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者的人生感悟。

2019-06-29

我是一名医生。

1969年参加工作。

2005年退休。

经我治疗的病人无数,我的职业是西医,但我一直爱好和专研中医。

尤其是我的针灸疗法,在当地小有名气,治好了很多风湿类疾病和一些癫狂之症。

我自认为我的一生都在为人民健康做贡献。

可是到了晚年,我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患了冠心病时常发作,急救盒需随身携带。

家里的常备药品不断。

退休的那年,又患了严重的皮肤病,寻常性牛皮癣,掌趾脓疱病。

为治病,我跑遍了省市的各大医院,专科医院。

都不见好转,最后我放弃了治疗,无奈,作为一名医者我却医不好自己的病,我老伴更是吃了一辈子的药。

2013年3月15日。

老伴的健康状态非常不好,每天无精打采,总得躺着总爱睡觉,四肢无力,头晕。

不在同一个城市的大女儿却神奇地知道了老伴的情况,而且感受到老伴的情况不好,甚至命不久矣,并赶了回来。

大女儿提出了另外一种治病方法就是不用医不用药,用高频能量可以化解一切低频能量和解决疾病,当时我不信,但我又确实没办法,无奈只好跟着女儿带着老伴去找师父。

我们在师父那里住了大概七天,要不是我亲眼见证,打死都不会相信,我一辈子从医,治了一辈子病,居然说没有病?一切病都不是病?所以刚开始,我心想,净胡说八道,不吃药不打针,看你们怎么治。

几天时间里,师父带领几个师兄,每天给我们讲关于人体及心的关系,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我们治病只是针对肉身房舍下功夫,忽略了内在的意识和能量,更没有关注于对人体起决定作用的“心”。师父每天通过讲解让我们感受内在的心和灵魂、意识,并且给我们化解了背后很多累世的因缘,师父还用他的高频能量给我加持、打通经络、修复身体、恢复元气,我和老伴一天天好起来了。最神奇的是,师父在用高频能量加持我的时候,我居然看到了灵魂,看到了多维空间。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师父那里来了一位客人,当那个人往沙发上一坐,我就看见他的脚前面既然躺着一个人,在跟师父聊天的过程中那人说他总爱绊倒摔跟头,当时我还纳闷,难道是那个躺地上的灵魂让他摔的?另外,有一天晚上,在师父的加持下,我看到了我四十九岁就去世的妈妈,我痛哭流涕,但是以为她是癌症去世的,没想到居然不是病死的,都是累世的因缘造成的,原来世界上的一切病都是不停积累的低频意识和低频能量,再不停汇聚低频能量而成的。此行颠覆我了我一生对生命、健康的认知。我作为一个医生救不了家人的命,是师父用德和慈悲大爱的高频能量,给了老伴儿第2次生命,让我们终身难忘。于是我和老伴一起发愿也要成为像师父那样的人。2013年3月17日,这一天是我和老伴儿终生难忘的一天,这天我们俩在师父的引领下,接通了法脉,成为了法脉弟子。

在随师父体道悟道的几年里,让我明白到了很多真理实相。原来不仅仅我们体内有三魂七魄,还有很多累世的因缘众生与我们空间重叠同在,而且无处不在。有一天半夜,我头痛欲裂,结果一看,竟然是无数浑身插着针的灵魂在拿着针扎我的脑袋,我一瞬间明白,过去我用电极针灸,给很多人治疗风湿病,原来关节里那些所谓的风和湿就是这些低频灵魂体,是我扎伤了他们,现在他们来报仇,我在受因果。又是师父化解了这个因缘,用高频能量修复了他们,超度了他们,我的头当下就不疼了,他们是无形的,肉眼看不见的,到我的头皮疼了三天。

从那以后,我更加确信了灵活的存在和一切病都是因缘。我也更加明白我的一切疾病根源在心,都是累世的因缘,都是多维空间的重叠存在,因为量子纠缠,所以我能感应到一切因缘的显现。一切的低频意识和能量感召低频因缘,不断堆积达到超低频,就会变异,显现出病症。所以化解因缘解除病症,打开心,无我,提升心的能量频率,让人体生命的小溪流汇入大海,让生命之树的根扎根大地,生命才能常在。原来真正的医是无医无药,真正的医是德是心,真正的最管用的无病不治的药是“德”,这一切就在我们的里面,与生俱来就有啊!

