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较为青睐的花】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花卉植物,花卉大国”之桂冠或许非中国莫属。不论是花卉种类、名品数量,还是价值利用、盆景开发,中国都曾领先世界。其中,原产品种梅、兰、菊、牡丹最具代表性,为古人最爱。
  梅花被古人称为“天下尤物”
  如果问历代古人都青睐的花卉是哪种,梅花堪称第一。用宋代文人范成大在《梅谱》中的说法,叫“梅,天下尤物”。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梅子最晚在五六千年前已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在新石器早期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上,便曾发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梅核。《诗经·召南·摽有梅》一诗已有:“摽有梅,其实七兮。”意思是,用竹竿去打梅子吧,树上只剩七个梅子了。
  先秦人视梅与盐一样的重要,梅子是上等酸味调料。《尚书·商书·绝命上》中称:“若作和羹,尔唯盐梅。”但是,将梅作一种名贵花卉来栽植应在汉代。据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西汉皇家园林上林苑内有“梅七: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
  梅作一种观赏花卉是在汉魏以后。据南宋文人、赏梅专家杨万里考证,在南北朝时,梅花“始一日以花闻天下”(《洮湖和梅诗序》)。到唐代,梅花已全面受宠,明张之象所编的《唐诗类苑》中咏梅唐诗达52首,仅次于牡丹。
  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原创花艺一绝的“盆景”已经出现,时称“盆栽”,被移植进花盆里的梅花称为“盆梅”。被误传为苏东坡妹婿、苏小妹丈夫的秦少游就非常喜欢盆梅,曾作《梅花百咏》,其中《盆梅》诗称:“花发圆盆妙入神,静观意思一团真……”
  在宋代,梅花成为养花人一致的首选品种。范成大《梅谱》称:“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这有无多少,绵不系重轻。”大概意思是,家里养花,其他品种可有可无,多点少点都不要紧,但不能少了梅花。宋人爱梅几至痴迷,北宋诗人林逋便号称“梅妻鹤子”。
  明清时期,梅的文化内涵被进一步发掘,清嘉庆时文人苏灵曾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等四大类,梅花被排在“十八学士”之首。
  到了近现代,梅花仍为群芳之首。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内政部呈行政院为拟定梅花为国花请核转鉴核施行文》中,拟定梅花为国花的理由之一,是梅花“凌冬耐寒,冠冕群芳,其坚贞刚洁之概,颇足为国民独立自由精神之矜式”。这,或许就是古今中国人均爱梅花的重要原因!
  兰花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香”
  在古人所喜爱的花卉中,以香味独特而受到青睐的首推兰花。古人认为,兰花姿态秀美,芳香馥郁,故誉之为“香祖”,又有“天下第一香”的说法。北宋文人、书法家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称:“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其实,兰花的“国香说”,最早并非出自黄庭坚之口,《左传·宣公三年》里便出现“兰有国香”之语。其典为:郑穆公的母亲燕姞未被郑文公宠幸前,仅是一名贱妾,一次她的祖先托梦给她,告诉她将有“兰”这个儿子。并提醒她,兰花的香味在全国数第一,佩带兰花,别人就会像爱兰花一样地爱上你。果然燕姞不久后即受郑文公宠幸,并生下了儿子,取名“兰”,此即郑穆公。
  先秦名人中,给兰花评价最高的名人是儒家圣人孔子。《孔子家语》一书里,多处提到孔子对兰花的赞美:“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兰花的人工栽植也是到唐宋时才趋于普遍。在唐代文人中,对兰花最有心得的当是诗人王维。王维是制作兰花盆景的高手,他对花盆特讲究,后唐冯贽《云仙杂记》中“贮兰蕙”条称:“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
  北宋黄庭坚也是兰花专家,他主张种兰必须选用沙石,其在《幽芳亭》中写道:“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由于兰花的普及,宋代画兰之风遂兴,郑所南便是一位以画兰花出名的南宋画家。宋代宁波人赵时庚还写出了中国最早的兰花专著《金漳谱》,同时期类似的著作还有《兰谱》、《兰易》等。但兰花最受人们欢迎、研究最深入的时代是在明清时期,《兰史》、《罗篱斋兰谱》、《第一香笔记》、《兰蕙同心录》、《兰蕙镜》、《兰言述略》、《艺兰四说》等研究兰花的论著,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古人为何这么推崇兰花?原因大概全在孔子的话里——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这是优秀人品的象征。
