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天津交通将全面爆发!新建机场、高铁、地铁……】一转眼

2021年只剩下不到10天了

纵观这一年

天津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

天津交通更是迎来了新进展

图片

今年8月

《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正式印发

(详情)

图片

今后,

天津交通将会发展成什么样?

“十四五”时期

天津综合交通运输

十大重点任务都是什么?

最新解读来了!

今天(12月22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进行深入解读。

《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天津合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确定了发展目标,明确了港口、航空、铁路、公路等领域十方面重点任务。

发布会上透露——

地铁4号线南段、6号线二期近日将通车运营;

2022年下半年,天津通往北京副中心的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建成通车;

2023年上半年,天津通往大兴国际机场的津兴城际建成通车;

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明年开工;

天津在积极谋划“津城”至武清、廊坊、通州的市域(郊)铁路;

新建T3航站楼,建成后将实现“三航站楼、两跑道”运行,可具备年旅客吞吐量达5500万人次、飞机起降达40万架次的能力。

“十三五”时期
图片

“十三五”时期,天津已初步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特别是天津港集装箱航线连通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35万标准箱,今年建成投用全球领先的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今年12月18日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近三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位列全球十大港口首位,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较2018年跃升10位。

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381万人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3%,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承接北京国际航班分流,充分发挥了首都“护城河”作用,日前民航局和市政府批复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开启机场发展新航程。(详情)

公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京秦、津石等高速公路、京滨、京唐、津兴等铁路先后开工和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25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10公里,路网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实现京津雄0.5至1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便捷联系全国主要城市。

“十四五”时期
图片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市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蓝图可以概括为“1234”:

1是实现“一个总目标”

坚持港口为魂、铁路为骨、道路为基、航空为翼,在抓历史机遇、抓谋篇布局、抓重点节点、抓行业治理、抓便民服务、抓安全生产等方面持续发力。

基本建成海空两港链接全球、世界一流,公铁两网密接京冀、覆盖城乡,城市交通快慢有序、富有活力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枢纽国际化、京津同城化、津滨便捷化、城乡一体化的交通格局,交通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是打造“国际双枢纽”

“双枢纽”,即海港、空港两个交通枢纽。

海港要以智能化、绿色化引领发展方向,以区域港口协同增强发展动力,不断提高天津港在世界航运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202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0万标准箱,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现代化的国际航运枢纽。

空港要全面落实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定位,202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40万吨,加快实现客运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货运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3是形成“三大交通网络”

“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京津同城化,加快构建津滨“双城”格局,加快形成多层级、多通道、高效率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一是区域铁路网,基本形成5条高铁城际通北京格局,高铁城际里程达到470公里,铁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京津雄30分钟通勤、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二是区域公路网,基本建成“八横六纵”高速公路网,普通国省道覆盖至乡镇,国省级公路达到4160公里,路网整体水平全国领先,基本实现京津雄1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乡镇15分钟上高速。

三是城市公共交通网,国家已批复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全部开工建成,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基本实现“双城”主城区内部45分钟通勤,“双城”之间20分钟通达,津城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300米覆盖率达到8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4是打造“四大交通体系”

即智慧先进、绿色集约、安全可靠、治理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十四五”末,天津市智慧交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安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运输治理体系。

“十四五”时期 天津综合交通运输重点任务

建设智慧绿色、世界一流的国际海港枢纽。

强化设施支撑,建设北疆、东疆港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大港港区北京燃气LNG码头等20余个重大项目。强化智慧引领,实施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建成国际领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港口智能管控中心。强化绿色引领,建成“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港作船舶和具备受电设施的靠港船舶100%使用岸电。强化枢纽功能,构建面向全球、便捷高效的集装箱运输网络,组建环渤海港口联盟,加强津冀港口干支联动,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打造东北亚集装箱转运中心。强化航运服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建设立体畅达、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

实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推进京滨铁路、轨道Z2号线进入机场。强化空中保障,改善空域资源配置,做强日韩、东南亚航线,拓展“一带一路”航线,开通欧美澳航线,做大空空中转。集聚货运要素,做强基地航空公司,高标准建设航空物流园,支持东丽区打造临空经济区,提高口岸服务效能。

