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华人学者:华裔美国人不应背上“永久的外国人”身份】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和仇恨事件在美各地激增。3月16日,美国“制止仇恨亚太裔美国人组织”发布报告显示,自去年3月19日至今年2月28日,共收到3795起各种类型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报告,包括人身攻击、言语攻击等,其中华裔是被攻击最多的族裔。26日,中新社“东西问”栏目刊发了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和亚美研究学教授周敏的专访。周敏表示,“华人落地生根,用心去融入当地社会,不是‘外来寄居者’,更不应背上‘永久的外国人’身份。”文章摘编如下:

华人力量:美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祖籍中国广东的周敏1982年获广州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来美留学,至今已累计出版17本学术专著,发表近200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对华人在美国的历史有深入研究。现任UCLA亚太中心主任、社会学教授的她,还是该校亚裔研究学系首任系主任,2017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杰出职业成就奖”。

纵览美国移民史,华人移民早在170多年前就已抵达美国,是最早进入美国的有色人种之一。周敏指出,华裔与其他移民团体一样,为美国国家建设以及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塑造做出巨大贡献。但华裔乃至亚裔因其族裔身份在美国一直处于社会边缘化地位。“当今的状况是跟历史紧密相连的。”她说。

19世纪60年代,大量华工参与到美国西部开发中,翻开了近代华人移民历史的第一页。1863年,当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建造横跨美洲大陆铁路的西段时,数万名华工成为主力军。中央太平洋公司总裁、斯坦福大学创始人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在1865年告诉美国国会,“没有这些华工就不可能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伟大的国家事业的西部部分。”

周敏介绍,1966年美国主流媒体发表了两篇颇有影响的文章,其中一篇是《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 and World Report)杂志评论员文章,题为“一个少数族裔在美国的成功之路”。以此开始及后续一系列相关文章标志着大众媒体对亚裔移民及其后代的看法和描述开始发生根本转变。文章高度赞扬了华裔和日裔美国人百折不挠,战胜种种艰苦和种族歧视而取得巨大成功的精神和行动,并表示这些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白人都无法相比的。

在法律层面,华人推动了反种族歧视相关法律的出台。1894年,在美出生的黄金德到中国探亲,次年8月再回美时,被美国海关根据《排华法案》拒之门外。最终黄金德将联邦政府告上法庭,最高法院受理了此案。1898年,黄金德案成为美国“出生公民权”确立的里程碑。时至今日,美国在公民身份上还实行“属地主义原则”。周敏指出,“这个权利不仅是为华人,更是为整个美国争取的。”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华人投身前线,并为红十字会募捐,对美战胜日本起到重要作用。到了当代,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发展中积极有为,主要表现在教育、科技等领域中。“华人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多从专业路径上入手,所以华人在美国科技界等专业领域多有成就。”周敏表示。

种族歧视:这个标签是偏见与傲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北美华人饱受攻击和污名化,但当地疫情防控中各个领域仍离不开华人的身影。马里兰大学亚裔美国人研究系教授贾内尔•黄(Janelle Wong)曾对BBC中文网表示,“在组织援助当地社区的过程中,华裔美国人为未来参与公民社会打下了基础,有望为增加社会动员和关注带来资源。”

周敏说,一直以来在美华人都是在自己的领域中默默奉献,在法律与社会层面与世无争。“儒家文化注重仁、礼、中庸,因此华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凡事不去抗争,甚至要比别人付出双倍努力来做好自己的事情,以融入到美国文化之中。”

美国众议员迈克•本田(Mike Honda)也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人的贡献,美国的历史将完全不同。从艰苦的建筑工地到连接我们沿海的跨州铁路,从哲学到医学的学术贡献,华人一直是使美国变得伟大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从起源上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国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多年里,大批欧洲人迁移到美洲。自此,美国社会中不同族裔的人口结构逐渐形成。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移民法修正案》(又称《哈特•切勒法案》),废除了根据移民来源国所设立的定量配额制度,掀起了汹涌的国际移民潮。周敏介绍,如今在美国,华裔和菲(律宾)裔的美国人是亚裔中最大的两个群体,其次为印度、韩国、越南、日本及其他20多个亚洲来源国群体。

