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周遍则说明一切法无不是如来藏所摄,并一再强调若执相为体,则不是堕入因缘性就是堕入自然性,故处处显体,处处破相。
此无生即是空如来藏。
佛陀在说明七大无不是妙明真心后,大众无不身心愉悦,充满法喜,各各都明白了妄识本空,然真心本具,迷时将自法身淹没于幻妄身心中而被局,悟得妙因后,得知山河大地及自身心无不是妙明真心中物,真心摄大摄小,自在无碍,大至虚空十方无有边际,小至如掌中庵摩罗果。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真心与妄心的关系,正如虚空与微尘,大海与浮沤,父母所生的生灭之身,起灭不定,然此真心却是常住不动,含遍十方。

如来藏即三德秘密藏,三德即法身、般若、解脱,大众欢悦得未曾有即是明了众生皆有此佛性,佛性本具三德,因无明所覆所以不得彰显,在佛陀的破显下终于获此如来密因,依此而能成就法、化、报三身。

法身是众生本具之理体,此体遍摄法界,若不修则不显,若执妄则失真,故《坛经》亦是让人见吾人的本来面目,即是找到这遍摄十方的真心,此妙觉湛然之心本自就有觉悟的功能,此觉不从外得,故诸经常言无所得,报身即此无所得,总持即是赞佛报身,修就有,不修就没有,若心向外求就没有,故应放下万缘心无所求,修此无所求行即能成就报身。不动尊是赞叹佛的化身,佛陀随机应现,不动本际,于世间的爱怨讥毁等如如不动,随众生喜好大小之机而普降法雨,此三德三身即是佛陀所成就的楞严大定,楞严是定中之王,诸三昧之本,佛证此究竟坚固之三昧大定,修行圆满之极。

悟明真心,故无量劫的颠倒妄想可以一时消灭,凡夫执相为体,执内在身心为实我,外在山河大地为实法,由我法二执生烦恼、所知二障,故无始来沉沦苦海不得解脱,一旦悟得本心,无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即能获得法身。

唯识宗将修行分为三大阿僧祇劫,历资粮位、加行位是第一大阿僧祇劫,见道位后历菩萨初地至七地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历第七地后至等觉位是第三大阿僧祇劫,当知权实有别,权教多重事相,必假修成,而圆教论性具,重在了悟,何况未悟之前,一切众生亦本具法身,只须一念回光返照,即如如佛。

再者证悟与解悟也有区别,“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故此处言获法身而不说证法身亦是此义。

销颠倒妄想、获本有法身只在一念,如烛光照亮千年暗室点亮即可,而家中本有万贯财富自然现前,故灭妄想何惧亿劫,获法身何须历僧祇。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获法身而知成佛有分,发愿成就首楞严三昧,自利利他来报答佛陀之恩,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到十种因缘发起菩提大愿,其中一种即是报佛恩故应发起菩提心,佛陀出现于世即是为了开启众生的佛之知见,此佛之知见众皆有分,故唯有发愿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才不会辜负佛陀的教化。

四弘誓愿实乃大悲大智之深心的体现,愿意以此悲智双运之深心来奉献十方尘刹,恭敬十方刹土的诸佛菩萨,救济十方刹土的一切众生。

五浊恶世即是指众生所处的国土,五浊指的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1、劫浊:无有自体,以四浊交凑为体,迁流不息为其相,当人寿减至二万岁时,众生具下四浊,若减至人寿百岁,名为五浊恶世。

2、见浊:以五利使为体,诸见纷起为相。五利使即五类见地上的迷惑,能使众生造业受报,故名为使,极微迅速是以曰利,五类见惑昏昧汩没,浑浊自性,故名见浊。

身见:妄认四大为我身,深生爱著,不明四大假合、虚幻无常。
边见:执断见或常见之边,一味偏执,失于中道。
见取见:非果计果,执其涅槃,未证言证,终非究竟。
戒禁取见:非因计因,执其戒相,纵多苦行,尘劫难成。
邪见:拔无因果,以盲引盲,疑误众生,随入深坑。

3、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恼乱逼迫为相。五钝使即五根本烦恼,能使众生造业受报,故名为使,比起五利使稍微重滞,是以曰钝。此五种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

贪:于顺境上起贪爱,不能看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
嗔:于逆境上起嗔恨,不能含忍,不达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痴:于中庸境上起痴心,不了诸行无常、终究是空。
慢:于诸众生,心生傲慢,不能谦让,不达众生心性平等。
疑:于诸人法,心起疑惑,不能决断,不了是善则可亲,是道则可近。

