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少私寡欲,抱朴归真,就是将原本自然而然的朴素本性显现出来,把原本纯真的东西重新找回来。不要流于形式、表面、虚伪,存心害人。

外界的诱惑太大,威胁太大,你不修好你的心,你抵挡不住,你的心就会乱,你的行为恐怕就会出现偏差。

这也是对你修道的考验。让你受到外界的诱惑,看你能不能把持住;让你受到内心的冲击,看你怎么去调试,这叫修炼。
真正找到常理,你就是个明白的人,内心明白,了然于心,你就知道如何去调理外界的引诱,如何去调节内心的煎熬,这就是修炼。

想修心,致虚跟守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功夫。致虚,就是我们的心要虚,要虚掉心中的执著。守静,就是使心归静,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花很大的功夫。

可是我们人生在世,就很难做到“少则得,多则惑”。人有欲望不容易满足,一不得到满足,就会不开心不高兴。这就是让我们去修的,假如人天生就没有什么欲望,就没有什么好修的了。

就是因为有不断修行的必要,我们才要修道,修己修心,修正自己的不足,渐渐与大道合一。

因此如果你想修道,应该明道以后,知道什么是不争之道,无为之道,从而顺应大道的规律去做,立德修己,用我们自己修行的过程去证实道,从而接近道,与道合一,这才是最自然、最合道的表现。

作者:姜清灵
文摘选摘来源:北京白云观微信
图源:网络资料

《類經》

【類經三卷】

藏象类(六)

天年常度(《灵枢.天年篇》全O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原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基,扯也。楯,材具也。O楯音巡。)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父得乾之阳,母得坤之阴,阳一而施,阴两而承,故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譬之稼穑者,必得其地,乃施以种。种劣地优,肖由乎父;种优地劣变成乎母;地种皆得而阴阳央序者,虽育无成也。故三者相合,而象变斯无穷矣。夫地者基也,种者楯也,阴阳精气神也,知乎此则知人生之所以然矣。)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二气合而生人,则血气营卫五脏,以次相成,神明从而见矣。惟是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为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夫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未有形气衰而神能旺者,亦未有神既散而形独存者,故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至于魂魄之义,如前《本神篇》曰: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及诸家得理之论,再附于下,以详其义。O唐.孔氏曰: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曰魄,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之名,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又其精神性识渐有知觉,此则气之神也。O乐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魄属形体,魂属精神。精又是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是气之神。O邵子曰: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哀。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化,故形存则魄存,形化则魄散。O朱子曰:魂神而魄灵,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生则魂载于魄,而魄检其魂;死则魂游散而归于天,魄沦坠而归于地。运用动作底是魂,不运用动作底是魄。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瞆记事不得者,魄衰也。又日:人生则魂魄相交,死则各相离去。月之黑晕是魄,其光是魂,魂是魄之光焰,魄是魂之根柢。火是魂,镜是魄,灯有光焰,物来使烧,镜虽照见,却在里面。火日外景,金水内景,火日是魂,金水是魄,阴主藏受,故魄能记忆在内;阳主运用,故魂能发用出来。二物本不相离,精聚则魄聚,气聚则魂聚,是为人物之体;至于精竭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所知矣。)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央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坚固者不易损,和调者不易乱,解利者无可留滞,致密者可免中伤。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者,经脉和也。呼吸微徐气以度行者,三焦治也。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则脏腑和平精神充畅,故能长久而多寿也。)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礼记》:百岁谓之期颐。使道,指七窍而言,谓五脏所使之道路,如肺气通于鼻,肝气通于目,心气通于舌,肾气通于耳,是即五宫之道路也。隧,深邃貌。基墙,指面部而言。骨胳为基,蕃蔽为墙,义见脉色类三十一、二等篇。凡营卫部里及骨高肉满若此者,邵致寿之道,故得百岁而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天地之气,阳主乎升,升则向生;阴尘乎降,降则向死。故幼牟之气在下者,亦自下而升也。)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盛满则不轻捷,故好步矣。)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天地消长之道,物极必变,盛极必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人当四十,阴气已半,故发颇斑白而平盛不摇好怜者,衰之渐也。)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治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魄离者,形体衰败也。肾气焦者,真阴亏竭也。此与前篇《上古天真论》女尽七七男尽八八互相发明。彼从七八言者,言阴阳之限数;此以十言者,言人生之全数。然则人之气数,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于人为。故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熊之寿,而善终其天年,此圣智之所同也。今之人非惟不能守其所有,而且欲出尘逃数,解脱飞升,因人惑己,因己惑人,是焉知无则无极,有则有尽,而固窃窃然自以为觉也亦甚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谓不及天数而殁者也。)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使道如上文。不长,短促也。)空外以张,(九窍张露也。)喘息暴疾,(喘息者气促,暴疾者易伤,皆非延寿之征也。)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石,坚也。)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数中风寒,表易犯也。血气虚,中不足也。脉不道,经络多滞也。故致真邪易于相坟。然正本拒邪,正气不足,邪友随之而入,故曰相引。O数音朔。)故中寿而尽也。(凡此形体血气,既已异于上寿,则其中寿而尽,固有所由,此先天之禀受然也。夫人生器局,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其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笫禀得其全而养合道,必将更寿;禀央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夭。故知之者下可以希中,中可以希上;不知者上仅得其次,次仅得其下矣。所谓天定则能性人,人定亦能牲天也。夫禀受者,先天也,修养者,先天也,修养者,后天也,先尺责在父母,后天责在吾心。)待述……!

