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再议住房、消费和生育的关系

早上一起来,就看到一个朋友发来的公众号文章《专家建议:想要拉动消费,就要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我一看这标题,没等打开链接看文章,就回复说,“如果发房子能有用,早就没有住房问题了”。对方回了我一个诡异的表情包。

我好奇地打开公号链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专家居然是“厦大教授赵燕菁”!虽然标题写的是我,但整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发表宏论,只是在中间有一句话提到“一名叫赵燕菁的教授提出,如果真的想要拉动消费,那么就要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既没说来龙,也没说去脉,然后就煞有介事地发挥起来。我赶紧上网一查,嚯!讨论还真不少,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就是没有人问一句这个“厦大教授”在哪里说的。

其实这句话的来源是观视频“2020年中国政治经济40人论坛”年会中间的一个采访。现在B站还有这个视频,22.8万人观看过。标题是“解决住房的根本不靠政府分房,而是如何让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买得起房”。

和现在网上那个“厦大教授”说的完全相反!一个学术观点,居然能被互联网世界改造成这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当然,有人会疑问你为什么还写文章和作者商榷?我大体浏览了一下,这些公号的作者不是假名、笔名,就是不知背景的小作者,你的那句话就是被用来博取流量抓取眼球,是否真假根本不重要。你想和他们商榷都无从商榷起,因为那句话根本不是你说的!

其实,住房和消费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别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在原视频里也不能完全说清楚。原视频里,我只是强调住房不能“免费”发,而是要创造让年轻人买得起的住房制度,也就是我一贯主张的“先租后售”。但是和消费的关系并没有“发一套房子”这么简单。一直以来,学界的一个主流观点,就是商品住房榨干了“六个钱包”,家庭债务将其他消费需求“挤出”了市场,如果要想扩大内需,就要把房价压下来。

这一套说法看似符合常识,但却不符合事实。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就一路下滑,房价一跌再跌,但是你看到内需扩大了吗?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国房地产不景气的同时都伴随着消费下滑。

如果放到更长的经济周期,你甚至可以看到相反的住房消费效应——房价上涨的房地产繁荣的周期,大多也是消费扩张的周期。尽管我非常不想得出房地产拉动消费的结论,但事实却是如此。

当事实和常识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放弃的是常识而不是事实。我之所以一直不认为“房价下跌利好消费”,就是从现代货币角度看,消费和市场上货币的总量是正相关的。现代货币,特别是M2,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创造的。如果社融下降,消费大概率会萎缩。

房地产相关贷款是银行社融的大头,其他贷款很多也是以不动产做抵押,这意味着现在市场上的货币,很多都是由房地产创造的。如果房价下跌,社融会下降还是上升呢?如果市场上货币总量收缩,消费会上升还是下降呢?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房价高影响消费,房价低也应消费,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就是只有少数同时熟悉房地产和货币创造的专业学者才知道的现象,那就是创造资本和提供消费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伙人,对应地,房地产市场也应该有两种住房,创造资本的住房价格要高,同样的住房能抵押更多贷款;而创造消费的住房价格要低,同样的收入能剩余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消费,能有更大的面积容纳耐用消费品。这才是我在这个视频里提到的重点——住房双轨制以及与此对应的“先租后售”模式。而不是被自媒体演绎出来段子——“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

至此可以看出,住房和消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即使我提出的“双轨制”也还是一种建议性的方案而已,因为在标准经济学里有一个没有经过检验的共识,那就是“单一市场里任何双轨制都是低效率的”,因为理论上这样的制度一定会出现套利(尽管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已经验证了双轨制的可行性)。自媒体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降低为“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然后自作聪明地大发议论,表面上看有助于将住房和消费变为一个公共话题,但对解决问题几乎毫无助益。

关于“发房子拉动消费”话题使我联想到一年前我在2021年第十八届蓝筹年会上的一个发言。这个发言被自媒体自行剪辑为“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雷人的观点也是一脸懵逼,“这真的是我说的?”我那次演讲实际提出的问题是“计划生育时人口约6、7亿,为什么现在14亿反而人口不足?”。文字稿首发于经济观察网,道亦有道传媒经转载,网上都可以查到。其实,我那次发言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而是“建议给多生孩子的家庭奖励”。

