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怎么样的念佛人,
可得到念佛最大和真实的利益?

愿往生的念佛人被嘉许和称誉为诸佛之子,
利益至大

释尊在
《 观经 》
嘉许和称誉念佛人,

云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
生诸佛家。」

有人起疑 :
念佛那么容易,
几乎无人不晓。

若然佛所言不虚,

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人中之佛、
二圣之友、
诸佛之子!

佛是如语者、
实语者,

所言不虚。

只因我等凡夫疑障太重,

信不及、
受不来,

才生起疑惑!

同时,
正因为我等凡夫人人有疑障,
纵使我们都念佛,

但总是不能安心地、
老实地一直念下去,

患得患失,
若存若亡,

以致很多念佛人得不到最大、
究竟和真实的利益。

那么,
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念佛人,

才可得到最大、
究竟和真实的利益?

其实,
释尊宣示
《 观经 》,

藉韦提希夫人的厌苦缘,
向不同根性的众生,

包括修定善观行、
散善三福,

乃至逆恶凡夫等,
劝化他们一心迴愿,
念佛往生。

所以,
愿往生的念佛人所得的利益至大。

称念弥陀佛名所得
「 入正定聚 」
和当来利益是独一无二的

称念弥陀佛名可得
「 现当二益 」,

略说共有十五种,
其中现世利益有十一种,

第一 、弥陀住顶;
第二 、佛光护身;
第三 、诸佛护念;
第四 、菩萨相随;
第五 、冥众护持;
第六 、消除罪障;
第七 、增长福慧;
第八 、离诸厄难;
第九 、能得寿康;
第十 、将获善终;
第十一 、入正定聚。

上述的现世利益,
与称念其他佛名差不多,

主要是佛菩萨等护持,
得身心安稳,

但 「 入正定聚 」 除外。

至于当来利益有四种,

第十二 、断除轮迴;
第十三 、往生净土;
第十四 、成就佛果;
第十五 、广度众生。

这些利益,
唯称弥陀佛名才有,
独一无二,
念他佛名没有的。

话虽如此,
我等凡夫障深慧浅,

纵使得闻甚深微妙的佛法,
只感到理深解微,

我们对
「 念佛 」、
「 往生 」、
「 净土 」、
「 成佛 」 等所知极少,

枉论善解。

所谓
「 行由解起 」,

若论先得解念佛往生之妙法而后起行念佛,
对为苦所逼的凡夫来说,
恐怕不切实际。

以上情况,
《 观经 》
下品下生文有描述 :

如此愚人,
临命终时,
遇善知识,
种种安慰,
为说妙法,
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
不遑念佛。

言下之意,
当我等愚恶凡夫欲求出离生死之时,

虽闻妙法,
得知念佛往生,

但因苦恼、
疑虑、
恐惧等,

没法提起正念修行。

「 不遑 」 者,

信不及、
受不来!

《 观经 》
下品下生文的启示 :

信不及、
受不来的人,

该如何念佛得生净土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该如何念佛得生净土呢?

《 观经 》
下品下生文续言 :

善友告言 :
「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
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
令声不绝,
具足十念,
称 「 南无阿弥陀佛 」。

称佛名故,
于念念中,
除八十亿劫,
生死之罪。

言下之意,
纵使我们信不及、
受不来,

没法提起正念修行,
只要真心真意出离六道轮迴,

相续而不间断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也得除罪消业,
蒙佛光明摄取。

《 观经 》
下品下生文续言 :

命终之时,
见金莲华,
犹如日轮,
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
即得往生,
极乐世界。

为甚么释尊及
「 自信教人信 」 的善知识,

要教
「 信不及、
受不来 」的
下辈者口称
「 南无阿弥陀佛 」,

从而除罪消业,
蒙佛光明摄取,
即得往生,

极乐世界呢?

这句名号有何特别之处?

为甚么这句名号有如斯威德神力,
致使一个下辈的逆恶凡夫,

于一念间摇身成为诸佛之子?

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就是一心归命弥陀的念佛往生人

欲究其因,
源自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依第十八愿,
念佛人十声称
「 南无阿弥陀佛 」,

具足十念,
故得往生。

善导大师云 :
今此 《 观经 》 中,
十声称佛,

即有十愿、
十行具足。

云何具足。

言 「 南无 」 者,
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迴向之义。

言 「 阿弥陀佛 」 者,
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
必得往生。

由此可见,
一心归命的念佛人,
可得往生;

一旦往生,
必定成佛。

有甚么利益比成佛更大呢?

