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来稿#

[带着微博去旅行] #重庆一男子走失39年终于回家# @平安万州 @邯郸大小事

“爸、妈,幺儿回来了。”今年44岁的张少波(原名牟云峰)三步并作两步跨进院坝,华发苍颜的两位老人双双凑前,将心心念念39年的小儿子拉入怀中,三人埋头相拥,喜极而泣的泪水如泉水般奔涌……5月13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石龙9组一户农家小院内,鞭炮声声、欢歌阵阵、笑声连连,在重庆市万州区和河北省邯郸市两地警方的倾情协助下,这家走失39年的幺儿牟云峰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1982年,一个交通、科技、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当时年仅5岁的牟云峰因生性活泼,又是家里7个孩子中的老幺,倍受父母宠爱,走亲访友,父母必定带上他。当年腊月二十,父亲牟静明去河南“老挑”家走亲戚,便决定捎带幺儿,说是要让他见见“世面”。

谁知,父子俩从湖北省宜昌市坐火车到达河南省南阳市火车站下车时,顽皮的牟云峰在前面走着、蹦着、瞧着,很快便从父亲眼前消失。

“冬月二十出门,冬月二十五就走丢了,自此天各一方,39年未见。”5月13日,面对笔者采访,已76岁高龄的牟静明哽咽难言,言语无法道尽数十年的心酸和无奈。

老人称,儿子走失后,自己和“老挑”从凌晨1点多找到翌日傍晚,将火车站搜了个底朝天,始终未能见到那个熟悉的小身板。

“儿啊,你去了哪里?我回家咋交代呀?”带着满腔悔恨和不甘,牟静明无奈地踏上归途。

回家后,面对家人邻居的数次询问和疑惑目光,牟静明总以“孩子留在南阳读书”搪塞。细心的家人却发现,自从父亲回家后,饭量每顿减至半碗,经常独自发呆,甚至悄悄抹泪……直到半年后,村民们凑在一起看当时很火的电视剧《星星知我心》时,看着银幕上可怜的孩子,牟静明强压多日的情绪瞬间失控,他跑回家钻进被窝“呜呜”痛哭……

至此,家人才惊悉,可爱的小云峰早在半年前便已走失。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寻找一个在外地走失的人何其困难?加之牟家人口众多,家庭本就贫困,填饱肚子已不容易,哪有余钱支撑千里迢迢寻亲之路?因此家人虽对牟云峰万分担忧和牵念,但也只能将所有思念深埋心底,以待来日方长。

时代转瞬进入21世纪初期。彼时,电脑和互联网渐渐走入白羊镇石龙山脚下的这个闭塞山村。牟云峰的姐姐也从网络上关注到“宝贝回家”“等着我”等寻亲平台,并多次满怀希望将与幺弟长相酷似的表弟照片寄往节目组(因牟云峰走失前没有照片),但总是石沉大海、杳无回音。2011年12月,在当地警方的“打拐”宣传中,从未放弃寻子希望的牟静明夫妻到区公安局刑警支队“打拐办”采集血样,随后该血样进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和失踪儿童信息库。

采访中,笔者问牟云峰是否记得儿时故园?他称“依稀记得爸妈、五个姐姐、家旁的黄葛树、门前的柚子树和妈妈养的蚕。”而对于为何近日才有寻亲愿望,他表示“前路坎坷,心有余而力不足”。

2021年4月6日,牟云峰的表妹向万州区公安局刑警支队提供信息,称牟云峰的五姐在刷抖音时发现一个人与父亲年轻时颇像,希望帮助查实。经警方调查,该男子姓柳,家住南阳,自称也是走失儿童,在获悉牟家的强烈寻亲愿望后,他毅然来到万州区,并在区公安局刑警支队采集血样,与之前采集的牟静明夫妻的血样进行DNA比对。

在等待DNA结果的时间里,柳某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4月27日,柳某的DNA数据显示:其与牟静明夫妻并无血缘关系。

“虽然很遗憾,但我们坚信,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只要弟弟尚在人间,就有找到的一天,让爸妈在有生之年了却夙愿。”牟云峰的四姐说。

