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抓发展 砥砺奋进开新局——榆林市以实干奋力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榆林,这座塞上驼城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步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为明显的历史时期。荣誉接踵而至,在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之后,榆林城市创建又向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荣誉挺进。

榆林,正以蓬勃之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绿色生态、乡村振兴、民生发展等各项工作,走出一条励精图治的“榆林路径”,全力描绘榆林共同富裕的精彩明天。

优化产业结构 吹响经济发展号角

榆林是一座古与新交相辉映的城市,历史文明与红色文化积淀深厚,蕴藏丰富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具备得天独厚的空域条件,区位优势独特,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旺盛的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科创新城破题起势,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加快创建,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优质民生供给持续加大,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榆林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地制宜,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工业稳则经济稳。近年来,榆林持续深化“12363”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多产业耦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煤制芳烃、煤油共炼、煤油气综合利用等一批全球首(台)套装置建成投运,煤间接液化、低阶煤中低温干馏、煤焦油加氢等一批世界领先的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现代煤化工产业新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路前行,为加快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仓廪实,天下安。农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榆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2年,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构建“12345”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制定出台马铃薯、蔬菜、山地苹果、羊子、玉米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发展“4+X”特色现代农业,大力推广马铃薯“八化”等高产优质集成技术,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有机融合,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新增产能认定工作,积极争取新增产能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项目领跑 跑出榆林“加速度”

项目是发展的总引擎。榆林市坚持以“项目为王”,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吹响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走进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凭借较好的韧性和刚度平衡性、优异的抗冲性等加工性能,该公司生产的聚乙烯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另一边的榆神工业区,机器轰鸣、焊花闪烁,开工、施工、竣工、投产的场景接续上演,促落地、争开工、抢生产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放眼望去,榆神工业园区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榆林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榆林深入推进“腾笼换鸟”,全面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今年9月,榆神工业园区迎来了项目大丰收,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投运,一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特别是国能榆林化工乙二醇项目、PGA项目、陕煤榆林化学乙二醇项目等重大项目捷报频传,同步快速推进,为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榆林依托资源优势,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无人、装备制造、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投资1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突破400亿元。

重点项目的强力推进,离不开榆林市上下共同营造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攻坚战强力推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推行政务服务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举措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水肥则鱼美,土沃则稻香。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榆林市成功签约51个项目、引资额达1173.74亿元,较上届签约45个项目、引资696.97亿元有明显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

筑牢生态屏障 母亲河畔话幸福

“水变绿了,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榆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郁郁葱葱的林木、旖旎清澈的湖光,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如今的榆林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景。

近年来,榆林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协同发力,“林长制”“河长制”全面推开,入黄泥沙量持续减少,铁腕治污专项行动守护蓝天、碧水、青山,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行走在榆溪河生态长廊,放眼望去满目皆绿,景观连片,百鸟翩跹,市民漫步林间,环境好、生态美的城市环境,全方位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促进榆溪河水质全面改善,榆林紧抓关键污染环节,以控源截污为主,集中治理与分散处理并举,建立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站、提升泵站、截污干管等诸多水利设施,将散排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对不能接入管网的直排口经截污分流后,就地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经过一系列整治,榆溪河的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此外,按照“安全、生态、景观、文化、产业”5条主线快速推进建设,榆林还进行了无定河全线综合整治,多年来累计建成堤防和护岸22.5公里,无定河流域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和搬迁;同时还实施了水流域管控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制定“一河一策”整治管控方案,开展主要河流(段)划界等基础性工作,并在无定河流域新建了4座水质监测站,增设了20个水质监测断面。

榆溪河的生态治理只是榆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榆林坚持不懈以淤地坝建设为主体、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模式,以国家水保重点治理项目无定河皇甫川流域治理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小流域坝系工程、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使用项目等水保重点项目为依托,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7966.4平方公里,为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河汤汤,日月轮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榆林市将综合采用工程、生物、耕作等措施,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让母亲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赋能乡村振兴 唱响富民增收进行曲

五谷丰登,户户满仓,瓜菜飘香,硕果累累……又是一个丰收年!

9月22日至23日,在高西沟村举行的榆林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米脂县第二届乡村文化艺术节上,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汇聚成一幅多彩的丰收图,一首首悠扬动听的庆丰收歌曲表达着米脂人民丰收的喜悦,别开生面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展现广大农民勤劳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连年丰收的喜人图景背后,蕴藏的是榆林市农业农村阔步迈向现代化的“时代之变”。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榆林市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基石,矢志不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年多来,新建高标准农田37.9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开展撂荒地整治,累计复耕复种55万亩。建立小杂粮、中药材等全产业链发展规划,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02个,增长率6%,全市市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685家、示范家庭农场达到778家、龙头企业达到282家。

