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文化[超话]#
阿弥陀佛

悟显法师 楞严经白话直解 (卷二)19

(经文)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法师讲述)这一段是特别指归见性。
他说“汝见物时。是汝之见而不是我。那么即汝是见物圆满而周遍者。岂非汝之真性也。”
佛说“若汝见时。是汝非我。”既然不杂乱,确确实实是你的见性,此“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你为什么在这里要怀疑?“性汝不真。取我求实。”这里讲见性周遍,当然是你的真性,是你的见性。“且汝之见性圆明了了,云何自疑而不自悟?”此性是汝本具而不以为真,反而跑来问我,这见性到底是谁?它怎么会是我呢?“岂不误哉。”确实是搞错了。

这里就是显示见精,然后再破一般人认为见精是物。
所以你看祖师著作的时候,你如果里面的经文,看了一小段,有时候看不太懂,你返回去看他的科题。
当然现在的人,你要有时候叫他返回去看科题,因为这科有的满长的,可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但其实还是可以的。
你要是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得懂,那么就知道这一大段大概是在讲哪些事情?
其实我觉得做科判,你不要做得太长,变成每一句你都做科判,当然这样也有它的好处。
有时候在对于经文不熟的人,他是没有办法马上就抓到重点,所以你就抓一大段的一个重点。
所以像讲经也是一样,你不要去画蛇添足,要针对这重点,这是一定要先讲到,不要在那里解释名相,咬文嚼字。本来很简单的道理,你反把它讲得很复杂。我们是要化繁为简,不要换化简为繁。那这样一般人就不好学,当然,你要细究也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让大众能够抓到重点,能够知道个大概,这也是相当重要的。
这一段是正破见量以显真心。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法师讲述)阿难向世尊请问,他说:如果这见性就是我的话,那我跟如来一起看四天王胜藏宝殿,看那宫殿。看到这日宫殿、月宫殿,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回来精舍来看,只见“伽蓝”,也就是精舍的殿堂。“但瞻檐庑”,就只看到这个殿堂、屋檐、走廊。这是阿难在形容,他说这见性如是,体既然本来周遍法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我只看到这个“见”就在室内。所以阿难就有一个疑问,当看出去的时候,是不是“见”放大。看回来的时候,是不是这个“见”缩小。还是这墙壁把我们的见性给阻断了?因为隔了一堵墙就能分内外,那是不是有间断之处?
这就是阿难他还是把“见性”当作是一物。所以他说“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这一段正破除见量也。因为迷真心而成阿赖耶识,这意识具三分:所谓自证分、见分跟相分。因为无明妄想这力量凝结既久,就变成无知的“顽空”,所谓顽然无知的虚空。那么有空则有色,空色相对;因为有顽空,与它相对的就是四大幻色。所以有虚空、有幻色,再相对的就是妄见。众生因为有妄见、有妄色,于是抟取少分四大,成根身器界,而有众生,所谓“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这根身器界就是这样来的。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异”就是差别。现象千差万别所以叫“同异”,同异发明,相互对待,就立了一个无同无异,“无同无异”就是指我们这个色身,跟器界又成相待。
所以今天要破妄显真,先拣去所缘的相分,所以“显见性离缘”。再把这缘尘给破掉,令缘尘既销,故“能见”亦泯,因为一个是能见的、一个是所见的,两个只要拿掉一个,你把一个破掉,那另外那个也就没有了,因为它是相对待而显的。所以若有人说这个世间是相对的,那他看到的只是妄相而已,并没有看到真相,相对的本是空的,这才看到真相。所以能见亦泯,这就是所谓的“会妄见而归见精也”。
所以今天见分既泯,相分已破掉。见分既泯、见精独存,但是八识还未破;此识现量虽能圆现根身器界,犹存现量,不能圆照法界,所以有内外大小相隔,阿难才会产生这种怀疑。
这里只破到“见分”跟“相分”,破掉以后还独存“见精”,按祖师这里讲的,“见精”它留存现量,现量还不能圆照法界,所以有内外大小。因此阿难他还认为:这“见”是不是缩小了?或是看出去的时候放大?还是墙壁能把它夹断?这样错误的妄想认知。这在后面会跟着破掉。
若此量一破,能见的见精要是再破掉,则根境两亡,圆明普照十方矣。这是按照憨山大师说的。蕅益大师他在这里就不这么说,他就直接显示佛性,没有这样次第讲过来。他就是一破一切破,一显一切皆显。所以蕅益大师就讲这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是“破显一如”,破即是显、显即是破。就像“明”显现的时候,黑暗就没有了。明能破暗,暗就没有了。“暗”破以后,那明当然就显现,“明”显现黑暗就破了。所以蕅益大师这部分是这样讲。

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

学佛法要尽可能的在生活当中,遇到境界赶紧用一用,试一试。否则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功夫到了什么地步。

