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路上#【这十年·奋斗在路上之#大国工匠#|李万君:焊枪在手 匠心闪耀】李万君最近很忙。作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电焊工、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他不但要赶回因年初疫情耽误的生产进度,还得组织最近的员工考试。面对中工网记者的采访,身着工服的李万君热情的面容下显露出藏不住的倦意。他身后工作室的展示架上不但能看到他获得的各种荣誉、人生经历写成的书籍,还有四块“匾”。那是他用焊枪“绣”的,每个字都铿锵有力,笔画上有如龙鳞一般层层叠叠的焊接痕迹,宣告这不同寻常的“艺术”。
  从业35年来,李万君始终坚守在焊接岗位一线,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总结并定制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近十年来,李万君当选首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6年“感动中国”,他是唯一的产业工人
  “我也没寻思能感动中国!”说到2016年“感动中国”,李万君难免有些感慨。
  李万君得知自己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的消息不是通过官方,而是弟弟给他发的消息,提醒他快发朋友圈。李万君点开投票页面,看了另外十九个人的事迹。得知其中有两位已经牺牲时,他不禁红了眼眶,连忙给弟弟回消息。他说:“我就是一名技术工人,国家给了很多荣誉,活都是应该干的。人家才是感动中国。”
  2007年他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间一次又一次实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这些,在他口中都成了轻飘飘的一句“一名技术工人该干的”,即便在厂里、公司中的同事纷纷投票支持,他依旧不认为自己应该“感动中国”。
  直到有人说“李万君是感动中国这届唯一的产业工人”时,李万君才意识到,感动中国这项荣誉,不仅是他李万军个人的,也是属于全国千千万万产业工人的荣誉。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李万君和妻子掏出手机,点开了投票页面……

  坚持30年不挨“扣”
  35年前,李万君志高一毕业就进厂子,当了水箱工段的电焊工。“远看像逃难的,近看要饭的,仔细看是水箱工段干电焊的。”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他们这些焊工。
  当时用的还是老式焊条、电弧焊,20多个焊工电焊机一开,工作间就乌烟瘴气,10米之外看不见人。
  李万军告诉中工网记者:“那时候一个月发仨口罩,绦了布(纱布)的,还不管事儿。”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干一天电焊下来,鼻子里熏得黢黑,工作服上也烧得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不到一年的时间,跟李万君同岗位的28个职高同学,调走了25个。
  “环境很差,烟熏火燎。说句心里话,打心里不愿意干。”李万君也找到父亲,想让他帮忙给自己调一个好点儿的工作。用他的话说“都想坐办公室”。父亲不但没有同意,还劝他:“你职高毕业没啥文凭,你要放弃技术,这一辈子一混就过去了。”
  李万君当时对父亲“把焊接学好,踏踏实实干点儿活儿,将来也会有出息”的劝解不以为意,更没想过要当劳模。他仅有的小目标就是不被扣钱。那时,焊漏一个水箱要扣5毛钱。“五毛钱能买一兜饼干呢!”李万军说,“我当初就是想当一个合格不挨‘扣’的焊工,没想到坚守了30多年,就发生质的转变。”

