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讲话(第四天)
《念佛决定愿往生》
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的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了,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诸位的功夫,究竟用的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念佛一日,即能得到‘一心不乱’。但上根利智的人,大概很少,中下根机的人,总是占多数。我们既然尚未证得‘一心不乱’,即可自知根机不太深厚。然而正因为我们的根机浅薄,才需要急起直追,努力精进!才需要时时反省,见贤思齐!果能如是,方克有济。否则,时光不住,再过三天,佛七就圆满了;结果一无所得,岂不太可惜这七天的宝贵光阴吗?切不可把光阴看得太轻;古德云:‘一寸时光,一寸命光’!真是警策人的忠言实语。光阴即是我们的生命,过了一天光阴,即减少了一天生命!若是悠悠泛泛,不肯真实用功,须知空过了七天光阴,即是牺牲了七天生命!那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明乎此义,才能不放过时光,念一点钟有一点钟的进益,念一日有一日的功夫。我们虽然不是上根人,但只肯用功,一定功不唐捐,终会证得‘一心不乱’的。
诸位的信心,已很坚固;诸位的行门,已很精进。但是在净土法门之中,还有一个最要紧的条件,这就是必须‘愿力恳切’!所以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念佛决定愿往生’。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端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我们在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知道,西方得生或不得生,但看有没有信愿。换句话说,只要有信有愿,无论念佛多少,西方一定得生。足见信愿二字,是何等重要了!所以,昨天对诸位讲‘念佛切勿起疑念’,就是讲的信字。今天讲‘念佛决定愿往生’,就是讲的愿字。如果但有信心,没有愿力,亦是不能往生,所以愿力很重要!
比方说:你们在自己家里,听见朋友说:灵山寺的大殿是如何的巍峨,讲堂是如何的高广,佛像是如何的庄严,僧众是如何的修行;现在打念佛七,参加的人是如何的众多,每天讲经说法是如何的玄妙。你们听了之后,信是信了,可是你们愿不愿去灵山寺呢?如果愿意去,那‘信’才有用处。如果不愿去,就是没有愿力,纵然相信,也是‘白信’。有信而无愿,终究去不了,那‘信’有何用处呢?所以‘信’固然要紧,而‘愿’更要紧!

再举个例说: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但是孔子何以会成圣人的呢?这答案在‘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修学成就之阶段,颇为简明。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我们在这一段书中,可以知道,孔子之所以成为儒家圣人,是由于他一生精进修学,方能成就的。但是我们不可忽略了‘志于学’这三个字。因为他能立志以求圣人之学,才有以后几十年的修行,方能达到圣人之地位。然而我们何以知道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志于圣人之学呢?这在孔子的一生所言所行,皆是圣人之作略,固然可以证明;而在‘论语’中,另有‘言志’一章,尤足以证明。有一天,颜渊和子路,侍立在孔子旁边,孔子说:‘盍各言尔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接著请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即发表其志向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直以安信抚天下人为己任,非人间圣人而何?在‘论语’中,更有两句话可以证明;有一次,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若为救人救世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君子;若为升官发财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小人。同是一样读书人,而其结果,有云泥之分,可见‘立志’最要紧!

再举一例: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修身教科书中有一课,我到现在还能背出来:‘两小儿,同贤愚。及长大,各一途,一为人中杰,一为车前夫’。这两个小孩子,既然天资相同,而又受同等的教育;何以长大成人之后,竟有天壤之别呢?这因为此一小孩立志高大,所以终成人中杰;彼一小孩没有志向,所以竟堕落为车夫了。可见‘立志’最要紧。

世法中所谓‘立志’;即是佛法中所谓‘发愿’。能否成为一个人中杰,但看是否曾立人中杰之志?能否成为一个世间圣人,但看是否曾立世间圣人之志?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看我们是否曾发生西之愿?有愿,决定能生西方;无愿决定不能生西方。这是没有丝毫犹疑之余地的!