4、众生浊:由见思所惑而感粗弊五阴,以此五阴和合为体,色心丑劣为相。阴乃覆盖义,覆盖真性,众生积聚五法,覆盖真性。五阴中的色属色法,受想行识属心法,五阴中的识小乘立六,大乘立八,受想行本身是遍于一切识中,今以此四心法配八识之方便解之,如前五识领受五尘,受力偏强,故以属受;第六识忆想分别,想力偏胜,故以属想;第七识恒审思量,思义偏重,故以属行;第八识种子识,如大总持,执持义重,故以属识。

5、命浊:以暖、寿、识三为体,催年减寿为相,或者可以理解为地水火风之色法与见闻觉知之心法,互相依存为其命,也可以理解是见浊、烦恼浊的见思二惑为其受报之因,而感得粗弊五阴为托生之果,果上又再次造受报之因,此丑劣因果相续不断而在轮回中成就分段生死之命。

以上五浊是如来对众生身心当下状况的如实说,不仅要自己摆脱此五浊恶世,更发愿在此五浊恶世中,帮助一切众生都能成就无上佛果。

发起四弘誓愿,是对佛法有了圆解后而生起的无比信心,当然,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要成就法王,还需要破除更细微的无明。佛能看到更为微细的无明故称为大雄。

惑有界外与界内的区别,六道凡夫界内无明,见惑是烦恼粗障,思惑是烦恼细分;二乘及权教菩萨仍有界外无明,此相对于界内来说是更为微细的所知障细分。

若欲加工用行,必须要除更细微处,只有除此细惑,才能称为无上觉,才有堪能于十方广度众生。

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决心,即使是空性可销亡,坚固的决心也不会退转。

佛所证的三德,首先是空如来藏,所以就表达为非空、非心、非地水火风——这是非七大——非六根、非六识、非凡夫法、非声闻缘觉法、非菩萨法、非佛法。用“非”来表明离一切相,一空一切空。所以,讲空如来藏是表达真谛的。光是空还不行,如来藏里面还包含着不空,就是即一切法。不空,就是如来藏又是即心、即空、即六尘、即凡夫法、即圣贤法,这就是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这就是谈俗谛的。中谛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双照两边,双遮两边。“遮”就是两边都不是,叫“离即离非”,双照两边是“是即非即”,遮照同时就叫中谛,这就是性体。这就是谈如来果德的……,他所证的是性体、性量。是谈这个意思。

我等凡夫。凡夫之心因地当中跟如来藏是什么关系?《楞严经》,“首楞严”,翻译中文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就是在我等众生见闻觉知的事相上……,所以事相就五阴——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包括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些都是事。在这一切事当中当体就是究竟坚固的如来藏性,这个要有圆教的眼光和知见了。所以现在引的这个文,就是凡夫因性当中具有的三德在七大当中,也就表明如来藏性也就是七大之性,或者说七大都是如来藏。

在表达七大之前,《楞严经》有一个总的比喻——往往谈名相概念,有时候会迷惑,常常用比喻来说——这个比喻是“如水成冰,冰还成水”。以冰、水这个比喻来表达真如不变随缘之相,不变随缘这是谈相状,随缘不变是谈体性。显现的或者是水的形状,或者是冰的形状,比喻什么?比喻如来藏性随缘起……,如果随染缘——不清净的缘,如来藏性就显现九法界的七大,染缘就代表严寒,有严寒,水就成了冰。如果如来藏性随净缘——清净的缘,这就比如阳春三月,有暖气了,冰还成为水,能够融化为水,这个水就代表佛法界的七大。所以,无论是水的形态还是冰的形态,都是缘起之相,这是不变随缘之相。当下要体认:随缘的差别相里面有一个无差别的体性。这个体性是什么?虽然冰和水的相状有差异,但是有一个不二的体性,就是湿性——成为水的时候,也是湿性;成为冰的时候,也有湿性。这就叫随缘不变。我等众生随染缘成了人法界,跟佛法界有差异,跟地狱法界也有差异,但是湿性是无差别的。正因为有不变的湿性,才会有随缘的相状。这就是七大文句当中所谈的“随心应量,循业发现”的这个道理。

——大安法师《净土生无生论》第7讲(融法恭录)

经上说 :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少了善根或福德,
都不能成功往生,
你若不管,
不理它,

怎么会成功?