几年来,我和老伴不断修心修德,我们也可以化解因缘了,一切在心,我们再也不需要任何的药物了,一切的症状在慢慢消失,因为根本就没有病。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带动下,所有的儿女都打开了心,打开了格局,认识了多维空间,不在我知我见,心改变了,健康了,整个家族都在改变,大家都懂得要修心修德,原来我们的修行才是给儿女最好的财富和真正的爱。

无限感恩师父!

唐巨才

【新能源的三大流派:换电、充电、氢燃料,到底哪一个会是未来?】

[威武]一、乘用车:充电逐渐成熟,换电拼死一搏
首先,充电基本设施一直在稳步发展,多层次的充电方式满足不同场景。每个场景均存在一些问题,但改进的路径是清晰的:

- 家用慢充:无论充电换电,家用慢充都是最主要的补能方式。从古老的3.3kW到如今主流的7.7kW,将来可能还会有11kW-20kW的三相交流慢充甚至无线充电。从小区整体来看,未来需要有序充电、公共电桩等方式来解决配电额度问题。

- 商场慢充:大型商场停车场逐渐开始有充电桩,多为7.7kW慢充;品牌的超充桩也在这里建设,功率可达80-150kW。实际上,这种停车2-4小时的场景,慢充太慢,快充太快(建设成本高,需要提前挪车),最适合的应该是20kW的「中速充电」。
目的地慢充:度假酒店的慢充,现在普及的还比较少,实际上非常实用必要。不必快充,慢充即可。

- 城市快充: 没有家用充电桩的话,城市快充就成了主要的补能方式。一般建于商场停车场或专用停车场,很多品牌专属桩也属于此形式。

- 高速快充: 这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高速上建桩比较困难(牵扯单位比较多)、旺季淡季的客流量差异也大,盈利困难。特斯拉、小鹏等头部新势力也在发力超快充。
可以看到,从补能方式的角度来讲,换电模式在场景4与5的优势很大,但场景1、2、3并没有什么优势。

总体来说,就算没人发展换电了,仅发展充电模式也并不存在解决不了的根本难题。换电起步比较晚,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威武]1. 换电难并不等于蔚来难
私家乘用车领域,说要换电必提蔚来。我上面说换电拼死一博,并不是说蔚来拼死一搏 —— 蔚来这家企业发展形势乐观,以换电为核心的服务也成为品牌优势之一,可以说蔚来已经把换电模式做到了商业闭环的程度。

但是,蔚来的换电只能给蔚来车主来用,虽然蔚来说换电技术是公开给其它企业的,但目前看不到其它车企真的基本蔚来换电平台开发的可能性。

这既有商业竞争上的考虑,也有换电模式对产品设计制约的考虑 —— 蔚来的通用电池包不算小,所以ES8、ES6、ET7都是大车,ET5算是中等尺寸的车但是很宽,这样的车一般定价都不会低。蔚来品牌可以撑得起这个价格,其它自主品牌车企有信心撑起这个价格吗?

所以,蔚来换电成功≠换电模式崛起。

[威武]2. 蔚来换电有可能服务于全行业吗
中石化与蔚来展开了合作,一年合作建立了175年换电站,可以说双方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图1】

显然,中石化搞这些事情肯定不是为蔚来锦上添花的,而是想借这个契机将「加油站」转化为「综合补能站」 —— 既能加油,也能充电、换电、加氢,以确保自己在中国双碳战略中不掉队。

但是,怎么才能将蔚来换电推广给全行业? 在推广过程中,中石化与蔚来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这一切变数很大,我们不好估计。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只能说:蔚来换电成功≠换电模式崛起。

[威武]3. 换电的根本优势是什么?
提起换电优势,我们想的是场景4与5的便利:就像加油一样的3分钟换电,比充电1小时方便多了。此外,还避免了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对电容量的要求低。【图2】

