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深山,科技扶正一棵核桃树——记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徐永杰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敏 通讯员 赵辉 陈晓瑚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名单,我省6人上榜,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所博士徐永杰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以来,徐永杰长期扎根深山,利用“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湖北省林业专家服务团”等平台,在保康、郧西等核桃主产区县市,开展以核桃生产带动林农脱贫的科技服务工作,每年服务时间达100天以上,累计建设示范基地12000余亩,组织核桃专项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林农3000余人次,指导贫困户560余个(次),为基层编写核桃生产技术和栽培技术标准8套(个)。在他的直接带动下,保康县核桃年产量提高20%以上,2019年356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植核桃年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763户收入达5000元以上。

由于贡献突出,徐永杰的扶贫事迹2017年入选科技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2018年入选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团队,2019年被湖北省林学会授予“最美林业科技服务专家”称号。长期摸索和实践鄂西山区经济林产业,徐永杰用自己的热情和科技让核桃成为鄂西山区林农致富的金果。

服务林农有“把式”

保康县是湖北核桃第一大县,全县核桃面积35万亩。2013年以来,徐永杰走访了全县11个乡镇257个行政村的100余个行政村,对林农、企业和贫困户反映的问题了如指掌,从政策到技术,全方位辅助产业发展。他指导核桃产业办从以前的“抓规模”转变为“抓产量”再到“抓市场”,从“面面俱到”转变为“抓示范”,从“补贴资金”转变为“补贴基地物质”。

徐永杰常说,要使技术在山地生根,首先得使观念在人脑生根。结合试验结果,他花了大量时间与技术员、林农座谈,结束了以前“园艺化”栽培理念,根据山地实际,提出“稀植大冠”仿“自然”种植理念。2014年,在全县核桃刚刚进入挂果期,徐永杰就着手组织全县核桃基地第一次密度调整培训,通过培训和亲自示范,用效果说话。现在,“密度过大导致产量不高,病虫害严重”的观念已根植于县、乡领导、技术员和农户心中。

在良种保障的情况下,除了调整密度保障通风透光外,肥水充足才是保证核桃丰产的根本途径。徐永杰开展了大量的土壤、负载量调查,进行叶片和土壤养分分析,设计了适宜本地的核桃专用肥配方。2015年该配方肥投产作为保康县产业补贴的重要物质,6年来累计投入生产近5000吨。

得益于技术适宜和执行到位,保康县核桃产业发展了60余块高产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具有湖北特色的保康模式。徐永杰及时总结这种模式,通过全省各层次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宣讲这种模式和相关技术,带动秭归县、郧西县、郧阳县等多个产业县发展思路的转变,为地方林业产业发展树立了信心。

鄂西山区山高路远,核桃基地分散到各村,上山爬岭、走泥巴路都是常有的事,徐永杰却从不在意,每次下基层都是起早贪黑,沾满泥土的衣着,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有一次,保康县一位领导等他回来吃饭,看到晒得黝黑的他,不禁哈哈大笑说:“有你这个样子,我就相信这个产业肯定行。”郧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林茂斌见他就说,“只要徐博士一到郧西,我心里就非常踏实。”

服务林农有“远见”

徐永杰坚持科研要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

湖北核桃生产品种多引种于北方,是他最早发现早实核桃衰退现象,晚实核桃不抗晚霜等问题。鉴于湖北处于我国南北交界带资源丰富的特点,从2014年开始着手建立大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库,先后收集本地资源6个种155份无性系种质资源,培育出2个植物新品种,为湖北核桃产业品种储备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开展的果园覆草分解机制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山区核桃有机质匮乏问题,还为生产基地有机质补充提供了长效稳定途径;他开展的核桃与茶叶互作机制研究,为地方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支撑;他牵头建立的果材兼用示范、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为湖北核桃基地省力化栽培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他边开展技术服务,边试验,边思考,边总结。7年来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1项,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植物新品种2项,制订实施湖北省地方标准4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服务林农有“新招”

为更好地为林农提供服务,除了线下实地服务外,徐永杰还在网上开辟了新阵地。他是保康、秭归、郧西等核桃产业县微信技术服务群里的指导专家,林农随时随地问问题,有问必答。从2017年开始,他作为垄上行APP的进驻农业专家,及时回答网友们遇到的林业问题,定期开网络直播课为大家授课。

去年疫情期间,他不为疫情所“困”,除了到村组报到领受任务外,远程指导我省核桃种植户备战核桃园春季管理,当上了一名林业科技主播,经常是一桌一凳一个电脑,一坐就是大半天。

