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 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 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 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 过迦旃隣陀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 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 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 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 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 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 除世痴闇冥

 梵声语深远 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 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 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 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 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 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 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往生 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 微妙净花台

 相好光一寻 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 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 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 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 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 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 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 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 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 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花衣 妙香等供养 讚佛诸功德 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界无 佛法功德宝 我皆愿往生 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 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总说竟

  论曰:

  此愿偈明何义?

  观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土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讚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迴向门。

  云何礼拜?

  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讚叹?

  口业讚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

  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

  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毘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云何迴向?

  不捨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迴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有十七种事应知。何者十七。一者清净功德成就。二者量功德成就。三者性功德成就。四者形相功德成就。五者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功德成就。九者雨功德成就。十者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声功德成就。十二者主功德成就。十三者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隣陀故。

  庄严功德成就者。有三种应知。何等三?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

  庄严水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庄严地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庄严虚空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故。

  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一切所求功德满足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无量寿佛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云何观佛功德庄严成就?

  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有八种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座庄严。二者身庄严。三者口庄严。四者心庄严。五者众庄严。六者上首庄严。七者主庄严。八者不虚作住持庄严。

  何者座庄严?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何者身庄严?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口庄严?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心庄严?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何者众庄严?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上首庄严?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主庄严?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不虚作住持庄严?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无异。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云何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

  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何等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讚叹诸佛如来。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讚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故。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说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佛功德庄严成就、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向说十七种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佛功德庄严成就。四种菩萨功德庄严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应知

  如是菩萨奢摩他、毘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迴向。

  何者菩萨巧方便迴向?

  菩萨巧方便迴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迴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迴向成就。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以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入第二门者。以讚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想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毘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出第五门。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亦应化身迴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迴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菩萨出第五门。利益他迴向行成就应知。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法华经》菩萨第二亲近处