实际上,这点优势超快充也能实现,比如即将发布的小鹏G9,基于800V平台可以实现5分钟充200公里。实际上,充电功率达到400kW这个水平之后,换电/充电是3分钟还是10分钟,对消费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了,除非你正在跑F1。

480kW对电网的冲击是很大的,这点劣势怎么破? 自建储能可以破:储能电池平时充电就行,这和换电电池仓库平时慢充是差不多的。【图3】

所以,将目光往未来看个两三年,补能速度并不是换电的根本优势。如果只关注补能速度,就会觉得换电没有前途,超充一统江湖。

换电的根本优势是什么呢? 需要从宁德时代发布的换电品牌EVOGO和「巧克力换电块」上寻找答案。

宁德换电的主要意义在于「可掰开可组合」。【图4】

为什么说「可掰开可组合」非常重要,因为它指出了电动汽车的一个根本问题:一个80度电的长续航电动车,其中前26度是高频使用的电,中间26度是低频使用的电,后26度是应急使用的电。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前26度最值钱,但后52度又不得不买。从产品角度来讲,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是前26/52度电,但26度电池的重量每时每刻都在承担着。

总结一下这种「可掰开可组合」换电模式的意义:

- 消费者角度:只需要花一半的电池钱,就可以满足日常短途通勤+偶尔长途自驾的全部需求。
- 行业角度:车重降低20%,相当于碳减排20%,这么大的收益,光从电机效率上是扣不回来的;降低了全行业的锂资源消耗,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这才是换电模式的根本意义,也是充电模式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图5】

[威武]4. 换电的根本劣势是什么?
考虑换电的根本劣势,我们需要做一个思想试验: 假设宁德时代的EVOGO「巧克力换电块」已经搞成功了,那是不是所有车企都会选择兼容呢?

你的回答也许是肯定的。因为兼容了「巧克力换电块」,就意味着低成本实现了超快充、多了很多第三方换电站、降低了整车成本,这对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如果不兼容的话,可能就卖不出去了。【图6】

我们不只能看到好处,还要看到代价:无法采用液冷、整包能量密度较低、无法采用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

总体来说,就是采用「巧克力电池包」不利于打造极致的产品,因而不适用于头部车企。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的极致是相对而言的,「巧克力电池包」的技术本身并不差,只是不极致:

- 能量密度高:在可掰开、可灵活组合的前提下,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体积能量密度高达325Wh/L,性能表现非常优秀!—— 可以查一下,2022年的一些电动车能量密度还不到160Wh/kg。

- CTP技术:能实现这么高的能量密度,离不开宁德时代的CTP(Cell to Pack)技术 —— 电芯直接组成电池包,省去了模组(Module)这一步。

- 无线BMS技术:这项前沿技术使换电块外部只有高压正负接口,提高插拔部件的可靠性。另外一家用上无线BMS技术的就是凯迪拉克Lyriq,但不像「巧克力换电块」可以把这项技术的优势发挥得这么彻底。

还有一个额外的代价,目前还没显现出来:选择了换电,就拒绝了「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路线。

特斯拉 Structure Battery【图7】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就算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的换电模式做成功了,也不可能一统江湖。那时候的电动车,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 追求极致的集成化:采用「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降低车重、提升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打造极致的车型。因为电池包比较贵,所以相对来说更适合做中高端车型。

- 追求极致的灵活性:采用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平时只装一块电池,长途装三块电池,既省钱又灵活,换电也方便,追求极致的经济性,相对来说更适合做平价家用车型

注意,以上这种假设,是基于宁德时代EVOGO能做成功。现在它才刚刚起步,而且在to C领域也没有成功的经验,未来能不能搞成功还很难讲。

如果搞不成的话,将来的格局很可能是蔚来换电一枝独秀,网约车出租车换电有一席之地,其它私家电动车全部充电模式。所以说:充电逐渐成熟,换电拼死一搏。

[威武]二、商用车:重卡虽少但重要,氢能与换电在角逐
商用的种类特别多,微卡、轻卡、皮卡、客车、重卡。除重卡外,其它几种类型的电动化路线都很显然:纯电+充电。【图8】

从绝对数量上来说,重卡也不多,但不可轻视:商用车碳排放占所有车的64.6%,而重卡占商用车83.5%。也就是说,这1000多万辆重卡的碳排放,比所有轿车SUV加起来还多!

