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奋进十年路##解码十年# 【十年砺剑绘宏图 勇立潮头再扬帆——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年成就回眸】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赋予兰州新区重大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使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极、地、台、区”)。

勇当标杆,敢为闯将!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敢为人先,系统改革破坚冰;激发动能,产业集聚壮实体;先行先试,创新开放建高地……

在困难障碍和风险挑战面前,兰州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等各领域改革,一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发展蓝图,已化作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改革势如破竹 发展蓄力腾飞

工地塔吊林立,建设如火如荼;车间全速生产,马不停蹄;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中川北站物流园,货运班列和各类货车车水马龙,一派繁忙……

这是兰州新区普通的一天,也是新区开放发展十年来的生动截图。

回首建设之初,荒滩之地,百业待兴,发展何处落笔?改革如何“破题”?

新区向“新”,兰州新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突破条条框框,打破桎梏藩篱,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在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商事制度、国资国企、绿色金融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有效激活了发展动能。

2014年11月,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启。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目前,兰州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61%,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兰州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电子证照跨区域核验等。
2017年3月23日兰州新区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将原国有控股、参股的61户企业整合重组为市政投资、城市发展、金融投资、农业发展、商贸物流、科技文旅6家集团公司,新组建石化、水务2家集团公司。2022年新成立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临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国有集团公司,引导十家企业发挥国企投资牵引、筑巢引凤、优化生态功能,商投集团入列中国“500强”,开发建设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2017年6月,全面启动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彻底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扫除干部身份障碍,面向全国各条战线精准选招干部,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兰州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蓝图管控+容缺受理+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审批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实施“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改革举措,项目投资、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审批时限全国最短。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营业执照办理从改革前的7到9个工作日到现今即时即办、立等可取,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在全国率先打造365天24小时不打烊的商事登记模式。

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普惠金融示范区落地新区,绿色金融改革成绩全省领先。

十年过去,播撒下的改革“良种”,结出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兰州新区不断创造着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十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倍,常住人口增长5倍、城镇化率超过70%,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成为全省乃至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2022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岗拓岗等重点工作,实现GDP增长13%,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聚力集群强链 产业全面“开花”

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

快速落地的项目、不断增长的数字、率先实现的突破……在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发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兰州新区始终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数据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商贸物流、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现代农业、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集群。十年来,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0%、40%以上,实体经济主战场地位凸显。

走进位于兰州新区的兰石集团,一排排生产装备高效运转,“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工人们在各自岗位认真装配、调试、喷漆……全力以赴确保加氢反应器、脱硫反应器、核电机组等一批重点产品按时完工。

2012年,通过“出城入园”,兰石集团实现了由单一石化装备向高端能源装备、高端通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迅速实现营业收入由40亿向60亿的大幅跨越。

兰州新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形成石化重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核能配套、新能源装备及电工电器等产业体系,一路不懈接力,重振“兰州制造”辉煌。

2022年6月14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标志着项目建设不到半年时间实现投产出箔,创造了新的“新区速度”。

近年来,兰州新区快速布局发展新材料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能源、光电、建筑等新材料产业,引进落地宝武、海亮、道氏、宏宇、德福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世界最大的高性能铜箔产业园将在这里诞生,“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储能之谷”。

围绕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定位,兰州新区先后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起“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倍数增长,对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凸显。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各项产业展现蓬勃发展之势。
绿色化工园区内,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先后落地,近百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新冠防治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45个,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兰州新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名单,标志着西北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落户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等加快建设。佛慈、和盛堂等生物医药产业高质快速增长,“西部药谷”建设加速推进。全域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种养加、产供销、游购娱产业链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智治善治 新城宜居宜业

今年7月3日,第三届“集聚英才·汇智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双选会在兰州新区举办,吸引3.5万余名求职者到场参加。
城市的核心是人。兰州新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目前,兰州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7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9.5%,现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领军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100余人,博士30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超过5万人。

人才住房、职称晋升、子女入学、就医、“零门槛”落户等优惠政策同步落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拴心留才”一流环境加速形成。

2021年8月起,兰州新区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1批次1700户6851人,完成了搬迁群众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保障工作,推动灾后易地安置和生态移民安置工作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虹吸效应不断增强,背后是“智治+善治”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会思考,让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2022年3月18日,兰州新区“数字政府”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与全省数字政府系统同步运行,5500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达98.74%;重点打造“一云、二网、三平台+N个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加快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十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职教园区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千余场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加速释放西北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游乐新城的品牌效应。兰州新区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

