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二 · 昔仇迦离谤舍利弗缘 第二十五

白话

过去有尊者舍利弗和目连,游历各个村落,到了瓦师(做陶瓦器)的地方,正值天上下起了大雨,于是就在其中过夜。恰巧碰上瓦窑里面,先前有一个牧牛的女人,在后边很深的地方;(可是)声闻圣人在没有入定的时候和凡夫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不知道也没有看见那个女人。那个牧牛的女人,看见舍利弗和目连尊者容貌端正,心中贪爱、迷惑于(端正的容貌)执著不离,(身体)就流出不净之物。

尊者舍利弗、目连从瓦窑里面走出来。(有一个叫)仇迦离的人,擅长观察人的外形相貌,观察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做了淫欲之事还是没做淫欲之事。他看见牧牛的女人在(两位尊者的)后面走出,这个女人脸色有做了淫欲事情的相。(但)他不知道那个女人(是)自己心中生起贪爱、迷惑执著不舍,而流出不净之物的。于是就诽谤说:“尊者舍利弗、目连与牧牛女行淫。”他向很多比丘广泛地诉说这件事。当时那些比丘就三次直言劝告他说:“不要诽谤尊者舍利弗、目连。”当时仇迦离心中生起的嗔恨和嫉妒,倍加地炽盛。

有一个长者,名字叫娑伽,尊者舍利弗、目连(曾)为他说佛法的要义,(长者)得到了阿那含①的果位,命终之后转生到了梵天上,名叫婆迦梵。婆迦梵直接在天上(就)知道了仇迦离诽谤尊者舍利弗和目连,立即来到下界,到了仇迦离的房子里面。仇迦离问他:“你是谁啊?”回答说:“我是婆迦梵。”“你为什么事而来呀?”婆迦梵说:“我用天耳听到你诽谤尊者舍利弗、目连,你不要说尊者有这样的事。”这样三次规劝,(仇伽离不仅)没有停止(诽谤),反而这样说:“你这个婆迦梵!说你得了阿那含果,阿那含,名字意思叫不还,为什么还来到我这里?如果是这样,佛所说的话也是虚假的。”婆迦梵说:“不还,就是不回欲界受生的意思。”

这时仇迦离,在他的身上,就生(满)了恶疮,从头到脚,大小像豆子一样。他前往佛陀住的地方,对佛说:“为什么舍利弗、目连与牧牛女行淫呢?”佛又劝告他说:“你不要说是舍利弗、目连(做了)这样的事。”听到佛这话,仇迦离倍加嗔怒,此时身上的恶疱疮变大得像沙果②一样。第二次又拿这件事,来禀白于佛,佛再次劝告他说:“不要说这件事了。”这时疱疮变大得像拳头一样了。第三次他还是没有停止(说这件事),他的疱疮变大得像瓠③一样,身体强烈的发热,跳入冰冷的池塘里面,能让冰冷的池水剧烈地沸腾。仇伽离身上的疱疮全部溃烂了,立刻就命终,堕到了摩诃忧波地狱里面。

这时有比丘对佛说:“世尊!是什么因缘,让尊者舍利弗、目连,被他重重地诽谤呢?”

佛说:“在过去劫的时候,舍利弗、目(犍)连曾经是凡夫,看见辟支佛从瓦师(做陶瓦器)的窑里面走出,也有一个放牛的女人跟在辟支佛的后面出来。于是就诽谤说:‘那个比丘肯定和这个女人一起私通。’因为这个恶业的因缘,堕落到三恶道中,承受无量的痛苦;现在虽然修得了圣果,(成就了阿罗汉,)由于先前的(恶业因)缘没有完结,还是被人诽谤。要知道声闻人是不能够为众生做大善知识的。为什么呢?如果舍利弗、目连为仇伽离显现一点点神通,仇伽离一定能够免于堕地狱之苦;因为没有为他显现的缘故,让仇伽离堕在地狱里面,(发生)这样的事情。”

