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致再次感染新冠风险增加#】

日本第7波疫情来势汹汹,各地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刷新最高纪录,医疗资源也为此承受着巨大压力。引发此波疫情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即便之前得过新冠,也有可能被它再次感染并发展为重症。传染科名医、饭塚医院传染科部长的野多加志医师就BA.5毒株、目前的疫苗接种状况以及有关注意事项为我们做了讲解介绍。

——过往毒株与BA.5的区别——

从日本之前经历的疫情来看,这次是第7波。第1波到第3波流行的是原始无变异病毒。第4波是阿尔法变异株,第5波则是跟德尔塔变异株的较量。第6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是BA.1和BA.2。然后现在是第7波,毒株开始变成了BA.5。

从世界各国来看,主要分为BA.4和BA.5同时流行的国家和BA.5占主导的国家两种。一般认为,BA.4和BA.5传染性大致相同,哪个毒株先传入,那么该国流行的毒株就会有微妙差异。在日本,由于是BA.5先传入,所以应该能观察到大半病例已经从之前流行的毒株BA.2,转变成了BA.5。

——BA.5的传染性和重症化率——

BA.5的特点,首先是其传染性强。之前流行BA.4和BA.5的南非的数据显示,其传染性很强,是BA.1和BA.2的1.2倍左右。

德尔塔毒株和当初的未变异毒株的特点是容易在肺部繁殖,因此容易发展成重症,也就是说易患肺炎是新冠病毒的一个特点。但目前普遍认为这次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是病毒在上呼吸道喉鼻附近增殖,所以多为轻症。

然而,从动物实验数据来看,BA.5毒株或较容易再次在肺部繁殖,从而引发了新毒株是否会引发重症的相关讨论。但是,动物实验使用的都是极端抑制了免疫机制的动物,所以同样的结果是否会出现在人类身上,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数据。所以说,是否真的容易在人类肺部繁殖,而且是否真像动物实验结果那样,有18倍以上的传染性,现在都还不清楚。

虽然尚未得到准确的数据,但现在一般认为BA.5和BA.1、BA.2的差别不太大。然而,在确诊人数增长很快的国家,还是有数据显示病死率有所上升,因此今后有必要密切关注对数据进行。

——BA.5会发生免疫逃逸吗?——

一般认为BA.5的免疫逃逸能力略强于BA.1和BA.2。本来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据说就比阿尔法毒株和贝塔毒株要强,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就是BA.4和BA.5了。专家认为,疫苗效果会有所减弱,过去感染过奥密克戎(BA.1、BA.2)的人,也有可能感染BA.5。

——疫苗追加接种的效果——

人类和新冠的较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防疫手段照旧需要双管齐下。也就是说,交谈时一定不要摘下口罩,再有就是要接种疫苗以防重症。

疫苗的话,目前在日本,有基础病患者或老年人都正好到了打第4针的时候。(2022年7月中旬节点)这第4针主要是进一步提高防重症的效果,而不是防感染。据说比起第3针,第4针的重症预防效果提高到了3至4倍,所以,考虑到医院床位吃紧,或是每个人的住院风险,对于适合接种第4针的人,还是建议在疫情扩散期认真考虑下接种疫苗。

对于重症风险小,还没轮到第4针的人群,事实上第3针的预防效果暂时性地可以提升到6到7成。只打了2针的人,在这个时间点去打第3针,也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无论是否感染过新冠,都建议打3针疫苗。换句话说,不存在“得过1次就不会得第2次”,也不存在“不会再发展成重症”。这就是为什么要设定疫苗接种针数的理由。这是现在通用的疫苗接种思路。

日本现在使用最多的辉瑞和莫德纳两家公司已发布公告称,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研发业已完成。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是针对原始未变异原始毒株的疫苗,预计今后或从秋季或是冬季开始,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将会上市流通起来。

虽然包括这些新疫苗的效果和副作用情况等,今后都还需要收集数据和保持关注,但对我们来说可以认为这是个好消息。

——今年的特别注意事项——

虽然跟疫情的较量已经持续大概2年半了,但与去年(2021年)大不相同的是,今年各种活动重新恢复,也就是可以说,这个夏天虽然炎热,却是我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的第一个夏天。如此一来,摘下口罩聊天这种增加传染风险的行为,也开始变多了,新的人际传染链的风险开始增加。

比如你1到2周后要去见的人是属于疫苗免疫效果下降的老年人或基础病患者,却做了很多有感染风险的事情,那么之后就很可能传染给下一个人。况且老年人和有基础病者,是很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的。所以,如果这个夏天你准备放暑假时回老家,或是不久之后(1到2周)要跟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见面,那么就需要万分注意你的行动,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全文请看日本网:https://t.cn/A6S293Jz

