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从自产自销到畅销全国100多个批发市场 高原夏菜抒写兰州现代农业好前程

8月27日上午8点多,烟雨朦胧中,马坡乡羊下村曹为民将自家菜地里最后一方菜铲完、装车后运往县城。至此,今年榆中县山区高原夏菜采收进入尾声。

从单一蔬菜到现在培育出30多个种类、300多个品种;

从昔日的“三马子”贩运叫卖,到如今进入国际市场;

从1998年定远蒋家营村第一家蔬菜保鲜库的建立,到2019年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从当年的零散种植到合作社模式“井喷”发展……

兰州高原夏菜经过10年的凝炼和成长,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小散乱到品牌化的靓丽嬗变,目前已成为兰州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最靓丽的“名片”。

由小到大实现品牌化 高原夏菜从这里“走向世界”

今年刚到60岁的曹为民已经有着近20年的种菜经历,通过摸索认定自己开着三马子来交菜要比直接趸给菜贩要划算得多。从5月初下种,历经3个多月精心细致的田间管理后,菜终于采收了。

“今年的菜价比往年要低得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种植信心。”曹为民告诉记者,从现在来看,以前种地都靠体力,如今种地有铺膜机、提垄机,不仅省力还规范,最重要的是菜采收后不愁销售,直接拉到保鲜库,1亩地收入4000多元。二阴山区农民的确在这十多年里靠高原夏菜实现了发家致富。

8月25日,记者来到康源绿色蔬菜配送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各品种蔬菜进行采样、检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各品类蔬菜必须进行严格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各类蔬菜被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后进行包装运输发往全国各地。“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榆中县已有24万人从事高原夏菜种植,蔬菜种植总面积占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贡献了全县40%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榆中县在新营镇、马坡乡、城关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等5个乡镇建成首个省级6万亩高原夏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大白菜、花椰菜、甘蓝、娃娃菜、西蓝花、青笋等,涉及农户近5000户,同时成功创建了夏官营镇高原夏菜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自2002年开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来,榆中县141个行政村,近6万农户种植蔬菜,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等12个乡镇已成为万亩蔬菜生产乡镇,其中小康营乡、清水驿乡、夏官营镇等7个乡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大关。连续3年成功引进3603个蔬菜品种,有力推动了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

其实,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突出高原夏菜产业培育、品牌打造、质效提升,以特色优质拓展市场,以高质高效提升质量,育品牌、扶龙头、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延链条,全力推动高原夏菜全链条集群化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农业最具特色、知名度最高、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年,高原夏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近100亿元。

“‘品牌化’一直是兰州高原夏菜发展寻求的一条最重要的‘出路’”。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学校校长刘明亮告诉记者,多年来,市、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形成“兰州高原夏菜”整体品牌,推行高原夏菜“子母商标”,连续3年在榆中举办中国·兰州(榆中)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连续5年举办“甘味”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兰州还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榆中县成功创建高原夏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由弱积强“数量转质量” 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以前种菜都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如今大家都形成了‘抱团取暖、共同致富’”。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科科长腾辉说,高原夏菜产业发展逐渐实现了“单兵作战”到“联动共赢”的转变,产业做大做强了,农民收入增加了。

特别是自榆中县成立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以来,43家蔬菜产销企业或合作社融入其中,各蔬菜种植、外销企业和技术单位合作,信息共享,错茬种植、标准化种植,借力直供市场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增加菜农收入,实现了蔬菜品种的多元化、产业化体系。

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20 年起我市实施“1368”特色产业发展计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市每年新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设施农业0.2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增加200公斤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兰州高原夏菜坚持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发展“龙头企业 +”模式,打造全产业链新型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重点龙头企业165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85个、示范家庭农场174家。通过加快建立完善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成了产地和田头果蔬仓储保鲜冷链设施324个,库容量达52万吨,年吞吐量达280万吨左右。

据了解,在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方面,兰州市持续推进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建设,加快构建西北地区规模较大、设施完备、技术领先的大型农副产品流通集散中心,单日进场交易车辆达1300余辆,日均蔬菜交易量达1800余吨。同时建立“地头—餐桌”24小时供给配送机制,新建“互联网 +”现代农业示范点4个,高原夏菜线上销售量占全市网络经营主体产品的5%,线上销售额占总渠道销售额的2%。

