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小故事#

【故事一】
明朝有个读书人叫俞都,他一生行善,还办文昌社劝人行善、惜字、戒淫等等,但却一生穷苦潦倒,到晚年时,孩子死的死、散的散,非常凄凉。他每年年关都会给灶神烧一张黄表,诘问上天为什么给自己这样不公的待遇,诉说心中的不满,请灶神转呈给玉皇大帝。

有一年腊月三十,他照例给灶神上了黄表之后,想到自己不幸的人生,跟瞎了眼的老妻在寒冷的屋子里相对,落落寡欢。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一位自称姓张的老先生走了进来,老先生说,其实他就是他们家供奉的灶神,俞都每年上的表文,多亏自己给扣下了,要是上呈给玉帝的话,责罚恐怕更重。为什么呢?灶神说:“你表面上劝人行善,肚子里却都是不好的想法。比如你劝人惜字,自己却把有字的纸拿来糊窗户,或者做一些随随便便的用途;劝人家戒淫,自己却欲心不断,见到人家的妇女长得美丽,总是喜欢多窥视几眼......你表面行善,内心却恶念不止,这样子居然还敢上这么多怨天尤人的表文,这些黄表若呈上去,恐怕上天的责罚更重。”

俞都听了之后大汗淋漓,才知道果然抬头三尺有神明,内心若没有真正地改过向善,只做表面功夫是不行的。从此他彻底地改过,给自己改名为“净意”,自净其意,真正从内心上彻底地改变,守住每一个起心动念。他这样改变后,慢慢地,原本失散的小孩子也找到了,各方面的境遇也好转了,福报也就渐渐地现前了。

这个公案说明一切唯心造,纵然在戒的事相上做得很好,也不见得就是真正的清净持戒。当我们观察到内心生起的种种染污的念头,就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持戒清净,还需要好好地修行。而且当我们知道自己持戒不是那么清净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自己持戒,而生起骄慢的心。就像有人认为“我受了菩萨戒,我要站前排”;或者是“我受戒很久了”;或是“我每天持午”......以这些戒相来自欺欺人。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相不对,而是要注意我们持戒的内涵,是要真正从内心去调伏烦恼,否则都不算是持戒清净。(南山律在家备览)

【故事二】
刘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淝间,资财数百万,常修德不耀,人莫知之。家虽富,利人之财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报。
长庆初,有善相人,于寿春道逢元溥曰:“君财甚丰矣。然更二三年,大期将至,如何?” 元溥曰:“夫寿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相人曰:“夫相不及德,德不及度量。君虽不寿,而德且厚,至于度量尤宽。且告后事,但二三年之期,勤修令德,冀或延之。”言讫而去。
溥有女将适,抵维扬,求女奴资行,用钱八十万,得四人焉。内一人方兰荪者,有殊色,而风骨姿态,殊不类贱流。元溥诘其情,久而乃对曰:“某代为名家,家本河洛。先父以卑官淮西,不幸遭吴寇跋扈,因缘姓与国同,疑为近属,身委锋刃,家仍没官,以此湮沈,无处告诉。其诸骨肉,寇平之后,悉被官军收勍为俘,不可复知矣。”元溥太息久之,乃言曰:夫履虽新不加于首,冠虽旧不践于地。虽家族丧亡,且衣冠之女,而又抱冤如此,三尺童子,犹能发愤,况丈夫耶!今我若不振雪尔冤,是为神明之诛焉。”因问其亲戚,知其外氏刘也。遂焚其券,收为甥,以家财五十万,先其女而嫁之。
长庆二年春三月辛卯,兰荪既归,元溥梦见一人,被青衣秉简,望尘而拜,潸然曰:“余则兰荪之父也。感君之恩,何以报之!某闻阴德所以动天地也,今君寿限将尽,余当为君请于上帝,故奉告。”言讫乃去。后三日,元溥复梦兰荪之父立于庭,紫衣象简,侍卫甚严,前谢元溥曰:“余不佞,幸得请君于帝,帝许我延君寿二十五载,而富及三代,子孙无复后祸。帝又悯余之冤,署以重职,获主山川于淮海之间。”因鸣咽再拜而去。诘旦,元溥依依,未所甚信。
后三年,相者复至。元溥始以兰荪之父为告,相者曰:“昔韩子阴存赵氏,太史公以韩 氏十世而位至王侯者,有阴德故也。况兰荪之家无后矣,兰荪之身贱隶矣,如是而能不顾多财之与殊色,而恤其孤,岂不谓阴德之厚哉?”(太平广记)

