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储热清洁供暖为多地特色小镇实现了低成本采暖】特色小镇能源利用不能照搬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重点关注经济、可靠、易控、节能,加强围护结构保温水平,降低能耗需求,充分挖掘生物质清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采用电动热泵提高效率、降低污染。
特色小镇是指人口在三万至十万的小城市、卫星城、工矿区、县城、建制镇、农村集镇等,介于城市和农村的初级城市,非农业活动人员聚焦地,建筑面积100--500万平米。小城集主要以热电和燃煤锅炉为主,存在少量的燃气锅炉和工业余热应用。热水锅炉占县城总供热量的82%,热电联产仅占18%,相比较于城市,小城镇锅炉比例更大。

小镇分散供热以户用散煤、型煤为主,应用比例占75%以上,其他还包括燃气、电、生物质能等。取暖热源主要为燃煤和生物质燃烧,近年来空气源热泵也逐渐出现,但冬季取暖效果不佳。
北方地区城镇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节能标准热行率达95%以上,小城镇地区远远低于这个水平。部分依旧为坡顶或者平顶单层住宅,此类建筑的体型系数大多在0.8以上,是城镇多层住宅体型系数的2倍以上,户围护结构保温差,实测单位面积建筑需热量是同等气侯条件下城市普通住宅的3倍以上。

小镇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管网老化严重,热力公司管理水平低下,热网热损大,漏水率高。末端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供热管网流量调节不均匀现象,存在大量过量供热和供热不足现象。镇区供热管理职责没有明确牵头部门,相关事项由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分别负责。
实地调研北方地区部分典型小城镇,各个小城镇差异巨大,系统耗热量高、输配能耗高,热源效率低下。小城镇住宅及居民生活特点:

1、小城镇独立住宅和多层公寓住宅并存,建筑相对集中,但 密度低,有利于太阳能利用,周边紧效农田,自然资源丰富,空闲土地多,有利于生物质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2、部分小城镇周边存在热电厂、工业余热等集中热源,建筑规模适合发展集中供热。
3、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承受能力低,技术管理水平低下,特别重视技术的经济性及运行维护便利性。目前小城镇最为薄弱环节是建筑围护结构普遍较差,采暖清洁度差、能耗大,运行管理水平低。

小城镇的清洁供热是我国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建议小城镇建筑应加强围护结构保温水平,降低能耗需求。小城镇清洁供热,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各种适宜的清洁供热方式,应充分挖掘生物质清洁利用、太阳能、风能、热泵等可再生资源,鼓励用户配合国家峰谷电价政策,使用低价谷电的相变储能蓄热供暖设备,白天不用电造就该设备具有取暖费用低等特点。
相变储能蓄热供暖市场是近年来新启动的一个市场,增长快速,但市场需要健康发展,各方应更加重视蓄热技术,天帅智能科技核心的固态相变蓄热技术,通过复合成型,可以有效利用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潜热以及封装显热陶瓷材料的耐火度和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相变状态下仍然保持原有的固态形貌,而且可以实现上千次循环且蓄热能力不发生较大衰减。也就是说,复合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相变材料的优势,同时结合了显热蓄热材料原有的优势。

电价政策是影响蓄热项目经济性的关键因素,蓄热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低谷电价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最新发布的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提到,要认真落实《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的意见》要求,在峰谷分时电价、阶梯电价、电力市场化交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这对蓄热发展无疑也是利好信号。

其创新的“四方协作”机制,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供暖用户可享受到0.15元/千瓦时的优惠电价,可以实现蓄热系统的经济运行,不少蓄热企业已抢先布局这些电价优势地区。天帅智能科技的储能蓄热清洁供暖项目正在建设中,四方交易机制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清洁能源消纳方案,储能蓄热式这类可控大容量负荷与四方机制相配合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机制是获得多方认可的,可以考虑在清洁能源较为富裕的地区推广。
随着峰谷电价政策的全国普及,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天帅智能科技相变储能蓄热市场广阔,有效促进我国社会节能环保。通过与燃煤和燃气供暖具体对比来看优势明显,清洁环保、运行成本低!