如今,兰州新区核心区3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十载奋进,九万里风鹏正举;昂首阔步,再迎下一个十年。

兰州新区锚定了新的目标: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2035年建成经济繁荣、生态秀美、和谐宜居、具有强大引领示范效应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正全力践行国家“极、地、台、区”战略定位,在全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中先发力、带好头,全力打造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新甘肃·甘肃日报)
https://t.cn/A6SGT5j0

【江西:走向万物和谐,成就多样美丽】#江西[超话]##保护生物多样性##林草高质量发展##野生动物##野生植物#
  近年来,江西的野生动物玩得花样越来越多: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的黑熊时不时拍碎蜂箱偷吃蜂蜜,上演“熊出没”;桃红岭的梅花鹿也效仿云南亚洲象,时不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官山的猕猴仗着猴多势众,经常互相群殴。
  江西的野生植物也不甘寂寞,古树名木的树王之争互不相让,最后艰难评出“十大树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红线划定,让不少不法分子望而却步;外来有害生物被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以严格措施拒之门外。
  建设保护地、强化科研监测、开展收容救护、推动执法专项行动……近年来,江西全面发力,一张张野生动植物资源“大保护”网越铺越密、越织越细,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美丽江西”充满生机和活力。
  建好保护地,野生动植物纷纷“定居”
  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只见南方铁杉林在峡谷中傲然挺立,黄腹角雉在林间自由漫步。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江西片区总面积279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1.8%。从省级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再到国家公园,通过40余年来的努力,江西武夷山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和恢复,进入国家公园时代,持续刷新生物多样性记录。
  7月20日,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调研时说:“武夷山脉美如画,主峰在江西、奇观在江西、典故在江西,我们必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承担起保护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主体责任,健全与福建的联保联防机制,加大宣传、做强品牌,讲好国家公园江西故事、打造江西典范。”
  从全球98%的白鹤飞抵鄱阳湖越冬,到豹猫活动踪迹再现庐山,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面积最大的资源冷杉群落,到赣州发现珍稀濒危兰科植物,江西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了江西省50%以上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30%以上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至2021年底,江西已建成国家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190处、风景名胜区45处、森林公园182处、湿地公园109处、地质公园15处、世界遗产5处。随着自然保护地越建越多、越建越好,来江西“定居”的珍稀野生动物也不断多了起来。
  数据显示,江西珍稀极危物种蓝冠噪鹛种群数量从实施保护前的50余只增加到250余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梅花鹿(华南亚种)种群数量由实施保护前的不足60头增加到620余头。
  筑起监测网,野生动植物频频“刷脸”
  7月17日,记者走进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看到园内紫薇、木槿等花卉竞相开放,松柏和杉林苍翠遒劲,蜂飞蝶舞迎客来。
  这座成立于1934年的植物园,已历经80多个春秋,以研究蕨类、松柏类和杜鹃花属植物而闻名,园内有迁地保护的植物55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就有180余种,是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之一。
  “江西在我国东西、南北的过渡带上,对保护植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告诉记者说:“从2019年起,我们启动庐山森林生态监测大样地建设,获得676个样点地理坐标信息。建成以后,通过对这里的长期监测,为全球气候变化、植物演替等研究提供参考”。
  江西省共建有植物园、树木园6处,林木种子资源库24处,包括国家级7处。林木种子资源保存的核心区域达到1233.3公顷,保存各类林木种子资源0.93万份,其中异地保存库、迁地保存库面积达到613公顷,保存了种子资源0.91万份,多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今年5月,江西首次发布《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摸清了境内野生动植物的“家底”。
  监测数据显示,江西省境内有高等植物6337种,其中苔藓类植物1141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88种、裸子植物36种、被子植物4672种。有古树名木129423株,其中名木792株。有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其中哺乳类105种、鸟类580种、爬行类77种、两栖类40种,同时还监测到已知森林昆虫有2243种。
  此外,江西建立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预警平台进行天空地一体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在全省建立了36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70个省级中心测报点、1737个一般中心测报点。这些先进的监测手段,让一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再也无法“低调”了,如云豹、中华穿山甲、黑麂、蓝冠噪鹛、青头潜鸭等频频“刷脸”。
  扩大影响力,野生动物时时“造访”
  罗宵之巅,候鸟翩跹。遂川鸟道是全国三大鸟道之一,每年秋季百万余只候鸟都会通过这里往南迁飞。近20年来,遂川县都会在这里开展鸟类环志、科普教育等,让当地人从“打鸟者”变成了“护鸟员”。从2002年开始,江西每年在遂川县营盘圩千年鸟道和崇义齐云山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共环志鸟类227种76895只。
  2022年1月1日,《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针对某一类野生动物保护进行的立法。此外,江西建立江西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深入开展执法专项行动,让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通过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活动,群众关注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越来越高。
  7月21日,在于都县岭背镇禾溪村,一只中华穿山甲夜深“造访”村民邓守长家。
  “凌晨2点多了,我正在睡觉,突然听到一阵阵狗叫声,我就起床一看,是一只叫不出名的动物,我赶紧弄个编织袋装好,不要被狗咬伤了。”邓守长告诉记者说。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报了警,把这只动物交给了当地林业部门。后来他才了解到,他救助的竟然是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于都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副股长肖生华说:“这是本月发现并放生的第三只中华穿山甲,7月4日和5日分别在仙下乡和马安乡救护并放生了各一只穿山甲”。
  江西提升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到2021年底,建立了21个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点。近10年来,先后救护野生动物127种9000余只。特别是2018年救护白鹤“爱爱”和2020年救护“赣生”“塔生”“复生”3只东方白鹳幼鸟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反响。
  江西还建立了全国林草科普基地16个、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15所、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11个、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20所、全国生态教育基地8个,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与资源优势的科普体系,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和行动在江西已经蔚然成风。(刘小虎)https://t.cn/A6aDTekS

