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了物流运来的大米,六袋,每袋50斤。这是家里的老父母骑着电动三轮车,拉去大一点村子里的加工店里刚脱壳的。

我最喜欢小时坐酒席时吃的红豆米饭,又香又甜,总是吃不够,那年代大家还很朴素,吃酒席就是吃酒席,绝不会带着盆盆碗碗塑料袋去打包。所以无论多好吃的饭,也只能当场吃。而米饭之外,又有大块大块的肉,香喷喷的炖鸡,各式各样的菜,我常常在到底是饭多吃点还是肉多吃点的问题上两难。

归根结底,是我家里的米饭太不好吃。

九十年代初,老爸不知从哪倒腾来一批便宜大米,稍微加了价就开始零售,起初卖的不错,但后来储存出了问题,仓房漏雨,一部分大米发霉了,我村因为闲时可以淘黄金,百姓都不算太穷,对吃就有些挑剔,发霉的大米有了异味,都不爱吃,就算哪个图便宜买点,也是三斤五斤,若是再便宜下去就等于白送,所以爸妈一咬牙,决定把发霉的大米留下来自己吃。

这是一个吃货的噩梦肇始。

霉米单独做饭是不行的,那股烂柴火味令人难以下咽。所以要掺合其它米来做,比如跟玉米碴掺合做二米饭(我的二米饭完了),比如跟红小豆混合做红豆饭(我的最爱也沦陷了),最常用的法子,是把新旧大米掺和一起来做,通过两种米的比例来控制霉味大小,达到能吃进嘴里程度。这股捂巴味变成了我对家里米饭的记忆。

大米发霉也不扔,毕竟从那时到现在,老家都以旱田为主,乡亲们的主食,当时还是以苞米面煎饼,稀饭,玉米碴为主。

在那时的我看来,栽种水稻可不是件容易事,首先是培育秧苗。水稻插秧一般在每年五月份,育苗就得在四月完成,这时冻土刚融,需要建温棚。菜地里先做一长条豆腐状的土基,都是营养土混合着农粪肥,种子撒里后,再扣上塑料大棚。每天早晚浇水,天气渐热后,还要躲着阳光,趁太阳未出时和太阳落山后浇,白天温度太高还得给大棚透气,这时就得严防死守鸡鸭鹅,贼厮鸟们在一片黄灰中瞥见一抹绿,疯了一样赶来抢劫。要是不小心让它们进去祸祸一通,对苗对小孩对男人都是暴击型的伤害,愤怒的女主人也许当晚就让惹祸精往生极乐送进炖锅。

育苗精细,插秧倒还好,先用犁仗将稻田深耕,翻出一块块黑土,再通过引水渠进行灌溉,泡个几天,待节气到了,就拿了秧苗根往里一扎,一排排一行行扎进去,刚扎进土里的秧苗半死不活,垂头丧气的飘在那,等到扎根成功,就支楞起来了,趁着蛙鸣声使劲疯长。

接下来的一整个夏天,村民们都在进行抢水争夺战。

在生产队年代,最肥沃的河边地用来开了稻田,后来分产到户,各家就从那稻田里筑坝挖沟,分割出无数个小田格来,受入口水量所限,每天引入渠内可供灌溉的总量是有数的,而谁家能分到多少水,则是随机的。稻田的井字格里,都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如何不动声色的让水流进入自家的流速更快,出去的速度更慢是一门学问。没有掌握好技巧的,就得辛苦一些,起早摸黑的去巡视水田,把各个渠道关卡的石头搬来搬去,让通往自家的水流更粗壮些,去别人家的更精细些。但是呢,农民嘛,别的长处不好说,吃苦耐劳大家都差不多,你能三更起,我也半夜来,不免经常相遇,难分胜负。我等小喽啰,也被指派在白天隔三五个小时去巡视一番,除了注意水,还得清理稻田内外的杂草。

秋天收水稻被我列为第二惨,第一惨是收大豆。它俩一涝一旱,收割方式却是一样的。水稻要等到稻田都干了,晒的黄黄的才开始收割。而大豆也在地里晒的干干的,快到那种一碰就豆荚爆裂的程度前才去割,它个头不高,需要人弯腰扒拉到根部,然后扶住用镰刀刷的一下割断。断了的连根带茎拿在手里,继续扶下一株,手拿不下了就放在一旁,继续往前收割,然后凑成一捆。早些年要割一大片才能割出一捆,现在种子改量了,一大片可以割好几捆。