  “外国人能干的活,我们也能。”
  “当时我一听,脸腾地就红了。作为客车厂第一高手,你都焊不了,别人怎么焊接呢?”李万君中午饭都吃不下了。
  那是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使得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250公里,并在中车长客试制生产。
  该车型第一个转向架是李万君焊接的。但外国专家来做首件鉴定后连连说“No”,指出里面质量缺陷太多了,有开裂翻车风险。不仅如此,他们一边技术封锁,还一边说“风凉话”:“你们中国对于这样高精尖的技术,就只能依赖于进口,因为你们达不到我们所检验的标准,所以想要发展高速列车,技术必须进口。”。
  “我也挺上火的。”李万君说,他心里憋着这股火,同时也在想“外国人也是人,只要外国人能干的活儿,我们中国就一定能干出来”。
  半个月来,李万君像个新来的学徒一样,抛开曾经的荣誉、骄傲,心里一遍遍地想着焊接标准,焊接部位、控制熔深、少接头、少瑕疵……极高的技术要求和苛刻的检测过程,让李万君一度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想过要请教当时的外方的检验专家,但对方明显什么也不愿透露。
  “一次机会,我发现焊枪嘴挨到大管子根儿没事,慢慢移动步伐转圈,能够边焊边走。”李万君对记者说得轻描淡写,但周长六百毫米环口的周围有横梁和其他零件在旁边成为焊接障碍,别说边焊边转圈,就算拿着毛笔沿着画一圈,都未必能粗细一致。
  最终,李万君一焊枪一气呵成、一个接头都没有的“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保证动车组转向架的批量生产,并且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中国标准”。
  攻克250公里旅客列车转向架核心技术后,李万君并没有停下脚步。2015年,他带领的攻关团队就开始紧锣密鼓开展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复兴号,也就是当时被称作“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试制工作。
  转向架侧梁扭杆座的空间曲线焊缝必须以零缺陷通过100%射线探伤检查。“以前我们借鉴国外的技术,现在没有国外的技术可以借鉴。”李万君回忆,刚开始焊8个扭杆座都不合格。李万君只能带着徒弟无数次地打磨、测试。最终,他们总结出的“一枪三焊”操作法,克服了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等难题,确保按期投产。
  转向架焊接岗位上,他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31项获得国家专利。

  自编教材传授技能,培训焊工2万多人次
  除了技术创新,李万君也很看重新人培养。
  2007年中车长客刚开始生产高铁列车时,就出现了焊工短缺的问题,需要补充400多名转向架焊工。
  “当时要找德国焊接专家培训。人家制定计划是培训两年,严重制约中国高铁发展。”李万君告诉中工网记者,专家从德国一起飞,就要以小时计费,成本太高了。
  于是,公司决定采取校企联办自主培养焊工,李万君也被层层推举为总指挥。
  “工人也能变老师!”得知消息后,李万君别提多兴奋,连忙去各大书店买专业书籍。但几天过去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教材。
  “那时候中国高铁刚开始生产,还没有这些培训的书。”李万君笑着说。后来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焊接经验做成PPT,详实、细致地为学生进行讲解。
  “孩子们也是非常着急,学得非常快、非常好。”李万君说。最终,400名校企联办的学员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
  “老外还说呢,你们在哪个国家培训的?有这么好的培训机构?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个职高毕业的学生培训出来的。”提到这一点,李万君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
  后来,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李万君以此为平台,培训了许许多多优秀焊工。从2010年至今,组织集中培训400多次,累计培训焊工2万多人次。
  李万君带徒弟不仅传授技能,还通过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故事和言传身教帮助他们理解“360行,行行出状元”的真正含义,教会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只要我们用工匠精神把每天的工作干好、干精,都会走出精彩的人生。”(中工网记者尹文卓)

欧马可X舒适可靠能拉快跑,助力王师傅玩转家居货运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在静谧恬然的乡村中,有一群人满载着货物在宽阔的马路上奔驰,在窄小的道路上穿梭,为满怀期待的人们送去心心念的商品,他们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卡车司机。

今年32岁的王维高正是这群卡车司机中的一员,几乎每天他都会前往临沂莒南的家居城,将各式各样的家具送到用户的家中。王维高是土生土长的莒南县人,他对家乡的道路早已烂熟于心,因为为人和善、勤劳踏实,家居城的商户都愿意找他送货。

作为一名专职货车司机,王维高走过了4个春秋,寒来暑往的从业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对家居行业却十分了解。“早些年,我也在家居行业工作,在物流公司当装卸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逐渐了解了家居和物流行业。”

2012年,王维高与妻子喜结连理,并生下一个大胖小子。“给人打工挣不了多少钱,之前也给人跑过车、送过货,觉得做这个收入还可以。”在家庭责任的驱使下,王维高也萌生了自己单干的念头。

