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你离开的第63天,我这里今天阴转小雨,每天都和雨见面,和五颜六色的伞见面,这个秋天过得可真煎熬,我现在都丧失了开口说话的能力,热情更是缺乏,每次看到别人接孩子时彼此间都可以有说有笑的,聊得很热闹,我总是觉得我真是变得格格不入,我跟外面的人都不想开口说话交流,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仿佛自己和别人隔了一个世界一般,我的世界开启了静音模式。今天可能是又下雨的原因,心里真的特别难过,听了一首歌,循环听了无数遍,自虐般把自己听到泪流满面,有些歌不是因为歌曲多动听,只是听的人听出了自己的心里那些翻涌的情感,有些画面也会浮现于脑海中,我想到了我一个人坐地铁去医院的路上,想到了挂号、让医生给你开药品单、等着叫号取药,那时我在医院里时总是忍不住会流眼泪,那个医院曾经是我们三个孩子出生的医院,曾经每次产检都满怀着希望与期待去的医院,孕育生命的那份喜悦曾经让我对那个医院很亲切,我们的孩子也均出生在那个医院,那是喜悦与感动。可是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再去的时候心情却是截然不同,我坐在候诊室外面等候时,除了无限的感慨就是忍不住的眼泪,往昔今昔一切都变了,再也回不去了。那时候家里距医院有些距离,我为了早一点取到药,取药时早晨都很早就出发去坐地铁赶往医院,结果好几次都差点在地铁车厢里睡着,那时候也很累加上早早去医院,能有位置坐的时候我总是闭上眼睛休息,不小心就会睡着,有一次醒来发现整个车厢除了我再没有其他人,变得空荡荡的,我就像穿越去了无人区,在那一刻突然感觉特别茫然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午睡后都会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当时那么小的年龄会有那种很孤独的感觉,心里也特别不舒服,天地间似乎只留了自己一般,情绪特别的低落,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啊,是如何会在心里莫名的生出这种感觉呢,成人以后我还能想起小时候的那种低落的情绪,那不应该是一个孩子应该感受到的感觉,如今人生遭遇了很多事情以后,我真的觉得人生是有命运的,在鸡汤文里都会很励志的说,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事实上很多时候命运它从未把握在我自己手里,命运应该是有一个既定的剧本,而且早就设定好了角色、剧情,结局,只是活着的时候常常身是局中人,恍惚中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剧中人还是剧外人,只是每走一步,我们都未曾发觉其实是按设定好的剧情在走下去,那些命运也从来不会和我们商量,也不会给与我们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便我们伤痕累累,我们还是要按着既定的剧情演绎下去,我们常常活的身不由已,不是鸡汤文可以拯救的角色,不是几句热血的口号可以挽留的角色,太多的无可奈何只能看着去发生发展,那种无力就是一个命运中角色的无力,在既定的剧本中演绎着一个角色,最终直至演绎到生命退场的那一刻,这个角色的使命才结束退场,但是这个大剧场里的其他角色还在演绎着各自的角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退场时刻,只是我们活着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得视自己为命运的主角,仿佛自己可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剧场里我们因为命运写就的剧本原因总会有重逢相识的情节,会有很多设定好的角色,事,物,或者说NPC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波澜,角色也会有一些因缘际会,但却不知道命运什么时候会毫不犹豫的给这些交集中的因缘情份打上一个END,我们在这个剧场里都是被动的角色,那些糟糕的,悲惨的结局并不是我们自己写出来的,只是无力扭转而已,就算是再烂的剧本角色也还是用仅有的一次生命演绎完成了,何其残酷。

自从你离开以后,真的是对我产生了一些很大的影响,比如我曾经想想如果人的生命逝去,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曾经想想的时候会有些莫名的紧张,可如今却变得那么坦然,坦然到不再畏惧死亡,有一种感觉来形容就是,那时候我对彼岸的世界是有心理上的抗拒的,可如今因为彼岸的世界有了你,我觉得不再害怕,觉得你终会在彼岸的世界等着我,有你等待的地方就不会再害怕,我要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着,活出你未曾活出的时间,看你未曾看过的风景,吃你未曾吃过的食物,那样再相见的时候我才可以把这个世界你所未能经历的讲给你,到那时,你也给我好好讲讲彼岸的世界,那时候你就又可以当我的向导了。