大豆这看似纯良的玩意其实内藏心机,夏天吃毛豆时它软塌塌面糊糊,秋天它就不那样,豆荚干干的,尖尖的,碰到就如针刺疼痛,那时劳保手套都是线手套,这一株大豆总得有十来个豆荚吧?无论如何小心谨慎,一场大豆收割下来,新手的手掌必然红肿一片,疼上好久。

水稻的稻穗,干透了时与豆荚有异曲同工之妙,疼痛度低一点,却多了刺痒的伤害。收割完了也不马上拉回家,放在地里码成垛,继续晒。

等到从根到穗水分都晒没了,就可以“撸茎子”了,也就是脱粒。这是农活中我唯一不曾参与过的,一直充满了神秘感。村头有家磨坊,到了脱粒的日子,会租来机器,村子的人你帮衬我我帮衬你,几家一起来一波,男女都戴着鬼子帽,就是那种耳后有屁帘的护颈帽,围着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

机器发动时都是天刚蒙蒙亮,三四点钟的样子,怪叫连连,搅动起灰尘漫天,十几个人黑影幢幢,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可怕的场景了,所以从不敢去观察具体如何运作的。

不管怎样,拉过去的成捆水稻,再回家时已经变成了一麻袋一麻袋的“茎子”了。它还需要去八里外的磨坊里用机器脱壳,才能变成大米。

阿姨用新米做了米饭,我一口就吃出来了,它当然不会是我小时候厌恶的那种家里味道。它就是稻花香品种,这种子种在另外一个著名城市,就叫五常大米。

#渐冻症兄弟背后的网红妈妈# 【渐冻症兄弟背后的斜杠妈妈:被家暴后出逃,从卖唱到主播】59岁的吕爱梅是一名美食短视频博主。9年前,为躲避丈夫的家暴,她带着三个孩子远走他乡。两个儿子身患渐冻症离不开人照顾,迫于生计,她开始做美食,并拍摄视频,以这种方式谋生。
“儿子,我要出门了,我给你烙个饼挂脖子上。这是水管,就这样喝……”话还没说完,吕爱梅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她越哭越大声,最后索性转身离开——这是她第一次在镜头前失态。

“哭啥啊,别哭了,以后没事放心吧妈。”朱小猛努力摆动着身体,摇头晃脑。他想安慰母亲,但却无能为力,只能用尚未彻底失灵的头部表达着激动的情绪。

这是美食短视频博主“有娘就是福”发布的一则视频,本意是想按着《懒人吃饼》寓言拍个搞笑视频,也许是想到了出门后孩子无人照顾的窘境,吕爱梅哭到不能自已。

这是吕爱梅照顾生病儿子的第30年。30年前,大儿子朱小强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12年后,二儿子朱小猛得了同样的病。他们的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致瘫痪,如同被逐渐冻住。进而呼吸衰竭,吞咽、讲话困难,最后通常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在中国,这样的患者有20万。

为照顾儿子做网红

“大家好,我是吕妈妈,今天给孩子们做××。”这是吕爱梅视频一贯的开场白。她的头发已然花白,操着一口河南乡音,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开始了一期的视频。

狭小简陋的厨房里,油和水碰撞迸裂出滋滋声,烟雾与面粉一同腾起。揉面、打蛋、煎炒烹炸,用手机拍下这一切,是吕爱梅的生活日常。她喜欢大笑,喜欢对着手机屏幕说“孩子们”。屏幕那边,是她的9.3万粉丝;而在厨房这头,她真正的孩子们,在轮椅上安静地等待着。

吕爱梅今年59岁,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其中,大儿子和二儿子罹患渐冻症,最小的儿子年仅13岁。更多的人认识她,是通过一个叫做“有娘就是福”的视频号,和900多个画面朴素,但花样百出的美食视频。