【山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跟着老子去修行》试读部分】
赠书详请戳:https://t.cn/A6a9y41x
第二十二章 内敛不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不争之法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

本章是老子的读后感。何以见得呢?老子讲,“古之所谓曲全者/ 岂语哉”,所以说,“曲则全/ 枉则正……”是古人说的话,老子读过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类似的引用古人的文字,后面还有几处。这说明,老子不仅受到了生活场景的启发,也受到了古人思想的启发,经过独立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本章讲述的,是低调内敛的处事方式,是处下的智慧。

一、把内敛、处下作为处事之道
老子引用了一段古语,“曲则全/ 枉则正/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这六种情形,是古人总结生活经验所得。正式解读之前,要先弄懂这六种情形之间的逻辑关系。关键字是各句的“则”字,它可以有多种解释,比如,“就能”,寓因果关系;“反能”,寓转折关系;“才能”,寓顺承关系。不同的逻辑关系,会形成不同的意境。哪个才是老子的理解呢?
我倾向于顺承关系,意为“才能”。因为,老子所主张的是顺其自然,不是因果论,也不是突然的转变。
“曲则全”,一般理解为,委屈才能保全。我对这个解释存有疑惑。第一,从后几种情形看,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它们的字意都是相反的,而曲与全,解释为委屈与保全,并不是反义。第二,“曲则全”是古语,所出现的年代是怎么释义“曲”和“全”的?在那个年代,似乎还没引申出委屈、保全的含义,理解为委屈、保全会不会是后世附会的呢?
为搞清楚这几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字的本义寻找答案。全,本义是纯色的玉,引申为完整无缺。按照二字反义的逻辑,曲,应当有不完整、缺陷的意思。那么,“曲则全”的意思就是万物都有各自的不足,咱们顺着这些不足,也能让万物成长。这是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曲,指有弧度的线。只有弧线,才能围出一个完整的范围。这都是观察具体事物得到的结论。从中衍生的哲理,以南怀瑾先生所讲最为经典。他讲,一走曲线就一切圆满了。
接下来一句是“枉则正”。枉,本义是树木弯曲。木料是弯的,那就把它裁正了,“枉则正”意为弯曲的东西才能被拉直。第三句,“洼则盈”,低洼、凹陷的地方,才能蓄满。第四句,“敝则新”,东西老旧了,衣服穿坏了,要换新的。第五、六句,“少则得/ 多则惑”,少了才能得到,比如,自己少资源,就会去努力,自然就会多一些的。而多了就乱了,因为没法规整清楚。当然,也有其他的理解,比如少就是收获,多了反增困扰。这种理解已是从生活场景转到了心理层面,属于衍生的意思。
老子列举这六种情形,究竟想说明什么?老子的读后感就是要解释这个问题。老子讲,“圣人抱一/ 以为天下牧”。这就是老子的读后感。“牧”,是指治理手段和工具。“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圣人用一招就通吃天下。哪一招?“抱一”。第十章讲“载营魄抱一”,我的理解是身与心合,抱定一个想法,不散不浮不躁。抱定哪一个想法?就是紧紧地持守道这个想法。处理天下一切的事务,都要把道作为工具,也就是说,道是一切行为的范式和处理天下复杂矛盾的法则。
不过,这样的抱一(持守道),还是有点抽象。结合六种情形,结合后两句的内容(四个“自”以及“不争”),我觉得,老子在这里讲的“一”(也就是道)是有具体所指的。那么,是指什么呢?细细揣摩六种情形各自的重点是什么,就能明白。前面讲到,这六种情形,是顺承关系,有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味在其中。如果仅是这样理解,还无法说清与后两句内容的关联。所以,在此之外,还有一层,就是每句话的重心,是前一个字——“曲”“枉”“洼”“敝”“少”。这都是低调的,是老子赞赏的。(最后一句的“多则惑”,是反面事例。)从这个角度说,在这里,抱一的具体体现,就是内敛、处下。