榆中县副县长李敬强告诉记者,为全力解决贫困户依靠高原夏菜主导产业增收难这一脱贫“痛点”,近年来榆中与天津宁河双方充分发挥协作资金助力产业扶贫的特殊重要作用,2017年将267万元帮扶资金注入康源公司,创造性地采取了企业托管、年底保底分红的经营模式,既创造务工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又扩大规模化生产,还增强整体经营能力,拉开了“输血”式帮扶的序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0年,在帮扶高原夏菜成功打入京津冀市场的基础上,榆中县坚持从农业产业大局考虑,从高原夏菜主产业地位实际出发,以榆中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为牵引,持续助推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特别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兰州高原夏菜榆中专供基地建设,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新建高原夏菜高崖镇李家磨示范园区,建设6600平方米连栋温室和日处理引进试验新品种300个,示范推广种植优选品种300亩,辐射川东4乡镇4000户农户种植高原夏菜2万亩,入股带动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解决10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100亿级“好中优”优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近几年,兰州市坚持以增收为导向,通过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要素集聚、畅通产销对接渠道举措,推动高原夏菜集约化、全链条发展。其中,做大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启动榆中县50万亩蔬菜产业大县、5个省级和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全面打造高原夏菜100亿级“好中优”优势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

据了解,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强化科技支撑面,加大高原夏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蔬菜栽培达到30多类300多个品种,建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2个。同时启动“高原夏菜采后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高原夏菜冷链保鲜、鲜切加工、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监控、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提升装备水平,不断完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63万亩。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严格投入品监管,引进规模化尾菜处理企业2家,工厂化日处理蔬菜尾菜能力达1500吨以上。

据了解,这10年来,兰州市以质量为导向,着力在加强监管、强化科技、提升装备水平方面下功夫,推进高原夏菜绿色化发展。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监管网络和质量溯源检测体系,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监测。全市建成蔬菜质量追溯点152个、无公害蔬菜单日农残检测580批次以上,年检蔬菜22万例以上,合格率达到98%,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455个,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农业农村部例行监测前茅,榆中县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2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6.2万亩,实现产量80万吨。通过地标项目的实施,以甘草千亩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为契机,有效促进榆中县蔬菜产业‘东扩’布局发展,全面打造榆中高原夏菜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新基地,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立荣介绍说,近年来,榆中县围绕“好中优”“特中特”“独一份”“错峰头”的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品牌效应,按照产业为先、龙头引领、农户参与、稳固脱贫的产业发展目标,培育和打造了以高原夏菜为代表的冷凉型蔬菜、百合等“甘味”系列特色农产品。

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是高原夏菜提升价值链、打造全产业链经济的关键所在。10年来,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运输、餐饮、劳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市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合作社达1197家,从事蔬菜净菜加工、速冻蔬菜、泡菜加工的农业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年加工外销高原夏菜140余万吨,产值达到40.3亿元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3家,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特别是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外向型经济,推动产品畅销22个省(市)60余个大中城市的100多个批发市场,直供港澳台,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尤其是以榆中为核心区的“兰州高原夏菜”主产区已成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主要基地之一。

这10年,兰州高原夏菜壮大成长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画卷!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文 彭昱/图

#潍坊##萝卜##好品山东#【家乡至味丨趣话潍县萝卜·“高脚青”】

近日,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公布,潍县萝卜上榜。

潍坊古称潍县。潍县萝卜也就是潍坊萝卜,关于潍县萝卜的诗词和典故很多。有人说“不就是一根萝卜嘛,干嘛如此大费周章?”潍县萝卜何许物也?今天咱们就来细说说这潍县萝卜。

郑板桥知潍县时曾有《还礼戏钦差》的传说,曾有诗云“东北人参凤阳梨,不及潍坊萝卜皮”。清代潍县著名学者、金石学家、诗人郭麐写过一首《高脚青》:茅屋绳床户不扃,桔槔汲罢坐畦町。几人饱食腥膻厌,来问园中高脚青。诗中的“高脚青”也便是潍县萝卜……如此种种,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看起来登不上台面的萝卜,在潍县这地界,也算得上是人间至味。

