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无家可归 (一)| 海德格尔
撰文:刘敬鲁
摄影:林帝浣

对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者、人的生存究竟由何而定的思考,是海德格尔历史之思的出发点。从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认为,人具有现成的固定的本质,这个本质即是理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即在于人有理性。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这种对人的思考,是在问“人是什么”或“人是谁”,这种思路在方向上就是不正确的,因而它关于人的“本质”在于有理性的观点并未抓住人的根本。

海德格尔提出,人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生存中形成的。

这一关于人是一种生存着的存在者的观点,海德格尔早在1927年发表的开山性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就已明确提出来了。他指出,人这种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它的去存在(Zu-sein)——生存(Existenz),如果人这种存在者谈得上“是什么”的话,那么这种“是什么”也必须从他的生存来理解。“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可以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海德格尔指出,只有人具有生存这种方式,这是人和其他存在者的根本区别。由此可见,海德格尔强调的是人的“本质”的生成性、选择性,把去存在——生存作为人这种特殊存在者的根本规定。在1946年写的《关于人本主义的信》中,海德格尔对现代人类历史特别是现代西方人类历史进行了第一次集中性的说明。他明确指出,人的身体在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机体,这种根本上的不同即在于人的“去生存”(Ek-sistenz),去生存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传统形而上学所说的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并不在于人有理性,而在于人的去生存;人的“本质”既不是由潜能规定的,也不是由现实规定的,而是由人的去生存规定的。在这里他把“生存”(Existenz)变成了“去生存”(Ek-sistenz)。

海德格尔在这里认为,人的这种去生存也即出窍状态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由人自身所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本身”所决定的,因为人的去生存即是进入“存在本身的真”。

“人是这样活动的,即,人是那个此,这就是说,人是存在的澄明。这个此的‘在’,而且只有这个此的在,才有出窍地去生存的基本性质。”也就是说,人的去生存归根到底是被存在所决定的:“处于其活动中的人只是由于被存在所要求而活动,人只有从这个要求中才‘已经’发现他的活动居于何处。”

问题在于什么是存在或存在本身。海德格尔在1946年所写的这封信中所给予的规定是:存在是支配着人的生存、支配着一切存在者的活动过程的既澄明又遮蔽着的到来。应该明确指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这一规定与他在1935年写的《形而上学导论》(1953年出版)中对存在的涵义的论述是不同的。在那里,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自身涌现着的持续性在场。这也是海德格尔在50年代以后所坚持的关于存在的看法。根据这一看法,存在就是涌现、在场,而没有支配一切的内涵。相反,在1946年所写的信中,存在则是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过程。如果存在是指自身涌现着的持续性在场,那么再用存在来指称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意义就是不恰当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海德格尔在1949年版的《关于人本主义的信》的多个脚注中明确指出,这封信中的存在或存在本身,所表达的是“大行”(Ereignis)的意义,要用大行代替这封信中的存在或存在本身,他在多个脚注中已经这样做了。而对于大行,

海德格尔指出:“大行是源始的历史本身。”大行是使一切发生成为可能的自行(Eignen)。因此,海德格尔所说的支配一切的存在或存在本身,实际所指的就是大行。

如果人的去生存是被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即大行)所决定的,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人的去生存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存在与人的去生存之间的关系是抛与被抛的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抛者是存在,被抛者是人的去生存。人的去生存是作为被抛而成其本质的。这就是说,人的去生存本身虽然直接是人自己去生存,但从根本上并不是由人自己所决定的,而是由存在的抛所决定的。

其次,一切存在者的活动都是由存在所决定的,人无法决定其他存在者的活动。

“存在者是否显现以及如何显现,上帝与诸神、历史与自然是否进入以及怎样进入存在的澄明,是否以及怎样在场与不在场,都是人所不能决定的。存在者的到来在于存在的命运。”也就是说,人不仅不是自己的主人,而且也不是其他存在者的主人。

最后,海德格尔提出,人在对存在的关系中的生存地位是: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他说,存在在本质上比一切存在者更深远,因为存在就是澄明本身,存在是作为澄明而存在的;存在的澄明保持着通往存在的近处,人作为去生存着的人就居住在这近处之中;人不是存在的主人,而是存在的看护者,人必须按照存在的命运来看护存在的真,人作为去生存着的人的尊严就在于被存在本身召唤到存在的真中去。

这就是海德格尔关于人的生存究竟由何而定的思想。显而易见,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与近代西方人学强调人对世界的主体性的思想是完全相反的。突出强调人对世界(自然与社会)乃至人对人自己的主体性,是近代人学的主导精神。相反,海德格尔则认为,人的生存是被存在所支配的,人的主体性是在被决定这一前提下的主体性,因而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是人的活动的被制约性、被限制性,甚至夸大了人的活动的被制约性、被限制性。实际上,海德格尔关于人的生存被存在所决定的思想正是对近代主体性人学的消解或历史性反向。这既是西方人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主体性人学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非主体性人学,更是当时西方社会时代状况的反映。
@微博人文 @微博摄影 @微博文化 #遇见艺术##哲学#

精气神越衰,欲望越强!作为一个欲望很强的修行人,该如何是好?