2018年,王维高购买了一辆微卡,开始专职跑家具市场的短途货运。万事开头难,最开始的时候,王维高接到的订单并不多,但凭借着在家具市场和物流公司的工作经验,以及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这位90后货车司机的工作逐渐有了起色。

现如今,王维高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家居城商户的订单,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要出去拉货,一天跑好几趟。”虽然忙碌,但王维高心中的喜悦却溢于言表。“除了下雨天没活儿,每天都要出去拉货。”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订单量的日益增长,王维高对于车辆更大装载空间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之前的微卡好是好,就是车斗有点小,有时候客户买的家具多,一车装不下,还得再多跑一趟。”用户购买的家具各式各样,虽然家具重量不大,但占用的空间却比其他货物大得多。“沙发、茶几、电视柜还有餐桌这些东西,加起来最多半吨,如果有一辆更大的车就更好一些。”

今年8月份,王维高购买了手头的这辆欧马可X,这款车是轻量化设计,窄车身,走街串巷很方便,而且有着更大的装载空间,更能“装”,是吸引王维高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外观上看,欧马可X的整车宽度仅为1730mm,这让司机在狭小的道路上会车能拥有更为从容的操控空间。整车车身高度仅有2150mm,在驾驶货车前往临沂市区送货时,无需担心限高和车库进出问题。欧马可X的轴距为2.9米,其最小转弯直径仅为11.1米,比同行业小1.5米,这意味着王维高可以更灵活地调转车辆。

别看欧马可X块头小,但却拥有大力量。它搭载欧康的直列4缸柴油发动机,122马力完全可以满足王维高运输家具的需求,当发动机转速处于1600-2400rpm区间时,可以爆发出320N·m的峰值扭矩。“这车起步快,提速快,一脚油门下去,速度马上就上来了。”

生命重于泰山,对货车司机来说,行车安全是第一位。货车跑得快、拉得多,刹车距离也会变长。欧马可X采用液压助力,在时速60Km/h时制动距离仅20.5米,相比同行业竞品车型少了7米。“莒南县城人多路窄,开车要120分的专注,不然,一个‘鬼探头’,就有可能引发道路安全事故。”王维高说,在莒南县城复杂的道路上开车,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欧马可X优异的刹车性能,给他的货运工作增添了不少安全保障。

王维高选择欧马可X的另一个原因是看中它的颜值和驾驶舒适性。王维高说,每一个前往家居城的清晨,自己打开家门,看到停在院中的欧马可X在晨曦的照耀下熠熠发光,自己的心情就感觉特别的爽。“延续欧系卡车风范的白色整车,像一匹整装待发的白驹,真好看。”

走近这辆车可以看到欧马可X前脸的整体设计浑然一体,《卡车之友网》获悉,车辆前脸在格栅设计上强化横向的视觉拉伸效果,在大灯设计上则是熏黑加亮条以及蓝色氛围灯。记者随着王维高一同进入驾驶室后发现,驾驶室内的色调与车身的颜色既截然不同,又遥相呼应。“我这个车车身是白的,驾驶室主要以黑为主,黑白搭配。”记者看到,驾驶室的色彩设计上以黑为主,米白为辅,佐以蓝色进行点缀,彰显高端大气的同时不乏年轻化。

王维高熟练地启动发动机,记者在驾驶室内感受到噪音并不大。据了解,驾驶室采用全包围内饰和双密封设计,发动机怠速运转时驾驶室内声音不超过50分贝,这为驾驶创造了更安静的驾驶空间。

在舒适性方面,欧马可X采用透气、不吸热的针织材质主驾驶座椅,可以感受到自然和舒适,避免皮质座椅带来的灼热感。“虽然县里的道路基本都不错,但总有一些地方的路况还是很差。” 王维高说,欧马可X的主驾配有机械减震座椅,在经过颠簸路面和减速带时,能有效地过滤来自车身底盘的震动,更好地保护司机的腰椎。“我们司机常年开车,腰椎多少有点毛病,一个舒服的驾驶座椅能让我们开车更舒心。”