泰安提速科技创新,塑优营商环境,“微改革”做实大民生
抢占“新赛道”创新作引擎

 入选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率先实施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率先建立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机制……泰安市发挥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有解思维”,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企业所思所求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着力抢占“新赛道”,确保重大政策加快落地、重大项目尽快实施,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以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
  7月22日,记者在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各类运输车、搬运车有条不紊运转。“我们联手华为肥城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实施智慧物流项目,各系统应用数据联动共享,作业效率提高了30%。”公司董事长马学文说。
  肥城市与华为深度合作,投资2亿元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搭建的肥城“数字底座”可容纳1000台服务器等主设备,满载运行能力可以辐射整个鲁西南区域,成为山东省工业互联网重要节点,为传统产业升级等提供高弹性、高安全、高存储数字空间。今年3月,这一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级边缘数据中心,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数据中心。
  向数字化转型是一条“新赛道”,肥城拿出真金白银,每年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基金,让企业“数改”不花一分钱,强力助推企业抢滩数字“新蓝海”,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目前,全市已有40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升级,平均提升生产效率20%以上,年实现综合效益2.4亿元。7月27日,“工赋山东”专项行动肥城现场会召开,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工业互联网“肥城经验”。
  抓住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泰安市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优化科技服务、完善政策体系等举措,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提速增效,以科技创新加快泰安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泰安大抓工业技改,实施“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重大技改项目“一对一”上门服务,政策要素重点倾斜。1-6月,全市在库工业技改项目582个,同比增长44.1%;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我们绞尽脑汁想不通的问题,有顶尖专家帮忙后迎刃而解。”山东大禹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才科告诉记者,为解决技术难题,几年前他曾跑了不少地方,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今,借助“科创中国”平台,公司与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委会和多家科研院所专家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合作,技术持续升级,目前已成为山东省水处理行业领军企业。
  泰安积极探索合作新路径,借助入选“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市,全国第二家、全省首家“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的契机,构建工作推进新机制,出台《关于实施“双百双千”行动 创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的实施意见》,借助“科创中国”高端创新资源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成为“科创中国”试点市以来,泰安市先后与60家全国学会、28家省级学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新建智慧水务研究院等创新平台46个,“科创中国”高端创新资源服务工业企业达930家。
呵护企业全生命周期
