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北京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非凡答卷|生态题:“挑剔”的黑鹳为何爱在北京安家?】绿水青山,天高云淡。

鱼翔浅底,鹭上青天。

过去十年,北京市坚决贯彻“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到3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1%,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过去十年,每个北京人都能感受到,京华大地蓝绿交织、山水相依,转角街头树木繁茂、花香鸟语。

答卷

生物多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北京市已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把北京市房山区当成繁衍的家园。由于流域环境极大改善,它们每年冬季,会在拒马河流域组织相亲大会。北京地区目前已有记录维管束植物2088种,其中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80种。近60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栖息繁衍。

黑鹳

蓝天奇迹:天空湛蓝,白云点点,800多年历史的故宫角楼,成了网红打卡点。曾经让我们愁眉不展的“雾霾”,如今渐渐消失在“朋友圈”。曾经让我们喜笑颜开的“阅兵蓝”“APEC蓝”,现在成为了常态蓝。在前所未有的治理力度下,北京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蓝天下的角楼

碧水环绕:夕阳之下,古老的通惠河与北运河波光盈盈,在新建设的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交汇。北京城是一座“水上漂来的城市”,当年建城物料由运河运输而来。在深入彻底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北京重现了当年碧水环绕的景象,形成了一批“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的绿色滨水景观。全市国考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实现全线贯通,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

副中心水系

公园野趣:胡同转角、近郊新城、远郊山野,越来越多的公园,如雨后春笋,遍布京华大地。在朝阳区、顺义区和昌平区三区交界,温榆河公园一期,于9月9日全面对外开放。占地30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园,被称为是北京市最大的“绿肺”。截至今年6月20日,全市各类公园达1090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8%。

温榆河公园

植树造林:杨柳国槐,青松翠柏。在一轮又一轮的造林绿化工程中,北京城的树木越来越繁密,绿色空间越来越广阔。树木成为我们身边的伙伴,它们春添活力、夏能遮阳、秋增颜色、冬有傲骨。北京市目前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温榆河公园

减污降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始步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作为首都,北京市坚决落实中央政府部署,坚持首善标准,大力实施绿色北京的战略,既巩固成果,接续攻坚治污,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低碳发展、绿色转型。2021年,北京市万元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降到0.33吨,继续在全国各省市中保持着最优水平。

阅卷

阅卷人:李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

“现在,我们能更容易亲近自然”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80后。小时候,经常住村里,所以跟大自然很亲近,夜里真的可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但是,跟我城里的同学聊天,他们有一些没听过蛙声。我才知道,城里的自然环境不一样。

长大以后,从事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感受更深。2000年,我们把野生动物保护站建在了拒马河边。那时候,工作很难开展。首先,拒马河的环境不太理想,垃圾多、农家乐水上项目多。其次,当地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好。最后,就是想看到野生动物太难了。就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来说,它们对水质要求很高,当时在拒马河北京段,只有3到5只。

黑鹳

最近这些年,尤其最近10年,北京城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拒马河流域的垃圾被清理了、水上项目不再开展,水质更好、空气更好、植被覆盖更好。黑鹳的生存条件变好,数量也猛增。拒马河北京段的黑鹳,已经达到70多只。而且,不只是拒马河所在的房山,黑鹳的栖息地还往门头沟和延庆扩散。在大兴、密云、平谷、怀柔,也发现它们活动的踪迹。整个北京的黑鹳数量已经达到100只左右。要知道全球只有大约2000只黑鹳,中国只有约1000只。

在野保站附近,以前需要用红外相机才能捕捉到的野生动物画面,现在用肉眼就能观察到。野猪、狍子、狐狸等,遇见率很高。灰鹤、大天鹅等,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北京市区与郊区的交界处,猕猴、斑羚、豹猫等,开始与人类居住地接触。在市区的居民区,看到蛇、黄鼠狼、刺猬,已经见怪不怪。

这些改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家住在城南的凉水河边,眼看着凉水河从“臭水沟”变得水清岸绿。而且不只是凉水河,北京很多河流,都经过综合改造,增加了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让原来只有泄洪、排污功能的河流,变成了昆虫、鱼虾、䴙䴘、苍鹭的栖息地。公园,也不单纯是为人类而设计,开始出现为动物栖息搭建的“本杰士堆”。