然而,让牟家人做梦都未想到的是,时间仅间隔两天,4月29日,一通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公安局刑警大队与万州区公安局刑警支队的电话,让牟云峰和家人的寻亲梦即将成为现实。

原来,今年初以来,公安部组织开展“团圆行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依法严打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全力缉捕违法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解救失踪被拐卖儿童。在警方声势浩大的宣传影响下,4月底,牟云峰前往当地邯郸永年公安局刑警大队采集血样,之后便满怀希望等待好消息。

在其血样采集上传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和失踪儿童信息库后,系统很快匹配出与之相应的“牟静明”血样,经邯郸和万州两地警方分别比对,两者存在亲缘关系,后经DNA复核,明确“张少波”就是牟静明寻找39年的儿子牟云峰。

5月10日,万州区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将这一喜讯告知牟静明夫妻。喜从天降,牟家人奔走相告。随后牟云峰与亲人互通电话、视频,商定归乡行程。

5月11日,牟云峰的姐夫抵达邯郸市,接到幺弟后于5月13日上午抵达万州区。随后,由万州区公安局刑警支队和白羊派出所民警护送其返回阔别39年的故乡。

村口,大红横幅扯起来、喜庆鞭炮炸起来;院坝,喧天锣鼓敲起来、团圆宴席围起来……

在公安民警、村干部、媒体记者、亲戚、村民的簇拥下,胸佩大红花的牟云峰显得近乡情怯、激动万分。

而家门口的老父亲牟静明,也似乎格外局促和紧张,但脸上难掩喜悦之色;其母,则一早将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准备迎接自己的幺儿。亲戚们张罗着贴对联、端茶水、招呼客人,浓浓喜气充溢农家小院。

“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么隆重的回乡仪式,感谢两地警方的倾情相助,让我在亲生父母有生之年还能找到回家路,圆了我今生最难圆的梦。”牟云峰说。

#柔情史##我和妈妈的故事# 中国式母女的相爱相杀 文|读者:款款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我和我妈 相爱相杀。”——这是电影《柔情史》印在海报上的一句宣传语,也是整部电影的故事核心所在,即一对普通母女“相爱相杀”的琐碎日常。

北漂女孩小雾是一个自由编剧,因为意外得到一笔稿费,她租下了胡同里的一个老房子,并期待着一个人的崭新生活。然而母亲却突然搬来同住,并将她荒谬的生活规则与偏执的行为方式强行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小雾备受折磨。于是独属于母女间的奇特战争开始了。她们在一蔬一饭间你来我往,仿佛乐此不疲地相互伤害着,又试图从彼此身上寻求慰藉。

电影由“奶”“羊蝎子”“瓜”三段组成,“吃”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因为正是饭桌连缀了母亲的世界和女儿的世界,是两人之间唯一风平浪静的闲暇时刻。母亲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对女儿目前身处的世界鞭长莫及。只有饭桌,是她唯一能找回存在感和安全感的地方。她在饭桌前将女儿一口口喂养长大,在饭桌前传递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在饭桌前成为一个母亲。

女儿小雾虽然看似独立自由,但面对生存困境和创作焦虑,她也在艰难地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至于与母亲的争吵,尽管痛苦却也痛快,好似一场默契的游戏,让她短暂忘记外面的风雨。说到底,这其实是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笨拙地对抗世界、保护自己。而母女关系的微妙映照,又让女儿选择了与母亲完全相反的方式进行应对,于是矛盾、摩擦甚至战争就开始了。

美国心理学与女性研究荣誉教授菲利斯·切斯勒在《女性的负面》一书中,专门用了三个章节来讨论母女关系。在第五章中,她提到了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阿德里安城·里奇(Adrienne Rich)在其著作《女人所生:母性作为一种经验与制度》里引出的“惧母症”(matrophobia)概念。这是一种“愿望”,“彻底肃清母亲的所有束缚,成为个性鲜明的人、自由人”。对此,她还借另一位女性评论家的观点进一步阐释道:“在俄狄浦斯神话中,亲子杀父以便取而代之。相比之下,在新女性神话中,女儿‘弑’母是为了不必取而代之。”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悲剧的宿命论都占了上风,那些女儿们一直努力想要逃离的,反而被根深蒂固地继承下来。在电影《春潮》里,金燕玲饰演的纪母和郝蕾饰演的建波,在将母女之间的角力升级的同时,也将不幸的人生延续。

