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如来藏,为你的修行插上翅膀
  如来藏是梵文Tathāgatagarbha的汉译,意谓一切众生本来具足自性清净之如来法身,众生身中原本就具足如来那样的智慧德相。换言之,如来藏是佛所具有的清净实性或众生身心中所潜藏的佛性。如来藏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常住不变之佛性,因被无明、妄想、烦恼所掩盖而未显现,所以叫“藏”,藏是潜藏,未显现之意。故如来藏实际上是佛性的异称。 从如来藏的体性而言,如来藏与法性、佛性、清净法界、佛的法身、真如、实相都是同义词,这些术语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用法有不同侧重面而已。

  如来藏不是有为缘起法,而是无为法。如来藏自性为空,寂然清净,不生不灭,恒常不变,周遍法界。众生与诸佛本具的如来藏具有相同的体性,平等无别。差别仅在于,佛位的如来藏已经出缠,其体性、相状皆清净无染。而凡夫位的如来藏被无明烦恼所缠缚,在相上有染污,还没有出缠。

  如来藏是众生身心中本具的,不是修行得来的,不管众生修不修行,如来藏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众生身中,不增不减,你修行,它不会多一分,你不修行,它也不会少一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所谓的成佛就是“无所得”。众生身中原本就有如来藏,众生原本就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为其如来藏被无明烦恼覆盖才成为凡夫,若将无明烦恼统统除去,让如来藏脱离种种尘垢缠缚,回归其寂然清净的本来面貌,那么众生就成佛了。尽管如来藏是众生本具的,不是修行所得,但若不修行,如来藏就不可能自动出缠,所以要让如来藏出缠非修行不可。修行的过程即是如来藏脱缠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什么了?真的什么都没有得到。因为如来藏一直就在你身中,从未失去过。既然不曾失去过,就无所谓得到。成佛是“无所得”境界,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修行时拼命向外求,以为有什么可得,以为成佛就是成神成仙,好像有多么稀奇神秘似的。其实,佛(法身佛)即是寂然清净的如来藏心,而不是别的什么。所以,求佛道是向自己的心中求,而不是向外求。禅宗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就是根据如来藏思想提出来的,将如来藏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大乘佛教的修行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来藏即是成佛之因,是成佛的根据。如来藏思想也称为佛性说,它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大乘佛教的修行人,不管修的是哪个法门,都应该了解一下如来藏思想,虽然这是佛教知识,但了解一下对修行会有帮助。譬如,净土宗修念佛法门,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行目标。一般净土宗信众都知道念佛修行是为了求生西方净土,至于去西方净土干什么,并非人人都明白。去西方净土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永生,而是因为西方净土有良好的修学环境和条件,在那里可以亲耳聆听阿弥陀佛和善知识的教诲,可以继续修学深造,直至最终成佛。成佛后慈航倒驾,再来裟婆世界度众生,就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所以,往生西方净土不是念佛修行的最终目标,成佛度众生才是修净土宗的终极目标。西方净土只是漫漫修行征程中的中转站,而不是终点。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念佛不是光动动嘴皮子就行,还要发菩提心和慈悲心,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愿。要明白去西方净土是去求佛道的,不是为了去享乐的。若怀着去西方净土享乐的念头念佛,那念佛喊破喉咙都无用,因为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念佛与佛菩萨慈悲度众生的愿心不相应。只有当你的愿心与佛菩萨的愿心相应时,念佛才会有力量,才能有成就。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简单易行,容易成就。如果念佛修行人能多少了解一下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搞清楚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那么,念佛的效果会更好,会更容易成就。

  如来藏思想很复杂,三言二语说不清楚,但它的要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中国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如来藏思想,可以说如来藏思想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特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其中有六个宗派是以如来藏思想为理论依据而立宗的,它们分别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这些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据着主流地位。若抽去如来藏思想,中国佛教就无法成立。可见,如来藏是中国佛教的理论支柱,也是中国佛教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这么重要的如来藏思想,你能不了解吗?

