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法,解密生命轮回

“所谓无明缘行,

行缘识,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

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

取缘有,有缘生,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这十二个因缘,就把我们人生的轮回解密了。轮回是哪来的?什么是生灭的相,什么是生死轮回的相,什么是不生不灭的相?佛教研究的课题,是天地间最大的课题。

如果我们明白了,就是“当处究竟,当处清净,当处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你微笑了,全世界都笑了;你有阳光,天下都是光明的;你在哭,全天下都在哭泣啊!你所看到的,只代表你个人的主观世界的折射。

如果你成佛了,你的宇宙就是觉悟的、光明的;我们如果堕落了,一个在地狱中的人,什么都是苦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要开心快乐,也要给这世界开心快乐;我们虽然还不能唤醒别人觉悟,但是可以让别人快乐。我们修行,要了解这些道理。

生死轮回是从哪里来的?从无所了知中来,不了解真相,不了解大道。无明特别指不了解大道,“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我们佛弟子要把这十二因缘背会,然后用一辈子去理解。

《大学》里说“明明德”,无明就是不知道“明德”之所以然。一个人如果能“明明德”,他就会在人生的世界里表现出来;一个人觉悟的时候就会亲民,他外显出来肯定是一个慈悲的人、一个利益世界的人。所以“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自利利他,兼济天下。

“大学之道”,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生命从不圆满到最圆满的升华。一个不明大道的人,首先他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明大道、明明德;明明德就会展现出他的亲民的品德;然后就能止于至善之道。五千年的《道德经》就讲道和德,一个本体,一个用。

儒家讲孝道,孝养父母、供给父母衣食需求,这是孝的最低标准,孝的最高境界是光宗耀祖。以大道的智慧才能光宗耀祖,一个人觉悟了才能超时空、才称为香火,否则我们怎么报答祖先?

传喜法师教你解构生死轮回——十二因缘法

所以,十二缘觉第一个就讲无明。对道如果不明了,就会生在一种愚昧的状态里,无明就产生行;在这个状态的延续里就会有取舍,行就缘识,分别取舍就是识;在识里面你还会起出名色;从名字到实有的执着,名色就缘于六入。

不仅有实有的执着,我们的六根对六种触,然后分别识再作用,“六入缘触”,六入里面触又是觉得最真实的,实际上是最真实的虚妄;“触缘受”,受也是这种感觉;然后从这种受里面又产生出贪取,爱就是贪的、贪爱;“爱缘取”,贪就会去执着,要获得它;取就产生有,“取缘有”;有了,它就会生;有生就会有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生命就是这么轮回起来的。

智慧

通过学佛我们开智慧,“智慧生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我们修行的时候,这就对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生死轮回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了解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把这个轮回的机器拆解掉,修行的时候这就是对治。

你开智慧了吗?如果你开智慧了,你能不能在行阴里不受行阴的驱使?要不受行阴驱使,首先在你的分别意识门,你的意识有没有在分别?你如果如如不动,智慧在进行中,没有到行阴区域,也没有在识的分别。

在识的分别又表现各个层面,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心法、心所法、种种的百法。你在里面有没有安住于种种名色,六根有没有迷失?

六根迷失里面特别讲到身根的触,执着这个身体是我的,这就是触。触就有受,受里面就会有贪爱,贪爱里面就会要取。实际上我们平时都在不停地接受,不停地取,然后就不停地有“有”。

从这个幻觉的世界里你制造业力,它依然是受报的,有就会有生。虽然是虚幻,但虚幻产生结果了就是很真实的。你识得它虚幻了,这个真实的才会被破解掉;你没有照见它是空的时候,那种割肉刺骨一样的痛、锥心之痛,它是有的。

“无明无性本是

诸佛不动之体”

开光法会现场视频:什么是无知?——2019慧日寺弥陀圣诞法会

一个人能够修,修到虽然还在过去无量劫的业报中,但是我们的修行已经产生作用了,已经开始解剖它了、分解了。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你能照见它是空,这时候它对你就开始慢慢地没力量了,最后我们就能把轮回的这张网拆掉,从三界跳出去。

什么叫无知?无知是固体的吗?无知不像是一块石头,也不是一块铁。无知说它有,它好像有,但当你去剖解它的时候,它是没有体性的。甚至当我们修行的时候,就是这个无知最后才能石头开花,能开智慧。