他长期践行党员使命,发挥技能特长,积极投身抗疫情、抓生产、促脱贫的实际工作,湖北省林业局2020年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徐永杰正是凭着对林业的热爱和对林农的深厚感情,坚持在林业一线奋斗。而如今科技的迅猛发展,更是激发出了他更大的工作热情,他想用现代科技促进林业事业迈上新台阶。他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未来他还将以更浓厚的工作热情,过硬的技术,为湖北林业发展服务。

【杭州37位叔叔阿姨,拼10辆车自驾游两个月!看完佩服,实在太拉风】37人,10辆车,62天,从杭州出发,途经遵义、大理、拉萨等48个城市,最终安全回杭,共行驶一万八千公里。
  
如果不看年龄,你或许会以为这只是众多热血自驾团中的一支。但这支“开心自驾队”里的自驾客平均年龄超65岁,70岁以上有3人。

奋斗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的他们,和家长里短与生活琐碎短暂告别,一起去看祖国大好河山。

在堵车的公路上,他们跳舞做瑜伽;在清晨的湖畔,他们像年轻人一样迎着朝阳奔跑;他们为贫困县的孩子送去爱心,也会对路边的游人伸出援手。

正如电影《飞越老人院》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

1】教师、医生、会计……
退休后抱团组成中老年自驾队

自驾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教师、会计,其中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半辈子。退休后,有钱有闲的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旅行。

然而旅行社的团队游,对这群花甲老人来说并没有那么友好:为安全着想,团里的交通方式、景点景区都有年龄限制,选择余地不多。不仅如此,一旦选定路线,景点和时间便受到局限,他们的许多个性化要求得不到满足。

既然旅行社玩不爽,那干脆自己组团自驾游。2013年起,开心自驾队每年至少要出发一次。从最初的一车四人,到今年8月15日从杭州出发时,已是10辆车37人的规模。

“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多是朋友带朋友,相互捎上的。”面对这么庞大的规模,领队张治辉也始料未及。出发前,他给10辆车编好号,每一辆都配备了无线电对讲机。

这些人中有夫妻,有朋友,也有只身前往的中老年人,用拼车的方式和他人完成旅行。

2】“自助式”拼车自驾
他们克服高反挑战四大穿越
  
在37人当中,73岁的张治辉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亦是最有经验的领队之一。

张治辉为这趟行程准备了大半年。都说众口难调,所以在选择沿途经停点上,张治辉优选特色区域和网红打卡点。“像第一站放在遵义,就贴合大多数人的红色情结,也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

相比旅行社的统一出行,张治辉把他们的行程称为“自助式”自驾游。定好每一站的集合地和旅馆,可以自行游玩,只要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

与以往相比,这趟旅行有四大惊险穿越:以山地风光为主的大小凉山穿越;8条进藏路中难度最大的丙察察穿越;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新藏无人区穿越,还有每年只通车5个月的独库公路穿越。

在这其中,最艰难的莫过于丙察察穿越,整条烂泥路300多公里,10辆车共爆了5个胎。

中老年人进藏,高原反应是一大难关。为此,除了随车配备氧气瓶,并从海拔2900米起逐步升高,3100米、3300米......最终抵达3700米的拉萨时,全员都没有出现高原反应。 

3】堵车路上跳舞做瑜伽
这群老头老太格外拉风

自驾路上,堵车时常发生,短则一两小时,长则四五小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信号还时好时坏,这样的时间怎么消磨?
 
有车友拿出准备好的音响,歌儿一放,有广场舞经验的阿姨们率先扭起来。此时,大老爷们也抛弃了成见,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

而且这个开心自驾游队,还藏龙卧虎。

69岁的余炳良是队伍里的摄影发烧友,为了这趟行程,特意买了新手机,将美景拍了个遍。
  
68岁的老蒋有个好嗓子,临湖听他唱一首,就是个小型演唱会。喜欢写作的周建新在62天行程中写了17篇随想。“日后看看这些文字和图片,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还有首次参团的舞蹈担当汪琴女,兼任了大家的拍照造型师。怎么摆pose好看,怎样拗造型更能出片,她最知道了。旅途结束,不少人都学到了拍美照的小窍门。
  