整个的佛法,
小乘之外,

凡是学佛的,
只要学大乘佛法,
就是以菩提为宗要。

「 菩提正道 」
这四个字,

是说发菩提大心执持名号,
是菩提行的正道,
不是小道。

「 菩提正道 」
是甚么东西呢?

「 菩提正道 」
名字叫 「 善根 」,

譬如种树要先扎住根,
不扎住根,
这棵树不能活。

学佛的人没有
「 菩提正道 」,

如树无根,
不能成功。

善根是往生的
「 亲因 」。

因是甚么呢?

凡事都离不开有因,
然后才结果。

往生西方就是结果,
结果以前得种因。

因有 「 亲因 」,
有 「 疏因 」,
亲因很密切,
很近,

这个 「 因 」 最要紧,

「 疏因 」 则是
「 远因 」。

《 阿弥陀经 》 上讲
「 善根 」 叫亲因。 ……

善根福德,
要怎么样具足呢?

「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 」。

修净土有三要,
三要是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怎么个用法呢?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当菩萨不是光做了好事就当菩萨,
内里得明心见性,
懂得心性,

外边做种种的功德,
救多少的人,
这两条缺一条就不能算菩萨。

无论是修持实相念佛、
观想念佛、
观像念佛或是持名念佛,

皆须发菩提心,
尤其是执持名号,
亦须发菩提大心,

这即是
「 菩提正道 」,
并非一般的小道,

是 「 善根 」、
是往生的 「 亲因 」。

「 亲因 」 相对于
「 远因 」
(「 疏因 」) 而言,

「 善根 」 即是
「 亲因 」,
亦是 「 菩提正道 」。

因此,
具足
「 善根 」 的做法是在
「 信愿行 」 三要里体现,

李炳南强调 :
「 信愿行 」
这三个字,

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

可见求生极乐净土,
必得发菩提心。

但是,
令人遗憾的是,
曾几何时,
中国弥陀净土信仰的行者,

竟然有绝大部分不明事理,
认为只须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
至于古今之祖师大德等前贤,

苦口婆心地劝导发菩提心、
勤修 「 净业三福 」 等教诫,

乃至奋力修持,
证入空性以达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等等教法,
都充耳不闻,

实不知往生十方净土,
亦须从人间做起。

实际上,
一个志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他应是一位主体自觉的人,
在娑婆人间的种种,

对他必然具有积极、
正面的意义,

因此,
他对于弥陀信仰的超验觉受亦必在这人间的世俗中体悟。

进一层来说,
往生极乐国土的真实意义,
是为了将来能够摄受众生而求生彼国,
并非为了自求了脱生死而已。

可见,
在往生之前的一切作为须以关怀人间众生为要,

同时藉此积聚往生资粮,
往生净土方能有望。

如果往生极乐世界是修净行者自身的
「 终极关怀 」,

那么,
顺此推论,

这个
「 终极关怀 」
则须在此世呈显,

由此岸迈向彼岸的契机不在于放弃人间的种种事务,

而是更应积极地投入。

这种为众生的投入行为,
即是菩提心行。

如此说来,
菩提心亦是慈悲心。

无论凡心、
佛心,

「 心 」 的本体无异,
凡心即佛心;

但凡心跟佛心的差异在哪?

在于一是染污心,
一是清净心。

因而当凡心 ( 染污心 )
开始忆佛 ( 清净心 ) 时
便由染污转为清净。

由于凡心与佛心的本体无异,
即有相同的本体
( 心体 ),
因而能达到相同境地。

那么
「 佛心 」
( 清净心 )
指的是甚么?

《 观无量寿佛经 》说 :

「 诸佛心者,
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
摄诸众生。」

佛心即是慈悲心,
因慈悲心,

有缘或无缘众生,
同被摄取,
这是行菩萨道者所展现出来的菩提心。

足见,
慈悲心亦即菩提心,
此心能够令众生策励修行,

例如道宣
( 五九六 - 六六七 )说 :

「 三涂罪人若为能救?

若不能救众生,
何名慈悲?

