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俐不如痴
北宋大文豪苏轼有诗:【人家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虽背负一身才华但仕途坎坷,故而说宁愿自己的孩子愚钝一点儿能够终生平安。这固然是苏轼的无奈之谈,但其中饱含父母对儿女一生平安吉祥的祝愿。
菱角和荔枝表示伶俐,灵芝的【芝】与【痴】读音相近。菱角和荔枝都是食用佳品,但都不如灵芝珍贵。将这几种果品放在一起,用来表达【伶俐不如痴】的意思。

人生过半,岁月平淡,我只是个茫茫人海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痴情不如张爱玲,聪明不过林徽因,没有像三毛那样为爱痴狂的勇气,也没有像余秀华那样的勇敢地做回自己,更没有杨绛先生的豁达与睿智……
做不了灯塔照亮别人,只能用微弱的光,点亮自己,余生很长,爱自己,不迷路,余生很短,一转身,天涯路。一路走来,遇见什么人,碰到什么事,都是命中注定,结局不重要,经历过了就已足够。
文字不会衰老,所以用它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当下的心情,有一天,我终将老去,但文字里的自己永远年轻,并作为我的精神食粮,源源不断的供给,永不枯竭! https://t.cn/EVy8YNn

我们都说‌‌求法!

如果我们都不了解‌‌法的特性、法的特质‌‌,到底是求什么法?

我们就会落入到‌‌‌‌自以为是,‌‌或者是自圆其说,‌‌或者是随意所欲,‌‌带欲求断。‌‌‌‌那就导致我们一生之中一事无成,‌‌就落入在迷信、宗教的‌‌范围之中‌‌模糊的一个状态。
01
对法的第一种诠释
在古印度‌‌(公元‌‌前的‌‌1600多年到2000年之间‌‌)对法‌‌就有诠释: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法。
最初社会的人,‌‌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对法都有一个诠释,都有认知:
任持自性
就是古老‌‌的科学家、自然学家对法的一种认知‌‌概念。
任:任何一件事物。
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的本质,‌‌都保持着它自己的性质,‌‌叫任持自性。
就犹如水一样,‌‌保持着它自己的特性:水‌‌还没有因缘和合时,水的特性是属于冰凉的,‌‌是冰凉自物、冰凉它物的。
‌‌一旦‌‌它跟火‌‌合就成为温水,‌‌那就不是它的特性了,‌‌已经是因缘和合了,它有增上之法,‌‌有增上缘、有和合之法。
‌‌水本身的特性:是凉的、是冷的、是软的、是滑的,叫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自己的特质,‌‌它本质的特性。就如同一个内心之中很快乐‌‌、和谐‌‌、安详的慈爱之人,‌‌他就能够把快乐、和谐、安详辗转分享给他人。就犹如水冰凉自己、冰凉它物一样,‌‌这叫任持自性,‌‌这就是法的特性。
‌‌就像火一般,‌‌火性‌‌属‌‌热性:是热的、是暖的、是漪的、是痒的,暖、热、漪、痒这是火的特性。‌‌就像一个人‌‌心生烦恼,‌‌内心之中生起了‌‌激情愤怒、忧愁叹气,‌‌他‌‌伤害自己,同时‌‌也伤害他人。这就是烦恼的特性‌‌,如同火的特性一般。
‌‌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自己的特性,‌‌我们叫学法。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因果、它的法则、它的原因。
轨生物解
‌‌就像生病一样的,‌‌要找病因,‌‌要有治病的方法,‌‌这就是轨,就是轨则。就像宇宙之间的规律一样,‌‌就像‌‌地球绕赤道线,自然而然‌‌才能够‌‌不破坏它物,叫轨生物解。
‌‌这就是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们对法的一种认知,对大自然的一种认知,这是第一步。
这也是佛陀所知法的范围,‌‌可是这是浅显的,不能解脱的,‌‌这是随顺‌‌世间,‌‌按常规理解的。
常规:
就是循规蹈矩的,‌‌就是在世间里边,‌‌比如说‌‌衣食住行的,吃喝玩乐的,享受的,‌‌就是与世间人一样的,这个叫常规。‌‌
不规:
不规就是不按常规的,就是‌‌修行人。‌‌
不按常规,按真理。‌‌现在我们要追求真理,要学法,‌‌要把法通通地理解、通通地认知。‌‌
世间人,‌‌对法的认识是有限的,他出不了世间,只能说是聪明人。这人很聪明,‌‌‌‌他能发明,在世间‌‌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他稍稍有那么一点点过人之处(超过一般普通人),因为他的记忆力很好、很聪明,‌‌他能发明‌‌,他的认知、他的知识比较宽广些,较有深度、高度、广度些,‌‌这就是世间法对法的认知,对自然法则的认知。‌‌
佛陀‌‌对弟子的教授‌‌‌‌层次是不同的,是契机契理的,佛陀说的法是不离身心(五蕴)的‌‌!
佛陀涅槃以后,很多人对佛陀的所知法‌‌就有不同的诠释。