二、莫太把自己当回事

内敛、处下,我们该怎么实践?一句话,就是不能拽,不要觉得自己了不得,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显摆的话,只会陷于囧境,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所以,接下来,老子用了四个排比句来说明内敛、处下的具体表现,即“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在后面的第二十四章会出现相同的提法。这四个排比句,有内在的关系,它们是依照做事的顺序展开的。我觉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明、彰、有功、长,并不是说自己明、自己彰、自己有功、自己长,它们是指向事物,也就是说我们把各个环节做妥当了,做到位了,事情的本来面貌、解决方案、实施效果、长久影响就自然地体现了出来。我们按照做事的顺序一一解读这四个排比句,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第一步是调查情况。老子讲,“不自见/ 故明”。“见”,现也。自己不出现,才能明察事理。在这里,自己不出现,不是不现身。自己不在现场,最多能了解一部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亲自调研、躬身入局的。所以,老子还想说不自见的另外一些意思:第一,不马上亮明自己的观点、倾向,从而引导说出实情。第二,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第三,不受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情绪影响,不要看得顺眼的人说什么都听,看不顺眼的人说什么都不听,顺耳的就听,逆耳的就不听,喜欢听的就听,不喜欢听的就不听……这些只能说明眼光窄、心胸不开阔,容不得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做得正好相反,自见了,哪还有人坦诚相见,讲实话、讲真话呢?哪又能听到实话、真话,掌握事情的全貌呢?明察事理就只是一句空话、套话,得到的只是假信息或者部分的真相,一定会被蒙蔽,就做不到明白事理,通达人性。所以,做事情的第一步,是以不自见的方式搞清情况。
第二步,“不自是/ 故彰”。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做出处置,那就进入了研究方案的阶段。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不自是”, 不自以为是。这不只是指不傲慢,还有一个意思:不能只按自己的意见来,不能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如果听得进意见,吸纳多方的智慧,“故彰”,解决方案自然就呈现了出来。
可以想象,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方方面面都顾及,解决方案一定是很周全的。把大家好的想法汇集在一起,就能达成最大的共识,也就能聚集起合力,实施起来一定会是顺畅和有效的。
以这种方式做决策的人,一定能受到大家的爱戴和喜欢。这个决策者是不是在不经意间也被突显出来了呢?如果自以为是、自负全能,或者骨子里觉得高人一筹,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态度傲慢、君临天下、惹人讨厌,这样的话,是不可能有合理决策的,个人也不可能做领头人了。这是做事的第二步。
方案定了下来,进入实施阶段。该怎么做?这就是第三步,“不自伐/ 故有功”。“伐”,自我夸耀。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要自夸。自夸什么?夸自己有多厉害、有多少能耐,自我标榜、自我表扬。这样的话,那你一个人干算了,还会有人跟着干吗?所以,一定不要自夸,要带着团队一起干。第一,自己要会,至少核心问题是必须懂的,不能让别人看扁;第二,身先士卒,带好头;第三,帮衬着队员,抬人不抬己。这是一个好队长的表现!大家一起干,当然很快就干成了、出成绩了,那就是有功了。如果“不自伐”,其实,做事情的功劳,也会落到队长的头上,也是个人有功了。
事情做完,出成绩了,该做工作总结了,这是第四步。应该怎么样?“不自矜/ 故长”。“矜”,它的含义很多,我采纳一个解释——大也。不自矜,意思是不能自大,不要矜功,不要狂揽功劳。正所谓“成功而弗居”,要把功劳让给大家。这样的话,大家今后还会听从你,“故长”,事业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这样的人,受到群众爱戴,群众基础扎实,自己还能干,是不是迟早会被提拔?已经当领导的,是不是可以长久地在领导岗位上了?这是另一个角度的长。
这就是做事情过程中低调、处下原则的实际应用。是不是觉得老子的思想不是高高在上了?还是很贴近实际的!