只有成佛的利益是真实。

因此,若问念佛最大和真实的利益是什么?

当然是往生成佛。

又问做一个怎么样的念佛人,

可得到念佛最大和真实的利益?

一心归命的念佛人,
必得往生成佛。

不论是临终之机,
还是平生之机,

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的人,
就是一心归命弥陀的人。

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的人,
就是信愿行具足的人。

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的人,

就是老实、
如实的念佛人。

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的人,
自然与这句名号所具功能和意义相应。

这句
「 南无阿弥陀佛 」 名号
所具功能和意义是甚么?

答案在第十八
「 念佛往生 」
愿愿文一句 ––

「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

若我们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而不能往生弥陀净土,

法藏菩萨岂不是不能取正觉、
不能成为阿弥陀佛?!

但阿弥陀佛今现在佛了,
念佛往生人岂会不得往生呢?

「 念阿弥陀佛 」 和
「 称南无阿弥陀佛 」 之分别

不少念佛往生人常问,
念佛应
「 念阿弥陀佛 」,

还是
「 称南无阿弥陀佛 」?

有何异同?

其实 《 观经 》
已写得很清楚 :

若不能提
「 念阿弥陀佛 」,

应「 称南无阿弥陀佛 」,
说明我等凡夫为苦所逼,

心难以持念、
忆念、
想念阿弥陀佛,

故教称佛名 ––
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 」
六字中的
「 南无 」 二字,
即是归命。

归命心,
已具足至诚心、
深心和迴向发愿心等
「 三心 」、
真信心、
切愿心、
出离心、
欣求心、
恭敬心、
菩提心等种种心。

尽管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的人
未必知六字洪名意义或功能,

但阿弥陀佛闻声即现,
自然光明摄取而不捨,
不可思议!

【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一 ·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第二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在舍卫国,那时阿难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城里化缘乞食。看见一个小孩子,有双眼失明的父母,(这个孩子)把乞讨得到的好的食物供养父母,粗糙的食物就自己吃。阿难对佛说:“世尊,这个小孩子非常少有,乞讨到好的食物,用来献给父母,选择粗劣、不好的自己吃。”

佛说:“这不算难,我过去生中,供养父母,才是极其困难。”阿难对佛说:“世尊,过去生中,您供养父母,那些事是怎样的呢?”

佛说:“在过去,有大国的国王,统领国土。国王有六个孩子,各自统领一个国家。当时有一大臣名字叫罗睺求,谋划起兵,杀掉了那大王和他的五个孩子。大王的第六个小儿子,事先有鬼神来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其他五位兄弟,都被大臣罗睺求杀害,接下来要到你(这里)了。’王子听说后,立即回到家里。妻子看见王子脸色忧虑憔悴,与平常不一样,于是问丈夫说道:‘你为什么这样呢?’丈夫回答妻子说:‘男人的事情不能告诉你。’妻子说:‘王子,我现在和你生死与共,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不能告诉我?’丈夫回答妻子说:‘刚才有鬼神,来告诉我说:你的父亲及五个哥哥,都被他人所杀,接着轮到你了。因为这件事忧虑害怕,不知道该去哪里。’

夫妇(一起)想办法,立即一起带着孩子,逃奔去其他国家,携带七天的粮食,预计可以到达。(但由于心里)惶恐害怕导致错误地走上了曲折的小路,走了十天,还没有到达。

粮食用尽,困顿饥饿临近死亡,王子想着:‘三人同死,痛苦太大了,宁可杀掉一人,保存两人的性命。’于是便拔出佩剑,想杀掉妻子。他的儿子回头看见父亲,合掌说道:‘希望父亲现在不要杀我的母亲,宁可杀掉我自己,来替代母亲的性命。’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想杀掉自己儿子,儿子再次说道:‘不要断绝我的性命,如果断绝我的性命,肉就会腐臭发烂,不能保留多长时间,(这样)我的母亲可能(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不(要)断绝我的性命,需要时就割取,每天慢慢吃。’(即使这样)还没有到有人的村子,剩在身上的肉,只有三块了,儿子对父母说:‘这两块肉,请父母吃掉它,还剩下的一块肉,就拿来给我。把我放到地上,父母继续前进。’