解决了重卡的新能源问题,就建成了汽车电动化的半壁江山啊。

重卡的充电模式存在难以解决的难题:【图9】

- 充电时间:乘用车90%的时间都是闲置的,大部分情况下搁家里慢慢充就行;商用客车、轻卡也不需要24小时连轴跑。重卡不行,一般是两班倒不停地开,要是充个10小时的电,相当于运力减一半,划不来啊!麦肯锡出过一个报告,说德国纯电重卡充电比换电好,主要是国情不一样,他们国土面积小,重卡不是两班倒。

大电池占用运力、成本高:电动乘用车2吨重,坐人载货最多400公斤;重卡不一样,装个几十吨货拉走,这就需要超级大的电池。但电池本身也重,占用运气,赚钱效率又低了;电池也贵,初期成本高,也更难赚钱。

- 路线固定:重卡一般就在干线上跑,不进城市,所以这降低了对加氢站、换电站的选址要求。
考虑到锂电技术再有大突破很困难,所以氢燃料电池重卡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换个角度,氢能和燃油的属性相似,就凭这一点,锂电池是很难追上能量密度的,这也就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重卡领域的不败之地:

氢燃料电池立于不败之地,换电重卡能吃掉多少份额,要看它在十四五规划的五年间都取得多大进展了。【图10】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氢能与纯电之争,主要只体现在重卡领域了。

有人说特斯拉Semitruck满载36吨的续航800公里,充电30分钟可以600公里。这听起来也很不错,为啥咱们不走这个路线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没仔细研究,大体估摸着应该是成本、安全性、充电电网冲击待方面存在困难。有空再研究吧!本文就不展开了。

[威武]小结

- 乘用车领域:充电技术逐渐完善,立于不败之地;蔚来换电只是企业行为,难以拓展为全行业;宁德换电对行业有意义,但起步较晚能否做成需要观察。

- 商用车领域:聚焦到重卡领域,充电重卡存在困难,氢能重卡立于不败之地,换电重卡在未来5年努力发展,争取份额。
#微博新知博主##车圈新星驾到#

自我成长的三把钥匙: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

自强者胜,自胜者强。

杨绛先生在《杂忆与杂写》中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成长潜力。
改变自己,强大自己,请掌握这三把成长的钥匙: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


01
向外看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演讲时展示了一张图。

场上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说,图上有一个黑点。
安南反问,“图上还有一大片白色区域,你们怎么没看到?”

生活中,我们如果一直盯着屏幕上的黑点,就容易陷入自己的局限中。

只有将目光从黑点上移开,你才会发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在圣地亚哥,有一家老牌酒店:柯特大酒店。

当时随着客流的增多,酒店配套设计的电梯狭小老旧,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

酒店老板准备改建一个新式电梯。

他斥巨资请来国内最一流的工程师和建筑师,让他们一起商讨如何改建。

经验丰富的他们达成一致观点:从电梯安装到投入使用,酒店至少需要停业半年。

可如果停业半年,酒店的经济损失就太大了,老板追问,没有更好的解决措施吗?