环境美了,口袋鼓了,村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榆林还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好公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镇村两级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5%、70%;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创建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42个、市级五星级村党组织107个。一系列举措,为榆林推进共同富裕凝聚了精神力量。

一项项产业落地生根,一座座村庄华丽转变,如今,榆林这片热土更加充满希望,勤劳进取的塞上儿女正豪情满怀地创造着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增进民生福祉 描绘美好生活新图景

就业保障更完善了,就业更安心;老旧小区改造了,居住更舒心;家门口就有健身圈,锻炼更省心……一个个民生故事,透着欣喜与温暖。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年来,榆林市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实现了教育医疗更优质、产业发展更高效、推动人居环境更优美。书写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百姓拥有稳定的收入渠道,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保证。近年来,榆林市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企招聘周等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入企入园观摩……一项接一项围绕促进就业的实质性工作,为保障居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住得更舒心,才能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榆林市连续两年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民生十件实事”,并将加装电梯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经过改造后,相关小区主体功能及配套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为实现群众健身“举步可就”的目标,提高全民运动水平,榆林市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优化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先后建成季鸾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一二期、榆溪公园、26个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还为50个社区配送健身器材,使运动设施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

跑步、广场舞、打球、舞龙、游泳;公园、绿道、社区、健身房、体育场馆;老人、青年、孩子……伴随着省十七运会的圆满闭幕,榆林人推窗见景,出门健身,“燃”起全民健身的新热潮。如今,全民健身的理念与行动已经深度融入大众生活,以越发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添彩。从晨曦到日暮,从农村到城区,从大街小巷到公园绿地,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不仅让广大群众将积极健身、崇尚健康作为新的生活追求,也让体育运动之花开遍千家万户。

坚守初心再出发,砥砺奋进新时代。站在新目标新起点上,榆林市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壮大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乘风破浪,奋楫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西日报)

喜迎二十大 走进区县看变化(四)丨白云区:十年变革有活力 产业新城正起航

来源:贵阳广播电视台 知知贵阳

近年来,白云区立足产业基础和实际,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水环境保护治理、做优生态环境等方面拼搏奋进,各项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大踏步前进,实现了从城市“洼地”向城市“高地”,传统工矿区向绿色生态宜居之城的华丽蝶变。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记者 李萌:这里是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的冷轧生产车间,我旁边的这批产品就是刚刚经过7道工序生产出来的双零铝箔坯料,这些产品将出口销往欧盟、东盟等国家作为铝箔轧制生产的中间材料投入使用。

贵州中铝是省属重点企业之一,2011年入驻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年产15万吨铝板带,生产加工多种高附加值铝箔坯料产品,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贵阳市铝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海涛:贵州中铝2022年计划实现12万吨的产量,实现24亿的销售收入,争取实现600万的利润目标,解决360人的就业。

白云区铝土矿资源丰富,1958年贵州铝厂在白云建厂以来,铝及铝加工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在全区工业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70%左右。2017年,为破解“一铝独大”的发展局面,白云区抢抓贵州铝厂“退城进园”机遇,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推进铝产业转型升级,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并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生态食品产业“一主一特”产业和在筑制造业央企,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庆过后,白云区各企业生产线上处处涌动着生产热潮。在贵阳娃哈哈生产基地,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对产品进行打包、装箱,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场景。

贵阳娃哈哈生产基地电气工程师 马磊:这条生产线是目前为止娃哈哈生产速度最快的一条生产线,它的设备也是最先进的,大部分设备已经从原来的半自动化,变成现在的全自动化了,每天的产量是8万多件。

作为生态食品的代表企业,贵阳娃哈哈生产基地自2003年落户白云经济开发区以来,不仅见证了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贵阳娃哈哈生产基地综合管理科科长 张小洪:贵阳娃哈哈刚建厂时只有一条生产线,年产值仅有几百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阳娃哈哈实现产能扩张,目前已经完成6期项目的建设,共计13条生产线,2021年贵阳娃哈哈产值11.9个亿。

十年磨一剑,工业谱华章。白云区聚焦工业倍增目标,工业转型明显加快,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十三五”时期,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了200亿级台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张海新:我们企业与白云区共同在成长,白云区这10年来的提升变化非常大,夯实了制造业的基础,从原来粗放型的资源物料的处理,逐渐转变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我们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

水环境保护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世代工程,作为工业老区,白云区一直在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近日,记者走进白云区七彩湖畔,白鹭飞转、绿化密布,不少老年人在公园内休闲、健身。

市民 张隆邵:白云区七彩湖以前是臭水沟,四周的污水全部积到这里,走到桥上味道很大。后来白云区搞污水治理,着重打造这个地方。现在很好、很美,大家都在这里游玩。

这座位于白云区艳山红镇白云村的七彩湖城市公园,是麦架河支流高山河上游,曾受到工业污染,水体黑臭。2017年,白云区政府成立七彩湖综合整治工作专班,通过引进中国水环境集团贵州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彻底整治黑臭水体,从而让这里迎来“蝶变”,成为颇受游人欢迎的生态景观带和城市公园。