三、不争,还是不争

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它们有一个核心的共同点,即没有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这与前句“抱一”中处下的意思是连贯的。接下来,老子的名言来了,“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字面意思是清楚的,一般都理解为,不争名逐利,不一争高下,天下所有人就都无法跟你争了。为什么?因为争斗的对象不存在,哪会起冲突呢?也有另外一个讲法,认为这是老子的竞争策略,以不争为手段,来达到成功的目的。如果是这样,倒更符合法家的思想,与老子虚静、谦下、顺自然的理念背道而驰了。我不赞同这个讲法。

我仍然坚持前后有关联的观点来理解。不争,是对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归纳。这四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不争。不争,就不会处于主动位,比如,不是突出自己的,不是盛气凌人的,不是到处宣扬的。已经低调了,大家还会针对你吗?处下了,最终的实际效果却是自己得益,这又有了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不争,是第二次出现。前一次出现在第八章“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中。当时解读不争,认为这是水(也是道的化名)的第二个优点,是不以主观努力的方式去做事。本章的不争,还延续这个含义。在调查阶段,多倾听而不是一手遮天;在决策阶段,纳言(接纳意见)而不是颐指气使;在实施阶段,配合而不是大包大揽;在总结阶段,荐贤居后而不是居功自傲。大家体会一下,这些是不是都是引导、顺应的行为?是不是没有刻意地去争取却也成了事?这就是不争在处理事务中的具体运用啊!
除此之外,本章还对不争的方式做了完善和补充。第八章讲不争,讲的是做事方法。第一,练好内功,做到心正;第二,加倍努力;第三,动善时,把握时机,伺机而动。本章则具体诠释了在处置事情的四大环节(调研、决策、实施、总结)中如何做到不争,这是对该如何加倍努力的解答,是与“予善天/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呼应的。
能对做事方法有这等体悟,需要丰富的阅历。这也说明,老子不只是口若悬河的说道者,还是个实干家。所以说,老子《道德经》传播的不是消极遁世之道,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入世的方法。所以,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管理和工作以及自我修养都有很大的价值。
把本章与第八章“上善若水”结合起来看,会发现,这种处下的风格,正是“居众人之所恶”的水的特性。所以,在本章的最后,老子做了一个总结。老子说,“古之所谓曲全者/ 岂语哉/ 诚全归之”。古人讲的六种情形,哪只是嘴里说一说的呀?实在是有用得很,万事万物都要归结到这个“抱一”之上。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不争原则在处理事务中的运用。
其实,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处理各式各样的事务。王阳明讲“人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这是修行之法。依此,老子的这十二字,也可以是我们的修身四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99%的餐馆不合格~人害人 人传人 的现象天天在上演一个个都病残了连锁反应 一连串 #道德底线##最恶心的工作##道德底线的良知那里去了?# 人性本恶
  • 2022侣行记“一路向西” Day 65:西藏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郊外~左贡县疾控中心~拉乌山~芒康县红拉山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15km  伴随着西藏新