我儿子今年7岁,读小学二年级。我经常跟他说:“你很幸运。”他成长的这些年,北京环境改善非常明显。天蓝了、水清了、公园湿地多了,接触自然也容易多了。

我们野保站会组织开放日,带着孩子们去亲近自然,观察黑鹳、蝴蝶的模样,倾听猫头鹰、蟋蟀的叫声。有这么好的环境,孩子们不用总是埋头看手机,可以多抬头,看看天,感受大自然。 (北京日报)

【喜迎二十大·非凡答卷|生态题:“挑剔”的黑鹳为何爱在北京安家?】绿水青山,天高云淡。

鱼翔浅底,鹭上青天。

过去十年,北京市坚决贯彻“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到3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1%,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过去十年,每个北京人都能感受到,京华大地蓝绿交织、山水相依,转角街头树木繁茂、花香鸟语。

答卷

生物多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北京市已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把北京市房山区当成繁衍的家园。由于流域环境极大改善,它们每年冬季,会在拒马河流域组织相亲大会。北京地区目前已有记录维管束植物2088种,其中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80种。近60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栖息繁衍。

黑鹳

蓝天奇迹:天空湛蓝,白云点点,800多年历史的故宫角楼,成了网红打卡点。曾经让我们愁眉不展的“雾霾”,如今渐渐消失在“朋友圈”。曾经让我们喜笑颜开的“阅兵蓝”“APEC蓝”,现在成为了常态蓝。在前所未有的治理力度下,北京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蓝天下的角楼

碧水环绕:夕阳之下,古老的通惠河与北运河波光盈盈,在新建设的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交汇。北京城是一座“水上漂来的城市”,当年建城物料由运河运输而来。在深入彻底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北京重现了当年碧水环绕的景象,形成了一批“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的绿色滨水景观。全市国考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实现全线贯通,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

副中心水系

公园野趣:胡同转角、近郊新城、远郊山野,越来越多的公园,如雨后春笋,遍布京华大地。在朝阳区、顺义区和昌平区三区交界,温榆河公园一期,于9月9日全面对外开放。占地30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园,被称为是北京市最大的“绿肺”。截至今年6月20日,全市各类公园达1090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8%。

温榆河公园

植树造林:杨柳国槐,青松翠柏。在一轮又一轮的造林绿化工程中,北京城的树木越来越繁密,绿色空间越来越广阔。树木成为我们身边的伙伴,它们春添活力、夏能遮阳、秋增颜色、冬有傲骨。北京市目前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温榆河公园

减污降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始步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作为首都,北京市坚决落实中央政府部署,坚持首善标准,大力实施绿色北京的战略,既巩固成果,接续攻坚治污,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低碳发展、绿色转型。2021年,北京市万元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降到0.33吨,继续在全国各省市中保持着最优水平。

阅卷

阅卷人:李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

“现在,我们能更容易亲近自然”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80后。小时候,经常住村里,所以跟大自然很亲近,夜里真的可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但是,跟我城里的同学聊天,他们有一些没听过蛙声。我才知道,城里的自然环境不一样。

长大以后,从事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感受更深。2000年,我们把野生动物保护站建在了拒马河边。那时候,工作很难开展。首先,拒马河的环境不太理想,垃圾多、农家乐水上项目多。其次,当地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好。最后,就是想看到野生动物太难了。就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来说,它们对水质要求很高,当时在拒马河北京段,只有3到5只。

黑鹳

最近这些年,尤其最近10年,北京城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拒马河流域的垃圾被清理了、水上项目不再开展,水质更好、空气更好、植被覆盖更好。黑鹳的生存条件变好,数量也猛增。拒马河北京段的黑鹳,已经达到70多只。而且,不只是拒马河所在的房山,黑鹳的栖息地还往门头沟和延庆扩散。在大兴、密云、平谷、怀柔,也发现它们活动的踪迹。整个北京的黑鹳数量已经达到100只左右。要知道全球只有大约2000只黑鹳,中国只有约1000只。

在野保站附近,以前需要用红外相机才能捕捉到的野生动物画面,现在用肉眼就能观察到。野猪、狍子、狐狸等,遇见率很高。灰鹤、大天鹅等,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北京市区与郊区的交界处,猕猴、斑羚、豹猫等,开始与人类居住地接触。在市区的居民区,看到蛇、黄鼠狼、刺猬,已经见怪不怪。

这些改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家住在城南的凉水河边,眼看着凉水河从“臭水沟”变得水清岸绿。而且不只是凉水河,北京很多河流,都经过综合改造,增加了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让原来只有泄洪、排污功能的河流,变成了昆虫、鱼虾、䴙䴘、苍鹭的栖息地。公园,也不单纯是为人类而设计,开始出现为动物栖息搭建的“本杰士堆”。