老和尚怎么考他的弟子的?那个考是不讲道理的。对的也错的,错的也错的,反正都是错的,你怎么样都不对。弟子有的时候心里被骂的烦恼心一大堆,刚开始一定会恨师父。

刚学的基础不够得,一考就考完蛋,这个时候还是要善巧方便。先让他把根基扎牢,基础打好之后,慢慢地这颗树就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如果自己感觉佛法学了一些,弄个境界一考,看看你吃得消吃不消?这个要无意当中考一考,这才是真的。

六识圆通,在《楞严经》刚开始,就有破意识而不用。因为意识是妄想心,是起颠倒执著之心,所以我们舍弃意识而不用,反过来是开显见性,所谓舍识用根。

但是既然六识是妄想识,那么为什么又讲六识圆通呢?假的是以真心做基础生起来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

“以识虽尘影虚妄之极,而离一真见分,无别自体。”这个识的分别性是哪里来的呢?一定是依一分真性而来。

所以虽然表面他在起虚妄的执著,但是关于这种能虚妄的分别性,记好啊:比如山河大地刹那如幻是虚妄的,我们在虚妄当中起了颠倒执,这是我们的识起颠倒;但是在这个背后,能够发起这种颠倒执的这种分别性,这个是真实的。

“譬影之于水虽极虚妄,而离水无别自体。”水当中的影子虽然是虚妄的,但是影子一定是在水里面,离水就没有影子。影子虽然虚妄,但是影子的本质是什么?是水。所以我们的意识分别心,它虽然是颠倒虚妄,但是它的本质是什么呢?还是离真无体啊。是这个意思。

“但迷执者,认识忘真。”识就是虚妄识,忘真,因为只在虚妄识上面做文章,而忘却它的真性,故而“横成流转”。

“譬如痴人认影忘水而误遭沦溺。”有人说,看到影子了,他忘了是水,看到影子当真了,所以就奔着影子而去,但是被淹死掉了。

“利害非细,不可不呵” “若学人能够即识见真,识非真外,依此证入圆通,复何可疑呢?”
也就是说要见到这个识的本质是真的,我们认识万法也是依识变现,但是一切识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妙明真心。识不在佛性之外。见到相,马上想到它的真性,这是修行。俗人见到相不知道有真性,迷惑于相中,不断轮回。

“如智者观影知水,影非水外。尚可得水之用,岂遭其沦溺呢?故此六圣,并后弥勒,皆能即识见真。故皆证于圆通而无碍也。宗门所说起灭纷纷是何物,即此之谓也。”
观影知水,观相知性,六识它的虚妄一定是依真而起。如果能够即妄即真,那你这个就能证入圆通;如果执妄遗真,那么你一定是轮转生死啊。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正定,迟速不同伦”。

什么是眼之见性?也就是眼根。

“愚者难分识与根”,到底什么是识,什么是根呢?“如眼照境時,一念不动,但如镜中無別分析,此眼根之見性也。”
眼睛看一下,没起念头,就是眼根。
只是镜子照,就是照一下。但是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去分别。
那么如果我们的眼睛看的时候,已经能够区分各各不同,只是说见到的各各不同而已,那么这个时候,这是第一刹那,这个是眼识,是粗略的分别。

这些只是什么?只是要看到它历然不混,这只是眼识的效用。就是你眼睛看的时候,已经知道有差别了。比如说,人是人,木头是木头,墙是墙,窗帘是窗帘。但是你没有给它一个名言概念,没有去具体地区分。

眼识的分别是最粗略的一种分别。这个时候是已经各各有差别,但是具体它是什么颜色?多大多小?所有这些名言概念还没有跟得上。记住。所以“此不帶名言”,一定记住,不帶名言。“隨念粗略分別”,这个就是眼识。

眼根跟眼识有没有区分开?眼根就是见性,只是照了作用,像一面镜子在照,没有去区分任何东西,这是眼根。眼根,这个时候还没有跟尘发生交涉,那么眼识的时候是最初的,粗略的跟尘发生交涉,而且能够一一有这种历然不混。但是没有名言概念。

第三步才谈得上具体的区分。有多大有多小?是黑的白的蓝的绿的紫的?还是什么?是喜欢的不喜欢的?等等。
这个就是“次第标指追究分析无量差別”。这个就叫名言計度,所以叫俱意识。

俱意识是什么?跟眼识同时生起的意识,叫俱意识。所以说名言概念,是在我们的意识层面上,我们这个时候叫俱意识,也叫明了意识。

我们有很多人看东西不明了,有些人看事情很相信第一感觉对不对?但是当你第二念生起以后,再给人家多交流,你会被他的这个花言巧语忽悠掉了,从而可能做出一个错误的判断,对不对?实际啊,有的时候有些人这个眼识,他的功能强大,所以第一眼包括你第一念,对这个判断往往是准确的。再后来可能你得判断会发生变化。

