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一百三十四集:花蕊石、降香

花蕊石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吐衄必降气,气降血出止

《本草求真》曰,花蕊石原属劫药(中医称能够迅速减轻症状、制止病情发展的药物为“劫药”——编者),下血止后,须以独参汤救补,则得之矣。若使过服,则于肌血有损,不可不谨。

一病人,骑摩托车摔伤,吐血,时不时有血溢出来,按照常规可以迅速用三七粉或云南白药效果很好。

但刚好药柜子里的三七又用完了,止血又不能等。

老爷爷说,立即配个花蕊石散。

这样让病人用童便把这花蕊石散送服下去,马上就不吐血了,胸中也没那么闷胀了。

小指月说,这花蕊石是矿石类药,怎么止血之功这么好。

老爷爷说,你看这花蕊石这味道是酸涩的,所以能收敛止血,还有它是矿石类药,善于降下,吐衄必降气,气降血出止。所以花蕊石一边下降,一边收敛,血就容易止住。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和剂局方》治诸血及损伤金疮胎产,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为水,则此石之功,盖非寻常草木之比也。

《局方》曰,花蕊石散治金刃箭镞伤中,及打扑伤损,猫狗咬伤,内损血入脏腑,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花蕊石(捣为粗末)一两,硫黄(上色明净者,捣为粗末)四两。

上二味相拌令匀,固济,瓦罐内煅,取出细研。瓷合内盛。外伤掺伤处。内损用童便或酒调服一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一百三十四集:降香
图片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看三国是看计谋,还是看养生

大怒冲天贯牛斗,擎拳嚼齿怒双眸。

兵戈水火亦不畏,暗伤性命君知否?

有个病人心胸狭窄,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勃然大怒,本来他血压就高,经常烦躁失眠,有一次邻居装修,搞得很吵,而且装修的粉尘满天飘,他就破口大骂,邻居也不甘示弱跟他吵了起来,大家吵了一个多星期,相互都不让,谁也没有安稳觉睡。

突然一天早上,他刷牙时,呛咳了一下,居然吐出一大口血,原来他胸中怒气还没有消,于是赶紧先找医生治疗治疗。

老爷爷说,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你不放下心头怒气,这病难以速愈。

他脾气刚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医生你就帮我治病,不用劝我了。

老爷爷笑笑说,指月,像这种脉象弦硬的病人,大都脾气刚强,难调难服,你知道经常愤怒会得什么病吗?

小指月说,怒则气上,会失眠,会头痛,会口苦,会咽干,会肋胀,会血压高,会耳鸣,会吐血......

张从正《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曰,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飧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胷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痺,为肥气,为目暴盲,耳暴闭,筋解发于外,为痈疽......

这病人听了大吃一惊,怎么小郎中讲的系列病症,自己一一都有,本来这次他想来治疗郁怒吐血的,可自己还有这么多杂症,该怎么办呢?

老爷爷说,如果怒气不减,年岁渐增,血管脆弱,你现在是血能够吐出来,将来内脏里头出血,马上就中风偏瘫了,谁也救不了。

一讲到生命可危,没有人敢不引起重视。

这病人不得不仔细思量。

老爷爷说,你平时喜不喜欢看三国。

这病人笑笑说,当然喜欢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我从头看到尾,没有落下一集的。

老爷爷说,看三国,你可以看出计谋,你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可以看出养生。

看三国你是看计谋,还是看养生,看计谋就像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一样,人如果勾心斗角太多,身体就会太弱,脾气太大,身体便会太差。

这病人一愣,三国是历史小说,难不成里头还有养生?

老爷爷接着又说:

楚霸王,周公瑾,匹马乌江空自刎。

只因一气殒天年,空使英雄千载忿。

这病人也是个聪明人,也读过楚汉相争,知道这些英雄很多是富有才学绝技,但最后却因为不能抑制心头怒气,而殒灭,所以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被气得吐血,从马上掉下来。

为什么看别人时,就看得那么清楚,回过来看自己时却糊涂了呢?

老爷爷这句话像是一针扎到这病人心坎上去了,病人寻思良久。

老爷爷说,刘备因怒,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关羽因怒,大意失荆州,此王侯将相之怒火也。故《孙子兵法》讲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而平民百姓因怒,便百病缠身,百药乏效。

这病人好像清晰了些,有点明白怒伤性命的道理了。

小指月说,那因为怒火攻心吐血该用何药?

老爷爷说,你想想有哪味药,既能够把怒气降下来,又能够化瘀止血?

小指月说,用降香,既能降气止痛,又可以化瘀止血,专治气火上逆,咳吐衄血。

老爷爷点点头说,就用一味降香磨粉服用。

血随着气升降,气降血瘀降,吐衄必降气,降香用之良。

这病人吃了三天的降香,心胸宽畅,怒气暂消,也不再呕血了,连晚上睡觉都睡好了。

老爷爷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你看天地降气降雨,则万物欣欣向荣,人体气降气顺,则五脏和调,灾病不生。

所以人活着就要活得大气,不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愤怒生气,因为这是在伤身败体,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经疏》曰,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一味降香治金疮外伤

《本草纲目》曰,降香能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小指月正在切药,心中却在寻思着这槟榔的药理,以前指月切槟榔都是小心翼翼,一方面这切刀锋利,容易割伤手指,另一方面这槟榔必须切得越薄越好,一个槟榔要切好几十片,你想想那功夫得多高,用心得多专。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你刚开始去做,认认真真,全力以赴,反而不会搞伤弄乱,而一旦你熟悉了,便掉以轻心,这时却最容易出错。

果然小指月一个不留心,便把自己手指割伤了,立马血流如泉涌。

一般的意外都是对分心的惩罚。老爷爷如是说。

小指月知道自己又走神了,没有三七粉,要止血,好多招啊,刚好还有一些降香的粉末没有用完,小指月就抓一把按在伤口上,随后血就止住了,第二天居然结痂,不痛不痒,看来这降香止血也是一流的。

小指月问,爷爷,这沉香、檀香跟降香都是香类药中的精品,它们有何不同?