试根据
《 大乘起信论 》 之
「 一心开二门 」
來解释唐译
《 华严经 》 之
〈 觉林菩萨偈 〉

印度约在西元三世纪,
即佛灭后七百年,
有关如来藏说的经典流传出来。

在佛教史上,
这些经典属于后期大乘佛教,

提出众生与佛有共同的体性 :

如来藏、
佛性、
真常我、
真常心等,

说明众生依此而有成佛的可能性。

印顺导师将此学派称为
「 真常唯心 」 系。

此系传到中国,
受到高度的重视,

更在中观、
唯识以外,

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

如华严宗说
「 性起 」、

禅宗说
「 见性成佛 」、

天臺宗说
「 性具 」,

都是以
「 性 」 ――

「 如来 ( 界 ) 性 」、
「 法 ( 界 ) 性 」
为宗本的。

虽然此系以经典为主,
但是亦出现重要的论典,


《 宝性论 》
和本文引述的
《 大乘起信论 》。

《 大乘起信论 》
是大乘佛教真常心系统的代表作。

对于此论的考证,
颇多争议,

不过总不能否认其对中国佛教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 华严宗理事无碍的无尽法藏世界,

即建立在
《 起信论 》 的
真如缘起上。」

此论以
「 一心开二门 」
为其重要义理所在,

不仅展示了印度佛学严密的理论特色,
亦与中国哲学的心性论有融通之处,
也是佛法中国化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根据此法门来解释唐译
《 华严经 》 之
〈 觉林菩萨偈 〉。

「 一心 」
是指众生心
( 摩诃衍法 ),

即是人性本具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此心涵有
「 心真如门 」 与
「 心生灭门 」 二门,

是一切法的最后根据;

一切无漏法和有漏法,
皆由此心而起现。

根据此法门,

可明白有关依心意识的转化活动所展现的世间万象、
生死的流转与解脱的还灭、
以及心性本具的清净如来藏,

正好用来解释唐译
《 华严经 》 之
〈 觉林菩萨偈 〉。

〈 觉林菩萨偈 〉 出自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夜摩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 》,

功德林菩萨各说一法,
共成十行法门。

当时觉林菩萨承蒙释迦牟尼佛之神通法力,
普遍观察十方世界后,

颂说此偈 :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彼心恆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全偈以心为主,
共有十句偈,

前五句偈是譬喻,
后五句偈是合法。

前五句偈里面,
前二句偈,
按清凉国师的解释是真如是观,
后三句偈是唯心是观。

 依内容可分为三个主题 :

1 ) 从心与境的主客关系指出世间万象如何呈现以及生命为何迷妄

2 ) 从世间万象各种不即不离的关系指出心的重要性

3 )  从佛与众生 ( 心 ) 的关系
指出成佛的可能和根据
 
1 ) 从心与境的主客关系指出世间万象如何呈现以及生命为何迷妄

觉林菩萨将心譬如工画师,
以世间譬如画 :

「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

「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世间的事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其形象、
色彩和引发的感受,

我们
( 心 )
不是由外向内地接收,

反而是我们
( 心 )
由内向外地赋予世间
( 境 )
意义。

正如 《 起信论 》 所说 :

「 摩诃衍者,
总说有两种 :
云何为二?

一者、法;

二者、义。

所言法者,
谓众生心;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依于此心,
显示摩诃衍义。

何以故?