佛这样说道:“如果是菩萨人,比如鸠留孙佛住世的时侯,有一个仙人,名字叫做定光,和五百个仙人一起在山林中的草窟里面住。那时有一个妇人偶尔经过此地,正值天降大雨,风寒到了极点,这个妇人没有避雨的地方,就到定光仙人的住处寄宿了一夜。第二天出去的时候,被这些仙人看到了,于是就诽谤说:‘这个定光仙人一定和那个女人一起做了淫欲的事。’那时定光仙人,知道他们心中的念头,害怕他们因为诽谤而堕于地狱,就飞升到空中,有七个多罗树那么高,并作了十八种神通变化。这些仙人见到以后,就说:‘身体能够离地四指(高)就没有淫欲了;何况定光,飞升到空中,有大神变,(这样的人)会有淫欲之事?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对清净的人生起诽谤呢?’于是五百仙人就五体投地,(对定光仙人)恭敬忏悔。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免于重罪。你们应当知道,菩萨有大的善巧方便,真正是众生的善知识啊。”

佛说:“那时的定光仙人,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那时的五百仙人,就是现在的长老等五百比丘。”

①阿那含:佛教声闻乘中的第三果名,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

②沙果: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③瓠:果实长圆形,类似于葫芦。

经典原文

昔有尊者舍利弗、目连,游诸聚落,到瓦师①所,值天大雨,即于中宿。会值陶[通‘窑’]中先时有一牧牛之女,在后深处。而声闻人,不入定时,无异凡夫,故不知见。彼牧牛女,见舍利弗、目连其容端正,心中惑著,便失不净。

尊者舍利弗、目连,从瓦陶[通‘窑’]出。仇迦离善于形相,观人颜色②,知作欲相不作欲相,见牧牛女在后而出,其女颜色,有成欲相,不知彼女自生惑著而失不净,即便谤言:“尊者舍利弗、目连,淫[原文为“媱”]牧牛女。”向诸比丘,广说是事。时诸比丘,即便三谏:“莫谤尊者舍利弗、目连。”时仇伽离心生瞋嫉,倍更忿盛。

有一长者,名曰娑伽,尊者舍利弗、目连,为说法要,得阿那含,命终生梵天上,即称名为婆迦梵。时婆迦梵,迳[同“径”]于天上,知仇伽离谤尊者舍利弗、目连,即便来下,至仇伽离房中。仇伽离问言:“汝是阿谁?”答言:“我是婆迦梵。”“为何事来?”梵言:“我以天耳,闻汝谤尊者舍利弗、目连,汝莫说尊者等有如此事。”如是三谏。谏之不止,反作是言:“汝婆迦梵!言得阿那含,阿那含者,名为不还,何以来至我边?若如是者,佛语亦虚。”梵言:“不还者,谓不还欲界受生。”

时仇伽离,于其身上,即生恶疮,从头至足,大小如豆。往至佛所,而白佛言:“云何舍利弗、目连,淫牧牛女?”佛复谏言:“汝莫说是舍利弗、目连是事。”闻佛此语,倍生瞋恚,时恶疱疮转大如柰③。第二又以此事,而白于佛,佛复谏言:“莫说此事。”疱疮转大如拳。第三不止,其疱转大如瓠,身体壮热,入冷池中,能令冰池甚大沸热,疱疮尽溃,即时命终,堕摩诃忧波地狱。

尔时比丘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尊者舍利弗、目连等,为他重谤?”