  • 另外还拥有八级的防水以及16G内存的MP3模式,我还可以戴着它去游泳☺️☺️,在水下我连续按两下开关键,南卡Runner Pro4就自动给我切换为MP3模式,这
  • 谁知道她竟然说 :我俩感情没问题,但是不能继续跟我爸妈来往了,让我也可以跟岳父岳母断网,这意思就是各找各妈,晚上回家还睡一张床上。 我跟她强调了一句是借的,而且
  • #陈立农[超话]#农农 哈哈哈 还记得18年刚看偶练的时候一眼就发现的穿粉兔兔的奶农 记得你在后台准备的时候 “F”动了一下 你都有点慌慌的 哈哈哈 自己还去
  • 双子座的人好奇心都特别的强,总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所以如果有了新的恋人进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又会勾起自己的热情与新鲜感,重新投入到这份感情当中,所以双子座也是一
  • 他的梦想,从来不是说说而已,他站在拥有的一切,全都是他没日没夜一天当成两天用拼了命换来的,他要的成功从来都不急于一时,他说过:努力从来不会白费,时间到了,该你的
  • 当前呼和浩特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刻,作为其中的一员,杨子觉得,要当好“三个者”:  当好配合者。当前呼和浩特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刻,作为
  • 每一个人上帝都会给她不同的配比,也许伯爵夫人除了没有丈夫的独爱也拥有了常人无法启极的美貌财富名利地位耀眼的光环吧!这么美的紫罗兰,有谁不爱呢✨✨✨刚看完《伯爵夫
  • 信中,田睿透露家乐福中国近期已在南京、上海部分门店推出“履约中心”接入家乐福小程序、苏宁小店APP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文|AI财经社 袁晶莹)相关股票39.
  • 【On.cc】洪卓立玩嘢貼女友劉沛蘅「樣衰」視像照 讚仍然美麗歌手洪卓立(Ken)跟女友劉沛蘅(Hillary)公開戀情後,一直愛得甜蜜蜜,兩人仲被爆已共賦同居
  • 620WY将成为一个定番型号,原型源于日版NO.1的Lot. 2000,制作细节也完全紧跟90年代低产量制作风格,特别还原当时制作的压铸铜五金,重现了当时的风
  • #万茜[超话]##万茜[超话]#wq#万茜姐姐的爱乐之程# 【一个最接地气的线下应援[允悲]】 万水茜山 有幸湘遇 虽然给不了你多少感动 但全家筒能陪你很久
  • #光与夜之恋陆沉[超话]#真的好痛苦..奈特兰pv一出就开始敲客服谁懂..看到别的漂亮卡面我真的会破防光头明明有能力画出精致绝美卡,但它偏不,偏要来恶心我们。真
  • 我本人其实是很不吃这种需要逐字逐句 逐帧逐画解读的cp的 因为 “我写/画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啊”才是真理哦 画的人绝对没有用如你解读时如此较真的心去造铁塔 带着忍
  • 当你熬到了,无爱,无恨,无他人,你就重生了,过程很痛苦,但是当你熬过这一段,你就自由了,灵魂也自由了。当你不再想去,维系与任何人的关系的时候,你就成熟了,你就活
  • 从一个路人彻底变成毅粉,要为成毅打call!追星一词也会在我身上出现,他激起了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阿赞塔纳空第一期圣石法戒#阿赞塔纳空#
  • 晚上还一起打游戏 打不开心了 宝也不怎么开心 但还是安慰我[泪][泪]有你真好啊宝 甜蜜蜜 每天都有不同回忆 好爱你啊爱你我的小狗 和你的回忆都我都想珍藏致亲
  • #情感[超话]##阿杜[超话]##歌曲推荐[超话]##闲言碎语# 愿陪你三世,一世枕边书,一世怀中猫,一世意中人情话躲在风里,喜欢的人藏在梦里,你在我心里实在太
  • 你细心去观察,现世报,果报,因果报应,就在人间,常常听到,还有人亲眼看到。你细心去观察,现世报,果报,因果报应,就在人间,常常听到,还有人亲眼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