所以,无明的体跟智慧的体也是同一体性的,“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也就是说智慧体性,觉的时候它为智慧,迷的时候它就是无明。

无明从迷惑、颠倒

虚妄中来

我们因为不知道这个原理,不知道“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所以才会产生执着,有执着就妄起无明。无明从哪里来?从迷惑、颠倒、虚妄中来。譬如病目见空中花,空中花从哪里来?不是空中有花,是眼睛生病了。

不知“道”就叫无明,无明就会产生痛苦、轮回。生死轮回是这世间最大的病。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病人,我们皈依三宝开始学佛了,忏悔、持戒、打坐、修行,我们开始吃药了就能得救。

孔老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能承认自己无明愚痴,也是一种智慧;最大的愚昧就是不知道自己愚昧,这是很痛苦的事情。

艰难抉择不是一种诅咒,而是天赐之物

作者Ruth Chang:牛津大学法理学讲席教授,哈佛大学法学和牛津大学哲学博士。

设想在不久的未来,你将面对一个艰难的决定。这也许是在两份职业中做出一个选择,艺术家还是会计师;也许是选择居住的地方,城市还是乡村;也许是在两个人中选择和谁结婚,Betty 或者是Lolita;

抑或思考是否要孩子;是否让年老体衰的父母跟你一起住;是否让你的孩子信奉你配偶信仰的宗教,即便你会因自身不信奉而被冷落;又或者说,是否将毕生积储捐赠给慈善机构。

有可能,你所思考的这些艰难抉择都十分庞大,十分重要你也十分重视。每当困难的选择出现,他都会让你感到痛苦、绝望,让你咬牙切齿。

但我认为我们误解了艰难抉择的定义,更误解了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倘若能理解这些艰难决定,我们每个人便会发掘出一种隐藏的潜力。

一个抉择之所以难是由于选项之间相互关联。任何简单的抉择中,总有一种选择比另一种要好。可在艰难抉择中,一种选择在某些方面较好,另一种选择在其他方面较好,二者各有千秋让人无法定夺。

你痛苦地纠结于应该继续呆在这座城市里干这份工作,还是改变一下你的生活方式到乡村去接受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留下有留下的好处,离开也有好处,两种选择各有千秋难以定夺。

我们不应该认为所有的艰难抉择都很庞大。打个比方,你正决定吃什么早餐。你可以吃高纤维全谷干麦片,或者吃巧克力甜甜圈。假设在此抉择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味程度和健康程度。

麦片对你身体好,甜甜圈却好吃很多,但两者都有自身优势,这就是一个艰难抉择。如果意识到小的选择也可能会变得困难,那面对大的艰难抉择时我们可能就不会觉得那么棘手了。毕竟,我们总能决定早餐吃什么,所以我们也许能够想明白,究竟要留在市区,还是到乡下接手新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觉得,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自己很愚蠢。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无法从两种职业中抉择,哲学还是法律。我真心喜欢哲学,若能成为哲学家,便能学到很多惊奇的东西,而且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就好。

可我出生自一个朴实简素的移民家庭,我对奢侈的概念,就是能在上学的午餐盒里找到一块猪舌和一份果冻三明治。所以这种一辈子仅坐在椅子上思考的想法。

其实,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奢侈和轻浮的假象罢了。所以我拿出自己黄色笔记本,在中间划了一条线,然后竭尽所能地写出每种选择的利与弊。

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知道选择某种职业后我的人生会变成怎样就好了。如果上帝或者网飞公司能送我一张DVD来向我描述这两种充满可能性的职业生涯,那我就能做出选择了。我就能一一对比,看看哪种更好,这样一来抉择就简单多了。

但我没有收到这种DVD,而且由于我实在想不出哪一种更优,我就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最安全的一项。成为失业哲学家的恐惧,驱使我成了一名律师。可后来我发现,当律师不大适合我,这不是真正的我。