老爷爷便引《本草通元》说,沉香色黑,故走北方而理肾,檀香色黄,故走中央而扶脾,降香色赤,故走南方而理血,而且降香入血分而下降,有行瘀止血定痛之功,所以古方紫金散便用一味降香打粉治刀伤出血不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名医别录》中曰,一个姓周的将士,被海贼砍伤,血流不止,筋如断,骨如折,军中的医生先用花蕊石散,没有把血止住,后来又用降香制成的紫金散。原来这降香色偏紫,又名紫藤香,一用上去,血就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第二天局部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

规定和人情起了冲突我们该怎么选!你们怎么看!!!!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本轮感染者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视频流出:除了愤怒,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的新闻,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3月30日,老人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防疫工作人员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况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二楼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先接老人的,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就是,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才算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再次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规定,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需要讨论的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时出去买东西。

不想,回来的时候,小区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地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决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的。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通过。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就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骂某个城市,骂某些政策,骂防疫人员……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就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3.6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的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可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4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用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的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防护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防护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也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防疫人员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有辛苦的工作人员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仅靠制度就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和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谢谢你看完文章,还请点亮“赞”并“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关注新冠肺炎##上海疫情##疫情防控##好人好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谢你一直守护在前方谢谢你用心用情与我们共度岁月长这两年的路很不好走 姐姐佛系营业 快本停播gzs不做人老粉的寒心离开新粉的不确定性 一桩桩、一件件 感谢
  • 4、打‮自开‬己的社交圈‮不,‬要拒绝任何‮性异‬的示‮,好‬您在‮种这‬倒逼下不断的成‮,长‬哪怕‮后最‬的结果复不了婚,您也‮找能‬到更好的。这位男士喜欢预
  • 双①①超级红包: 双①①预售清单: -------#聪明女人会省钱#------- 燃脂瘦身腰带甩脂机减肥机抖抖震动懒人塑身机瘦腿神器减肥仪正品 原¥79元
  • 就是因为相会转变,佛才叫我们生心;虽然现相,这个相决定是了不可得,「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我们一定要无住。佛在这个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
  • 详情分别如下:关于再次要求在乌人员及时避险的通知:一段时间以来,我在乌公民对防空警报响应出现懈怠。关于要求所有在乌中国公民完成10月登记备案的通知:为掌握在乌中
  • 【微博图】我怀疑我可能会永远记得那个氪金预算都留出来了但是被你游玩家扣帽子说是“别的游戏请来的水军”的那个网络波动、服务器进不去的周年庆的下午只能说你去给人家当
  • @任嘉伦Allen #请君大结局太好哭了# rjl#陆炎剖丹牺牲#今天午觉梦见我要去接我的狗狗,就一直在想快快忙完我手头上的病记就像小时候要去玩的那种期盼,整个
  • 合和法事让我感情和好,催子法事让我升级为人母去年是我家庭重大转折的一年,之前感情出现问题是因为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就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夫妻感情出现了很大的裂痕,也
  • 在出色完成上述使命后,欧空局决定赋予智能一号最后一项使命,那就是用剩余燃料完成最后的撞月任务,以了解月壤浅层尘埃的成分。在约88天的转移旅程中,团队严密监视、精
  • 来源:哈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曲歌【今日开票 | 浪漫如歌——张可函&曹一闻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2021年新年到来之际,诚挚邀请哈尔滨的乐迷朋友
  • 这么神的作品复刻成这样,真的不如把ip卖了给有实力的大厂做,外包成这样,发布会看到复刻时候真的整个人热血起来,然后马上又被泼冷水,不!就像很多新晋股民一样,赚钱
  • 這是一條負能量的#碎碎念# ,慎看跑步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哥超我,我一下子起了好胜心,一直追着努力不被他落下,直到一个路口,他跟我走了反方向,正犹豫着要不要跟他的路
  • 两个人满打满算也没抱多久(每个被猜的人拥抱时间是一样的)但分开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迪点了点头就伸出手比了个“三号”——是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需要解释的默契度,甚
  • 己胎在亥,视同正财,没有冲刑的代表此人一生安稳。三白不同古代寻常男子,以痴情待芸,予诸多方便,实属难得。
  • #健康干货# 微博软件详细介绍图我宁愿卖贵的,安全的,有效的[强],也不卖便宜没用的,为了这份口碑,不管多少人跟我说贵,买不起。你永远不可能掏萝卜的价格买到人
  • 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原厂售后零配件的生产与供应保障提高至自停产后12年。理想汽车正在建立更加完整清晰的产品序列,字母代表车系的平台,数字代
  • 《招摇》居然也是她写的,都是热门剧,大大肯定暴富了哈哈哈[打call]#苍兰诀##成毅沉香重华# cy #成毅应渊帝君#V榜☞9.03,第24次破九谢谢超爱他的
  • #王奕[超话]# #一一的日常碎片# 221010-221011一一的生活记录去看医生了,大家平时看手机也不要太低着头哦,对颈椎不好,小王的头痛没办法根治,只能
  • 单位有个同事,平时在医院是比较严肃,很少笑,嘴角有些下垂,总是给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嘴角下垂可以通过医美治疗来改善,可以缓解或消除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或自主神经
  • (bushi2⃣️沈凌天离家后,陈思会一个人在家待着,然后她就看着我向我走来,眼神温柔打量我的脸,伸出手像是想要抚摸,却又在快靠近的时候收了回去。她紧紧抱着我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