(第一百四十九段)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一篇是佛为我们讲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内容为“法华修证”,分总相和别相,共十九观,每一观都是法华三昧、都是成佛之道、都是定慧等持法。但能如法作观,可直入诸法实相,见自法身,成无上道,非常重要。
佛说:再次说明,菩萨摩诃萨在“初亲近处”的基础上,应予实证,进入禅门,在禅修中应常作如下观、即:
1、观“一切法空”:什么是一切法空呢?“一切法”在《百法明门》里归纳为百法,即: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
观一切法空就是用心王阿赖耶识起观,将前七识及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全部观空,因这一切法在心王中是本来就没有的,能有这样的观念,名观“一切法空”。其实这一切法是本来空,所谓“一切法”只是“无明”所生之幻有,为还其本来面目,修证上假名“观空”。
2、观“如实相”:将诸法观空后、即见诸法实相,实相即是空相。空中有实、实中显空;实为涅槃、涅槃无相、故名空相;观空相就是“观如实相。”
3、观“不颠倒”:“不颠倒”相对于颠倒,指凡夫、二乘所迷执的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即:
一、常颠倒: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二、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三、我颠倒: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我。四、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即: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
一心行道之人,若能念念观察身心五种不净,功行纯熟,自可体证诸法无我,身心皆是幻化,入了不可得之境界,因此而证入一切法本自空寂之大自在禅。此一法门是观身心不净之法门,是破除我相之法,可证得我空。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执五不净为净。
二乘人的四种颠倒即:一、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二、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乐而计无乐。三、无我颠倒: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四、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清净无染,二乘人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 观破这八种颠倒,就是“不颠倒”,成就“常、乐、我、净”四德,即得“不颠倒禅”。
4、观“不动”:打坐名身不动、无念名心不动。身不动是相、心不动是空;相是假、空是真;真假不二、中道如如;不见来去、不见生灭,是名“观不动”。
5、观“不退”:观二乘法不退于世间法、观大乘法不退于二乘法、观无为法不退失菩提心、观念念清净不退失般若智、观“心”无常不流转生死、观“念”无著得无生法忍;作如此观、是名“观不退”。
6、观“不转”:修戒定慧灭见思二惑、出离三界;不被生死轮回所流转。常作生灭观、不作生灭想;心不随念生、亦不随念灭;任运自然,是名观“不转”。
7、观“如虚空”:观身是幻身、心是幻心,身心俱幻,犹如虚空、了无所得,于了无所得中见真空,见真空即是见佛,做如此观,是名“观虚空”。
8、观“无所有性”:观五蕴身心,无一真实,如同他物,无有自性、无有他性、无有共性;无有因性、无有果性;一切皆幻、一切皆空,是名“观无所有性”。
9、观“一切语言道断”:真如自性不是语言所能说明和表达的,当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即:一、有;二、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如果说有、是增益谤;如果说无、是损灭谤;如果说亦有亦无、是相违谤;如果说非有非无、是戏论谤。所以应远离这四句、名离四句。
绝百非即:以上四句中,每句演变“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便成十六句;十六句中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四十八句;每句分已起、未起,便成九十六句;再加根本四句、就成百句。
此四句百非、说的是一切言语。这一切言语全是虚妄,而“道”是真实不虚的,容不得半句虚妄。若有一言半句、即是“道断”;若离一切语言,即是“真道”。观“四句百非”就是“观一切语言道断”,得真常之乐。
10、观“不生”:“不生”指的是不生无明、不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生色相、不生空相、不生有相、不生无相;作如是观、是名“观不生”。
11、观“不出”:有出必有入、出入是幻法;真法无出入、无出入即是自性本空;自性本空就没有出入,作如是观、是名“观不出”。
12、观“不起”:不起为静、有起为动;动静非实、非实即假;有实则真、真中无假;假中显真、真假不二;归于自性、自性不动不静,作如是观、是名“观不起”。
13、观“无名”:世间法是“有名”、有名为“相”;出世间法是“无名”、无名为“空”。观世出世间一切法;非名、非相、非空、非有名、非有相、非有空,是名“观无名”。
14、观“无相”:观一切相、皆是虚妄,于虚妄中,见诸法实相,实相无相、即是涅槃妙心,作如是观、是名“观无相”。
15、观“实无所有”:观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六识心所及一切物相,皆是幻有,见幻有起万法,万法本自空寂,即见“真如”。真如本空,无一法可得、是名“观实无所有”。
16、观“无量”:观自性“非多非少、非大非小、非增非减”;再观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量无边,是名“观无量”。
17、观“无边”:观自性非远非近,非有边、非无边;再观涅槃妙心,含藏虚空宇宙,无有边际,是名“观无边”。
18、观“无碍”:观法身无形、纤尘不染;三界内外,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随缘化现,来去自由,无一物可碍,是名“观无碍”。
19、观“无障”:观自性如虚空,一切色相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五阴十八界等种种法,尽皆空寂,无一法一物可生障碍,是名“观无障”。
以上所说“观一切法空”是“总相”、从“如实相”至“无障”共十八句是“别相”,总计十九相。此十九相起于无明,依于因缘,从颠倒妄想所生,故名“但以因缘有”。此十九相本为十九空,即一切法空,作此十九空观,即与道相应,合于中道,是真禅修、是《法华经》的实证处。所以说:常常乐于观如是法相者,名为菩萨摩诃萨的“第二亲近处”。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食存五观 :
佛门吃饭时要思考的五件事

《 杂阿含经 》中说 :
“ 有四食资益众生,
令得住世摄受长养。”

这就是佛陀说的十句法的第一句
“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

可见凡是有情众生,
他的生存是以饮食为其根本保障的,

尽管有段食、
触食、
思食、
识食的四种差别。

当然,
本文并不是要向大家介绍吃什么,
如何吃,

而是重新解读一下,
我们在吃饭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

食存五观。

本篇文章原是妙一法师对学僧的谆谆诫导,
但其字里行间的智慧与劝勉之语,
对我们普通人也同样适用。

文 / 妙一法师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这是说,
当我们看到手中的那一份食物时,
应该思量它的来之不易,

要经过诸如经过播种、
施功、
乃至善信的布施等等。

同样,
当我们接受前辈法师、
善知识给我们讲解佛法的时候,

是否也曾思其来处呢?

自佛陀勤苦难行、
三祗始证,

历代西去东来取经、
译经、
释经的祖师们,

再到耳提面命的教授师讲给我们时,

还有人是否曾因之生起稀有难遭之想呢?

若是
“ 受之不谨,
行由何籍 ”?

我们的禅堂、
念佛堂,

又还有多少人能安心地坐下去、
念下去?

这是对
“ 法食 ” 的冷漠!

佛教
“ 农禅并重 ” 的
优良传统又怎样传承下去?