比起小雾和母亲的“相爱相杀”,建波和母亲更像是仇敌,剩下的只有“相杀”。小雾和母亲会争吵翻脸,也会相携逛街,而在面对母亲如魔咒般喋喋不休的抱怨、控诉乃至谩骂时,建波早就放弃了言语的回击,始终保持冰冷的沉默。因为对于亲手砌起围墙,将自己围困在不幸过往里的母亲,言语是无效的。真正有力的回击或者说报复,是竖起浑身的刺,凡事叛逆而行。

战争止于母亲的病倒。背对母亲的病榻,看着窗外夜色里的霓虹,建波终于开口了。她诉说了从小被母亲漠然以对的委屈,以及母女矛盾的症结所在——父亲。尽管于母亲而言,父亲是罪恶和羞辱般的存在,但于她而言,父亲却是唯一给过她点滴温暖的人。可母亲却硬要摧毁这一点温暖,只为证明自己有多么地不幸。

“你想让我找一个好男人,有一个家,过体面的生活。我不,我就要你看见我现在的样子。”
是的,建波用承袭不幸的方式去反抗母亲的不幸,通过摧毁自己的人生来摧毁母亲的人生。这无疑是双输的惨烈结果。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惨烈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纵使没有如此激烈的冲突,相信每对母女也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紧迫”时刻。

爱恨交织,情仇难分。因为同性的境遇投射,尤其在父权和男权之下,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纷繁压力的女性又普遍缺乏安全感,母女关系在所有家庭关系里也最为复杂和幽深。

香港大学婚姻与家族治疗硕士、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李惠珠在《母女关系交织着复杂的爱恨情仇》一文中曾写道:“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女儿与妈妈的关系紧密,边界模糊的关系使得彼此情绪相互影响着,女儿一方面要安抚妈妈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吸收妈妈的情绪,融合分不出来。身为女儿,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会觉得这个情绪似乎不是自己的,很想摆脱可又摆脱不了,觉得陷入母亲情绪的洞里,但是离开这个洞,似乎又背叛母亲。这样的矛盾挣扎,以及脱离不了的愤怒与无力感,让她纠缠而且进退两难。”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孝顺美德影响下,中国式母女关系更容易深陷这种“逃离-内疚-挣扎/争吵-逃离”的负性情绪循环,难以找到出口。而面对成年女儿的反抗,母亲的口头禅除了“都是为你好”,就是“再也不管你”。比起前者,后者杀伤力更大。因为它唤起的是孩童期的生存恐惧。

在《春潮》里,母亲会骂“白眼狼”,“你从小吃我的,喝我的,合着我养你就是让你来跟我顶嘴”;在《柔情史》里,母亲会大喊“你以为你的自由是什么换来的,你早该挣钱养活我了” 。

因为养育之恩,所以有了“管”的权力。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很多人都经历过被父母支配的恐惧。而作为母亲一生的投射和焦点,独生女所经历的被控制感只会更加强烈。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居家的人,称得上典型的贤妻良母。小的时候,尽管经济条件不好,母亲却总能把家里料理得妥帖温馨,而且常常用一双巧手制造着小小的惊喜。母亲尤擅织毛衣和扎辫子,我也因此经常被同学羡慕。母亲用浓浓的爱意将我包裹,但与此同时,也将我重重围困。

除了上学,只要我一不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她就会恐慌。用我四婶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恨不得把你拴在裤腰带上”。整个成长期,我都在这张爱的罗网里左突右撞。直到进入大学,除了遵守至少每两天打一个电话的约定,作为反抗,我开始一两个月不回家。有一次,因为跟同学在外吃晚饭,我没有接母亲的电话。等再拿起手机,有18个未接来电。那一瞬间,往事历历,汹涌而来,我终于忍不住情绪崩溃。

如今回想起来,我才发现,那时的母亲是孤独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作为家庭主妇,母亲也没什么朋友。加上那个年代经济拮据、娱乐匮乏,我既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她的朋友、她的玩伴、她的生活目的、她的情感寄托。也正是因为慢慢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年来,我开始跟母亲真的像朋友那样相处,从前的那种紧张感也逐渐变得轻盈。

