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从严还是放开?一文看懂本轮疫情你关心的6个问题

3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8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42例。本轮疫情溯源情况有什么特点?“动态清零”政策是否有所改变?3月18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Q1 本轮疫情为何多地频发,涉及范围广?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本轮疫情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可以说,近期疫情输入的压力明显增加。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更多阅读《本轮疫情为何多地频发,涉及范围广?国家卫健委详解4大原因》
“流调溯源结果显示,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导致输入来源更加隐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而且多地的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条,疫情来源也错综复杂,给溯源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Q2 “动态清零”政策会不会有所改变?
王贺胜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近期全国局部地区发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防控指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坚决采取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王贺胜表示,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对减少和控制这些负面影响存在着差别。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更多阅读《国家卫健委:坚持“动态清零”是我国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线》
Q3 关于疫苗接种:同源和序贯接种哪个效果更好?
截至3月17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32亿1377万剂次,接种总人数是12亿7347万,完成全程接种12亿3957万,占总人口的87.85%,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亿4468万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所谓同源加强免疫,即原来全程免疫用的什么疫苗,加强针还用原来的疫苗。所谓序贯加强免疫,就是加强免疫可以选择跟原来基础免疫不同的疫苗,目前批准的是,灭活疫苗基础上,可以再用腺病毒载体疫苗来加强,也可以用重组蛋白疫苗来加强。据悉,下一步,根据我国疫苗的研发进展,还可能会增加更多的选择。
曾益新表示,根据现行的政策,凡是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人群,可以在全程接种基础免疫满6个月之后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包括同源或者序贯。对于符合条件的人群,同源或者序贯接种一种就可以。
“研究表明,不管是同源加强还是序贯加强,都能够显著提升免疫保护效果,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刚才我也讲了,国内加强免疫有6亿多剂次了,由于序贯加强免疫开展得晚一点,现在这6亿多剂次里面,主要的还是同源的。但是,从我们统计的不良反应数据来看,这两种方式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请大家可以放心地接种。”
Q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修订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近期,国家卫健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轻症病人处置、核酸检测Ct值等作出重要调整。
更多阅读《一图看懂丨第9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变化有哪些?》
国家卫健委表示,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关于病例的收治,《方案》中提出,轻型病例不再收入到定点医院,轻型病例采取集中隔离管理的措施。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就放任不管。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焦雅辉强调,基于现在的实践,95%左右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另外,病例如果一旦发现有病情变化,有转重趋势,也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集中进行治疗。
此外,关于出院标准的问题,即Ct值,《方案》中提出在Ct值两次≥35,中间间隔24小时,当然包括有一些住院的病例症状消失以后,包括肺炎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符合这些标准的话,就可以出院,或者解除集中隔离的管理。焦雅辉介绍,“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基于我们实践的研究。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更多阅读《国家卫健委:新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Q5 居民自购抗原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备案?
近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文件,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焦雅辉表示,居民购买自测抗原检测的产品不需要备案,一旦自测发现阳性以后,要及时向属地的社区报告,社区要安排专门的车辆将其转运到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进一步做确认。整个处理要进行一个闭环,并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于各地细化本地的报告、发现、闭环管理作出详细规定,对各个省份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要明确各省份的细化方案。
更多阅读《国家卫健委:居民购买自测抗原检测产品无需备案》
关于自测阳性报告是否需要监管的问题,焦雅辉强调,强烈呼吁自测居民一旦发现抗原阳性,一定要履行报告的职责。另外,从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讲,在《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当中也明确提出公民有履行传染病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因为没有履行这个责任和义务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Q6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
图片
曾益新介绍,中国60岁以上有2.64亿人口,其中有2亿1176万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这也意味着还有5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其中占的比例最大的是80岁以上的。80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的只有50.7%,完成加强免疫的只有19.7%,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全程接种、加强免疫接种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对于高龄老年人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所以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来推进这项工作。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国家卫健委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发挥属地和有关主管部门的作用、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做好便民措施。