当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于是立即观察是什么因缘。看见这个小孩做稀有的事情,就化作(一只)饥饿的狼,来索取肉,小孩思考着:‘我吃这些肉,也是性命将尽,不吃也是死。’就舍下这块肉,给了饿狼。释提桓因就变成人,对小孩说:‘你现在割肉,给你的父母,心中后悔吗?’回答说:‘不后悔。’又说:‘你现在为痛苦恼乱,谁能相信你没有生起后悔心呢?’小孩这样就说出真实(不虚的)话语道:‘我若不悔,身体的肌肉还长出来恢复像以前一样,如果有后悔的想法,就马上死去。’说完这句话,身体恢复,和原来的样子没有差别。释提桓因就将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归聚一处,拜见了当地的国王。(国王)心里充满巨大的悲喜,怜悯他至孝,感叹从来没有过,就给他军队,回去恢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护佑他渐渐做了阎浮提王。那时的小孩,是我的前身,那时的父母,就是(我)现在的父母。”佛说:“不但现在赞叹慈爱孝顺,在无数劫以来也常赞叹。”

众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过去生中,供养父母,那些事都是怎样的呢?”佛说:“过去迦尸国王的领土中,有一座大山,山中有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他的)父母年纪很大,并且眼睛都看不见。睒摩迦常常取美味的果子、鲜花和甘甜的水,用来赡养父母,把他们安置在悠闲安静没有恐惧的地方。凡是做(什么)事情,一举一动,(睒摩迦)先禀告父母。(这天他)禀告父母后,就取水去了。那时梵摩达王出游打猎,看见有鹿饮水,拉弓射鹿,涂有毒药的箭误中睒摩迦的身体,遭到毒箭射中以后,睒摩迦高声呼喊道:‘一箭杀死三个人,这痛苦何等厉害严重啊!’

国王听见他的声音,马上把弓箭抛在地上,就立即上前观看:‘谁说的这话?我的这座山中有位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仁慈孝顺,赡养盲眼的父母,举世称颂赞叹。你现在莫非是睒摩迦?’回答说:‘我就是。’进而对国王说:‘现在我的这个身体,不计较痛苦,只是担忧父母年老眼盲,父母如果饥饿困顿,没有人供养啊。’国王再次问道:‘你的盲眼父母,现在在哪里呢?’睒摩迦指示给王说:‘在那个草屋中。’王随即到盲父母的住所,睒摩迦的父亲那时对他的母亲说:‘我的眼皮跳动,难道是我孝顺的儿子睒摩迦有灾祸吗?’他的母亲又对父亲说:‘我的乳房惶恐不安地跳动,不会是我的儿子有(很)不祥的事情吧?’那时盲眼父母,听见国王走路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心里生起恐惧:‘不是我的儿子在走动,那是谁呢?’

国王走到他们前面,高声说:‘行礼了。’盲眼父母说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东西,是谁在行礼?’回答说:‘我是迦尸国王。’这时盲眼父母对国王说:‘大王啊!我的孩子如果在,应该给大王奉上好的花果。我的孩子早上去取水,这么晚了久等不回来。’国王于是悲伤哭泣,接着说偈言:

  ‘我是这个国的国王,在这座山游猎,

  只想射禽兽,无意之间伤害了好人,

  我现在舍弃王位,来侍奉盲眼父母,

  和你们的孩子没有差别,千万不要产生忧愁苦闷。’

盲眼父母用偈言回答国王的话:‘我的儿子慈善孝顺,天上人间都没有,国王虽然怜悯我,哪里能像我自己的儿子?国王要怜悯我,希望您指示儿子所在的地方,能在儿子左右,(我们)同死心意也满足了。’

这样,国王带着盲眼父母前往睒摩迦身边。(盲父母)到了儿子所在的地方后,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嚎啕大哭说道:‘我的孩子慈善仁爱,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众神啊!’(盲父母)说偈言道:

  ‘帝释、梵天、护世四天王,为什么不帮助他呢?

