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固定的规则就是永恒的规则,自然界变化无常,人世间瞬息万端,只有不拘泥于过去,才能活得更好。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么就把痛苦当作是一种磨练,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可以相信别人,但不可以指望别人,不要拒绝善意,不要停止微笑。人生,该做的要做,该退的要退,是一种睿智。人生,该显的要显,该藏的要藏,是一种境界。常与高人交往,闲与雅人相会,乐与亲人分享。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情是一点一点换回来的,人生也是这样一页一页真实翻过来的。 ​​​​

【#北青快评# |#建议消灭蚊子为何引发社会共鸣#】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749号《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国家卫健委近日在答复中提到,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的研究,以创新技术推动防制工作,探索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经济适用的蚊虫防控技术,降低蚊虫密度水平。

这条建议和国家卫健委的答复,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共鸣。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蚊子的确令人生厌。蚊虫叮咬给酷热的夏季再增一些烦燥,让睡眠不佳的人更难入眠。并且,蚊子数量和种类很多,似乎无孔不入、防不胜防,蚊账、蚊香片、防蚊药水等,都难以完全防住蚊子。此外,蚊虫叮咬还能致病,轻则导致皮炎、皮肤过敏等疾病,重则让人染上登革热、疟疾、丝虫病等传染病。假如不考虑其它影响,很多人都由衷地希望蚊子从此销声匿迹,让“天下无蚊”变成现实。

更要看到,蚊子带来的影响与威胁,呈现出逐渐加剧趋势。受气候变化、人口流动性增加等因素影响,很多过去无蚊的地方,现在也出现了蚊子;过去只有夏季多蚊的地方,现在冬季也出现了蚊子。新冠肺炎疫情大幅提升了民众的传染病防范意识,再加上虫媒传染病不断增加,因此很多人担心,倘若有一种致病性较强的病毒经蚊子传播,将更加防不胜防。

热议此事,还因为灭蚊的确难度很大,有时还会面临两难选择。蚊子虽然有害,但完全将之灭绝,以蚊为食的鱼或鸟或许面临食品短缺的风险,进而导致生物链断裂。此外,一些看似很管用的灭蚊方法,同样可能存在风险。比如运用化学方法灭蚊,可能导致污染。即使是一些高科技灭蚊方法,也同样存在风险。广东省曾推出“以蚊治蚊”方法,在“蚊子工厂”里培育一些特殊的雄蚊放到野外,与野生雌蚊进行交配致其“绝育”。这种办法虽然很奇特,但也有人担心,此举可能导致蚊子出现变异,甚至一旦“绝育”失败,可能催生出新的蚊子品种。

由此看来,真正的灭蚊硬招,不是完全消灭蚊子,事实上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是将蚊子数量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不是通过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手段直接杀灭,而是应该主要通过环境改造等间接方式,消除蚊子容易滋生的场所,打造干净整洁的城乡人居环境,循序渐进降低蚊子的密度。其实,国家卫健委的这次答复,体现出的正是这种理念,这也是该话题能够迅速引发社会共鸣的原因之一。

蚊子虽小,却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更与传染病防控、生态保护等重大社会话题息息相关,的确值得社会深入探讨。很多人热议此事,其实也是看到了这个话题的重要性,是参与意识的体现,是对这个话题受到人大代表和国家卫健委重视的认可,是对不断加强蚊虫科学防治的期待。(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极端高温频发 城市可以这样应对

  今年“又双叒叕”是一个史上最热的夏天!“最热夏天”这类标题,在过去10年里几乎每年都能看见,袭击世界多地的异常热浪带来了令人窒息的日子,也再次提醒人们,由于气候变化,“最热夏天”将更频繁地出现。正如今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所说,过去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我们看到下一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只是时间问题。

  热浪给城市带来了危险,而且城市“热岛效应”放大了影响,世界各地许多城市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极端高温:建造屋顶花园、种植树木、将街道刷成白色等。