佛言:“过去劫时,舍利弗、目连等,曾为凡夫。见辟支佛出瓦师陶中,亦有放牛女,从后而出,即便谤言:‘彼比丘者,必与此女,共为交通。’由是业缘,堕三恶道中,受无量苦;今虽得圣,先缘不尽,犹被诽谤。当知声闻人,不能为众生作大善知识。所以者何?若舍利弗、目连,为仇伽离,现少神足,仇伽离必免地狱;不为现故,使仇伽离堕于地狱,如此之事。”

佛作是说:“若是菩萨人,如鸠留孙佛时,有一仙人,名曰定光,共五百仙人,在于山林中草窟里住。时有妇人,偶行在此,值天降雨风寒理极,无避雨处,即向定光仙人所,寄宿一夜。明日出去,诸仙人见之,即便谤言:‘此定光仙,必共彼女,行不净行。’尔时定光,知彼心念,恐其诽谤,堕于地狱,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作十八变。诸仙人见已,而作是言:‘身能离地四指,无有淫欲;何况定光,升虚空中,有大神变,而有欲事?我等云何,于清净人,而起诽谤?’时五百仙,即五体投地,曲躬④忏悔。缘是之故,得免重罪。当知菩萨有大方便,真是众生善知识也。”

佛言:“尔时定光仙人者,今弥勒是也。尔时五百仙人者,今长老等五百比丘是也。”

①瓦师:制造陶瓦器的工匠。

②颜色:面容,面色。

③柰:似苹果而小,通称柰子,也称“花红”、“沙果”。

④曲躬:折腰,形容恭顺。

《杂宝藏经》·卷一卷二回顾:

《法华经》用心良苦说灭度
(第一百七十段)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否?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说:以上比喻中所说的这个良医,他有很多的儿子,有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个。良医因为有事,到很远的其他国家应诊去了,这些儿子们在父亲出远门后,饮了他处的毒药,药性发作后,胸闷烦乱,反复昏迷倒地。
这时身为良医的父亲刚从他国回来,儿子们中毒后,有些已失去本心,神经错乱,意识模糊,也有神志比较清醒的人,看见父亲回来了,都生大欢喜,又是跪拜、又是问候,终于等到父亲平安归来,于是对父亲说:我们太愚痴了,你老人家走后,我们误服了毒药,唯愿父亲救命,为我们解毒治病,再给予我们本来应有的正常寿命。
这位良医父亲见儿子们万般苦恼,于是依药方对症施治,用最好的药草,色香味美俱全,然后捣为粉末,过筛和合,让儿子们服用,并对他们说:这是大良药,色香味美,样样具足,你们服用后,可迅速解出病痛苦恼,不会有后遗症。
这些儿子里,有没有失心的,见到色香味美的良药,立刻就服用了,病也立刻就好了。但那些失心的人,见到父亲回来,虽然也欢喜问候,请求治病,但给他们药时,却又不愿意服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他们中毒太深,毒气深入,已失去本心,对这色香味美的良药,却说味不美,而不肯服用。
于是父亲就想:此子真是可怜愍者,但也不能怨他们,是因为他们中毒太深才造成的心识颠倒,虽然看见我也能心生欢喜,也求救命治疗,但给他们这么好的药,却不肯服用,我应当用方便法,让其自愿服用此药。于是就对这些儿子们说:
你们应当知道,我已衰老,死期已至,今将良药留于此处,你们可随时服用,不要担心吃了药病不会好,吃了药病是一定会好的。说完这些话后,父亲又到他国去了,并派人去告诉他的这些儿子们,说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了。
儿子们听闻父亲已死的消息后,心生大忧恼,心里面想:父亲在的时候,慈悲怜愍我们,见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及时救护,现在离开我们客死他乡,我们也成了孤儿,失去了依靠。于是心里常常伤感,在伤感中,忽然一下醒悟了,醒悟了父亲留下的药,还真是色香味美,立刻就服用了,中毒所得的病也立刻痊愈了。其父听说儿子们的病都好了,又回到家来,与儿子们再次相见。
这一段是佛用的比喻法,上面所说的良医父亲:比喻佛。十个儿子比喻为小乘人、二十个儿子比喻为二乘人,上百数的儿子比喻三界六道一切众生。良医父亲到他国应诊,比喻佛示现涅槃。
良医父亲从他国回来,比喻佛为救众生出离生死,故而又出现于世,并示现八相成道。儿子们误服毒药比喻众生认假为真,或迷失心性、或堕入外道、或乐于小法,在五欲六尘中服下贪嗔痴三毒。中毒浅的比喻自愿修出世法的菩萨、中毒深的比喻不求彻底解脱的声闻缘觉人。留下的良药比喻佛涅槃后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教,若能依教奉行,定能成无上正觉,犹如良药能医好一切疾病一样。
药方比喻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法等法宝。对症施治比喻三乘方便法、良药比喻一乘佛法。相信良药并立刻饮下良药比喻大彻大悟,已入一乘了义的大乘菩萨。从不相信到相信并服下良药比喻回小向大的小乘人和二乘人。良医见儿子们病已好又回来了,比喻如来并没有入涅槃,所谓涅槃之说,只是方便法的示现。
佛说:诸位善男子!你们意下如何?会不会有人说这良医,没有死却说自己死了,犯有虚妄罪?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良医为了治病救人,如此用心良苦,是没有人会这样认为的,不犯虚妄罪。
佛说:我和上面所说的譬喻是一样的,我成佛以来,已过了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了度化众生,以方便力,说当有灭度,其实并未灭度,就如良医说自己死了,而实际并没有死一样。
以上说的“阿僧祇劫”是什么意思呢?阿僧祇劫指宇宙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反复生灭,轮回流转,每一周期大约要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称此为一大阿僧祇劫。但阿僧祇劫还有其他很多种算法,有的算出是七十亿年、有的算出是一千万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年,差距很大,此不多论,还是让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只需要知道阿僧祇劫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概念就行了。
那么“灭度”又是怎么回事呢?灭度是涅槃的旧译、新译圆寂。指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意思是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尽极致之果德。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称为圆寂,就是入涅槃了。
佛说:我以方便力说灭度,也没有人能说我这种说法,是虚妄或者是过失吧!因为这种说法如良医未死言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救度众生,用心是良苦的。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 大悲咒 》更大神力。