法,‌‌什么称为“法”呢?‌‌
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入法(‌‌入到真正的法的特性、法的本质,‌‌入到法中来)?要怎么入呢?‌‌到底什么是法?
我们要把它说得很清楚,叫入法。
什么是见法呢?
‌‌见法:就是在理解上、见解上要具足正见,安住于法。‌‌
什么是得法?
得法:就是获得了在自身的听闻、思惟、修学念念不离法,念念不离止观法才是得法。
什么是证法呢?
证法:那就是超凡脱俗了。已经证得无漏之法、证得出世之法、证得不迷惑之法,这些都是跟‌‌切入证法有关。
02
对法第二步的认知
什么是入法?这个法是怎么来诠释,怎么来理解呢?
‌‌什么是法?‌‌
色法、‌‌心法、‌‌心所法,‌‌无为法。‌‌‌‌这就是第二步的认知了,第二步就比第一步深入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名相。
名相:就是词汇‌‌‌‌,‌‌就是佛学基础知识。‌‌
假如说我们不认识这四种法,‌‌听任何法都听不懂,‌‌不懂就导致到‌‌犹如“冷水泡石头,‌‌不得以应用”。‌‌
‌‌什么是色法?‌‌
色法指的就是‌‌地、水、火、风,‌‌就是在我们身体的范围(我们一寻之身)。‌‌‌‌
地大:‌‌发、毛、爪、齿、皮等称为‌‌地大;
‌‌水大: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等称为水大;
风大:就是呼吸;
‌‌火大:就是温度。
四大之身,就是形形色色,‌‌称为色法。
形色
‌‌形就是形态、形状,长短、高低、方圆,‌‌这叫‌‌形色。
显色
‌‌显色,就是颜色:青黄赤蓝。
这些形色、显色叫形形色色,都称为色法。

‌‌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六情根,‌‌一提到六情根‌‌就提到“六识”。
“识”是从何而生?
‌‌由内与外而生,内与外的“触‌‌”而生,‌‌由“触”而生“识”。
‌‌内‌‌外就是:眼,眼见色;耳,‌‌耳闻声……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内六入”、“内六处”、“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外六入”、“外六处”、“六尘”。
‌‌眼色、耳声、鼻嗅、舌尝、身触、意知法而生的“识”,‌‌就称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识,就是认识、认知。‌‌

本身“根‌‌”就有它各自的特性,‌‌它能认识、能认知,这称为心法。根、尘、识属于心法,‌‌这才是心。

‌‌有很多人说修行要修心,‌‌心在哪里?‌‌我们‌‌对心法不彻知,‌‌不彻底地了知,怎么修行?‌‌对法都不了解的人怎么入法?‌‌
那就是在痴坐,‌‌就像“猴子蹲枯岩”,寻食无吃,坐本山空,只是自以为是,我在修行。‌‌就犹如“蚊子叮铁牛”,‌‌“木人看花鸟”,是不起作用。
‌‌首先要听法,‌‌要听闻,‌‌听闻要记住。‌‌记住了以后不会忘记了,‌‌时时在内心之中念法了。‌‌闻慧、思慧才‌‌能够运用。
‌‌什么是心所法?
‌‌心所法就是烦恼,‌‌见惑、思惑。
见惑:就是见解上的迷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称为见解(理解)。‌‌

