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这五桩事情做到,临终时佛一定来接引

内学365 2022-04-18 06:50

收录于合集#老法师开示“看破、放下”575个

   

師 父 開 示

文章摘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85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1-003-0285
钞【若有众生,於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这一段也是经文,这一段经文很重要。许许多多同修常常来问,我们要怎样修学,将来才有把握往生?佛在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得很清楚,只要我们依教奉行,决定得生。这个地方几桩事情,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修的。『於此经典』,这句话要紧,这就是教我们专修,专修《无量寿经》、专修《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所以莲池大师称为大本、小本,《无量寿经》说得详细,《弥陀经》简单扼要,只是文字有长短,说法有广略,内容完全相同。这叫我们专修,专在一部经上用功夫。《无量寿经》当然方便,《弥陀经》实在说太简略,初学的人往往在这部经中看不出它深妙的义理,等到莲池大师写《疏钞》,蕅益大师写《要解》,我们才知道《弥陀经》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读这《疏钞》再加上《演义》,实在讲绝不亚於《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是太殊胜了。我们一心一意这一生当中就学一部经典,决定成功。学一部经典,给诸位说,好在哪里?戒定慧三学你统统具足了。戒学,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佛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说「於此经典」,我们真的接受、完全接受,依教奉行,这就是持戒,就是守法,遵守佛的教导。专学一部经,这心是定的,定学有了;我们学得太多太杂,清净心很不容易得到。这个法门、这个经典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一切诸佛之所弘扬,一切菩萨之所遵循,我们也能够选择这个法门,这是高度的智慧,这绝对不是小智慧。所以,你决定选择这个经典、法门,是戒定慧三学统统具足。  选定之后,世尊在此地教给我们几个修学的纲领,第一个『书写供养』,我们看这四个字,就晓得这个法门是大乘,小乘没有这大的气派,「书写」就是流通这部经典。末法的时期长,从今往后还有九千年的时间,这九千年之中的众生都要靠这个法门得度,这个法门要是不能普遍弘扬,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成就、得度是非常困难,可以说没有指望,所以书写就非常重要。古时候经典的流通要靠手抄书写,今天我们印刷经典流通就是书写的意思,流通愈多愈好。佛法的修学,大家都知道要修福修慧,福慧双修,不能偏在一边,我们念佛虽然念得很好,假如没有福报,临命终时还有病痛,就会造成往生的障碍。修福,哪一种福报是真实而可靠?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书写供养,下面还有一句『为人演说』,这两句都是教给我们修真实的福报。『受持读诵』是修慧。福慧双修!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弘传这部经典,尽心尽力去做,向一切人介绍,向大众去推广,这就是书写供养。我们将经典、将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属於财布施,也属於法布施,对方要是接受了,生了欢喜心,依教奉行,他对於生死没有恐怖了,这就属於无畏布施,所以「书写供养」三种布施都具足。  《普贤行愿品》,在「广修供养」这一愿里面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施财、施法、施无畏这三种供养没有办法达到圆满,随著自己的福德因缘,随著众生的机缘,不能做到圆满。普贤菩萨的法供养就圆满,经上举七个例子: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依教奉行,佛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认真努力去做,佛教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决定不要做,一切都能听佛的教诲这叫真供养,这是非常的重要。换句话说,一定要把佛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我们才得佛法真实的受用。尤其是《无量寿经》里面说得多,说得详细,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无量寿经》经文虽然不长,也是戒定慧三学具足。夏老居士会集的这个本子,从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属於戒学,真能做到了,那就是持戒念佛,所以我们把这一段定为日课,早晨念四十八愿,晚上就是念这一段戒律。认真去检点反省,佛所说的话,我们是不是统统都做到?这叫做修行。修行绝对不是每天念几部经,念几部经没用处的,有口无心。