依止处,就是色法,这个物质的色法。当我们「色性即智故」,就是把色法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说万法唯是一心,把万法的差别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这个「色体」当然是不可得,所以这个「智身」是把色法会归到心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智身。当然这个智身是一个明了的心性,就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当我们「智性即色故」,当我们讲一心万法,把一心延伸万法的时候,「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以一切法为色:看你是用什么角度。总之,这个色心是不分离的,只是在讲的时候有所偏重。我们所见到诸佛的「色」是没有差别「分齐」,「随」众生的心,显现十法界「菩萨」各式各样的「报身庄严」,但是他都没有自他的分别,而「不相妨」碍,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所「能」了「知」的。而这些身相都是一心「真如」,从「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常乐我净义故」显现的种种妙用,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等于是把佛身相的问题作一个解释。

  当然你要不修念佛法门,可能对佛身就没有什么样的障碍,但是有些人对佛身有障碍。有些人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发音要怎么样才正确?美国人他念阿弥陀佛的发音跟我们台湾人的发音不一样,哪一个人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就是说既然净土法门讲到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要感应,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哪一个代表阿弥陀佛呢?这个地方有些人会产生障碍,那么这个地方就给你答案了。其实是没有障碍,障碍是我自己的分别。敦珠仁波切说:你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你观想本尊的相貌,你喜欢他是男相也好、女相也好;你说我希望我的本尊是一道光明也可以;你说我连相都不要,我就听他的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就是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众生一切心想中」,诸佛菩萨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他本身没有时空障碍;但是你要深信你心中所现的影像,不管是一个声音、是一道光明,是一个男众、女众,你要深信他就是总持本尊的功德,你要深信这件事情,你就能够感应道交。你要是起一念疑惑,这样子本尊的功德就消失了,你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就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能够离一切时空的障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但是你在忆念他的时候,你要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你这样子就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管你看到的是粗色、细色。其实这个地方讲「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都是成就诸佛的功德,重点是你要能够深信。前面的用是讲到修因,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文殊菩萨丨诸佛之母智慧第一,劝修念佛发愿往生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印光大师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诸佛之母

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华严经》

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
——《放钵经》

文殊师利,又称“曼殊室利”,中文称“妙德”,又称“妙吉祥”。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

《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

《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

而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第三王子名叫‘王众’,在宝藏佛之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将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庄严清净佛国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充满整个世界。第三王子发愿以后,宝藏佛即为他命名为‘文殊师利’,授记他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为‘清净无垢宝’的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现如来’。”

文殊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文殊菩萨指导的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常被称为诸佛之母、诸佛之师。

智慧第一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常骑狮子出入。

文殊菩萨手中的所持物,右为智慧焰剑,左为莲华上之般若经典。象征文殊智慧出如利剑,可摧毁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卷。

文殊菩萨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被称为法王子。又因为代表智慧,注重一切般若,故称为智慧第一。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多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开启智慧。

劝修念佛

文殊菩萨,道证一真,德超十地。入三德之秘藏,居常住之寂光。但以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违寂光,现身尘刹,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印光法师文钞·重修清凉山志序》

清凉山,即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莲宗四祖法照大师朝礼五台山,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菩萨,菩萨劝修念佛法门。

彼时法照大师到文殊、普贤两位圣者面前顶礼,接着就问:末法时代的凡夫,“去圣时遥”,离佛在世的时候已经很遥远了,善知识也越来越少,而众生的垢障尤其深重,“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有八万四千法门,不知道末法时代的凡夫修行哪种法门最为关要呢?希望两位圣者能断除我的疑网。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正是当机。一切修行的法门,都不如念佛、供养三宝这样“福慧双修”。念佛、供养三宝这二门最直捷、最关要。

文殊菩萨接着讲:我自己在过去劫中,就因为观佛、念佛以及供养的缘故,所以现在得到了一切种智。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禅定,乃至最后诸佛佛果的功德,都是从念佛而生的。因此就可以知道,念佛是诸法之王。你应该念念去念无上法王,令无间断。

法照大师接着又问文殊菩萨:应该怎样念佛呢?