  佛学界一般用“一心三藏”来解说如来藏思想的要旨。一心指无分别、无生灭、恒常如一的心体,即自性清净心。《楞伽经》卷一曰:“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故一心即是如来藏心,是诸佛和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也叫真心。

  一心三藏中的“三藏”的意思不是指有三个如来藏,而是指如来藏有三个含义: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的意思是如来藏自性寂然清净,无染无垢,离一切尘垢烦恼而显现空性,即如来藏自性是无相,是空性,这跟诸法实相是空相、是空性的道理是一致的。显现空性的如来藏体性周遍法界,实际上即是一切法之“真如”(真如即是诸法实相,即是空性)。

  不空如来藏的意思是,如来藏具足如来的无量智慧德相,具有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即如来藏的空性含摄种种“妙有”。换言之,如来藏为一切诸法之根本,具一切法,摄一切法,不离一切法。如来藏能派生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称之为不空如来藏。

  空不空如来藏讲的是不执空有两边的中道观,意思是如来藏既是“非一切法”之空,又是“即一切法”之不空,空与不空不可分离,既空又不空,非空非不空,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空有不二,圆融无碍,性相无碍。

  依天台宗智者大师之见,如来藏的三义与天台学的“三谛”相契合。“三谛”是天台宗的基本教义,意谓在一心中观缘起法,即空、即假、即中。事物皆由因缘和合所生,故为假有;因缘所生的事物没有独立实体,虚假不实,故名为空;空、假不可分离,非空非假,即为中道。空、假、中的三种道理真实不虚,是佛教真理,故名“三谛”。于一心中同时观悟“三谛”,称为“一心三观”,此乃天台宗的著名教义。按照天台宗的“三谛”来解释,如来藏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空如来藏即是真谛(即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俗谛(即假),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中谛(即中)。

  说如来藏的佛经很多,若都写出来要列一长串,在此不一一开列。只给大家提一下《圆觉经》和《楞严经》,这是专门讲述如来藏“性空妙有”思想的两部佛经,是如来藏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建议文化程度较高的佛友可以读一下,无论对增加佛学知识还是修行实践都大有裨益。《楞严经》卷四涉及“一心三藏”思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一心三藏”这个术语,但佛陀对“一心三藏”的义理有详细阐述。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楞严经》卷四中,开首就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若世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是本来清净的无为法,为何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一切有为相,而且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二是,地、水、火、风、空“五大”皆周遍法界,然“五大”之性互相陵灭,如水火不相容,为何两者都可以周遍?在回答富楼那的第二个问题时,佛陀开示了如来藏三义,即佛学界所说的“一心三藏”中“三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的含义。佛陀用“虚空”作譬喻来解释如来藏三义。虚空代表如来藏。虚空之体无相,非是万物诸相。无相的虚空即是空如来藏。虚空虽空,但却不排斥万物诸相在其中发挥作用。虚空有日照就显现光明相,乌云聚积就显示黑暗相,风吹时就有动相,雨后天晴就有清朗之相,地气凝聚就现出浊重之相,尘土飞扬就现出阴霾之相,水澄清就会映现诸相。虚空中显现这七种不同的有为相,即是不空如来藏。这七种有为相是从日、乌云、风等七缘所生呢?还是虚空自有呢?如果是从日、乌云、风等七缘所生,那么就以日照为例,既然显现的是日的光明相,则十方世界应当同是日的光明色,为何在虚空中又可以见到一个圆日呢?如果是虚空自有光明,虚空应恒常自照,为何半夜和云雾迷漫之时,不生出光明呢?由此应知,此光明相不是定属于日,也不是定属于虚空,但却不离日、虚空而有。这即是空不空如来藏。接着,佛陀说明了真妙觉明之如来藏心与诸有为相的关系。佛陀说:你若循感空之业而去觉明,则有空相显现;若循地、水、火、风各不同的业而去显发觉明,则有各不相同的四大相显现;若诸业一起发明,则诸相一齐显现。怎样一齐显现呢?佛陀用一个绝妙的比喻来说明:如在一处水中映现出日影,两人同时观察水中日影,然后各自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走,则各有一个日影随着两人而去,一随东行,一随西行,事先并没有确定的所行之处。你不应当诘难说:此日影只是一个,为何各有一日影随两人同行?各自随行的日影是两个,为何水中只显现一个呢?这样婉转说一说二,其实都是虚妄计执,并没有真实的凭据。

  《楞严经》卷四后面部分,佛陀对如来藏和如来藏三义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佛友可以自己读一下经文。若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楞严经》,必定受益匪浅。都说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读过《法华经》和《楞严经》后方知此话不假。
转自学佛网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学佛为成佛,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业力决定往生

无论世事怎样无常,内心不慌,才是一个人最美的精神长相。如果你不知道惊喜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到,那么,就保持一份静气,慢慢去仰望,终能靠近阳光,那里有梦想,有远方。有梦想就有不灭的灵魂,有远方就有不停歇的脚步。内心的丰盈,一定是岁月给予不慌不忙的一份馈赠;灵魂的高贵,也一定是在不疾不徐中沉淀出来的大美。所以,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激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生活实苦,总会陷入低谷,然而活着活着,就会行板如歌;人生一路,总会途径荒凉,然而走着走着,就会一路繁花…… https://t.cn/Rp7TZiG