几位专家坚定地说,我们干这一行这么久了,不可能有其他的方案。

老板听完,愁眉不展。

这时候,旁白的清洁工停下手头的工作,开口说:“我倒是有个好办法。”

专家们轻蔑一笑,你一个清洁工,安装过电梯吗?
清洁工不以为然地说,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不就好了。

老板听后,不由得为这个主意拍手叫好。

很快,酒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这也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第一部室外电梯。

一个想法的转变,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这一切都源于清洁工跳脱出思维局限,看到了新的可能。

就如诗人阿多尼斯说的,
有时阻碍我们进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断被证明有效的思维方式。

经验能指导生活,但如果太过依赖,我们只会成为经验的囚徒。

窗打开了就能看到光,墙倒之后便是路,唯有打破固有思维,才能在绝境之处看见转机。


02
向内求

1968年,越南战场中,美军战斗力持续下滑:击落9架越南战机,自己却损失了10架。

他们马上制定了一个“王牌训练计划”。

先是挑选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担任教官,组成“红军”,然后将接受培训的学员编为“蓝军”。

一开始,每场模拟战中,“蓝军”几乎都是一败涂地。
训练结束后,教官会毫不留情地拷问:“你犯了哪些错误?”“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第二天,蓝军带着这些反思教训,又投入战斗。

时间一长,学员不等教官发问,便会暗自思考:“这一场战斗为什么会输?”“为什么当时没有及时采取行动?”

经过两年训练,蓝军作战水平大幅提升。

从1970年开始,美军飞行员战斗力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水平——每损失一架战机,可以击落12.5架越南战机。

很喜欢一句话,不懂反省的人,只会从生活的这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

时常审视自己,才能从失败中悟出成功的法门,把不足转化为优势。

曾国藩一辈子都在坚持两件事。

第一件:每天坚持做“日课”,就是每天写日记,反思一天过错。

有一次,朋友陈源衮家添了小妾,曾国藩听闻此人貌美如花,便内心蠢动,遂上陈家一睹真容。

见到朋友美妾后,他没控制住自己,说了很多挑逗的话。

当晚,他就在日记里反省,“真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第二件:邀请“师友夹持”,就是让师友来督促自己成长。

曾国藩会将日记送给师友们阅读评点,请求大家指点自己言行的不当之处。

现存曾国藩日记上就有很多倭仁的批语,曾国藩为此常常感叹,真是金玉良言啊。

是非审之于己,曾国藩因为时时自省,日日自新,终成一代大儒。

怨人者自困,自察者自渡。

盲目自大的人,容易在错误中越走越偏;经常自省的人,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3
向前走

有人向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请教处理难题的最好方式。

他直接甩了一句:“管他呢,做了再说。”

我们与事情之间的“最短路径”,不在于想法有多完善,而在于执行力有多强大。

俗话说,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做一件事,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先跨出第一步,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美国一家报社里,有一位年轻记者叫琼斯,一天上司叫他去约访大法官布兰德斯。

琼斯大吃一惊,连忙拒绝,不行不行,他根本就不认识我。

他紧接着列举出一堆不去采访的理由:自己是无名小卒、经验不足,法官公务繁忙……

他觉得即便自己很想见这位名人,但人家未必会接见。

上司瞥了一眼,拿起听筒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你好,我是明星报的记者琼斯,我奉命采访布兰德斯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

琼斯惶恐地说,怎么能提我的名字,他怎么可能答应。

这时,电话那头传出声音:“一点十五分,请准时。”
琼斯直接愣在原地,他没想到自己不断纠结的事情,对方竟如此干脆地答应了。

成名以后的琼斯,在演讲中感叹道,
“那一刻是我二十几年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目标再容易,一直陷入左右为难中,只会困于原地;
路途再遥远,着手去做,日拱一卒,自会慢慢靠近。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刻着一个墓志铭,发人深省:

当我年轻的时候,梦想改变世界,可进入暮年后,却连我的家庭也没能改变。

最后,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以改变自己为目标,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说不定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PS :[心][心][心]
一个人的行动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
普通人之所以平庸,在于他们优柔寡断,凡事都停留在想法上;成事者之所以优秀,在于卓绝的执行力,凡事向前走一步。