欧马可X并不只有颜值,在诸多科技功能的加持下,货车的科技感满满当当,无钥匙进入、一键锁车升窗、手机交互、语音交互、一键启动、车载WIFI、全景环视、液晶仪表液晶大屏、电子驻车等功能一应俱全,这让王维高用车的体验感大幅提升。“在试驾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车不错,坐着舒服、开着舒适。”

在实际的工作中,欧马可X的货台高度给王维高带来另一份轻松和舒适,880mm的货台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这个高度正好在王维高的腰部,这让他搬用家具等货物时更加省力。

世界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成为货车司机,这些在大大小小道路上奔驰、穿梭的年轻一代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他们不光看中货车的高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注重车辆的高颜值、科技感以及舒适性。而欧马可X作为高端城市运输轻卡,足以满足新生代卡友们对高端轻卡的憧憬与追求。

#那些普通人创造的奇迹# 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在湾东水电站施工的28岁年轻人甘宇,与电站水工罗永一起逃生,中途二人分开,三天后,罗永获得救援,而甘宇却毫无踪迹。逃生前,罗永干了一件大事,他爬上大坝,点燃柴油发电机,打开两个泄洪闸,救了很多人的命。

上山寻找甘宇的队伍没有间断过,在人们的信心几乎消逝时,指挥部凭着没找到遗体,就不放弃搜寻的信念,继续增派队伍。最后发现甘宇的人叫倪太高,一个快60岁的跃进村村民,他在招待路过的救援队时,旁听到甘宇失踪的消息。随后独自在熟悉的猛虎岗找了两天,找到了那个他原本不认识的年轻人。

找到甘宇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在全网传开了。本刊记者在听罗永、倪太高,以及雷波县蓝豹救援队队长邝文学讲述时,发现很多非常动人的细节。每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抢修公路,搭桥,搜救,向导。

普通人的普通举动,寻常的善意不断接力,最后爆发出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奇迹。

●罗永

9月23日上午,罗永徒步三个多小时,回湾东村。这是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罗永第一次回家。同行的还有村里好多人,这天天气尚可,没有下雨,较为安全,政府这才同意每家每户可以有一人返回灾区。湾东村是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罗永工作的湾东水电站就在湾东村上游。

地震发生的中午,等他跑出宿舍,回头看,宿舍门已经被落石堵住。罗永头脑里只有拉闸、救人和逃命三件事。电站三名水工,每次轮休一人,大坝泄洪闸开与关,正是水工的岗位职责之一。看到一同值班的同事受伤,罗永心里就知道,爬到坝上去开闸泄洪的,只有他一个人了。“不去开”这个选项一秒钟都没出现过,因为他一看坝上的水位就知道,“如果水翻过坝,电站里的伤员要被淹,如果压力管道断掉,下面的几百个农户要遭殃”。这些都必须要避免掉。

当时电站两边的山都在垮,罗永不敢迟疑,转头往坝上跑,手脚并用,爬了五分钟。漫长的五分钟。震后电路立刻中断,要开闸,得先启动柴油发电机。发电机从点燃到能供电,需要一分多钟。比起那五分钟,这是更漫长的一分钟。罗永盯着时间显示器上的数字,一秒秒前进——电通后,他按下两个开闸按钮,开完闸门,顺手把发电机关掉。比落石压肩更沉重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下了坝,混乱中,他碰到甘宇。甘宇是施工队的,前一阵,电站下面的铁丝笼被夏季洪水冲垮,施工队过来抢修。现在地震了,一片混乱,原本没有机会合作的两个人,倒合作抬了两个伤员。水电站大约在湾东村上游10几公里处,周围人烟稀少。地震当天下午,其他几人都撤离了。但罗永先是拉闸,后来又跟甘宇抢救伤员,一通忙乱下来,天色已经太晚,甘宇又在混乱中丢了眼镜,两人决定先在大坝过夜。

