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无碍,大爱长春的涓流汇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加快推动残疾人小康进程,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涓涓细流,汇成大爱,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长春市残联出台多项措施,从提升残疾人康复质量、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无障碍环境、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发力,残疾人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居家康复”,让肢体残疾人更具幸福感

“来,慢慢抬,非常好,再来一次……”永康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居家康复师周金彭一早来到二道区亚泰桃花苑小区,为残疾人王先生进行居家康复。

今年59岁的王先生三年前突发疾病,导致右上下肢功能障碍,不能独立行走。2021年六月开始,接受康复中心免费治疗,如今,在家人监护下可借助辅具独立行走,部分日常生活也可独立完成。“现在他都能自己下楼了,肢体活动度恢复良好,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感谢残联的好政策。”王先生妻子激动地说。

王先生享受的居家康复服务是长春市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针对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等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提供的康复服务之一。承接这项服务的永康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根据长春市残联下发的任务要求,采取“康复服务进家庭”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2012年,长春市残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部分肢体残疾人面临的康复贵、住院难、家人无法长期陪护、渴望回归家庭、经济负担重及行动和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的实际情况,依托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实施了“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让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瘫、偏瘫肢体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康复服务。

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是由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摸底,将有需求的人员汇总名单转介到康复服务机构,康复师按名单入户进行康复评估,对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根据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服务计划,为其提供居家康复服务。为更好地满足肢体残疾人需求,2018年长春市残联印发了《长春市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项目实施方案》长残联【2018】21号,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提供每周3次,每次45分钟的康复服务与指导,年度康复时间为3个月。由市、区两级残联按1:1比例匹配康复训练补贴资金共计1800元。

项目实施十年来,受到了肢体残疾人和家属的欢迎和好评,已累计为2.2万余名肢体残疾人提供了服务,不仅提高了受助肢体残疾人的身体功能,更使残疾人及其家属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与关注。

“一人一策”,帮扶残疾人应届毕业生就业

在长春市高新东卓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里,几十名工人正在严格消毒的软件加工车间内有序工作,技术工人王亚强患有腿部残疾。他表示,目前的工作不需要站立走动,薪资待遇很好,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另一边的净化车间,年轻小伙孙欣正在全自动设备前规范有序地忙碌着。和孙欣一样,公司生产线工程师、物流技术人员,还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很多是残疾人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公司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实现着个人的价值。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王亚强和孙欣的就业经历,只是千千万万奋发有为的残疾人的一个缩影。十年来,长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让广大残疾人享受着均等及个性化的社会服务,助力每个残疾人扬帆远航。

2022年是“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据了解,2022年长春市残疾人应届大学毕业生151名,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为解决好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长春市残联积极加强部门合作,落实就业政策,抓早抓好高校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各项工作,助力残疾人大学生精准就业,为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搭建一座有温度的“桥”。

制订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工作计划,深入开展“一对一”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未就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需求。目前,长春市残联已建立完善“一人一策” 帮扶档案和“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微信群”等个性化服务措施,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就”在民企、“职”向未来就业专场网络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补贴”“企业安置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扶持”等政策,用好用足税费减免、资金补贴等各项优惠措施,大大提高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此外,不断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定向推送匹配的岗位信息,实施精准帮扶。据了解,长春市残联已将165条用人岗位信息全部录入“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并与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人岗匹配,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截至目前,长春市151名高校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录入率和服务率达到100%,已实现就业38人。与人社部门实现信息对接、资源共享,将线上就业洽谈和线下招聘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对接。积极与用人企业联系协调,开发高校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岗位,联合市就业局开展就业专场网络招聘会。

下一步,长春市残联将按照2022年全省就业工作安排,围绕助企发展和稳定残疾人就业两个重点,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等举措,扎实开展对离校未就业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残疾人的帮扶工作,以就业宣传年为契机,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保持残疾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有爱无碍”,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环境