#日本[超话]# #日本疫情# #奥密克戎# #新冠病毒#

一颗药如何卡住一个民族的脖子?明明是救命药,为啥中国人自己都不做了?为什么我说医药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这两天,某券商医药的首席居然发朋友圈想要加入新能源的群,他 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老本行呢?看看医药行业的表现。从去年七月高点以来,中证医疗指数的跌幅已经超过47%,这还是指数的跌幅,放到个股跌得更惨。看看曾经的药茅,恒瑞医药从最高点下跌71%,研发新款疫苗的康熙诺下跌81%。医药板块为什么跌这么惨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医保的带量采购。为了解决老百姓长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9年12月,国家开始了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截止今年二月,我们一共组织了六轮带量采购,节约全民医药开支高达2600亿元。原价13000元的新脏支架降到了700块,降幅高达93%,原价70万一针的诺希那生注射液 直接砍掉95%利润,降到33000。如果再加上医保报销了70%,患者实际支付的金额更是低至9900元一针,老百姓看病确实省钱了,可代价呢?

这2600亿的代价,当然是由中国的药企来买单。反映到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整个医药行业正在大批量的裁员,原来超过300万的医药代表未来将要缩减到不到30万,反映到股市,那就是中证医疗指数跌幅超过47%,个别药企的股价甚至下跌超过90%以上,你以为医药行业不行了?

不! 他正在起死回生。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出台了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如此重要的规划居然没人去解读,这是为什么呢?一句话,医药行业太惨了,没人关注了。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就是到了你要贪婪的时刻,你却无动于衷。那么这份五年规划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划重点为了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 培育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将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拔到如此高的地位,将医药行业的创新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你见过吗?反正我是从来没见过。那么医药领域最具有创新性的行业是什么呢?很简单,创新药。还记得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的瑞士神药格列卫吗?

中国的售价每盒23458元,一年的费用接近30万,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格列卫为什么那么贵呢?别看一片格列卫的成本只有几分钱,但第一片格列卫的研究花费了药企50年时间,耗费50亿美金,你以为一片药的成本只有几分钱,但对药企来说,将研发费用平摊后,每一片药它的价值都是50万,少于这个数,药企就是在赔钱。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创新药的专利,它是有时间限制的,从2001年格列卫获得批准上市,再到2013年专利期结束,瑞士诺华公司只有13年的时间就收回50亿美元的投入。时间短,花费高,最后的结果就是天价药。创新药的研发很贵,一颗新药的研发通常要花费十亿美元,耗时十年。创新药再贵也得吃,不吃就要死人。这两年,我们天天讲什么芯片卡脖子,操作系统卡脖子,殊不知一颗药也可以卡住一个民族的脖子。正是因为创新又太重要了。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份文件为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为什么我说现在到了布局创新药的时间节点呢?

在中国做投资,国家政策打压的行业不要碰,产业红利期过的行业更不要想,不信你看看教培行业,不信你看看房地产和互联网,他们哪一个有好下场,投资押的是什么?那是政策的扶持,那是产业的红利,创新药,这两点恰好都有。目前中国4000多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中, 90%以上都是仿制药企业,现有的17万个药品批号中, 95%以上都是仿制药。当我们还在售卖低端的仿制药时,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创新和销售额占到药品市场的80%,而我们只有不到20%。这里面的机会你想想有多大?放眼未来,我们一定会有一批世界级的药企一定会诞生,中国的辉瑞,中国的诺华,中国的礼来。他们不仅要研发出特效药给中国人吃,补齐国内的短板,还要卖到全球,到世界各地去抢市场。不要觉得我是在画大饼,中国的创新药走向世界不是将来时,而是进行时。

2019年,恒瑞肿瘤药全球销售额高达36亿美元,成为全球top 20药企中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排名第12。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pd-1单抗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2020年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加孤儿药的双重认定。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替雷利珠单抗,以22亿美元的高价和国际制药巨头瑞士诺华达成生产和商业化的合作,创下了国内单品药物授权交易额的最高纪录。

换句话说,中国人研发的创新药不仅走出了国门,我们还把创新的版权卖到了海外,我们也开始向外国人收取专利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新和变革正在我们脚下发生。错过了新能源汽车,错过了锂电,错过了光伏,你还要继续错过创新药吗?