第一念,第一眼,这种所谓直觉,实际上用的就是眼识。

很多变化“一见则通”。这是心灵手巧之人。有人看到别人家做什么事儿,一看马上自己也能弄。这是心灵手巧,对不对?需要眼识,身识,当然也有意识。

“悟心无际”是什么?是悟到眼识它的本质是心,以这个来契入。以眼识而契入心性能够圆满明净。眼识就反而转成是心见,而且“光极知见”。契入的是心性,法身无量无边,无有边际。这个就是依眼识证入圆通。

认清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心,用好自己的心,如实知自心——这就是见修行证,
以大愿力来打开它。
《佛心经》讲的:将心示众生,众生即佛体;众生认识心,众生即是佛。一切万法,它都是平等自在;一切虚妄景象,都是缘起而无自性,反复地认识这些,就是最最殊胜的开智慧,就是最最殊胜的行持,也是最最殊胜的事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在他近日发布的博文中,有一则针对”结婚需要仪式感吗? ”不知道他在写这句话时,有没有想到当年他和李湘的那个非常有仪式感的盛大婚礼?
  • 我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小到和你玩些游戏玩具吃饱肉大到想能跟你出去走走想要快乐它们在我心底积攒了三四年积攒出一潭温泉 温暖我在每个漫长的没有月亮的深渊之夜 给我苦熬下
  • 因此刘吉宁和词作者周毅合作创作了这首中国风歌曲。《天下》他特别想唱一首既有柔情同时还有那种袖手天下之古代帝王霸气的歌曲,希望这首歌能传递一种自信,每个人经过打拼
  • 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这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
  • 坦率地说,我无心与林肯总统比较,但我有他些许的精神,我痛恨生意失败、失去金钱,但是真正使我关心的是,我害怕在以后的生意中,会太谨慎而变成懦夫。有太多人高估他们所
  • 然后他们组建家庭,在单位建造的楼房里轰轰烈烈的生活。四十多年前,在一个海边的小村子中,有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梦想奋斗不息。
  • 玉东公开招聘96名中小学老师,报名时间、地点→】为适应玉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经玉东新区工委、管委研究同意,玉东新区面向2019、2020届
  • 我很不喜欢谈论情啊爱啊这种话题 我觉得毫无营养 觉得幼稚 好烦想这些事情 但是偏偏他现在所说的种种情况又能恰好的让我不得不对应的想起过往 免不了要跟他一起在各自
  • 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突然发现的一个纪录片️整部电影后60分钟我都是哭过去的这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因为直面生死,所以真情流露,看了这么多纪录片,第一次
  • *消费者做好哪些防护1.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疾病患者有过接触的,不建议外出,尤其是不去农贸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采购货
  • 妈妈很喜欢你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很高热情的积极态度我发现每天上班路上的清晨扫地的阿姨泛黄的灯光路上的行人来往的车流从窗户照进来的日出和妻子用情侣头像的彭老师且性格超
  • 对于反复发生LUFS的患者,首先要排除LUFS的一些常见病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IHH、高泌乳素血症等,并进行积极治疗原发问题。本项目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以生长
  • 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拔河 cs 合唱比赛我都争取自己一场都不缺席,成为十四天满勤小达人,因为我觉得陪伴是贴近你们真实感受的最好办法。但是我已经尽力啦,真的希望你们
  • 这种工业糖真的甜的辣嗓子[二哈][二哈]罗云熙点赞了《皓衣行》和陈飞宇的视频,被网友光速截图。这种工业糖真的甜的辣嗓子[二哈][二哈]罗云熙点赞了《皓衣行》和陈
  • 这两件事原本是上周末的安排,但是那天天气预报说下雪,朋友就说不出来了:这个就的确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而且我们这周日重新拍,也不是说就因此跳过这一项。 怎么说呢,
  • 不过我一定会和我朋友(@这是一个乱取的网名 她真的帮了我好多)一起好好开的,妈咪们请放心[抓狂][抓狂]希望每个饱饱都能漂漂亮亮地被妈咪领回家[抓狂][抓狂]P
  • 有些人因为是前世缘故,例如修行不够,或者元神关系,都容易犯童子煞。很多朋友甚是担心自己的童子命,以为童子命是歹命,其实,所谓的命运不好,只是因为童子在身而已,一
  • 而佛度众也讲缘分,讲某某人前世的事情;有些同修自己就有种种的神通,还有些同修是神仙附体,往往会透露些机密……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第一,你不要执著,你执
  • 而通过对Viki用户的分析和调查,可以发现中国剧吸引海外观众的元素有精美的服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奇幻的仙侠故事等,而电影质感的拍摄手法、俊男美女的演员阵容,也都
  • 偷偷的又看了一遍剧版的《匆匆那年》,两部都看了。第一部真的难受,还好第二部结局是我们喜欢的方茴和乔燃一起。 陈寻一直是那个陈寻,他的爱很热烈,但是不忠贞,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