兹再引经证明:佛说阿弥陀经,乃净土三经之一,亦即我们每天必诵的功课。以信愿行为一经之要旨,亦即所谓往生西方的三资粮。蕅益大师即以此三资粮把阿弥陀经的‘正宗分’分为三大科:第一、‘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经文由‘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起,至‘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止。我们看这一段‘劝信’的经文中,却没有明显地说出一个‘信’字,只是把‘劝信’的意思,含在文义之内而已。第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经文:‘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看这一段‘劝愿’的经文中,不但明显地说出两个‘愿’字,而且词意恳切,足见佛的本意,在指示我们要注意‘发愿’。所以蕅益大师在‘科文’上,亦冠以‘特劝’二字。第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经文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起,至‘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止。我们看这一段‘劝行’的经文中,佛的结词仍然是劝愿,可见‘发愿’的重要性。不但此也,即在‘流通分’中,到了经文的结尾处,世尊仍然再三地劝我们发愿。经文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们再看看这一段经文:凡是能发愿的人,于无上菩提皆能得到不退转。何以能得到‘不退转’呢?是因为已发愿的已生彼国,今发愿的今生彼国,当发愿的当生彼国之故。须知只有阿弥陀佛国土,才有‘不退转’的利益。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难得不退转的。然而如何方能生到彼佛国土呢?经文上不是说的很明白吗: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但有发愿,无不生者。这‘发愿’二字是何等的重要啊!
总之,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若无愿力,则西方是生不去的。

第二、愿不恳切行不真诚:我们既知发愿很要紧,发愿的心一定要恳切,念佛才能念得好。倘若是随随便便发的愿,则念佛的行门也就不会真诚了。愿既不恳切,行又不真诚,所以现在打念佛七,得不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将来临命终时,要想‘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恐怕很难了!

因为净土门中,发愿最重要,所以过去诸大祖师,作了很多发愿文。在念佛七中用的发愿文,和平常用的不一样;在‘大回向’时,跪念:‘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授。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起立,绕念弥陀、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圣号后,再跪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在‘佛七仪’文中,有几句注语,说是:‘此文古今大有灵验!或有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睡梦之中,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感应事繁,不能具述。惟励意行之者,方信不虚矣’!我们于正发愿时,何以未得见诸瑞相?乃至于连梦之中,亦未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呢?这就是因为在发愿之时,未能恳切地‘观想弥陀,恩德无量,酸心痛骨,自悲障重’之故。当我们念发愿文时,只是口里念念,心中毫不恳切。像小孩子背书一样,不知书里的意义。不能‘随文作观’,发愿文成为‘具文’,如何能起作用?如何能生力量?既不能‘励意行之’,所以也就得不到感应了。

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愿’有引导之力,有恳切之愿,方能引出真诚之行。我们发愿既是随随便便,我们念佛自然也就悠悠泛泛了。如何能念得成功呢?!

第三、有行无愿终不往生:前面是说,没有恳切之愿,一定不会有真诚之行。这里是说,纵令有真诚之行,没有愿力,一定不能往生。

有人说:‘能往生不能往生我不管,我只管念我的阿弥陀佛好了’。如果是这样,决定不能往生!前面说过,‘愿’是具有引导之力的;不但现在能引导真诚之行门,而且将来能引导至于西方。今既无引导之愿力,虽有实行,终无法出三界至极乐。果真是只知念佛不知发愿,则这个人对于净土法门亦没有信心。‘信愿’是‘慧行’,‘念佛’是‘行行’。‘慧行’等于眼目,‘行行’等于腿足。必须足目相资,方能生西。今有行无愿,等于有足无目,太危险了!

有人说:‘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我只多多念佛,自有无量功德。即使不能生西,仍有我的功德在,有什么危险’?念佛有功德是不错的,但你既不知发愿生西,即是没有智慧;有行无慧,把念佛的功德都变成来生的痴福了!第二生在享受痴福之时,必然依福造业,第三生一定堕落三涂,非危险而何?
诸上善人!我们的念佛七已经过了四天了,各位皆应省察一下自己的功夫;如果这句佛号尚未念得纯熟,即应恳切发愿以引导之。
话说多了‘打闲岔’,各各恳切发愿,好好念佛吧!

