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好搭档

我懂他

众人面前,我是袁沐宸的助理,也是他的经纪人。我将他的工作、生活,打理的井然有序,不见任何繁乱。
我会在接到好角色的剧本,大致将剧本梳理一遍,有关袁沐宸的角色,我会特意备注和标识,让他更快、更准确融入角色里。
他专心创作,我会将客户的意见和想法仔细记下来,转达客户的意见是我的分内工作。我就像袁沐宸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分工明确,配合度完美,默契十足。
袁沐宸很依赖我,而我,享受这份被依赖。除去夜晚睡觉时间,余下的时间,我们尽量待在一处,不觉得腻。
无须过多的言语添赘,我懂他所想,他明我所思,心照不宣的默契,是莞尔一笑的偷悦。
闲暇之余,约好友孟星然小聚,总能被百忙的袁沐宸抓个正着。
“好你个范沐希,背着我偷偷跟其他男人见面,你……太过分了。”演,继续演,我差点都相信了这家伙,瞧他委屈的小样儿,好像我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我不就跟朋友见了一面,他这是怎样。
本就是恋人间玩闹的举动,我还没当回事,孟星然急了。“你对得起我嘛,渣女你。”我真的忍不住,差点笑场,袁沐宸还演上瘾了。孟星然是多么正直的有为青年,怎可受此诬陷,还当真觉得,我是渣女本尊无疑。
原谅孟星然,不懂我们的小情趣,我俩连手都没拉,被这么诬陷不好吧。好歹,做出点过分举动,也不枉渣女这个名头。
当着袁沐宸的面,我竟然拉住孟星然的手臂,挑衅道,“沉默是金,懂不懂,还是孟医生这款,更适合……”话还没说完,被袁沐宸一把拉过,在我惊魂未定的失态表情下,孟星然道了句,“小心。”
我不该挑战一个男生,对他女友呵护的真心,“谁更适合你,说?”我好像做了一件不利于生存的事情,说了不该说的话,这不是玩笑嘛。
秋后算账来的很及时,我严肃的追问,“渣女?”我俩默契的演示了什么叫 话可以乱说这一幕剧情,好在我们不计较,也算扯平。
“渣男渣女绝配。”措不及防的被自己喂了口狗粮,我吓着了。孟星然一定觉得我俩是疯子,前一秒上演生死绝杀,后一刻握手言好,他还想趁机捞点好处,袁沐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无奈的苦笑。
原本是我和孟星然的单独约见,如今此刻,成了我们三人的小聚,有点莫名的搞笑。孟星然很识趣,再也没有答应我的约,若不是三人行,他再也没单独赴我的约。难道,是袁沐宸他们二人,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是我不知道的。
袁沐宸有段时间,神神秘秘的不知干些什么,连姥姥、姥爷都闭口不谈,让我问不出所以然来。难道,我不是这家小孩,为何,我被大家孤立了。
再次见到经纪人,起因我收到一份快递,里面的内容有关袁沐宸。正当我怀疑是谁邮寄的苦恼,经纪人就那么出现了,我明白,他一定知晓里面的内容。
“范小姐,好久不见。”他笑得那么笃定,仿若猜到我会答应他的无理要求。
我一点都不想见到他,因为,见到他,准没好事。扯出一丝牵强的笑,礼貌且生疏,他不以为意。
他拿出一份文件袋,缓缓推向我。鉴于他有算计我的前科,不管他给我什么,我都一律不答应。打开那份文件,和我收到的一模一样,几乎是一件事。
大家都是成年人,既然此刻凑在一块,肯定有不谋而合的想法。他倒也爽快,没有拐弯抹角,直言道,“沐宸是我一手栽培的,我可以成就他,也可以……毁掉他。”
我的心,咚的一下,仿佛被什么刺了一般,那种痛席卷全身,麻痹我的思维,只剩下一个心声在咆哮、宣泄。
“不可以,你不能那么做。”我浑身恶寒,他却笑了,我差点没忍住,挥起一拳,正中他面门才是,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耀眼如星般的袁沐宸,前途一片璀璨,不能就这么毁掉,那样,我该多难过,他一定生不如死吧。
我可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为了他,放弃全世界,也不含糊。
“离开他,就是对沐宸最好的保护和成全,他不能再有不利的绯闻。”此刻的经纪人,神情严肃,不带一丝笑容。
心口的痛,早已没有知觉,心间唯有一个念头,我的男孩,未来可是最闪耀的星星。
“好,一言为定。你保证,不能让任何人伤他分毫。”我妥协了,也成全了他,亦是他。
我或许不知,袁沐宸多日的沉寂,只因,他也受了经纪人的要挟。若是,袁沐宸在不听从安排,那么,身处舆论之巅的那个人,就将是我。
关于我的不好事迹,中伤也罢,黑料也好,都统统的被搁置,再也没有人,可以对我评头论足,我也不再那么糟糕。
当我提出离开这里,回到老家居住,姥爷什么也没多问,用行动支持我的决定。一旁的姥姥想询问缘由,被姥爷拉走,留我失魂落魄的站在原地发呆。
我没想到会在离开前,再次见到袁沐宸,低调现身的他,亦如我们初次相遇的情景。明明,我们还是我们,可什么变得不一样了,是心境还是那份跳动的心变了?
他什么都没说,我也什么都没问,再任性这一次好了,再见不知是何时。袁沐宸紧紧拥我入怀,多日的担心,终于有了安放处。手浮上他的背,加深这个久违的怀抱。
“照顾好自己。”袁沐宸将我紧拘胸前。我轻声嗯道。
“记得想我。”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看不见他的神情,想据理力争一番,被他牢牢拥在怀里,不得动弹。
“我有没有说过……我爱你……”我们四目相望,分不清是谁的泪,袁沐宸凑近,我默默闭上眼,承接这个深情的吻。
我想记住这一刻,想记住他的面容,想记住有关他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快乐的伤心的,有关他的一切,我都要记住、带走。
遥遥无期的分别,这个吻,慰籍了无数个黑夜,我对袁沐宸的思念。我们谁也没说再见,没有道别,只是分别。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1、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禅宗传法,最注重的就是机锋,是心心相映。禅的“机锋”,就是具有智慧之眼的禅门大师,通过独特的言语、动作来勘验学人的见地功夫。禅的机锋,犹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掣电之机,不劳伫思。”一有思索,就立即错过、落败了。