  我孝顺的儿子,让他遇到如此痛苦,

  深深感怀我的孝子,请速挽救他的性命。’

这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用天耳听见盲父母悲痛的话语声,就从天而下,来到他们所在之处,对睒摩迦说:‘你对于国王,产生恶心了吗?’回答说:‘确实没有恶心。’ 释提桓因说:‘谁能相信你没有恶心呢?’ 睒摩迦回答说:‘我对国王有恶心的话,就让毒箭的毒传遍全身,马上死去。如果我对国王的做法没有恶心,毒箭应该离开身体,疮疤就会痊愈。’马上就像他说的那样,毒箭自然(从他的身体)出来,(伤处)恢复得像以前一样。

国王非常欢喜,高兴无限,便发出教令,普遍告示国内的人们,应该修行慈善、仁爱,孝顺侍奉父母。睒摩迦从过去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想知道谁是那时的盲父吗?就是现在的净饭王。那时的盲母,摩耶夫人就是。睒摩迦,就是现在的我,迦尸国王,就是舍利弗,那时的释提桓因,就是摩诃迦叶。”

经典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小儿,有盲父母,乞索得好食者供养父母,粗者便自食之。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小儿者,甚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择粗恶①者,而自食之。”佛言:“此未为难,我过去世中,供养父母,乃极为难。”阿难白佛言:“世尊,过去之世,供养父母,其事云何?”

①恶:1.粗劣。如:恶食[粗劣的食物];2.不好。

佛言:“乃往过去,有大国王,统领国土。王有六子,各领一国。时有一大臣名罗睺求,计谋兴军,杀彼大王及其五子。其第六小子,先有鬼神来语之言:‘汝父大王及诸五兄,悉为大臣罗睺求之所杀害,次欲到汝。’王子闻已,即还家中。妇见王子颜色忧悴,不与常同,而问夫言:‘汝何以尔?’夫答妇言:‘男子之事不得语汝。’妇言:‘王子,我今与汝生死共同,有何急缓①而不见语?’夫答妇言:‘适有鬼神,来语我言:“汝父大王及与五兄,悉为他杀,次来到汝。”以是忧惧,莫知所适。’

“夫妇作计,即共将儿,逃奔他国,将七日粮,计应达到。惶怖②所致,错从曲道③,行经十日,犹不达到。粮食乏尽④,困饿垂死。王子思惟:‘三人并命⑤,苦痛特剧,宁杀一人,存二人命。’即便拔剑,欲得杀妇。儿顾见父,合掌白言:‘愿父今者,莫杀我母,宁杀我身,以代母命。’父用儿语,欲杀其子。子复白言:‘莫断我命,若断我命,肉则臭烂,不得久停,或恐⑥其母不得前达。不断我命,须臾则割,日日稍食。’未到人村,余在身肉,唯有三脔。子白父母:‘此肉二脔,父母食之,余有一脔,还用与我。’掷儿放地,父母前进。

①急缓:危急,紧急。

②惶怖:恐怖。

③曲道:曲折的小路

④乏尽:竭尽。

⑤并命:共命运;同死。

⑥或恐:或许;可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便即观之,是何因缘?见此小儿作希有事,即化作饿狼,来从索肉。小儿思惟:‘我食此肉,亦当命尽,不食亦死。’便舍此肉,而与饿狼。释提桓因,即化作人,语小儿言:‘汝今割肉,与汝父母,生悔心不?’答言:‘不悔。’又言:‘汝今苦恼,谁当信汝不生悔心?’小儿于是,即出实言:‘我若不悔,身肉还生,平复如故;若有悔者,于是即死。’作此言已,身体平复,与本无异。释提桓因,即将其子并其父母,使得一处,见彼国王,心大悲喜,愍其至孝,叹未曾有,即给军众,还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渐拥护,作阎浮提王。尔时小儿,我身是也。尔时父母,今日父母是也。”

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常亦赞叹。”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过去世中,供养父母,其事云何?”

佛言:“昔迦尸国王土界之中,有一大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父母年老,而眼俱盲,常取好果鲜华美水,以养父母,安置闲静无怖畏处。凡有所作,举动行止,先白父母。白父母已,便取水去。时梵摩达王,游猎而行,见鹿饮水,挽弓射之,药箭误中睒摩迦身。被毒箭已,高声唱言①:‘一箭杀三人,斯痛何酷甚!’