第一,用户侧的散烧煤锅炉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与清洁供暖背道而驰,从社会角度来看,由此带来的环境修复成本以及因为环境污染而带来的健康医疗成本不可忽略。
第二,2017年和2018年的燃气供应紧张也让很多人意识到,燃气并非一个可靠的能源资源。通过核算,与多个省市的燃气供暖项目相比,谷电供暖也是具有竞争力的。

就电蓄热运行价格的未来走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电网的峰谷差将进一步拉大,通过蓄热蓄冷可以为电网提供一种“增量调峰”的技术手段,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是有利的,更大的峰谷电价差也将成为必然。此外,根据电改9号文件,电力市场将逐步放开,用户与发电企业间的直接交易机制也在逐步完善,这都将带来电价差的进一步拉大,谷电价格的进一步降低,这将为蓄热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电价支撑。

当前,相变储能蓄热供暖技术在弃风弃光较多的西北、华北、东北等三北地区,可以获得更低的电价,由此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我国三北地形特殊,气候条件较为恶劣,这也为蓄热技术在当地的应用带来了一些挑战,由天帅智能科技承建的复合相变储能蓄热清洁供暖系统调试并投入运行。

【考古带你游安徽丨蚌埠市禹会村遗址:淮河上古文明的时光记忆】https://t.cn/A6ahqAls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四“考古带你游安徽”,与您一起穿越历史看精彩。

禹会,因史书中记载的“禹会诸侯于涂山”而得名,相传是大禹为治水而会诸侯的地方。四千多年前,大禹在此疏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至今广为流传。

禹会村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禹会区禹会村(及前郢村)。西靠淮河,北望荆涂二山,东北有天河环绕。村中至今还有“禹陈岗”“禹会古台”“禹帝行祠”和“禹帝庙”等古地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通过数次调查,发现这里有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先生主张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支持下开展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次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王吉怀先生组织了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负责人张东博士介绍说:

当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刚刚启动,急需寻找到一处淮河流域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一个代表性的遗址,当时看到在我们涂山脚下,有一个和大禹相关的大型龙山时代遗址,应该是感觉到很兴奋的,所以说第二年我们社科院考古所安徽工作队开展了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

从2006~2011年,长达6年的首度科学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禹会村遗址范围内发现了一系列和祭祀活动有关的遗迹。揭示了一处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大型礼仪建筑,这个建筑依托人工堆筑的大型基址,台基表面存在烧祭面、方土台和成排分布的柱洞等一系列特殊遗迹。大型礼仪建筑(“祭祀台基”)西侧发现了一条“祭祀沟”,沟内填埋有大量陶器。还有一条铺垫白土的道路通向西南区域,这一区域发现了填埋大量陶器的“祭祀坑”,以及功能不明的圆圈遗迹。张东博士告诉我们:

当时的发掘者就认为这些遗迹现象是和文献记载中的“禹会诸侯”这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而且考古发掘完成以后,发掘者也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当中许多学者也给予了肯定,就是说我们争论已久的历史文献记载中的涂山找到了确切的一个位置。

在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后,2015~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又开始以聚落考古研究的视角进一步开展禹会村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同时借助206国道拓宽这一时机,通过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解剖性的考古发掘,把禹会村遗址从南到北大概2.5公里的范围,做了一个纵向的解剖性了解,确认了遗址的分布范围。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禹会村遗址不是一个临时性的祭祀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负责人张东博士介绍说:

我们在遗址的北部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前双墩文化时期一个人类定居的聚落,就是说距今7000多年前这个遗址就开始有人类定居,在距今4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的晚期,聚落的发展开始全面提速了,龙山文化时候,遗址面积达到了鼎盛。