潍县萝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乾隆年间的《潍县志》就曾对其有记载。通常所说的潍县萝卜,呈圆柱形,细而长,皮色深绿,白色部分仅占通体四分之一,当地人又俗称“高脚青”或“青萝卜”。潍县萝卜以脆甜多汁著称,咬一口水灵灵,“落地摔八瓣”是对潍县萝卜脆度的形象比喻。

潍县萝卜,既可生吃,也可作为蔬菜炖腌拌炒,还可入药。含镁、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生食具有顺气、化痰、消食等功效。当地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吃萝卜喝茶,气的大夫满地爬”之说。至于这“气得大夫满地爬”,其意是说:吃了萝卜百病不生,大夫们被搁置高台,无病可医、无银可入,岂不气哉?

关于老潍县萝卜的产地,曾流传着一句话:北宫后北宫前,郭家庄子刘家园。据考证,潍县萝卜原多产于潍县城郊玉清宫附近,玉清宫又称北宫,故称“北宫萝卜”北宫地属北关,又称“北关萝卜”。北宫萝卜,是公认的最有名的老潍县萝卜,后随城建规划,萝卜产地北移到刘家园附近,再后来继续北移,至今天的东夏庄附近。

记者曾到实地探访,如今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夏庄周边。据当地农人讲,村里种植潍县萝卜的土地约千亩,为半黄土土质。为保证品质,用大豆蒸熟磨成粉作为肥料,种出来的萝卜个个脆甜多汁。农人们还告诉记者,萝卜栽种需进八月在处暑前后,赶霜降后上市,那时才最是脆甜。并称,也有别的时令种植的,称春萝卜,一般在三月种,五一前后收。品相、脆甜度不变,唯一不足辣了些,总让人觉得少了些潍县萝卜的灵气。

行至玄武街向阳路口还见一碑,写有“潍县萝卜原产地保护区”的字样,关于原产地,此碑为证。

如今蔬菜种植已打破时令限制,霜降后才上市的萝卜,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改良种植、提升口感品质,是农人们待要解决的问题,本就是反季种植,能吃到本就是种幸福,在春夏季里吃萝卜,潍坊人一样吃的津津有味。

潍坊人喜欢萝卜,秋冬季里生吃萝卜,是任何等的美味佳肴都不及的实在酣畅。待霜降一过,大街小巷遍布专卖萝卜的店铺,生意那叫一个红火,街市里担挑、车推的也多是萝卜,足可见潍坊人对于萝卜的钟爱。

齐鲁大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此话何起,且不去探究,但潍县萝卜脆甜可口,老少皆宜的口碑确是响当当的。而用萝卜做就的美食,对于潍坊人来说,则更是“人间至味”。这其中,尤以“哑巴辣椒”“炸萝卜丸子”“萝卜炖排骨”最是家喻户晓,也是最经典的吃法。

说起“哑巴辣椒”,还有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民国年间潍县有一哑巴,为谋生度日,时常肩挑担子叫卖。担子一头是他炒的小菜,一头是单饼。小菜是辣炒萝卜丝,做法是:萝卜和猪肉切成丝,再配以干红辣椒炒出香味,用饼一卷,既当菜又当饭,此吃法物美价廉,食客众多,一传十,十传百,由此传开,时间长了,便将此吃法唤做“哑巴辣椒”。

而这“萝卜丸子”更是简单美味,不过是将萝卜切丝成段,配以葱姜等调味,后成团入锅炸至微焦,外焦里软的炸萝卜丸子就出锅了,即可单吃,还可做成萝卜丸子汤,喝一口亦回味无穷。萝卜炖排骨则是北方冬天里最讨人的吃法。遇到雪天寒气袭人,一家人围坐一起,每人一碗萝卜炖排骨,有肉有菜有汤,热热乎乎,吃得定是汗津津、美滋滋,由内到外那叫一个舒坦。

如此美味,自然不会局限于潍坊本地。潍坊自古商业发达,有“小苏州”之称。商旅来此带走的不仅仅是丝绸、铜器和年画,潍县萝卜也跟着声名鹊起,但终因流通不便,出不得远门,空有美味美名,得见者少,知味者更少。