周敏还介绍,自20世纪60年代平权运动以来,少数族裔群体提出的族裔身份认同,如“亚裔美国人”等,包容性很强且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是各个族裔群体的政治组织都维护和推崇的。而族裔身份认同标志的提出,是为了否定西方人强加于亚裔、并带轻蔑含意的“东方佬”的提法。

“如今全球化和亚洲的崛起更使美国社会视亚裔美国人为移民而来的‘外国人’。”周敏指出,历史上对亚裔的诸多偏见和刻板形象仍然充斥于现代美国社会。

周敏认为,华裔作为亚裔族群之一,所面临的不公平源于在宏观层面上意识形态的挑战,在中国不断强大和中美发生竞争时,这种意识形态差异则凸显出来。“美国社会比较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这种舆论影响不仅来自主流媒体,更直接受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影响。”

在传统层面上,华裔受到歧视与误解也有美国历来种族制度的影响。“美国国民对种族的意识形态始终是白人至上,仍认为有色人种总比白人低人一等。”周敏表示,尽管美国社会认可华裔的优秀作为,但华裔群体仍会被认为不够强大。“他们觉得华裔的优秀完全是因为刻苦,勤能补拙,并非因为有种族优势。”

中美应推进民间交流 华人应“入乡随俗”

“如今社会逐渐开放,尽管法律层面上的种族歧视已经废除,隐形的、结构上的种族歧视还一直存在。”周敏坦言,美国种族分层的制度和观念已然长久,要改变并不容易,“黄皮肤”就会被认为是“外国人”。“对于第二代、第三代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华裔孩子来说,要一直不断地证明自己是美国人,这很难,更是不公平。”周敏说。

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亚裔研究教授张华耀(Russell Jeung)曾对BBC中文网表示,华裔群体因共同的文化和目前面临的种族主义而变得更有凝聚力。但从历史来看,公民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行为并没有减少针对亚裔美国人或其他少数族裔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

周敏认为,“改变根深蒂固的东西,需要时间,起码还需要两代人。”她指出,如今,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发展已久,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并且秉持着华裔文化优势参与社会,华裔第二代已经崛起。同时,美国社会也在1960年平权运动之后对种族问题有很大的觉醒和飞跃。

面对歧视应当如何破题,周敏指出,华人团体要团结发声,推动政治参与。“在美国社会,华人要不断发声,让大众了解,而后他们才会慢慢认可。华人是当地社会的一员,为美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成就可能更大。”

华人社区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也会影响美国政治,使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华人地位得到提升。周敏表示,“推动美国民间华人政治参与和政治觉醒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华人社区正在觉醒,在政治层面积极发声。”

加强中美民间文化交流和双向往来也是另一个有效途径。“华裔美国人的命运与中美关系息息相关。如果两国关系不改善,华人在各个层面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华人移民在美国是否能得到公正待遇是关键。中美之间可以撇开意识形态问题,从民间文化交流打开‘通道’,真正了解彼此。”周敏说。

“比如像孔子学院这样的语言文化机构,对美国社会了解中华文化起到非常明显的、正面的效果。语言文化交流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很多美国人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对中文感兴趣,也热衷于中国文化。”同时,周敏也认为,民间文化和旅游交流十分重要。“很多美国人到了中国,通过自己去看,90%的人都会加深对中国的良好印象。”

从法理上讲华裔作为美国公民,自然应融入美国文化,“入乡随俗”。周敏表示,在美国,大约有530万人是华裔,其中75%是美国公民。华裔因其华人的特质和文化背景,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中,有利于打造美国多元社会的融合。“每一种文化都不存在高等还是低级,都要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华文化也丰富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例如中餐就丰富了美国的饮食文化。“在一个中餐馆,中西融合的经营理念将会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周敏曾在文章中写道,在过去的40多年间,伴随着美国华裔和华人移民人口的快速增长,美国社会内部急剧变迁,华人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与保持族裔特性和文化传统的过程和谐共进,并不矛盾。