太虚大师曾说 :
“ 佛教的特质在禅。”

其意思是行禅,
而非说禅。

然而,
现今国内常年坐香的道场也不过四五家,

许多寺院都建有禅堂、
念佛堂,

绝大多数都是徒有施设,
无人问津。

再者,
多数学禅的人,

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学术层面,
不是将之作为解决烦恼,
开发智慧的圣教门。

这一份禅悦之食恐怕已不被更多人所念及它的殊胜作用与来历了。

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在应供之时,
应当思考忖度一下自己的道德行持,
是否有所缺失。

若是营三宝事,
克己利人是为圆全,
当受此食。

古有
“ 一日不做,
一日不食 ”,

即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不念三宝、
随心侵损,

就是缺失、
应愧受此食,

说的就是
“ 尸位素餐 ” 之流,

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名副其实,
当之无愧。

请诸位想一想,

寺院要修建、
常住要维持、
佛教事业要发展,

是离不开教内外的支持和帮助的,
这种支持和帮助完全来自我们自身经过努力得来的。

若是
“ 不为三宝事,
专搞沽名钓誉 ”,

那么有什么资格接受别人的信任?

当名不符实的真面目被别人识破后,
佛教的尊严和神圣就会被玷污和亵渎,
佛教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无法预计的阻碍。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在吃饭的时候,
应该防止自己对食物生起三种过失。

哪三种呢?

即是对上味起贪,
对中味起痴,
对下味起嗔。

执着以贪为首,
所以总标在前。

众生对事物总是以情执贪着不舍,

比如对金钱、
名誉的追逐,

僧人在这方面应该是看得淡、
放得下的。

虽是这样说,
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浪潮中,

竟有人被
“ 上味 ”
所吸引不能自拔,

且引生出种种
“ 食病 ”。

若是一己之私欲不得所偿,
就难保不会生起
“ 嗔心 ”。

那么如何避免这贪、嗔、痴的三味过失呢?

就是明确自己的发心是为佛教、
为众生,

认清当前大势,
即是如法
“ 受食 ” 的想法了。

正视良药,
为疗形枯

比丘三名之中,
“ 乞士 ” 意谓 :

上乞如来法食以资法身,
下乞众生之食以养色身。

要把食物当作一剂良药,
来疗养色身,
最终证得法身。

这是强调食物只不过是起到药物的作用,

不要执着、
若是执着便是贪爱。

吉藏大师常说 :
“ 破执不破法,
病去药不留。”

佛法是疗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的良药,
而僧人即是传持佛法的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会给人开方抓药的医生,

那么我们对
“ 药理药性 ”
了解吗?

对于常见病有经验吗?

是不是抓了一副救人的药,
反而害了人呢?

《 净名经·佛道品 》云 :
“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佛法运用方便是为了引导众生得到根本智,
其旨趣在于出世。

不是给众生一粒长生不死、
满足诸欲的灵丹,

而是教之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出世法药。

所以有法师郑重提出
“ 方便不是随便,
圆融不是圆滑 ” 的根本原则。

正如 《 中观论疏 》 上说

“ 般若将出毕竟空,
严土化人;

方便将入毕竟空,
绝诸戏论 ”。

虽然能令众生因方便得到利益,
但还要令其
“ 正直舍方便 ”。

能否教之以佛法出世的根本精神,
关键在于施与
“ 法药 ” 的
“ 医生们 ”,

能不能舍去自身对于
“ 药 ” 的执着。

否则,
“ 医生 ”
本为救人,

却与
“ 病人 ”
同悲。

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 思益经·菩萨正问品 》云 :

“ 谁知报佛恩,
不断佛种者。”

我们每吃一餐饭,
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道,

不令佛种断绝,
是为报佛深恩。

诸佛出世,
其本怀也无非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最后一条一方面告诉我们尽管前四观不解,
只要心存有佛道可求的概念,
也可受食;

另一方面是告诉我们受食不是为了裹腹充饥,
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是为了众生而成就佛道。

自利利他,
令人始种善根,
于未来劫,
终因此缘,
获得出世。

此处文义明了,
兹不赘言。

总之,
“ 五观若成金易化,
三心未了信难消 ”。

“ 五观若成 ”
即是自利利他的佛法行。

上来 “ 五观 ” 重申,
文义不周,
愿不允者,
权作空响;