“王闻其声,寻以弓箭,投之于地,便即往看,谁作此言。‘我此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慈仁孝顺,养盲父母,举世称叹。汝今非睒摩迦耶?’答言:‘我即是也。’而白王言,‘今我此身,不计苦痛,但忧父母年老目冥,父今②饥困,无人供养耳。’王复问言:‘汝盲父母,今在何许?’睒摩迦指示王言:‘在彼草屋中。’王即至盲父母所。睒摩迦父,时语妇言:‘我眼瞤动,将非我孝子睒摩迦有衰患不?’妇复语夫言:‘我乳亦惕惕而动,将非我子有不祥事不?’时盲父母,闻王行声索索,心生恐怖:“非我子行,为是谁也?”

“王到其前,唱言作礼。盲父母言:‘我眼无所见,为是谁礼?’答言:‘迦尸国王。’时盲父母,命王言③:‘王,我子若在,当以好华果奉上于王。我子朝往取水,迟晚久待不来。’王便悲泣,而说偈言:

   ‘我为斯国王,游猎于此山,

  

但欲射禽兽,不觉中害人。

  

我今舍王位,来事盲父母,

  

与汝子无异,慎莫生忧苦。’

“盲父母,以偈答王言:

    ‘我子慈孝顺,天上人中无,

  

王虽见怜愍,何得如我子?

  

王当见怜愍,愿将示子处,

  

得在儿左右,并命意分足。’

“于是,王将盲父母,往至睒摩迦边。既至儿所,捶胸懊恼,号咷而言:‘我子慈仁,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诸神!’说偈而言:

  

‘释梵天世王④,云何不佐助,

  

我之孝顺子,使见如此苦?

  

深感我孝子,而速救济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以天耳闻盲父母悲恻⑤语声,即从天下,往到其所,而语睒摩迦言:‘汝于王所,生恶心也?’答言:‘实无恶心。’释提桓因言:‘谁当信汝无恶心也?’睒摩迦答言:‘我于王所有恶心者,毒遍身中,即尔命终;若我于王无恶心者,毒箭当出,身疮便愈。’即如其言,毒箭自出,平复如故。

“王大欢喜,踊跃无量,便出教令,普告国内:当修慈仁,孝事父母。睒摩迦从昔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欲知尔时盲父者,今净饭王是。尔时盲母者,摩耶夫人是。睒摩迦者,今我身是。迦尸国王,舍利弗是。时释提桓因,摩诃迦叶是。”

①唱言:高呼

②今:假使,如果。

③命王言:命这里有“给”的意思。给国王说➡对国王说。

④世王:护世四天王,又云护国四王。四天王居须弥山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云护世。《维摩经·方便品》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众生,护世四王护之不令害也。”

