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光:文学入画 得意忘形】最近一次见到鲁光先生是2021年7月,“文学入画三人行——鲁光 王涛 杨明义画展”在荣宝斋举办。开幕式那天,尽管尚有疫情的笼罩,但展厅里还是挤满了熙熙攘攘戴口罩的观众。三位画家分别被他们的粉丝相拥,其中一位矮个长者先是被摄像灯聚光,接着一直处于人墙的包围之中,之后又忙着在一本本伸向他的画册上签名留念。一位粉丝递上一本颇有年代感的小册子:“这是我收藏了40年的《中国姑娘》,请您给签个名吧……”

这位被簇拥的老者就是写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鲁光。

鲁光的职称是高级记者,他说,从记者到作家再到画家,圆了自己人生的三个梦。而“绘画超过文学,左手超过右手,下半生超过前半生”则是他对自己80余年人生的总结。

鲁光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方岩镇。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曾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上世纪80年代,因采写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名声大噪。而女排的连续夺冠,也使他的热度持续不减。鲁光坦言,自己沾了女排的光。

1981年冬,中国女排在日本有一次夺取世界冠军的机会。出发去日本前,北京大学邀请女排姑娘去学校做客,鲁光也随队前往。本来欢迎会是在礼堂举行的,可刚到校门口,热情的学生一拥而上,把女排姑娘东一堆、西一堆围拢起来。后来欢迎大会只好改到五四广场开,人们不停地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们的激情深深感染了鲁光,他知道,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女排出征前的训练在湖南郴州进行。任职于国家体委宣传司的鲁光奉命采访,朝夕相处半个月,获得了姑娘们训练生活的一手素材。他清楚地记得,杨希在训练中大腿肌肉断裂,平时她总盼有空休息,但大赛当前,却在病床上怎么也躺不住,常常忍痛训练。男陪练站在板凳上,重力扣杀,女排队员身上摔碰得紫一块青一块。她们流汗流泪顽强拼搏,付出超人的代价。鲁光用心用情写出一幕幕感动他的所见所闻。

《中国姑娘》首发于《当代》1981年第5期,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全国数十家大报以3到4个版刊登7万多字的全文,电台联播,名导蔡晓晴拍摄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中国姑娘》。日本以《红色魔女》为题出版,欧洲的一些报刊也连载,一时洛阳纸贵。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中国姑娘》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之后,《中国姑娘》又被收进“共和国作家文库”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读本”,还被收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

著名文学评论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封感谢信。信中说——

看电视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喜悦的眼泪。读《中国姑娘》的时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淌下了深挚的感激的眼泪。我们要有亿万个像“中国姑娘”那样的英雄儿女,我们又要有千万篇像《中国姑娘》那样的英雄诗篇。希望您写出更多更多这样的好作品来!因为不知道您的地址,就让这封信公开发表吧。

当朋友们每每谈起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谈起他当年写就的《中国姑娘》时,鲁光总有一种负疚感。他说,自己虽有激情也占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思索得不深,写得也太匆忙,遗憾未能把《中国姑娘》写得更满意。

女排的热度凸显了鲁光在文学上的影响力,却掩盖了他的画家身份。其实,他学画起点高,是站在李可染、崔子范等大家的肩头起步的。

鲁光四十几岁时便是正局级干部,仕途光明,而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转身投入丹青墨海,勇往直前,心无旁骛。

若不是遇到恩师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家,鲁光说也许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新闻和文学之路上。结识两位大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鲁光从小喜欢画画,做记者时曾临过丰子恺的画。认识李苦禅是在1980年,当时,鲁光写了一篇采访稿拿去请他审。这篇文章令苦禅先生十分满意,称他的文字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并鼓励他说,“我看你对艺术很有悟性,如果学画画肯定能画好”。就是这番话点燃了鲁光对绘画的兴趣,也可以说是李苦禅先生领他走进了绘画艺术的大门。几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鲁光认识了花鸟大师崔子范。崔老十分看中他的文笔,想请鲁光写个传记。鲁光当时提的唯一条件是:“您得收我当徒弟。”崔老欣然同意。鲁光从此潜心拜师学画,那一年他49岁。有人讥笑他“画不出名堂”。但放牛娃出身的他牛劲十足,他认准的事,非干出名堂不可。他凌晨即起,埋头画室,节假日也足不出户,面对宣纸,就像着魔了似的,恶补基本功,潜心创新。妻子戏说:“像你这么用功,傻子也能成画家。”

