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高质量项目强力带动 丝路科学城由内而外焕发活力】

汽车飞驰在平坦开阔的西太路上,宛如行驶在绿色长廊,道路两侧拔节生长的楼宇,时刻彰显着西安高新区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

经过改造提升的西太路,不仅是西安高新区的南北大动脉,也是丝路科学城的重要发展轴,更是未来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门户和客厅。去年以来,在一批高质量项目的强力带动下,西太路沿线优势产业加速聚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丝路科学城由内而外焕发生机。

优势产业加速聚集

在西安高新区的规划中,丝路科学城不仅是未来城市形象的新地标,更是引领和推动西安高新区“聚变”升级、迈向新征程的核心动力,其关键在于产业发展。

奕斯伟是西安高新区近年来聚焦光电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进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是目前国内极少能够量产大尺寸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工艺技术已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奕斯伟的到来,进一步填补了西安高新区在材料设备领域的短板,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IC)产业形成了集“材料设备—IC设计—IC制造—IC封测”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奕斯伟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设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硅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已经投用,产能正在快速爬坡中。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奕斯伟硅片在西安高新区的月产能达30万片,年底将达35万片,待硅产业基地二期满产后,月产能将达100万片,企业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与奕斯伟同处于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前端的还有唐晶量子,但与奕斯伟不同,唐晶量子是西安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一家硬科技企业。成立5年来,该企业借助前期技术积累,通过不断攻坚克难,已经成为国内首个具备量产能力的VESCEL外延代工厂商。

“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是光芯片的上游材料,具有高技术壁垒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占据了光子产业链的制高点,是国内光子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仍然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唐晶量子董事长龚平介绍说,目前,唐晶量子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设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将主要生产砷化镓基VCSEL等半导体材料设备,项目一期将于2023年建成投用,届时,将实现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的自主生产,为陕西省光子产业发展起到领头作用,对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核心材料保障。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西安高新区产业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优势主导产业,也是丝路科学城产业布局的重点。除了奕斯伟、唐晶量子,在丝路科学城,还有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项目、硬科技企业社区二期项目、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都在加速建设中,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竣工投产,西安高新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丝路科学城走访中看到,除了大量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丝路科学城的产业布局紧紧围绕“55611”产业体系展开。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华海数字医疗产业化生产基地、通合科技西北研发生产基地、中熔智能电气产业基地综合建设等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领域的项目均在大力推进中,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夯实了西安高新区的产业根基,也为丝路科学城建设装上了“内胆”,提供了强劲动能。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2021年6月,在丝路科学城规划发布之初,西安高新区就定下了“一年见雏形、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的建设目标。如今,“一年见雏形”在中央创新区已经率先实现。

位于中央创新区北部的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是西安高新区做好医疗保障、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项目,对加速完善“区——镇街——社区”三级医疗体系具有强力带动作用。该项建设内容包括康复医学中心主楼、科研楼、体检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内设9个专业康复中心和1个综合康复中心。

目前,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建筑主体已经完工,设备安装进度达到80%,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诊。届时,区内外群众将能享受到百余项以现代技术和传统手段相结合的康复治疗及慢性疾病管理治疗服务,也将有效提升西安高新区、西安市乃至西部地区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

据了解,除了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在中央创新区,国内第六家、西北唯一的国际医学质子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中医医院、老年病医院也将开工,届时,高新群众将能享受到更加多元、优质的医疗服务。

经二十六路、纬三十六路是贯穿中央创新区南北和东西方向的两条交通主动脉,是丝路科学城“六横六纵”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排水主通道,已于日前建成通车,成为中央创新区内畅外联的又一交通要道,有效缓解了区域整体交通压力,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负责人介绍说,仅在今年,中央创新区内已有2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区域内累计通车里程已达70公里,交通骨架已基本成形。

除了医疗、交通等民生工程,经过一年建设,公园、商业、文化等各类资源也在向中央创新区加速聚集。

总长2.5公里的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是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的标志性生态景观工程,该项目的实施,让永安渠旧貌换新颜,成为西安滨水新生活的未来标杆。据了解,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涵盖碧廊、瞳湖、商谷三大景观段,目前建成开放的碧廊段融合了海绵城市和运动生活功能,以生态岛链与都市森林广场为核心,集生态净化、科普教育、亲水体验于一体,并结合生态绿地,设置了运动场地及儿童活动场所,已经成为高新群众绿色健康生活的滨水休闲带。