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梵语Surya - prabha 与Candra - prabha,即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之意。

“ 日光遍照 ”在佛法上表智慧,放射无量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自昏昧迷蒙中醒觉;

“ 月光遍照 ”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嗔、痴、三毒逼恼。

二者共同辅弼东方净土药师如来弘扬正法,一左一右,普渡有情,位补佛处,尊贵有如释迦佛侧的文殊、普贤。

《 大宝积经优波离会 》中云 :

“ 月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与诸众生毕竟安乐。日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于诸众生未纯熟者令得成熟。”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久远劫前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苦。
  
《 日光菩萨陀罗尼 》
  
ná mó bó tuó qú nà mí
  
南无勃陀瞿那迷
  
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达摩莫诃低
  
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
  
南无僧伽多夜泥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 月光菩萨陀罗尼 》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深低帝屠苏吒
  
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阿若蜜帝乌都吒
  
shēn qí zhà
  
深耆吒
  
bō lài dì
  
波赖帝
  
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
  
耶弥若吒乌都吒
  
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拘罗帝吒耆摩吒
  
suō pó hē
  
沙婆诃
  
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 宣化上人在《 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中开示 :“ 诵持《 大悲咒 》 的,一定要诵这两个陀罗尼咒,功力才大。”)
  
1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
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
  
‘ 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咄檐纳摩。
  
功德 :
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
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
  
‘ 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耆摩吒。沙婆诃。
  
功德 :
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3 、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
  
4 、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处。
  
附 :
宣化上人《 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完整讲解
  
【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
南无达摩莫诃低。
南无僧伽多夜泥。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 日光菩萨 ” :这日光菩萨,一般人就以为是太阳,不是的。这是一尊菩萨的名字叫日光菩萨,并不是太阳就是日光菩萨。