既无慈悲,
菩提分法,
依何为本?」

没有慈悲心即无法生起菩提心,
而菩提心则是呈现慈悲心的另一面向。

四 、

近来听闻坊间的一些教法,
有人直以称念一句弥陀名号,

即可了生脱死之教说,
大张旗鼓。

这种教法颇能吸引信众,
原因在于娑婆极苦,
贪瞋痴三毒具足的众生,
无不沉浮于六道而不自在,

今天有人告知只要念佛,
乃至只要 「 信 」,
即可了生脱死,
一般信众无不趋之若鹜。

然而,
古代祖师大德在不同时机因缘所开设的方便说,

竟被用来成为究竟之义。

本来是 「 权 」 说,
却成了 「 实 」 义。

殊不知,
在忘失菩提心的情况下,
使得大部分念佛人被视为自私之人。

实则,
念佛行者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这个 「 发愿往生 」 的意涵,

除了有愿往之心,
尚有迴入娑婆度化众生之意。

一般误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去
「 享福 」、
「 享乐 」,

对念佛法门
( 净土法门 ) 而言,
是一大误解。

中国弥陀净土法门的倡始者昙鸾在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

( 即一般所谓的
《 往生论註 》)

早已提出
「 往相迴向 」 及
「 还相迴向 」 的训示,

如将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给自己跟他人,
愿共往生极乐净土,

则称为
「 往相迴向 」;

往生净土的念佛行者,
已成就方便力,

兴起大悲心,
返回娑婆世界,

济度一切有情众生,
共向佛道,

则称为
「 还相迴向 」。

在净土法门的教义里,
发愿往生极乐净土,
并将自己的念佛功德迴向给众生,

愿共同往生,
是一再被强调的修持要义。

另外,
在 《 观无量寿佛经 》 里
亦提到往生者,
须具备三种心,

其中一种即是
「 迴向发愿心 」,

足见,
「 发愿 」
是极重要的事,

且须配合
「 迴向 」,
才能成就净业。

这里的 「 迴向 」
即涵摄了甚深的菩提心行。

在传统的净土教说里,
如莲宗二祖善导
( 六一三 - 六八一 ) 的

《 往生礼赞偈 》云 :

「 愿共诸众生,
回愿往生无量寿国。」

王龙舒的
《 龙舒增广净土文 》亦云 :

「 愿同念佛人,
共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这里的
「 共生 」 极乐与
「 同生 」 极乐,
意思一样。

因而,
一般通用的迴向偈便如此云 :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在净土相关经论中使用
「 同生极乐国 」 的
情况很多。

此 「 同生 」 思想
具有大乘平等观,
如善导指出:

「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可看出
「 同生 」 思想
须具有平等心、
发菩提心,

期待所有众生
「 同生极乐国 」。

这让我们反省到昙鸾的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註 》曾云 :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
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
受乐无间,
为乐故愿生,
亦当不得往生也。

昙鸾强调没有发菩提心,
不可能往生彼佛国世界。

一般人听说
「 极乐 」,
便想说到那儿去享受无穷的快乐,

假若如此,
这种人是不可能往生,

因为没有发菩提心,
没有度众的大慈悲心。

我们在民间也常听到这样的错误见解,
说人死了之后,
期待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

在这人间的苦痛、
无奈、
不幸,

皆可一笔勾消。

在台湾的丧葬礼仪已发展得很不错,
我曾有一位学生从事殡葬业的礼仪师工作,

他提到 :
「 我许多 『 客户 』 都会说,
自己的亲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了。」

这是民间常有的认知,
但这是个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
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不但没有,
还严重地误解净土法门的意涵,

印顺法师说 :
「 佛与净土,
是我们的师范,
理想世界;

但同时,
并非向外驰求,

而是内在德行的体现,
能达到与佛一样的究竟圆满。」

净土法门的真实意义是净化身心世界,
惟有如此,
才能充分体现净土法门的意义!

否则,
极乐净土不就成了自私鬼的天堂、
或是避难所了。

蕅益智旭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 中亦说 :

「 为度众生求生净土,
非为自身独出生死。

有此菩提弘愿,
方是往生正因,
不然纵令念佛菩萨,
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
不能生净土也。」

这样的见解跟昙鸾所说的一致。

求生净土,
并不是只为了自己享乐,
而是须发
「 菩提弘愿 」,

这样才能与
「 佛菩萨气分相契合 」,
否则往生不了极乐世界。

修持净业的行者应特加注意,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

这个菩提心涵摄
「 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 」 的真实义。

往生西方净土是属于大乘法门;

大乘法门皆须建基于菩提心;

离开了菩提心,
即不成为大乘佛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净土,
因此,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
都是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总之,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

不可没有悲心、
菩提心,

也不可缺乏广学一切法门,
成就一切智的宏愿。

不能不挺起胸膛、
坦荡迎接人生;