这些年因为忙碌孩子,又照顾生病的你,我的社交变成了零,我跟原来的同学,曾经的同事,上学同吃同住的好朋友等等,我跟好多人都不再联系,那些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也因为我们彼此生活的不同也变得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也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讲给别人听,所以有些时候人们的疏远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事件,仅仅只是在时间里慢慢因为生活上的彼此不同,慢慢的消失在彼此的视野里,在每个人生阶段里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当彼此生活状态出现了分歧,那些曾经的同行人就会随着时间一直渐行渐远,有些也仅仅是“活”在通讯录里,依然好好的“躺”在那里,却再也不会去拨打,像活在了平行世界,再也没有交集,不联系也不见面,人是一个越活越孤独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目送离开的过程。有时候我会自责抱歉自己在你同学面前谈到你时哭泣,我觉得我应该学会克制自己,可是但凡和你扯上关系的人,我都少了陌生感,好像凭空的生出了无距离感,这样也是挺不好的,说了些曾经的事情,都是心碎碎成河的往事,怎么不自觉间就成了这样了呢,因为太过思念彼岸的你又无法安放的一颗心吗。成年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悲伤,可是我好像真是做的不够好,对吧。我又活成了你说的不成熟的小孩子样了,以前你总说我其实内心不够成熟,像孩子,现在这样容易哭泣,真的很丢脸对不对,成年人做事该有分寸对吧,我还是做的不好。

今天我整个人都感觉很疲乏,最近身体状态还是很差劲,天气一冷这些身体的问题只增不减,每天在零零碎碎的生活中活着,可为什么就活不出一种热情来呢,总是有些压抑,最近是我的情绪低谷期吧,心情的四季里冬天也来了。我没有办法读读励志的鸡汤就可以好起来,虽然我也有在努力想好好活着,可是怎么也无法纾解开那些积郁在内心的痛苦,你走了两个多月了,可是我每一天过得都是如此煎熬,都说时间是良药,可在我这里怎么就连痛都不曾减轻呢。

如果你在就好了,在我难过的时候能够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像曾经一样摸摸我的头,告诉我,别怕,有你在呢。冬天不远了,总是在愈加寒冷的时候愈发想念你曾带给我的温暖。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

“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以上,是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21创投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振国介绍了光伏产业过去这些年的发展,聪投的整理纪要显示,他认为,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光伏的经济性也已经够了,问题在于它是不连续的能源。

他把能源碳中和分成力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给出了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概念存在的三类投资机会。

聪投整理了李振国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个题目本身是讲创新的,创新真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去年咱们讲的“无科创、无未来”,这句话也十分对,而且隆基过去这些年发展历程,起因也是因为我们创新做得比较好,才会在全球有竞争力。

但是创新还是要建立在势和方向上。

所以我今天就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在下一步能源变革过程当中,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的发展趋势。

想让碳中和终极目标更容易

碳达峰一定要提前

自去年9月20号提出两碳论这个目标之后,紧接着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过去这些年也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政治共识。

碳中和的逻辑是什么?

这个图是咱们国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在这40年的变化,

咱们现在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汇不到10亿吨。

到2060年,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排几亿吨,就是你跟碳汇平衡的这一部分。

右边这个图就是我们一次能源的结构变化。

今天85%是化石能源,15%来自于清洁能源,到2060年要实现调个头,这对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讲,挑战十分巨大。

达峰好讲,但是达峰越晚,对碳中和的挑战越大,如果真正想给碳中和终极目标做出一些更容易的路径,达峰一定要提前。

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0年前,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过去这些年,光伏发电的技术和成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取得突破的很大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10年前,我们主业是做单晶硅片的,那时候一个单晶硅片要卖100块钱,现在三块钱左右;

因为最近多晶硅料涨价,是4块多钱,去年这个时间只有2块多钱。

十年前光伏组件30块钱一瓦,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块8,

去年的时候是1块四五,也是因为市场成长得比较快,但是产业链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年底玻璃价格比较异常,今年是多晶硅料短缺。

多晶硅料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多,导致目前价格有点波动,但它还是在低位波动。

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过去10年里,光伏发电,它降本达到了接近80%的水平。同期的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也有20~30%的降低幅度,跟光伏比起来还是要慢一些。

即使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

光伏经济性也够了

它的问题是不连续

同时,咱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从光伏发电的成本构成上来讲,从社会成本和技术成本来说,它其实只有几分钱一度电了。

右边这个图,今年年初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1.04美分一度电,已经印证了。

为啥那个地方便宜?