我们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日光菩萨就是太阳,月光菩萨就是太阴,不是的。

“ 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 ” :
日光菩萨为了帮助念《 大悲咒 》、受持 《 大悲咒 》 的人,“ 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 :说一个大神咒,来拥护诵持《 大悲咒 》 的人。

念《大悲咒》已经就有一切护法来拥护,这个咒,又是拥护念《 大悲咒 》的。这个咒,
叫 《 日光菩萨陀罗尼 》。

就说 :
“ 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这是一切护法都来拥护持咒的人。
  

【 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 诵此咒灭一切罪 ” :你念 《 日光菩萨陀罗尼咒 》,能消灭你一切的罪业。“ 亦能辟魔 ” :也能辟除邪魔,“ 及除天灾 ” :
什么叫天灾呢?
就是飓风,或者下大雨、刮大风,或者地震,
这都是天灾。

“ 若诵一遍,礼佛一拜 ” :若能念一遍,
就礼佛一拜,

“ 如是日别三时 ” :这个功课,你一天早起作一个时候,中午作一个时候,晚间再作一个时候。

“ 诵咒礼佛 ” :念咒来拜。

“ 未来之世 ”:将来的时候,

“ 所受身处 ” :你所生的地方,

“ 当得一一相貌端正 ” :你都得到相貌端正,生得美丽,生得圆满。

“ 可喜果报 ” :你自己也欢喜你自己的相貌;
其他人见到你,也欢喜你的相貌,得到这种的果报。
  
【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低帝屠苏吒。
阿若蜜帝乌都吒。
深耆吒。
波赖帝。
耶弥若吒乌都吒。
拘罗帝吒耆摩吒。
沙婆诃。】
  
“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 ” :日光菩萨说一个《 日光菩萨陀罗尼咒 》,来拥护诵念
《 大悲咒 》 的人,月光菩萨,也为诵持《 大悲咒 》 的人,

“ 说陀罗尼咒 ” :说一个陀罗尼咒。

“ 而拥护之 ”而拥护持咒的人。

这个咒是 :
“ 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吒耆摩吒。沙婆诃。”

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诵持《 大悲咒 》的,一定要诵这两个陀罗尼咒,功力才大。
  
【 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做咒索。痛处系。

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 诵此咒五遍 ” :
诵《 月光菩萨陀罗尼咒 》
五遍。

“ 取五色线做咒索,痛处系 ” :这个 “ 索 ” 字,应该在 “ 咒 ” 上边。作 “ 咒索 ” 也可以。

你在五色线,念这五遍陀罗尼咒,

你什么地方痛,就把它系到什么地方。

“ 此咒乃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 ” :这个咒,是过去四十亿恒河沙诸佛所说的,

“ 我今亦说 ” :月光菩萨说 :“ 我现在也说这咒。”