所以我现在是名哲学家,我钻研艰难抉择,我可以告诉大家,对未知产生恐惧是在进行困难抉择时的自然反应,而这种恐惧来源于对艰难抉择的误解。

我们不应该认为,在艰难抉择中某种选择总会会比另一种好,可我们自身太愚蠢,所以无法辨别,那既然我们无法定夺,倒不如选风险最小的那项。

就算你完全了解了两种选项并将其一一对照,你仍然很难决定。选择之所以难,不是因为我们无知;难的原因在于没有最优选项。

那么,如果没有最佳项,如果衡量的天秤不会倾向于任何一方,那么任何选项都一定是好的。所以面对艰难抉择,可能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认为选项双方一样好。这种想法肯定不对。

如果选项都一样好,那还不如直接抛硬币算了,这样就会产生思想误区,让你认为自己选择事业、住处、婚嫁时都抛硬币选择就好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艰难选择并非是在同等好的选项中抉择。假设你要在两份工作中挑选:你可以做投资银行家,或做平面设计师。

在这个选择当中有颇多决定性因素,譬如工作带来的兴奋程度、能获得的经济保障、顾家时间等等。

也许艺术家这个职业能让你接触最前沿的图像表达技术。或许当银行家你就能接触最前端的金融操纵手段。你可以想象任何两种你喜欢的职业,但两者都不会比另一方好的。

现在,假设我们能稍微改进其中的一方。假设一间银行尝试讨好你,在你的月薪里增加500美元。这一笔额外的金钱会不会让这份银行家的工作优于当艺术家呢?说不准。

更高的薪酬让银行家的工作优于以前,但额外薪水不一定足够让成为银行家变得比成为艺术家好。可如果对其中一种职业进行改进后结果并没有让一方优于另一方,那么两种选择本身就不可能是一样好。

如果两件事一开始都同等的好,当你改进了其中一件,那它就一定会优于另一个。在艰难抉择中并非如此。

那么现在我们就有一个疑惑了。这两份工作,没有一方能完胜另一方,但又不是同等的好。究竟该怎么选择呢?貌似有些事情出错了。可能选项的本身就存在问题,导致我们无法比较。但这也不对啊。

我们并不是要在两种不能被对比的事物间选择。我们说到底是在衡量两份工作的利弊,不是对比数字9和一盘煎鸡蛋的好处。对比两份工作的总体优势是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经常做的事。

我认为疑惑产生的原因源于一种我们对价值的草率设想。我们不知不觉地认为,诸如正义、美丽、善良的价值观都与一些科学度量类似,都能被量度,譬如长度、质量、重量。试想一个与价值观毫不相关的比较,例如两个行李箱中哪个更重。仅有三种可能性。

其中一个的重量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个。像重量这样的性质能够用真实的数字来表达——1,2,3…… 而且在两个数字间的比较中只有三种可能。一个数字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个数字。价值观却不是如此。

作为后启蒙时期的生物,我们总是设想科学思维可以解决世界上一切重要的问题,但价值观的世界不同于科学的世界。科学界中,一切事物可被数字度量。

可价值观的世界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认为充斥着“是否”、“长度”和“重量”的数字世界与“该不该”和“该做什么”的价值世界有着同样的架构。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重要的东西,如:孩子的幸福、对另一半的爱,不能用数字来表示,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在抉择过程中只有三种可能性:其中一选项总会优于、劣于或等于另一项。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思考维度,第四种关系除了优于、劣于和等于之外,第四种关系能描述艰难抉择的运行模式。我偏好把各选项看做“等价”。当所有选项等价时,你的选择就变得极为重要,但选项本身却没有哪个比其他的好。

反之,所有的选择项都有类似的价值,都处于同一种价值范畴当中,但同时他们又具有不同的价值。这正是让选择变得困难的原因。

如此理解艰难抉择,我们就会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创造理由。想象一下若在某个世界中你只需面对简单抉择,那么,永远都有最佳项。

若有最佳项,你就应该选它。因为保持理智就意味着选好的不选坏的,选最合理的。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穿黑袜子而不穿粉色袜子,去吃干麦片不吃甜甜圈,去留在城市里不转向乡区,去娶Betty而不娶Lolita。充满简单抉择的世界,会让我们成为“原由”的奴隶。

当你这样想,你会发现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相信摆在你面前的选择会决定你追寻各种事物的理由,会决定你的爱好,让你住现在的房子,让你选现在的工作。事实上,当你面对的是多个选择,多个等价的选择,困难的选择,你会为自己制造理由来选择这项爱好、这所房子和这份工作。

