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铁山港区:临港工业乘风起】
港口物流繁忙有序,企业生产线加速运转,重大项目抢抓工期……这是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火热状态,生产与建设同步推进,推动产业发展气势如虹。
铁山港区紧抓历史重大机遇,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加快港口建设、发展临港工业,推动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并实现投产。该区发展成为北海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向海经济风生水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山港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38.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11.68亿元,年均增长17.7%;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18.5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3.98亿元,年均增长12.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43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43.24亿元,年均增长31.6%。去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工业总产值为1336亿元,排名上升至自治区园区第二位。

临港工业气势如虹
铁山港区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编制产业树、绘制产业林,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挺起了工业“脊梁”。
2021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43.24亿元、同比增长38.8%;财政收入53.98亿元、同比增长66.38%,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区。今年1—8月,该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6.22亿元,同比增长29.4%。
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集群。铁山港区按照“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思路,在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规划了绿色高端石化产业园、硅科技产业园、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林纸产业园等产业园,采取一区多园布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目前,铁山港区已初步发展形成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产业,分别为:以北海炼化公司、川化公司为龙头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以北港新材料公司为龙头的金属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玖龙纸业、太阳纸业、斯道拉恩索公司为龙头的高端造纸产业集群,以信义玻璃为龙头的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以国能广投、广西燃气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铁山港区还积极发展港航物流、加工贸易、海洋装备、表面处理等产业。当前,工业园区亿元产值企业22家,支柱产业实现由单一向多产业快速集聚发展,成为打造向海经济的新舞台。
今年上半年,铁山港区绿色化工产业累计产值预计258亿元,同比增长33%;金属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产业累计产值436亿元,同比增长18%;高端造纸产业累计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376%。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铁山港区重点推进项目89个,总投资5025亿元,其中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16个,总投资1249.5亿元。广西燃气LNG三期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北海液化天然气(LNG)二期、太阳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特种纸生产线、顺应储能电池镍钴原材料加工项目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太阳纸业15万吨生活用纸生产线、天何信义配套石英砂深加工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
为促进项目建设,铁山港区依托“大帮办中心”,对服务项目进行精细管理。铁山港区及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对其土地规划报建、环评能评安评等全链条进行跟踪服务,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尽快投产。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铁山港区组建招商引资工作专班,按照“产业树”领命出征,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招商。今年,铁山港区聚焦国家重点建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东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产业等重点领域,瞄准“四类500强”、重点行业和细分产业链国内龙头企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十三五”以来,铁山港区引进太阳纸业、玖龙纸业、川化等189个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项目,总投资6521.65亿元。

向海图强谱写新篇
铁山港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继续完善公路、铁路、航道和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同时,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夯实向海产业发展基础。今年1—8月铁山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2034.35万吨,同比增长33.18%;其中集装箱部分完成37.85万标箱,同比增长56.76%。
港口建设持续有力。目前铁山港开放泊位共6个,5号、6号泊位已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持续推进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8号泊位工程、铁山港区北暮作业区南7号—10号泊位建设,不断增加港口吞吐量。
海铁联运作用显现。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2020年4月开通运营,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极大提升港口辐射内陆能力。铁山港区推动港口运营企业强揽货、畅沟通、提效率,深耕桂东南市场,深挖铁路货源,制定“保供抢卸”的个性化服务策略,全面推进“散改集”业务,保障桂东班列运行稳定。自进港铁路开通以来,铁路运量890.34万吨。
产业平台承载力增强。铁山港区筑巢引凤,不断加大道路、污水管网、供水设施以及厂房建设,全面提升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园区承载能力水平,让企业安心留下发展。2016年至2021年,铁山港区累计投资757.91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石化产业园、液体散货码头功能区、铁路和石化管廊、市政管线等专项规划加快调整,工业园区发展向专业化迈进。

民生答卷温暖厚重
铁山港区坚持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科学统筹城乡建设,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乡村发展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十三五”期间,铁山港区累计民生领域财政支出达41.92亿元。去年,该区用于民生支出10.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以上。
产城融合加快推进。铁山港区推进南珠新城建设,改造城乡道路,完善城镇主干道、背街小巷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等。仅去年,该区投入专项债等资金2亿元,加快推进行政中心片区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419万元全面推进南康滨海宜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十三五”期间,铁山港区累计投入13.37亿元发展教育,建成一批学校,有效缓解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去年投入5494万元,建成4所公办幼儿园和南康镇第一小学新教学综合楼等3个乡村振兴教育项目,增加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1800个。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海上南珠熠熠生辉。
农业地位得到巩固。铁山港区以农业产业化支撑乡村振兴,积极培育一批种养结合、农文旅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已创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等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47家,林下养鸡、大棚果蔬种植等一批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营盘镇被评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先进集体。渔业经济加快发展,北海渔港经济区营盘中心渔港核心区加快建设,金鲳鱼养殖发展迅猛,年产量高达1.53万吨,养殖规模全区领先。