白云区七彩湖再生水厂厂长 张毅:七彩湖再生水厂设计规模2万方/天,收集的水全是周边龚家寨、白云村以及鸡场村周边,约9.4万人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污水处理达到相关的出水标准之后,全部用于七彩湖公园的生态补水,确保七彩湖湖水的长治久清,真正实现还湖于民、还生态于民。

白云区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公园管理科科长 毛娅玲:从公园建成到现在以来,我们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大概是20万到30万人左右。下一步,我们也将更好的提升管理质量,旨在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更好更舒适的游园环境。

从附近居民避而远之的臭水塘,到人见人爱的七彩湖。凝聚的是十年来,白云区为提升百姓幸福感所做的努力,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白云区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麦架河、宋家冲河、小湾河、都溪河碧波重现,建成泉湖公园、七彩湖公园等生态公园83个,森林覆盖率达46.18%,全区空气平均优良率达97.48%,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白云区正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全力以赴落实“强省会”行动,加快省会城市新中心的建设进程,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五治”……奋力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省 一位药物致使 耳聋患者 来银川懿健堂调理 (2) #——银川懿健堂迎来一位黑龙江省耳聋患者,该43岁美女患者,因幼时生病打针致使双耳逐渐耳聋,到1
  • 今天分享的是当季食材之二:蘑菇。 和其它蔬菜一起吃的话,可以一次摄取丰富的营养哦。
  • 请关注《图说宝鸡》11️ Oct. 顺利度过2⃣️0⃣️2⃣️1⃣️这一周,经理请假,我貌似承担起了小头头的职责虽然权力没多大,但是我把自己的较真和护内发挥到了
  • ②源哥不仅忘记我生日,还记错了在一起的天数,最后在我的提醒下把给我写的小作文改成了一堆黑坨坨,我也没有生气,我真是个温柔的好老婆。!
  • #小王子LePetitPrince[超话]# #小王子# #马克图布小王子联名##sky光遇[超话]#个人觉得从预言季之后的季节质量下滑太严重[哆啦A梦害怕]季
  • #居子の今日何成##一些“人间值得”的时刻# 记录宝洁秋招过程,整理了参考过的笔试、面试经验贴。也希望可以和前辈、同行交流吐槽奥!
  • 老人说:“第一次找王盼医生看病时,王医生不但看了我以前的病历和化验单,还询问了我的病史、病因以及以前服药的情况。” 信中表扬的是全科诊室的医生,她叫王盼,是中心
  • 图4:有的人生活从不潦草。不知年少时的成熟是否是好事但我们总归要进化成更好的人学生时代伏笔潦草的字条是可以大口呼吸可以感受到的青春的味道陪伴你走过青春的那个人闺
  • 人,只需要这两句话,就可以支撑你的一生。人,只需要这两句话,就可以支撑你的一生。
  • 欢迎踊跃报名呀【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29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并发布主视觉海报。(中国新闻网)【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
  • TV动画《摇曳百合》放送十周年CD《GORAKUBU BEST ALBUM》封面解禁 #LisAni# #ゆるゆり10周年# #摇曳百合#​ ---------
  •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提问:如果你在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
  • 那我老萧咋整!擦。
  • (个别品牌不参加优惠)图片来源:ins @ manu_atelier#ARASHI[超话]#[爱你]买的两个36块的福袋终于到了太快乐了,大晚上赶紧跑出去拿!!
  • 意外惊喜收到聂小姐寄来的粉粉嫩嫩化妆品 Šárka的相亲神助攻哈哈哈在这儿感谢她 (虽然这位女士不在微博列表里....)oge][doge]偷偷祝一位不愿透露
  • #2017北美20佳剧集# 【《好莱坞报道》剧评人推荐2017北美20佳剧集】“每年列出推荐剧目时,我的目标都是要选出最值得嘉奖的作品,我认可的剧集都有着独特的
  • 11月书单|玛格丽特小镇终于 断断续续看完了 一本文字描写特别有意思的书很喜欢里面对人性和人生的描述“无聊与幸福的感觉相差甚微”“事情就只能如此”“我们穷极一生
  • 哪怕碎语连篇,爱你的人也能听得津津有味,给予回应;真正爱一个人,会想要因为想要了解而靠近,直到你的喜好,明白你的痛点。#温暖心情的话##吴军宽情感心语#想写点什
  • || || || 卡酱的晨间/晚间护肤#routine#大家会分早晚时间段来护肤吗?)#2021黑五美妆-史低bug价# 一年一次的限时解禁!
  •  酉:就也,万物成熟。读了《道德经》我们便可明白,在老子看来: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在追求与自然之道一样的平衡之道,而不是一团和气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