但留在电站并不可靠,第二天,罗永和甘宇还是决定往外走。二人带的东西不多,一捆绳子,专门的逃生绳,挺沉(最终也没用上);一瓶矿泉水,一顶安全帽。安全帽给到甘宇;水,后来甘宇一直跟罗永说,你也喝,你也喝。罗永一直告诉他说,我不渴,我不渴。一直到7号,他们遇到一条溪流,罗永才喝到开始逃生后的第一口水,那时已经过去三十多个小时。

6号白天,罗永的手机还有点电,信号时有时无,有信号的时候,打成功过一次110。电话那头问清楚二人的姓名和位置,还让他们把手机定位打开——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保持电话通畅——哪有可能,很快手机就没电了。

7号上午,也就是二人离开水电站的第二天,甘宇出主意说,应该回到大坝去,可能会有人徒步到水电站救援。二人决定分开,罗永独自前往大坝,走之前,他给甘宇摘了一包野果, 还给他在安全帽里兜了一帽子溪水。他走了4个小时,回到大坝,发现并没有救援队,或许刚刚错过,或许早就错过,或许救援已经来过几次,这些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眼前是一片废墟。在废墟里,他找了一阵,找到一个红色的打火机,揣上。他想返回去找甘宇,发现下来的路已经塌方,上不去了。

困在原地不是办法,罗永又找到一条路,那条路看着更危险。到处都是塌方,一直到天黑,罗永都没能走太远,他感觉自己被困住了。晚上,下起雨,他找了一棵大树,靠在树干上休息。非常冷,他试图生火,但找不到干柴火。想睡,又完全睡不着。

肚子饿,罗永又想起前一天在路上找到两个八月瓜。罗永自己不吃,都让甘宇吃,但那个傻小子吃果肉居然还吐籽儿。罗永有点生气,都什么时候了,那个籽儿也是能量啊,不要吐。傻小子还是吐了。

第二天上午,8号了,罗永仍然感到害怕,到处都是滑坡,还得继续走。走到一个拐弯处,终于看到一个农户家,虽然只剩一片废墟,但这个地方他认识,叫火草坪,心里又好受一些。从废墟里,他找到一个苹果,又啃了一个生玉米。

打火机派上用场了,罗永点起一堆半湿的柴草,然后等。他感觉等了好几个小时,坐在那里,快要睡过去,心里想着,天气不好,烟飘上天去大概也没人看得到。直升机巨大的声音迫近的时候,他已经迷糊了,眼前突然出现很多人,穿什么的都有,好像还有县领导。有人问他,“是罗永吗”;第二个问题就是问他,“跟你一起那个娃儿在哪里”。

●邝文学

雷波县蓝豹救援队来了35人,9辆越野车,一辆货车,地震发生后, 他们起初是进到泸定县得妥镇救援。十几天里,搭了两座桥。到16号,桥移交给更专业的工程队。队长邝文学松了一大口气,已经在想,回家后要美美地洗个澡,吃一顿肉。收拾行装的时候,指挥部突然又通知他,带一队人,去寻找甘宇。

邝文学乍一听任务,还推托了一下,因为甘宇失联已经11天了。毕竟这期间,直升机和那么多支队伍,已经进山地毯式搜救过好几轮,逻辑上,他们再去的意义并不大。但指挥部的领导说,只要没见到遗体, “你们就尽最大的努力,及时把所有信息反馈回来,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

邝文学挺喜欢这个领导和他讲的这几句话。他挑了7个精兵强将,2个自己队里的,5个来自重庆巴南队,一行共8人,第二天早上9点出发,坐两个多小时船抵达王岗坪码头。他们的救援目的地是猛虎岗,本来应该走公路,但公路塌方严重,只能绕行走水路。到了王岗坪,去往猛虎岗所在的跃进村,省道也在抢修,所以突击队在这里滞留到16号晚上6点才放行。再徒步走到跃进村,已经是晚上将近9点。等于这一天都耗在路上了。