读经要解其义,要依照经典的教训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那就真正得利益,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供养三宝、供养众生、供养自性。这是讲的法供养。  「受持读诵」,「受」是完全接受,佛所说的理论、所教给我们的方法统统接受过来。「持」是保持,尽形寿依教奉行这叫保持。「读诵」,实在讲就是亲近佛菩萨,我每天读诵,每天跟佛菩萨在一起。「读」是对著本子叫读,「诵」是背诵,念得很熟,不要经本也能念得一个字都不错。读诵是修行,你要是会用心,功德无量无边。初学的人用读诵的方法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净心。念经要老实念,这部经从头到尾念得不要太快,不要赶时间,也不要太慢,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口里面念出来,耳朵听进去,用这个方法读经,读经就是摄心,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我们用读经的方法来都摄六根。读的时候不要求解义,不要想经里的意思,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分别它,读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样读经就是修定;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修慧。这个慧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根本智,修这个东西。所以它是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果我们读一个小时,恭恭敬敬念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修戒定慧,这叫真修行。不能把它当作世间那些书来读,那就错了,那你三学没有。这是初学人一种读法,读到自己已经很熟可以背诵,这个心一定有相当程度的清净。读多了,天天读,天天修清净心,不要说时间多了,一天能修一个小时就非常难得,天天修,修个三年五载,他心、情绪都定了。到这个时候,我们的读诵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读的时候,跟前面这个读不一样,前面读是修戒定慧,修根本智;根本智有了之后,我再读诵,我读诵是修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怎么修法?古大德教给我们,随文入观,要把经文里面的境界,让我们自己的身心跟这个境界完全相结合,完全融化到经中的境界,这个就高了,变成什么?经就是自己,自己就变成《无量寿经》。诸位想想,这个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现在念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是我们的愿!念久了之后,从自心里面也发出来,跟他发的完全同样的愿、同样的解、同样的行,让我们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自己实实在在讲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是第二种读诵的方法。可是诸位要晓得,这是有次第的,一定是先求根本智,然后才能得到后得智;没有根本智的基础,心地不清净、不真诚、不平等、不慈悲,是没有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所以读诵非常重要,读诵就是修行。  『为人演说』,我们回向常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也不能天天在说空话,空话说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怎样才能落实?那就要为人演说。「演说」不一定要讲一部经,从头到尾给人讲一部经那得看缘分,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为人说四句偈」,那个功德也就不可思议了,换句话说,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遇到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劝他念佛,都跟他讲几句佛法,而这几句佛法绝对不离开《无量寿经》、不离开《阿弥陀经》,那就对了,就完全相应。为什么只说这部经不说余经?诸位要知道,如果不说此经,而说其余的经典,你就对不起众生。现在我们明白,只有这部经这一生才能得度,其他的经一生当中不能得度,唯独这部经可以叫一切众生一生当中得度,这个经的殊胜叫「带业往生」,所以是末法时期的众生最有利益的。我们不介绍这个经典,去介绍其他经典,怎么能对得起人?除非我们自己不知道,那就不能怪了。我自己晓得最好的东西,我不介绍给别人,介绍给别人次一等的,希望我成就,你不要成就,这叫吝法,这个居心就不好。所以一定要以第一法门为人演说。  经上讲的这五种修行具体的纲领,「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修净土的同修们要以这五桩事情做为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工作都是附带的,甚至我们营生的事业也是附带的,这五样才是我们的正事,这就对了。『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这几句话是佛对我们的保证,这是保证书,只要你前面这五桩事情做到,你就不要怀疑,也不必去问,临终的时候佛一定会来接引。须臾是非常快速,西方世界距离我们虽然是十万亿刹土,弹指之间就到达,这是大经里面说的。