是心真如相,
即示摩诃衍体故;

是心生灭因缘相,
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 摩诃衍 」
意即大乘,

「 摩诃衍法 」
是大乘之法体,

《 起信论 》直指
「 法者,
谓众生心;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不同于唯识家将
「 众生心 」
当作杂染报体的阿赖耶识,

此论认为此心统摄流转的世间法和还灭的出世间法,

一切法皆以此心为体,
依止心体而出现种种差别相,

此即
「 摩诃衍 ( 大乘 ) 义 」。

依此众生
「 心 」 的
「 真如相 」,

「 即 」 显 「 示 」 了
「 摩诃衍 」 的 「 体 」 性。

依此
「 心 」 的
「 生灭因缘相 」,

「 能 」 显示
「 摩诃衍 」 的
「 自体、相、用 」。

体、相、用,

为 《 起信论 》 的
重要术语,

与胜论师的实、德、业有些相近。

「 用 」 是作用,
指动作与力用。

「 相 」 是德相,
不单是形态,

而是性质、
样相等。

自体,
有相、
有用,

而为相用所依的。

至于世间万象如何呈现,

偈云 :
「 虚妄取异相 」、

「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

「 彼心恆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

「 而由心故画 」、

「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

一方面可见
「 心 」 是主,

另一方面,
看到世间万象
( 异相、
彩画、
一切色、
诸世间 )

都来自
「 虚妄 」、
「 恆不住 」 的 「 心 」、
「 五蕴 」,

这就是
「 一心开二门 」 中的
「 心生灭门 」:

「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若离心念,
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彩画是
「 心生灭门 」,

妄念即虚妄分别心,
凡是有漏的心识活动,
都总摄在妄念里。

一切法都依此虚妄分别而现有,
「 若离 」 了
「 心念 」,


「 无一切境界相 」。

《 起信论 》 说心,
或真或妄,
「 心真如 」 是真,
「 心生灭 」 是妄。

虚妄分别心生起时,
就有心境的对立相现前,

有心就必有境 :
心是能知能取;

所知所取的一切法,
即境界相。

虚妄分别心生即有能缘的见分;

而所缘的境相,
即依妄念的似现而立。

若离了妄念的分别心,
一切境界也就都不存在了。
 
2 ) 从世间万象各种不即不离的关系指出心的重要性

其实,
世间万象在任何情况下,
若有不即不离的关系,
全靠 「 一心 」。

偈云 :
「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

「 大种 」
是指构成色界之地、水、火、风四大要素,

代表坚、湿、暖、动。

我们看世间,
如画家绘画,

用的材料本身没有分别,
产生出来的色彩亦本没有分别。

《 起信论 》 以
「 真如 」
贯彻佛法对世间万象的看法 :

「 一切法从本已来,
离言说相,
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
毕竟平等,
无有变异,
不可破坏。

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

离开
「 名言相 」
则境寂,

离开
「 心缘相 」
则心空,

真如随缘而仍不变,
亦不可破坏,
因其无形无相,

从来
「 相 」
是妙有而非实有,

「 性 」
是真空而非断空。

虽然空有不二,
但是我们的心甚么现象都能造,
只要动了,
就替它们建立关系,
给予分别,

如偈云 :
「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心蕴含无边潜能的动力,
不过,
人往往不知,

「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一方面执妄作真,
不能认清世间实相;

另一方面,
不知心有无限潜能 :

「 彼心恆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 无法而不造 」;

不知可以掌握
「 诸法性 」、
「 佛与心无尽的体性 」 和
「 佛真实性 」;

《 起信论 》指出 :

「 大乘所言义者,
则有三种。

云何为三?

一者体大,
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二者相大,
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
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心可表现在体、相、用方面具
「 三大 」 义 :

「 体大 」
是指遍一切法的真如性,
亦即真心体空而常恆不变的真如相。

「 相大 」
是此如来藏真心含藏无量如来清净功德性。

「 用大 」
是指此心发挥其无尽的善性,
成就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法因果。
 
3 ) 从佛与众生
( 心 ) 的
关系带出成佛的可能和根据

「 心真如相 」 与
「 心生灭相 」
是一心的二面,

是谓
「 二门 」。

彩画是心生灭,
《 起信论 》
进一步说明依心意识的转化活动,

可解释偈中提到
「 诸法性 」、
「 五蕴悉从生 」 的
「 法 」、

「 佛与心 」 的
「 体性 」、

「 佛真实性 」 和
「 法界性 」 :

「 心生灭者,
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
非一非异,
名为阿黎耶识。」

如来藏是生灭和涅槃所依这种说法,

源自
《 胜鬘经 》 的
如来藏有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的思想。

「 魏译楞伽经,
称生灭无常法为空,
无漏无生灭法为不空,
与 《 起信论 》 的说法不同。

中观宗明空、有,

如说缘起有,
毕竟空;