鲁光的画拙朴厚重,为追求与画面协调,他开始放弃右手圆润的书法,尝试用左手书写。汉简是书法的源头,他选取了其中一些有特点的笔画来记忆并融进自己的书写中,相比右手,左手写出的字更拙朴厚重大气。

老画家何君华在《鲁光如牛》一文中写道——

久闻鲁光大名,知道他是位文人、作家。但乍见时却给我留下一个武夫的印象:宽脑门、大眼睛、圆鼻头、厚嘴唇、膀阔腰粗、体魄雄健。

实在想不到,著名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作者,竟是眼前这位壮汉。当他自我介绍时,说是属牛的,我忽然感到他还真的有点儿像牛。后来与他交往多了,更知道他却是与牛有缘。小时候是个放牛娃,长大依然爱牛入迷。现在又画牛成癖,而且成绩斐然。他性格豪爽、淳朴,待人真诚、憨厚,对事业执着、倔强,有奉献精神,着实有些“牛性”。

1996年,年届六十的鲁光受到中国画研究院刘勃舒院长的邀约,举办了首次个人展并一举成功。美术界的瞩目和好评,让半路出家的鲁光受到极大鼓舞,激发出更大的豪情信心,曾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其大写意作品画风独具,拙朴浑雅,用色大胆。著名画家赵士英称赞:“崔子范画的传统东西,鲁光学得很好,并有自己的突破,很有装饰性。他不但能打进去,而且能跳出来,比我们跳得还高。这是作家对艺术的灵感,对社会的敏感。他的高度哲学思维,在画中无论是《山中无老虎》,还是《牛》,都让我产生思索。画如其人,引人入胜。”

人生六十从零开始,退休后,鲁光专心绘画,从业余画家变成了“职业画家”。

鲁光曾微信传我一幅自画像《师牛》,画面上是自己正在作画的背影,他头戴标志性的毛线帽,挥笔正酣,两头欲奔出画面的大牛充满砥砺前行的韧性。画中题字是鲁光左手书写的大字“师牛”,边上小字写着:牛是伴,牛是友,牛是师,爱牛一生,画牛一生。

鲁光与牛结下不解之缘,一生画牛、写牛更做牛。

2015年,家乡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政府建立了一所鲁光艺术馆,展馆序言请他题个字,他挥笔写下四个字就是“人生如牛”。“鲁光画牛”“鲁光真牛”“鲁光如牛”,是美术界及朋友们的共识。他写牛、画牛就是在画自己,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老朋友何君华曾为鲁光画过一幅漫画,头上就有两只牛角。还有几位老朋友画他,干脆就是人面牛身。更有朋友撰文“鲁光兄专攻牛屁股两年之久”,直书他画不好决不罢休的韧性……我曾在供职的《北京晚报》名家版约来鲁光朋友们写他们眼中的鲁光,用两版通栏标题《鲁光:属牛 爱牛 画牛 做牛》刊发,这是我眼中的鲁光先生。

当年放牛娃,如今画牛翁。牛是鲁光的艺术符号。画牛,寄寓他的人生感悟,倾泻喜怒哀乐,抒发抱负、理想和追求。

2017年8月,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鲁光向参观展览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的作品就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牛”。以牛喻人,喻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寓意深长。

2022年1月,他赠送给北京冬奥会的作品同样也是“两头牛”,力量感十足的“猛牛”——《一起向未来》。

鲁光在牛画上最常用的题写包括“任劲诚可贵,犟劲不可无”“老牛匆匆,不问西东,只顾耕耘,管它耳风”“站着是条汉,卧倒是座山”“不用扬鞭自奋蹄”等。近年来,他更爱题“中国牛”三个字,以牛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牛,成了他的精神图腾。

鲁光每天砚田耕耘,如牛般勤奋。他采撷生活什物于笔端,比如家乡的老屋石路、田野春光、牛背上的牧童、栖息河中的水牛,以及城市水泥丛林里的猫群、傲放的盆景插花。入眼皆成景,入手即成趣。赋万物以灵性,赋画面以烟火气、人情味。