结语
时代是出卷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铁山港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一心一意谋发展,奏响一曲嘹亮的向海之歌,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铁山港区正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锐意进取的干劲、坚持不懈的韧劲,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更具魅力的现代化工业强区。
https://t.cn/A6oV7qdV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是世界铁路建设的奇迹,全线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超九成线路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逢山开隧、遇水架桥,桥隧比高达75%。【#TopCGTN# 拉林铁路—世界海
  • 排在第二的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新进入高薪行业榜单,平均月薪为10249元;上一季度首位的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下滑至第三名,平均月薪为10051元。数
  • 相比其性能车款,CT4分为两种外形设计,分别为Sport(运动版)和Luxury(豪华版)。据悉,新车未来将成为ATS的替代者,其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并提供两种
  • 曹杨一村二工区自2019年年底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居民签约工作以来,在全体369户居民的配合下,已于2021年7月完成旧住房成套改造工程验收,将于2021年8月1
  • #gunatthaphan[超话]# | 210715IG Story更新 cr.tangkwawa文字“电影卡顿了 吓一跳”哈哈哈哈哈宝贝儿真的好可爱 [泪
  • #我親愛的媽媽和外婆#*願我親愛的媽媽和外婆天天都平安喜樂![太阳][心]Tối nay mới nhìn kĩ Ngoại, thương quá! Khoả
  • 戳Burberry 更多新款低至2折!还有超多新款风衣基本半价!
  • 不过今天谷红始终牢牢地控制比赛,通过移动和假动作牵制对手,进攻清晰有效,最终裁判给出5:0一致性获胜,谷红闯入四强,下一场的对手是世界排名第三来自美国的奥谢·琼
  • 沒互fo都上網路新聞了>>キンキ堂本光一、ソロコン中にインスタ開設 堂本剛とは互いに未フォロー(報知) 「KinKi Kids」の堂本光一が25日、
  • 周四早些时候,奥运会组织者在其每日报告中宣布了 24 例与东京奥运会有关的新冠病毒病例。肯德里克斯的父亲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的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在东京时被告
  • 欢喜心是敢于超越自我,虽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忘想飞的心;欢喜心是坦然承担此刻,生活不在别处,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自己亦是风景;欢喜心是懂得转化苦乐
  • 来来来,你出来@湖南卫视 ,你有啥脸把19年的剧拖到现在,快两年都在期待的剧你压着不播,不管是为了给某人的剧过审让位,还是其他所谓的资本理由,你真好意思!每部
  •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农夫山泉于去年11月推出的日向夏橘口味苏打水介绍中依然存在让消费者认为该产品“原料产地日本”的说法。据农夫山泉公众号介绍,“日向夏橘被人
  • #爱豆v力量##爱豆能量月#03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人生,身安,不如心安;路宽,不如心宽,一无所有的时候,守着自己的心便可安然。
  • 奶嘴由 Blue Maestro 公司研发,可以在“不惊动小孩的情况下”测量他们的体温。这款智能奶嘴的作用范围为 30 英尺(9 米)换句话说,父母在隔壁房间也
  • 【瑞士举办第55届蒙特勒爵士音乐节 | Fotos panorámicas del Festival de Jazz de Montreux en Suiza】
  • 】前有「咒术回战」国内动画版权方下架某宝作者非营利的同人本[摊手]后有国内视频平台版权方联合声明给二创戴紧箍咒但凡不公示明确二创版权细则,以后所有动画&
  • 那个老妪简直就把我当作一枝花,而她不断地像蝴蝶,简直把我的善良都挤兑为邪恶;然而她是这么的丰富情感,怎么也不会干涸。 这个故事又讲完了,灯泡球的虚伪装饰我又将
  • 柏林硬分叉最初计划在 2020 年 6 月或 7 月进行,后主要由于围绕 Geth 客户端的集中化问题遭到延迟。柏林硬分叉最初计划在 2020 年 6 月或 7
  • When they are young, people will be somewhat dependent on people, like to put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