“扭转当地社会把华裔当成是‘外国人’、华裔融入主流社会、脱离少数族裔身份标签是关键。”周敏说。#侨报新闻速递# https://t.cn/A6chMWHZ

别把孩子养在鱼缸里,生如鲲鹏,当入天空与大海。

 美国超大公司纽约总部的办公室门口,有一个漂亮的鱼缸,里面是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  它们长约三寸,头大背红,十分漂亮。  可是,在这鱼缸里待了两年,好似没什么变化,还是三寸来长。  有一天,一个小孩儿来这里找父亲,看到这些长相奇特的小鱼很是好奇,于是想要抓一只出来,没想到慌乱中把鱼缸推了下来,摔碎成一地。  为了抢救这些可怜的鱼儿,人们只好暂时把它们放在院子里的池子中。  直到两个月后,新的鱼缸到了,人们准备把那些小鱼重新放回鱼缸里。可这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仅仅两个月时间,那些小鱼疯狂地从三寸长长到了一尺!  人们一致认为,这是由于鱼儿的生长环境变化导致。  池子比鱼缸大得多,鱼儿的生长空间也就大得多。  于是,研究者把这种打破鱼缸,让鱼儿更快、更好成长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鱼缸法则也顺其自然应用在了家庭教育上。  家庭就像是孩子生长的容器,生长在鱼缸中的孩子,有再多营养,因为空间的限制,也只能长成三寸大。  而生活在池子中的孩子,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天赋。  中国父母大多会掉入这样一个陷阱:  越爱孩子,越为孩子好,就要越无微不至、细致入微地照顾、管教孩子。  可偏偏,这样的“无微不至”却等于把孩子圈养在了鱼缸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身为父母,你为孩子提供的,是鱼缸还是池子?2“鱼缸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生活里,常常能见到焦虑无比的“鱼缸父母”:

  孩子什么时候会走路;

  什么时候会说话;

  成绩是不是第一名;

  跟哪些孩子做了朋友;

  ……  这些一点点的“不完美”都会立刻让父母神经紧绷。  这些养育焦虑的家庭,恰恰是掉进了“鱼缸”陷阱里。  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过她和孩子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孩子要参加班级里的作文小比赛,题目为“大自然的美”。

  为了让孩子勇夺桂冠,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带孩子去植物园观察各种自然生物,细致地教她分辨物种、颜色、特性,孩子写作文时她也一直从旁指导。

  可写着写着,孩子生气了:“妈妈,你看到的自然和我看到的不一样!为什么要按你的写,不能我自己写?”

  她有些惊讶:“妈妈是希望能帮你拿奖呀。”

  可孩子说:“只要是我自己写得开心,拿不拿奖我不在乎啊!”

  于是,她答应孩子不再指手画脚,让孩子重新写完一篇。

  两份对比,她发现:原来她在教孩子的一直是成人眼里真实、理性的世界,而孩子眼中的自然,有着独属于孩子的天真、童话和美好。

  硬把孩子强拉进大人的眼光里,倒是局限了。  越焦虑的父母,越容易把孩子困在鱼缸里。  这个社会对所有孩子的要求都惊人地一致——听话、懂事、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孩子”的标配。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变成理想中的孩子,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提出要求、加以关注,一旦孩子的成长轨迹有所偏离,就采取各种手段让孩子“听话”。  当然,听话、懂事、成绩好绝非是贬义词。  问题在于,当我们过分希望孩子变成这样时,就会不自觉地用强制、严厉的态度,期望以简单粗暴的方法“逼迫”孩子变成这样。  好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任他如雄鹰,自由地探寻天空的美好,而不是自私地为他拴上绳子,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说:  “人生的成功不是来自守规矩,而是来自于独立思考,来自于听从内心的愿望。”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给以鱼缸,则困于浅水;

