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要知道有不死的东西。现在能不能知道有不死的东西?如果真正知道了那算明见心性,真正知道要能够自己体悟得到,那你算是明心见性。我们要把这种不生不灭的佛性,能够每天如法思惟如理修行。

祖师大德境界来都牵他不走,他想到哪里去的时候才到哪里去,那个是真正有功夫。他想到哪儿都可以,不随境界所转,不被业力所牵,这才叫定力,这叫自性定。“东家作驴,西家作马”,他去度众生的,他不是随业力转的。

经文当中反反复复从不同层面来开显我们的佛性。有些人想这个佛性会不会丢失掉,显见不失从来不会丢失,你放心。

色法有多少?色法包含了色声香味触法,还有眼耳鼻舌身,叫十一种色法。我们谈到色法的时候,不要只是看到这些物质的叫色法,那声音也属于色法范围,知道吗?还有味道,色声香味,包括触冷暖这些都属于在色法范围之内。为什么?两个色法在这儿,一拍就有声音,这是不是声音啊?每一样东西它有不同的味道,对吧?吃起来味道不一样,闻的味道跟吃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还有冷暖不同,每一个质地不同,比如冬天你碰到一块钢板就会特别冷,但是你碰到棉被上面它这种感觉不一样。所以色声香味触法等,这些都属于色法范围之内。

那么心法呢?当然包括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意识,还有末那识,还有阿赖耶识,都属于我们的心法范围之内。

诸缘,就是生起色心,这些有四缘,有二缘等等,叫“色心诸缘,及心所使”。心所使是什么?除了这八种主要的心王之外,他有各种各样的心所,我们有大体的所谓五十一种心所法。什么叫心所?王是最主要的,其他的都属于心所,是隶属于王的,是为王而服务的,是被王所带动所指使的,这个都叫心所。比如我现在正在思惟佛法,或者我思惟某某人怎么怎么样,某某人这个人人品不好,你有没有起瞋恨心,对不对?这个时候顺带的这种情绪,这种瞋恨属于心所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主体是在思惟这是意识,意识当中就带了这种所谓的这种心所在了。

如果谈到某某人经常做功德,佛法学得好等等,你带着一种赞叹这里面有善心所。恶心所善心所都在随着我们心王而起。包括我们第一念如何生起。比如说突然生起一念,这一念怎么生起的,首先有五遍行心所,有些是触作意受想思,还有些是作意触。是由外边直接先引起我们的这一念,还是我们这一念主动地去思惟,这个就是触跟作意,一个放前一个放后,这两者都可以放在第一或者是第二都可以,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所以触作意受想思。

如果众生颠倒,我们的心性当中就能现起六道轮回;那么如果说众生不颠倒,能够觉悟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性就能自在妙用,起无量无边恒河沙清净功德。这些妙都是本自具足的,本来就圆融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六祖大师讲的,这里叫本妙,也就是本来圆融的妙的,而且是清净光明的心,还有它是宝藏是性,我们的心性就从这里来的。

你取著清净反而会迷惑掉,那就是所谓的住地无明。你取著清净心,“嗯,这个就是清净心,这就是佛性。”佛性可以让你取著吗?这叫头上安头,那就已经迷惑掉了。

因为我们的清净心本来离一切相,本来是洞透无碍,能够显现一切法但是离一切相。真正的清净心,它的那个空是清彻通透光明,不是我们世间的这种光啊,自性之光。而众生因为不懂得自性,所以我们认为的所谓的空,叫“晦昧为空”。你看我们这个空,空吗?你们觉得这个空,空吗?这个空一点都不空,因为你看不到整个宇宙,是不是呀?这个空只要有东西一挡住,你空就不空了,是不是?真正的自性空,它是洞透无碍的,是“十方洞开,无复幽暗”,那才叫真正的空。

找到我们的清净心,那无处不踏实。
宇宙从哪儿来呀?宇宙是我们所有一切众生的妄想心感得的一个结果。现在知道宇宙的本源了吧?这个本源不是最初有个什么大爆炸,是无始以来的颠倒妄想,这就是宇宙本源。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就是我们的色身我们的山河大地,都是我们妙明真心中物,就是我们的心,是我们清净心当中依我们的妄想取著而妄现似乎有一个色身,或者似乎有山河大地,是似乎有,其实是虚幻泡影,当下即是心。