《金刚经》离相修善得佛菩提
第二十七段(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又重复依次而说:须菩提!以上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此法是什么相状呢?此法无有高下、无有多少;无男女之分、无老幼之别;无尊卑贵贱、无凡圣智愚,其性一如,绝对平等,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用四无法,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可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我”呢?我为阿赖耶识缘地水火风借父精母血所成之五蕴身,依因而起、依缘而聚;因缘相合、聚而有我,一旦因缘离散,阿赖耶识,随业流转,地水火风,各归其位,我即烟飞灰灭,从此不再有我。所以这个我,不是真实之我,真实之我,是永生不灭的,为了寻求永生不灭的真实之我,只需识破非真实之我,放下一切虚妄执着,即可见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能做到“无我”。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人”呢?人与我一样,都是依因感果,因缘所生,五蕴所成,为我之妄心显现,既是妄心显现,显现之相,即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即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即可做到“无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众生”呢?天地间的生命形态总计有十二类,称名十二类众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具体如下:
1、卵生:指从壳而生,如鱼鸟龟蛇之类。2、胎生:指从胞胎而出生,即人畜龙仙之类。3、湿生:指从湿处而受生,即含蠢蠕动之类。5、化生:指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3、有色:指有形碍明显之色,即休咎精明之类。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6、无色:指无有形色,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
7、有想:指从忆想所生,即神鬼精灵之类。8、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9、非有色:指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10、非无色:指因声呼召而能成形,即咒诅厌生之类。11、非有想:指借他之身,以成自类,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12、非无想:指虽亲而成怨害,即土枭等附土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
关于十二类众生的次序,据《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所说:“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动念初起,迷本圆常,影明遂现,故卵生居首,情爱后起;次有胎生,异爱不同;次分湿化,想心纷扰,取舍多端,成后诸类有色、无色等。”
可见这十二类众生都是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妙圆真常,心生无明,随业流转在六道中所出现的轮回相,这些轮回相皆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既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就能做到“无众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寿者”呢?寿者在世间为长寿之人、在出世间即是涅槃。涅槃又译为“泥洹”“泥畔”等,意译为“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指通过修行所达到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
小乘佛教将涅槃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全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槃则指众生的六识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间。
大乘以“诸法性空”为理念,认为涅槃只是一个假名,进而指明生死涅槃等空花的道理,若执着涅槃、涅槃即是生死,不能得大自在。小乘人执着涅槃,名寿者相,不能得究竟菩提。若能明白涅槃者,即非涅槃,是名涅槃的道理,就能做到“无寿者”。
佛说: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基础上,再修行一切善法,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什么是一切善法呢?又该怎样修一切善法呢?一切善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以十善法为核心,十善又称为十戒,即: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这十善是从身、口、意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身体行为、思想行为。此“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故称十善法。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是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五戒十善虽属世间善得有漏之果,却是出世间善得无漏果的基础,非常重要。