⑤悲恻:悲痛

《法华经》日月净明德佛入大涅槃
(第二百零二段)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積、供养佛身,而以烧之。
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燃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释迦佛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药王菩萨说完偈语后,又对“日月净明德佛”说:世尊还像我以前见到的那样安住于世间,我很高兴。这时“日月净明德佛”告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涅槃”的时候到了,灭度即将来临,你可以把床座安排好,我在今日半夜,当“般涅槃”。般涅槃译为圆寂,即圆满诸德、寂灭诸恶的一种舍去肉身,成就法身,入大自在的境界。
涅槃有大小之分,即通常所说的小涅槃和大涅槃,小涅槃是小乘人修行的最高果位,其境界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灰身是指身灭、灭智是指灭了六识心;捐形是指捐舍了有形的肉身、绝虑是指依六识心所起的思想活动全部停止。意为身心俱灭、见思二惑顿断,精神进入到了无生灭的寂静状态中,已彻底解脱了生死烦恼,得三明六通,享受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唯有快乐、唯有自在,非常幸福的一种纯精神生活。这种状态,名为小涅槃。
而大涅槃则是大乘人修行的最高果位,与小乘人所得的小涅槃是有很大区别的,小涅槃只灭了三惑中的见思惑,大涅槃是将见思、尘沙、无明这三惑俱灭;小涅槃只断了分段这一种生死、大涅槃是断了分段和变异这两种生死;小涅槃只灭了烦恼障、大涅槃是烦恼和所知二障俱灭;小涅槃只得诸法空相、大涅槃得诸法实相;小涅槃只得三明六通、大涅槃在三明六通的基础上更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小涅槃是福德圆满、大涅槃是福德功德二德圆满。
小涅槃与大涅槃的差别除了以上所述外,还有种种的差别相,既然有差别相,那么二者在对涅槃的享受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小涅槃只能在空寂中享受快乐,但不能再来三界,不能再度众生,行动上就受了很大的制约,既然有制约,就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在;而大涅槃享受的是常乐我净,可于三界内外,来去自由,度众生不入生死、取灭度不住涅槃;生死涅槃两可住、生死涅槃两不住,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自在。
所以《法华经》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劝导小乘人放弃小涅槃,转修大涅槃,将大涅槃的种种好处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使回心小乘人最终都得到了佛陀的授记,这是诸佛的悲心所在,令人感慨:佛恩难报!
这时日月净明德佛向“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在场的所有人员宣布自己将于当夜入涅槃的消息,这是入大涅槃。这里有个问题,诸佛怎么出世都在白天、而入涅槃都在半夜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寓意的,佛出世的白天表正法时期、前半夜表像法时期、后半夜表末法时期,然后佛法灭尽,预示众生将有很长一段时期生活在无明中。所以诸佛大都选择在中夜时入涅槃,表示佛入涅槃后,佛法住世的时间不会太长,提醒一切众生在还能听闻到佛法的时候,要努力精进,以尽快求得最终的解脱。
“日月净明德佛”接着又敕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将所有的佛法都全部嘱咐给你、也嘱咐给诸多的菩萨大弟子们,这里面有最上乘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即《妙法莲华经》。还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属我教化管理的七宝世界,很多的宝树宝台,原是准备送给侍奉我的诸天贤圣的,现在都全部移交给你。我灭度以后,所有的舍利子,也全都咐嘱给你,你应当广为流布,广设供养,起造成千上万的七宝塔,让众生见到塔就如同见到佛的法身、见到佛法常住于世。
“日月净明德佛”交代完后,于夜后分,即下半夜,一般中夜是指11至1点之间,下半夜应该是12至1点之间,这个时候,“日月净明德佛”安详入于大涅槃。“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入涅槃后,非常悲痛、懊恼,懊恼自己为什么不留佛住世。
后来的阿难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说了两次将涅槃的话,阿难不说话,第三次佛就正式宣布于当夜入涅槃,阿难一下就痛哭不止,佛说我问了你两次,你不留我,现在缘已过,我决定入涅槃了。后迦叶尊者问阿难为什么不留佛住世,阿难说他当时头脑很乱,可能是着魔了。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十分留恋和仰慕“日月净明德佛”的大恩大德,于是用最名贵的“海此岸栴檀香”作柴,供养佛身,然后用此栴檀香焚烧,香尽火灭后,收集到的舍利子,装了八万四千宝瓶,每一宝瓶起一塔,共造了八万四千个宝塔。每一个塔都有三个横向世界那么高,塔的外观非常庄严,四周下垂很多各式各样的旙盖,还悬挂着很多的宝铃。这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心里面说:我虽然对佛做了这些供养,但我觉得还不够,我应该用我的肢体,再供养佛的舍利。
