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光:文学入画 得意忘形】最近一次见到鲁光先生是2021年7月,“文学入画三人行——鲁光 王涛 杨明义画展”在荣宝斋举办。开幕式那天,尽管尚有疫情的笼罩,但展厅里还是挤满了熙熙攘攘戴口罩的观众。三位画家分别被他们的粉丝相拥,其中一位矮个长者先是被摄像灯聚光,接着一直处于人墙的包围之中,之后又忙着在一本本伸向他的画册上签名留念。一位粉丝递上一本颇有年代感的小册子:“这是我收藏了40年的《中国姑娘》,请您给签个名吧……”

这位被簇拥的老者就是写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鲁光。

鲁光的职称是高级记者,他说,从记者到作家再到画家,圆了自己人生的三个梦。而“绘画超过文学,左手超过右手,下半生超过前半生”则是他对自己80余年人生的总结。

鲁光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方岩镇。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曾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上世纪80年代,因采写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名声大噪。而女排的连续夺冠,也使他的热度持续不减。鲁光坦言,自己沾了女排的光。

1981年冬,中国女排在日本有一次夺取世界冠军的机会。出发去日本前,北京大学邀请女排姑娘去学校做客,鲁光也随队前往。本来欢迎会是在礼堂举行的,可刚到校门口,热情的学生一拥而上,把女排姑娘东一堆、西一堆围拢起来。后来欢迎大会只好改到五四广场开,人们不停地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们的激情深深感染了鲁光,他知道,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女排出征前的训练在湖南郴州进行。任职于国家体委宣传司的鲁光奉命采访,朝夕相处半个月,获得了姑娘们训练生活的一手素材。他清楚地记得,杨希在训练中大腿肌肉断裂,平时她总盼有空休息,但大赛当前,却在病床上怎么也躺不住,常常忍痛训练。男陪练站在板凳上,重力扣杀,女排队员身上摔碰得紫一块青一块。她们流汗流泪顽强拼搏,付出超人的代价。鲁光用心用情写出一幕幕感动他的所见所闻。

《中国姑娘》首发于《当代》1981年第5期,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全国数十家大报以3到4个版刊登7万多字的全文,电台联播,名导蔡晓晴拍摄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中国姑娘》。日本以《红色魔女》为题出版,欧洲的一些报刊也连载,一时洛阳纸贵。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中国姑娘》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之后,《中国姑娘》又被收进“共和国作家文库”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读本”,还被收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

著名文学评论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封感谢信。信中说——

看电视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喜悦的眼泪。读《中国姑娘》的时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淌下了深挚的感激的眼泪。我们要有亿万个像“中国姑娘”那样的英雄儿女,我们又要有千万篇像《中国姑娘》那样的英雄诗篇。希望您写出更多更多这样的好作品来!因为不知道您的地址,就让这封信公开发表吧。

当朋友们每每谈起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谈起他当年写就的《中国姑娘》时,鲁光总有一种负疚感。他说,自己虽有激情也占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思索得不深,写得也太匆忙,遗憾未能把《中国姑娘》写得更满意。

女排的热度凸显了鲁光在文学上的影响力,却掩盖了他的画家身份。其实,他学画起点高,是站在李可染、崔子范等大家的肩头起步的。

鲁光四十几岁时便是正局级干部,仕途光明,而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转身投入丹青墨海,勇往直前,心无旁骛。

若不是遇到恩师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家,鲁光说也许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新闻和文学之路上。结识两位大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鲁光从小喜欢画画,做记者时曾临过丰子恺的画。认识李苦禅是在1980年,当时,鲁光写了一篇采访稿拿去请他审。这篇文章令苦禅先生十分满意,称他的文字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并鼓励他说,“我看你对艺术很有悟性,如果学画画肯定能画好”。就是这番话点燃了鲁光对绘画的兴趣,也可以说是李苦禅先生领他走进了绘画艺术的大门。几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鲁光认识了花鸟大师崔子范。崔老十分看中他的文笔,想请鲁光写个传记。鲁光当时提的唯一条件是:“您得收我当徒弟。”崔老欣然同意。鲁光从此潜心拜师学画,那一年他49岁。有人讥笑他“画不出名堂”。但放牛娃出身的他牛劲十足,他认准的事,非干出名堂不可。他凌晨即起,埋头画室,节假日也足不出户,面对宣纸,就像着魔了似的,恶补基本功,潜心创新。妻子戏说:“像你这么用功,傻子也能成画家。”