跃进村的村民告诉邝文学,每天都有救援队上去,每天也有队伍下来,直升机也几乎没有间断过,每天都到山上盘旋,寻找甘宇。事实上,邝文学他们跟之前的队伍一样,努力了两天,确实也无功而返。

邝文学分析,猛虎岗一面是大悬崖,大峡谷,气流很强,直升机无法靠得太近,在密林里看见甘宇的可能性很小。从后来甘宇被找到的位置来看,邝文学他们晚上曾用强光手电筒四处扫射过,还用扩音喇叭呼唤,尤其是晚上的灯光,应当能被甘宇看到,只是他没办法回应。但凡他有个生火工具,应该能更早一些被找到。

甘宇被找到那天晚上,邝文学睡不着,忍不住上短视频平台,翻来覆去刷那点画面。他一直琢磨,这个年轻人是怎么撑过17天的。他知道甘宇近视,没有生火工具,更没有任何装备,震后的密林里,还落石不断、到处都滑坡,拿到的可以说是野外求生最差的一手牌,他居然凭这把牌给打赢了。

邝文学感到不可思议,他猜想,甘宇这个年轻人,应该非常冷静沉着,“否则,每天大呼小叫,都会把自己给累死”。他说的大呼小叫,是听到直升机的声音,或者看到救援队伍的手电光,人本能会做出的反应。还有对恐惧的回应。“恐惧这个东西是个怪物,越恐惧他就越放大”。这种情形下,每当夜幕降临,对黑夜的恐惧,是很可能将人吞噬的。

邝文学想起,他们的队伍撤离时,指挥部派了直升机接续,低空飞行,他们朝直升机敬了个礼,又向大山的方向也敬了个礼,心里默认,这是在向一条逝去的年轻生命敬礼。邝文学从2016年左右开始参与此类救援,失联超过三天,最终能找到的通常都是遗体。所以他听到找到甘宇的消息时,忍不住就掉了眼泪。

他第一反应就是问知情人,甘宇吃水怎么解决的。最难解决的,的确是饮水。他们在山上两天,遇到最接近可饮用的水,是一个“牛滚荡”,就是牛洗过澡的小水塘,他们简单地过滤了过滤,也就喝了。那些天,虽然经常阴雨绵绵,那种沙地根本留不住水。邝文学听人说,甘宇补充水分的方法是苔藓,“苔藓,跟海绵一样能吸很多水,保命没问题,但是有很多细菌,除非万不得已”。

邝文学想着,等甘宇恢复了,他得带几个队员去看望他,听听他的荒野求生故事,想跟他学两招。

●倪太高

现在大家都知道,救援队无功而返后,是山里人倪太高找到甘宇的。倪太高的房子就在山上,他在这里生活了五十多年,养了120头羊,十几头猪,一些鸡,5个孩子。过去,他还经常上山采药,熟练掌握猛虎岗的地形。

地震后,倪太高第一时间就离开家,去了临时安置点。9月18日,地震后第13天,他第一次上山回家。羊圈、猪圈,一间客房,还有厨房和厨房里的打面机、推豆浆的机器,洗手间和洗手间的太阳能、洗衣机,全都塌没了,一塌糊涂。只有两间主屋,2013年4·20雅安地震之后建的,幸存下来。不过也不能住,现在一家五口,在山下租了个房子住。5个孩子里最大的两个已经成家,小的3个,一个在上初中,两个读小学,需要他养活。

9月19日,他在自己家院坝周围,碰见两个穿橙色救援服的人。老倪请他们休息,他们就坐了,给他们递东西吃却没有接受。中间他们接了个电话,老倪听他们聊到的意思是,山上也还是没有收获,没找到那个人。老倪才知道,原来他们这支队伍是10个人,在山上还有8个人,一直在找一个人,那个人从地震开始,一直失联。