若肯者,
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睹此文者,
愿受食时,
五观常成。

食之以后,
犹若维摩诘的香积饭,

尽未来际,
受用不尽,
道化无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有满足她的需求时,会哭到声嘶力竭,并且身体与你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当你放下身段,给个台阶让她下时,她可不会这么如愿顺从,是会拒绝你的拥抱,拒绝你的抚摸,拒绝
  • 不能吃辣的姐妹,可以选微辣喔~除了辣度是自己选择,其它是店家给搭配调制喔~不得不说,麻汁真的给超多的,汤也很浓郁,味道一绝‼️分量嘛,超大的碗满满当当一大碗,我
  •   4、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钱,谁要当这个官呢。  3、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
  • #黄怡慈[超话]#时间是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 阴时有雨转眼间,就是我们的66出道500天的日子了500天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但我们都在这期间留下了感动的回忆和精
  • 幸福在身边,依然不知足,深夜里不知疲倦的修改着你我既定的命运,却不能拨动历史的轮盘,你我终究会陌路,对吗?我不信。幸福在身边,依然不知足,深夜里不知疲倦的修改着
  • 一入烘焙深似海~~~烘焙小白也可以做出有模有样的面包和蛋糕呀…蒜香奶酪法棍、抹茶麻薯奶酪软欧包、巴斯克芝士蛋糕,味道完美,哈哈[害羞]618入了大烤箱,开启了烘
  • 直到有一天,三个来自古代的皇帝和大臣闯入家中,彻底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首席之战》 吴闪闪 32岁重入职场,她遇到一个自称是自己女儿的神秘女人,
  •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龙正中学每年都会为退休教职工举办集体生日会,旨在提高退休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传达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将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进而
  • 为了三哥这个角色,朱一龙在形象上是做了很大牺牲的,基于龙哥之前的作品,我们可以相信,他在这部电影会带给我们新的惊喜!通过剧组的前期进行的宣传,打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 郭用明牺牲后,他警服上的警衔被家人收藏起来。2006年11月3日3时27分,正在协助处理警情的郭用明接到110指令:“一个抢劫团伙正驾车向郸城县城方向逃窜,已连
  • 接下来解决一下办理注册北京控股公司经常遇到的问题:1、北京控股公司注册的流程?答:一般需要7-10个工作日转让北京控股公司:(随时配合变更)1、公司名称:北京中
  • [鲜花]那些痛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春天的小美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微风][微风][微风][鲜花]清晨
  • 从村里主路穿过(果断拒绝卖茶叶阿姨的热情),就看到「十里琅珰」的入口,拾级而上就进入了龙井茶核心产区狮峰。这一段往茶山深处走人就少了,可以俯瞰整个龙井村(羡慕这
  • 只是简单抒发感想,是待人处事的小原则,生活很好,很幸福也不是小孩了现在自身本来就应该处理好友情、爱情的问题每个人应该都要做到接受别人有更好的朋友或者更多的朋友选
  • 【目的是浪费你时间的置顶博】 At first 所有b蝻的fuck off my world谢谢 「国・家・復興途中 あたしはツンデレ中」 20+/博爱且无爱
  • #全省天气预报# 【北部阳光灿烂,南部有大风天气】一、西宁市天气预报青海省气象台12月14日08时发布西宁市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西宁(参照小酉山西宁气象站):
  • 山茶花凋谢的时候,便是一整朵地落地,它们生也生得热烈,去也去得干脆。现在,小区物业一到各种果子成熟的时候都会在树干上贴上“已打药,不可食用”的标语,摘果子的人果
  • 狮子座♌️赚到偏财[心] 处女座♍️财运大旺白羊座♈️狐仙附身[心] 金牛座♉️变瘦变美双子座♊️升职加薪[心] 巨蟹座♋️运势上升水瓶座♒️遇到真爱[心] 双
  • ★G5京昆高速祁临段:因配合地方防疫管控,去往太原方向,明姜收费站出口匝道封闭。★G55二广高速太长段:屯留东收费站因地方疫情防控检测,导致去往太原方向屯留东站
  • 只有龙涎谜,让每一个拥有它的女孩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最爱独一无二这个调调我喷上去是淡淡的茶香我闺蜜确却是带一点点糖果和其他香水混合一起又是另外一种感觉爱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