同时也是在这一时期,聚落人口集中化趋势明显,发展成为200万平方米规模的大型聚落。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南部的龙山文化核心分布区发现了规模至少18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内城,以往发现的“祭祀台基”就是内城东城垣的一部分。

历史上由于淮河摆动的侵蚀,城址西城垣被完全冲毁,北城垣和南城垣也被部分破坏,但东城垣保存较好,中部勘探发现有缺口,推断为当时的城门所在。

2020~2021年,为响应“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对禹会村遗址中的龙山文化内城城垣进行了详细解剖,张东博士说,这一发掘阶段揭示了北城垣和东城垣的堆筑过程,以及城垣内、外壕沟的结构。

我们2020年解剖了龙山文化城址的北城墙和东城墙,这个城墙的结构也比较特殊,它比较符合我们南方城址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外都有壕沟,壕沟也不尽相同,外壕沟宽一些,浅一些,内壕沟深一些窄一些。它最初的目的应该是城墙堆筑取土形成的,后期肯定是发挥了排洪排水的一些功能。

张东博士告诉我们,2021年年底,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了更令人惊喜的一个成果,就是这18万平米的面积的城址仅仅是龙山文化核心分布区的一个内城,他们在外围又找到了第二圈的外城,从出土遗物时代特征判断,外城应是在内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外城的勘探工作还在进行中,城址规模至少在50万平方米以上。

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工作已经论证,中华文明由此从氏族部落时期向原始国家时期迈进,中国的历史展开了全新的篇章。为使禹会村城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2017年,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这个遗址公园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上古第一王朝形成的重要见证,也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范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负责人张东博士说:

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从我们国家众多的大遗址名单里挑选出来的,从学术意义上来讲,从我们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上来讲,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个遗址实际上就是深埋在地下的,它跟我们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这种相对比较活态化的遗址是不太一样的,他就需要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给他一个复活的机会。

未来,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禹会村遗址博物馆、考古科研中心、龙山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双墩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及大汶口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展示工程为核心,以公共考古体验园、花海、附属娱乐设施及特色消费商圈等为外延,努力打造集考古科研、文化传承、主题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汇集“吃、住、游、学、娱、购”等诸多元素为一身的现代化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公共空间,在全力融入蚌埠市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框架的同时,成为城市西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转载安徽文旅)

#三联美食# 豆腐以及各种豆制食品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饮食最大的贡献了。就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将最原始的奶制作成各类奶制品,农耕几千年的中国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想尽办法将黄豆这种农作物的价值挖掘出来。

在成都郊外的新津,我在那里喝到了这些年来最香醇的豆浆,它不像都市里早餐店的豆浆那般轻薄寡淡,口感异常醇厚,带着点黄色的乳白色液体流向口中的速度好像都变慢了。喝完后,我忍不住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竟发现有黏稠的感觉。

而这般口感其实只是当地人李萍在制作四川小吃豆花的过程中顺手在煮沸的大锅里舀出来的,只在里面加了一点白砂糖。每天早上,李萍和年逾八旬的母亲都会雷打不动地将十四五斤黄豆制作成豆花,因为他们一家在成都绕城高速旁的自家农田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从父亲传至李萍的手中,已有31年了。而店名里就有他们的拿手绝活——李豆花。

李萍家豆花制作的工艺并无特殊之处,按她的话说,当地很多家庭都会做豆花,只是他们家这些年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这需要耐心”。

豆子选用自家和附近村民们种的当地黄豆,前一天晚上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用磨浆机将泡发的豆子加水打碎(最近三五年才开始用磨浆机,因为“量越来越大,搞不过来咯,之前一直用的是石磨”),然后放到柴火灶台上的大铁锅里慢慢熬。“不是说烧开就行了,”李萍在这里对我强调说,“要控制火候,慢慢熬到豆子的浓香味出来了才行。”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已弥漫着豆子的香味,他们开始将熬好的豆浆舀到纱布中包起来,把它放在一口大锅上方的木架子上,李萍和儿子站在两端用几根小腿粗的竹棒反复按压,这下就得到了过滤后的豆浆。