建设密接京冀、通达全国的区域铁路枢纽。

建设京滨、京唐、津兴铁路、津武线市域(郊)铁路,实现5条高铁城际通北京。有序推进津滨、津静、津宁等市域(郊)铁路建设,强化双城之间、双城与外围各区之间快速联系。建设津潍铁路等,增强与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便捷联系。推进建设霸州—徐水—涞源—张家口等铁路,补齐西向、北向货运铁路短板。强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建设综合立体客运枢纽,以高效交通服务构筑承接非首都功能“微中心”。

建设广泛覆盖、服务优质的公路交通体系。

强化京津同城化发展,实施京津塘高速改扩建工程,推进密涿京沪联络线、唐廊高速二期前期工作。增强双城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津石、塘承高速、津汉公路等。增强省际区际联通能力,建设津歧、武静、宝武公路等。增强港口集疏运能力,高标准建设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等。提高公路服务品质,加强预防性养护,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推动“公路+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

建设快慢有序、富有活力的客运交通体系。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活力快网”,交旅融合、低碳舒适的“休闲慢网”。建设津城M4、M6二期、M7、M8、M10、M11号线,滨城B1、Z4号线,双城间Z2号线等。打造公交都市标杆城市,引导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规范有序发展。完善综合客运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京津同城化、津滨通勤便捷化完。

建设多式融合、效率最优的货运交通体系。

发挥公铁水航邮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建设港口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新型运输组织模式,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建设融合创新、先进适用的智慧交通体系。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字大脑”,实现数据归集、数据共享、数据孪生。建设智慧港口、智慧公路、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体系。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集卡、自动驾驶地铁、无人配送车等全场景试点应用。2025年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建设双碳引领、精明增长的绿色交通体系。

强化土地、岸线集约利用,航道、锚地资源共享,公路、铁路通道共用。制定实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全面推进新增或更新公交、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鼓励创建零碳码头、零碳枢纽、零碳物流园区,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提前实现碳达峰。

建设韧性可靠、应急高效的交通安全体系。

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工程建设、危险货物运输、城市公交、轨道交通运营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提升专业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社会应急救援能力,强化京津冀应急协调联动。“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建设协同高效、共建共享的交通治理体系。

深化行业改革,完善京津冀协调管理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快形成立法完备、执法高效、监督严密、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法治体系。

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广播君也都帮您问来了

京津同城化、津滨通勤便利化水平如何提高?

一是进一步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2022年下半年天津通往北京副中心的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建成通车;2023年上半年,天津通往大兴国际机场的津兴城际建成通车;2022年将随着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开工建设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同时积极谋划“津城”至武清、廊坊、通州的市域(郊)铁路,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以上高铁、城际铁路连同现有的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将形成天津5条高铁、城际通往北京东部、东南和南部的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天津还将建设作为京沪二通道的津潍铁路。到“十四五”末期,天津市高铁、城际的通车里程将达到470公里,是现在的1.5倍。“十四五”还将是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丰收期。

近日,地铁4号线南段、6号线二期将通车运营,同时,天津还正在建设地铁4号线北段以及7、8、10、11号线和滨海新区的B1线、Z4线,以及连接津滨双城的Z2线,到“十四五”末期,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比现在翻一番还多。高铁、城际铁路和两端的京、津城市轨道交通网密切衔接,共同组成高效的轨道交通网,促进京津同城化。

二是进一步提升京津间公路通达水平。

京津之间已建成六条高速公路,其中:三条主通道直接联系津城、滨城与北京,分别是京津塘高速、京津高速、津晋京台高速;三条辅通道连接北部蓟州、宝坻等地区与北京,分别是津蓟高速、京秦高速、京哈高速,形成了京津之间高速公路扇面对接格局。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强化京津之间的公路交通,推进实施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进一步畅通北京出海通道,实施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工程;持续推进省际普通公路接口路提升改造。

三是进一步推进京津、津滨通勤便利化。

今年,天津相继出台京津通勤便利化12项措施、津滨通勤便利化6项措施,目前已经落地实施。如:

京津城际实现了公交化运营,一日一图,最小发车间隔缩短到5分钟,最短通达时间30分钟;

支付实现同城化,实现了京津地铁APP双向互认,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实现“一卡通”;

津滨轻轨早晚各增开一列直达快车,由原来全线经停21站,变为中间只在直沽站经停一次,全程仅需42分钟,早上运营时间提前至5:57,晚上运营时间延后到11点。

除了上述措施外,今年还推出了公交、地铁联程优惠,90分钟内换乘将享受到一定优惠,这些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下一步,结合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不断完善和丰富京津、津滨通勤便利化措施,切实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谢谢!