  “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热浪

  研究报告指出,人类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将在大气中留存数十年,因此气候变暖暂时不会消退。热浪给城市带来了更大的危险。与植被较多的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居民“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因为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放大了热浪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为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增加、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气候学院博士后研究学者李允英(音译)今年8月25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简单地说,这意味着城市中心比周围郊区更热。”她解释说,这种影响就像是一个“覆盖城市的穹顶”,由于碳排放、空气被困在高楼大厦中、缺乏开放空间和绿化等因素造成。“所有这一切在不断叠加,使热空气无处可逃”。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8月25日报道称,瑞士气象部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温差可达6℃。还有其他一些研究显示这一温差甚至达到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在近日发表于《地球的未来》杂志的一份报告中说,不断恶化的极端炎热天气已是世界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由于现在世界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到2050年,预计会有超过6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极端炎热天气增加可能让数十亿人面临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印度遭遇前所未有的热浪天气 。印度北部、西部和东部多地气温都超过了40℃。据初步统计,已有近百人因极端高温天气死亡 ,炎热干旱也影响了当地农作物收获,并加剧了森林火灾和停电的风险。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如果地球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变暖,到本世纪末,全球高温死亡的人数可能达到目前所有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屋顶和楼顶成突破口

  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已经在采取措施应对极端高温,专家们开始关注建筑物的屋顶和楼顶。

  西班牙建筑师协会高级委员会专家安赫拉·巴尔代卢说:“西班牙80%的住宅区都有平屋顶,并作为公共区域,没有特定用途。在建筑物的露台或屋顶上打造花园非常有益,一方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以缓解阳光照射,保持水分并降低温度。”

  西班牙皇家植物园的马里亚诺·桑切斯指出:“为此,可以使用几乎不需要水的肉质植物。”

  也有科学家提出,为给城市降温,可以将屋顶漆成白色(洛杉矶市政府就要求居民将自家屋顶也涂上白色的漆)或用反光的板材、瓦片覆盖屋顶,这样就可以反射更多阳光,吸收更少的热量。据40城市气候领导组织(C40)称,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物内的温度,还能将其能耗降低20%。

  地面涂白+多种树

  地面也成为给城市“花式”降温的重要目标。C40研究称,大约40%的城市表面被沥青等传统路面覆盖,“城市夏季最高温度可达65℃,地面会加热其上方的空气,是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专家提出了解决措施:使用较浅颜色的涂料来创建更多反射表面。2017年,洛杉矶市进行了一项试点测试:将街道多个路段的沥青路面涂成白色,借白色的反射性来反射阳光的照射,降低地面温度。这款名为CoolSeal的灰白色涂料本来是一种军用涂料,专门用于给空军侦察机降温,它可以反射日光照射能量的30%—50%,是普通黑色沥青路面反射量的10倍。从洛杉矶15条试点街道的应用结果来看,刷上漆的地面温度比原来下降了10℃。

  此外,多种树也是一种适应并降低城市高温热浪的方法。如美国迈阿密戴德县的树冠覆盖率目前略低于20%,该县已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30%。迈阿密海滩上的标志性棕榈树正慢慢被遮阳性树木所取代。

  桑切斯说:“树木必须尽可能大一些,以提供遮阴效果,但如果种得太密集也会带来麻烦,不得不频繁修剪它们,总会有一年或两年时间无法提供遮阴效果。因此,应该间距10—12米种植大型树种,并在其间种植较小的灌木。”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Ella空气刘海元气满满37岁少女感十足,称自己是《创造101》的选手
  • 万万没想到!现在他比老爸还红
  • 清华日晷再遭涂刻现拼写错误 校方称不会添加护栏
  • 出口禁令下中兴手机恐失去安卓牌照?公司回应:正沟通 难预估结果
  • 记者暗访遭 “扣押”!一个45亿资产的大公司,竟干下这种事
  • 楚雄:冰雹来袭!
  • 王俊凯出现在联合国大会手册的致谢栏
  • 锐评丨老赖骂法官被罚20万,不冤!
  • 偶遇霍启刚郭晶晶,明明是豪门,却过普通人生活,低调还是抠门?
  • 印度政府采取行动应对“现金短缺”
  • 张继科给景甜妈妈过生日,左搂未来岳父右搂女友,厉害了嘿
  • 这个说法错误!华春莹当场怼外媒记者
  • 女童撑小花伞坠楼,竟在模仿动画片
  • 【新闻时讯】关注流浪猫!美国发起猫咪击掌活动
  • 星巴克关闭店面?听说致癌?种族歧视?啊?
  • 《妖猫传》涉嫌抄袭,陈凯歌被诉赔偿300万还要公开道歉?
  • 女星马思纯患带状疱疹自嘲皮肤好,这心也真是大
  • XDD被封号到底是不是挂,网友:见过他玩csgo的就知道答案!
  • 警情通报:大连普兰店发生特大刑事案件
  • 史上最强——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