吕爱梅的视频团队都是家人,她常说“自己的两个儿子是导演与剪辑师,她是摄影师兼出镜。”她穿上围裙,把手机放在支架上,看了好久,确认镜头方向无误后,点击拍摄。吕爱梅不识字,59岁的她使用电子产品也不如年轻人那般老道,最开始总是因为不熟悉手机操作闹笑话。有时候是没注意手机内存,视频录制被迫中断;有时候直接忘记按拍摄键;有时候,是一盘子食物都端出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开机,白忙一场。

二儿子朱小猛也只能小范围活动食指和中指来剪辑,由于无法抬手,吕爱梅还特意给他制作了一个支架。一段视频剪下来,朱小猛的手总是磨出了血。一个不到三分钟的短视频,他们要忙活一整天。做网红这件事,一家人都是初学者。

吕爱梅说,从前年夏天开始拍视频、直播,赚了大概几千块钱。钱不多,但对她和儿子来说,是不小的收获。

丈夫耳聋、儿子瘫痪

吕爱梅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1981年,在别人的介绍下,吕爱梅认识了丈夫朱二毛。朱二毛是退伍军人,当过七年兵。部队返乡的青年才俊一下子就笼络了吕爱梅的芳心,随后二人结婚。“虽然他大我七岁,但好在老实本分。后来才听别人说,他其实大我十三岁。”很多很多年后,吕爱梅提及丈夫朱二毛,还是忍不住说,“他那时候确实长得年轻”。

1982年大儿子朱小强出生。丈夫朱二毛头脑灵活,趁着改革的东风,靠着经营毛笔等小生意,吕爱梅一家很快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万元户。朱二毛也被选举为村长,准备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据二儿子朱小猛回忆,雨伞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北京才有,我妈就买了,“回头率百分之百”。

意外发生在结婚后的第六年。

1987年,朱二毛正准备带领全村人办厂,突然双耳失聪。噩耗突降让吕爱梅一家人不知所措。他们带着攒下的钱东奔西跑,寻医问药,住院四个月就花了一万多,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神经性耳聋,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了。辛苦攒下的钱花光了,病也没能治好,朱二毛完全无法接受,脾气越发暴躁,动不动就拿吕爱梅撒气,非打即骂。

老公指望不上了,吕爱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偏偏天不遂人愿。1990年,8岁的朱小强突然四肢无力,浑身酸软,再到后来行走也出现了困难,手无法正常抬起,摔倒了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自己都起不来。起初一家人不以为意,后来情况愈来愈严重,吕爱梅逐渐开始警觉。因为之前朱二毛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朱小强只能在乡镇医院看病。在病历簿上,朱小强被宣判,成为“渐冻人”。他患的是运动神经元病,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

那些专业的医学术语,不识字的吕爱梅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治疗费用高昂,患病原因不明,半数人活不过三年……”每一个字眼都深深戳中吕爱梅脆弱而敏感的神经,天昏地暗。

被家暴后出逃

“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好了。”吕爱梅这么想。在生了一个女儿后,1992年,二儿子朱小猛出生。

与此同时,朱小强的病情迅速蔓延。开始是不能自由走路,后来生活上很多细节的东西自己都做不了,身体逐渐没有了力气,四肢也越来越纤细,体重还不到80斤。

1996年,14岁的朱小强瘫痪。2002年,10岁的朱小猛患病,病情和哥哥如出一辙。2006年,朱小猛瘫痪。

吕爱梅觉得天都要塌了。她不曾想过,厄运会再度降临。她无数次在夜里偷偷哭泣,埋怨上天不公,痛恨自己命运多舛。同样心生怨怼的,还有她的丈夫朱二毛。他把自己耳聋和孩子患病的缘由指向吕爱梅,认为她是这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家暴变本加厉。

目睹一切的兄弟俩动弹不得,只能干着急,无奈之下只好报警。“刚开始,警察还会调解警告,报警次数多了,警察都认识了。”乡村熟人社会下,警察也不好说什么,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耳聋后,一蹶不振的朱二毛不再劳作,养家糊口和攒钱给孩子们看病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吕爱梅身上。吕爱梅有做小吃的好手艺,最开始的时候,她在老家摆摊卖凉粉、卖米酒、卖馓子,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再后来,吕爱梅养猪养鸡,卖点钱就抱着儿子去医院。为了卖鸡,她需要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用筐子背着一二十只鸡,天不亮就赶过去,只为了多卖点钱给儿子看病。