建国后,山东省农业厅曾把潍县萝卜的提纯复壮和增进品质的试验研究,列为科研项目,并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协作进行研究;恢复了原种,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潍县萝卜也由仅限于潍城郊区,扩种至寒亭、昌乐、寿光、坊子、奎文、安丘、青州等县市区,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还被引种到新疆、四川、广东、云南等地。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战略,潍县萝卜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就拿寒亭区来说,规划建设万亩潍县萝卜都市农业示范园,并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有力促进潍县萝卜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为了把潍县萝卜的产业做大,寒亭区自2008年起举办中国(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寒亭区也已成有名的潍县萝卜种植基地。

如今,潍县萝卜以其特有的品质、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也越来越规范。潍县萝卜,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如果你来潍坊,茶余饭后,主家定会让你来一口潍县萝卜。在潍坊人的心里,招待客人尚需最好的食材,来潍坊不吃一口潍县萝卜,算是白来。潍县萝卜已像潍坊风筝一样,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识之一。

2011年,潍县萝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喜获“中国果菜十大驰名品牌”荣誉称号。2020年又成功入选第五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如今,随着潍县萝卜品质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小小的潍县萝卜正走出潍坊,声名远扬。
#潍坊[地点]#

【项目进行时丨雨城区:勇扛首位职责担当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雨城区按照市委“工作落实年”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项目文章,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在全区范围内掀起抓项目、谋发展、优服务、比作为的工作热潮。

示范区建设基本完工

核心区即将进入施工

近日,位于雨城区周公山镇的周公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十里芳菲·温泉康养谷项目示范区基本完工。

十里芳菲·温泉康养谷项目建设现场(资料图)

十里芳菲·温泉康养谷项目距雅安城区17公里,占地90余亩,项目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分示范区、核心区两期建设。目前实施的示范区13栋单体建筑以日本奈良式的建筑风格为主,与周围的青山小溪融为一体;核心区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以欧式风格为主,建设69间客房。

示范区建设现场的道路两侧,种满了各品种的月季。黄色、粉色、胭脂红等颜色的花朵次第开放,由此能窥见整体项目的“野玫瑰”主题。

十里芳菲·温泉康养谷项目属于周公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周公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由雅安市西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5亿元,拟建设集精品民宿、温泉酒店、温泉山居、温泉林舍、特色农业景观及道路、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的温泉康养项目。

十里芳菲·温泉康养谷项目预计2023年6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提升改造添活力

助力文旅新发展

周公山温泉素有“西蜀第一汤”之称,先后建成温泉知源馆、天府温泉宾馆、梦温泉酒店、楠水阁酒店、热地温泉酒店等温泉体验馆。凭借着优质的温泉资源、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便捷的交通,周公山温泉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温泉品牌。

楠水阁温泉酒店提升改造项目正加紧施工(资料图)

近日,记者在楠水阁温泉酒店提升改造项目现场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对原天鹅会议中心建筑进行拆除。据介绍,这里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提升周公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承载力和影响力,丰富周公山4A级旅游景区的业态,由雅安西康文旅与中国奥委会控股体育产业华体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实施楠水阁酒店提升改造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将加快周公山片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建设。

据介绍,一期项目总投资约3.8亿元,按照五星级度假酒店标准对楠水阁温泉酒店、原天鹅会议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客房和会议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建设1000人以上综合会议中心,客房接待能力和会议服务品质较改造前均提升50%以上的旅游服务容量,预计2023年6月改造完成。

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将围绕“旅游+会务”“温泉+旅游”,开发周边约300亩地块,建设国家级运动员训练康复基地、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中国棋院训练比赛场地、综合水上训练基地、特色主题体育公园、温泉度假酒店和康养社区等项目内容,全面提升该区域景区业态和酒店形象的整体品质,为雅安申办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助力。

文旅项目带动乡村蝶变

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一天一个样,你看,都开始封顶了。”雨城区多营镇五营村党总支书记李春强感叹。

与初夏的阳光一样,多营镇五营村半山腰花舞田园2000平方米的样板区建设现场,一派火热的景象。

雅安花舞田园农旅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资料图)