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道教里面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这里所讲的“精”,是指人体的精力。我们通常讲的“某某人精力特别充沛”,就是指这个“精”。

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讲身体虚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精力(或者说元气)不充足,体内就有足够的空间让它来流动,它就会乱串。而当一个人精力充沛的时候,它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力量,越是充满越不容易走动,所以他的欲望很少产生。

它既然是一个完整的能量体,就不仅不会往下走,还会往上升。因为我们身体里边有一种力量,它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所以它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应、沟通、相吸。可是我们往往由于体内的能量消耗太多,没办法往上升,只能够往下沉。

当你修炼到一定程度,体内的能量往上升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和宇宙的力量紧紧地吸在一起。因为体内的这股力量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的一部分。因此它很容易又被吸上去,回到源头。

可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还能够保证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这股能量就会转过头来,从下往上升。问题是很少有人做得到,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了以后也会漏掉。

如果你能够把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让它漏掉,它就会呈圆形(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呈圆形,又从中脉往上升)往上升。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在地面上打坐了,可以跑到山顶上,或者跑到屋顶上,总之离地面越高越好!

因为地面有一种吸引力,既然地面有吸引力,那么树枝为什么又会往上长而不向着地面长呢?这就说明宇宙虚空同样有吸引力。所以当一个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话,它就往上升变成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是元气。在道教里面,中国的古文字写作“炁”。

当一个人没有欲望的时候,精就变成了气。狭义的欲望,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性欲;广义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贪、嗔、痴、慢、疑”,例如人的种种抱负,都可以列到欲望之列。

因为你有了种种欲望(包括广义的、狭义的欲望),就没有办法保持先天的元气,它就会变成后天的“精”。有了精,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就要漏掉。所以佛教里面的“六通”,有一通叫做“漏尽通”。佛在《楞严经》里讲过,漏尽不证,要想成佛,无有是处,犹如煮沙欲其成饭!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你通过某种手段达到了不漏,但是你还得能够让这股力量回过头来往上升,升到中间变成“气”。你如果降伏了这股气,让它继续往上,升到头顶就变成“光”。在下边是精、在中间是气、在头顶就是神,或者叫做光。

就像一杯水,遇到冷空气就变成冰,中等的温度就是水,遇到高温就变成水蒸气,或者变成一股烟、一束光。这就是为什么修行层次高的人,头顶上会有光。他把下边的能量,由精变成气,把气变成神光散发出去了。

既然我们人体可以通过五谷杂粮吸收能量,再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出去,也就能够把宇宙的能量吸收进来。但是你必须达到全身八万四千毛孔都张开了以后,才能吸收外边的能量。

既然能够吸收外边的能量,也就意味着你体内的能量可以(通过八万四千毛孔)释放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跟修行高的人坐在一起,会感到他身体的火力特别旺,感到他身体发热;也会感觉到自己很清醒、头脑更活跃了。

因为他的能量场比较大,可以影响对方。就像一团大的火焰,我们一靠近它,就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者是走到一个冰山旁边,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冷。这都是能量影响到对方的一种现象。

所谓的“加持力”,譬如这个人修行很高,他身体的能量场比较大,他摸一摸你,就能改变你体内的能量场。甚至他用过的东西:杯子、筷子、碗、衣服上都有他的能量。你一碰到他的东西,就能改变你自身的能量场。这就是佛教里面千百年来讲的所谓的“加持力”!

实际上秘密说穿了,也就是能量场的作用。“能量”是现代科学的用语,过去没有“能量”之说。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宗教里面讲的是真实不虚的。科学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宗教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就佛教来讲,也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科学就目前来讲无法证明宗教!

就像我们中国的《黄帝内经》,科学考证有5000年的历史,据人们传说已有一万年的历史,但是科学家是以考证为依据,不听人们的传说。即使是五千年,科学只有200年的历史,怎么能够证明《黄帝内经》是否正确呢?

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中医就是源于《黄帝内经》。学中医的人必须要读《黄帝内经》,就像是学佛的人必须要读《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的道理一样,这是学佛的“根本经”,《黄帝内经》也是学医的根本经!