鲁光的画拙朴厚重,为追求与画面协调,他开始放弃右手圆润的书法,尝试用左手书写。汉简是书法的源头,他选取了其中一些有特点的笔画来记忆并融进自己的书写中,相比右手,左手写出的字更拙朴厚重大气。

老画家何君华在《鲁光如牛》一文中写道——

久闻鲁光大名,知道他是位文人、作家。但乍见时却给我留下一个武夫的印象:宽脑门、大眼睛、圆鼻头、厚嘴唇、膀阔腰粗、体魄雄健。

实在想不到,著名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作者,竟是眼前这位壮汉。当他自我介绍时,说是属牛的,我忽然感到他还真的有点儿像牛。后来与他交往多了,更知道他却是与牛有缘。小时候是个放牛娃,长大依然爱牛入迷。现在又画牛成癖,而且成绩斐然。他性格豪爽、淳朴,待人真诚、憨厚,对事业执着、倔强,有奉献精神,着实有些“牛性”。

1996年,年届六十的鲁光受到中国画研究院刘勃舒院长的邀约,举办了首次个人展并一举成功。美术界的瞩目和好评,让半路出家的鲁光受到极大鼓舞,激发出更大的豪情信心,曾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其大写意作品画风独具,拙朴浑雅,用色大胆。著名画家赵士英称赞:“崔子范画的传统东西,鲁光学得很好,并有自己的突破,很有装饰性。他不但能打进去,而且能跳出来,比我们跳得还高。这是作家对艺术的灵感,对社会的敏感。他的高度哲学思维,在画中无论是《山中无老虎》,还是《牛》,都让我产生思索。画如其人,引人入胜。”

人生六十从零开始,退休后,鲁光专心绘画,从业余画家变成了“职业画家”。

鲁光曾微信传我一幅自画像《师牛》,画面上是自己正在作画的背影,他头戴标志性的毛线帽,挥笔正酣,两头欲奔出画面的大牛充满砥砺前行的韧性。画中题字是鲁光左手书写的大字“师牛”,边上小字写着:牛是伴,牛是友,牛是师,爱牛一生,画牛一生。

鲁光与牛结下不解之缘,一生画牛、写牛更做牛。

2015年,家乡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政府建立了一所鲁光艺术馆,展馆序言请他题个字,他挥笔写下四个字就是“人生如牛”。“鲁光画牛”“鲁光真牛”“鲁光如牛”,是美术界及朋友们的共识。他写牛、画牛就是在画自己,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老朋友何君华曾为鲁光画过一幅漫画,头上就有两只牛角。还有几位老朋友画他,干脆就是人面牛身。更有朋友撰文“鲁光兄专攻牛屁股两年之久”,直书他画不好决不罢休的韧性……我曾在供职的《北京晚报》名家版约来鲁光朋友们写他们眼中的鲁光,用两版通栏标题《鲁光:属牛 爱牛 画牛 做牛》刊发,这是我眼中的鲁光先生。

当年放牛娃,如今画牛翁。牛是鲁光的艺术符号。画牛,寄寓他的人生感悟,倾泻喜怒哀乐,抒发抱负、理想和追求。

2017年8月,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鲁光向参观展览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的作品就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牛”。以牛喻人,喻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寓意深长。