禅门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其中的一个问:“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就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师父说:“明天早晨,你遇见他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风到哪里,我到哪里。”这句话又难倒了他,他又向师父求教。师父说:“明天你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小沙弥又相遇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我到市场去!”这下子,第一个小沙弥彻底傻眼了。

禅门在接引学人时,注重机锋棒喝,所谓“棒如雨点,喝似雷奔”。来果禅师说:“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又:“香板头上出祖师,大喝声内出菩萨。”“禅堂棒喝,其为母也;见性成佛,其为子也。”(《来果禅师语录》)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有理无理三顿棒,是禅的独特的教学法之一。

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他来到客堂,拜见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回答:“我自己来的。”知客师说:“不经师父允许就擅自出来。”拿起香板就打了过来,问:“到底是谁叫你来的?”挂单僧马上改口说:“师父叫我来的。”知客师说:“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

2、不立文字

与教外别传紧相联系的,是不立文字。宋代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二说:

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是岂使人执其教迹耶?又经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谓也。然此极其奥密,虽载于经,亦但说耳。圣人验此,故命以心相传。而禅者所谓教外别传,乃此也。

这段话中上半部分引的是《圆觉经》中的文字。“修多罗”就是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经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了月亮,就要清楚指月的手指的本身,并非月亮。由此告诫学禅的人,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痴迷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岂非大谬不然。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着《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不立文字”是禅在传承、语言方面的显着特色,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禅不可说”。于是,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就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翻开禅的历史,就会发现禅师们留下的语录浩如烟海!这说明,禅既不可说,又必须要说。那么如何来说这不可说的禅?这就意味着,禅师们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东西来描绘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一则则象征、譬喻来进行呈现。

禅宗注重的是以心传心,批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不解实义者,是“守株待兔”。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凭语言文字不能圆满地领悟真理,因为真理存在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之前。为了避免“口是祸门”的危险,禅师在回答学人时往往说:“叮咛损君德,无言最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禅宗主张参活句而不要参死句。参透活句而开悟,才会有真正的受用。

3、直指人心

《圆悟录》卷十四:“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含吐十方,独脱根尘。”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土,用的就是“直指人心”的法门。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主要依据就是达摩的“理入”学说。达摩的“理入”学说认为,凭借佛经的启示,深信众生都具有共同的真如本性,只是由于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通过禅修,舍妄归真,修行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除一切差别相,就可与真如本性相符。这种学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慧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坛经》)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只要认识了这个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就是“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4、见性成佛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达磨大师《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禅宗认为,见到了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与诸佛无异,这就是“见性成佛”。