当然,自媒体硬把“奖励多生”解读为“惩罚少生”也没问题。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一回事。但问题是这根本不是我那次讨论的重点。我的观点是,各国人口下降是由于现代金融制度导致的。

由于养老金制度替代了家庭代际互保功能,所以家庭生育的效用没了,而家庭人口的减少,反过来又导致养老金制度沦为庞氏骗局。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只要集体养老的制度不变,奖励还是惩罚都不会改变生育率下降的总趋势。为了避免养老金崩溃,就要延长缴纳养老金的就业年龄,缩短领取养老金的被抚养年龄。这和网上传的“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完全是两回事。但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误解,你根本无从反驳,因为没有人能为一个他没有说过的观点进行辩护。

相信遭遇到此类网络无妄之灾的人不少,但我原先以为都会是一些有影响的大V,捏造一些抓人眼球的段子也轮不到我这样的普通教师。我不仅因为“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被捧上热搜,并能够在一年之后还可以荣登“专家教授‘金句名言’”。我看了下,这里面有黄有光、张曙光、管清友……估计他们入选的“金句”也是被网络改造过的。在网络上被骂几句其实无所谓,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把捏造、扭曲过的观点强加在大V名下赚取网络流量的现象。

一种观点是舆情操控。网络上大量带有政治、经济、宗教目的“网络水军”被有目的操控操作某一个话题,俗称“带节奏”。比如大家常听到的“行走的50万”“五毛”“美分”“1450”,不同政治观点的网络群体也会给对方舆论领袖集体画像,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要是某一群体代表性大V说的,都会遭到力捧或谩骂。不过在我看来,这类网络“阴谋论”存在,但对操作中性的学术话题兴趣不大。

另一种观点是网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的下降。一个2002年到2015年的统计表明,中国互联网网民所受教育的水平不断下降,初中及以下的网民比重超过一半。随后几年的这一比重还在增加。这些网民对专业程度较深的讨论很少参与,而一旦有自媒体把专业话题“简化”为这类群体自以为能够听懂的“人话”,就会很容易掀起网络风暴。这就像当年为了便于大众理解,把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工作简化为“1+1”导致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热是一样。

不过我自己更相信是互联网“点击率”和财富挂钩这一机制导致。由于点击率意味着流量,而流量又与财富收入相连,网络上就会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自动将长逻辑链学术讨论降维。加上网络匿名的特点,进一步导致网络话题的低俗化。

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得断章取义重塑敏感话题成为有利可图的网络行为。观点被扭曲的受害者只不过是市场为了迎合低水平读者的牺牲品。你要想利用市场机制的便利传播学术思想,就要做好为各机制付出“代价”的准备。

怎样避免网络“低智化”带来的无妄之灾?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集体养老机制与个体生育选择”(公众号《存量规划前沿》),当我写道“按照现在的统筹模式,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和你有没有子女是无关的,这就意味着不生小孩的人退休后是靠别人家的小孩‘供养’”的时候,我特意强调“这一点是大多数人最难理解的部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正在阅读本文的你暂时不能理解这一点,说明已经触碰到你的专业盲区,那么本文后面的讨论也不必往下继续阅读了”。有没有用,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有没有同款皮肤动不动就……
敏感泛红的小伙伴呀??

小姐姐的小脸蛋常年一被太阳晒,就泛红,发烫,朋友见了还吐槽:腮红是不是涂多了。

小姐姐一直在用功能性产品,都像是进了无底洞!白!费!