这趟自驾之旅,还满载了花甲老人们的一片爱心。

途经大小凉山地区时,大伙儿给凉山州雷坡县的孩子们带去了价值两千元的衣物、文具和书籍。

将物资捐赠给当地学校后,大家依然在旅程中传递爱心:有中途汇合的队员,把车上崭新的行李箱送给了当地小姑娘;遇上天真活泼的孩童,大伙儿还会包个红包,逗他们开心。

4】两个月的朝夕相处
对夫妻和陌生人都是一堂课
  
“62天,足够暴露一个人所有的优缺点。”对此,张治辉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

出发前,他给每个司机和乘客立了规矩:如果发生争执,司机不能半路弃载,可以选择就近的火车站或机场;而乘客也不能斤斤计较,相互之间学会将心比心。
  
在旅程中,张治辉的车,既是总指挥救护站,也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闹矛盾了,有人便会转而坐上他的车散散心,走完剩下的旅程。

“这个年纪的人,总会有些自己的执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得重新学着与他人相处。”张治辉表示。同时,长途自驾游对中老年男性和女性,也是一次考验。
  
面对辽阔美景,大老爷们拍完就走,爱美的阿姨们却喜欢摆出各种造型,拉上小姐妹一起留念。

起初,男人们不免抱怨,但慢慢的,却被这样的热情所感染。遇上阿姨们下车拍照,有的人干脆搬个折叠椅,一边欣赏一边等,有时还对动作出谋划策提意见;还有的则像阿姨们一样摆集体造型,乖乖服从经验丰富的女同胞指挥,行军礼、竖大拇指,展现男性阳刚的一面。
  
所以,中老年自驾最好的搭档是什么?在张治辉看来,是夫妻。

55岁的天天和先生,是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夫妻档。“他是当兵的,结婚31年来,一直聚少离多,这次反而是相处时间最长的。”

出发前,天天也曾有过顾虑,怕两人意见不一,也怕中途吵架。没想到,一路上,两人相处格外融洽。丈夫身为军人的好体力在驾车时格外突出,一万八千公里没让她插过手;而她也成了旅途中的好帮手,喂饭、导航、谈笑,比日常还要甜蜜。

回到家,天天忍不住和女儿感叹:“你爸爸表现特别好。”

5】他们是历经坎坷的一代人
想多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

时下,自驾游成为了不少中老年人退休后的首选。“对我们来说,钱反而是其次,重要的是玩得舒心。”

所以,对每一次参与自驾的人,老张也有自己的要求:一是自己要有兴趣,少发牢骚,二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评估,三是对人文、景点、历史有一个大致了解,“至少得及时阅读我发的攻略,不然玩得稀里糊涂。”
  
老张依然非常理解每一个老年人加入他车队的意义和原因。50后60后都是不容易的一代人,年轻时建设祖国,经历的坎坷多,现在有时间了,所以希望能够用自驾的方式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经历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事,“眼睛美了,心灵也会美,心态、心情都会变好。”

每一次旅行后,张治辉和不少群友都会回家整理照片,一个个文件夹分门别类地放好。他们计划着,以后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就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回味彼时的美好,“至少不留遗憾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宗倩倩 )

【市北区文化工作亮点纷呈,等您“满意”评价】2020年,青岛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紧密围绕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着力六大亮点工作,努力探索新型服务形式,创新搭建各类活动载体,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广泛搭建群众乐享的文化舞台,丰富多元化文化娱乐元素,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居家活动多:200余场文化服务上“云端”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冲击。但在市北区,小马教唱、老周教画......许多“民间艺术家”们摇身一变,成了“网课老师”,市北居民只需关注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或者各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站的各类网上平台,这些“云端”文化服务就能唾手可得。

今年以来,市北区文旅局积极组织区各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站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持续向居民朋友输送文化服务,陆续开展了“市北艺时光线上云课堂”“‘阅读在市北,幸福伴我行’云阅读”“一人一艺”民间才艺线上大比拼、“拼搏在春光里”线上音乐会等各类“云端”文化服务二百余场,提供了美术、书法、声乐、舞蹈、茶艺、瑜伽、厨艺、朗诵等多种线上文化艺术课程,参与群众20万多人次。同时在“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设立了“疫情知识大闯关”、“文化慕课”、“名师讲坛”等文化惠民线上服务版块。

除了“网课”,市北区文旅局还试水“网络直播”,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了优秀非遗项目云直播活动,将市北区26项非遗项目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了集中展示,平台浏览量达15万次。面对疫情,市北区文旅局及时转换“赛道”,不断丰富广大居民的居家“抗疫”生活,实现了文化服务“不打烊”。