  3月15日夜,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为了回应社会关切,大江东工作室独家专访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记者:从救治专家的角度看,《方案》最重要的调整是什么?在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的当下,发布《方案》,对于疫情防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宏:《方案》基于当前对新冠病毒病科学认识的深化,在多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倡导了通过优化诊疗方案提升医疗资源的冗余度,通过缩短隔离期降低隔离对正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调整出院的核酸检测判断标准、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出院后可以直接居家隔离,且时间缩短为7天。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记者:《方案》提到,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强调到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这和新冠病毒变异的走向有怎样的关联?目前在上海公卫中心,对于轻症患者通常进行哪些治疗?未来不再集中治疗的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存在病情被延误、集中隔离相互传染的风险?   张文宏: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我们上海公卫中心对轻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进行疾病监测。   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在新冠集中隔离点仍会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观察,进行风险评估和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一旦有发生进展的风险,马上可以转到定点医院。   记者:《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与以前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相比,新出院标准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张文宏:这条标准的改变,系建立了更早更精准的安全出院标准,争取患者更早更快脱离隔离。我们对于奥密克戎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更多的病人可以提早出院,这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医疗资源压力。因此,这一改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记者:《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出院病人管理严格程度降低,是否由于医疗资源限制,为应对感染人数高企而做出的调整?近两年、尤其近期上海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管理情况如何?隔离期缩短,是否存在复阳、二次传播的风险?   张文宏:出院后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这是有医学依据的,既让感染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轻隔离期间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相应的隔离用房和其他社会资源,让整个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造成隔离资源的挤兑。基于诊断标准的改变,缩短隔离期后复阳的概率就会非常低;按照我们的研究,就算复阳了,核酸水平都已经非常低了,基本没有因为复阳造成过二次传播。   记者:《方案》为什么没有提到“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并不需要治疗?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并不低,仍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需要在集中隔离中观察。   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例而言,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在管理上不放在《诊疗方案》中介绍,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会给予明确。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性和疾病的进展风险方面,与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相似。因此,相当于把无症状视同临床轻症病例进行管理。《方案》第九版建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隔离场所,例如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等。集中隔离管理,仍需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对隔离管理的感染者,更重要的是进行病情监测,轻型与无症状有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一旦发现有转重趋势,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风险评估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所在省市医疗机构尚有床位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仍然收治在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记者:这两天上海正在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分阶段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市民感觉出行不方便了。这种网格化管理策略,对于上海疫情防控的意义是什么?   张文宏:上海本次疫情面临的挑战系抗疫以来最高。上海的抗疫策略是建立在对疫情波及面的精准判断而采取相应的应急反应。如果只是个别病例,传播链清晰,只要启动点与线上的精准防控,隔离少数人,做有限范围的检测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多点社区新发病例,部分源头不清的时候,疫情防控就要从点与线向面拓展,就会有重点高风险区域的筛查,同时对于风险略低的地区实现分步、分阶段的核酸检测。如果疫情持续,则可能也会再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当前,为了尽快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在防控上扩大了筛查的面,肯定会有更多的社区与人员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做拓展的筛查,疫情肯定难以受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出现疫情失控。因此,目前这个阶段,肯定会有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因此感到不便,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刚开始进行扩大筛查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忙乱,但我还是相信,对于下一阶段如何安排网格化和分梯次筛查的安排,管理上会有更多改善,让市民感到可预期和更有温度。我想,疫情的到来难以预期,消除疫情的措施应该是可预期的,相信上海会更好发扬精准抗疫理念,让市民在配合抗疫,牺牲正常生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上海的温度。(姜泓冰)   责任编辑:孙圆圆

张文宏解读:
最新《诊疗方案》
应对抗疫更从容

3月15日夜,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有关访谈中
对最新《诊疗方案》作了解读。来看访谈内容:

问:从救治专家的角度看,《方案》最重要的调整是什么?在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的当下,发布《方案》,对于疫情防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宏:《方案》基于当前对新冠病毒病科学认识的深化,在多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倡导了通过优化诊疗方案提升医疗资源的冗余度,通过缩短隔离期降低隔离对正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调整出院的核酸检测判断标准、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出院后可以直接居家隔离,且时间缩短为7天。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问:《方案》提到,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强调到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这和新冠病毒变异的走向有怎样的关联?目前在上海公卫中心,对于轻症患者通常进行哪些治疗?未来不再集中治疗的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存在病情被延误、集中隔离相互传染的风险?

张文宏: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我们上海公卫中心对轻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进行疾病监测。

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在新冠集中隔离点仍会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观察,进行风险评估和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一旦有发生进展的风险,马上可以转到定点医院。

问:《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与以前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相比,新出院标准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张文宏:这条标准的改变,系建立了更早更精准的安全出院标准,争取患者更早更快脱离隔离。我们对于奥密克戎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更多的病人可以提早出院,这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医疗资源压力。因此,这一改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问:《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出院病人管理严格程度降低,是否由于医疗资源限制,为应对感染人数高企而做出的调整?近两年、尤其近期上海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管理情况如何?隔离期缩短,是否存在复阳、二次传播的风险?

张文宏:出院后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这是有医学依据的,既让感染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轻隔离期间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相应的隔离用房和其他社会资源,让整个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造成隔离资源的挤兑。基于诊断标准的改变,缩短隔离期后复阳的概率就会非常低;按照我们的研究,就算复阳了,核酸水平都已经非常低了,基本没有因为复阳造成过二次传播。

问:《方案》为什么没有提到“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并不需要治疗?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并不低,仍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需要在集中隔离中观察。

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例而言,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在管理上不放在《诊疗方案》中介绍,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会给予明确。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性和疾病的进展风险方面,与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相似。因此,相当于把无症状视同临床轻症病例进行管理。《方案》第九版建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隔离场所,例如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等。集中隔离管理,仍需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对隔离管理的感染者,更重要的是进行病情监测,轻型与无症状有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一旦发现有转重趋势,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风险评估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所在省市医疗机构尚有床位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仍然收治在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问:这两天上海正在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分阶段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市民感觉出行不方便了。这种网格化管理策略,对于上海疫情防控的意义是什么?