第二天,老倪早早起床,比昨天多翻了一个山头,找羊,同时也找人,漫山遍野“到处吼了吼”。到21号早上,倪太高5点多就起床了,一看天,下点毛毛雨,找出雨衣雨裤想穿上,转念一想,又放回去。因为穿这些东西爬山找人, 笨脚笨手,不如就普通穿点衣服,主要是得穿那种军胶鞋,那鞋雨天不滑溜。

头天上午上山,没带吃的,这一回,他背起个双肩包,是他最小的娃娃上学用的书包,往里塞了两盒纯牛奶,几颗糖,还有几块小月饼。走前又穿上一块彝族家那种“毡挎挎”,心里的打算是,万一碰到那个失联的人,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碰到,他就把它脱下来,“垫着坐,软和”。

上山一个多小时脚程。仍然是第一天的路线,“反正人只要活着,就是这片山,其他没有别的山了”,再深远处就是湾东,湾东那一片,人家救援队、直升机、无人机都找了好久,他觉得不可能在那边。

倪太高58岁了,地震里还受了点腰伤。但他爬山比很多人都灵光,停下来的时候老倪吼两声,“哦~~~”,他一贯牧羊,喊羊群归来也这样“哦”,声音能穿透密林。当然,这他“哦~~~”得有点不一样。“哦~~~”了两声,他又想,右边有一大片塌方,一百多米宽,早就成了个偏坡了,还有大石头随时会滚落,对方要是听得着,就得提醒他不要走偏喽,“哦~~~往左边走~~~”,他吼。

上山没一会儿,老倪就听到些动静,好像野兽。他知道山上野猴子不少,每年都下山偷山民种的猕猴桃,还懂得撕开保护的纸袋检验熟成度,但没有特别骇人的野兽。老倪一开始以为是这些爱偷东西的老朋友。后来逐渐听确切,是 “救命”的声音。不是猴子,是人。

老倪摸索前进,最终看到一个脑壳——林子茂密,有个人埋低脑袋,伏低身体,几乎是爬着在走。老倪看清楚对方的脸的时候,他已经在哭了,“今天碰到好人了”。老倪被他抓住,看他哭,“也忍不住掉几个眼泪”。他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试图安慰他,没事,没事,一切都会好。那个人说,“有政府(的电话)吗,告诉政府,我叫甘宇,甘宇找到了。”

甘宇在的那个位置相对平整,十多米宽,实际挺危险,因为两头都是塌方。老倪扶着甘宇,一步一看路,一脚一瘸,缓缓离开危险区,这样走了两个小时左右,才走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老倪没有问太多问题,因为他发现,甘宇吃起小月饼、说话,整个身子都在抖。

那张后来在全网传开的合影,是个自拍。“政府说让我拍张合影发过去”。老倪弄手机不在行,就把手机给甘宇,他给弄出来一张合影。老倪说,“将将找到,看到第一眼的时候,我心头上有一种高兴的感觉。他抱着我哭一场的时候,我也掉了很多眼泪。”