意识

概念
心理学界对意识(consciousness)的理解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意识概念是指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这表现了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的一种特殊的学术现象,而狭义的意识概念则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现代心理学中对意识的论述则主要是指狭义的意识概念。
广义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与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
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
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

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三大作用特性,其中意识的能动性是产生人的兴趣、意志等人格倾向,意识的自觉自知性产生人的饥饿、寒冷、欲望需求等内在意向,意识的目的目标性是产生人的清醒、糊涂、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等外在意识。现在狭义的意识一般是指广义的意识概念中知、情、意相统一中的意志部分,但由于意志本身实际上只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它只是包含于意识之中,所以心理过程的知、情、意三分法中的意实质上应该是指意识。
按狭义意识在行为中的倾向,可分为对外的外在意识和对内的内在意向两种。
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度凝聚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意图、意动。
注视与忽视
通过内省和外在表现,可以区别出意识的清晰性的程度。通常意识清晰度最高的状态称为注意,相当于意识的注视点或意识点。意识的注视点周围,被同时意识到的领域,称为意识野。注意力或说是意识点愈集中,则意识点周围意识野的清晰度将愈降低。
从生物学角度看来,在有机体生存的适应活动中,由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主观性,可称为意识。
意识障碍,可区别为意识野狭窄、意识混浊、朦胧状态。意识混浊又可根据清晰度障碍和轻度不同而区别为嗜眠(sopor)、昏睡(coma)。所谓朦胧状态是意识内容的变化。
意识丧失。脑生理学家认为,睡眠是中枢有节律的活动结果,而意识丧失是觉醒机制出现障碍所致。 关于与保持意识有很大关系的脑部位的学说中,有的着重于大脑皮质,有的认为与丘脑的弥散性投射系统关系密切(H.H.Jasper),有的认为在间脑、中脑的中央部有以丘脑为中心的中央脑系(R.Penfield),有的认为与网状结构上行性激活系统有关(H.W.Magoun),有的认为与丘脑下部的激活系统有关(E.Gellhorn)等等。

特性
主观性: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来说格外真实。
同一性: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成为一个同一的、整体的、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流动性: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都不会静止不动。美国的心理学家曾提出意识流这一专业名词,来表示意识的这一特性。
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与环境的互动;把经验与现实连接起来,形成自我同一性

的基础;制定目标,引导行为。

个体意识
心理学上的意识,通常是特指人的意识,尤指人类个体的意识。与哲学上“意识”含义不同,这种通常意义上的“个体人的意识”是比较易于理解的。
个体人的意识,是个体人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人躯体的物理感知,基本分为“所感知的特征总和”即本体感知和外部感知,相关的感知特征“处理活动”则是“思维”。
由于人的进化和遗传特性,感知行为根据结果可以分为原意识和显层意识(即显意识)。
原意识:是人体由动物(特指猿群)进化而来的适合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感知。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原意识基本可以归纳为四种:生存欲、繁殖欲、群体欲以及移植欲。
生存欲:是指食欲、安全、排泄等基本生理欲望。
繁殖欲:是指性欲以及与性欲相关的种种求偶意识特征总和。
群体欲:则是个体人为了强大自身的力量要求融入并支配群体的原动力(类似于尼采提出的“权力志”)。
移植欲:则是支配人的意识感知“审美、怜悯、悲伤、舒适、愉悦”等情感的深层欲望,之所以称其

为“移

植欲”,是因为这些感知结果是个体人出于自身意识替代(意识移植)的目的去感知。
原意识是动物性生存进化意识的总和。正常的个体人均拥有原意识,它是人与动物意识的共性。
显意识:即思想,它是个体人生活在人类群体(社会)中所受到教育的结果。语言、文字、道德、伦理等范畴就是人的显层意识。显意识是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的意识,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的质的特征。
社会意识
思想(显层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个性。只有受过群体环境教育的个体人,才拥有思想。拥有思想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社会人,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孤立于社会而存在。
思想通常分为经验、思想方法和行为意志。这三个内容构成了个体人的个性。只有思想才能主导人的行为,原意识必须要经过思想来影响人的行为。只有思想和原意识的协调与统一,才能产生完美而愉快的人生。

