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新华社《瞭望》 | 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https://t.cn/A6SxIfL8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瞭望丨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热烈祝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s://t.cn/A6Stm7XM

#海南疫情防控# #儋州广播电视台#

儋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实录

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敏清: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儋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我是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敏清。今天我们继续通报我市当前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詹联科先生,儋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吴来娃女士,儋州市社会保险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卢业耿先生。首先,请詹联科先生介绍当前全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儋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詹联科: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将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采取的具体防控措施向大家作通报。

一、病例情况

8月15日0时-8月15日24时,我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136例。
8月1日0时-8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9例,无症状感染者239例。

二、当前我市疫情应对措施

(一)持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8月15日,在12个镇(办事处)继续组织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并针对中高风险区域,统筹分配全市采样资源,错时错峰开展核酸检测,发动群众错峰有序地到指定地点参加核酸采样,减少人员聚集,提高核酸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组建若干支流动采样队,为居家健康监测、闭环管理、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上门采样,确保“应采尽采”,进一步阻断疫情扩散蔓延。8月15日0-24时,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共采样745493人次。

(二)提升“追阳速度”,加强隔离管控。坚持“以快制快”,进一步加强追阳和隔离队伍建设,在国内、省内援儋医疗队有力支援下,我市追阳处置效率、隔离管控得到有效提升。8月15日0时-24时,接受“追阳”混管任务27管279人,已全部完成追踪与隔离管控,8小时内收治比例100%。8月15日0-24时,我市新增排查密切接触者417人,全部进行隔离管控;排查密接的密接者35人,全部落实居家隔离。

(三)继续做好滞留旅客服务及回程工作。为确保滞留旅客安全有序返程,我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滞留旅客返程工作专班,做好滞留旅客返程信息统计、旅客点对点转运、健康信息查验、安全保障等工作。及时发布《关于做好儋州市滞留旅客有序返程的通告》《儋州市关于港口离琼预约入住健康管理驿站有关事项的通告》,通过多种渠道摸清滞留旅客底数,坚持分类施策,在严防外溢的同时,确保“不漏一人”。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积极协调酒店协会、旅游协会,发挥企业担当,对酒店滞留旅客提供餐食、医药和防疫物资等帮助。截至8月15日,17人已搭乘飞机离琼。

(四)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当前我市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能够满足群众需求。为进一步减少人群聚集,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我市在各社区设立临时供应点,采取无接触方式进行物资配送。市民可通过我市电商、商超、外卖等平台进行下单,或按照社区的通知有序采购物资,相关平台链接我市在整理汇总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同时畅通社区、村委会等物资配送不及时反映渠道,切实打通最后100米“到家到户”配送渠道。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开展涉疫区域核酸检测,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攻坚那大核酸检测,落实好核酸阳性人员应收尽收和密接人员隔离管控。

二是从市直机关、驻儋单位、国有企业抽调一批干部,就地就近转成志愿者,协助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统筹学校、工厂等资源,改造建设集中隔离点。
以上是我通报的内容。感谢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答记者问
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疫情期间,市民接到流调电话应该怎么办?如何区分是不是诈骗电话?

儋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吴来娃:感谢媒体记者提问。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流调是什么?流行病学调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流调,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爆发调查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提出合理的防控对策。以新冠肺炎的流调为例,流调人员需要掌握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从而判定密接者并采取隔离措施、划定中高风险区等,让患者尽快得到救治,让密接者尽快得到排查,防止疫情传播。

其次,流调都会问什么。流调工作通常会问到个人基本信息,比如发病日期、就诊日期、隔离时间、发病症状、检查结果、病情转归等临床信息。此外,还会问到流行病学史,包括疫区旅居史、病例接触史、活动轨迹、居住条件、个人卫生等内容。因此,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和信任,便于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用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

最后,接到流调电话怎么办。主要注意四个方面:第一,不要恐慌。遇到流调人员登门拜访或电话询问时,不要恐慌,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第二,主动配合。要根据调查人员提示,仔细回顾近期行程,如实回答;借助电子消费记录、网上订单等内容,耐心梳理自己的活动轨迹。流调人员只有获得真实、有效的人群信息,才能科学评估疫情动态,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拒不配合,故意隐瞒情况,造成疫情传播的,还会被依法依规惩处。三是主动补充。由于回忆所需时间较长,难免会有遗漏,建议保存好调查人员的联系方式,一旦回忆起遗漏部分就要主动联系补充,确保个人行程闭环。四是谨防诈骗。流调工作人员在表明身份后,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不会让你点击可疑链接或发送手机验证码等。

在此,我也代表全体防疫人员,衷心感谢市民朋友们对流调溯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疫情期间,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市民群众社保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儋州市社会保险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卢业耿:面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市民群众的社会医保按时发放。

一是暂停社保医保线下业务办理,引导单位和群众线上办理社保医保业务,确保群众安全。根据市新冠疫情指挥部的通知精神,我中心第一时间发布《关于暂停社保服务大厅窗口服务的通告》,暂停儋州(那大)和洋浦两个实体社保服务大厅临柜(线下)窗口服务,发布3个“网上办”、7个“掌上办”非接触式办理社保医保渠道以及咨询电话,积极引导参保单位和群众通过不见面的方式办理业务。并安排专人每日值班接听电话,确保咨询有回应、业务不停办,努力为广大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舒心的线上社保医保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停业。如有疑惑,可拨打线上办理咨询电话:12333,96377,0898-23322559。