这就是六祖为什么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就是心,这颗心不是妄想心。

所以讲唯识就是一切皆是识,唯识无境,一切皆是识,没有所谓的客观外境,知道吗?所以唯识无境以后,你还不能取著一个识,因为一切识都依他起的,依他起的就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你就不可以执著它,就不应该有遍计执。只要没有遍计执,依他起当下即是圆成实。

佛不是活在虚空当中,佛的法身也不是虚空,佛的法身非常美妙,佛的法身具足无量无边清净功德,能现起一切法游戏神通,佛菩萨都可以游戏神通啊。有人说我不要成佛了,为什么?人世间都可以看到山河大地一切都很美妙啊,成佛以后不就是自性空吗?自性空以后不是离一切相吗?但是你忘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而且是具足无量无边神通妙用,清净功德,忘了这些了,所以说《华严经》为什么要讲那么多佛啊,一会儿把多少世界合成一界,一会儿又是一微尘当中多少无量无边诸佛在说法,那个多有意思啊,你忘了佛有多少宝藏了吗?所以大家如果觉得没意思,多看看《华严经》,随便任何一个章节,都能让我们科学家不可想象,这个世界是没有界线的,知道吗?大即小,小即大,其实这些都是虚幻的,而且我们看到是有距离的,是因为我们的取著,其实大即小小即大,没有障碍,大可以变小,小可以变大,一即多,多即一,这个是我们超出想象了,佛可以做得到,所以佛说我们不知道这个一切都是我们心中之物。

也就是我们众生,在百千澄清大海当中,只认一个水泡泡当作是自己,以为这个就是整个的大海了,那能够代表什么大海啊?那差得远,你只是一个泡泡,泡泡一破灭,什么都不是,泡泡也是水组成的,泡泡所有的东西都是海水啊,但是泡泡不是大海。所以我们首先就要破这个泡泡,破这个泡泡就是破我执啊,那以后你还不能执著这个一切法,一切都是虚妄的,波浪也不能取著啊,所以我法二执都要破。

【坛经·忏悔品第六】
https://t.cn/A6I0Dxgo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

  众胡跪。

  师曰: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衍,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衍不灭,后过又生。前衍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
 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具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才。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法华经》菩萨第二亲近处