文化送门口:940个文化网格精准服务

市北区作为青岛的老城区,人口众多,文化需求更加多样。随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市北区940个网格承载起了越来越丰富的服务功能,让“文化进网格”成为今年市北文旅部门重点着力的课题。

为了不断推动文化服务进入网格,开展“微文化”定制服务,持续打造“文化在身边”服务品牌。通过“一张调查问卷、一场讨论活动、一份服务清单”的“三个一”工程,为“文化进网格”的服务针对性和精准度提供支持。依托“党群e家”服务平台,开展《市北区“文化进网格,为您送服务”居民文化生活需求调查问卷》征集活动,共收集需求表2万余份,为文化定制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依托“基层大走访”,积极组织干部居民开展“文化大讨论”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采集居民群众的文化服务意愿,列出文化服务“清单”。

有了“清单”,更要有一支庞大的文化骨干队伍来执行。今年来,市北区文旅局不断发掘社区网格中具有文艺特长、有热心有责任的居民群众,积极组建“民间文化网格”队伍,发动周边的邻居朋友组建歌唱、舞蹈、书画、摄影、器乐、阅读等各类兴趣互动小组,开展场地条件不限、参与人员灵活、文艺形式多样的文化互助活动,让“文化进网格”更具持久性和生命力;同时组建提升社区网格文化素质的“文化讲师团”,策划开展“文化大比武”等各种文化门类的“微服务”、评比选拔、文艺培训及文化创作等活动,培育基层文化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推动“民间文化”的健康长期发展。

服务更优质:100场公益演出“悦动市北”

文化服务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为了让不同文化需求的观众们免费欣赏到优质演出,今年市北区文旅局推出 “悦动市北”文化惠民项目,采取“大小结合”、“高低有致”的方式进行创新,让100场公益演出普惠不同受众居民。挑选有广场条件的街道社区送上48场老少咸宜的综合类“纳凉晚会”,将12场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微演艺”送到街头,精选40场儿童话剧和“马向阳下乡记”等高水平剧目演出走进公益剧场。

今年,市北区的公益培训也“移步换景”,为保证群众较为优越的文化体验感,今年的3000节公益培训引入了社会培训资源的共享共建,从社区教室的单一“场景”,扩展到多个培训“场景”中去,让居民群众可以感受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培训体验。通过社区教室、培训机构互动的方式,将3000节精品公益培训送到市民身边,满足了居民们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

开创新模式:50场文化市集辐射街区

为了推进文化活动与群众生活的互动融合,解决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感受度不高的问题,今年,市北区文旅局探索建立“网红+街区+居民生活+线上线下联动”的群众文化服务新模式。

从8月份开始,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市北区开展了50多场“荟文化﹒悦生活”街区文化集市活动。通过设立文化市集、文娱互动、以物置物、网红砍价、志愿服务等板块活动,组织文创企业、非遗匠人、表演团队等向居民进行展示展销,发动、吸引居民主动展示、交易、分享自己闲置的文化生活用品和文创作品,增强社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对文化的感受度。创出“荟文化﹒悦生活”市北特色文化生活品牌,营造出“市北生活比蜜甜”的具有“烟火气”的群众文化生活氛围。

聚集新活力:“6+N”创办“青年节会”

为响应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以文化力量提升城区时尚品质,以青年活动聚集活力创新。9月下旬,市北区拉开了最有趣、最启发、最丰盛的青年局——2020年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让更多年龄阶层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让市北文化服务面更广,用文化活动带动老城区的创新活力。

活动以“6+N”的模式,通过潮流音乐节、青年文化论坛、特色文创市集、街头极限运动等多元化的优质青年文化活动,展现市北区适合年轻人创新、创业、聚集的各个场景,加深年轻人对于优秀艺术、青年文化、城区内涵的充分理解,不断释放发掘年轻人的艺术文化创造力。活动着重“创新、创意、创造”的理念,通过原创LOGO、特色SLOGEN、文创产品,展示市北区时尚、潮范、国际的一面,努力打造市北区青年文化节会活动的高品质IP,让市北区成为能够提供给年轻人汲取丰富艺术文化养分的“集结地”和“朝圣地”。

品牌再升级:4场大比武炒热群众文化艺术节

市北区群众文化艺术节作为居民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今年采取“政府搭舞台,百姓唱大戏”的形式,真正地发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调动“民间高手”自己当演员、当选手。通过“广撒英雄帖”,不设门槛、广泛动员,以“一级社区海选评比、二级街道选拔推送、三级专家评审颁奖”的赛制模式,开展演唱、舞蹈、戏曲、器乐等线上线下的“草根才艺大比武”活动。