“有这个扶手挺好,不仅方便残疾人,我们老年人也能借上力。”近日,到社区参加活动的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新兴路社区居民王阿姨对新安装的无障碍设施连声说好。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助力创建文明城市,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对公共场合环境无障碍的需求,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到温暖。今年的8月1日是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近年来,长春市残联积极对全市公共区域进行无障碍改造,从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可触可使用的坡道、盲文、无障碍卫生间,到智能化无障碍服务平台,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

无障碍环境是否精准体贴,是否人性化,直接关乎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直接彰显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程度,无障碍环境是否完善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管理能力,关乎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长春机场2号航站楼,一整套的无障碍环境设施和特殊旅客服务流程已经十分完善。特殊旅客专属问询、值机柜台、无障碍安检服务及无障碍卫生间感应式水龙头、安全辅助杆、洗手台及无障碍坐便器等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人们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也从“有没有”变成“好不好”,长春市残联以此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抓手和切入点,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满足相关群体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市民出行、生活提供便利,让有需求的群体能够更加广泛、平等、自主、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产生更多获得感。

“冬奥缩影”,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2022年2月26日,“助力冬残奥 乐享在长春”长春市第六届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暨中国智协冬季特奥联谊活动启幕。广大残疾人朋友纷纷走出家门、拥抱阳光,共同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和乐趣,也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加油助力。

活动现场,长春市残联围绕残疾人朋友冬季健身的特殊需求,开展了残疾人力所能及的雪鞋跑、雪地拔河、雪合战(打雪仗)等项目的比赛,并进行了滑雪圈项目体验。来自长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18支代表队200余人参与其中。比赛中,选手们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残疾人工作者及志愿者也参与其中,为残疾人朋友保驾护航。

“非常高兴能来参加这次活动,让我走出家门,丰富了我的生活。”“这次活动使我充分了解了滑雪、冰雪活动,同时也感受到冰雪活动的氛围,更好地融入到冰雪运动当中。”活动现场的残疾人朋友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可以多参与此类活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亲近大自然。

“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是中国残联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契机,创建的全国性残疾人大众冰雪体育健身品牌活动。旨在推动残疾人融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促进冬残奥项目和残疾人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体育康复健身的权益,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分享到冰雪运动的乐趣。

长春市残联通过开展智力残疾人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冰雪健身活动,动员了更多残疾人参加冬季体育康复健身,享受冰雪运动快乐,充分展现了智力残疾人共享同步小康、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风貌,营造了人人支持冰雪运动、人人参与冰雪运动、人人乐享冰雪运动的浓厚氛围。

政策密集,措施得当,落地有声。十年间,长春市残疾人事业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就业帮扶迈出坚实步伐,残疾人的康复和教育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发展。

在残联的努力下,长春市残疾人事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千万残疾人的磅礴力量,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推动长春市残疾人事业向现代化迈进。

来源:长春发布

【2022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可圈可点】 “今天我们家要搬迁到兰州新区,开启新的生活,非常激动!希望我们能在这个新的城市有个新的开始,也希望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舟曲县峰迭镇阿朱坡搬迁群众马海霞高兴地说道。

  9月28日,随着甘南州舟曲县峰迭镇、东山镇、曲告纳镇、果耶镇、曲瓦乡、城关镇、江盘镇、坪定镇、憨班镇9个乡镇38个村组共272户1009名避险搬迁群众顺利入住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新康村,我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对部分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群众实施避险搬迁,是2022年省委省政府10件为民实事之一。

  一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努力克服疫情、灾情等不利影响的前提下,认真落实《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2-2026年)》和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年4万户搬迁任务已签订搬迁协议39249户,占全年计划的98.12%;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完工的建成安置房21816套,占全年计划的84.27%;搬迁入住25779 户(较8月增加7575户),占全年计划的64.45%,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搬离“忧居” 住进“优居”

  “过去住在山上,受地质灾害的影响,生活极不方便,到最近的医院都要几个小时,一生病就犯愁,更要考虑安全问题。现在好了,身体不舒服随时就能到附近的医院诊治,也不用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舟曲县江盘镇杨山村村民李兰木措欣慰地说道。