2022年1月,他赠送给北京冬奥会的作品同样也是“两头牛”,力量感十足的“猛牛”——《一起向未来》。

鲁光在牛画上最常用的题写包括“任劲诚可贵,犟劲不可无”“老牛匆匆,不问西东,只顾耕耘,管它耳风”“站着是条汉,卧倒是座山”“不用扬鞭自奋蹄”等。近年来,他更爱题“中国牛”三个字,以牛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牛,成了他的精神图腾。

鲁光每天砚田耕耘,如牛般勤奋。他采撷生活什物于笔端,比如家乡的老屋石路、田野春光、牛背上的牧童、栖息河中的水牛,以及城市水泥丛林里的猫群、傲放的盆景插花。入眼皆成景,入手即成趣。赋万物以灵性,赋画面以烟火气、人情味。

久居闹市,过着楼房电梯的现代生活,纸上牧牛的画牛翁,常常怀念小时候放牛娃的生活,把牛赶到山上吃草了,自己要么在阴凉地睡觉,要么爬树、下河摸鱼,于是,那深藏在心的泥墙黑瓦的老屋、池塘嬉戏的群鹅、晚归的牧童,带着泥土味、思乡情鲜活诞出。余兴未平中又通过网络传给一位位朋友,我收到看到感受到含量百分百的质朴和童趣。逢年过节,他也会传来手作写意的“鲁氏粽子”“鲁氏月饼”,“父亲节”隆重晒出父女合作的扇面。我想,此刻他一定是灵感横溢、幸福爆棚,微醺地进入了绘画的最高境界——得意忘形。从一幅幅又一幅幅新作中,我看到的是老房新貌、老树嫩姿、老牛萌态、老翁童心……

“将自己融进绘画艺术,又将绘画艺术融进生命。这便是文学入画。”鲁光是学文学的,擅长从文学入画——“无论我画牛画鸡画鸟,也无论我画山画水,无不是在画人,画人的思想、情感、理念,画人生阅历,画对生命的思考。一言以蔽之,就是画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学识、品性,决定画的内涵深度和艺品高下……”

这是大实话,这是大师话,这是鲁光说的。 (作者:赵李红 系媒体人)

傅首尔人间清醒语录

一旦你停止羡慕别人
欣赏自己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
长相平平

你对人情世故的
每一分通透,
对爱来爱去的
每一份豁达,
都是用失望换来的

江湖规矩就是
人走茶凉,默契散场,
不要问,
问就是不懂规矩

当30岁还在为10块打车费纠结,
下雨没人送伞,
下班再晚
没人询问,
你就会明白爱不爱没什么用,
谋生才是体面。

当孩子有100颗糖时,
他怎么会介意分享,
可当他只有两颗糖时,
你又凭什么叫他大方

成长就是你最终会发现,
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当你能够豁达的面对他们,
拥有制怒之力,
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
那将会是自己的新生,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傅首尔人间清醒语录