  菊花是古人最早开发药用功能的花卉
  相对来说,在古人喜爱的花卉中,比较平民化的是菊花。春、夏、秋、冬四皆可赏菊,但什么样的菊花为贵,古人有相对一致的标准,这就是清初陈淏子《花镜》中的观点:菊花“究竟开于秋冬者为正,以黄为贵”。
  菊花的别称很多,有近20种,女华、延年客、更生、朱赢、女茎、金蕊等,都是菊花的异名。菊花也是先秦时即进入人们生活的,《礼记·月令》中称,晚秋“鞠有黄华”;“鞠”通“菊”,意思是晚秋时节,菊开出黄花。
  与梅花一样,古人之所以很早就认识菊花,与对其食用价值的较早开发和利用有关。早期,古人更看重菊花的食用价值,而非用于观赏。屈原《楚辞·离骚》中便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到了汉代,菊花的药用功能得到进一步认识。《神农本草经》中即称,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其别称“延年客”,即因此而来。
  魏晋时,菊花的观赏价值得到肯定。这一时期,把菊花赏出品位和境界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文人陶渊明。其在《饮酒》诗之五中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令菊花的身价和地位暴涨,菊花从此成为中国文人赏玩的珍贵花卉。“九华菊”是陶渊明最为欣赏的菊花良品之一,《花镜》一书释名菊达152种,其中就有九华菊。此菊,花大心黄,白瓣,花朵达两寸半,清香异常,越人又称为“大笑菊”。
  到了宋代,菊花已由室外露天栽培发展到室内盆栽,成为“盆菊”,中国第一部菊花专著《菊谱》即为宋人刘蒙所撰。明清时期,人们对菊花的研究更有热情,明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记菊达270种,分为黄、白、红,粉红、异品等种类。
  牡丹是古人心目中最能代表富贵吉祥的花卉
  在古人心目中,最能代表富贵吉祥的花卉是“花中之王”牡丹花。古时有“南梅花,北牡丹”的说法,牡丹在隋唐以后,备受北方贵族的喜爱,并以唐人为最。
  “牡丹”一名最早出现在曾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的东晋山水诗人、世称“谢康乐”的谢灵运笔下,《谢康乐集》中有这样的说法:“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
  牡丹得名,说法不一。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事实上,牡丹初无名,秦汉依芍药名,称为木芍药,且始有木、草之分,芍药则对应地称为草芍药,后人誉它们为“花中二绝”。
  牡丹正式当上“花中之王”并获“国色天香”之美誉,是在隋唐时期。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一诗,最能代表唐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的“百两金”、“富贵花”等别称,都是隋唐时叫开的。栽植、观赏牡丹,以唐开元年间为盛,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最爱牡丹花,李白《清平调》中咏牡丹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就是李隆基带着杨玉环月下赏花时,应诏进宫的李白即景随性而作。
  到了宋代,长安牡丹输给了洛阳牡丹。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称,“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牡丹称“洛阳花”,即源于此。
  洛阳牡丹之盛,民间认为要感谢武则天。传说,有一年武则天雪中赏梅,一时心血来潮,希望“冬天百花开”。手书圣旨一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次日,御花园里啥花都开,独牡丹不放。一怒之下,武则天把牡丹贬出长安,扔于洛阳北郊邙山上。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但让牡丹及其他花卉反季节开放在唐代已完全可能。据《续仙传》记载,有一个叫殷七七的唐代道士就有调节花期的技术,“能开非时花”。当时,为花木建温室或是将花卉放在浴堂里养已不鲜见,李白《春葺新居》诗句:“看惯温室树,饱识浴堂花”,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形。