#张文宏与病毒共存和动态清零言论不矛盾# 【张文宏称“与病毒共存”是投降主义?与“动态清零”并不矛盾】8月7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痛批英美等国将政府防疫失策“甩锅”给病毒变异,并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此观点一出,立刻在互联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有关防疫的讨论中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主张清零派”将矛头直指近期针对南京疫情在微博发声的张文宏医生,声称他所说的“世界要学会与这个(新冠)病毒共存”是宣布向病毒投降,甚至有人直接给张文宏扣上了“投降主义”的大帽子。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报道新冠疫情的媒体工作者,看到这些网上评论我无比震惊,想借此机会说句公道话。

高强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与病毒共存”是指英、美等国盲目解除或放松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经历了一年半的疫情,大家有些疲惫,甚至麻痹,在国内散发疫情不断之际,高强提出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在接种疫苗之后消极抗疫,还是及时的。

而张文宏所表达的“与病毒共存”是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这一现状存在,他一直呼吁大家在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张文宏(左)高强(右)

今年(2021年)6月6日张文宏明确指出,今天,中国可以说是彻底消灭了新冠病毒,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中国发生的疫情都是从境外传入的。但是,中国可以做到清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做到。只要其他地方清不了零,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在世界上一直传播,流转。从原则上讲,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可以做到消灭新冠病毒。其他地方的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不能做到清零,因此这个病毒就会一直在地球上存在。

张文宏说,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解释道:“首先全世界每个人都去打疫苗。第二,天花疫苗打过一针之后可以永久保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新冠病毒,实现人人打疫苗现在还做不到。另外,它给大家提示的特点就是,打了疫苗可能也无法实现永久保护。生过天花的人不会再生天花,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生过新冠的人会再生新冠,这就意味着疫苗提供的免疫不是永久的。”

“所以,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全人类都打一遍新冠疫苗,把R0值控到很低的水平,那么新冠病毒就不能被剿灭。这些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球性的疫情一直会存在。”张文宏补充道。

所以,只有中国做到“清零”是远远不够的,只要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清零,只要这个病毒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通过世界各国人与物的交流,病毒就有传播的机会,客观上人类就是在和病毒“共存”的。

但是相对于放松疫情管控、主要靠接种疫苗抗疫的西方国家,这一年多来,中国多个城市的散发疫情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这得益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动态清零”策略。

张文宏医生在号召大家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策略。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而张文宏所说的“动态清零”策略与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文章中所说的“必须坚持严格防控”的措施非常相似。高强在文中写到,“通过严格的隔离控制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把病毒封锁在最小的范围内‘自消自灭’。”

所以,“与病毒共存”的现状和“动态清零”的策略并不矛盾。“与病毒共存”是病毒尚在地球存在,且很可能很长时间会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动态清零”是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积极的抗疫战略。

当然,也无须讳言,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张文宏和高强的观点是相左的。高强在文章中说:“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而张文宏的观点如同上述:“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

还需要指出的是,个别自媒体动辄给张文宏这样的专家扣上“投降主义”的大帽子,是极不妥当的。张文宏医生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爱国者。在一年多防疫抗疫期间,他对民众、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

在疫情初期,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鼓励大家,“再闷2周,把病毒‘闷死’”;作为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党支部书记,他让党员医生先上一线,没有讨价还价;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他始终在提出自己的科学预判;最近上海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现在一些人对他的话有些误解,尽管如此,讲科学仍然是科学家的使命。7月30日,张文宏在微博中写道,“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的确,除了他之外,不少专家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2020年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王辰院士说,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2021年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分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

2021年5月19日,钟南山院士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

2021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石正丽研究员指出,“德尔塔”变体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或“AY.1”变体。德尔塔变异株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还在继续变异和进化。“我们要放下恐慌心理,做好和新冠病毒共存一段时间的准备。”

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的当下,国家和社会更需要广开言路,包括专家和官员等在内的理性探讨和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疫情的当下形势和未来走向,未雨绸缪,形成科学的共识,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决策层形成正确的决策。

对任何人讲的话进行脱离语境的简化、情绪化转述和讨论,作泛政治化甚至意识形态化的解读,甚至乱扣帽子,这是要不得的,是对眼下抗疫大局有害的。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是因无度的疫情争论,泛政治化的揣测,造成了社会撕裂而吃了大亏。