张文宏:上海本次疫情面临的挑战系抗疫以来最高。上海的抗疫策略是建立在对疫情波及面的精准判断而采取相应的应急反应。如果只是个别病例,传播链清晰,只要启动点与线上的精准防控,隔离少数人,做有限范围的检测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多点社区新发病例,部分源头不清的时候,疫情防控就要从点与线向面拓展,就会有重点高风险区域的筛查,同时对于风险略低的地区实现分步、分阶段的核酸检测。如果疫情持续,则可能也会再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当前,为了尽快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在防控上扩大了筛查的面,肯定会有更多的社区与人员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做拓展的筛查,疫情肯定难以受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出现疫情失控。因此,目前这个阶段,肯定会有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因此感到不便,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刚开始进行扩大筛查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忙乱,但我还是相信,对于下一阶段如何安排网格化和分梯次筛查的安排,管理上会有更多改善,让市民感到可预期和更有温度。我想,疫情的到来难以预期,消除疫情的措施应该是可预期的,相信上海会更好发扬精准抗疫理念,让市民在配合抗疫,牺牲正常生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上海的温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痕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每一份汗水,都是你成功的积累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
  • 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
  • 那种温柔孤独只许她一人知晓,你会试着去读解她的内心,也只允诺她对你的内心指手画脚,如果我们都可以拥有宠物幻化为情人的魔力,天啦,想想都是漫天漫地的幸运,谢谢让我
  • 就是说,阿银也喜欢荷尔蒙系的,嗯。心胸放宽一点大方一点因为有钱人应该大方一点 理那些人干嘛呢又不能挣到钱又不能升到职小孩上学老人看病又帮不到忙好笑嘞人啊还是要清
  • 小朋友曾经非常喜欢日本的幼儿绘本和神怪文学,但是现在他对银河铁道之夜这些都不感兴趣[思考]昨天回奶奶家,二娃不到六点半就醒了然后叫我起床[困]我早晨有些肚疼于是
  • 【相信自己,你是你人生的唯一负责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一点错误便会质疑自己的能力;时常觉得自己不重要,觉得没有成就感。 ​​​​【相信自己,你是你人生的唯一负
  • ❆*̩̩͙⸝⋆。┌ʚ ɞ ┐[心] LYN. ✨ 爱宁永恒 [心]└─────────┘有一种真爱,只想,只念,只等,只盼,不扰你清宁!
  • 相比之下,那些隐瞒患病,还故意传播,才是应该千夫所指。当然,这名小伙也承担了公开病情带来的严重后果,生活中遭受别人的白眼、歧视甚至网暴。
  • 公允地讲,在车间工作时的卢平,曾经也很勤快能干,不但干事利索,而且人也活泼会来事儿,处理起工作井井有条,慢慢就成了众多职工中的“秀儿”她缺少的只是一个平台。自2
  • 03面对得失,不痛,一颗平常心培根曾说:人们没有哭,便不会有笑;小孩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人生星月流转,悲欢
  • 【我爱长沙✨牛排が食べたい時は】丹奇巴西烧烤餐吧DENTI·BBQ·BAR 中山路138号银宫电影院2楼シュラスコの食べ放題( 巴西烤肉自助餐188元)がメイン
  • 本次177名主播达杭州领军人才标准,也印证了主播的专业度得到了杭州官方认可。本次177名主播达杭州领军人才标准,也印证了主播的专业度得到了杭州官方认可。
  • 消息曝光后,网友留言写下,“各玩各的呗”、“离婚后被拍又怎么了[嘻嘻]总比结婚期间被拍好吧”、“各自带着住酒店,这之前的夫妻两口子够潇洒”等。过激的言论让Jen
  • 2021年12月29日,客户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眼失明,再次申请理赔,公司第一时间审核客户资料后,给付第二次重大疾病保险金50万元。治疗结束后,郑某提出重疾赔
  • 今天后台遇到有姐妹在问:做腰腹抽zhi20来天了,小肚子还是很大,塑身衣一直按医嘱穿着在,后期护理是没啥问题,想知道自己是手shu没成功,还是小肚子本身很难吸平
  • “施官镇4000亩成片油菜花,是我县今年新增的一处乡村旅游打卡点,是农旅融合的一个典范,对我县今后的乡村游发展有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来镇远古城可#遇见美好#
  • 肖战演技好棒,我喜欢肖战,我喜欢肖战演的顾魏医生,我喜欢看肖战主演的电视剧余生请多指教。 ​​​肖战演技好棒,我喜欢肖战,我喜欢肖战演的顾魏医生,我喜欢看肖战主
  • 突然感叹时间可过的太快了快到都反应不过来你已经是九个多月的人儿仿佛昨天还在妈妈肚子里呢从出生以来你就一直是天使宝宝不爱哭闹不娇气,该吃该睡身体棒棒最近这段时间发
  • 按照这事是谁提议,谁主动发起,那么谁就是主犯作为判断标准,在参与者和受害者全部众口一词说是许敏,并且曝光了大量聊天记录情况下,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并没有许敏任何一
  • 迎泽区将城市社区(村)划分为853个普通网格、345个专属网格,统筹网格内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11个部门43项工作,科学设置了基层社会治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