  记者在位于岱岳区的山东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碳纤维项目现场看到,5万平方米的碳纤维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已建成。这个总投资70亿元的项目纳入“绿卡”后,不仅享受到了规费减免的实质性优惠,还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市区两级为我们成立了服务专班,配备了服务专员,随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国泰大成总经理助理王强说,“项目热力能源供给不足,政府专门投建了一个新城供热站;资金出现问题,2个亿的资金迅速到位。”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创新。实施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是泰安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在全省首个推出的创新举措,对大项目从登记、立项到施工许可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让部门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绿卡”走,打通大项目落地“高速路”。
  今年泰安出台“绿卡”制度3.0版本,进一步清除项目落地屏障。截至目前,全市纳入“绿卡”项目178个,总投资额达到3145.9亿元,共办理各类建设手续972个,实现手续办理提速75%。
  泰安市以加强要素保障创新为突破口,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坚持“有解思维”,持续推动各项创新措施出台,特别是瞄准企业开办、经营、变更、注销等环节,精心呵护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1545”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将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等7个事项合并为1个环节,为企业提供现场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5种开办方式,实现“零收费、零材料、零跑腿、零等待”“四零”成本,为企业提供“全域通办、一业一证、证照通办、信易批、政策普惠”5项优质服务。
  创新赋能手续提速。在新泰市,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办理时限由原来的一个工作日缩短到5分钟,可谓“立等可取”。这是怎么实现的?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为突破点,研发出商事登记智能审批系统,以网络数据替代纸质材料,以智能审批代替人工审核,为企业群众提供“秒报秒批”“24小时不打烊”和“全程不见面”在线服务。今年以来,新泰市“秒批”办证1万多件,精简证明材料达2.1万多份。
  线上智能批,线下有代办。在泰山区各个项目现场,经常可以见到“泰安小美”代办员的身影。“我们为企业量身定制‘泰安小美·泰山宜商服务卡’,全程提供帮办、代办、陪办服务,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泰山宜商服务卡正面为帮办代办服务电话,背面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直通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企业通过公众号的“帮办代办”反映难题后,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会第一时间安排小美帮办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对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制订解决方案。
  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激发了泰安市创业动力、市场活力。目前全市市场主体已超56万户,企业达15万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5%和12.29%。
“微改革”服务大民生
  “您的意健险理赔金34367.17元已提交到您的银行账户,请于1至2个工作日后查收。”手机收到的这条提示短信,让正在宁阳县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陈晓伟心里踏实了。
  前些日子,56岁的陈晓伟突发脑梗入院,共花费166439元,在享受山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结算后个人支付了99095元,再算上住院期间的生活费,这笔支出把老陈夫妻俩压得喘不过气。
  陈晓伟的爱人毛瑞敏说,县医保局电话通知她提交报销手续,一周时间3.4万多元的理赔金就打到个人银行账户上了。
  宁阳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照每人每年10元标准,为全县居民购买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个人自付金额超过5万元的部分最高可获90%补助。
  “我们创新思路机制,政府出资,老百姓不花一分钱,就能在大病后得到一份补助,解了群众后顾之忧。”宁阳县委书记王立军说。这项惠民政策推出不到1年,全县已有98人受惠,报销总金额185万多元。
  为推进民生事业,泰安市聚焦医疗、教育、就业、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开展以“改革惠民生,实事暖民心”为主题的“微改革·微创新”,确定52项“微改革”任务,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被确定为全省改革品牌。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泰安把“红色物业”作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施“红色物业·宜居泰安”暖心工程,全市2097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469家物业服务企业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物业费收缴率超91.5%,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小区路平了、停车有秩序了、绿化提高了,我们老年人也有地方玩了。”东平县银山小区业主张德恒说。这是东平县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带来的变化。东平县借助精准精细的网格化服务,开展物业问题整治,下力气解决困扰群众的物业费、停车位、水电暖等烦心事,1—6月物业领域民生热线诉求量大幅下降。