无论世事怎样无常,内心不慌,才是一个人最美的精神长相。如果你不知道惊喜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到,那么,就保持一份静气,慢慢去仰望,终能靠近阳光,那里有梦想,有远方。有梦想就有不灭的灵魂,有远方就有不停歇的脚步。内心的丰盈,一定是岁月给予不慌不忙的一份馈赠;灵魂的高贵,也一定是在不疾不徐中沉淀出来的大美。所以,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激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生活实苦,总会陷入低谷,然而活着活着,就会行板如歌;人生一路,总会途径荒凉,然而走着走着,就会一路繁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3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例(系落地检出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点检出)、赤峰市25例(含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红山区1例、松山区17例
  • #防弹少年团[超话]# 【抽奖抽奖✨】【pl】庆祝胖蛋回归搞个小抽奖抽三个福袋包含:新专(我会拆开 是67小卡我会塞其他成员小卡 不是67小卡就一整套专)/旧专
  • 《官方辟谣“江苏考生英语0分总分533,痛失清北”:是谣言已报案__搜狐网》6月29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严正声明”:近日,一名重庆网友以江苏普通高考考生身
  • 有姻缘的 让你的情侣舍得为你付出,宠溺你欣赏你,夫妻姻缘的人经常点燃能有改善改变之效,锁心、有利于助和合、助感情、家庭幸福、防出轨、挽回锁住爱人的心,感情平淡的
  • 她写道: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她也是出了名的护人,就比如上次吃饭时间
  • 安贫乐道的人也并非没有精神内涵,不思进取,而是深谙快乐生活之道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脱离生活的羁绊,活出人生的豁达,贫穷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富有。一个靠谱的男人,在年
  • 】9月21日,品牌活动策划与独立策展人佟夏女士在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讲座中说:灵感来自生活,生活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忽略生活中的细节,有时候就是生活的细节给我
  • (一点没有说狮院不好的意思就是我觉得我不合适[单身狗][单身狗][单身狗]【梅尔滕斯和教练结束合作】我想通知你们,我和我的教练西蒙·戈芬的合作结束了。#哈利波特
  • ​#女子剖腹产后回家被用箩筐抬上5楼#足太阳膀胱经4委中穴:解毒大穴,任何血中的毒都可以从委中穴解。井穴是金,金生水,井是母穴,因为指尖很痛,不方便补泻,就把
  • 福建安溪陈泰山 ​​​刚刚打开百度新闻,有一条云南积压100万吨的潽耳茶,找不到销路的消息引起我的关注,无论什么茶,当供大于求的时候,结果是可怕的,市场无情。茶
  • 极致温柔的状态文案[心]1“你所见即我,我不辩驳”2“我自渡”3“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4“过往不究,勿扰”5“望你别回头,失我者永失”6“都是风景,幸会”7
  • 现在想来,做精神灿烂的教师,正是金老师在教师心灵诗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 我以为,教育者是对教师概念的超越,而且更有哲思,它让苏格拉底在哲学中的追问——“
  • 刘权 : 区块链的概念是自 2009 年开始出现的,一直以来国内对区块链的争议确实非常大,但是针对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各个国家在政策上是高度趋
  • ”——Kafe.Hu“拨不通的电话,遍布星辰的晚上”是妈妈离世,“最后一通电话妈妈,每次当我想悼念你在天上”是思念妈妈,“要做人上人,虽然他在经济舱”是人生起点
  • 来的时候没想到今天的采访是这么大的场子那些曾经出现在视频里的背景现在就在我眼前可能还要去见过很多的世面才不会在心里如此惊叹一字一句的介绍着我来自哪家媒体的时候
  • 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预防和遏制“三合一”现象回潮态势,9月9日起,牛栏山镇对辖区内全面摸排,切实掌握底数情况,对检查中发
  • 我不喜欢群聊,嘈杂的声音和多元化的话题让我没法深度思考,这个时候我喜欢倾听,听的过程中我容易被感兴趣的话题带到一个设想的世界,那个时候我的耳朵会自动关闭,即便耳
  • 降温过后,南方高温将暂时消退,今明天,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还会有35~37℃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8℃ ,明天开始高温范围和强度减小,21日基本销声匿
  • 真正心里有你的人不会无视你,你的喜怒哀乐都会牵动他的神经,因为你才是他的唯一牵挂;真正心里有你的人,也许不会说那么多的甜言蜜语。一个人长时间不理你,你再怎么努力
  • 其實就是在表達這個意識,就是人在卋界上不是孤單獨立的,自然、神明、祖先、亡者、動物,萬事萬物在彼此作用疊加影響,這種敬畏和敏感一直到人類所謂的知識與物質相對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