它的土地就在沙漠上建,确实是不要钱的。

第二,它用的是欧盟和日本不到1%利息的资金成本。

最后,外面那两个圈特别小。当然,它的日照可能比我们好一点,这个不是主因。

咱们国内,如果看后面的非技术成本、资金成本、土地税费这些接入成本,

说句通俗的话,虽然导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贵了,但是这些成本的实际受益人要么是地方政府,要么是金融机构,要么是电网。说句俗话是,肉烂在锅里了。

站在国民经济内循环的角度,它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只是由于利益分配、只是导致一些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并不是大家发展光伏需要支付出的社会成本。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它的成本已经很低了。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即使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光伏支撑起我们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变革和碳中和道路,它经济性够了。

当然我们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还需要继续提高光合的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让人们利用这种清洁能源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光伏本身经济性够了,它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克服它不连续的缺陷,光伏包括风电的缺陷,就是它是不连续的能源,它是间歇式的能源。

这种间歇式能源,需要把它的缺陷克服掉,才会在未来庞大的社会能源供给体系里面,发挥主流主导的作用。

碳中和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把能源碳中和路径大概分了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一个是通过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整,还有包括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这两个阶段是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出10~15年的空间。因为现在化学储能确实还太贵了。

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再加上新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开始利用之后,再利用前面形成的多能互补基础,我们就可以实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深度脱碳,绿氢的引入。下面我稍微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阶段:非物理性的脱碳

引入调节机制

德国电力系统里面

“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第一阶段就是非物理性的脱碳。

就是通过引入机制,比如说像现在水电在电源里的占比还是蛮高的,每年的发电小时数是三四千个小时,那就意味着除了汛期没有调节能力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很灵活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给水电很强的机制,让他深度参与调节。

很多时候,我们十分大型的水电站,每天是在平均发电,即使在不是来水量很足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完全可以分时段发发电,但是我们没给机制。

火电的灵活性调节机制也没有给,最近国家应该是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机制,形成需求侧响应。

这几项措施在国外已经形成很强的好的效应了。

比如说,咱们国家“风电+光伏”在整个电力供应里面只占10%,

大家可能觉得在消纳的时候已经面临困难了,但在德国电力系统里面,“风电+光伏”已经占到电力比例的42%了。

而且德国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储能,

它还是靠一些我刚才讲到的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体制,包括需求所响应的一些手段进行的调节。

当然它有一个比我们好的条件,它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比较高,天然气发电的灵活性也要更强一些。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

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站

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的水电站。

就是在以火电为主导的能源体系里,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被显示出来,因为火电可以通过自己的出力调整来平衡电网。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里,抽水蓄能的作用会比较大。

中国从西到东海拔落差很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我们原来的河流流域里,本身是基于流量建设的水电站,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升级为抽水蓄能的功能,将来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阶段:化学储能经济性起来

最后,大概要10-15年的时间,化学储能的经济性会起来,

到那个时间更大规模的使用新能源,再加上化学储能,将支持我们整个的电力调节,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阶段:绿氢的引入不可或缺

最后就是在深度脱碳这个环节,绿氢的引入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42%是来自电力系统,

主要是以燃煤发电为主,但是大部分并不是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形式。

随着电力能源电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比例,来自电力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上升。

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比如说类似能源化工领域里的冶炼,钢铁冶炼里现在是一年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它是靠焦炭作为还原剂把铁里面的氧脱出来,这个二氧化碳排放用电是没办法取代的。

包括远距离运输,像远洋运输,航空运输不可能背个蓄电池跑,因为能量密度太低了。

包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问题,

取暖这个事情可以用电,但是在北方的冬季晚上,把电都调节到那个时候供应,代价太高了,而这个时间绿氢的引入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像钢铁冶炼可以用氢取代焦炭,通过氢还原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工里面现在的灰氢变绿氢。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用电解水就是绿氢,要看你用的电是什么电,按现在电网的能源结构比例来算。

现在电解水制氢追踪下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制氢还要高,要拿真正拿绿电制氢得到的氢才是绿氢。

但绿电又是间歇式的,很有可能将来大规模的绿氢的获得,就是用绿电间歇式制出的绿氢,就是它的未来获得的形式。

碳中和背景下

能源概念有三类机会

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站在能源的概念上来说,将来有哪些机会?

就是三类机会。

第一,三年以前我说光伏到2030年,每年全球新装机容量会到1000GW,

很多人觉得我还是蛮激进,但是现在站在碳中和的角度倒推,到2030年那个时间1000GW是不够的。

所以光伏本身产业链里,涉及到它自身的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将来为它配套的辅助材料玻璃,铝边框,胶膜,以及为它做装备的企业,将来是一定有比较快的成长速度。