“群众的舞台还给群众”,今年的群众文化艺术节会场设在社区、街道,让居民群众近距离地感受文化比赛氛围,大家演来大家评,并通过区街分别设奖、成立“草根才艺人才库”、组织优秀作品巡展等形式,来助推群众文化掀起热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布蕾丝婚纱】22年最流行的鱼尾款 超喜欢画质糯糯的感觉[嘿哈]温柔可人儿 搭配简约的妆发,真的超美的 ​时尚有点小调调[鼓掌] #杭州婚纱##婚纱#
  • 针对全市100个重点易涝积水点,严格按照“一点一策”应急措施,人员、设备提前到位,随时做好应急抽排准备。近期,因外地有疫情,合肥市会随时按照协查通报进行认真排查
  • 第九集真的好伤啊,呜呜呜呜其实我觉得这时候阿絮已经基本上把老温当知己了,所以在看见湖上安吉四杰时才会对老温说:“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而且之后阿絮内心独白时说
  •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小朋友可能不停的用发烧来提升自己的免疫系统,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上幼儿园之前,每个小朋友都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是每个小朋友的免疫力不同,Andy
  • 但我一件事不明白:你们挺俄为防美国坐大一一在网上吼时怎么不编个让俄罗斯人感动的理由?每一个朋友见到玉甜本猫都惊呼被我的照片欺骗了,这样子是没办法做一个女明星的。
  • 有人说没有理想的人活着就如同躯壳,没有思想、没有灵魂,读完这本书我仔细回想了作者开头所描写的斯特里克兰,发现确实如此,他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做着乏味枯燥的工作,
  • 肖战我喜欢你,天地可鉴,爱你不变,肖战我支持你。肖战我喜欢你,天地可鉴,爱你不变,肖战我支持你。
  • 英语阅读的正确率不一定是你目前的真实水平,因为有可能是题目的不适应性,毕竟刚刚开始搞这个,后面备考这280多天就是来帮助你“质变”的。以下是书中原句,我稍微加工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几点:1,夫妻两都是婚姻情感不顺的人,如果不注意经营情感,任性冲动,一旦发生矛盾互不相让,只知道指责对方,而不知道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很容
  • ④《终极系列之唯一的梦》晋江独发,不一定填坑。②《终极一家之修的小幸运》在晋江和话本发表过,未签约。
  • 上周末判断过本周三的时间节点,也说了这里拐点后会有一定的持续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反弹周期也会有阴线、也会是震荡+分化的,比如今天开始早盘高开后就容易进入分化格局
  • 他走了几圈,照片质量参差不齐,但我打算把所有照片都留下,这样多年后重新拿出来看,那种热血又能重新涌上来远远的,是开始有了春天的色彩,今儿个多管闲事去了,就是去探
  • 职场女人,八点下班,九点到家十点晚饭,十一点平躺小酌几口养家的男人辛苦持家的女人辛酸彼此理解,互相疼惜,啥都心甘滚滚红尘,缘深梦浅,一念如许叹,多少柳绿花红多少
  • #博君一肖[超话]#.. — ..心动始于初遇,故事起于花田 ❤️ 第一次搞个小小的抽奖,评论区抽一只可爱的龟龟送双人写真集,还有一些小卡,明信片等,直接下单
  • 想聊聊老生常谈的“容貌焦虑”这两年,估计大家听容貌焦虑这个词已经听起茧了吧,「颜值至上」的时代,追求极致的视觉观感,似乎没有这种焦虑,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了
  • 布尔基:“为这支伟大的俱乐部一共效力7年是我的荣誉,我不光会记得2017和2021德国杯夺冠的时候,也会记得所有我们一起经历过的幸福和困难的时光。”关于未来,布
  • #房产# #买房# #房地产# 放开限购,降首付,下调利率,延长还款期限,多项措施齐发,但楼市依然冷清,卖房的排队吆喝搞促销,买房的冷静等降价,低首付买房是房
  •   就业、上学、用工,这些构成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集中承载了群众“急愁难盼”问题。”继疫情期间创新推行“共享用工”模式后,今年春节,经开区又出台了“共享用工”
  • 这么多年高通也出现过旗舰芯片翻车的事情,但是第二年很快就可以调整过来,整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大骁龙8旗舰疯狂堆散热的局面。
  • 为迎接第27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2022年3月我市全面开启“扫码看书 全城共读”主题阅读活动,邢台市图书馆优选100种电子图书供广大市民朋友阅读。欢迎参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