久居闹市,过着楼房电梯的现代生活,纸上牧牛的画牛翁,常常怀念小时候放牛娃的生活,把牛赶到山上吃草了,自己要么在阴凉地睡觉,要么爬树、下河摸鱼,于是,那深藏在心的泥墙黑瓦的老屋、池塘嬉戏的群鹅、晚归的牧童,带着泥土味、思乡情鲜活诞出。余兴未平中又通过网络传给一位位朋友,我收到看到感受到含量百分百的质朴和童趣。逢年过节,他也会传来手作写意的“鲁氏粽子”“鲁氏月饼”,“父亲节”隆重晒出父女合作的扇面。我想,此刻他一定是灵感横溢、幸福爆棚,微醺地进入了绘画的最高境界——得意忘形。从一幅幅又一幅幅新作中,我看到的是老房新貌、老树嫩姿、老牛萌态、老翁童心……

“将自己融进绘画艺术,又将绘画艺术融进生命。这便是文学入画。”鲁光是学文学的,擅长从文学入画——“无论我画牛画鸡画鸟,也无论我画山画水,无不是在画人,画人的思想、情感、理念,画人生阅历,画对生命的思考。一言以蔽之,就是画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学识、品性,决定画的内涵深度和艺品高下……”

这是大实话,这是大师话,这是鲁光说的。 (作者:赵李红 系媒体人)

#知味汉中#【第2期•幺儿拐的浆水面——连吃带续】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有“天府之国”“西北小江南”“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之称。这里的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特产珍宝等等,无不在用事实告诉你——汉中是一个地产丰富、美丽多姿的地方。
  【知味汉中】专栏将在众多汉中美食作者的笔下,带您探寻汉中地域历史文化发展之渊源,融合汉中地方美食宴席、菜肴和小吃,为您呈现一道道天汉大地的饕餮盛宴,讲述这一个个地方美食背后,那些跌宕起伏、令人回味的故事……

知味汉中|第2期•幺儿拐的浆水面——连吃带续

  陕西,关中的人们喜食面食,在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户县摆汤面、biangbiang面、油泼面、刀削面、炒面的面食江湖中,陕南汉中的浆水面却一直保持着最后的倔强!

一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
赠君一方药,来碗浆水面。

  汉中人喜食浆水面,尤其汉中古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

  浆水菜的选材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最佳。制作浆水菜时,将菜在开锅的沸水中煮烫至蔫,捞出置于干燥处,沥干水分,再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待一至二日后,菜色变成金黄色时,浆水菜便做好了。

  食用时,捞出数根浆水菜,拧干水分,用刀切成段儿,佐以菜油、精盐,加蒜苗、红辣椒、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一并炒熟,再加入适量浆水原汤,大火熬开,就做成了浆水菜臊子。

  浆水面条一般以手工擀面为最好,要求韭叶宽、细长条、面片薄。面条煮熟后,调上浆水菜臊子,浇上辣椒红油、细盐后即可食用,其色泽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实际上,浆水面的味道,正如北京的豆汁儿,安徽的毛豆腐,很多外地人是吃不惯的。

  不管味道是如何寡淡,制作是如何粗鄙,甚至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都不是那么讲究。

  但是对土生土长的汉中人来说,这是家乡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忘不了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浆水菜也与时俱进,逐渐衍生出的浆水菜豆腐、浆水拌汤、浆水鱼鱼、浆水摊饼、浆水炒米饭……等等不同的吃法,丰富了餐桌,满足了人们多样的需求。

浆水装满一坛坛,别嫌卖相不好看。
粗菜细作味道串,方知美食不简单。

  浆水面,相传是由汉高祖刘邦与萧何在此吃面时所缘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公元前206年正月,西楚霸王项羽负约,违背了最初在楚怀王面前的约定,更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汉中之地,定都南郑。

  话说,这一日的下午,两位客人漫步汉中城南的幺儿拐,走入一家夫妻店,点了两碗面。

  这夫妻俩刚刚探亲回来,店里没什么准备,丈夫想起前两日回娘家时,清洗好的野菜不慎掉入面汤盆中,此时菜色黄亮透着酸香,就硬着头皮,清洗干净后加入辣椒、葱姜爆炒,以遮掩酸菜的酸涩味道。

  妻子擀面,下好了面条,浇上炒制的酸菜,忐忑不安地端给来店里的两位客人。

  不成想,客人大呼爽口好吃,要求再来两碗,还追问道:“这是什么面?”

  当实诚的夫妻俩向客人道明原委后,年纪大的客人说:“既然面汤已稠如水浆,那就叫做“浆水面”吧!”