于是对诸多的菩萨大弟子们及天龙八部等一切大众说:你们大家当用一个心念,用这一个心念成就我今天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舍利。说完后就在八万四千宝塔前,燃烧自己修来的百福庄严手臂,历时七万二千年,以此燃臂供养佛塔舍利。菩萨前世用色身供养佛,这一世用化身供养佛的舍利,都燃烧了很长的时间,这些是菩萨深心大愿的成就。菩萨以此示范,是为了使无量多为求声闻学的大众,及无量阿僧祇多的众生,能发学佛求道的菩提心,让他们都能安住于“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中。
这时诸多的菩萨、天人、世间人、阿修罗等众生,见“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没有了手臂,都很忧恼悲哀,大家都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们大众的老师,教化我们修学佛道,为了启发我们的至诚心和恭敬心,为了坚定我们的菩提心,作了燃臂供佛,现在手臂没有了,身相也不全了,这如何是好?其实这种忧心是多余的,这种多余的忧心在下文中就会明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es私信[超话]# 麻烦匿了 我在评论区捞人01年大学生 intj 性别女只喜欢女生 希望能从朋友做起谈一次认真的恋爱坐标重庆 身高165体重50 长相拿的
  • 一开始还很开心 觉得路很好走 后面就垮掉了中途坐下休息 吃了老婆饼橘子和啫喱一路沿途风光非常秀丽 水库的景色更是让人惊叹❗️很多游客选择骑行或者在路边喝茶我们一
  • 农家乐休闲游能让人们尽情地享受生活,感受自然,带来很多乐趣,我们帽峰山生态园吃喝玩乐全都不用愁,还有拓展教练带活动,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前往帽峰山生态园的客户们
  • 我私认为我不是一个容易被一首歌搞哭的一个人,但是当我真正看了这个舞台后……谁也别拦我了,我看谁不哭[苦涩]很早之前就收藏了《我等待的》但是没有仔细去品味歌词,今
  • 看到有不少小伙伴都在留意“小米13可能涨价”这件事,我个人倒是觉得不必对其太过在意。公司准备了很多吃的,火鸡啊零食啊啥的,对象也给我准备了想吃很久的蛋糕,很久没
  • 爱情需要调剂,需要用心去创造,牛儿们不妨暂时把自己的真理先放一放,去花些时间为爱情制造一点点浪漫的氛围,哪怕只是一枝漂亮的玫瑰、一件美丽的衣服、一杯暖暖的茶,甚
  • 虽然讲空,但是还有佛性,要开显佛性开显智慧正觉,慈悲心就是圆觉的一种,直到成为了一个觉悟了的人,如果到处是光明正义,那我们活在天堂。  我们这一世非常勤苦的修行
  • 具体来说,就是不解释、不吵架、不争对错,表达自己的问题+指出他的错误+描述自己的不满:“我知道我太任性了,我也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也要意识到你的问题,不能把所有
  • 《宠物沟通 No.2261》 最大的缺点,牙咬的很紧,不会透露口风 妳有每天开心吗 我说话的时候不要张嘴喔,我会生气,我天真的很,就差没人来捧,我自己感
  • 滚烫人生2:已婚的郑钧、张震岳怂恿单身郝云追求悬崖花园老板娘|吴清浅综艺《我们的滚烫人生·骑行季》第二站来到广西北海涠洲岛,当任贤齐带领潘玮柏、林峯随渔民到海上
  • -其实能和这么帅气的成员们在一个团队,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过分,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多幸福和珍贵的瞬间, 我们以后也长长久久地幸福吧!Bae-我们成员都足以成为最爱的成
  • 之前还在帮某队友jh 后脚就说自己属性杂不要乱扣粉籍 怎么了吗 是害怕牵连主子吗 你真的太贴心了 时刻记得自己的主子还有一些队友丝诅咒素人粉丝s之类的字眼 你们
  • 伍连德曾在自传中写道:“很明显,传染是通过病人咳嗽和飞沫一个接一个发生,能够阻止的办法只有严格地将病人从健康人群中隔离开来……药品没有丝毫作用,因为这种疾病
  • 我极不愿意看到这一幕,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一幕,无量大慈大悲的佛陀菩萨们更不愿意看到 而佛陀的正法所能解脱的何止千千万万,无量计的众生都会在佛陀引领下解脱到大乐彼岸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王菲的歌曲《流年》中唱道: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 遇到深情的人,你可以不爱,但是别欺骗,因为在爱的人面前,深情的人总是最纯粹的,他们会无条件的相信你说的话,不要让他们的满腔热情,变成了累累伤痕。遇到深情的人,你
  • #晓茗星空站[超话]##袁冰妍# yby#袁冰妍红凝# 袁冰妍|红凝|袁冰妍红凝|茶包|慕仙|重活一遭|逆天改命|红茶花妖|敢爱敢恨 |勇敢随心|几世渡情|be
  •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 就这样了说了这么多还是挺怀念2015年的#权志龙[超话]##BIGBANG[超话]##胜利[超话]##崔胜铉[超话]##东永裴[超话]##姜大
  • 要过好这一生,首先要懂得欣赏自己,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生活中保持热情,从而拥抱生活;其次,要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人,不可太自以为是,真正的懂得,是来自内心
  • (文图:福州车站融媒体工作室)#福站微课堂# 【旅客可以免费携带多少物品乘车?(图:福州车站融媒体工作室)#福站微提示# 【乘坐自动扶梯请注意安全】为方便旅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