  “家乡地处红线内滑坡地段,常年频遭自然灾害,这次自愿搬迁到兰州新区,就是希望我们的后辈能够安稳生活。这边房子、学校及其他配套设施都很好,孩子们上学方便,大人也可以就近找工作,一下子就好像是城里人嘞,哈哈哈……”舟曲县城关镇锁儿头搬迁群众严爱红告诉记者。

  在承接移民搬迁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内,一幢幢整洁别致的安置房有序排列,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道四通八达,一座座带动就业的温室大棚矗立其中。餐馆、商超、五金装修、卫生服务站、社区管理站、物业管理处等便民服务场所

  “目前移民安置一期、二期工程3232套安置住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已搬迁入住2202套,交付钥匙473套。移民安置三期小高层楼房自6月底全部封顶后加快内外部工程建设,计划9月底起分批交付,11月全部建成交付。”负责承建移民安置住房的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负责人说,安置区学校和幼儿园已高标准建成正式开学,其他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建设。

  见证“速度” 感受“温度”

  自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陇东南等地避险搬迁工作以来,兰州新区充分发挥地域开阔、安全宜居、产业集中、发展潜力大等优势,以“新区速度”让急切搬迁的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温度”,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搬迁过来之后,政府还给我们介绍工作,感觉非常地周到暖心,相信我们未来会越来越好。”兰州新区舟曲地质灾害避险2022年第四批搬迁居民乔益西卓玛说道。

  “整个搬迁过程中,舟曲县和兰州新区全体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全力协助我们搬迁群众做好移民安置、学生入学、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和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真的把易地搬迁办成了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的大好事。”兰州新区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李四十九满怀感激地说道。

  记者还从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安置办公室获悉,针对避险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新区在安置区举办避险搬迁劳动力专场就业招聘会8场,组织开展食用菌种植培育、家政服务技能等培训45期,培训3000余人次,解决2568人上岗就业,鼓励支持124家移民家庭在安置区就近创业。

  同时,新区以“先入学后入籍”的方式,就近就便解决随迁子女1130人入园就学问题,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得到全面保障。在新康村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兰州新区新康学校,45个教学班能满足2400余名易地搬迁群众子女上学需求。日前,学校已正式开学,已开设1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6年级12个教学班,初中7-9年级7个教学班,现有43名教师、770名学生,师生们将在这里开启崭新的教学生活。    

  9月,全省各地迎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乔迁新居热潮,市县乡积极组织开展搬迁入住仪式,现场发放房屋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部分市县给予搬迁群众适当资金和生活用品奖励,为推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作出了积极示范。截至目前,全省已搬迁入住25779户,其中,张掖市10866户,临夏州4384户,陇南市2944户,定西市2192户,金昌市1633户,甘南州1176户,武威市1018户,天水市534户,白银市408户,平凉市287户,庆阳市269户,兰州市68户。

  记者手记

  易地搬迁成效显,人民群众乐开颜。

  “有亮堂堂的新房子住,有美滋滋的好日子过,知足了”“现在我自己创业当老板,每个月能收入2万多元呢!在家门口创业,干啥都方便”“搬到这里来,比在老家熬苦日子好太多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这是人民群众对安居乐业的定义,也是对易地搬迁最大的感受。

  搬迁不仅是“搬家”,更是“搬心”。日暮乡关何处是?群众的红火好日子,就是我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交出的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高分答卷。(每日甘肃网)
https://t.cn/A6oZJrVN

【2022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可圈可点】 “今天我们家要搬迁到兰州新区,开启新的生活,非常激动!希望我们能在这个新的城市有个新的开始,也希望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舟曲县峰迭镇阿朱坡搬迁群众马海霞高兴地说道。

  9月28日,随着甘南州舟曲县峰迭镇、东山镇、曲告纳镇、果耶镇、曲瓦乡、城关镇、江盘镇、坪定镇、憨班镇9个乡镇38个村组共272户1009名避险搬迁群众顺利入住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新康村,我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对部分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群众实施避险搬迁,是2022年省委省政府10件为民实事之一。