世俗有,
胜义空;

不许说法体不空。

如约有缘起假名的相用说,
也不妨说不空。

唯识宗所明的空义,
和 《 起信论 》 极相近;

不空,
即不同了。

唯识宗说不空,
在依他起与圆成实二性上说,
特别重视依他起的不空。

本论但约真如实性说不空。」

《 起信论 》 说
「 空 」
是藉如来藏从不与杂染法相应 :

「 所言空者,
从本已来,
一切染法不相应故。

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
以无虚妄心念故。

当知真如自性,
非有相,
非无相,
非非有相,
非非无相,

非有无俱相、
非一相,

非异相,
非非一相,
非非异相,
非一异俱相。

乃至总说,
依一切众生,
以有妄心,
念念分别,
皆不相应,
故说为空。

若离妄心,
实无可空故。」

真如是离却相对的,
正如 《 胜鬘经 》 说 :

「 众生心自性清净,
为客尘烦恼所熏染;

虽为一切烦恼所熏染,
但心性还自本性清净。

不染而染,
难可了知;

染而不染,
也难可了知。」

华严宗解说为 :
「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

也大体相近。

就算众生在有虚妄杂染的时候,
其真如自体还是清净不染的,

「 离一切法差别之相 」,
没有 「 虚妄心念 」。

「 不空 」
是指真如心

「 常恆不变,
净法满足,
则名不空。

亦无有相可取,
以离念境界,
唯证相应故。」

在此分辨出众生与佛的不同 :

清净法在众生杂染位还未显现,
在佛菩萨位才圆满显现。

如果众生知道和相信这种看法,
「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另外,
这也说明众生心与佛心的共通性 :
大家都有真如心。

圣严法师提示我们 :

这个心,
是众生本来就具备的自性,
不是经由人工修行来创造出来的。

它从无始以来就
「 常恆不变 」 地和我们一起。

一般人讲增福增慧,
以为智慧可以加添,
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实际上,
并不是能增加一些智慧,
而是只要减少一分无明烦恼,
就多显一分智慧,
也多见一分佛性。

这样加强了一切众生的信心,
「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更一定有成佛的可能。

结论

《 大乘起信论 》
「 一心开二门 」
这重要义理,

解释了唐译
《 华严经 》
那精简而只有十偈的
〈 觉林菩萨偈 〉。

此偈从世间色相入手,
将心譬如工画师,
以世间譬如画,

我们由
「 心生灭门 」 和
「 心真如门 」
可明白世间的实相。

但是佛法不只是为了认识外在的世界,

而是希望众生知道错误认知和有能力超越生死流转的根源 ——

那内在的心,
从而能知
「 自心 」 的虚妄
( 生灭 ) 和清净
( 真如 )、

「 诸法性 」 的真实、
「 法 」 的流转和还灭;

更要紧是
「 应知佛与 ( 众生 ) 心,
体性皆无尽 」;


「 三世一切佛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

正如其他如来藏思想的经典,

阐明一切众生有先天超越的而非经验的成佛根据
(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

在修行上不需外求,
祗要依着自身的如来性,
努力精进便能成佛,

这无疑给世人提供了极强的信心,
以及较积极的向上动力,

好去努力地发扬人的光明面,
不断地实践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梦参老和尚主讲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觉林菩萨偈   

《往生者少,信愿不够》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多,真能往生者鲜少耶?只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志求往生;而是但求福报,贪图来世富贵。

殊不知,但凡妄图来世富贵?譬如仰天射箭,力尽则还,非但无益,且有损也。

即如今世念佛,必感人天福报,虽有福报,而无正智。既有福报故,则有势位、富贵;然无正智故,则被境转,痴迷而不信因果。

以不信因果之人,而处势位、富贵之地,如虎附翼,益增其恶。故福报愈大,造孽愈多;既造恶业,应受恶报,此诚所谓“第三世怨”也!

是故念佛之人,断不可妄存福报之心,当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方为了脱生死之不二妙法。

故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之一大纲宗。又云:“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赅八教。”

甚矣哉!一句弥陀,微妙难思,惟佛与佛,方知究竟。等觉以还,尚有未尽,所谓“菩萨亦少分知”也。若我辈凡夫,尤当仰信而竭力行之!