见惑,就是‌‌在见解上、在理解上、在认知上是迷惑的,是不清楚的,‌‌这称为见惑。一个人的认知‌‌不彻底,‌‌他的理解不清楚,‌‌还不如实知之,‌‌这称为见惑,‌‌在理解上是一个迷惑之人。
思惑:就是思想,‌‌内心之中时时地想过去、想未来,思念过去‌‌、思念未来,回忆过去、回忆未来,就在贪、嗔、痴、慢、疑这些方面,这个属于思惑。

十利使‌‌:见惑的五种加上思惑的五种。

使‌‌:就是使我们烦恼的意思,‌‌它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去伤害他人,‌‌让我们去烦恼。‌‌见、‌‌思惑叫十利使‌‌,‌‌这就是属于生起心所,心所有包含‌‌的、心中所持有的‌‌一切的染污不尽。
什么叫心中所持有呢?内心之中,所有的‌‌坚持自己的邪知邪见的、不正确的、执著于实有(本来就不真实)的,这个“我的”概念太重,叫心中‌‌所持有的法,‌‌就是烦恼法、心所法:

思惑:贪、嗔、痴、慢、疑‌‌;

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见思惑又生起了随烦恼了。

随:就是‌‌伴随,‌‌如影随形叫随眠。‌‌
随眠烦恼‌‌:就是在内心之中是潜伏的、隐患的,‌‌‌‌‌‌只要‌‌见人遇事‌‌就会现起来,平常时间你看不到它,‌‌它如影随形。
随眠烦恼共有二十种:
‌‌‌‌小的‌‌随眠烦恼有十种:‌‌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
‌‌中烦恼的两种:无惭、无愧;‌‌
大烦恼的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大烦恼是修行之人才发现的,修行的时候就障碍你了;‌‌
小烦恼‌‌是做人‌‌不成功,‌‌没有人格;
中烦恼‌‌很难发现,是见道之人才相应的,一般凡夫之人‌‌是无知,‌‌不知惭、不知愧的。‌‌三果阿那含‌‌才与‌‌惭愧相应,‌‌他处处惭愧,如同‌‌新娶的媳妇看到‌‌姑嫜(公婆)一样,新嫁的女孩到她公婆家,‌‌最初很害羞的,‌‌这样的惭愧心。三果阿那含才会具足相应。‌‌一般有禅定之人,‌‌他只是‌‌善学惭愧心,‌‌不具足。
二十随烦恼以及见惑、思惑都属于心所法。