过滤后的豆浆还不能立刻倒回刚才的大锅中烧开,李萍说,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其实是刷锅。原来就在她和儿子挤压纱布里的豆浆时,李萍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在用竹刷子反复清洗刚才煮豆浆的大锅。“因为刚才煮豆浆的时候温度很高,它肯定会有一点点扒锅,如果刷不干净,到时候煮出来的豆花贴着锅的那面就变坏了,所以必须要把锅刷得非常干净。”刷了十几分钟,终于把黑水彻底刷没了。他们再将滤好的豆浆返回锅中再次烧开,用石膏水点制而成。

那天上午,李萍他们一共做了8斤豆子,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豆花自然豆香味十足,不过李萍让我一定要尝尝他们家的豆花蘸料。在四川吃豆花不存在甜咸之争,大家既不放糖也不像北方吃豆腐脑用香菇、黄花菜做卤子,四川人仍然钟爱他们的红油蘸料。

李萍说,她家的蘸料用的是自家种的二荆条辣椒,蘸干后捣成面做成红油,再和同样是自家做的豆瓣和花椒面调在一起,撒上葱花,就成了一份香气四溢的豆花搭档。学当地人用筷子颤颤巍巍地从碗里夹起一块豆花,放到蘸碟里打个滚,然后再颤颤巍巍地夹起来送入口中,果然是麻辣鲜香嫩滑,不配米饭也让我吃掉了一碗。倒不是说她家豆花的味道有多么出神入化,只是入口能清晰察觉到豆花有豆花的香味,蘸料有辣油的香气,这样就足够好吃了。

可能是因为外形洁白如玉,有关豆腐烹饪方法的记载在善于托物言志的中国文人间就极为常见,恐怕甚于其他任何一种食材。比如宋代的林洪就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豆腐的一种做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这种看上去类似红烧的做法已十分符合今人的口味。

到了近现代,梁实秋和汪曾祺这样的资深饕客都曾在文章中介绍了许多豆腐的做法,常见的有小葱或香椿拌豆腐、烧豆腐(放不放猪肉均可)、锅塌豆腐、麻婆豆腐等等。不过无论是梁先生还是汪先生,在他们妙笔下涉及的若干豆腐做法中,反而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做法最令我向往。仅以梁先生在《雅舍谈吃》中的描述为例:“沿街担贩有卖‘老豆腐’者。担子一边是锅灶,煮着一锅豆腐,久煮成蜂窝状,另一边是碗匙佐料如酱油、醋、韭菜末、芝麻酱、辣椒油之类。”梁先生没有描写他吃到这种豆腐时的感受,不过每读至此,我似乎都能想象到那种豆香与酱油的香气、韭菜花的咸鲜调和出来的复合香味充斥口腔,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这种在旧社会极为常见却成为富裕生活下难得一见的粗犷吃法,好像特别能让被精致生活浸润太久的城市人有所感。当然,这种越简单的做法对食材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豆腐本身选用的豆子不好,或是点豆腐时没点好,或者搭配的酱油质量不佳,则不仅吃不到食材的香味,反而连被调味料遮掩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在中国,自称“豆腐之乡”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贵州大方、湖北石牌,以及安徽淮南。相比其余几地,淮南的名气相对更大一些,因而被称为“淮南王”的刘安其封地就在淮南寿县,我选择到安徽来探访也是因为听说这里的豆制品很出名,豆腐宴更是令人期待。不过就像清汤豆腐饺和炸豆腐排不如老豆腐和豆花动人一样,很多豆腐宴上的名菜形式更甚于内容。

事实上,除了淮南,整个安徽地区都是吃豆大省,从南至北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说出一两个豆类名吃。但到底该去哪里,安徽画家同时也是美食爱好者的高军向我推荐了一个地方,即九华山脚下的陵阳镇。他说,安徽当地以前有“风流谢家村,富贵陵阳镇”之说,这是因为以前徽商行走各地做生意时,位于山下江边的陵阳镇是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而这里也因此流传下来了两种很有名的食物,即陵阳豆腐干和陵阳一品锅。