(《印光大师文钞 · 三编下》之《净土法门说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2019年08月15日)友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夫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产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汉正堂中医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安信证券资产
  • 然而,当柳州与浙江城建第二城的宁波对照时,突然觉得经济强市宁波的城建,也至多与柳州打个平手,着实让人意外。 来到五菱的老家,果然也是遍地特色——宝宝巴士,哈哈哈
  • “她笑着说,有孩子就要对她的教育负责。她曾是我家的家庭医生,我们都觉得她很友善。
  • 对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来(返)长人员,进行流调,登记信息,核实14天旅居史,查询其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严格按省市防疫要求,对涉疫地区的旅客分类处置,将旅客专车转
  • 《牵丝戏》讲述了老翁和他的人偶一生为伴的故事,老人一生孤身,只有一个似女子般的傀儡一直陪伴在他身旁,但是他还是很快乐,随着老翁日渐衰老,他想到自己一生穷尽,没有
  • 超多隐藏喝法,等你开启!评论区晒晒你的星冰乐隐藏配方,看看谁的最好味。#海底健身计划[超话]#[单身青蛙]#海底健身# [就哲体力还追星之力量八月]本月除了1号
  • 截至9月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307例(其中重症病例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2791例,累计死亡病例
  • 望不尽的天涯路,诉不尽的离愁,找不到的出口,落不下的帷幕。牵扯一生的爱何时有尽头,如此何不任夜苍凉,任韶华逝去,任你从我心中溜走。别再牵肠挂肚永久。再会的路口,
  • 夏天做多的活儿应该就属解决车内空调不凉这个问题了,他下午就在给一辆车加氟,正加着氟呢,突然露出警觉的表情,瞪圆了眼珠子、拔着脖子上下左右地闻,他这一闻我们也就都
  • 常常谈论自己的人,往往只是为了隐藏自己 ——尼采《善恶的彼岸》爱一朵花不猜它能开多久,放宽了心情,把什么都变美了 ——郭静《在树上唱歌》ꀿªᵖᵖᵞ☺︎ꔛ♡ตต快
  • 画画的一般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没画完的作品,因为被不会画画的人“指指点点”怕了,虽然多发于现实,但“你画的谁啊”说出来你也不认识啊,“你这没涂好”我这不是还没画完吗
  • 【洋葱年货节•拼团价】慕梵单买价193,年货拼团价✨足银宝宝儿童平安胸针别针:谐音“别惊/压惊;音同”避“,辟邪避祸;音同”镇“镇邪镇宅;音同“正”为天地正气,
  • 5.肺——看鼻子鼻子看起来很红,排除了可能是受凉的情况,可能就是肺热所致,或是内火旺盛所致;还有人鼻尖容易出汗,也要警惕看看是不是肺部问题。肝血不足眼睛会看不清
  • 儿时盛事便是如此了,全村的小孩会汇聚处,追追打打,好不热闹。从我儿时到今天,也就十来年的光阴,村中的变化竟有如此之大!
  • 今晚0点,史.低仅限前6000件[怒骂]【29】植物医生 美白面膜*20片每个账号最多可领3张券哦,折算才1.45/片的美白面膜,性价比是真的高,而且它家是持有
  • ……随便瞟了几个卧底电影…别家表现兄弟情:大哥因为“过命的交情”承诺“以后有我的就有你的”、钱给够我的一切有你一半……丽水表现兄弟情:因为“过命的交情”大哥一见
  • 자신이 말하면 이때 상대방은 왕왕 그녀에 대해 깊은 반감을 가지지만 똑똑한 여자는 상대방의 말에 영합하여 자신이 상대방과 더욱 잘 교류할 수 있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浪]#每日一善# 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明白,要学会尊敬,要学会温暖与
  • 我们为青春的多姿喝彩,为青春的凌云之志折服,但同时也为青春的短暂而慨叹。我们为青春的多姿喝彩,为青春的凌云之志折服,但同时也为青春的短暂而慨叹。
  • 也可以说是俄罗斯近代文化的精髓所在[鲜花]。《呼伦贝尔印象》(24)⛪️⛪️⛪️在博物馆里,不仅了解了俄国和蒙古国远古生物、地域及历史……然而更加吸引眼球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