  后来才知道,来店的两位客人是刘邦与萧何。

  消息一经传出后,人们纷至沓来,都急欲品尝这家夫妻店的浆水面,从此,夫妻面店的生意便日益红火起来了。

  如今汉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幺儿拐的浆水面——连吃带续,它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当年的汉王刘邦,按照张良的建议,焚烧了秦岭南下的栈道,通过此举向项羽表明了没有北上争霸的意图。

  四月抵达汉中时,随行的汉军仅有三万,追随的慕从者虽有数万之众,但是在南下的道路上,逃亡的将士无数。

  论身世,出身低微的刘邦,没有项羽那样高贵的血统。

  论实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拥有精兵40万,根本不是刘邦所能对抗的对手。

  论现状,就任汉王,流放汉中,对未来似乎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默默注视着年届五十,人到中年,闷闷不乐的刘邦,萧何劝解道:“夫浆水菜者,汇聚天地之气,起于青萍之末,舞于山水之间,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浆水菜,汇集天地之气,起于青萍之末,在山水间自由飞舞,虽然是那样的普通,但是无论高低贵贱都能享用。

  看似最朴实的一碗浆水面,却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

  这世间最令人难忘的美食,往往出自最朴素的食材,用着最简单的做法,却总能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跌宕起伏是世间的常态,暂时的落后决定不了最终的胜负!

  只要对未来有信心,对当下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该来的一定会来。

  一定要坚信:我大汉雄风必将雄起于东方,屹立于世界之巅!

  随后,振作奋起的刘邦,在萧何的举荐下,大胆启用年仅26岁的韩信,筑坛拜将,北定三秦,历经四年的楚汉相争,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

  人生路漫漫,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艰难困苦在等着我们,但志存高远者,不以山海为远。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也许就是一碗浆水面最朴实的信念!

作者简介
  蒋峻峰,陕西汉中人,汉中市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资深酒店餐饮管理人,曾任陕西省旅游职业培训师、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陕西省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内审员、汉中市首批优秀导游员。
  自1990年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至今已从业32年,亲身见证了汉中饭店餐饮业30多年发展变化历程。
  2001年担任汉中市导游资格考试辅导教师,从事《政策法规》《导游业务》《导游基础》《陕西导游》《模拟导游》等专业课教学十余年,为汉中市培养了大批导游从业人员。
  2006年起,积极将汉中地域历史文化融入于餐饮包间装修,与同事共同挖掘汉中民间土席《盐水帕子席》,开创建立陕西省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翔龙•茶文化主题酒店,首创用中国古诗词回复OTA(携程旅行网)宾客点评,赢得饭店餐饮行业和广大宾客的一致好评。
  目前致力于弘扬宣传汉中地域文化与美食、增强文化自信、讲述中国好故事等一系列工作中。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陕菜网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传统文化#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坚持一心向道。

翻翻祖师传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命数禀赋

《抱朴子·塞难篇》云:“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

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

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西方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

是故《玉枢经》也说:

“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

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

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

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

《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宿有善缘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

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听闻正法。《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经文中这样告诉我们:

“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

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

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能有机缘修道更是难得的福报。

三、生具仙骨

《神仙传》中,葛洪祖师举了很多例子:

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

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从狗窦中过耳。”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

再如:严青者,会稽人也。

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右常有十数人侍之。

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

这个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仙人教授严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刘根自叙遇到神人的经历:“余乃流涕自抟重请,神人曰:坐,吾将告汝,汝有仙骨”。

可见得道成仙,有时仅仅需要有成仙的命,究其根源,也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四、神仙谪降

神仙下凡的人,是一定会修道的。

李白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贬谪人间,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南五祖宝诰云:“九皇降迹于天台。”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谪降人间。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重返仙班。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迷失了本性,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其诗云:“家在神霄九炁天,天中楼殿贮群仙,偶然来到人间世,料想神霄未一年。”

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云:叶法善“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

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

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言讫而去。”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善缘会好一点,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传授秘笈。完成任务之后,又回天庭去了。

五、道缘浅的人如何修行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我有没有修道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没有,是不是只能放弃?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有:“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八年秋,迁居洛城东北云溪洞门人为凿洞室,忽得石井,众方骇异,师笑曰:不远数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炼处。凿之果然。”

刘长生祖师得道成仙的事迹提到,修道不是一世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积到这一世,终于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那么,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来的!