出世间善法依次是四谛法:“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的“灭谛”,是灭除三苦、八苦、三灾八难等人生的一切苦及其造成这一切苦的原因,最终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阿罗汉道。
十二因缘法: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中。若能观此十二因缘,破除无明,即可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辟支佛道。
六波罗蜜法: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个法门的修行,即可证得生死涅槃两自在的无上菩提道果。以上从十善法到六波罗蜜法,总括一切善法。
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为基础,再修以上所说的一切善法,就可以证入佛的一切种智,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也就是说:一切善法从根本上来讲,都不是善法,为什么不是善法呢?因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一切善法恶法都是空,既然都是空,也就没有善法,没有善法而说善法,那么所说善法就不是善法,世间人不明此理,执于一端,认为有善法,其实这个善法就是一个名称而已,是名善法。只有放下一切执着,远离四相四见,在三轮体空中修一切善法,才是真善法,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艺术之窗# 【难见“石门”】□ 严维佳
  2021年阳历新年刚过,一则“关于利用汉中石门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清库施工期间,实地勘察石门石刻遗迹,加大调查保护工作”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想到能有幸亲见距今约两千年的石门隧道及摩崖石刻,我激动得心潮涌动、夜不能寐。直觉告诉我,如果不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去一睹汉中石门的尊容,借机对石门摩崖石刻的保护利用建言献策,以后水库重新下闸蓄水,我们这一代有生之年将无缘再与石门邂逅,恐会留下终生遗憾。
  机会难得,职责使然,事不宜迟。二月初,我与水利、文物、旅游、文化、文史方面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起乘车从汉中出发,沿316国道至褒河口北上,满怀憧憬地朝着石门水库而去。一路上关于石门及其石刻的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而我的思绪则随着前夜一口气读完的,原汉中市博物馆馆长郭荣章先生所著《石门石刻大全》一书所描绘的石门石刻的前世今生而浮想联翩……
  据史料记载,秦岭巴山作为关中通往巴蜀的门户和屏障,自古以来分别形成了南北七条古蜀道,而其中又以穿越秦岭、连接关中的褒斜道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灿烂、影响最为深远。据载,早在远古时期褒斜道就已成为通道,据《史记·周本纪》《正义》注,当年“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记载,周幽王伐蜀、伐褒与褒姒北嫁入周王宫皆沿褒斜道往返汉川与周原之间。
  褒斜栈道位于汉中以北三十里,因取道发源于秦岭的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全程约250公里。它最早为战国中晚期所开辟,《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史记·货殖列传》记曰:“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自战国以来,先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再经历朝历代增修加固,栈道方畅通天碍,发挥着连通关蜀、沟通南北、繁荣经贸、利于辖治、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褒斜栈道因其所筑最早、持续时间最久、栈道设施最完善、文化影响力最大,堪称“栈道之冠”。