结构分类:
首先:根据意识的主体的不同可以把人类意识区分为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

个体意识:是个人或社会个体大脑中对自己亲身实践的客观存在的反映。个体意识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其结果,即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情即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的体验;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坚韧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总体反映。它主要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形式。

其次:根据意识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人类意识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是对世界的物的尺度的反映。对象意识主要包括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内在尺度的反映,是人类作为主体对于自身区别于他物的地位、性质、以及与他物的关系的意识。
再者:根据意识的高低层次(自觉程度)的不同,又可以把意识区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没有被主体明确意识到的意识,是一种主体自身不知不觉的内心的意识活动。[3]它经常而大量地表现为本能的欲望和冲动,通过记忆及遗传而贮存在脑中的先前意识,非自觉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态度,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在睡魇或梦境中自觉意识失控状态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因身心失常导致的病态的心理现象等。潜意识具有非自觉性、非控制性、非语言性、随意性和零散性等特点,因而潜意识主要归属于非理性意识。

显意识:则是人们自觉地意识到并受到有目的控制的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虑、有目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显意识本身又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可区分为经验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

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意识区分为理性意识与非理性意识、形象意识与抽象意识、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现实意识及未来意识。还可以区分为三种意识层次: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三种意识水平:感性意识、知性意识和超越性意识等。

月色迷蒙......