当然,物理距离的拉开是先决条件。远离之后,爱才能自由呼吸,否则就会在密闭空间里发酵成复杂难言的恨意。中国式母女关系,以及所有代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其实都源自界限感的缺失。而无论是痛苦转嫁还是爱的捆绑,都不过是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关于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界限感”是对关系双方的要求。当我们想让母亲把女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时,我们也应该撕掉母亲的标签,把她也当作一个人、一个女人来看待。

母亲也是人,会有脆弱、愤怒、嫉妒、自私的时候;母亲也是第一次做母亲,会有彷徨、无助、忧郁、想要放弃的时候。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要生孩子,或者在根本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成为了父母。而流传千年的“慈母”圣像塑造和主流文化里对“母爱伟大”的讴歌,都让母亲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跟母亲关系的真正缓解,是从第一次明显看出她的衰老开始的。当我惊讶地发现母亲的模样变得比我记忆中瘦小时,就好像褪下了“母亲”这个壳,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母亲也是个普通人。前两年过年回家,如同当初她教我背唐诗一样,我教她使用智能手机,从那笨拙又用力的模样里,我瞥见了幼时的自己。有次国庆回家,我看懂了她眼里的喜欢,于是将口红送给她,并让出梳妆台,让她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涂抹,就像小时候我偷偷穿她的高跟鞋一样。与此同时,借助微信的文字和表情包,母亲的爱意有了更多的外露表达,而我也开始学着对母亲进行哄劝式的赞赏,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在乎。

在前述提到的两部电影里,两对母女的“相杀”也都因为母亲的“示弱”戛然而止。《柔情史》里是母亲黄昏恋的失败,《春潮》里是母亲的病倒。在《亲情无价》《热泪伤痕》《母女情深》等多部讲述母女关系的经典美国电影里,这也是让矛盾暂歇的通用情节。因为借由危机或生病而来的,其实是一次角色互换,一次婴儿回归。

随着母亲衰老,女儿成熟。身体、经济、认知、地位,在时间的催化下,母女关系也发生了调转。女儿变成母亲,母亲变成女儿,从而获得一次和解的机会。本质上母女一直互为镜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双生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清自己身为人、身为女人的局限,才能找到一种自洽的方式,更好地与母亲相处。抛下“母爱是最伟大的”双重束缚,才能减轻女儿反抗的愧疚,并卸下母亲圣像的枷锁,真正透过“母亲”,看见母亲。

【产后出现这些#症状# 真的不是#矫情#】 有一部电影的一句旁白是,“上帝知道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才创造了妈妈”。“母亲”这一角色承载了太多的责任,有人说“妈妈是超人”,有人说“为母则刚”,其实,妈妈就是用生命在孕育生命。这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难以启齿的“尴尬”。除了备受关注的产后抑郁症,还有严重腰背痛、盆底器官脱垂、奶水不充足……这些都是每位宝妈历经十月怀胎的辛苦后,需要面临的“坎儿”。
面对这道“坎儿”,有的宝妈开始各路寻医问药,可治疗后刚开始有好转,没过多久症状又复发了。有的宝妈干脆“硬挺着”,因为家里老人告诉她们:“没事的,生过孩子都这样。”

母亲节即将来临,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的专家们为准妈妈、新手妈妈准备了一份健康宝典,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我是真的病了,不是矫情”

“我真的是够了,生完宝宝之后感觉腰疼的要折了,可他们都觉得我是矫情。”拿到手中的检查报告单,丹丹(化名)哭了,“我是真的病了,不是矫情。”报告单上的“骶髂关节紊乱”那几个字格外显眼,妇保科副主任王磊安抚她之后,便为她制定了个体化的整体康复治疗计划。

“产后腰背痛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王磊说,比如生理性缺钙、产后劳累过度、哺乳姿势不当、产后活动少等都会诱发腰痛。此外,产后腰痛最主要还是妊娠分娩期激素的改变,使骨关节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发生小关节错位,引起的神经卡压引起疼痛,还有就是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腹内压增大,骨盆会前倾、前移,腰椎曲度增加,腹直肌过早分离的患者,核心力学失衡,腰背部承受更多的压力引起疼痛,同时也会增加盆底的损伤。