  一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努力克服疫情、灾情等不利影响的前提下,认真落实《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2-2026年)》和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年4万户搬迁任务已签订搬迁协议39249户,占全年计划的98.12%;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完工的建成安置房21816套,占全年计划的84.27%;搬迁入住25779 户(较8月增加7575户),占全年计划的64.45%,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搬离“忧居” 住进“优居”

  “过去住在山上,受地质灾害的影响,生活极不方便,到最近的医院都要几个小时,一生病就犯愁,更要考虑安全问题。现在好了,身体不舒服随时就能到附近的医院诊治,也不用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舟曲县江盘镇杨山村村民李兰木措欣慰地说道。

  “家乡地处红线内滑坡地段,常年频遭自然灾害,这次自愿搬迁到兰州新区,就是希望我们的后辈能够安稳生活。这边房子、学校及其他配套设施都很好,孩子们上学方便,大人也可以就近找工作,一下子就好像是城里人嘞,哈哈哈……”舟曲县城关镇锁儿头搬迁群众严爱红告诉记者。

  在承接移民搬迁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内,一幢幢整洁别致的安置房有序排列,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道四通八达,一座座带动就业的温室大棚矗立其中。餐馆、商超、五金装修、卫生服务站、社区管理站、物业管理处等便民服务场所一应俱全。

  “目前移民安置一期、二期工程3232套安置住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已搬迁入住2202套,交付钥匙473套。移民安置三期小高层楼房自6月底全部封顶后加快内外部工程建设,计划9月底起分批交付,11月全部建成交付。”负责承建移民安置住房的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负责人说,安置区学校和幼儿园已高标准建成正式开学,其他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建设。

  见证“速度” 感受“温度”

  自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陇东南等地避险搬迁工作以来,兰州新区充分发挥地域开阔、安全宜居、产业集中、发展潜力大等优势,以“新区速度”让急切搬迁的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温度”,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搬迁过来之后,政府还给我们介绍工作,感觉非常地周到暖心,相信我们未来会越来越好。”兰州新区舟曲地质灾害避险2022年第四批搬迁居民乔益西卓玛说道。

  “整个搬迁过程中,舟曲县和兰州新区全体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全力协助我们搬迁群众做好移民安置、学生入学、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和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真的把易地搬迁办成了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的大好事。”兰州新区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李四十九满怀感激地说道。

  记者还从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安置办公室获悉,针对避险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新区在安置区举办避险搬迁劳动力专场就业招聘会8场,组织开展食用菌种植培育、家政服务技能等培训45期,培训3000余人次,解决2568人上岗就业,鼓励支持124家移民家庭在安置区就近创业。

  同时,新区以“先入学后入籍”的方式,就近就便解决随迁子女1130人入园就学问题,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得到全面保障。在新康村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兰州新区新康学校,45个教学班能满足2400余名易地搬迁群众子女上学需求。日前,学校已正式开学,已开设1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6年级12个教学班,初中7-9年级7个教学班,现有43名教师、770名学生,师生们将在这里开启崭新的教学生活。    

9月,全省各地迎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乔迁新居热潮,市县乡积极组织开展搬迁入住仪式,现场发放房屋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部分市县给予搬迁群众适当资金和生活用品奖励,为推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作出了积极示范。截至目前,全省已搬迁入住25779户,其中,张掖市10866户,临夏州4384户,陇南市2944户,定西市2192户,金昌市1633户,甘南州1176户,武威市1018户,天水市534户,白银市408户,平凉市287户,庆阳市269户,兰州市68户。

  记者手记

  易地搬迁成效显,人民群众乐开颜。

  “有亮堂堂的新房子住,有美滋滋的好日子过,知足了”“现在我自己创业当老板,每个月能收入2万多元呢!在家门口创业,干啥都方便”“搬到这里来,比在老家熬苦日子好太多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这是人民群众对安居乐业的定义,也是对易地搬迁最大的感受。