二是及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我社保中心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超前谋划待遇发放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待遇发放基础工作。(一)于2022年8月10日在全省率先发放全市(含洋浦)6.88万名离退休人员8月份基本养老待遇21331.69万元。(二)于2022年8月15日可发放全市(含洋浦)7.48万名城乡居民8月份的基本养老待遇1469.77万元,发放全市(含洋浦)126人工伤保险定期待遇36.7万元。

三是及时办理群众急需的医保业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住院就医需求。安排专人网上处理异地就医备案、慢性病变更申请、新生儿参保登记等群众急需办理的医保业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参保群众的住院就医需求。疫情期间至今共处理群众急需办理的医保业务67件,其中:异地备案52件,慢性病变更申请14件,新生儿参保登记1件。办理职工医疗散单报销结算65人次。

四是落实企业纾困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企业纾困政策惠及餐饮、零售、旅游等22个行业,缓缴社保费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四项保险。我中心加大经办力度,为企业办理缓缴社保费开设绿色通道快速办结。至目前,我中心为全市(含洋浦)71家企业办理了缓缴社保费1007.21万元,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谢谢大家!

李敏清:感谢卢业耿先生的回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答记者问环节到此结束。当前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能够满足群众需求。请各位市民不必恐慌,不要哄抢,按正规渠道和通知有序采购物资。此外,今天我市正在部分区域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继续遵守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及时参加核酸检测。最后,感谢今天的发布人、媒体记者朋友、工作人员以及正在收看的网民朋友们。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俊平和丈夫一起见到尹厚萍,看到连遭不幸的闺蜜妹妹仍像从前一样乐观,她们在一起聊了很多。“他爸爸去世前,最放不下内向的儿子,曾经郑重交代我,一定要为儿子成个家。
  • 但是以水瓶那种忽冷忽热的性格,基本上很难给人安全感,而正好白羊却不需要从别人身上寻求安全感,因为他们就是这么简单纯真。两个星座都是爱上了就会死心塌地非对方不可的
  • #刘诗雯[超话]# #shiwen刘诗雯0412生日快乐#祝刘诗雯美女生日快乐给三位mzjj抽几个我喜欢的饰品(自选款式,邮费我付。可以折现)条件如下:↓↓
  • NO.2 天蝎座天蝎和摩羯之间有很深的缘分,也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性格上都不太喜欢热闹,有点自我,理性大于感性,一直都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对感情对生活有着清晰的认知
  • 我的新朋友邱邱和我最好的朋友星盘除了十二宫位不一样配置都一样[允悲]不出意外我和邱邱也成了好朋友,但是升水瓶和升摩羯再加上成长环境两个人性格还是有点差异[笑cr
  • #肖战[超话]# 总以为你是我三分钟热度的喜爱到现在发现你已经是我明目张胆的偏爱你的努力,你的坚持,你的自律还有你比五官还正的三观这一点一滴已经慢慢影响了喜欢
  • 人和公园溪府项目五大价值之东方人居升级:人和公园溪府毗邻朝阳溪景观公园而建,整体为新中式的建筑风格,不仅汲取东方文化的风骨,还融入了...【女子站在28楼窗外,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
  • 朋友圈简短温暖秒赞文案1.平平无奇也想记录下来的生活2.拼拼凑凑又是一组日常.3.匆匆忙忙的认真生活着.4.想做一个只记得快乐和知识点的人.5.日常琐碎即浪漫6
  • #美好辽宁欢迎您# 【你的人生,要交给自己掌握】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你停止追逐错误的东西,正确的事情才有机会抓住你。当然不全然是我这种,但80%的人
  • [酷][酷]了解学院特色~把握命题方向~尽在胡师姐[爱你]私聊师姐,可领取专属23新传考研备考大礼包[虎爪比心]机会不容错过,快戳我吧!#新传考研[超话]##新
  • ⑥锁砖时要用平整砖锁紧,相邻环要错开1~2块砖位,终端的加工砖圈要提前l~2环砌筑,最后一块锁砖要精细加工,严禁用浇注料锁砖。根据三次风管的特点,分成直管部位
  • 这是基本要求,否则,随口算命,谁都会算,根本无法体现出你的专业态度和能力了。这是基本要求,否则,随口算命,谁都会算,根本无法体现出你的专业态度和能力了。
  • 美国媒体-福布斯这么评价它“我最喜欢的新耳机是CIeer的FIow,它提供了我听过的最好的降噪技术。Converse G4 Hi-Vis 匡威实战篮球鞋男女同款
  • 黑人钢琴家与白人司机的故事 一趟旅途化解了Tony对Viggo的偏见的歧视 钢琴不只有白键p3.《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给人的感觉很压抑 可能是看到了关在牢笼里的人
  • [抱抱][抱抱]而且,由于这种黄染发生在牙齿内部,刷牙是无法将颜色去掉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当新的清洁能源进入规模化工业生产后B.当人们开采石油
  • 苏州实际上拥有非常丰富的中超及国家队赛事承办经验,是新赛季联赛的理想举办地点,但一方面江苏队退出后整个江苏都已无中超球队,另一方面苏州现在每日新增较多,形势不太
  • 【【我为群众办实事】老人进山迷路走失,多部门联动全力救援 】 近日,怀集县诗洞镇中和村委会一位八旬老人进入“万就涌”(山林地名)不慎迷路,经怀集县警方、镇村干部
  • 考教资的是我为我查考场的人是他帮我提前订酒店的人是他陪我回来考试的人是他把我送进考场的人是他出考场见到的人还是他从始到终忙前忙后的人都是他,我真的就是带个人去考
  • 咱们下次直播不见不散@摩登兄弟刘宇宁 [女孩儿] [衰] 本来今天真的好难过,感觉整个人好压抑,不知道为什么就好烦又哭不出来就和朋友在学校里面逛了逛去操场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