品读秋天

  如果把四季做一个鲜明的对比,我想秋,应该是一年之中最耐人寻味,最流光溢彩的阶段,就象人到中年,走过了青涩年华,褪去了焦躁浮夸,于骨子里沉淀下来的,是时光赋予的从容与优雅。

  尽管秋,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与定位,或明快,或忧伤,取决于各自不同的视角,而我眼里的秋,分明是多彩多姿,美而向上的。就象刘禹锡《秋词》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来,历经蝉儿嘶鸣的苦夏,在一阵比一阵薄凉的风中,秋,融点点感怀在心,将一路芳菲涂抹成生命最美的色彩,悬挂在岁月的枝头,将赤橙黄绿尽数奉献。那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深绵长;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静谧清幽;那层林尽染的曼妙,那果实累累的丰硕,无一不书写着秋的精致与浪漫。

  秋,是多情而浪漫的。就象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气宇轩昂,格调高雅,内涵丰富,极度迷人。

  季节的转换,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当燥热难安的空气里,开始揉合进缕缕清凉的味道,仿佛一夜之间,秋已跨过季节的门槛,天空呈现出水洗般的湛蓝,白云也有了奇妙的形状,

一念秋风起

月洒清辉,涤荡涟漪。淡墨浅溢,绘旖旎,意泛轻舟起。清风怀柔,碧波依旧,梦里骤然回首,月光幽。

月光幽幽,万般寂色。清池微皱,漾起人面月影。秋风起,几度秋凉?叶落寒霜,片片飞舞,随风杨。几多魂殇,枉悲凉。

举杯对影、沉醉。几杯桂花酿,凝就千般秋色、万般倦意。眸光,淡若霜华,看月下一地华梦,静静流淌。

异地花开,妙品芬芳、恋痴怀。绰约青睐,幽香迷醉、绕青台。骗惹尘埃,几度魂牵、梦徘徊。伊人归来,思忆若千、馨香埋。

一念秋风起。万般柔情,赋心词,妙笔提。孤雁南飞,信难寄,思泪滴。话别离殇人间忆,惆怅诗。句句诗行荡涟漪,探归期。

一念秋风起。秋寒孤冷,叶亲霜,落叶枯伤。片片飞舞,随风扬,无数魂殇。芳华逝尽,枉悲凉,献华荣荒。待得春花,回归翔,簇簇风光。

月洒清辉,涤荡涟漪。淡墨浅溢绘旖旎,意泛轻舟起。清风怀柔,碧波依旧,梦里骤然回首,月光幽……

吟一段烟花烂漫,听一曲月色未央,邂逅几许寒风透窗,烛影摇红,风舞幔帐,乱了流年;默听花语,怜惜群芳黯绽,瘦了几许清愁,感叹花期暗逝,添了几缕神伤,荼蘼花开春事了,凝眸处,那渐行渐远的倩影将去何方?又将缱绻何方的少年郎……

天澄云淡,无尘无澜。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此生,愿为一人共解语。天之涯,海之角,暮暮朝朝。风之花,雪之月,岁岁年年。愿与一人共比肩,愿与一人共行长……

流年的道别中,总有一段无法言辞的往诉。
站在惜忆的尽头,数数奔赶过的黄昏,言出黄昏的每一季:
静惜的落雨中,总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心情,慢步独入那冰雨的清风里,感受着每一个季节带来别样的静好。

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心事还在盛夏的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初秋的清寒: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思绪,又攀爬上心墙,想起初识的美丽。
天凉了,我在落叶堆积的秋风里,道声:珍重!
秋已深,别忘添衣…