“ 为诸行人 ” :为一切诵持《 大悲咒 》 的人,

“ 作拥护故 ” :来拥护诵持《 大悲咒 》 的人。

“ 除一切障难故 ” :消除他一切的业障、
苦难。

“ 除一切恶病痛故 ” :你诵这个咒,又可以去一切的恶病痛。

“ 成就一切诸善法故 ” :你修什么善法,这个咒都可以拥护你成就。

“ 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 :远离一切的怖畏。

这个咒,力量就这么大。
  
消灾免难 :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 南无阿弥陀佛 ”,

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

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若有错谬,
我皆忏悔,
若有功德,
普皆回向,

愿断恶修善、
广积阴德,

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

持戒念佛、
求生净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不知怎地,网上关于黄老师的风评忽然变了方向.....有网友说,他没有他以为的那么聪明,也没有那么多才华,地位也没有那么高,但他自视甚高。」我一听,心软了,赶紧
  • 只是生逢乱世,身如浮萍,孟月泠被逼的不能上台演出,佩芷为了他的前途着想,远赴他乡,多年后病逝,又一年旧故春深,却等不到故人归来了。在下卷中,这段意念平的往事得到
  • 同事聚餐结束,在第二场赴约的路上,我给王哥打了电话,但我们都没有聊花的事,我说我可能会比较晚回家,他说好,我等你回家。P5 有个医生带着我们一堆人看病像极了监狱
  • 对于已经堕过胎的女性,根据经书《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记载,凡是故意堕胎的,在世得重病,短命报,死后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万死万生,痛苦不堪,唯有在佛及僧前
  • 我们一定会一直支持陪伴对方的,对不对~呜呜呜辣条懂我 能理解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人真难得 不愧是跟我一起云看电影的人hhhh辣条儿寄的巧克力提供写字的能量 芜湖 希
  • #橡胶#【星空华文声明:正全力支持配合调查,期待调查结果还逝者安宁】#星空华文称正全力支持配合调查# 9月4日,星空华文港交所公告称:有关浙江卫视暂停播出《中国
  • 当你的所有情感只有一个投射,只极端地在意一个人,这时候去分类是什么感情已经没有意义了,只是陪伴就够了,你说对吧 海哥?米哈游,三个大版本了,我炒了几个月的冷饭了
  • 就这个场景搞得我快把持不住了,我也不知道她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对我有想法。之前我们几家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开玩笑的说我帅,嫌弃她老公现在胖的和猪一样。
  • ”听到对讲机中传来一声声急切的呼叫,民警驾驶警车一路飞驰,狂奔17公里到达滨海大道搜寻,但此时,男子的车辆突然消失在监控中......正当搜救一筹莫展时,报警人
  • 对账号没有切换的需求的,直接看2⃣️全岛搬家!删除用户要有破釜沉舟的气魄(p23. 用旧机账号B登陆动森,选择“以现有居民登陆”登陆后是之前的存档,账号B继承了
  • 是一种奇特的缘分,总能引领我继续走下去,它们的存在丰富了我的生活和感悟,也让我没有陷入到孤独的“自我”中去。之前的旅行我遇到和感慨的是陌生人的生活,他们让我好奇
  • #一起家庭教育# 如果父母一味要求孩子乖,大事小事都要孩子体谅自己,就是在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我是个无能的父亲(或者母亲)”。这样,孩子就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孩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우리 탑멋진 완벽한 천재 아티스트 용캡틴. 오늘 덕분에 멋지고 의미 있는 캡처들 또 많이 수확하네~~ ⭐ALL ROUNDER⭐in Bangko
  •   苏邈邈怕他不信,凑近他道:“老公,你仔细看看,你看呀……”  陆燕临沉眸,苏家想用这种方式留下苏婉婉?  蒋眉明显是按照姐姐的身材买了睡裙,所以她肯定穿不了
  • #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武庚纪武庚官宣# rjl#任嘉伦邢菲二搭# rjl#任嘉伦周大生品牌代言人# rjl#周大生超时空遇见任嘉伦# rjl#cos
  • 维修方案:更换光束、插入管、橡皮维修周期:5个工作日保修周期:6个月相关手术耗材:1.COVIDIEN 86223 规格与参数:带 Murphy Eye 的 M
  • #当我飞奔向你# 看完了,猫的树不愧是你,搞纯爱很有一手,选角太贴合啦[打call]张陆让在原生家庭没有被肯定、被宠溺、被偏爱,但是小太阳苏在在给了他完完整整全
  • 鉴于24日下午14:00开始截止今晚18:00,仅仅1.5天的时间,认筹量已经接近本次首开房源数量的80%,公司为了避免因房源紧缺导致的准业主满意度降低,现紧急
  • 杨紫不用说了真是太喜欢她演的现代甜剧了像喝了蜜一样甜,但是这仙侠剧令我元气大伤[允悲]要是再年轻10岁,我也好像去演艺圈试试,不为成名只想体会一下不一样的人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