“产后42天-6个月为产后康复的黄金期。”王磊提醒,一旦出现咳嗽漏尿、尿频尿急、性生活不满意、阴道异常等现象,说明盆底功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盆底功能筛查评估,了解盆底功能损伤程度,进行盆底康复。

“我不是娇气,是真的疼”

“你们不要再吵了!我喝,我喝还不行吗!”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因为喝“下奶汤”,莉莉(化名)和家人吵架了。

莉莉虽然很怕疼,但为了宝宝的健康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宝宝六个月的时候长牙了,把乳头当成磨牙棒,感觉奶头都要被咬掉了……”除了疼,还有生完宝宝后身材走样、奶水不足,这都让一向坚强的莉莉在夜里偷偷抹眼泪。但是最让她忍受不了的是家里老人说莉莉奶水少,需要喝那些油腻腻的“下奶汤”。猪蹄汤、大骨棒汤、鲶鱼汤、鸽子汤,一碗又一碗,让她干呕不止。因为宝宝吃得少,莉莉堵奶了,乳房肿得厉害,乳头下有很大的硬块。宝宝吃不到母乳饿的哇哇哭,自责的莉莉抱着宝宝哭。

“过于油腻的汤水是绝对不建议产妇在月子里喝的。”孕妇学校护士长高艳梅强调,由于错误的饮食观念,不科学的喝汤水导致乳腺炎发生的情况有很多。尤其是在生完宝宝48小时后,人体进入一个泌乳的高峰期,产妇感觉乳房肿胀特别明显,这时如果让她们喝“下奶汤”,前期“三早”又做的不好,乳房没有得到充分的吸吮,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会导致乳房高度肿胀、“石头奶”的发生。

“保持泌乳的重要前提与早期频繁的吸吮、不断地排空乳房直接相关,营养、睡眠、休息、心情,都是一些辅助条件。”高艳梅说,在早期应开启正确的喂养模式,远离干扰母乳喂养的一些潜在因素。

“生了一场几乎没有人理解的病”

“妊娠纹真丑!”“他最近对我爱理不理的。”怀孕以后,很多活泼开朗的女性变得多愁善感。网上曾有一位刚生完宝宝的孕妈形容分娩后自己的心情是“怀着最大的期待和爱意生下孩子,没想到因为病痛,迎来的却是意料之外的悲伤、无助、内疚和绝望”。

很多人会说,女性在怀孕以后会变得矫情。对此,围产保健门诊心理咨询师孙玉红表示,心情不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这些问题远不止“矫情”那么简单。调查研究发现,10%-15%的女性会产生产后抑郁症,50%-80%的女性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绪。患了产后抑郁症的妈妈说自己是“生了一场几乎没有人能理解的病”。

“凌晨3点小宝起来吃奶,大宝醒了要看故事书。3点40小宝睡了,4点30大宝醒了要找妈妈。5点40,小宝饿哭了喂小宝,本来可以吃完奶睡着,可小宝又拉臭臭了,别问一个老母亲是如何疯的……”清晨,晓丹(化名)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她的“日常”,并配了一张累倒在地的表情图。很多像她一样的宝妈除了在朋友圈分享喜悦外,还有矛盾、担心、抱怨、疲惫、失落等负面情绪。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应该是赋予更多的活力,而不是摧毁。”孙玉红说,产后抑郁症不但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对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要给予充分重视,进行积极有效的精神心理干预。
“预防产后抑郁症要从孕期开始。”孙玉红说,丈夫的支持和鼓励是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强大力量。夫妻双方在孕育新生命的时刻要明白,宝宝不是单独一个人的附属品,爸爸也要分担照顾妻子和宝宝的重任。家庭成员要关注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如果发现她们经常因一点小事生气,或变得过于担心胎儿,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以及重要生理功能有关的改变,就要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希望宝妈们在产后也不要“丢失”自己,只有让自己更快恢复健康,完成美丽的蜕变,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收获幸福的人生。