合肥十年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彭学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年来,合肥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书写了合肥科技事业的辉煌篇章,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

创新大潮奔涌,“国之重器”聚集
1056秒!2021年12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控制大厅里,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太阳”,实验目的是为了利用像太阳一样的核聚变原理,在地球上建成可控核聚变电站,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人类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时间回到2017年1月,合肥迎来历史性机遇——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人造太阳”所在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正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依托之一。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中心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举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步伐越迈越大,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重大项目强力推动。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高水平研科学中心研究院8家,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以及深空探测实验室、JH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相继投入运行,环境研究院正加快组建。
——“国之重器”集群发展。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不断提升,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加快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先进光源等5个装置正加快推动建设前期工作……目前,合肥布局大科学装置12个,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科学装置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依托科学岛及周边三十岗乡等区域,合肥正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全力打造最美科研“圣地”。
——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世界瞩目,托珠单抗诊疗方案、重组蛋白疫苗等助力全国抗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来,合肥市累计9项成果入选科技部评选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7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021年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4项在合肥,惊艳世界。
——研究平台加速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进展顺利。目前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合肥市科技局了解到,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系统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功入选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获通报表扬。当今之合肥,世界区域创新集群排名跃升至73位,全球科研城市位次跃升至第20位,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攻克世界难题,“从0到1”的原始突破
从科教之城,到如今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品牌于一身,合肥的城市定位在逐年拔高。这也意味着合肥要承担更重要的国家使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开疆拓土”。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却是世界难题。难干也得干!合肥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2个,搭建起一座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色桥梁”。
十年来,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一个个产学研平台拔地而起,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告诉记者,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如今,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行。 
高新区内,中科大先研院也正在攻坚拔寨。该院是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要求、依托各自优势、谋求创新发展的结晶,率先在安徽省举起协同创新大旗。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孵化中国科大和校友企业298家,培育高企90家,注册资本金超22.2亿元,瞪羚、雏鹰等高成长企业51家。
目光转向巢湖北岸,全国首个创新主题场馆——安徽创新馆也给出了合肥探索。这里,除了全方位展示安徽创新成就,还搭建起科技信息、资源、成果等交易的“网上商城”。高校院所有科研成果、企业有技术需求,通过场馆交易平台线上发布后,管理人员线下撮合,省市投资基金同步跟进。
“开馆3年来,创新馆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多场,发布科技成果近2000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近400亿元,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
十年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合肥还建立了全链条、闭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其中,在“成果发现”环节,合肥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目前已摸排成果397项,其中已成立公司成果70项,意向成立公司112项。
聚焦在“成果转化”环节,合肥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自主,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作用,目前已支持成果转化项目23个;2014年起,合肥市安排财政资金投入设立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和早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支持,在天使基金多次投资支持下,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 2022年6月底,市级天使基金规模6.24亿元;打造各类孵化转化载体,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其中国家级52家;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全市科技系统技术经纪人培训全覆盖,着力提高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在“成果应用”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先试先用,打造首批155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首创建立场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谋划通过政府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支持“三新”“三首”产品本地优先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就地应用。 
在合肥,科创优势正加速汇聚成发展胜势。如今的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地标产业加速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各类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