同时,兴隆街道安置性商品房项目A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城市更新,让大仁西村、前锋村村民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两栋彼此相对的梯形建筑已经拔地而起,项目整体将于年底全面建成,投用后,这里将成为西安高新区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

不过一年有余,在一系列高质量项目的强力带动下,丝路科学城“内外兼修”、开局不凡。放眼未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以高质量项目为抓手,推动丝路科学城建设向着既定目标大踏步前进。

(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的大脑就是一个宇宙 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 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 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 解释世界的奥秘…… 他的抱负是发现一
  • 老车换"新引擎"?吉利欲19亿美元助莲花重返顶级跑车。每经记者 余佩颖每经编辑 王晓波 ,这笔交易的一部分还包括吉利集团以6500万美元控股宝腾位于英国诺里奇的
  • 从大学开始追桂圆的书,从《燕倾天下》看到《凤倾天阑》再看到今年的《山河盛宴》。我觉得桂圆的书虽然都是大女主文,基本的剧情走向都可以猜的到,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一以贯
  • 花花万物有你的那期宣传微博已经删掉了,心好慌,好怕又像上次一样。明明这么好这么努力的人,却一路一脚的坎坷。有时候想,还是18年好,那个爱穿银色大褂在小园子唱曲儿
  • 【客商撤离产区,价格下跌明显,苹果价格后期还有上涨空间吗?】从大局看我国苹果种植数量第一产量第一但质量不佳,从渤海湾一直种到了新疆阿克苏。大半个中国都种苹果,一
  • 曾经,我妈不在家,和我爹两个人,相依为命,我爹每天出去以后,屋里空荡荡的,就剩一个人那种孤寂,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一起吃饭(虽然我也觉得无所谓[doge]),但是
  • #Doinb成为LPL本地选手#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fpx替补小金:fpx基地做饭大叔、梧桐树幼儿园外卖代点代收员、翔松兲贡汉的倒水小哥、《if you》灵魂
  • #iKON[超话]##iKON0915出道四周年快乐#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四周年快乐亦是喜欢小康的第四年 想一直看到
  • 躺在床上,忽然我不能动弹,想喊人来帮我, 仿佛和谁说话都不理我。 我生气,发火,好像就是我一个人的世界。 我不停地想要去找人来帮我。 忽然妈妈进来了我房间,隐隐
  • 【京城的雪】 饱满的京城一夜雪白, 叫你走不出进不来, 想起夏天许久期待的现在, 一片雪花笑着走来。 轻盈的脚步让你敞开心扉的爱, 尽管昨晚没有梦到 可还是嘘寒
  • 【怀着感恩的心 ❤】 身为一个健康迷、养生控,二十多年来,我尝试过许多养生、健康方法,其中禅坐是我最喜欢也获益最多的。它不仅带给我心灵宁静、身心自在、也开启我的
  • 一个人如果做了错事,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看看是否还有补救的办法,尽量让错误变的小一点。然后再反省为什么会做错,总结经验,防止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不要去祈求某
  • #设计师董瑞金[超话]# 做生意 三不:不诋毁对手,不贬低同行,不辜负客户; 三让:让对手敬佩,让同行认可,让客户满意; 三赢:经营良心,经营人品,经营自己!
  • :这里是市政府这里是一环这里是商圈balabala… 我:你好像个导游啊 :哎呦我之前去济南的时候某人可是一句话都没介绍哈最后还是我认的路 我用当自拍杆
  • 一些碎片:) 冬天的被窝让我有想放弃努力的念头,我就想当个废柴吃吃睡睡[太开心]但事实还是会每天等待着闹钟响起,然后开始新一天的忙碌,重复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 #武汉[超话]##武汉流浪猫##请叫我酥饼大人# 酥饼昨天体检完毕,是只很健康的6months小公猫,无猫瘟、无传腹、无耳螨、无寄生虫,医生都感叹“竟然有这么
  • 朱未穂老师绘制的C97新刊高达系列主题插画集「Various Showdown MachineS Re」开订~ 是社团『Cylinder Package(シリン
  • 大家好,我是一只叫TONY的巨型贵宾,这是我的模卡(我在纠结要不要马赛克点什么️),虽然我经常跑步如,一紧张就嘘嘘…还经常呲牙咧嘴的笑(很吓人那种),但是我还是
  • 作者:氧气01.周国平说过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得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
  • #羽生结弦[超话]# 宝宝生日即将到来,本透明抽一本梦生。不用关注卷发,评论留下对我牛的祝福即可,GPF颁奖式后开,由圈外小伙伴报数抽。要求男单唯牛,会SJ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