不能不去实地关怀身旁周遭的眷属,
乃至与自己有着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白宇[超话]#[爱你]#白宇白术# 谢谢你医生官博会发物料,小宇宙们支楞起来,欢迎白术再次到来吧[爱你] 参考文案,可自由发挥,抢前排一定要❗带图❗带图❗带
  • 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20多年来为中国医美腾飞培养输入了3000余名医美专业人才,如今很多校友在医美行业成为技术大咖,创业先锋,优秀运营管理人才,涉足于医美整个产业
  • #利路修LELUSH[超话]# 我不想要 你们别踢我! 天知道我这颗咸鱼粉丝大号仅仅签到就签到了8级 我的小号还要苦苦挣扎 [泪][允悲] 我本命是其他人 但
  • 钢琴谱、双手简谱,双版本:《Rain on Me》Lady Gaga ft Ariana Grande。 这是一首关于面对自己的悲伤与从痛苦中慢慢痊愈,在苦难、
  • #肖战[超话]# 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你还是那个害羞就会低着头笑的少年,还是那个感动了就会抿着嘴哽咽的少年,人生的经历让你变得更加坚韧。希望有一天你能和这个一
  • #社团动态# 5月28日晚7点“商丘工学院第四届社团文化节暨商丘市高校街舞大赛”决赛于西区体育馆二楼正式隆重举行。 本次比赛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街舞协会
  • 北京市太他妈热了!根本不是一般人生活的地方!物价高,感觉北京比天津,上海,广州,大连,青岛及呼市等城市都热10倍!我和我爸妈一直顶着太阳走,遭受酷暑考验,陆地的
  • #玩在石林#【送你一桌山茅野菜,减肥解腻清肠胃!】 春天万物萌发,百花齐放,在兰惠吐蕊,芳华正荗的石林,除了赏花踏青之外,大吃应季的山茅野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春日
  • 鲁山县昭平台库区乡:棵棵蓝莓树  结出“致富果” 6月15日下午,鲁山县昭平台库区乡搬走岭村外的蓝莓园里,一串串蓝黑色的果实挂满枝丫,格外诱人。十多名村民
  • 【《婚姻故事》:即便爱你已经没了意义,但我今生会永远爱】 诺亚包姆巴赫的剧本实在太好,呈现的方式很生活化,却字字戳中我心,会如此生动一方面也是因为诺亚过去与珍妮
  •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奇缘怡景,而风云变幻的如今却是充满无数变数!有人在经历高考,有人在经验生命的考试,有人默默的陪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考场里升级为了那个优秀的
  • @摩登兄弟刘宇宁 每天我都有努力,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超话排名59啦! #爱豆v力量# 2020年7月29日第一次翻牌 2020年9月2日第二次翻牌 2
  • #ᴰᴰ‘ˢ Dɪ̆̈ᴀ̆̈ʀ̆̈ʏ̆̈# —— 记录#日常[超话]# Plog002 P1 在影视城玩,硬是被算了一卦,算出来卦象也太好了[偷乐] P2 漂
  •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奇缘怡景,而风云变幻的如今却是充满无数变数!有人在经历高考,有人在经验生命的考试,有人默默的陪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考场里升级为了那个优秀的
  • 杉杉的成长史❷ 她一直都是一个品质很好的女孩子 从来优梵的第一次课程开始 她几乎都会写总结发给我 而且 不定期得都会跟我表白[害羞]而且大家能看到我们优梵课程非
  • 三穷三富过到老, 十年兴败谁知晓!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喜我者我惜之,嫌我者我弃之。 也许你很牛, 但我未必看的起你; 也许你啥也不是, 但我不
  • #日常好物分享##饮料[超话]##美妆手帐# share|种草机又来啦(合集) ❥【香飘飘烤奶茶】香飘飘新品又来啦☺️用牛奶熬的茶!王俊凯代言哒[爱你]这是
  • 我想喝喜茶了呜呜呜 yysy喜茶真的值那个价格的 多肉葡萄芝芝莓莓芝芝桃桃翻来覆去点这几个也不会喝腻呀 而且奶盖是那种很醇厚很新鲜的 和下面果茶摇匀都不会出现分
  • 【部门联合发通知:#卡拉OK领域实行二合一版权许可机制#】卡拉OK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版权是卡拉OK行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核心要素。国家版权局、文化和旅游部
  • 【天津市发热门诊候诊信息定时播报】6月6日20时,全市#发热门诊候诊信息定时播报#: 1.泰达医院候诊 2 人 2.第五中心医院候诊 1 人 3.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