“再生一个吧,再生一个就好了。”吕爱梅再一次这么想。2008年,吕爱梅的三儿子出生,身体健康。

新生的喜悦是短暂的,与之一同带来的,是健全人与瘫痪者强烈到刺眼的对比,以及无处安放的怒气。健康的三儿子给朱二毛带来了莫大的欢愉,像是找到了发泄的由头一般,家暴更加肆无忌惮。起初是夫妻二人的互殴,后来朱二毛开始对不能动的兄弟俩下手。最严重的一次,朱二毛打到朱小强的后脑勺,导致十多天都不会说话,兄弟俩决定让吕爱梅带他们离开家。

当时女儿已经出嫁,吕爱梅带着三个儿子,开着农用三轮车,按着规划好的路线一路向北。朱小强说,出走前他们在网上查询了线路,最坏的打算就是返回,“但我相信,走出去,会更好的,一定会的。”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吕爱梅开着农用三轮车带着三个孩子,在别人的建议下到了郑州。走投无路的他们一路乞讨,遇到不少好心人,民警、城管、环卫工、卖水果的小贩、附近上学的小朋友,甚至乞讨的人,都给过她帮助。用吕爱梅的话说,“卖汤的给我舀汤喝,卖稀饭的给我舀稀饭,卖馒头的给我馒头吃”。

冬天是渐冻症患者最难熬的时刻,他们的双手双脚会长出冻疮,红肿然后溃烂。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到冬天,吕爱梅都会开着农用三轮车再次起航,带着三个孩子去温暖的南方过冬,冬天结束再回来,深圳、广州、东莞……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朱小猛说,从郑州开到广州,前后大约需要18天。

然而这种情况在2017年终止。2017年,大儿子朱小强病情突然严重,被推进重症监护室,与死亡擦肩而过。重症监护室门口,吕爱梅嚎啕大哭,“医生你快救救我儿子。”医生的回答冷酷且现实,“阿姨你没钱啊”。手术病床前,她对着儿子一直喊,“小强,小强,你可别把妈妈丢下。”昏迷中的儿子没有听见,也无法回应,醒来之后什么都不记得。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朱小强只得出院回家静养。抽痰、换管子、上呼吸机都由吕爱梅来完成。有孩子需要照顾,吕爱梅更加抽不开身出去打工,她想到自己在老家卖过几年小吃。思来想去,她和儿子们商量——“搁家里拍美食吧,现在小视频很火,说不定能挣点钱。”

从传统小吃炸芝麻叶、河南疙瘩汤、烩面、炸馓子、豆腐脑,到创意甜点棉花糖慕斯、西瓜果冻、云朵蛋糕、彩虹蛋糕……小小的锅台炉灶之间,她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母亲。

“有娘就是福”这个名字,是二儿子朱小猛定下来的。简单的五个字,囊括了吕爱梅的整个家庭。“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妈妈。”朱小猛说。

一天抽痰十几次

白天的吕爱梅爽朗爱笑、风风火火,直播、买菜、做饭、喂饭、洗衣、照顾孩子们穿衣起居……年过半百,她像陀螺一样运转不休,生活没有给予她半分喘息的空间。

凌晨,朱小强的卧室,指针一分一秒地走,无声如同沙漏。

他的头歪着,口水从嘴边滴落,喉结蠕动了几下,气息通过鼻腔若有若无地哼哼。吕爱梅察觉有异,立马从一旁的木板床上起身,娴熟地削开一瓶氧气罐,换了根管子,帮朱小强擦干净嘴角的口水,翻了个身,接着睡下。

这是吕爱梅镜头下的另一面。

罹患渐冻症最残酷的是,他们只要一息尚存,便有感知,有智力。运动神经元主宰着我们的肌肉动作。病变后,肌肉慢慢地萎缩、死亡。进而病毒侵犯呼吸系统。四肢逐渐麻痹,吞咽、呼吸开始困难……渐冻症患者眼见自己被吸光力量、吸走气息、吸干血液,最终沦为一具活生生的木乃伊。严重的患者气管会被切开,一天抽痰十几次,靠呼吸机“人工地活着”。