记者:周琳;通讯员:孙丽霞 叶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石心石意,石来运转,与石俱进,等等,都是深刻的中华石文化,特别是那些生动的像形石和图案石,更有许多吉祥的寓意和动人的历史典故。奇石文化上的无穷观赏价值和经济上的
  • (3)对于未来想做学术研究路线、计划走考公考编考教师等路线、未来想返回到家乡非1、2线小城市(未来很不想去大城市工作)同学:其实在哪座城市远远没有在什么学校读什
  • 7月4日,张兰直播时当着7000多人的面被问到新儿媳有什么标准时,她直言:女孩子只要善良就行,其他的随缘,我没那么挑剔~说完,她接着说:下辈子我还要当女生,想怎
  • 一只太孤单,迎来老二,在有限的生命里,好生相待,既养之,则不离不弃[笑哈哈]平时记录下的点滴,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陪伴,就像现在的微博记录下陪嘎@阿云嘎Music
  • 任凤祥:我一辈子最爱扳船,每天一早到晚,水大水小都关心着呢。任凤祥:我每天就在这里,我们以前这里交通不好,没有吃的,就靠游泳……上世纪70年代,物资匮乏、交通不
  • 快龙的翅膀相较其躯体显得很小,长有翼膜,可以将其托上天空。牠的腿部与身体的结合处界限分明,但臂与身体的连接处却十分光滑。
  • #『矫正案例』分享自@正畸界的小仙女(专业推荐美学正畸医生的博主,找她可以为你定制属于自己的完美笑容)#杭州牙齿矫正# 牙齿不是很好看很影响面部美观,下巴也
  • 术前6次鼻整形术后,做过单纯L型硅胶,L型硅胶➕耳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舒博➕耳软骨,肋软骨,自觉鼻头下旋,鼻头低,鼻小柱后缩,小叶小柱比偏小,鼻背鼻根低,
  • 这次“我的月湖记忆”全球征集活动,70多岁的沈一鸣老人找出20余张珍贵老照片,让我们透过他的镜头,穿越回那个“90年代”。(甬派) 寧波真的是糯米愛好者的天堂這
  • #茶百道已获国家民办学校办学资质##茶百道成立培训学校#【#茶百道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2023年完成全链路数智化建设】据获悉,茶百道透露,2023年,茶百道
  • 我最想分享的是,我发现木村是鼻炎患者,不知道度娘或者哪里能求证没,反正我个人觉得他是铁定鼻炎的,在《PRIDE》和《CHANGE》里面,他有擤鼻涕的动作,表演得
  • 实际上,她一直都知道有这么个儿子,知道这个儿子在南方的一户军人世家被宠得像个小王子,她曾偷偷去看过他,所以,她怎么能哭得出来呢?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这么年轻就突
  • @微博抽奖平台 (PS:领奖时会核实是否参与投稿) #棉花娃衣秀场[超话]# ᖗ( ᐛ )ᖘ✏️ 大家晚上好吖~ ⛲️⛲️⛲️因为有很多小姐妹私信问小安利能否投
  • 但好在这一夜你熬过来了,不再害怕散发光芒的你,让我循着光找到你,爱上你。人的一生由许许多多的遗憾组成,而在这一年里我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还是没能去到现场,听你把
  • #光与夜之恋交易[超话]#大白菜,光与夜之恋,aq送q,小情 标价199r出,找了估价,估价300 想买大情,所以就先把这个小的出了,没有冻结ggs,普通书签加
  • 第一大客户特斯拉 扩建工厂 产能翻番在宁德时代发布年报的同一天,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然而两者却有着不同的走势。今年3月下旬,市场传出消息称,宁德时
  • 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生命真的很短,我们每一刻都在逼近
  • 她记得傍晚时好像曾在庵中与他擦肩而过,一个斯文书生而已,而且初次见面就如此撩拨于人,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于是当即口占一词,边弹边唱道一首《杨柳枝》:《杨柳枝》陈
  • 一旦天气不好,卫星侦察体系就没有办法发挥作用,就算是雷达侦察卫星所能够发现的目标也是有限的,在进行图片判读时,也未必能够发现运到前线并经过伪装的武器装备。因此俄
  • 在流行文化和媒体中,强化亚洲的代表性的需求非常多,而 音乐节的使命就是让艺术家能够在布鲁克林中心的一个耀眼舞台上大放异彩。(布面油画)#遇见艺术# #绘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