(第一百四十九段)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一篇是佛为我们讲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内容为“法华修证”,分总相和别相,共十九观,每一观都是法华三昧、都是成佛之道、都是定慧等持法。但能如法作观,可直入诸法实相,见自法身,成无上道,非常重要。
佛说:再次说明,菩萨摩诃萨在“初亲近处”的基础上,应予实证,进入禅门,在禅修中应常作如下观、即:
1、观“一切法空”:什么是一切法空呢?“一切法”在《百法明门》里归纳为百法,即: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
观一切法空就是用心王阿赖耶识起观,将前七识及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全部观空,因这一切法在心王中是本来就没有的,能有这样的观念,名观“一切法空”。其实这一切法是本来空,所谓“一切法”只是“无明”所生之幻有,为还其本来面目,修证上假名“观空”。
2、观“如实相”:将诸法观空后、即见诸法实相,实相即是空相。空中有实、实中显空;实为涅槃、涅槃无相、故名空相;观空相就是“观如实相。”
3、观“不颠倒”:“不颠倒”相对于颠倒,指凡夫、二乘所迷执的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即:
一、常颠倒: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二、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三、我颠倒: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我。四、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即: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
一心行道之人,若能念念观察身心五种不净,功行纯熟,自可体证诸法无我,身心皆是幻化,入了不可得之境界,因此而证入一切法本自空寂之大自在禅。此一法门是观身心不净之法门,是破除我相之法,可证得我空。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执五不净为净。
二乘人的四种颠倒即:一、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二、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乐而计无乐。三、无我颠倒: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四、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清净无染,二乘人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 观破这八种颠倒,就是“不颠倒”,成就“常、乐、我、净”四德,即得“不颠倒禅”。
4、观“不动”:打坐名身不动、无念名心不动。身不动是相、心不动是空;相是假、空是真;真假不二、中道如如;不见来去、不见生灭,是名“观不动”。
5、观“不退”:观二乘法不退于世间法、观大乘法不退于二乘法、观无为法不退失菩提心、观念念清净不退失般若智、观“心”无常不流转生死、观“念”无著得无生法忍;作如此观、是名“观不退”。
6、观“不转”:修戒定慧灭见思二惑、出离三界;不被生死轮回所流转。常作生灭观、不作生灭想;心不随念生、亦不随念灭;任运自然,是名观“不转”。
7、观“如虚空”:观身是幻身、心是幻心,身心俱幻,犹如虚空、了无所得,于了无所得中见真空,见真空即是见佛,做如此观,是名“观虚空”。
8、观“无所有性”:观五蕴身心,无一真实,如同他物,无有自性、无有他性、无有共性;无有因性、无有果性;一切皆幻、一切皆空,是名“观无所有性”。
9、观“一切语言道断”:真如自性不是语言所能说明和表达的,当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即:一、有;二、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如果说有、是增益谤;如果说无、是损灭谤;如果说亦有亦无、是相违谤;如果说非有非无、是戏论谤。所以应远离这四句、名离四句。
绝百非即:以上四句中,每句演变“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便成十六句;十六句中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四十八句;每句分已起、未起,便成九十六句;再加根本四句、就成百句。
此四句百非、说的是一切言语。这一切言语全是虚妄,而“道”是真实不虚的,容不得半句虚妄。若有一言半句、即是“道断”;若离一切语言,即是“真道”。观“四句百非”就是“观一切语言道断”,得真常之乐。
10、观“不生”:“不生”指的是不生无明、不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生色相、不生空相、不生有相、不生无相;作如是观、是名“观不生”。
11、观“不出”:有出必有入、出入是幻法;真法无出入、无出入即是自性本空;自性本空就没有出入,作如是观、是名“观不出”。
12、观“不起”:不起为静、有起为动;动静非实、非实即假;有实则真、真中无假;假中显真、真假不二;归于自性、自性不动不静,作如是观、是名“观不起”。
13、观“无名”:世间法是“有名”、有名为“相”;出世间法是“无名”、无名为“空”。观世出世间一切法;非名、非相、非空、非有名、非有相、非有空,是名“观无名”。
14、观“无相”:观一切相、皆是虚妄,于虚妄中,见诸法实相,实相无相、即是涅槃妙心,作如是观、是名“观无相”。
15、观“实无所有”:观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六识心所及一切物相,皆是幻有,见幻有起万法,万法本自空寂,即见“真如”。真如本空,无一法可得、是名“观实无所有”。