在一次又一次的踩坑后……
终于发现了魔介的神经酰胺的水乳。

用了一段时间,她真的被折服了,Zui近太喜欢用了,感觉脸厚了一圈,再被太阳暴晒,皮肤也没有红,也没有发烫,没有过敏的。

性价比也特别高,小姐姐已经用了好几套了,不停产……小姐姐会一直囤的~

#一个流水账[超话]# 公交车站看到一只小小的,黑色的流浪狗!感觉才出生几个月,后颈的猫稀松看得到肉色……我不敢看它,但它好像很敏感,很敏锐的感觉到,慢慢的靠近我,在我脚边10公分的地方趴下。我不敢动,我很怕,不是怕它,是怕自己给了它希望,却又不能真正的给它一个家。那太残忍了!我已经感觉也糟透了!!!现在一路我还难受,想哭!怎么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巷的尽头,等待着的是什么。一行人一起走在这里都会变成长队,路两旁藏着奇奇怪怪的小店,小猫聚在一起吃不知道谁家给的食物,杂货铺的老板懒洋洋,偶尔探个头还能看到老
  • 平凡的人,可以无过人之才,可以默默无闻,但不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不能没有理想与追求,不能消极悲观无所作为。平凡的人,可以无过人之才,可以默默无闻,但不能不知道为
  • 昨晚,心情不好,同学给我发微信拥抱的表情,陪我聊了会儿天,我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联系前一天的事情,我特别开心的夸了孩子,内心也是相当欣慰。
  • #热门楼盘推荐#【嵩明华侨城·滇中乐活城】价格:尚未公布全部户型:三居室(97~125㎡) 别墅(110~166㎡)楼盘概况:品牌央企华侨城滇中新区诚意之作,占
  • #微博健康讲堂##秋日健康说##中医养生说##每日一善[超话]#[打call]#阳光信用# 互动指路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
  • 而《故乡和布谷的歌》这本书,首先是画家小满献给他的故乡的,然后是“我”。因我见过前世嘉木样的哥哥黄正清……明晚《文学的故乡3》是女作家迟子健,她应该也是写家乡东
  • 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内看过巨幅天顶璧画 《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说到这,牙爹是又要埋汰我的,我太听话,神职人员说不要停留请往前走,我就不敢停留,而99%的人都会
  • 另外,伯远不但喜欢唱日本歌,也喜欢唱英语歌,更多唱的是中文歌(其中有一首是我的祖国,链接在评论区,推荐听一下,希望能唤醒一下你们理智的爱国情绪)。你们同类里面喜
  • 补录11.11值得回味我想等待也是浪漫的事。(ps:吃货上线) #冬天就要动吃大吃# 双堡香骨原味鸡桶套餐半价生日桶还有韩式炸鸡都是我的最爱啊不不不没有最爱,肯
  • 什么乐色啊,只是个游戏而已,而且还是大乱斗,升级想升级去排位赛啊,[哈哈][哈哈]犯得着在大乱斗里放屁,也不睁眼看看自己战绩啥样就来随地拉屎,宁母亲是尸体烂了三
  • 太爱吃各种包子馒头了,虽然面食容易胖,但馒头比面包好点[哈哈][嘻嘻]吃完饭想起来我快来姨妈了,就又吃了一把花生米和几颗巴旦木,多吃点脂肪催催我小时候在我姥姥家
  • 期中考试完全没考好,哎,要努力啊然后是回家发现到了一身非常喜欢的睡衣哈哈哈哈哈于是美美的照了又看了call me by your name,狠狠的哭泣和感叹了买
  • 如龙工作室新的总负责人·横山昌义接受杂志采访时表示,工作室还有《如龙》《审判》系列以外的未发表新作正在开发之中,采访其他要点如下:-人事变动对于公司来说是家常便
  • 相识容易,相处不易,离开的都是不重视你的人,留下的都是把你看重的人。交往很浅的人,不要和他说真心话;交往很深的人,不要对他刻薄相待;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真诚。
  • 你是想弄回去当正品卖,还是想欺骗自己,花200块钱买了一双真鞋! 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区分真假,仿鞋当中又该如何区分三六九等呢?
  • 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
  • #每日一善# 人生路,边走边看,边走边忘。直奔目的地的人生,只为一个目标活着,单调而繁忙。频频回头的人,既放不下过去,又错过了当下,人生是痛苦和纠结。边走边看,
  • 总之快结束了,快熬出来了,留下的阴影,慢慢治愈吧,都会过去的吧,我也会再好起来的只有六图分享一些上周比较健康的饮食吧~(已经准备下次试试椰奶配咖啡了)又是更爱大
  • 我们一起做越来越好的自己,彼此陪伴、做彼此的伞”未来虽很漫长,未来也有很多事要去探索但是未来有你,有我,有伞,也有爱以前的我,很傻很天真,被一个人掌控着所有的喜
  • 身为受过最好教育、也自认最新潮的年轻女性,她们个个满怀理想和热情,不甘于像母亲一辈那样,做一个没有姓名的家庭主妇,一心想要通过自己努力在纽约这座城市里打拼出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