因为还保留着不少徽派老建筑,陵阳镇现在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随意打听一下,美食的目标都指向了陵阳老街。老街仍然保留着大部分原貌,石板路和粉壁黛瓦的老房子让人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了不多久,就看到了一间门头上写着“老街豆腐店”的小作坊,走近一看,里面正有一对夫妻在忙碌着。只见男主人将一整块刚刚做好的豆腐放到台面上,然后一手拿起一根半圆半方的木棍,一手拿着铁尺,分横竖两个方向将整块豆腐划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把每一小块豆腐放入旁边模具中的一个个小格子里,再把整个模具用纱布包起来放到千斤顶下压上。

看着这一套流程下来,我心想原来豆腐干就是这样做成的。男主人甘卫红见我们对豆腐干很好奇,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陵阳镇以前有非常多做豆腐和豆腐干的师傅,30多年前,他跟着一位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在老街上开了一间自己的店,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镇上做豆腐干的人家相比过去少了许多,因为太费工夫。甘卫红说,他们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从磨豆子开始,一路再到煮豆浆、点豆腐、切块压出豆干,最后再用自己做的黄豆酱煮成酱干子,晾干后5点多就要送上第一批前往县城的货车。

而这种酱香味就是陵阳豆腐干有别于其他地区豆腐干的最主要区别。这里的豆腐干都呈酱红色,薄薄两三毫米一片看上去味道很重,但我尝了后发现其实并不太咸,扎实的口感下酱香味浓郁。若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一直沿用着老手艺,除了磨豆子变成了磨豆机,其余的基本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连压豆腐用的都是他自己找人切出来的大石头。而上面提到的他用来划分豆腐的“半圆半方”的木棍其实本来是一根四四方方的方形木棍,甘卫红说那根木棍的年龄比我都大,每天都要在豆腐块上滚来滚去,就磨成了半圆半方。

至于味道,甘卫红说,这是因为他们家的黄豆酱都是自己做的,“我们把黄豆煮烂后就放面粉进去拌在一起,然后放在房间里让它发霉,霉过之后再放盐,然后就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因为这些手艺都是自己的,甘卫红对自己做的酱干子非常自信,他告诉我说,他们做的这种是酱干子,直接吃或者切片炒着吃都可以;但如果是黄山地区那种茶干子,因为里面放了比较多的调味料,只有当零食吃比较好,但是炒菜吃就不好吃,“因为它改变了菜的那种香味”。

那桌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道陵阳一品锅,尤其是其中的豆腐干、干豆角和粉丝。所谓一品锅其实就是猪肉炒香后烹入酱油等调味料,加入豆腐、黄花菜、陵阳豆腐干、山芋粉丝、干豆角、干竹笋、米粉丸子等当地特色食材炖在一锅中,上桌时还要继续加热,一桌人围在一起热热乎乎吃个痛快,颇有些东北人的豪爽劲儿。

和东北的酸菜白肉一样,别看里面放了猪肉,但香味的精华大多被那些素的食材都吸走了。这桌菜里用的豆腐干就是甘卫红做的,刚刚还很扎实的酱干子在肉汤里炖过后已软嫩了不少,双重酱香堆叠在一起,嚼起来味道不逊于猪肉。而旁边的干豆角和粉丝等干货在泡开后也很适合在这种炖制的环境中吸收汤汁的香气,我边吃边想,怪不得这里既产豆腐干又出现了这道菜,原来这样的搭配才能实现食材口味的最大化。