  泰山区则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建立泰山先锋慧治服务中心,并联手大众日报手机客户端平台,将12345、街呼区应、网格化管理等职能集中到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实现流程再造,探索出“智慧+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工单被直接派达镇街、社区、网格,各级党员干部接诉后,立即安排专人进行处理,诉求办理情况纳入部门和街道考核。”泰山先锋慧治服务中心副主任邱真介绍,中心运行以来,承办各类民生诉求10.5万余件,办结率100%,平均办理时长缩短2.4个工作日。
  今年上半年,泰安市民生支出1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0.8%,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花语不好、没什么关系,我们好看就行!花语不好、没什么关系,我们好看就行!
  • 全市有近50个重要拥堵点通过“一堵点一方案”的精细化治理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天开始,邀请市民投票,选择10处进行投票,列入重点整治范畴。
  • 对于这类隔夜利好,又出现高开高走的情况,如果想要追击,那就是开盘直接买入,不要有过多的犹豫。而那些次日继续涨停的个股,往往成交量会明显增大,是有更多的资金把这部
  • 不过我也对森田童子的一句歌词印象深刻:“二十四岁的春天/没法子过下去”。我正接着这句往下写——无论如何,二十七岁是多么美妙的计数,只有一天,只有一年,只是命运的
  • 社畜每天真是有够累的,白天上一天班,下班到家只想洗个热水澡,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但是无奈家里养俩熊孩子还有俩毛孩子,特别是春天毛孩子掉毛的季节,家里的卫生只要
  • ,企查查为您提供张家港市杨舍镇德平拆除施工队的最新工商信息、诉讼信息、电话号码、招聘信息、公司简介、公司地址、公司规模、信用信息、财务信息等详细信息,让您在选择
  • #saya道歉# 网友始终不信,即便现在也还是有人说网红买热搜,如今事件有所反转,大家不敢说话了,很多网友随风倒重开一波怼孕妇,可能其中有正义驱动,有不甘利用当
  • 图片晨仔仔的各种节奏最近被各家族的网友带的飞起,快赶上当初三娘教子玩砸了的田子晴了,昨天晨仔仔的部分言论有波及到了赵小磊,说赵小磊求着自己打团,然后赵小磊粉丝那
  • 你可能是源于现在面对的挑战的巨大阵仗,但如果你把它拆分开来,分别处理它的每个方面,你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它。但如果你能仔细观察,并保持观察力,你会开始看到一些
  • Zui喜欢弯弯绕绕的小路,随处看到一间美墅,猜它里面有着怎样独特的故事;如果你不急着离开,那么住在岛上是一场美丽的际遇。厦门的路几乎验证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日光岩
  • 有一种等待,无论何时何地,以心作陪;有一种承诺,你走向我的时候,我也正走向你……#写作[超话]# 七月如诗润心扉,夏风吹绿了爱的橄榄,心雨浇开了幸福的花朵,轻
  • 东方和骨头还有糖宝一家三口也是大虐,东方五识尽丧,不得好死才换来骨头出蛮荒的法子,死前捂着她的眼睛让她好好爱自己……糖宝知道爹爹的死讯抱着自己哭,说爹爹是大骗子
  • 2022年1-5月,投入强度达到4.13%;2021年,我市已启动实施“十四五”时期国企重大创新项目302个、完成投资102亿元......这些数据是重庆市属国
  • (嘿,想了一个小时,层层剥离,其实仍是那个古老的关于爱的距离问题——太近了痛,太远了疏)所以,在我们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之前,爱仍然是我们对抗虚无继续生存下去的最
  • 现在还有精选葡萄酒满6瓶享8.5折的活动,快来看看吧~妹妹在外面玩时,经常会捡小石块带回来,她说这是宝石,然后就会送给我:妈妈,送你一颗宝石,你喜欢吗?在美国的
  • 上进和努力都没有错,鞠婧祎的妆容也的确够漂亮,出席活动也总是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像是自带滤镜一样。在一个节目里说自己从来没有下过厨,在另一个节目里又表现得切菜
  • 一个人只有努力成为更好的人,才有资格任性 ——老丑 一个人只有努力成为更好的人,才有资格任性,才有理由放肆,才有资本去选择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众人皆知
  • 幸亏有了了Ricardo Iniesta的帮助,我才能看到视频,视频中他告诉了了我们他得病了了以及现状;关于记 忆和⼈人⽣生经历的⼀一些反思,也间接提到了了那
  • 12月是圣诞节和除夕,活动很多呢!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今天的博客出门想穿的连衣裙特集!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一定要作为购物的参考哦。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 任务目标包括测试结构完整性,火箭与航天器的兼容性,隔热罩和热密封的完整性,总体再入操作,发射载荷和动力特性,阶段分离,火箭子系统,紧急情况检测系统以及任务支持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