当各选项等价时,我们面前的各种理性原由,这些让我们分清对错的原由,都无法给予我们一个答案。唯有在这个有艰难抉择的世界里,我们才能锻炼自己的规范性力量,以创造自我的原由,让自己变成心中想成为的人,一种更喜爱乡村生活而不是城市生活的人。

当我们需要在等价选项间抉择时,我们能做出一些十分了不起的事。我们能把自身放在一个选项之后。(说道)这就是我的选择,这就是我。我选银行业。我选巧克力甜甜圈。

在艰难抉择中,这种反应是一种理性反应,但却不是由我们面前的各种原由所决定的。反而,这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理由所支撑起来的。当我们为自我创造原由去成为这种人而非那种人时,我们就打心底里完完全全地成就了真正的自己。你可以说,我们成了谱写自我人生篇章的作者。

所以当面对艰难抉择,不应该拿脑袋撞墙绞尽脑汁地去想哪个选项更优。最佳项并不存在。与其在外界苦命寻找理由,我们该往心里找: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可能会决定成为一个穿粉色袜子、爱好干麦片,还住在乡村的银行家。而我可能会决定成为一个穿黑袜子,住在城市里,喜欢吃甜甜圈的艺术家。面临艰难抉择时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每个人。

那些不锻炼自己规范性力量的人会成为“漂流者”。我们都认识那样的人。我(被理性原由限定)“漂流”成了律师。我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律师业务当中。我不适合当律师。

漂流者允许这个世界谱写他们的生命篇章(被拖着走)。他们让奖罚机制——鼓励、畏惧、选择的简单性——来决定自己的道路。所以艰难抉择教会我们要审视自己能把身心与精力放到何处,自己究竟追求什么,并通过困难抉择来成为那种人。

艰难抉择不是痛苦和恐惧的来源,而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们庆幸人类有如此特殊的选择权利,庆幸有时候区分选择正误的理性原由会用尽,而且,

庆幸有在这个具有艰难抉择的世界里,我们有能力去为自己创造理由,去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艰难抉择不是一种诅咒,而是天赐之物。

无心论

 无心论【注1】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注2】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注3】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注4】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子细【注5】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注6】?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聚【注7】,生死不断?
  答曰: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注8】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注9】,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注10】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槃,定无心否【注11】?
  答曰: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槃。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槃。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问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好!
  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问曰:今于心中,作若为【注12】修行?
  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罣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
  睹之不见,听之无声。
  似暗非暗,如明不明。
  舍之不灭,取之无生。

  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
  烦恼混之浊【注13】,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
  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
  妙神非知所测,正觅【注14】绝于修行。
  灭则不见其怀【注15】,生则不见其成。
  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
  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乃为颂曰:

  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
  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

  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
  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
  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注16】也。

  又问:何名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三界之天虽有延康之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妄中道,亦未为太【注17】。又忘中道,三处都尽【注18】,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注19】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之义,故云太上,即之佛【注20】如来之别名也。

【注解】

  1.见《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编者及刊行年代均不详。本论之敦煌古写本,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史坦因第五六一九号,标题下有“释菩提达摩制”六字。或谓本论纯属他人伪作,因其文内有我国固有术语“太上”二字,不似来自异邦之达磨所说者。或以本论之思想内容与形式,酷似牛头法融所撰之《绝观论》,而疑系法融之作。现据《大正藏》之文本校勘。
  2.见:同“现”。
  3.由为,同“犹为”。
  4.若为:如何,怎样。
  5.子细:同“仔细”。
  6.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意思是说,心能把捉自己吗?
  7.原作“六聚”,据下文,当为“六趣”。
  8.杌:树桩子,或坐具。音“wu去声”
  9.销灭:同“消灭”。
  10.应答曰语:泛指种种言谈。
  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仔细考察一下,日用一切处、一切六根之所用,如种种言谈,种种造作,乃至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等等,难道都是无心吗?
  12.若为:如何、怎样。
  13.此处疑为“不浊”。
  14.此处疑为“正觉”
  15.此处的“怀”字疑为“坏”字。
  16.妄相心,坊间本一作“妄想心”,今从《大正藏》本。
  17.“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妄中道,亦未为太。”这句话中的“不妄”,依据下文,疑为“不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十住菩萨修行,不离有无二边,心中尚存遣有入无之念,未能有无俱遣,更谈不上忘于中道,所以仍然不能称之为“太”。
  18.三处都尽:指有、无、中道之名相俱遣,一法不立,一法不废。
  19.“妄心智”,原本如此,非校对之误。所观之妄心,能观之智。
  20.之佛:疑为“诸佛”。