当我们见到了本心本性,当下就可以获得觉悟。“悟”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吾的心”。“吾”就是“我”,但它不是被妄想遮蔽的那个“我”,而是不受污染的原真的“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了这颗心,认识了本心本性,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禅门的十六字心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禅的特质。

1、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传统教派以外的特别的传授。“别传”不是不传,而是“特别的传授”的意思。

禅宗传法,最注重的就是机锋,是心心相映。禅的“机锋”,就是具有智慧之眼的禅门大师,通过独特的言语、动作来勘验学人的见地功夫。禅的机锋,犹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掣电之机,不劳伫思。”一有思索,就立即错过、落败了。

禅门经常用“箭锋相拄”来表示禅机的迅捷激烈。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

其中的一个问:“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脚到哪里,我到哪里。”

这个小沙弥感到难以回答,就向他的师父求教应对之术。师父说:“明天早晨,你遇见他时,如果他再这样答你,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必胜无疑。”

次日清晨,两个小沙弥又相见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风到哪里,我到哪里。”这句话又难倒了他,他又向师父求教。师父说:“明天你问他:‘假如没有风,你到哪里?’”

第三天早晨,这两个小沙弥又相遇了。前一个问道:“你到哪里去?”另一个回答:“我到市场去!”这下子,第一个小沙弥彻底傻眼了。

禅门在接引学人时,注重机锋棒喝,所谓“棒如雨点,喝似雷奔”。来果禅师说:“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又:“香板头上出祖师,大喝声内出菩萨。”“禅堂棒喝,其为母也;见性成佛,其为子也。”(《来果禅师语录》)

当头棒喝是禅宗祖师接化弟子的特殊方式。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的德山,喝的施用始于马祖道一,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百丈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参马祖,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景德传灯录》卷六)

有理无理三顿棒,是禅的独特的教学法之一。

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他来到客堂,拜见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回答:“我自己来的。”知客师说:“不经师父允许就擅自出来。”拿起香板就打了过来,问:“到底是谁叫你来的?”挂单僧马上改口说:“师父叫我来的。”知客师说:“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

2、不立文字

与教外别传紧相联系的,是不立文字。宋代契嵩《传法正宗论》卷二说:

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是岂使人执其教迹耶?又经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谓也。然此极其奥密,虽载于经,亦但说耳。圣人验此,故命以心相传。而禅者所谓教外别传,乃此也。

这段话中上半部分引的是《圆觉经》中的文字。“修多罗”就是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佛经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了月亮,就要清楚指月的手指的本身,并非月亮。由此告诫学禅的人,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痴迷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岂非大谬不然。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着《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不立文字”是禅在传承、语言方面的显着特色,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禅不可说”。于是,一提起禅,首先浮现于我们意识中的,就是禅不可说。但是,当我们翻开禅的历史,就会发现禅师们留下的语录浩如烟海!这说明,禅既不可说,又必须要说。那么如何来说这不可说的禅?这就意味着,禅师们不是通过一般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东西来描绘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一则则象征、譬喻来进行呈现。

禅宗注重的是以心传心,批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不解实义者,是“守株待兔”。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凭语言文字不能圆满地领悟真理,因为真理存在于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之前。为了避免“口是祸门”的危险,禅师在回答学人时往往说:“叮咛损君德,无言最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禅宗主张参活句而不要参死句。参透活句而开悟,才会有真正的受用。

3、直指人心

《圆悟录》卷十四:“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唯直指人心。若论直指,只人人本有,无明壳子里,全体应现,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含吐十方,独脱根尘。”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土,用的就是“直指人心”的法门。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见性成佛,主要依据就是达摩的“理入”学说。达摩的“理入”学说认为,凭借佛经的启示,深信众生都具有共同的真如本性,只是由于被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通过禅修,舍妄归真,修行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除一切差别相,就可与真如本性相符。这种学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慧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坛经》)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只要认识了这个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就是“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

4、见性成佛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达磨大师《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禅宗认为,见到了人人本具的佛性,当下就与诸佛无异,这就是“见性成佛”。