与新冠疫情的争斗,是一场持久战。张文宏的观点,高强的意见,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今后,随着疫情的变化,类似的不同见解和争论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彼此都是一家之言,都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更不代表组织,民众、社会和政府亦“兼听则明”,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现象,也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必然途径。(观察者网)#高强#

【“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不矛盾——#为张文宏说句公道话#】
#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不矛盾#
张文宏所表达的“与病毒共存”是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这一现状存在,他一直呼吁大家在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王慧opinion :8月7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痛批英美等国将政府防疫失策“甩锅”给病毒变异,并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此观点一出,立刻在互联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有关防疫的讨论中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主张清零派”将矛头直指近期针对南京疫情在微博发声的张文宏医生,声称他所说的“世界要学会与这个(新冠)病毒共存”是宣布向病毒投降,甚至有人直接给张文宏扣上了“投降主义”的大帽子。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报道新冠疫情的媒体工作者,看到这些网上评论我无比震惊,想借此机会说句公道话。

高强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与病毒共存”是指英、美等国盲目解除或放松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经历了一年半的疫情,大家有些疲惫,甚至麻痹,在国内散发疫情不断之际,高强提出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在接种疫苗之后消极抗疫,还是及时的。

而张文宏所表达的“与病毒共存”是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这一现状存在,他一直呼吁大家在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今年(2021年)6月6日张文宏在观察者网的专访中明确指出,今天,中国可以说是彻底消灭了新冠病毒,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中国发生的疫情都是从境外传入的。但是,中国可以做到清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做到。只要其他地方清不了零,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在世界上一直传播,流转。从原则上讲,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可以做到消灭新冠病毒。其他地方的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不能做到清零,因此这个病毒就会一直在地球上存在。

张文宏在上述采访中说,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解释道:“首先全世界每个人都去打疫苗。第二,天花疫苗打过一针之后可以永久保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新冠病毒,实现人人打疫苗现在还做不到。另外,它给大家提示的特点就是,打了疫苗可能也无法实现永久保护。生过天花的人不会再生天花,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生过新冠的人会再生新冠,这就意味着疫苗提供的免疫不是永久的。”

“所以,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全人类都打一遍新冠疫苗,把R0值控到很低的水平,那么新冠病毒就不能被剿灭。这些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球性的疫情一直会存在。”张文宏补充道。

所以,只有中国做到“清零”是远远不够的,只要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清零,只要这个病毒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通过世界各国人与物的交流,病毒就有传播的机会,客观上人类就是在和病毒“共存”的。

但是相对于放松疫情管控、主要靠接种疫苗抗疫的西方国家,这一年多来,中国多个城市的散发疫情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这得益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动态清零”策略。

张文宏医生在号召大家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策略。他曾在观察者网的专访中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而张文宏所说的“动态清零”策略与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文章中所说的“必须坚持严格防控”的措施非常相似。高强在文中写到,“通过严格的隔离控制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把病毒封锁在最小的范围内‘自消自灭’。”

所以,“与病毒共存”的现状和“动态清零”的策略并不矛盾。“与病毒共存”是病毒尚在地球存在,且很可能很长时间会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动态清零”是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积极的抗疫战略。

当然,也无须讳言,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张文宏和高强的观点是相左的。高强在文章中说:“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而张文宏的观点如同上述:“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

还需要指出的是,个别自媒体动辄给张文宏这样的专家扣上“投降主义”的大帽子,是极不妥当的。张文宏医生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爱国者。在一年多防疫抗疫期间,他对民众、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

在疫情初期,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鼓励大家,“再闷2周,把病毒‘闷死’”;作为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党支部书记,他让党员医生先上一线,没有讨价还价;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他始终在提出自己的科学预判;最近上海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现在一些人对他的话有些误解,尽管如此,讲科学仍然是科学家的使命。7月30日,张文宏在微博中写道,“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的确,除了他之外,不少专家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2020年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王辰院士说,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2021年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分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

2021年5月19日,钟南山院士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

2021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石正丽研究员指出,“德尔塔”变体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或“AY.1”变体。德尔塔变异株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还在继续变异和进化。“我们要放下恐慌心理,做好和新冠病毒共存一段时间的准备。”

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的当下,国家和社会更需要广开言路,包括专家和官员等在内的理性探讨和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疫情的当下形势和未来走向,未雨绸缪,形成科学的共识,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决策层形成正确的决策。