第二块是围绕着平衡能源的。

因为它是一个间歇式的能源,要把它达到平衡,涉及到储能类的这一部分,也是将来需要大量去做的。

当然为电力进行调节的储能的需求量,可能比动力汽车略小一点。

第三块就是围绕着绿氢这个产业的一些机会,将来都是比现在大很多倍的逻辑。

隆基过去取得的成绩

依赖于自己的创新

这就是方向,如果我们要去创新,想要去做一些科研,这些将来都是有大场景的情况。

隆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创新。

就像我们在刚才看到的,为什么能把硅片从100块钱能降到几块钱,中间是大量的(研究实验)。

比如说,像我们10年以前拉单晶,除了多晶硅料的成本,那时候要300多块钱,现在我们做到不到20块钱,这中间就是多次拉晶的技术(研究)。

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都是几十个创新项目。

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有重大的创新,让光伏的成本降得更低。

隆基要做好三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步,隆基有三件事情需要做好。

第一个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让光伏的转换效率变得更高,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第二个就是在产能规模上,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住一个百分之三四十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现实为能源转型服务,同时也能摊薄我们的成本。

第三个就是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上,在三四个月前入股森特股份,包括我们在3月31号也成立了一个氢能公司,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去做好。

原创 慧羊羊 鹤九 来束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根据汽车研究和咨询公司Strategic Vision对20万名新车主进行的一项调查,苹果在品牌考量榜单中排名第三,26%的人表示他们“喜欢”苹果品牌,如果苹果
  • 所属系列课:南传精品采访写作课程#南传直播课# 第71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讲评主讲人:陈安庆国内资深媒体人,国内首家新闻私塾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 ——— ıllılı 中建宸园 ıllılı ——— :010-53387222建面约165-210㎡大家平墅建面约320-400㎡传世叠墅 ​​​社区会所“宸
  • #第五人格[超话]#深夜做个推演真是要被破防人笑死了,起因是我睡不着打开了第五人格,发现今天鹿头免费,因为最近一直在肝骰子,想起自己鹿头的推演好像也没做完,就开
  • 阿里要发力线下啦~[doge]【天猫新零售进入家居领域 智能体验店9月开业】 一家名为“HomeTimes家时代”的新零售家居智能体验馆将落地杭州。杨凌居然时
  • 说来也巧,昨晚刷头条,正好看到董宇辉 .东方小孙还有周老师正在直播,深深的被董宇辉的文化底蕴所折服!#CTBU图书馆[超话]# 大学的第一本书推荐书目-《寻美》
  • 洗试剂瓶的时候,hjw特意跑到水槽边给我说:别不开心啦,又要冻你的菠萝冰棒了?好像无关实验失败,无关上个学年成绩难看,无关很多事情…只是mgy坐在我旁边看我做了
  • 女士:27岁(93年)大专,身高162cm,体重53kg,未婚,某电子商务公司电商设计,年收入6W+,无房可以买车,爱好画画、唱歌、旅游。女士:27岁(93年)
  • 已经出现并发症之后,活血化瘀之品更是必不可少,此类药物对消渴的多种并发症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
  •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才不会变得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脸上就会常带面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变得落后;借人之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自己;学最
  • 这是一位不太容易被定义的年轻摄影师,除了狂想很难再找出更多的词来形容和描述他.Ben Zank的作品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摄影风格,或许就像人们对超现实主义摄影的描述
  • #医疗报道# 【中国可造世界最新抗癌药 一年治疗费用不超10万】#微博新闻##微博健康# 被全球医疗界看做明星抗药药物的PD-1单抗,开始有了中国制造。中国可造
  • 虽然早就抛下了过去的重担,但总有一种压力和痛苦仍在看不见的地方如影随行,如果死掉了,自己也终于会变得彻底轻飘飘了起来,彻底解脱但在遇见你之后,他会答应你尽量不再
  • 所以性修是一不是二,烦恼即菩提,真的,只是迷了,它变质了。贪瞋痴是跟最初一念不觉一起产生的,所以叫根本烦恼,这个东西麻烦!
  • 【#未满16岁女孩偷外卖引出坎坷身世# 众业主为其捐款[心]】#小区业主为偷外卖女孩捐上万元#不满16岁的女孩偷拿外卖,小区业委会和邻居们得知原因后,反而积极为
  • "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世界的进展到清净或退堕到
  • シリーズが続き、令和の時代に新しい作品が生まれ、自分が出演させていただけるなんて本当に思っていませんでした。「機動戦士ガンダム」で、酒場でアムロとランバ・ラルが
  • 专此诚邀,敬祈惠允!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2021年9月23日今天下午,我们在驻马店树人国际学校,聆听了幸福教育联盟创始人、山东省泰安江山实验学校校长张
  • 你看道德,大道生出了地球,生出了万物,生出了地上地下的金银珠宝的矿产,石油,大海,生出了空气,他会不会拥有,不会拥有,长而不宰,他没有想要。 而这个“德”德是道
  • 8100住四个月,真的很便宜了!8100住四个月,真的很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