  投以海洋,则深海无惧。3敢于做孩子的“破缸人”  为人父母的使命,是生养孩子,为孩子提供成长需要的养分。  而孩子需要的养分不只是物质上的饱足,更是精神上的丰盈与自由。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勇于探索生命的不同篇章。  做孩子的“破缸人”,我们要拥有这三种思维方式。  01、独立远比乖巧更重要。  父母最爱对孩子说的两个字就是:听话。  为什么?  因为我们认为,孩子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能分辨是非对错,所以听父母的准没错。  可是,只会“听话”的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永远只能依赖父母。  让孩子拥有独立人格,既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也要培养独立动手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错误自己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为自己负责的第一步。

  少说“我帮你”,多说“你试试”。

  少说“我认为”,多问“你觉得呢?”  凡事尊重孩子的意见,将他当成一个“小大人”,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02、要鼓励孩子多尝试、多探索,用积极信念引发积极情绪。  孩子的成长绝不是养在温室中十几年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才能得到完善。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多尝试、多探索呢?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它认为,人对一件事的认知和评价是决定情绪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也就是说,孩子的畏难、逃避等情绪,主要来源于对对象的困难认知;如果想让一个孩子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就要让孩子对尝试的对象产生积极的认知。  举个例子:  当孩子拖延写作业时,往往是因为对“完成作业”这件事有困难的认知;而我们只需要帮孩子讲作业分门别类、定好小目标,从易到难,那孩子就会没有心理负担地去写作业了。  其他事也是如此,要鼓励孩子多尝试,就父母的共情、示范和鼓励,当然,也需要父母的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多体验的空间。  03、接受从牵着孩子到目送孩子的过程。  孩子一片空白地来到世上,父母是唯一的依赖。  可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如果我们还是把他当成那个一无所知的婴儿,不把孩子的掌控权还给他自己,最终只会阻拦孩子前进的脚步。  孩子的成长旅途,我们只需要帮他避开那些错误的荆棘和陷阱,至于人生的路,就交由他自己去走。  只有那些对自我有掌控感的孩子,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作家小霍丁·卡特说的那样: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所以,别把孩子养在鱼缸里,生如鲲鹏,当入天空与大海。  与所有父母共勉。

别把孩子养在鱼缸里,生如鲲鹏,当入天空与大海。

 美国超大公司纽约总部的办公室门口,有一个漂亮的鱼缸,里面是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  它们长约三寸,头大背红,十分漂亮。  可是,在这鱼缸里待了两年,好似没什么变化,还是三寸来长。  有一天,一个小孩儿来这里找父亲,看到这些长相奇特的小鱼很是好奇,于是想要抓一只出来,没想到慌乱中把鱼缸推了下来,摔碎成一地。  为了抢救这些可怜的鱼儿,人们只好暂时把它们放在院子里的池子中。  直到两个月后,新的鱼缸到了,人们准备把那些小鱼重新放回鱼缸里。可这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仅仅两个月时间,那些小鱼疯狂地从三寸长长到了一尺!  人们一致认为,这是由于鱼儿的生长环境变化导致。  池子比鱼缸大得多,鱼儿的生长空间也就大得多。  于是,研究者把这种打破鱼缸,让鱼儿更快、更好成长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鱼缸法则也顺其自然应用在了家庭教育上。  家庭就像是孩子生长的容器,生长在鱼缸中的孩子,有再多营养,因为空间的限制,也只能长成三寸大。  而生活在池子中的孩子,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天赋。  中国父母大多会掉入这样一个陷阱:  越爱孩子,越为孩子好,就要越无微不至、细致入微地照顾、管教孩子。  可偏偏,这样的“无微不至”却等于把孩子圈养在了鱼缸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身为父母,你为孩子提供的,是鱼缸还是池子?2“鱼缸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生活里,常常能见到焦虑无比的“鱼缸父母”:

  孩子什么时候会走路;

  什么时候会说话;

  成绩是不是第一名;

  跟哪些孩子做了朋友;

  ……  这些一点点的“不完美”都会立刻让父母神经紧绷。  这些养育焦虑的家庭,恰恰是掉进了“鱼缸”陷阱里。  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过她和孩子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孩子要参加班级里的作文小比赛,题目为“大自然的美”。

  为了让孩子勇夺桂冠,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带孩子去植物园观察各种自然生物,细致地教她分辨物种、颜色、特性,孩子写作文时她也一直从旁指导。

  可写着写着,孩子生气了:“妈妈,你看到的自然和我看到的不一样!为什么要按你的写,不能我自己写?”