  说到汉中历史文化,必然会提及1961年即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石门位于褒斜道南口4公里处,亦称“南谷口”,据《鄐君开通褒斜道》和《石门颂》记载,此乃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凿的一段穿山通车隧道,因当时尚无隧道之名,故曰“石门”。古石门洞长约16米、宽4.2米,洞高不足4米,是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历时数年开凿而成,是中国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它代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世界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褒斜栈道和石门隧道的开通,穿越石门南来北往深受其惠的百姓川流不息,加之隧道内无风雨侵蚀之忧,是勒石记事、颂功咏景、抒发情怀的绝佳之地,文人墨客、手艺匠工历经汉魏、唐宋直至明清,两千年间形成了浩瀚的石门摩崖石刻群,有确切记载的近二百品,其中又以被郭荣章先生誉为古拙兼容、饶有意趣的《鄐君开通褒斜道》,隶势劲健、斑斓多姿的《石门颂》,汉隶奇葩的《杨淮表纪》,简古质朴的《李君表》,魏书精品《石门铭》,隶书风范晏袤《山河堰落成记》,以及气势磅礴、妙趣横生的汉魏榜书题刻“石门”“石虎”“玉盆”“衮雪”等十三方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是研究中国最早摩崖石刻文化及栈道文化的精品力作,被称之为“石门十三品”,其因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享誉古今,又被誉为“国之瑰宝”。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兴修水利,解决汉中盆地及秦岭南麓浅山区及以下地区50万亩农田干旱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在褒水出南谷口处修建石门水库,其坝址选在古石门隧道以南不足百米处(据说是因此处两山间距离最短造价低,且运送物料方便),褒斜古栈道及石门隧道遗址正好处于淹没区,这意味着以石门为中心的大量摩崖石刻将被淹没于盈盈碧波之下。我们无法用现代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当年决策者的能力智慧,更不能脱离当时实际去评价广大建设者的诸多无奈,好在经过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及文物工作者多方努力,将其中十三品具有极高历史和研究价值的汉魏石刻整体凿下,并移于古汉台(现汉中市博物馆)予以保护,然而石门隧道内外壁其余数百方石刻连同石门隧道遗址则随着水库大坝高耸、下闸蓄水,而逐渐淹没在高峡平湖之下……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尽享石门水库泽被千里、造福桑梓、丰衣足食、农富民强的同时,是否还记得沉眠于水下的石门与石刻,它们在混沌的水下库底是否安好?
  随着中巴车沿褒河西岸川陕公路一直爬升,谷口不远处石门水库大坝已渐渐映入眼帘,只见坝顶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施工繁忙。中巴车停下后,我们一行人在水库管理和施工人员陪同下迫不及待地朝着大坝坝顶而去。站在坝顶向右侧库区望去,只见坝前堆积着大量淤泥,呈灰白色状,由于库区泄洪、拉沙、排淤而冲出一条巨大的泥沟,两侧山体上水位线以下则寸草不生,与绿色山体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抢眼。
  “看,那就是古石门鸡头关!”顺着文物专家手指的方向,大坝以北左前方百米处一片库底淤泥之上,白色山石堆中耸立着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巨石,犹如公鸡的鸡冠,对照古石门洞旧照,我们看到的正是古石门隧道顶部的鸡头关,但根本看不到石门和栈道遗址,更不见石门石刻的踪影。根据工程人员测算,我们所处的石门水库大坝高程约海拔620米,目测淤积库底裸露高程约570米,而古石门隧道底大约位于海拔545米,以此推算古石门隧道应位于现空库淤积高度35米以下,所谓寻访石门遗址及石门残余石刻几无可能。
  在与文物保护部门和水利及施工方现场商讨中,有人提出可否由人工开挖库底淤泥,让石门隧道及石门石刻重见于世,也有人提出修建一个水下石门石刻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但经过大家反复论证:当年将位于石门隧道内及周边的十三品珍贵汉魏石刻凿下搬走,已属不幸之中的万幸,至于挖出石门原址难度太大、时机不成熟,这也意味着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石门隧道遗址及残余石门石刻很快又将沉没于水底。
  既然重现石门石刻遗址已不可能,可否在重建汉中市博物馆新馆时专门建造一个石门石刻复原体验馆,将古石门隧道及褒斜栈道连同石门精品石刻按原形原大,用现代制景及声光电技术予以复原和重现呢?同时,为抢救性发掘石门石刻,可否利用蓄水前这最后时机,对现有库区淤积线以上部分,两侧山体当年连云栈道遗址上未被发现的摩崖石刻,利用无人机技术,组织专业团队立即着手开展一次溯源普查呢?文物旅游部门的同志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表示已着手开展论证和普查工作。
  离开大坝坝顶的时候,我是依依不舍的,三步一回头,用手机一遍遍朝着露出库底的石门隧道上方鸡头关拍照,尽管它早已没有了两千年前的雄伟壮阔,但我知道它代表了石门隧道和石门石刻两千年的精神和智慧,尽管它很快又将沉于库底难见天日,但它们的精神是永恒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有朝一日,后人们会用智慧和力量让它们重现辉煌。