内心之中所持有的这些染污不净,‌‌谈何修学?‌‌认知都不清楚‌‌就谈到去闭关修行,‌‌那就是带欲求断,‌‌随意所欲。
什么是‌‌无为法?
就是无漏法,‌‌就是涅槃法。‌‌
它是被无我慧所摄的,‌‌被空性慧、不二慧所摄的,被一切智所摄的,‌‌是被道种智、一切相智所摄的法。‌‌它是寂静的、是不迷惑的,‌‌它是‌‌过人法(过凡夫的法)。
‌‌这四法‌‌不听闻、不掌握、不清楚、不彻知,无法入法。入什么法‌‌?那只是自圆其说,‌‌就像独坐‌‌空无,‌‌‌‌那就是外道,‌‌不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入法,‌‌要必须入法!
(未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里面配角都很出彩,很多都是大碗娱乐的艺人,海燕老师和沈春阳出现还挺惊喜的,印象最最深刻的角色是卜钰饰演的何坤,他始终支持鼓励着杜乐莹,没有一句风凉话,在赛场上更
  • 夜晚翻来覆去睡不着 一些问题怎么也想不通 我就会去想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21年发的这条朋友圈现在也适用于我 当时是因为自己在家上网课上的怀疑自己 从来不听但是
  • 她年龄大了,经历多了,见识广了,性子也自然会变了,知道什么只是表面浮华,什么才是真正踏实[加油]而且她没有别人可以依靠了,只有她自己,相反她的孩子还要依靠她。这
  • 今天可太牛了。#自媒体打怪之旅# 下午还在出差,颗粒无收,几乎想要假装忘掉昨天晚上发的朋友圈。 就在这时,hjj给我转了第一个399! 真的收到了。 然后
  • 等快铁,十点终于有机会吃早餐了(七点起床,妈咪穿睡衣就穿鞋送我下楼[泪]我都不敢看她说再见抱抱她,最后坐上滴滴车上看着她回家,就泪崩了[泪][泪][汗][心]在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说完又瞪一眼顾清念:“你还挺会指挥,我一药圣,你用的比你们家御医还顺手。
  • “大家送我的东西都很有意思,前两天有人送我个‘超人’的小裤衩,还有人在汉堡里夹着咸菜,但我现在没有看到什么太恶搞我的,我感觉游客们和网友们的素质都很高,对我这个
  • 不过话说回来,角色毕竟是演员演绎出来的,李明启老师现实生活中的性格恰恰相反,近日,有网友在北京一家街头小吃店内,恰巧遇到了她,并用手机镜头记录下了这难得的画
  • (上次他发黄蛉的相关微博是2021年5月,这个频率不像是自己养的[思考][思考]但也说不准[晕][晕]想听杨玏同款虫鸣的可以点开下面这个B站视频,第56秒开始是
  • 中国太保预祝覃海洋及其他太保蓝之队的运动员们在2024巴黎奥运会上再创辉煌,同时,中国太保也将一如既往,以专业的服务为“太保蓝之队”的成员们提供最全面的保障,为
  • 粉霜质地是比较厚重一挂的,遮瑕可,给个中上水平,一层下去周末被我抠脸的脸能出门了,只剩下比较大的血痂。2月26日:这个月迎来了新的一年_龙年,BB和MM去了两个
  • 宝藏小说‼《宋清欢季怀成》宋清欢季怀成(全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季怀成[委屈][来]D`F`)by [给力]书名:《宋清欢季怀成》 [给力]主角:宋清欢季怀成 全
  • #小辉金哥[超话]# 初见,我觉得你是秀秀,是凡心,是珍珠……是……然后随手就关注了[送花花]工作的原因我从不玩粉圈,对于网络,也仅限于喜欢而已……再见,哭的眼
  • 忙一点 别让我想那么多 别让我看到以前的自己 别让我想起那个男孩 别让我觉得辜负了他那就这样啦 你我约定 你在过去的生活里热爱炽烈 我在以后的生活里努力前行别见
  • 所以作为一个35岁之后的女人,千万不要去炫耀自己的父母,如果你炫耀了之后,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35岁了,还没有什么成就,而是依靠着你的父母站起来的。女人过了35岁
  • ”但是,房子儿子在姑娘拿出证据的情况下,也不承认自己是刷卡进门!结果正好看到房东的儿子刷卡开门进来,这可把姑娘吓了一跳,自己不在家,房东儿子进自己的房间要干嘛?
  • #成毅[超话]##成毅英雄志# cy#成毅英雄志卢云# 成毅:“谢谢喜欢我角色的观众朋友们,演员是我的职业,职业背后我是一名普通人,因为剧中角色我受到了观众朋友
  • 今天在去广州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看似和工作相关,其实是和我个人的成长相关,是我暂时还无法整合的对立面的统一的问题,也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慢慢来吧……觉世真经注
  • #李浩诚的每日分享[超话]##道教[超话]#【2024年服务企业用工“春季攻坚”行动系列活动第十届“就业好位来”暨“暖民心就业促进”专场招聘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 来了一个人应该是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没有抱怨这么晚了,外面还这么冷让他跑出来。最好笑的是,我上一秒还在diss他,就是那个一点都不讲卫生的室友,但我还是陪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