那是年少时刻骨铭心一段记忆,更是身心成长一段难忘经历——
记得那年仲秋时节一天晚霞渐淡里,逐景之中已是荒山野岭人都准备回转时,自己不顾一同好言相劝、好心恐吓,执意要去那似乎近在咫尺高高山顶……
当然,独自登临贪眼之后,四野已是有些昏暗迷蒙了。明显饥渴之中虽一路强行加快了脚步,却怎么也无法追赶黑夜不爽那铁定渐深渐沉,因此月华高悬时,才疲惫不堪走到了多少有些熟悉的环境……
走啊,走啊,虽脚有些飘浮,头有点儿发晕,但也该走出半坡这片有些疏朗的林子了吧,可不知怎的,前面的开阔,却总是不见丝毫踪影……
  ——难道鬼打脚迷路了?
  不知为何,饥渴难耐更着急忙慌内里此刻突然蹦出了平日绝无可能一种释疑……
不仅如此,所念一闪,世代传说那些无头无尾鬼怪故事,这时不知从哪个角落全都涌了出来叫人惊慌失措、叫人冷汗淋漓……
  “我、迷路了!”
  懵然之中,一自己听了反是更为悚然声音,更是不由自主从口里颤了出来。此惶恐音声虽不出五步,但却实实惊扰了身旁树上一单宿大鸟,随着大鸟嘎然尖叫并起飞扑腾,人不仅顿然瘫坐地上,还刹那魂魄出壳,漂然俯临——
  月水穿过树隙白光粼粼,自己恍惚看见母亲扑在自己身上,父亲也在身旁,邻里叔姨和小伙伴们四周围站,那无声哭号、抽泣和叹息,更是叫人觉着有些诡异——难道、难道自己死了吗?
  一阵激灵颤过心房,人有点儿回神之后便使劲掐了掐皮肉,而浑身一抖疼痛,才叫惊逸魂魄一体来归——
  天地死寂死寂里,自己清清楚楚看见自己沉沉浮在一片斑驳惨白月水之中,想想方才真真切切一幕,不觉周身又毫毛竖立……
  死,这个多次听到见到落在他人身上的字眼儿,之前是那么遥远,那么不关痛痒,目下却突然感到了它不可抗拒的迫近……
  没办法,惊恐慌乱之中,只得挣扎起身强打精神并紧盯山路迈开了步子……
深一脚,浅一脚,
往日如履平地的山道,今夜似乎步步生死存亡。
而不时冷不丁趔趄,更使注意力高度紧张而心惊肉跳......
  就这样走啊,走啊,
虽说这片相对平缓的山坡不小,可也该走穿、走出这遮眼林子了吧,就在头脑发蒙更满心迷惑时人却突然发现,怎又回到了刚才瘫坐地方!?
  自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了,于是使劲摇了摇头,头是清醒的;又轻轻掐了掐手,肌肤也是有感觉的。
  而举头望天,枝叶筛空,也见依稀星点;环顾四周,草木映光,是月华斜照显然;俯首脚下,自己身影大致轮廓仿佛更是在着意提醒......
  这一下,自己确定无疑自己真的是在林子里转圈儿了,而且是在人时时处处留意之中转的圈儿!
此时此刻,虽脊背有些发凉,但人却格外冷静了下来......
  人,有时就是这样,偶遇百年难免小灾小祸,便满心无边忧惧,但真到了生死存亡迫临之际,人反格外清醒,格外旷达,更格外果敢了。
  不就一个死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天地万物,还有什么能比人更有自信、更有办法、更有能力去抉择和主宰一己命运呢?
  万物纷陈,生命之化。
  万事诡异,皆是人心。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那一切神明、一切鬼魅,人即人心而已!
  记得平日向有见识老人讨教天上神仙、地下鬼怪更人间善恶时,那人寰岁月过来者都每每感慨这世上要真有神有鬼该多好啊!当然,人那深深叹息之中,年少的自己,至多也只能听懂这世上哪有哪来什么神神鬼鬼之谓……
  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当下却清醒的在林子里不由自主转圈儿,还鬼使神差走回了原地呢?
不敢过多思索之中,内里打定主意不再走道了,直接就坡下坎儿,不信就不能穿破迷障走出这遮眼的林子……
放胆之后,一路打草惊蛇援木枝、趟深草、跃陡坎儿艰难直驱而下,不多会儿,四周景物渐次开阔,远近人家所在也渐次入目了。
此时此刻,人虽一下有了些踏实感觉,但那不由回头张望之中,满心满襟却在满满疑问,这缓坡树林里的确小路如网,可人下山脚步怎会上拐呢……
困惑不解深深之中仰头皓魄、四望山野,当下是时,内里不知由来一念断然似乎还突然有省——
月色迷蒙之中,山里世界或许真有什么冥冥主宰也说不定的吧,人若于中稍有不慎,是不是便任由拨弄了……
假若如此,百年命运是不是也有自觉不自觉、自主不自主轨迹令人魔障,而其中主宰又会是什么呢……
不仅如此,人生路途是不是也有那看似不可能、思之不可能,却又实实存在着影响你、甚至决定你前路的可能呢……
——当然,此中思问,至今也无确定答案,但却叫人岁月之中不时多有所启、多有获益……
因为,当年逐景那实实经历并内里所惑所问,人一路走来不仅时常忆起且还常常因情因事令人不得不有所反思、有所警醒……