  她有些惊讶:“妈妈是希望能帮你拿奖呀。”

  可孩子说:“只要是我自己写得开心,拿不拿奖我不在乎啊!”

  于是,她答应孩子不再指手画脚,让孩子重新写完一篇。

  两份对比,她发现:原来她在教孩子的一直是成人眼里真实、理性的世界,而孩子眼中的自然,有着独属于孩子的天真、童话和美好。

  硬把孩子强拉进大人的眼光里,倒是局限了。  越焦虑的父母,越容易把孩子困在鱼缸里。  这个社会对所有孩子的要求都惊人地一致——听话、懂事、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孩子”的标配。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变成理想中的孩子,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提出要求、加以关注,一旦孩子的成长轨迹有所偏离,就采取各种手段让孩子“听话”。  当然,听话、懂事、成绩好绝非是贬义词。  问题在于,当我们过分希望孩子变成这样时,就会不自觉地用强制、严厉的态度,期望以简单粗暴的方法“逼迫”孩子变成这样。  好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任他如雄鹰,自由地探寻天空的美好,而不是自私地为他拴上绳子,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说:  “人生的成功不是来自守规矩,而是来自于独立思考,来自于听从内心的愿望。”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给以鱼缸,则困于浅水;

  投以海洋,则深海无惧。3敢于做孩子的“破缸人”  为人父母的使命,是生养孩子,为孩子提供成长需要的养分。  而孩子需要的养分不只是物质上的饱足,更是精神上的丰盈与自由。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勇于探索生命的不同篇章。  做孩子的“破缸人”,我们要拥有这三种思维方式。  01、独立远比乖巧更重要。  父母最爱对孩子说的两个字就是:听话。  为什么?  因为我们认为,孩子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能分辨是非对错,所以听父母的准没错。  可是,只会“听话”的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永远只能依赖父母。  让孩子拥有独立人格,既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也要培养独立动手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错误自己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为自己负责的第一步。