红尘,独自一人

一曲离愁一弦殇,蹉跎岁月,谁的回眸渲染了别绪;

一纸誓约一笺泪,染指流年,谁的寂寞沧桑了容颜。

夜,一如既往,月色泠泠,似流水涓涓。站在时光穿梭的回廊中,望着被月色斑驳的过往。

那份落影凄凉的惆怅,伴随着这孤灯残影,留下那一纸泛黄的誓言,和渐渐消逝的沧海桑田。

岁月如秋悲画扇,年华似水断缠绵。当韶华远去,铅华洗尽,我们开始日渐成熟,任性不在。

当成熟的羽翼划破青春的记忆,望着曾经的咫尺,如今的天涯,开始懂得了,却也永远失去了。

唯有带着浅浅的梦想,潇洒的转身,让一切过往,任由时间的长河,冲刷殆尽。

夜揽清风,倚窗望月。当残云渐散,皎月初显,似乎懂了,其实夜并不凄凉,月不再孤单。

残云遮住了繁华,掩不住群星争烁,红尘悲欢,皆是愚者自欺,若得一切随他去,便是人间自在天。

就这样,独自一人,坐看庭前花落,宠辱不惊;独自一人,阅尽繁华落幕,不浮不躁。

就这样,独自一人,历经悲欢离合,不喜不悲;独自一人,悠然自在,看前尘后世,无怨无悔……

樽一盅月色,独品,醉意阑珊,情亦阑珊,似梦非梦之境,分明忆得,苏堤越水梅嫣处,一曲紫笛吹长亭,满天的雪花,一地的相思,疏枝摇暗香,梅梢挂弦影……

缄默的岁月里,清风,酝酿了那一场荼靡花事。一些简单纯白的语言,如落花沉香。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开始。心似琉璃,仿若在时间的车辙里缱绻,反复寻找着你曾经留下的足迹。循着记忆,暗香浮动,意蕴,氤氲……

心,早已退出了四季的轮回,收紧随风飘散的光影,笑看一切,那些情意无价?生生世世?一切仿佛都是那么虚无飘渺。人淡如菊,唯保持一份恬淡,快乐的心情,拥有健康的身体,循依着自己坦荡虔诚的心迹……

浅笑顾盼,寂寞彼岸谁采撷一片红枫,刻下相思箴言。崇华下,锦衣霓裳为君舞尽三生风雅,吹散满身尘沙。断桥前,红颜盛妆为君守得一世繁花,流泻倾世芳华……

夜晚,提一壶清愁出门,沿途,将豢养已久的寂寞放生,或许给草,或嫁与风,待归来时,便换得满满的月色。而那月色,或酿成酒,或润成茶,待秋华落尽冬雪莅临时,取出来,与友人共品,便足以慰藉心灵……

那朵花,独自生长在清秋的薄雾里,不经意看取了谁的真心,于是,风里的多情,云里的洒脱,都成为了眼里的一抹情深。

然后,往来的时光都仿佛停滞,如是她说:这或许就是无法避开的缘分,不要责怪谁不小心,如果修不成正果,那终究还是有缘无份。

我说:那时光,你看多像是一个旧情人,走过春光烂漫,走过半夏花开,走过秋阳浓郁,走过落梅如雪,一直走到苍山水寒,走到荒草成堆,只要怀抱里揣着温暖,揣着眷恋,即便年华走过,也是惟不忘初心。

民间传说故事——毒心的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为经过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里同住的。过了不久,这个妾真的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丈夫高兴得很!自此,对姨太太和小孩特别爱护,而把大太太就搁冷下了。