———自卷一第三章
【“网易云阅读国风中文网”《旷古绝今一樵夫》全文免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謝諸佛菩薩慈悲,願意接受同學們的獻供,請示了菩薩舉辦的時間,菩薩也給了聖杯,至於這地點,就由我來連繫,看此次同學們供佛的因緣,落於何處想著,這是多麼有意義的活
  • 探亲就是吃吃喝喝丸[虎爪比心]一流水账吃的第一顿竟然是清迈大排档,老板带大金链子,剃的光头,赶脚整条街都是他家的,真的是有钱的老板,但是只能说是食材新鲜,因为我
  • 炸雞老闆終於記起了他雙拼的使命,嘎嘎香嘎嘎饞人,嗝兒~米线,砂锅,嘎嘎热乎的包子……食堂每天都是同样的几种声音呼应着,听了上句想接下句,出于一种叛逆的心理。记得
  • 「齐齐哈尔特色拌肉」这个烤的不厉害的话 薄薄一片还挺好咬的 裹上蘸料调的粉 满嘴都很香!直接吃就好 不用裹生菜老板说「齐齐哈尔特色牛舌」蘸着汤汁的酱 辣辣的 也
  • 北京时间今晚0点,世界杯揭幕战卡塔尔vs厄瓜多尔的比赛将进行,比赛结束后一小时即为本场英锦赛决赛的第二阶段。北京时间今晚0点,世界杯揭幕战卡塔尔vs厄瓜多尔的比
  • [泪][泪][泪]观后感:1.没看之前 都说江德福宠了安杰一辈子 可是看了之后我更感叹安杰 虽然是被给予了一个安稳的人生 可她何尝没有做出自己的努力 包括所受的
  • 这段时间,市场都在围绕着经济复苏走,先是供销社、然后就是旅游酒店、包括现在的地产,都是经济复苏这个大逻辑里面的一员,前天汽车走强,也是炒的复苏,不过昨天很明显有
  • 增加的备注:1、止了咳,一些人在开始时会觉得咽喉有稍稍的痒,然后可能会生痰,此时不必再做动作,等待身体自然地用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即可。此招印证了我的“适当的运动,
  • 她以为他误会了她什么,直到那个女人回来,他抱着那个女人怒斥她的狠毒——“宋淼,你曾害死了我们的孩子,这两年都是你该得到的惩罚!她以为他误会了她什么,直到那个女人
  • 在小小画笔的描绘下,代表锌多多的小狮子长出了缤纷的毛发,代表钙多多的小鸭子有了彩色的翅膀……每一笔奇妙的色彩,都闪耀着孩子们灵感的光芒,洋溢着亲子的欢乐时光。在
  • 没抢到小红包的别气馁,这是我们非酋的使命[doge][doge]21点、22点、23点整点都有加码的哦,总有一场是我们非酋的舞台[doge][doge]【点个赞
  • 2018年8月,被告人董某超与孟某龙相识后,通过孟某龙从孟某国处低价购进假冒商委商标、某品牌商标食品及包装袋,对该食品进行塑封包装后,在自己经营的网店上以知名红
  • 他是那个一直激励着球迷的梅西,他永远是一个温柔的人,一路走来他也被挑衅,被质疑,但是他只是忠于内心,努力在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踢好足球。再到后来的决赛,虽然没
  • 还有那天早上,我本想帮她拍一张最好的照片,可犹犹豫豫不想轻易按下快门,很久之后我才明白,那天的她,那天的我,那天的晨光,其实快门随便怎么按都会好看,我总怪晨光太
  • 昨天今天我各种重刷我的反派男友,感想只有一个:像陈哲远这种表演,如果他不火,是不可能的。反派里从头到尾,他的每一个戏剧反应都足够自然足够贴切足够完美地踩在观众的
  • 我宣布我舍友是冬天最幸福的女孩子[嘻嘻]比较悲惨的就是,换季了,我不仅感冒了咳嗽了还上火了牙龈出血就一大堆毛病,可是吧金哥就过分了,他跟舍友一起吃烧烤带我去看看
  • 书名:《楚璃玥顾辞渊》楚璃玥顾辞渊节选:“你说程桤煜那么好的人,怎么找沈安凌这么个女人。书名:《楚璃玥顾辞渊》楚璃玥顾辞渊节选:“你说程桤煜那么好的人,怎么找沈
  • 周末再见友友们[抱一抱]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遇到了周家的那位先祖,我名字的出处的那位战功赫赫却以谋逆被处极刑的小南辰王“你做了我想做却不敢也不能做的事。”他
  • ”她有点着急地抢过话:“当然要救自己的宝宝呀,在妈妈的眼里,每一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桃子本来依偎在我怀里,忽然抬起头来严肃地看着我:“妈妈,如果你有我和小
  • 为进一步防范疫情输入,最大限度保证广大市民生产生活秩序,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广大市民:一、请有外省市旅居史且通过公路来(返)连市民、游客、商务等人员,尤其是7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