不幸的是,大多数“渐冻人”都极其聪明,心思细腻、爱思索,处处要求拔尖。比如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尚·多明尼克·鲍比。这也注定他们承受的痛苦无比深重。

吕爱梅两个儿子虽然只读完了小学,但智力绝对不比别人差,吕爱梅说,大儿子不但会记账还对养猪有研究,二儿子则自学了3Dmax等软件,还设计出了盖房用的建筑模型。2008年,猪肉价格上涨,朱小强上网查资料,分析猪肉行情,赶在猪肉降价前一下子卖了23万元,盖起了两层小楼。“二儿子设计房屋,用的是电脑软件,盖成后,连我们那儿的工人都夸结实。”

生理疾病、巨大的现实落差、未知的恐惧,就像一堆虫子爬满全身,噬咬、舔动。生不如死,还无法讲出。只有亲人是最坚实的依托。他们对亲人满怀歉疚,这份歉疚又会化为对自己深深的憎恨。因为急于努力,因为无能为力。

再次和丈夫一同生活

吕爱梅依旧笑呵呵地录美食视频,看网友评论。上到90岁老人,下到3岁小孩,都在看她的视频,吕爱梅获得了一种赚钱之外的满足感。“一家人吃好喝好,儿子永远在我身边”,不过是吕爱梅最大的愿望。

在大哥朱小强病情没那么严重的时候,三人有时间就跟着星火志愿团,在郑州到处参加公益活动,吕爱梅和兄弟俩都是红会志愿者。

女儿曾在吕爱梅阑尾炎生病的时候来照顾过一周,那是2017年,大哥朱小强进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在北京打工的她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过得也算不得轻松,她说“最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

二儿子朱小猛已经成家,妻子是南阳人,在商场从事饰品销售的工作。2015年,朱小猛在街头唱歌,妻子在超市上班,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因为老丈人家里不同意,一直没有领结婚证,也没有举办婚礼,如今儿子已经四岁。儿媳工资不算高,但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还是缓解了不少压力。

由于吕爱梅忙于照顾两个儿子抽不开身,接送小儿子和孙子成了难题。迫不得已,丈夫朱二毛来郑州一同生活,负责小儿子和孙子的接送工作。逃离了老家的熟人社会,家暴频率大大降低,但仍时有发生。最近一次家暴发生在一个月前,吕爱梅带着朱小猛出门,再三叮嘱小儿子“记得给你哥换管子”,回家后却看到玩闹的小儿子和奄奄一息的朱小强。吕爱梅气急,大声训斥起来。同时气急的还有朱二毛,这个健全的孩子让他惊喜不已,他可不允许吕爱梅这样呵斥自己的宝贝儿子。双方扭打起来。“我都五六十了他还打我。”吕爱梅委屈,把朱二毛脸上划伤了两道。

天气好的时候,吕爱梅会推着兄弟两人出去卖唱,有时候在医院,有时候在商场门口——这是他们维持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头,两兄弟唱着:“看着你们黑发变白发,我怕你们再等不了。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正观记者 杨泽雅)#洞见计划#

赵薇拍《还珠格格》时,原本角色不是小燕子,范冰冰也不是演丫鬟金锁,林心如更不是演紫薇。

琼瑶阿姨拍戏挑选女主,喜欢大眼睛,楚楚可怜美女,所以在拍《还珠格格》时,选定小燕子由于林心如扮演,紫薇由范冰冰来演,丫鬟金锁一直没定下来。

有一天琼瑶见到别人推荐来的赵薇,惊呆了,眼前这个大眼睛古灵精怪的女孩不就是活生生的小燕子吗,立马改动角色,赵薇演小燕子,林心如演紫薇,范冰冰演金锁。这一改动成就了三位演员,也让《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