文殊菩萨回答: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他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净念相继,无有间断。这样念佛,命终之后决定往生,而且往生之后永无退转。

文殊、普贤两位大圣还各自伸出金色手来给法照大师摩顶、授记:“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就能成就佛果。乃至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如果想最快速成佛,没有能超过念佛法门的。通过念佛法门,可以速证无上菩提。”

发愿往生

《大般涅槃经》云 :
若闻文殊名,或见形像者,
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若称念文殊,设有重障者,
不堕阿鼻极猛火处,
常生他方清净国土,
值佛闻法,得无生忍。

《文殊发愿经》云: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丨诸佛之母智慧第一,劝修念佛发愿往生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印光大师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诸佛之母

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华严经》

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
——《放钵经》

文殊师利,又称“曼殊室利”,中文称“妙德”,又称“妙吉祥”。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

《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

《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

而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第三王子名叫‘王众’,在宝藏佛之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将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庄严清净佛国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充满整个世界。第三王子发愿以后,宝藏佛即为他命名为‘文殊师利’,授记他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为‘清净无垢宝’的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现如来’。”

文殊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文殊菩萨指导的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常被称为诸佛之母、诸佛之师。

智慧第一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常骑狮子出入。

文殊菩萨手中的所持物,右为智慧焰剑,左为莲华上之般若经典。象征文殊智慧出如利剑,可摧毁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卷。

文殊菩萨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被称为法王子。又因为代表智慧,注重一切般若,故称为智慧第一。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多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开启智慧。

劝修念佛

文殊菩萨,道证一真,德超十地。入三德之秘藏,居常住之寂光。但以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违寂光,现身尘刹,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印光法师文钞·重修清凉山志序》

清凉山,即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莲宗四祖法照大师朝礼五台山,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菩萨,菩萨劝修念佛法门。

彼时法照大师到文殊、普贤两位圣者面前顶礼,接着就问:末法时代的凡夫,“去圣时遥”,离佛在世的时候已经很遥远了,善知识也越来越少,而众生的垢障尤其深重,“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有八万四千法门,不知道末法时代的凡夫修行哪种法门最为关要呢?希望两位圣者能断除我的疑网。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正是当机。一切修行的法门,都不如念佛、供养三宝这样“福慧双修”。念佛、供养三宝这二门最直捷、最关要。

文殊菩萨接着讲:我自己在过去劫中,就因为观佛、念佛以及供养的缘故,所以现在得到了一切种智。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禅定,乃至最后诸佛佛果的功德,都是从念佛而生的。因此就可以知道,念佛是诸法之王。你应该念念去念无上法王,令无间断。

法照大师接着又问文殊菩萨:应该怎样念佛呢?

文殊菩萨回答: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他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净念相继,无有间断。这样念佛,命终之后决定往生,而且往生之后永无退转。

文殊、普贤两位大圣还各自伸出金色手来给法照大师摩顶、授记:“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就能成就佛果。乃至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如果想最快速成佛,没有能超过念佛法门的。通过念佛法门,可以速证无上菩提。”

发愿往生

《大般涅槃经》云 :
若闻文殊名,或见形像者,
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若称念文殊,设有重障者,
不堕阿鼻极猛火处,
常生他方清净国土,
值佛闻法,得无生忍。