《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净慧长老编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孟鹤堂0426生日快乐# #孟鹤堂 我想见你# Day 6 最圈粉的瞬间 首先业务当然最圈粉,凭着梁祝和鸡犬升天我就一时半会脱不了粉啦~ 其他圈粉的还是孟
  • 真是让人火大,怎么一些人一些事都是让人很生气,人怎么可以这么懒,什么都想依靠你,难道没有我你就能饿死了,真的是知道很多人不喜欢你,不要以为是人家不理解你,在自己
  • 生命中,该你遇见的人,早晚都会遇见,该你经历的事,始终都会经历。生命中,该你遇见的人,早晚都会遇见,该你经历的事,始终都会经历。
  • 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自殷商得天下之後,依循夏朝的禮制。
  • ”张永朋说,“第一站,我到了上海的龙美术馆,看到宋画时,那种锤击心灵的工艺美感,让我感受到了力量,第二站直接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跟美术馆不一样的是这里艺术气息
  • 资料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刘杨主任医师,从医近四十年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局和人事部证书认定为“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学术传承人曾负责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名老中医经
  • 推荐好物最近种草了新加坡Maxi Eyes的月抛1⃣蝶豆花拿铁2⃣阳光琥珀本人眼睛很敏感,所以我很少戴瞳瞳,但是Maxi Eyes的真的是很,对于眼睛敏感的我来
  • 通过用时尚简约的手法去拍摄不同领域的产品。通过用时尚简约的手法去拍摄不同领域的产品。
  •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不管别人是不是知道自己,也不管自己的存在感如何,自己就在那里。经历的多了,内心就会强大,存在感也就自然的存在了,低调的人总是
  • 教你们正确打开加班姿势~试试看这个#DDC蒸汽暖颈贴#,李佳琦直播间种草的嘻嘻,10s加热,保暖时间持久,配合啫喱渗透效果更好,脖子好舒服哦,时尚又百搭,冬天必
  • 我是特别认同他的这些观点的,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也就会越深,不免会有一些怀疑,但是怀疑并不是为了虚无,而是对真理的进一步获取,或许我在这里只能是认
  • 因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
  • [挤眼]PS: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跑车,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轿车的舒适!小方头对修长的脚型和宽脚背太友好了 自带高级感的鳄鱼纹 休闲通勤皆可搭 超时髦的惹~年底出了很
  • 滑雪品牌Phenix,它的整体设计相对而言更为青春活力,风格主打复古风,既然某些人已经脱粉了我就把话撂这了,捧航剑踩赫剑就nm离谱,赫航剑里把赫写得像个畏手畏脚
  • 『没必要非要有远大的追求,在生活点滴中感受小确幸也可以是所谓的人生意义;没什么火花也没关系,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就已经点亮了火花。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
  • #CV羊羽先生[超话]#致十二月不知不觉日历就翻到了最后一张2020进入到了倒计时仿佛太多的感慨在年末成了恐慌仿佛没有退路又仿佛没有退路才是唯一的出路像一棵冬天
  • 到这一步你就可以把你的就诊卡再珍藏到你的小口袋里边了。到取药口里出示你的那个取药小条,就可以拿到你的药品了。
  • 这一定是武汉2021年最值得打卡的艺术展之一,作为全球前沿策展概念,「全景未来」特展将以「可触摸的艺术展」形式登陆武汉。不管你想要拍照打卡,还是创新设计的重度爱
  • 每100g有机青稞面粉中,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7.2g,能够更有利的维持肠道的健康。更多↓#蓝朋友的提醒#青稞煎饼,低脂肪,低升糖,高饱腹的健康主食。
  • 房间2:朝南小房间,跟房间1共朝南阳台,2300元/月,限不超过2人。房间2:朝南小房间,跟房间1共朝南阳台,2300元/月,限不超过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