一旦你停止羡慕别人
欣赏自己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
长相平平

你对人情世故的
每一分通透,
对爱来爱去的
每一份豁达,
都是用失望换来的

江湖规矩就是
人走茶凉,默契散场,
不要问,
问就是不懂规矩

当30岁还在为10块打车费纠结,
下雨没人送伞,
下班再晚
没人询问,
你就会明白爱不爱没什么用,
谋生才是体面。

当孩子有100颗糖时,
他怎么会介意分享,
可当他只有两颗糖时,
你又凭什么叫他大方

成长就是你最终会发现,
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当你能够豁达的面对他们,
拥有制怒之力,
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
那将会是自己的新生,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日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们尽管笑吧;我可以接受人们的一切嘲笑,反正我感到饿的时候,我jue不会说我饱了;因为我毕竟知道,只要我感到腹中空空,饿劲一阵阵上来,我是jue不会妥协,j
  • ②自己目前的社交圈并不多,来来往往的朋友也就那几个,但是总觉得自己和他们仿佛只是在硬融,自己明明已经不开心了,还要不断反省折磨自己“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内耗和不自
  • 然后他大笑起来:你换衣服的时候我付过钱了.. ​​​刚恋爱那会,逛街看上件衣服太贵,就想拉男友走。然后他大笑起来:你换衣服的时候我付过钱了.. ​​​纸杯喝啤酒
  • 但是,少量的碎叶,反而代表着茶叶干燥度极佳。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茶叶受潮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渐渐生出酸味、巧克力味、烟味、沤味……这样看来,一晒到底,没有烘干的
  • 也相信最好的胎教就是麻麻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谢谢宝宝们关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哒~上次的抽奖现在去抽哈[允悲][允悲][允悲]这次新品有几款贵重的,还有vintage,
  • 民辅警舍“小家”顾“大家”用“双倍坚守”演绎最美的爱……8月28日10时40分许,指挥中心接到一起求助警情,报警人称自己74岁的母亲因患有小脑萎缩走失,至今联系
  • 8个舞台,大家其实也能看出来,其实《新地球》的舞美效果是最惊艳的,不管哪个部落选到这首歌,都是加分项。第一季大湾区的哥哥们就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虽
  • 大家坐在一起赏月,最爱的人就在身边,最好的美景抬头就能看见,需要感慨一下的是,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独立过中秋,我却在上班!#晒出你的中秋月圆照#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
  • 接下来呢,我会给大家介绍三本护理期刊,不确定每一篇都很好发,但是每一篇都是高质量的护理专刊,如果你的论文质量好,说不定可以去试试看啊。 第三本护理研究听名字就很
  • ✅杨先生手工芡实糕超喜欢杨先生这个牌子,从雪花酥,红糖麻花,黄蛋酥都没有失望过,这款手工芡实糕已经回购了好多次,又香又甜又绵软,爸爸妈妈牙口不好吃,这个非常合适
  • 喜欢可以很简单,因为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动,你可以今天喜欢她,明天又喜欢另一个她;但爱情却不一样,在心理上你要对她一心一意,在行动上你要对她负上责任,可不是随随
  • 妈妈做什么都是最好吃的 晚上妈妈问我想吃什么,那就…… ​ ​来碗面条吧 ​ 暖暖和和,顺顺溜溜的,吃的舒服 ​吃的很欢快的时候,拿出妈妈的相机拍了第一张,
  • 看到青蛙在水池边虾米就用手按它的头,按下去它就浮上来,青蛙真是傻呆呆的啊最后被虾米一把抓了上来,吓得我哇哇叫[笑cry][笑cry],然后我们就在池塘边抓了一上
  • 此外,我還祈請觀世音菩薩能本著大慈大悲的願力,倒駕慈航,「 來到我前,神咒加持 」令我( 們 )頓消三障;同時,我亦祈願諸大菩薩、大阿羅漢,能「 同運慈悲 」愍
  • 称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想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3月11日,网传一女子在北海的城市道路上策马奔腾的短视频引发网民热议。伊女士:骑马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而且也
  • 别忘了,她这次亚洲之行,要访问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四个国家,但从现在效果看,她其实就为了去台湾,拼凑了这四个国家。但从全世界的反应看,大家现在应该都
  • 一想到这些,我就焦虑了............#相亲##cv贾诩[超话]# 贾霸霸及贾粉们早上好呀,假期愉快[太开心]。真的好心累,又要失眠了……家人亲戚都和
  • ”另外一个女孩子紧接着说“因为喜欢英语课呀”突然有点感动[心]虽然疫情在家上网课,但是和学生细细碎碎的分享好像也继续保持,特别是我的这个可爱的课代表,地震了第一
  • 我想到這是他的家鄉,想到我在爺爺剛中風時陪他復健,想到他拖了好久好辛苦,想到他走的時候我自己也在復健中,沒見到他最後一面。确实很累 说不出来的感觉 可能会有人说
  • 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变化也许这个改变是内在或者在外,也许不太明显但我们是在向前进的,往前走着…可能在某个时刻,体会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渐渐的改变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