《打火机、八月瓜、毡挎挎——“寻找甘宇”的故事里,一些寻常和不寻常的细节》
作者 | 驳静

#甘宇已转入普通病房休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正能量艺人周柯宇# | #向全世界安利周柯宇# 【weecho直播活动提醒】[太阳]20220222 fc突袭直播即将开始❣️大家都蹲好了么[羞嗒嗒]周丹小
  • #肖战说要对作品和角色有敬畏心#问:想回到过去吗?肖哥退休了写本书吧,你的谈吐和故事一定温柔有趣又有力量[心]#肖战顾魏# #唐九洲你好星期六# 唐九洲,是的,
  • #三联美食# 已经记不起来第一次吃到叉烧是在何时何地了,只知道对烧腊一味极上心,从前看港剧,看那些人白天在公司或警察局奋战一整天,晚上累了回家就要“斩点料”就很
  • 具俊晔离开后的节目,大S还公开喊话,希望具俊晔能跟她结婚,当时的大S还是少女时期,公开喊话结婚,可见有多喜欢具俊晔了,大S如今算是如愿以偿了呀,这也就能理解,大
  • [嘻嘻]“我们通过层层考核来到外联部的最开始原因是什么啊”“大家还记得最最开始我们都一定会想过的几句话嘛”“我要通过面试我要加入校学生会外联部”要相信我们都是很
  • 假期第一天竟然九点就自然醒了慢悠悠的吃一顿早餐,出门拔智齿,第一次见有三只脚的牙齿在城东街头乱走,潜入菜市场买卤鸭和熏鱼,再晃回家路上本想先吃几块熏鱼,结果吐掉
  • #20220331# oho本来以为封校期间我的生日要默默无闻过去但我可爱的der和可爱的邦邦和可爱的小嵇还是搜刮了学校仅有的可怜物资整了一出小嵇攥着两个小蛋糕
  • ——致我那尚不知在哪里的工作2、每次换租房都要损失一大笔钱,对于我这个鸡毛的人来说,真是要了狗命3、一心追求安稳的我却一直搬来搬去,在几个城市间胡乱跑来跑去,值
  • 4680电池进度:当前主要的困难是大规模量产时正极高度挤压,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一定能做出来;特斯拉正在与其现有供应商合作为其车辆生产4680电池,到明年年底,
  • #黑龙江疫情# 【4月1日0—24时汤原县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黑龙江城市服务台# 4月1日0—24时,汤原县新增本
  • 1需要全世界关爱和保护,2想要保护和关爱全世界,我也开始相信是有某个X1,X2的解,毕竟数学无国界,更没有边界,函数创造世一切。[爱心][爱心][爱心]#发现身
  • ”“台下的掌声热烈而经久,就像一场盛大的祝福,无人知晓他们在一起,但人人都曾见过他们在一起的样子。“我喜欢你,所以希望你被簇拥包围,所以你走的路要繁花盛开,要人
  • 她弟缠着她,她来不了”“哦”拿了四包顶不住酸糖,我问“她不嫌酸”“她买着玩嘞”心想估计整同学,又挑自己的付钱。武涵给我发了两块“一会去学去你那买东西”过了会就武
  • 2.用途:适用于钢结构设施、桥梁、码头、水工阀门及构件、城市护栏、高速公路设施、油罐贮槽、城市轻轨、市政设施、健身游乐设施等的装饰保护涂装。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
  •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五二(七十一)    老子出关赞    心存太古。道违薄俗。光而不耀。虚而不屈。致虚守静。少思寡欲。恬惔怡神。荡然无物。群雄竞争。方
  • 经法院查明:牛某在实体赌场中负责开门、接送赌博人员等,赵某负责放风,且牛某在侦查阶段供述也认可其在赌场上服务和刘某给其开工资的事实。被告人牛某、赵某等人供述能够
  •       我们人类很聪明,知道东西坏了要用原料修,可从人体的修复能力或从营养学的角度看,人类犯的最愚蠢的错误就是对于我们自身坏了却不知道用原料来修,而是用药修
  • 童生曰:有德者谦冲为怀,今日济公活佛带我来此,老菩萨必行大阴功善德,否则焉能被邀为访问对象?老者曰:原来如此,不知济佛来临,未曾迎接圣驾,真是罪该万死!
  • 《秀逗魔导士EVOLUTION-R》作为其后半部预定从2009年1月起在AT-X电视台上开始播放,OP及ED主题歌「Front breaking」「砂时计」将继
  • 房东也非常热情,实在是让人流连忘返[干杯]民宿地址: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五里村[干杯]预定方式:美团民宿#宝藏民宿请指教##踏青季去哪儿玩##成都旅游#逃离城市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