《一颗黄豆,中国人把滋味发掘得淋漓尽致》文 | 王梓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病例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为男男同性恋者,疫情传播与性活动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病例未曾前往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即非洲中部和西部的11个2022年前曾报告猴痘病例的国
  • 吃剩的杏核我都晒起来了,干了之后拿来 #夏至的新疆有多美#对于夏天来说,真的是各种有画面,我给大家描述几个画面你们感觉一下![打call][打call][打ca
  • 学术任职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nternational Team for Implantology, ITI)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
  • 感谢自己[鲜花]【蜜蜂惊喜社】舒客万毛牙刷牙膏家庭装-DB【[冲刺] [冲刺] [冲刺] 这是正在直播的宝贝,宝子们价格对直接下单,价格不对就等一会,等主播改价
  • 今天考完试闲来无事打开了下已经吃灰的switch,记得当时你在国外,为了能和你一起玩游戏,我们总会在线上联机游玩switch,我们会一起玩分手厨房,但是从分开之
  • 据光绪年间的《贵县志》记载,绍圣4年(1097年)苏东坡从惠州贬往海南途中,从滕州溯江而上,慕名游访周敦颐、程颐程颢在贵港平南读书讲学的遗迹之后,由浔江抵达贵州
  • 时间过得真快哈.2021就过去了1月疫情在姐姐家学会了织围脖2月在本溪过年3月去平安上班第一次自己找的工作4月第一次租房子在闲鱼上看到可乐5月放假回沈阳马不停蹄
  • 而在圈内也有同样的意思,近期,屎系列NFT的出现,有热度,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妙,而这位"棋手"也就是项目方,本来应该就是一个高手,普通项目很难
  • 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2021品牌企业论坛「优秀品牌奖」获得者【酱酒智造】旗下新品【陈皮酱酒】隆重上市  选用北京迷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沐浊
  • 但是,回到现实世界的妻子,依旧秉持着“现实是一个梦境”的意念,所以尝试通过从高空坠落的方式来从“梦境”中逃脱,殊不知,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她不幸坠亡。但此时,久在
  • 丁雄军介绍,自去年提出“五线”发展道路以来,围绕“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和现代化建设”茅台用9个多月的时间,基本构建起茅台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五线”也在不
  • 八字算财运事业1、食伤生财者可以事业有成命局中日主不弱而食伤旺,且食伤与财星紧贴相生,时干为食伤己土、月干为伤官戊土,而年干为财星庚金或辛金等之类,食伤为财源
  • 11、也没有什么热衷的东西 感觉追不上就悄悄走开了12、说不尽的心酸,我也只能当笑谈。太平古街&超级文和友·打卡感觉太平古街太商业化了不值得去 绍兴那条
  • 辩论队以“论谈经典之言,辩响青年之声”务实,严谨,勤奋,合作,活跃等为自己的队伍理念,结合我校“实事求是”的校训,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辩论比赛,曾获得2019年华
  • 碎碎念啊碎碎念,因为周围实在没有同好,还是发在这里吧~一上午忙的没时间看手机,中午一看,所有群都是999+,爬楼一看,“暂停一切活动”嘛,果然如此,这应该是目前
  • 来日方长,未来可期,从夏季限定走向四季恋歌♥.#陈情令开播三周年# 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抱一抱]@UNIQ-王一博 @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 cr
  • 考虑到患者牙周条件,为了保证牙齿健康,尽量以牙齿蕞小移动量去排齐牙齿,简化整个矫正过程;对于突面型伴随下颌后缩的患者,我会注重对垂直向的控制,使整个下颌平面发生
  • 里仁为美,仁爱之心我们有这个初心别人都不是傻的都能感受得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难道我们的另一半、孩子、朋友真的没有优点吗?手术到现在也有半年了,原来我也可以这么
  • 当你真受果报的时候,只是当体照见的力量更强,佛光已经比你先到那里了,你忏悔的业力已经先下手了。比如我们曾经吃过鸡、吃过鱼,甚至堕过胎,你今天如果没有设身处地去反
  • #sci谜案集广播剧[超话]# #株木琅玛工作室[超话]# #SCI谜案集广播剧# ——展遥:看看人家,多恩爱啊——白玉诚:猫儿,等放假了补偿你!◆《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