中医的针灸、按摩过去都是按照“子午流注”来治疗的。因为在子时,我们人体的能量全部要归源。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工作、不要劳动了,最好要休息。如果这个时候你不休息,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体内的能量就很难回到它的源头。

“源头”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体的各个脏器。身体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时是要休息的时候了。当我们这个时辰休息,气血全部回到五脏里,补充了以后(五脏吃饱了),过了子时,能量又要从五脏里面分布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又开始工作了。

来源‖#修行必读# https://t.cn/Rcdt451

#军师联盟# 当时看《军师联盟》认为司马懿养乌龟是提醒自己龟缩起来不张扬,今晚读到《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第二的养志——“养志法灵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大抵志向就是欲望,欲望太多心神就会分散,思考问题无法集中心智,所以便叫它“心猿意马”吧!和诸葛亮的“宁静致远”一样的道理。有时我们做不出正确的决断,达不到想要的目的,是否是想要的太多了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跟镜下计数相关的实验我真的不愿再做[黑线]转化和没转化的细胞根本就看不出来[鲜花]少说几天也数了1000+2⃣翘了科训,在桂操参加了青发办的游园,一个人参加活动
  • 谁现在是时代少年团第七人啊[疑问]谁是小花花没几把舔楼外cp 被人家挂黑的啊谁刚官宣kb 就被ma 上热搜没有主持人证还装什么主持人啊[疑问]谁刚回kb 哪个节
  • 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没目标的人,在报怨,因为觉得大家都亏欠了自己。#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日行一善#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 #原创[超话]#不说再见的时侯词/聆闻(安勇)不说再见的时候相识相知相爱之后一起走过春和秋最难忘那刻骨的温柔哦~来过了去过了留下了烙印在心头我的恋恋不舍紧拉着你
  • 一晃眼30多的人了,大学生活仿佛在昨天一样的真切。真是体会了那句话“能语人者无二三” 从毕业到现在8年了。
  • 一大早感觉到累可不是什么好事,还好接下来十几公里都是平路,也没再多想,中午到达哈尔盖,吃饭补给继续上路。那就plan B,附近的草原上有几户牧民,我推着车进去之
  •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王爱琴在部署全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强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建设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和夜间文
  • 前两天跟同事干饭时约好周四再出去搓还是她自己提的隔天外面吃一顿昨儿我发现外卖会员到期最后一天好多张券不使浪费于是下了一堆预定单连特麽周五晚餐和下周一午餐都买好了
  • 啥时候不丢,偏偏这个时候去丢,这颗星是不是丢得太神奇了?还有两星的底色是正蓝色啊,也不是浅蓝色啊,资历章排序也不对啊,问题出在哪里呢?
  • 人生如白驹过隙,但活得一定要像自己;自信的生活着,才是对宝贵生命的最好馈赠。回家路上所拍回家路上夕阳西下到家时已经夜幕降临最近的生活是可能都不太能让人愉悦了吗现
  • 我还不‮确太‬定仅仅‮顿一‬饭的钱,心动‮如不‬心动,错‮了过‬机会不一‮还定‬有哦哈哈教育孩子没有章法的,为教育孩子苦恼焦虑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来哦!因为你让我
  • 陆威 摄#北海爆料# 【北海海鸭蛋“滚动”全市场】近日,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我市各大海鸭蛋品加工企业全力开足马力,生产深受全国顾客欢迎的咸烤海鸭蛋、蛋黄酥等产
  • 因為,我們在今生知道了自己有過失,能看到自己的過失,這是 一個很好的緣起。” 傅首尔说:“一个人,你想让他自信是非常难的,但是你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
  • 你可以难过,但不要放弃,不需要取悦所有人,坚持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只要法律没有说你有罪,你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去做,不是每个法律都是公正的,不是每个判决都是合理的,何
  • 什么防脱洗发水比较好?石上草这款防脱洗发水我的体验感是还不错啦,植物成分很安心,清洁力超好,查了一下里边侧柏叶提取物则是抑菌抗炎的促进毛发生长,洗完之后的头发干
  • 感情中那些互相的折磨,都不过是想把一个人长久的留在生命里。大家以为唯此才会让彼此记忆更深、永世不忘。
  • #杨幂# 唯一一位长红十余年女顶流 唯一一位古偶仙侠现偶都爆的女顶流 唯一一位主演票房破七十亿女顶流 唯一一位代表曲火遍全国女顶流 唯一一位影视歌三栖开花女顶流
  • #高泰宇##泰想陪伴,宇你同行# 早安,wuli泰宇推开窗棂面朝大海聆听海风咆哮拥抱清晨朝阳漫天银辉铺满星空感受晚风惬意漫步轻柔沙滩或许晨初的第一缕阳光已扑洒于
  • 750ml一瓶的葡萄酒,说实话有点奇怪,有零有整的数字,不禁让人怀疑,为啥要选择750ml作为葡萄酒的标准,而不是700ml或800ml,或者直接干脆一点,像可
  • #安利日报#4月22日,“安利纽崔莱健康塑形快走”项目启动,安利(中国)会将活动中获捐的步数折合成公益善款捐给“为5加油——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帮助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