优化创新生态,合肥成为各方英才圆梦之城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1.4万余人……这里,正在成为各方英才追梦之处、筑梦之地、圆梦之城。
科技创新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一个良好生态。如何提升创新生态,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十年来,合肥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努力让每一个创新者都能找到承载梦想的土壤,让每一家创新企业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合肥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对科研经费使用充分放权,让我们科研人员自主管理经费,不仅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调动了科研人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斗国说。
在合肥,这样的创新激励,正给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合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
——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
——树立“科技即产业”发展理念,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科技工作机制,构建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格局。
——采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强化政策资金引导,逐年修订调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运用“借转补”、科技金融等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科技人员才能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说,这几年,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合锻智能在产业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许多关键装备难题。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在2021年2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给予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等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用心专注、贴心服务、悉心呵护,良好的人才环境,让更多人才在茫茫人海中多看合肥一眼,对合肥既能“一见钟情”又能“日久生情”,让“养人之城”更养人、“创新愉快”更愉快!
促进开放创新
当前的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必须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十年来,合肥坚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创新,厚植创新文化,充分释放各类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开放创新,合作才能共赢。面向国际,合肥积极加强与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建设,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等大科学装置,在肥发起组建国际聚变能联合研究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超导质子及核能应用标准联盟等国际组织,集聚世界领先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在国内,合肥紧紧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与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合作。同时突出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实施“两心同创”, 两地共同签署《上海张江 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共建国家实验室,并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类脑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攻关。
近年来,合肥获批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2家,其中国家级14家。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挂牌成立首个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目前累计建设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4家、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2家。同时搭建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2000多台(套)科学仪器设备信息,总价值超过16亿元,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创新,是一场不凡的征途。如今的合肥,已然身处更高维度的发展机遇之中、更广阔的舞台之上。
踏上新征程上,合肥将满怀创新激情,永葆奋斗韧劲,用汗水、毅力、拼搏攀登科技高峰,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早春穿搭一个cdg和西太后混搭的大概念俏皮可爱小魔女·comme des garçons 娃娃领明线设计绑带风衣·Vivienne Westwood黑色土星包包
  • #二月你好# 我永远理想主义毕竟一生很短少有圆满热爱漫无边际不要被结果操控了原本灿烂的心日于东而落于西慢慢来是一种诚意我这个人很懒,只想让你留下欲落的樱花等不
  • “卡登死后,路茜和她的丈夫将永远记住这个恩主,他们的孩子将以卡登的名字命名,梅尼特老人将对他的外孙一遍一遍地说起那个年轻人的故事,断头台会成为遗迹,时代的罪恶会
  •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去打耳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刚好有假,比如我觉得随着年纪增长,戴两粒简约的珍珠耳坠是最好的装饰,再比如北京的三甲医院提供打耳洞项目。从事前担忧,到
  • 母亲有能力实现独立,然而,她却成了父亲的“帮凶”支配她的,是她信仰的东西。总结过往,反观当下,我好像更加趋于平和,许是和年龄有关,许是和心态有关,总的来说自己想
  • 总觉得还没完,接下来还会有其他辟谣,不会只有这俩[笑cry]菜里吃出烟头 服务员称不小心掉入5月10日下午,陕西西安市民郑先生前往一家饭店吃饭。服务员则表示,
  • 6、可不可以理性看待中国在俄乌克兰问题上为何要保持中立?7、由于此前广大网友看待俄乌问题上在网上留言一面倒的关系,导致了多少乌克兰恨上在乌中国留学生,可曾联想到
  • 岁月如刀,愿你以坚勇领教作者 | 玲珑妹主播 | 竹子01中年不易,你更需努力有人说,二十岁的你如果选择了安逸,中年就只能吃苦受难。人年轻时,没有负担,精力充沛
  • 但理解不代表认可,因为你也有自己的认知体系。这套认知系统支撑和伴随了自己走到如今这样的位置,所以我们不能绝对评判谁的体系是对的,谁的体系是错的。
  • ☞本人大油皮一枚,非常想改善肤质,变成中性皮肤√专家推荐逆袭好肌肤从洁面做起[中国赞]想改善肌肤出油,平衡水油,又能达到合适的清洁度一定首先氨基酸洗面奶,氨全温
  • #冬奥时间·海淀有力量# 本周#冬奥因我而暖,海淀文明有我#文明实践活动将用十大#文明主题#讲述十位海淀人的文明故事,为您展现您身边的榜样和他们的文明行为。爱残
  • page-img”>多年以后,毛舜筠回忆起拒绝张国荣的求婚,她说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太年少,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眼看着毛毛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张国荣也是十分上心
  • #长沙租房[超话]#长沙岳麓区租房 近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望城坡五一广场厅室: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性质:主卧转租房租: 1000包物业联系方式:trjiangshan
  • 为积极落实国家保供稳价政策,彰显央企担当,经与山东夏津金秋仟村营业部负责人认真沟通,3月19日晚,我们将线下农民会“搬”到了线上。即使是在居家办公的这几天,公司
  • ”任希锋说,在他们之间合作的第一个工作中,就在国际上首次将波导模式编码用于量子信息处理,实现了波导模式、偏振和路径编码纠缠态之间的相干转换,证明波导模式编码方式
  • ★G55二广高速太长段:因疫情防控,榆次收费站出口内、外广场车辆通行缓慢,车辆排至主线口。★S5503晋城绕城高速:因防疫检测,巴公收费站出口车流量大,车辆缓慢
  • wyb本来就没生气,他是生自己的气呢,哥哥回来明明自己是高兴的,但现场人那么多,皮肤又难受得不行,委屈了才会想耍小性子。本来之前是忍着的,见哥哥回来了就委屈了,
  •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蜡烛][蜡烛][蜡烛]#飞机黑匣子能记录哪些信息##东航开通应急援助电话##东航坠毁航班上共132人# 我刚刚在新浪基金上买入了国富深化价值混
  • 【另一个我不想拯救一只断线风筝】一只断线风筝 在三月的旷野挂在树梢 随风飘扬它 保持飞翔姿势却 不能飞翔我想 我可以爬上小山岗折弯细细的树干 拯救它但另一个我
  • 论文介绍了科研人员在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发现亚洲最古老的剑龙化石,并命名为元始巴山龙,为剑龙起源于亚洲增加新证据,也解开了关于剑龙的许多谜团。“因此,无论从剑龙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