16、观“无量”:观自性“非多非少、非大非小、非增非减”;再观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量无边,是名“观无量”。
17、观“无边”:观自性非远非近,非有边、非无边;再观涅槃妙心,含藏虚空宇宙,无有边际,是名“观无边”。
18、观“无碍”:观法身无形、纤尘不染;三界内外,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随缘化现,来去自由,无一物可碍,是名“观无碍”。
19、观“无障”:观自性如虚空,一切色相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五阴十八界等种种法,尽皆空寂,无一法一物可生障碍,是名“观无障”。
以上所说“观一切法空”是“总相”、从“如实相”至“无障”共十八句是“别相”,总计十九相。此十九相起于无明,依于因缘,从颠倒妄想所生,故名“但以因缘有”。此十九相本为十九空,即一切法空,作此十九空观,即与道相应,合于中道,是真禅修、是《法华经》的实证处。所以说:常常乐于观如是法相者,名为菩萨摩诃萨的“第二亲近处”。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治学不读书而一味找材料,只由教科书接受一些常识套话,就进入细小的专题研究,不知前人大体和已知,守成尚且力有不逮,又迫于环境,急于创新超越,凭借翻译介绍的域外义理
  • .有任何与艺术留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最后祝大家可以早点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湛江[超话]##复古穿搭# 【 时光集物丨生活工艺• 茂德公
  •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新展《想象荷兰》很有意思,强推。‼️|服装配饰在光下散发光泽|别具一格的风格傲娇又带着野性的美|唯美动人 高级感十足|风格:异域风情 唯美 民
  • 还有就是 哪怕以后我们有以后 只要我知道你有一只莺 我就敢搞两只燕其实你也清楚我的作风 所以你在恐惧“你有选择我也有选择 可是我选择的那个人始终是你”倒也不必
  • 考虑到收到链接的市民只占短信发送对象的一小部分,警方和通信管理部门一致认为,问题出在接收短信的手机上。但居委会工作人员也证实提供给运营商的发布内容里,并未附带任
  • 此时此刻,长春市律师协会不良资产处置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谭琳琳、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邵晨、吉林正基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贺李娜正做客直播间,为大家带来《权
  • #偶像梦幻祭[超话]#社恐人来试试深夜扩列 空间es浓度低 想来扩点es的妈咪 努力不躺列(挠头主推双子和琥珀 副推vk零薰 本质还是单推大楼 最近才开始吃谷x
  • #记一个把逼疯的学霸日常# 第一次晓得原来学霸也会把老师逼疯本来觉得咋看咋顺眼的现在看到真的鬼火起,1.上学期开始天天不晓得跟其他班的娃儿比撒子,成绩好就嘲笑打
  • 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爱是我喜欢你,你喜欢我,以为爱是我所希望的就是你所希望的,以为爱是两人份的炸鸡,是一个香喷喷的屁,是被手肘压住的长发,是开在土地里卑微的花,后
  • 认真祛痘印2个月,现在照镜子都忍不住捏脸!没有痘印的人生真的是太幸福了! 你们能体会那种月球表面脸的感觉吗!整张脸都是凹凸不平的,凸起来的痘痘和凹下去的痘印
  • 自从他们四人来已有三个多月了,转眼就是东天,前几日下了大雪,两兄妹玩得不亦乐乎,王娘子看这也高兴,又去张老板那买了20大坛酒,张老板让自家伙计给送回了当铺的地窖
  • 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名字: ——雨蒙 雨者,雨者,水也,其润泽大地,无私博爱。唐诗“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朦胧空
  • 但一向喜欢好奇的我竟然忘记了壮士们是如何淘坑的,只记得转天家里分得的那一大盆大白鲢是如何鲜嫩得诱人了。干涸的深沟在夏天大人也是不让去的,他们以他们或他们的长辈所
  • 穿梭在山里,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基建狂魔”的实力~大中华彩虹屁上线 贵州的高速路都在半山腰、湖上、山顶,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即使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即使是山里只有
  • #龙枪#新作,《欺瞒之巨龙(Dragons of Deceit)》试读章节2翻译,试读章节1: 沃尔夫斯通(Wolfstone)打量着大高个。以他对人类的了解
  • #赵立坚[超话]#我喜欢他没有很久,只是一遇到就喜欢了而已,我承认我也很喜欢那些明星,但我不是饭圈女孩,也从来没有把饭圈文化放到赵叔或者任何一个外交官的身上,因
  • 但有一点不是很乖,那就是你以后请不要再受伤了[悲伤]#成都地区猫猫领养# 猫狗年龄:大概两个多月猫狗性别:妹妹猫狗性格:小流浪猫,很乖巧,不论梳毛还是洗澡相对而
  • )看到不结婚 又想到如果真的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我觉得可以是朋友、伴侣、家人结或不结婚不是那么重要看到直接退休感觉和1太接近了 我当然更喜欢1不用上班 因为“不用
  • 很神奇,这部电影真的代入感太强,我忘记了他是王俊凯,就好像孟超真实存在过一样,他只是孟超,完完全全属于闻晓雨的孟超。 @TFBOYS-王俊凯 @电影断桥 #王俊
  • #西安[超话]# 我努力变成一个温柔的人.但是我发现温柔是一种天赋有的人生来就温柔.我尽量靠近变得累.于是我选择特定的人的温柔.他们对我好我就收敛脾气.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