  值得庆幸的是,汉中市已决定兴建新的汉中市博物馆,以更好地重现石门景观,同时加大对散存石门摩崖石刻的收集与发掘。更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一大批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也在不遗余力地投身于石门石刻的研究、收藏与保护,他们中有筚路蓝缕、呕心沥血,集毕生精力写下《石门石刻大全》的八十多岁高龄的原汉中博物馆老馆长郭荣章;有倾其所有、痴心不改,几十年如一日修复、宣传、开发石门石刻的汉中民间蜀道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郭林森;有多年来致力于石门石刻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学者梁中效、黄建中、黄宝柱、左汤泉;也有热心支持保护石门石刻的政协委员何宏斌、卢辉、李辉,他们对石门石刻的热爱也必将激励更多热心人士投身其间,义无反顾、奋勇前行。
  近闻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完工,不日将下闸蓄水,届时褒斜栈道和石门石刻将再次沉于水下。等到水库再一次除险加固,也许还得三十年或五十年,或许我们中许多人都已不在世,等不到与石门的再次邂逅了。眼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呼吁,启动“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或许这样,这批“国之瑰宝”纵使身处湖底,也能散发芬芳、重现辉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朋友说可以给长毛三花找领养,让我去抓,没想到平时自私的老灰关键时刻奋身保护小猫,把我们狠狠打了一顿。我告诉它,抓妹妹是为了妹妹将来更好的生活,希望它能理解和原谅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在一个漫长的夜晚,她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尝试与焦恩俊复婚。他的生活虽不再有曾经的光彩,但每一个与女儿团聚的瞬间,都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 不是要做到互相保护么,为什么有人想破坏现在的环境想要去伤害她,我很珍惜这段相遇,我们的成长也能够见证一个干净善良女孩的越来越好过程。从昨天下午3点蹲到昨天晚上1
  • 想说的话真的很多很多,但如果真的抽到我的信,为了你的嗓子着想,剩下的就留着下次再讲给你听吧~青蓝梵梦 2024年5月18日@种地小收子 辛苦小收子将信送达啦~
  • 曼‮市谷‬中心的四‮佛面‬灵验度‮所众‬周知,很多明星‮贵权‬都会去拜四面‮祈佛‬愿还愿‮我,‬们将打印出‮的你‬资料以你‮名的‬义去到泰国最灵验的大‮天梵‬四
  • 下面是我的微信@腾讯微信团队 #微信#我也会在之后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维护微信安全,不做侥幸心理。下面是我的微信。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昨天看一部电影,提到世界上最短的咒也许是名字,而咒可以说是束缚对方或意念的东西——几乎下意识地就想起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后劲绵延好几天,还是认
  • 现在饭能让你吃上了,你说不行啊我得吃肉啊,真就是人不知道知足,我说句实话,每天激进的人和稳健的人他最后收益是差不多的,因为每天激进你是无论市场怎么样就是冲干就完
  •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
  •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爱情!小玫在我心里真的是配角no.1,太高光了[泪][泪][泪]佐子原谅了渣男,阿姐鼓加了爱情元素,新增了恋爱脑夏姐故事线,我们纯正为爱疯批献身
  • 喜欢在dy看这个博主妈妈每天给女儿送饭,听妈妈和女儿温柔的聊天,妈妈会说“今天专门做了你喜欢的,我看你早上吃的少肯定没吃饱,所以中午给你做了这个”女儿会开心的说
  • 2024.5.16,小屁孩儿又掉了一颗牙齿呀,这次掉得很顺利,吃饺子不小心就掉了,不用拔了[哈哈] 妹妹和你小时候还是很像的,你给妹妹取名叫晚晚,说是晚上出生的
  • 克制忧郁是他的本性,但一定程度上他的无助也在美化莱斯特对他的pua(记忆的易错性和他出于情感的美化)两个人各种分歧,第一个分歧是性伴侣路易觉得哪怕两个人是短期伴
  • [举手]在观看了得力TVC的视频中,了解到胡歌用的办公用品都是使用场景很高且对于日常办公的我们来说,好的工具真的能省心省力还事半功倍!于丹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
  • ”不说魂魄关系,单说这个时刻喜欢游离的魂,家乡民间说人在熟睡的时候,这个不老实的魂就开始四处游荡,这就是梦,一旦魂流连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
  • ”7.ʜᴇʟʟᴏ ᴀᴘʀɪʟ我们的四月,都要过得足够好8.. ²⁰²⁴ ◡̈⃝“心情要好,生活要嗨愿你小小日子,悠哉悠哉”9. ◡̈ 愿你拥有的开心 做
  • 我个人觉得沉稳的人很适合戴浪琴 , 当然 , 也可以戴下面这枚非常有设计感的熊猫盘 ,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喜好。帝舵表凭借着熊猫盘受到欢迎 , 今年东奥会没抢到冰
  • 那是承载了我无数回忆与情感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在此交织,构筑了我心中最深沉的家乡情怀。家乡的十三朝古都、四圣故里、白水苹果等元素,都是我前行
  • 同时,一审法院认定刘某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其在与马某签署遗赠扶养协议后,按照约定履行了对马某生养死葬的义务。刘某在与马某共同生活期间,尽到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