我儿子今年7岁,读小学二年级。我经常跟他说:“你很幸运。”他成长的这些年,北京环境改善非常明显。天蓝了、水清了、公园湿地多了,接触自然也容易多了。

我们野保站会组织开放日,带着孩子们去亲近自然,观察黑鹳、蝴蝶的模样,倾听猫头鹰、蟋蟀的叫声。有这么好的环境,孩子们不用总是埋头看手机,可以多抬头,看看天,感受大自然。 (北京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笑了,正常母亲怎么可能说得出来“我不是你的主人我是什么”这种话呢~笑了以后我的房子里绝对不会有任何一样你这种狗逼的东西。毫无疑问地和你完全不同,我没有你那么令人
  •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贵州以“数聚贵州·服务添彩”为主题,52家服务贸易企业参加线下展览,其中服贸企业13家,文旅企业39家,重点展示在大数据赋能下服务贸易的最
  • 阅读整套错8个还是可以继续提升正确率,依旧是继续搞阅读,阅读反复刷和反复听阅读课都是可以提升的途径,60这个目标说简单也不简单,英语一每年很多同学甚至连过国家线
  • 【“套路贷”的套路,你遇到过吗?】2018年,江苏连云港一位居民曾在“套路贷”平台贷款,本息滚至20万元,既无力偿还又不堪“软暴力”催收,最终自杀身亡。这种让人
  • 不要凶这三大星座,结果是你难以承受的1、处女座处女座超记仇,你说的每一句不恰当的话都会被他们牢牢记在心里,挥之不去。他们也喜欢温柔的人,不接受凶恶。
  • 猜灯谜始于南宋元宵节传统项目,又叫“打灯谜”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猜灯谜始于南宋元宵节传统项目,又叫“打灯谜”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
  •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将这些拼命想离开祖国的阿富汗人称为当地的“精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这些想要逃离的人大
  • —— 简媜7.夏雨后路面发散的气息,也撩人绮思 —— 木心8.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 海子 《夏天的太阳》11.谢却海棠飞
  • 4、恢复期内(一般健康的人,大概需要七天左右的恢复期,要自己视乎身体的实际情况来确认身体是否恢复了)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饮食尽量清淡少
  • 文中写道,2018年痛仰乐队与摩登天空全约到期后,又签订了为期三年的音乐节演出独家代理合约,同时痛仰工作室成立,独立运营除音乐节外的项目。文中写道,2018年痛
  • 我也体会到,得到了才怕失去的滋味…但我还达不到他们的从容境界人生就像开挂你所看到的一切走线,都是资本构建出来的。世人有多少人会为了曾经许下的誓言而舍命捍卫·周生
  • 一直以为那就是我的温柔。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甚至是我的亲人,我都端着一碗水一样,她不动我不动水就不动。
  • 有些人对字母或数字就是不太擅长记忆,就跟阅障的人,他能认识这些字,但组合起来就不是瞬间理解的。反正就是发音对的,不是口吃或吐字不清,是说出来的词语或句式表达影响
  • 作为专业艺术家,他的作品展于亚洲、欧美多国,获多项国际艺术奖。自从Annemieke 获纺织纤维艺术家称号之后,她的艺术生涯如虎添翼。
  • 可能现在种的人多产量高了,哈哈。尽管你还不知道(知道)你变成了什么模样,我也不知道(知道)我变成了什么模样,又或许你不知道(知道)我变成了什么模样,我不知道(知
  • “刚开始在病房看到的他让人同情,那么小独自面对这些问题,但他很配合,包括询问病情时,不过他在跟爸爸打电话时会大声哭……”隔离病房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寻晓庆说,
  • (1)对于初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感染、出血、贫血,需要规范系统化的治疗,针对重型再障患者,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均
  •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被德云团综第三期整破防了#这是唯一一期没有快进的真的太好了 太好了 太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守护的为家 为国 为心中的信念没有办
  • 2020年的开头太苦了,吃完这碗汤圆,希望剩下的日子都是甜的。饱‬而同一碗米饭吃‮去下‬可能‮胖你‬了 但‮别是‬人却So了。
  • 这样的“一刻”究竟有多么重要呢,这座城市的好,我的坚定、力量和快乐,从这些记忆里不断涌来。#2019年原来如此珍贵#记得2019去了两次澳门,一次和高中舍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