#还珠格格##李召军正能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轻熟女熹望工程#30天自律养成记【每天观看1集Ted视频】第8天 Chip Conley:Measuring what makes life worthwhi
  • 我当然比任何人都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啊,但是有些人说完之后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来,大部分活儿基本上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除非遇到贵人了像樱子姐,白老师这样的……昨天我上来
  • [怒]他说100多只够买12个[摊手]行吧,一个十块钱,下奶有压力啊[笑cry]查了下万能淘宝佳沛奇异果100多20多个啊[并不简单]我该相信谁[思考]然后再吐
  • 哈哈哈~最后申明一下,我收的是小样,因为正装有点小贵,肉疼[捂脸]而且女生都知道这种东西基本不可能一只全用完~我的两只ysl才用了四分之一就被我打入冷宫了[捂脸
  • 能被把控的就不是爱情,最好的爱情不是三观合得来,而是彼此能够理解彼此,你喜欢的东西他即便不喜欢也能理解。我们不要强求对方去改变,你当初喜欢他,必定也没有考虑过三
  • 与常规帮会玩法不同的是,七杰玩法只是一种江湖组织形态,没有专门的直接创建途径,是在玩家出行时遇到意气相投的兄弟,结伴之后组成的,同样当玩家没有任何兄弟姐妹孤身一
  • 进草看下会死是吧,搞得我后期好多次想去帮夏洛特但是不敢过草,还有大招老是隔着超远距离把他们喷得更远,我本来能保持距离输出的,结果搞得我不敢跟,毕竟张飞开大后就没
  • 漫威mcu至今以来最爱的cp!我要以Jemma为目标努力的,这样以后就能遇见像Dr.Fitz那样聪明可爱还浪漫的男孩子了(做梦[二哈])陈火锅·古韵店装修✅ 服
  • 当初看镇魂的时候就觉得这演员演的真好,太有细节了。虽然亲自剧情实在拉垮,但我仍然认为陈一鸣是他目前完成度最高的角色,太游刃有余了,很多细节都不漏声色,角色转变也
  • 林炳勇说,为落实好“四早”措施,近日,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治与专家组印发文件,就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处置期间“四类药品”暂停
  • 窝这个耗非常非常烂,目前还是卷发和评论都不可见的阴间人,靠互关老公萌吊着半口气在人间游荡,经不起进进出出啦[抓狂][泪]她是漂泊于世间的鬼,四处游荡时看到了一人
  • 很久很久以前,很小的时候,我记得我见到过一颗树。我不清楚是什么缘由,在那个时刻我刻意提醒自己要记住眼前的一幕。
  • [憧憬]兰蔻粉水这个小瓶的真的太可爱了,出差旅行必备,肌肤缺水干燥的时候用它就是一个即刻补水效果,小小的一瓶很方便携带~[抱一抱]#随手拍家乡#秋日,茄子秋葵都
  • 唯愿往后余生,点点滴滴是你,朝朝暮暮也是你你做我的男孩,我做你的宇宙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 ​​[亲亲]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疯狂。我们的青
  • 寻一处清幽,让那千转百回的念,在心里开成一朵花,在风中流转!小伙伴:不可以好嘞,那我没话说了[笑cry]哈哈哈哈哈哈大裤衩很好看啊,很舒服,又凉快,秦俊杰穿着休
  •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Goal.com的说法,斑马军团也在考虑其他补强防线的目标,其中包括了佛罗伦萨21岁的塞尔维亚中卫米伦科维奇,桑普多利亚22岁的丹麦中卫约西姆-
  • #朵朵的小学生日记# 2022.09.12-18在英国的第一周~收拾了东西,对我的studio很满意[打call]外面风景一般,但是能看见晚霞和窗口散步的鸽子。
  • 我以前不是一个念旧的人,甚至可以用贪心厌旧来形容,可不知什么时候起,大概是我初中一同学跟我说过“我发现你不会好好对待别人送你的东西,你不懂得珍惜”之后吧,我觉得
  • 有朋友发来信息,无话可回就回了一杯茶的图像说白茶漂着还怪讨厌,他把佛祖的话说了一遍“什么沉沉浮浮像人生放平心态去看它…”。(此时,外面传来建筑噪音[哼])昨晚,
  • [HQ] 150808 #GOT7 at Suwon Fansign #MARK #갓세븐 #제이와이피 #김맠 #마크투안 #段宜恩 #단호맠 #딤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