当我们见到了本心本性,当下就可以获得觉悟。“悟”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吾的心”。“吾”就是“我”,但它不是被妄想遮蔽的那个“我”,而是不受污染的原真的“我”。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了这颗心,认识了本心本性,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地面瓷砖防滑措施对比一、防滑瓷砖 传统的地面防滑措施之一,应用广泛,众所周知的一种防滑措施,但其缺点也是众所周知:清洁起来比较麻烦,边缝处很容易积攒污垢,需要
  • [照相机] 误入婚纱照得一抹翡翠绿,高级质感挪不开眼!#北京婚纱照[超话]# #北京婚纱照# #室内婚纱照# #轻复古婚纱照##羊奶# ,作为秋季进补的“新时尚
  • 《诗词鉴赏》银杏诗词20首 争得淩云《雨后灵淀寺观梅寺乃梁时古刹有银杏二株岁久合抱矣》 明代:皇甫汸 梁代丛林敞,齐关淀水赊。 观梅乘雨霁,问树识年华。
  • 我的小伙伴们辛苦了,从前期每一段城墙的踩点,到每一次的组织、复盘、迭代,了不起[加油][心]自从买了kindle后,我就不需要微博了[嘻嘻]挤出来的时间一直在刷
  • #苏州[超话]#关于无言也暖早上晨读时见到了好久没上线的一位学姐她说了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相处舒服,无言也暖语言不是全部,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真正舒服的关系,既可以
  •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灰头土脸的,當一個人運氣不好時,臉色一定看起來暗暗的,不明朗。如果邓家佳还有电影,今年能上的话,她应该还能再得一次,提前预祝她三提华鼎奖[赢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被坚定选择可不是什么容易事,成年人的感情好像更多是拉扯和试探,虽然很不喜欢这样,但我也很难给到别人坚定的感觉。刘宇宁一念关山夕阳飞霞---我的视觉碎片如果这个世
  • 【蜈支洲岛】又名情人岛,拥有无数色彩斑斓的热带鱼以及迷人的珊瑚礁[自行车],是三亚乃至全国的“最佳潜水基地”。{qztbpm88}【蜈支洲岛】又名情人岛,拥有无
  • 王经理临时被老板派出差半个月很努力的不想让他看出来心情很down 每天王经理都变着花样的让我开心买了有月亮的星空灯,蜂巢快递柜都放不下的巧克力,伞把是玫瑰的遮阳
  • 大家说这样的女人是人吗,大家帮我转发一下,现在的这会还有这样的人渣,没有人品的人,真是可耻之人人生的路上总是要学会一个人承担,看着身边的挚友一个个找到幸福,我挺
  • 当被现实打败,梦想破灭的时候,双鱼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自己藏起来,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或许借助花钱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双鱼都在所不惜,只要能让自己开心,能够让自
  • ”罗鹏说,洋浦工委管委会要求,到明年3月,整个工程要完成室外附属工程及配套施工,明年6月份完工交付并投入使用,届时将为搬迁户及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外来人才提供舒
  • 为什么还要压热搜啊,真为你妈感到心痛说个冷知识吧,一个女生来的月经量比男生一辈子流的血都多#不要借着黑的名义去侮辱女性##阿秋阅读纪##书不荒[超话]# @领读
  • 可惜的是郁达夫未能看见这座皖南“小上海”繁荣的码头商铺(虽交通不便,但上海的流行事物也会在一周内传至屯溪,“街上有时髦的摩登女郎”因此屯溪在当时的中国有了“皖南
  • 还欣赏他们理性和积极--不是天生的豁达,而是一条更难走的路,需要在自己的逻辑里完成自恰,需要足够的坚韧,清醒和强大。还欣赏他们理性和积极--不是天生的豁达,而是
  •   三、注意事项  (一)全体居民采样前要在居住地保持静止,按照街道、社区的组织安排,有序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九)请居民朋
  • 小时候特别爱看《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特别向往梦幻的大自然和神秘的宇宙。后来长大了,幻想与现实隔绝,童年天真的心愿也就埋藏在记忆里吧[揣手]虽然长大了,还是
  • 加州州民则表达了自己的喜悦,意思是别管什么节,有休假就行。我跟媳妇说往好了看这就是生机勃勃,往坏了想就是不讲规则地让人绝望。
  • 旅途见闻之《土耳其的猫》土耳其真的是一个猫咪国度街上的猫咪多到分分钟都可以看到而且这里的猫咪普遍比较胖以及慵懒我想这里的人 一定是喜欢猫的他们会给流浪猫建立猫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