《文殊发愿经》云: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智慧人生# https://t.cn/R2Wxuo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肯定是会比自己去医院买便宜不少的~本身就在他们家有消费的小伙伴蹲好脸!有一张是小浣熊呼兰,另一张上面盖着刘昊然,晚上回来的时候就突然想揭开看看,后面可能是志
  • 但由于大S的做事性格豪迈,据台媒报道,这次再婚也是先斩后奏昨日才告知S妈,导致S妈气炸。大S的婚讯公布后,男方背景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大S也在采访中透露称,男
  • ”余正华的眼镜跌了一半,他张着嘴,有种被人揪了小辫儿的感觉,门卫这才放行,余正华未免尴尬,轻声说道:“明,明老师,这是您的书。”我先是一惊,后又觉着这应是个很长
  • 倒是,似我等闲散之人,在都邑住的久了,到这梨花盛开之处去遊走,还真正觉到清鲜亮丽之美,会赞叹这:好一个春光嘉日啊。可是,新鲜归新鲜,也就一阵子,或一两日,若是多
  • #点亮志愿者[超话]##点亮志愿者##湖南志愿服务[超话]##绿色卫士##守望大湘江,保护母亲河[超话]##守望大湘江,保护母亲河##点亮大湖南#@所有人 懂是
  • 今天去烫了个头,感觉还行8!爱是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晚上吃完饭视频了下,没想到这是十月份的第一个合照[单身青蛙][单身青蛙]好久没有喝过健力宝了,还是记忆中带点
  • 测试结束,发现推荐给我的是气象万千的玫瑰“Portrait of a Lady窈窕如她”与容光照人的晚香玉“Carnal Flower花香染指”。他检查了每种原
  • #好物推荐##回归者联盟计划##赵小棠[超话]# 打了很长一段话还是删了,一直说要沉稳毕竟不是小孩儿了(所以继续加班吧做能做的事别做无用功(如嘴炮谩骂无端指责;
  • 开车的朋友们,以下说的都和您的“身家性命”切切相关,请您耐心看看:①行车速度要慢、不急刹:下雨天道路湿滑,要放低车速,不要急踩刹车,减速时主要以松油门的方式来控
  • 假装有钱的时候和谁住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当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谁还和你在一起,如果人的生活简单点,从我们开张就不会哭了我们的眼睛看世界。‍♀️莓拉鱼尾元素系列饰
  • #21天减肥法[超话]# 减肥时间轴Day1⃣️6⃣️|要好好吃饭少内耗02.21—06.13 141——122 ✅19斤 体脂6.8%巅峰体重:172.
  • 近期,即使是低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抵陕后也倡导3日内自觉居家健康监测,落实核酸三天两检(间隔24小时)措施,不参与聚餐聚会,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做好个人、同行人
  • 最近接到很多驴友的邮件问冰岛还有什么小众一点的旅游景点,在这里我们极致冰岛有一个非常适合您的高质量迷你小巴团哦~不仅有秘密温泉 更有冰岛可爱的番茄农场~亲们可以
  • “爸,去旅行吗,一起去两天..““不去啦。”“那我一个人去啦。
  • 僕はニセモノだった 痛感した「コピー」の限界大学生で所属していたジャズバンド(ピアノが大野さん)大学生の頃にはプロのジャズピアニストとしてステージで活躍するまで
  • #IU[超话]#lze#IU演唱会版eight# lze#IU韩国第一女solo# IU李知恩✨明媚笑颜拥有者俘获你的心❤️kpop顶尖歌手国民度一骑绝尘时
  • 南京有票,那就再碰运气,反正我也是这种,随时而动,不问东西的人。因为这个城市太厚重,虽觉她美,但可惜我没有这个阅历读出她的肌肤,她的心思,她的经历。
  • 小至又想了想:我哪个都要救队友:只能救一个☝️小至又顿了顿才回答:都要救,你们又不是鱼(他的思维是我们都不应该是生活在水里的)现在我们一家四口‍‍‍逗小至,队友
  • 特别印象深的,我觉得心里触动的是,老太太平时没有零食,农村吃完饭就会溜达,坐下来聊天,老太太盛了满满一碗饭,在那吃,对我们说,这是糯米饭,没东西吃,糯米饭已经算
  • 当爱已成殇,终于明白了顺其自然,学会了随遇而安,懂得了真正的爱,不是追逐和占有,而是在相互给与中滋生增长。尝过爱与恨,看淡是与非,经年之后终于明白,不是所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