  本来大太太看见姨太太进门,已视为眼中之钉;何况现在丈夫对姨太太和孩子更加宠爱,当然她是非常嫉妒。可是在丈夫的威严下,她也无可奈何,只好趁着丈夫不在的时候,才敢向姨太太泄泄恨、出出气。可是这种机会很少,因此,她的怨恨越积越多。 有一天,正是这个小孩过一周岁的时候,太太就趁着小姨太太不在的当儿,从头上拿下一支金钗,从小孩的头上插了进去。这件事情,她做得很隐密,没有人知道,虽然这孩子一直哭个不息,可是没有人发觉。因此,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终于发高烧而夭亡了。

  自己亲生的儿子,又是长得那么可爱的孩子,一旦死去,谁不痛心?姨太太对这突然发生的不幸,感到悲切痛苦万分!孩子死去已有一个月,但姨太太的方寸已乱,每天泪流满面,最后终于病倒。

  丈夫对儿子的早夭,当然也非常痛惜,可是他比较看得开,他认为人既死不能复生,哭有何用!然而很多近邻亲戚都说:小孩的突然死亡,必定有原因,因此劝他开棺验尸。果然大家猜得不错,在检验以后,发现小孩头上有一支三寸长的金钗。这使小姨太太更加伤心,她知道孩子是被害死的,心里又是恨,又是痛,终于,她发出誓言,一定要报仇,否则死也不暝目!

  后来,小姨太太请教一位婆罗门,怎样才能报复?那个婆罗门告诉她,如果持了斋戒,就能够满愿。小姨太太爱子的心愈切,报仇的心也愈急,她真的受持斋戒,不久,这小姨太太因忧郁而与世长别了。

  这时,正好大太太受孕,她高兴非凡:眼中钉既已拔去,自己的受孕又能增加丈夫的爱情,她欢喜不已!过了不久,大太太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全家都疼得如掌上明珠。但很不幸的,女儿到两岁的时候,也呜呼哀哉!

  这意外的打击,使她哭得死去活来!可是,人已死了,又有什么办法?不久,大太太又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养不到三岁又夭折了。这样一连生了六个小孩,最大的养不到七岁就死亡。爱儿的早夭,是令做父母的最痛心的。十几年来,大太太被爱子夭折的痛苦,折磨得憔悴不堪,同时在她的心里,也变成很消极。从此,她每天把自己关闭在房间里,不愿和外面的人多接触。

  有一天,忽然来了位比丘,说要找大太太。起先她不肯出来见面,后来因比丘说有要紧的事相告,才出来见面。比丘一见她,就问道:“你记得以前死去的那个姨太太吗?她是怎样死的呢?还有她那一周岁的儿子,是怎样死的呢?”

  这意外的询问,令大太太惶悚不安,全身发抖,一句话也答不出来。因此她痛苦惭愧地说出小孩夭亡的原因,并且请求比丘救救她。比丘告诉她六个孩子的早夭,就是那姨太太的冤魂来投胎,故意害她受苦;如今要解除这条怨结,比丘叫她到寺院里去做功德;消消自己的业障。

  第二天,大太太遵照比丘的吩咐,一大早就起身准备到寺院里去。刚走到半途,忽然发现一条毒蛇,正张大嘴巴,很快地游到大太太的身边,她吓得昏倒过去。万幸的是,那个比丘已经赶来;对毒蛇说道:“毒蛇呀!你应该满足了吧!你想想,她只害你一次,而你却报复了她六次,这还不够吗?现在她既然能后悔,并且要替你做功德,你也应该解除这条怨结。你没听人家说,‘冤仇宜解不宜结’?如今你还想害死她,这样对于你本身是有害无益的。现在你也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打算了吧!难道你愿意生生世世堕落在畜生、地狱道里受苦吗?”
  