  搬迁不仅是“搬家”,更是“搬心”。日暮乡关何处是?群众的红火好日子,就是我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交出的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高分答卷。(每日甘肃网)

https://t.cn/A6oZJrV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收尾时候,我像往常那样叙述着自己的感受,你却打断我,“不需要为我而时刻调整并作出改变,我想要的是自然且放松的你”。 你说自己没有正向能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
  • 如果不是这本《天空之战》我可能不会发现,原来自己虽然远在大陆,竟然也不能避开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本《天空之战》我可能不会发现,原来自己虽然远在大陆,
  • 胡朝阳副主任通报了近期市属国资国企的安全生产形势,部署了市属国资国企“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会上,地铁集团、天健集团、东部公交等三家企业深刻剖析了近期生产安全事
  • 或许宇宙的某一处听到了我的呼唤,这次我竟然属于摇中的5%[送花花](另外,不必有九价焦虑,这只是一个疫苗,相关知识自行了解哦)还有一件开心事,我今天去考科目一啦
  • !!
  • 挽一缕岁月的浅笑,用素心素笔,轻描过往,让心的明媚,在时光的转角处蔓延,欣然于每一场遇见,释然于每一次别离,不说感伤,不道悲喜,多年以后若能微笑着忆起,便是曾经
  • 何为内丹?内丹修炼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当今社会,各种养生保健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其中就有些人打着祖传秘方到处行骗。前不久就曾听说有人让病人用各种豆子炼制所谓的内
  • 任城篇在任城区,观摩了任兴幼儿园托幼一体实验园项目、运河新城一体化开发高压管廊项目、爱福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曲阜篇在曲阜市,观摩了尼山片区基础设施改造
  • 《强基计划成败在于能否选准苗子并培养出有原创性贡献的人才【2022.8.6.】_手机搜狐网》陈先生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
  • 你!:妈妈臭爸爸不臭:…………爸爸哄睡真香[喵喵]明明已经心态爆炸了,却还是要很平静的问“你在干嘛”“我找不到你”。
  • 二、叶轮和其它部件1.轴封装置     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在轴和泵壳的接触处必然有一定间隙。蜗牛形的泵壳、叶轮上的后弯叶片及导轮均能提高动能向静压能的
  • 秋千上世人赞叹的贵妃,那个记忆中最完美的女人,明白帝王之爱的脆弱,不揭穿唐玄宗 的谎言,从容赴死,却在最后时刻独留白鹤少年在身边,贵妃温柔回报所有的爱哪怕有
  •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是不提倡大家去用群控软件的,机器没办法真的选出好品,我们的脑子才是最好用的。那如果你的品是有认真对标同行,认真的写好文案和图片,还没有出单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时间久了仿佛食物原本就长得如同城市里饭店超市和摊铺那样现成,忘记了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也都是由这些最原始的有生命的植物动物供养着的,而这些东西也都
  • #金所泫[超话]# #闪闪发光金所泫# #金所泫0807出道十四周年#@金所泫_KimSoHyun SNS更新翻译:感谢祝贺我14周年的粉丝们❤️对于大家喜欢着
  • 2月5日,五月天乐队组合成员怪兽(本名温尚翊)晒出一组女儿的照片,在祝福大家新年快乐的同时,还出了一道“难题”让网友翻译女儿的手势。 2月5日,五月天乐队组合
  • [鲜花]幸福餐,是为每一个人设计的全营养套餐,使得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可以很快被利用而减少身体消耗,从而获取能量[good][good]#完美陌生人(2016)
  • 善财童子第二十八参 正趣菩萨 善财承教已,尔时东方有一菩萨,名曰正趣,从空中来,放身光明,映蔽一切日月星电。观自在菩萨遂令善财参礼,时正趣菩萨,为说菩萨普疾行解
  • 每作四屏,多分别书甲骨文、金文、小篆、汉篆,悉以唐宋诗词为之,不假临摹,而神态自若。展陈包括官宦世家、幼承家学、金石巨匠、三任祭酒、甲骨之父、永垂青史等篇章。
  • 蔚来 NIO Power Day 沟通会尾声这几个点真的让人心动:1. 接下来的补能体系布局,全球 4,000 座换电站,建成 9 纵 9 横 19 大城市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