  少说“我帮你”,多说“你试试”。

  少说“我认为”,多问“你觉得呢?”  凡事尊重孩子的意见,将他当成一个“小大人”,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02、要鼓励孩子多尝试、多探索,用积极信念引发积极情绪。  孩子的成长绝不是养在温室中十几年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才能得到完善。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多尝试、多探索呢?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它认为,人对一件事的认知和评价是决定情绪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也就是说,孩子的畏难、逃避等情绪,主要来源于对对象的困难认知;如果想让一个孩子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就要让孩子对尝试的对象产生积极的认知。  举个例子:  当孩子拖延写作业时,往往是因为对“完成作业”这件事有困难的认知;而我们只需要帮孩子讲作业分门别类、定好小目标,从易到难,那孩子就会没有心理负担地去写作业了。  其他事也是如此,要鼓励孩子多尝试,就父母的共情、示范和鼓励,当然,也需要父母的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多体验的空间。  03、接受从牵着孩子到目送孩子的过程。  孩子一片空白地来到世上,父母是唯一的依赖。  可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如果我们还是把他当成那个一无所知的婴儿,不把孩子的掌控权还给他自己,最终只会阻拦孩子前进的脚步。  孩子的成长旅途,我们只需要帮他避开那些错误的荆棘和陷阱,至于人生的路,就交由他自己去走。  只有那些对自我有掌控感的孩子,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作家小霍丁·卡特说的那样: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所以,别把孩子养在鱼缸里,生如鲲鹏,当入天空与大海。  与所有父母共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村子里有一个登奎楼,楼下有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我小时候就已经存在,不过那个时候经常是泥沙横行,那我长大的时候才变成了水泥路。#bl推书[超话]#文案:自有记忆以
  • #EXO投票#爱丽们 我们一起努力的团结的为了我们的EXO一起努力的投票 如果早上没时间 那就在晚上投票吧 十一点之前投 然后十一点后就是韩国 的时间十二点啦
  • ok,我跟你没品好像无冤无仇叭,从一开始挂我,我就好好解释,最开始造谣我是小号私聊骂人,我又去找骂人的妹子问清楚,现在又开始造谣我俩认识,嗯,就是咄咄逼人,我就
  • 【夏天吃了水中久泡的黑木耳会中毒 (√)】泡发时间太长的木耳非常容易滋生一种名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细菌,这种细菌会生成一种致命毒素“米酵菌酸”。还有文里
  • 青甘大环线组队中~组队中~7月20号、21、22各差1—4位、23、24、25、26、27、28、29、30、31号都有空位想来的抓紧报名[浪]八月每天都有空位
  • 我不单在这个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众生,“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在其他的世界,在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那么多的国土,我也给一般的众生来说法。“是诸
  • 所以,不要再把会曲张的错都怪到血管身上了!而人在行走和活动时,{小腿肌肉泵反复的收缩、舒张},当小腿肌肉收缩时,就会挤压血管,血液往上流动,促使静脉瓣膜开放,
  • 淡如烟云,定如磐石,才能远离内心的喧嚣;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掉心情。?
  • 我喜欢和好久不见的人或者陌生人聊天因为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亦或者是正因为不熟悉可以全盘皆出吧晚饭吃到最后 下雨了 雨从小到大 而我并不想离开 心里乞求雨再大点
  • 有天夜里,刚下过雨,茶店仆人崔三把窗户闭上,等待主人回来。等着等着,他居然打起瞌睡,迷迷糊糊之中,突然听到门外有人敲门。 他问:“是谁?”门外人答:“是我。”
  • 做人一定要做堂堂正正,心无邪念的善良之人。我最想对你说的是“好好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续(一百零七)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 回家来快一个星期了,这两天爸妈总是一有空就陪着我,给我买想吃的带我去出去玩,日子太好过,自己快一个星期没碰过书(去图书馆找资料暂时不算吧)心里很慌却也很开心。今
  • 希望在我的生活里也能遇到我的马克先生,总有人不同于世间浮生,是你最闪耀的月光。(转)早安[鲜花]!Day11:43岁的琼斯女士终会找到他的达西先生,爱情兜兜转转
  • 第一款:铃木雨燕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以后再也不能买到像雨燕、奥拓... 第68届联合国公益组织大会将于今年8月下旬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办,其主
  • 包包城城觉得包包真的很棒哎,包包不能因为自己的身材自卑哦,[爱你]#停电通告# 【明天起达州一大拨停电信息!dei很可爱也很漂亮很善良[求关注]@Togethe
  • 以海南苗族神秘的宗教文化吸引游客,以绚丽多彩苗族婚庆文化吸引眼球,以古老寓深的苗族民歌娱悦远来的朋友,以纯朴安静的苗家原生态生活留住游客,以苗家特色食品及热情好
  • 当你消极难过的时候,告诉自己,没有样样如愿的事,酸甜苦辣是必尝的,困难艰辛是必有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成长,只有面对过,才更坚强。但你的一湾浅笑总能让我忘掉所有烦
  • #王嘉尔[超话]# #香港美心月饼代言人王嘉尔# #vivo X27系列代言人王嘉尔# #Fendi品牌形象大使王嘉尔# #王嘉尔成为雷朋首位全球品牌代言
  • 从2005年自己的职业篮球生涯开始,克里斯就在不断的突破自我,突破记录,让人对他印象深刻。到了他大学的时候,他还坚持在篮球场上,不仅刷新了学校里的记录,而且还是