对任何人讲的话进行脱离语境的简化、情绪化转述和讨论,作泛政治化甚至意识形态化的解读,甚至乱扣帽子,这是要不得的,是对眼下抗疫大局有害的。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是因无度的疫情争论,泛政治化的揣测,造成了社会撕裂而吃了大亏。

与新冠疫情的争斗,是一场持久战。张文宏的观点,高强的意见,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今后,随着疫情的变化,类似的不同见解和争论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彼此都是一家之言,都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更不代表组织,民众、社会和政府亦“兼听则明”,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现象,也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必然途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皇太子在塞外出事后,圣祖任命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但这位八阿哥办差刚20天,圣祖便开始对他进行一系列的指责:“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肤所宽有及所施恩泽处,俱归功于己
  • #心理##心理学[超话]#人在愤怒的时候,如果正好看到刀、瓶子等武器,即便是不使用这些武器,也很容易受到暗示,做出暴力攻击的行为。正在愤怒情绪中的人,只是看到武
  • 糖豆的姐姐们,热爱跳舞,热爱锻炼,更热爱美好的生活!今天,是世界微笑日,让我们看见最美的笑容,迎着光明媚绽放!
  • !#肖战# 肖战一直想唱给粉丝的歌的含义~[兔子]为何取名为“克卜勒”,对此yz自己也做出让所有歌迷感动的解答:“克卜勒是一个超新星的名字,这颗星星是从16世纪
  • “不行,你现在已经是人了!猫奴成功晋升女儿奴,好不容易养大了,小没良心的差点让人连盆端走。
  • 在挽回的路上最难克服是自己的心态,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心态,我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要和我分手?我一直有讲过,在连续的正确下,一定要收起自己的欲望,因此时根本就不把市
  •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每日诗词――采桑子 九日、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蝶恋花 喜欢下阕“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
  • 后来,民警找到了打人男子,并把他传唤至昭君路派出所进行核查,被打女子在医院进行治疗。据该校工会主席屈立运介绍,当晚该名学生因为未佩戴口罩被阻止进入学校,但其不听
  • 朋友和男朋友分手两个多月了今天突然说她们复合了我真的比她还要高兴 其实在这两个月里我真的看到了她变得很丧变得没有以前活泼变得没有之前那样开朗 她说她是细节怪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解读:四时阴阳之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会根据此而在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以便服从于其四时阴阳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起生活并且生长
  • 再从乡村振兴来看,不管是乡村娱乐也好,乡村度假也好,其实都是相对独立的项目开发,对整个乡村有一定带动作用,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目前我们乡村面临的文化崩塌、人口外流
  • 《暗黑之湖》#书香商院打卡#1843230本书是以一个侦探的为主人公视角来阐述的一个探案过程,小说一开始便以在暗黑的湖面飘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教师的尸体展开的。在
  • 很多人问我我单身但现在的原因,下面我来说一下。 都说现在男生越来越不追女孩了,基本上认识几天,觉得还还过去,直接问一句,在一起吗?连朵花都不用送,两个人就愉快
  • 娃被接回奶奶家了,因为,我们都需要恢复元气[允悲]呃,愿彼此休整几日后,还能继续上演母慈子孝[阴险][阴险]有了多哥以后,我发觉自己越来越像个孩子了,我很感谢我
  • 我虽然很累,却也睡不着,就找闷油瓶说话,我依旧想不到小孩的父亲和师父来到这里的动因,如果他们都是为了蓝玉,那么这里应该存在蓝玉的线索,可我没有看到。小鬼的爸爸当
  • 据红石林业局贮木场场长王军介绍,最初,当地工人们在远处观察认为是野生的狍子,因为它迟迟不走,工人们每天就扔给它一些玉米等食物。据红石林业局贮木场场长王军介绍,最
  • 22年来,常年奋战在苏丹、乍得等海外固井施工现场,与斯伦贝谢、哈里巴顿、CNPC长城固井等国际知名固井公司同台竞技,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多次攻克了施工技术难关,
  • 本公司与所属艺人都未曾试图或依赖过任何形式的音源排行造假,不仅如此我们也从未和进行音源排行造假的企业联系和见面,再次诚恳地告诉大家。该OST是艺人收到涉外而参与
  • ?道歉nm,我就玩了一会消消乐,就发生了事,人家作为tgr知道你有几个站子啊,你一个最近刚成立的连属性都不明的站子凭什么要求人家记得你,怎么双人站和个站都能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