当下没有仙缘,更要开始修行,为以后成仙得道积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缘,就算你不信修行,也会冥冥中指引你走上这条路。

白玉蟾祖师说:“修真之士,诚心以立其志,苦节以行其事,精思以彻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对于在世俗间修道的道徒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则就会与道疏离。

无论多么险恶的环境和心魔,都是必经的磨炼,也是对救赎之路的寻求与实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 传统牙套 vs 隐适美:个体差异很大,终决定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并进行多方比较。4. 传统牙套 vs 隐适美:个体差异很大,终决定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 【居乐多】洞洞鞋女夏季可外穿 [烟花] 19.8 [666] [坏笑]   又突然醒了,今夜是第三次醒来,可是现在才凌晨两点多,时间过得好慢啊!-201
  • p1.어제 명동에서 산 간식들. 처음에는 친구 아들에게 줄 사탕을 사주기 위해서였는데.맞아~바로 사진 두 번째 줄에 있는 다섯 봉지의 설탕이야
  • 3、我们对人性Zui大的误会,就是以为只要是人,都会有点良心,那是我们太低估Qian的功能了。一个团队,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大家都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时候多付
  • 我觉得这几个人,简直就是在胡扯,首先有些答案是确定的,马化腾怎么可能跟你介绍的,这种话实际不用说,乱握手,明显跟第二个都不认识,只是一块请吃个饭,想加周总微信,
  • ”季子渊扶了扶眼镜,“你成过的勾起了我对你的兴趣。”季子渊一张英俊的脸一下子阴沉的跟锅底一样,“阮颜,我刚帮了你,你就
  • 有一群很好的室友是什么体验,11点50说想去哪里玩,发抖音群里,然后大家一起决定明天就去,分工买票,执行力真的杠杠的[赢牛奶][赢牛奶]还有睡之前一起调侃开玩笑
  • ”(我明明记得方先生是让我摘下眼罩了啊....)正是一掌,我,不争气的,高兴了我在地毯上抽搐着....(我现在收回我一开始的想法)哼,方先生就装吧,明明硬的不成
  • #春菜##春菜顶流香椿价格大跳水##你爱吃春菜吗#有无人懂一下这里 (寸不己以下是cp脑过度解读)kjk坦白了自己能力者及和yjs对立人设的压力,但是对yjs只
  • !!
  • 今天早上吃了粽子,好开心啊吃了早饭我们去超市买到了便宜的水果,有我喜欢的油桃,还有香蕉,买了猪肝补补,还有香菇早上特别累,睡过去了2次,好搞笑哦午饭后又跟一起睡
  • #天津天气#【假期天气】气象台16点发布:市区今天傍晚到明天白天晴间多云,微风,今天夜间最低气温13度,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7度,相对湿度58%到16%.5月1日
  • #天猫超市卡##天猫超市##天猫超市[超话]##微博好物生活节# 天猫超市婴幼儿奶粉5⃣️ #薅羊毛##查券找我##撸券省钱##天猫超市##天猫超市[超话]#
  • 请多指教!はじめまして。僕自身、反抗期はもう終わっているので(笑)……難しかったですが、いろいろ考えて演じましたので、ぜひ注目してみてください!■亀梨和也(野木
  • [围脖]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牙齿一直不太满意,每次笑起来都觉得不自信。[围脖]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牙齿一直不太满意,每次笑起来都觉得不自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 仔细想想,好像我是真的很少停下来,去细细的感受生活赋予我的温柔和美好,哪怕只是片刻的惊艳和明朗。生活好像终于让我在大雨穿行的夜幕下等来了这一场明朗而又温柔的际遇
  • #小叶同学的审美日常#中午在很好逛的漫画店里买了一本合眼缘的漫画书 一口气看完 脑子现在是chaos 自己好像电影中死宅teens 房间里混乱不堪 音响放着混响
  • すずちゃんとグッズ紹介したからみてね~きっと欲しくなります販売ページ↓※【5/8(水)23:59】までの期間限定受注販売です忘れちゃわないように気をつけてくださ
  • 一些死去的回忆突然攻击我,想到大概是高一,那时候还很恋家,艺术节的时候我还托关系让妈妈进来(因为没有邀请函……)想见她一面,两个人在宿舍坐了很久,我还给她打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