花舞田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规划约2.1平方公里,拟打造以半山森林、禅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集半山森林民宿群、运动休闲、健康度假、农业观光、产权酒店、亲子游乐为一体的文旅项目。

该项目是基于四川知名文旅品牌花舞人间IP,结合由多营城镇区、茶产业带动的藏茶村、花舞田园所在的五营村,共同组成“城市+乡村+旅游”的区域性互动互促模式,结合区位特点建设一个山地农商文旅综合示范区,形成雅西旅游旅居枢纽中心,成为雅安周末游、微度假的目的地。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文旅旅居消费2亿元,带动多营地方经济15亿元,联动雅安乡村经济30亿元。每年接待旅居人次100万人次,将至少提供1000个岗位。

“项目落地雨城区,是因为这里的特色资源与公司发展布局契合。”希望·花舞田园文旅集团常务副总裁谢晓曦说,项目以生态资源、本地茶文化为基础,补充雨城区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完善雨城区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农业、旅游+亲子、旅游+运动的深度有机融合。同时,借助项目毗邻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围绕主题化、落地快、可操作性强的方式打造旅游项目,实现借力发展与错位发展,为周边景区做好产业补充,完善提升雨城区文旅产业链条,反哺城市旅游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项目核心区域的建设实施,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本地聚集,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参与,以产业精准带动方式引导附近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实现区域整体发展提升。”谢晓曦说。

旧小区焕发新生机

提升群众归属感认同感

位于市区人民路、东大街、朝阳街三点交集处的卓达广场,原来是东大街38号大院。

东大街38号大院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顺利(资料图)

东大街38号大院房屋修建于1971年,建筑楼层为5层,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现有住户48户166人,商铺8家15个铺面。房屋原来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再次受损,经专业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严重影响公共安全。

  东大街38号大院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后,推进顺利,2021年9月29日,项目顺利封顶,经社会公开征名为卓达广场。

  据介绍,该项目目前4栋主体建筑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内墙抹灰和外挂装饰,预计今年10月竣工验收。从目前呈现的实际效果来看,该项目整体建筑采用当代美学立面,新亚洲极简建筑风格,简洁大气。

  “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老城区缺少高端体验式购物中心的现实,因此在设计上,从负一楼到地上四楼都设置成高端购物中心。”雅安市雨城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六虎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承载东大街商业升级换代、居住品质更上一层楼的使命。

  2022年,雨城区拟启动城市建设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15.38亿元,涉及城市道路、生态环保、市政设施维护、住房保障、园区打造五大方面,总计包装项目10个。以“小老旧小区”撬动“大民生”,以“小投入”取得“大效益”的效果,有效提升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整治改造的认同感。
https://t.cn/A6XNpmd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国南部遭遇龙卷风袭击有无人员受伤?
  • 5G手机将上市!这家佛企执掌核心技术,是华为一级供应商
  • 姜丹尼尔要求解约?经纪公司回应:双方有些误会
  • 胜利夜店承认行贿 本尊回应了到底说了什么?
  • 木村拓哉与梁朝伟时隔11年世纪同框,好神仙组合!
  • 怒!中国渔船,又遭阿根廷海警开火!
  • 武磊12岁上电视放豪言:我以后转会费要7千万!美元!
  • 全国携号转网、基本取消高速省界收费站…政府工作报告亮点在此!
  • 方媛挺巨肚散步曝光,最吸引的还是郭富城的女儿萌爆挥手
  • 周洁琼否认恋情 被扒出多个细节 王思聪疑是接机司机?
  • 超凡乐队主唱逝世 网友:会记得你的朋克打扮和极具穿透力的目光
  • 武磊入选最佳阵容,第一次就是C位
  • 车位缩水告开发商是怎么回事?
  • "教科书级"操作:突发火灾,6岁弟弟拉着姐姐火场逃生!
  • 中国女足惜败丹麦 主力后卫:留给队伍的时间不多了
  • 600岁故宫庆生计划
  • 薛之谦自导微电影叫什么名字在哪看!薛之谦自导微电影本人回应!
  •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
  • 网红湾湾否认恋情,李易峰方也随后否认,现在女朋友都是安排的
  • 唐嫣晒姐妹聚会照,与吕一、王冠同框卖萌,十分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