  比丘的话,毒蛇好像很理解,它垂下头,悠然地游走了。大太太醒来时已看不见毒蛇,比丘才把刚才的情形讲了一遍。从此,大太太感到以往的过错,所以就跟比丘出家修道,晚年即深居山中,忏悔过去的业障。
  
  害人最终是害了自己,因果可不慎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打开微博看见昨天发的微博有个姐妹的安慰,真的很感谢这种陌生的温暖,感觉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希望这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子一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还有今天早上朋友过
  •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十,传说中是大地的生日,有天 有地人才能自立,我们每一个人做事也要脚踏实 地,祝福我所有的博友: 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能够遇到好的运气,也要走
  •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十,传说中是大地的生日,有天 有地人才能自立,我们每一个人做事也要脚踏实 地,祝福我所有的博友: 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能够遇到好的运气,也要走
  • 有沙友理在上海的一些独家视频,不要错过了!我是来锻炼的又不是来社交的。
  • 鉴于道路和停车等接待条件有限,目前这里并没有大规模宣传旅游,这里仍属于一处较为原始状态的小众景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山东时政】泰安市2021年5月时
  • 通过这一天(21日)上、下午的观察,我发现队员们的实际体能状况比我想象得好,要强过我此前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我对他们的体能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彼此进行了深入的
  • #王嘉尔碎发长刘海造型##王嘉尔新歌PRETTYPLEASE# 〓消息〓201120.Billboard 榜单更新@王嘉尔 我们嘉嘉的#Pretty Pleas
  • 当时官宣的时候我觉得好奇怪,莫名其妙[摊手][摊手][摊手]怎么选了澳门,还在威尼斯人,本来就小的可怜,不怕粉丝把那里挤爆嘛?安速的驱蚊液,20劝后35。
  • 他俩的情感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特别弥足珍贵,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点。每场戏之前,我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课,把人物的状态和所想表达的东西想尽办法表达出来。
  • 可细看之后蓝庙的蓝是深邃又凝重的,和鎏金的线条花纹组合在一起,再配上紫、浅蓝、白、红等颜色的点缀下,蓝庙成为清莱最浓墨重彩的建筑。可细看之后蓝庙的蓝是深邃又凝重
  • ____佚名《留别妻》 大家婚纱照价格是多少啊 | 婚纱摄影哪里比较实惠 | 拍结婚纱照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a
  • 然而,我却很喜欢她的性情。你追世界 我们追你背影 ​​在追逐你的路上 我们也在努力变得更优秀 ​​​你也许并不熟悉我们每个人但我们每一份努力和用心都只是因为你
  • 感觉这一刻从大一来的时候就在想象,只是想不到这么快就来了。我不善言辞,也不知道怎么说,只知道我很感谢大学四年所有的身边的人。
  • 三个颜色都是超级无敌好看的无法来形容,这么有气质的蓬蓬裙你们的宝宝一定要拥有,穿上转圈圈,想做小公主的小朋友们不要错过哦~#刘耀文 超绝少年气# .#刘耀文#
  • #本格推理#对侦探而言,推理就是掘尽细节和思维崩裂的游戏,四位侦探对十二年前的儿童迷失案重新推理,当读者沉浸式地沉迷在四位侦探的推理之中时,却无法想到凶手就隐匿
  • “充分利用、挖掘树根的天然形态,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就能呈现极具特色的美。“根雕的美观度主要取决于细节刻画,想要处理生动就要一点儿一点儿修,我用的最小工具是
  • #巴东旅游# 6月5日,巴东县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茶店驿站景区启动,集中展示全县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天,县博物
  • 现在做面包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每次都可以做到分层拉丝……很自己说以后尽量不在外面买两包,而是自己做!现在做面包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每次都可以做到分层拉丝……很自己说
  • 现在隐形牙套越来越流行,根本看不出来戴牙套了,我必须拯救一下我的牙齿!航天版牙套是日夜两副交替使用的,各有优势,白天的牙套呢可以充分矫正,晚上戴的那副可以稳固加
  • 传说关云长的英灵升天后,玉皇大帝赐给他掌管天地的官职。由此以来,各地大事兴建关帝庙,建庙规格都赶上了尊崇孔夫子的文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