自强者胜,自胜者强。
成长之路,也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

路自己一步一步走,坎自己一个一个去过。
只要你肯突破,常反思、去行动,终究会迎来华丽的蝶变[鲜花][鲜花][鲜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日份的快乐跟嫂子带朵朵出去溜街 结果LSF说带她侄子范思诚来找我 她想看朵朵了 结果看到他们的时候 抱着一束零食花朝我走来 递到我手里 我当时就真的很感动了
  • 李嘉诚投资越南,好多 产业链转移到那, 这信号还不明显吗。还有9个SRS空气囊,提供环绕式保护,安心出行,尽情享受移动生活,高达438L的后备厢容积,你想怎么装
  • ②随着角膜自然修 复,处于分离状态的两层角膜组织会愈合在一起,眼前雾蒙蒙的感觉就会消失。③一般来说,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较晚术后3个月有效消失,也有
  • 你在饭后去散步,那简直对你是集团作业,穷追猛打,各方向,各部位,全方位立体袭击,让你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无还手之力。李自成出生西北米脂,有其行事之勇,但应该是内生
  • #政井光_0702[超话]#官推更新やっと復活な髪色です✂️✨実は…最近Hikaruはアルバム制作・ライブのため、とある特訓をしております✨ファンの皆様なら、こ
  • 网友们看后,也纷纷表示:运动是保持皮肤状态最好的办法健身完的杨丞琳,小脸红扑扑的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腰间的肥油卡卡掉,有没有一起念[捂脸]你是刘耕宏女孩,浩哥是
  • 哈哈哈哈哈,她最喜欢的是拍她屁股,然后她就翘的高高的(咳咳……就是那个姿势很色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搞得我很想养了!哈哈哈哈哈,一会看这个[哈哈]可恶
  • #华晨宇[超话]##华晨宇厉害##2019华晨宇火星演唱会# 我哥是个十足的杰迷,一直对大哥不太看好,还经常否定,我也没去过多反驳(反驳不了)我就把一些音乐加到
  • 采访中,贵州一名乡村学校校长将中小学老师称为“一眼望到头”的职业,在他看来,职称晋升慢、进步空间小等因素影响了男性进入中小学教师行业。  3多方施策纠失衡  记
  • 今日份短句文案1.低头题海 抬头前途2.如果志同道合 希望你我旗鼓相当3.百般不顺 仍期望万事如意4.沿着星河轨迹 踏遍人间春秋5.无法阻止自己落俗
  • :不要吶ka,不要吶ka2(前两句与上面相同):大水缸可以,但别说Edin被阉了,P’不喜欢这样样样:相信这里的每个人都一头雾水3:我把这个标记为书签了jaaa
  • [赢牛奶](我拍照技术真的好垃圾,勿怪[苦涩]) pps:不知道是不是当时我收特收的太猛,现在我行特价格飙升(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果咩纳塞)[顶]还是想多嘴一句,
  • 我发现一个可以提现某个演员演技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在不同电影或者电视剧里,你根本没发现都是同一个参演的,回过头来点进个人主页才恍然大悟。又回到HOURS这部,真的
  • 【北极东北航道400多年后迎来商业航运新时代】“天健”轮18日经过新地岛北部,行进在北极东北航道的巴伦支海上,这是“天健”轮自11日进入白令海峡以来航行经过的第
  • #蒋龙张弛逐梦亚军一周年#看完了逐梦亚军一周年的直播,看见他俩一起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心里真的很感触,谁能想到我到现在还是走不出一喜呢还有逐亚兽天王再聚,看到三
  • 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一群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肩负着生命的承诺,
  • 上海建筑 老建筑 建筑摄影 上海老洋房 周末去哪玩 小长假去哪玩上海废墟 ins风 上海拍照 废墟 城市探索 上海探险 上海艺术展 魔都看展 探店 美食分享
  • “ 我初到北京的新交之中,有一个自命科榜的名士,能诗能画,以为我是木匠出身,好像生来就比他低下一等。他不仅看不起我的出身,就其看不起我的作品,背地里骂我画的粗野
  •   我们最后提示患者,如果在月经不调的期间,引发自己的身体受损,在这个季节就应该做好相应的调理措施,并且在月经不调的期间,也应该注意调理好自己的饮食和睡眠,保持
  • 这次一个寒假哪都没去全部时间都在改,自己私人还请了国内名校的老师们指导,而且前期成果比去年还多,没想到和去年一轮游的结果一样,只不过去年报的是理论经济学,今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